第一篇:多数单位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多数单位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指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等等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领导班子自身的素养、思想方法、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与技能水平,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一个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好与差、能力素质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不能按照本单位的性质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地、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市场开拓乏力,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措施不力。以人为本和人才竞争观念树立得不牢,企业高、精、尖人才比较紧缺,员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二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不能用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形不成富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各种问题的解决缺乏具有创新的精神品格、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技能。
三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形不成正确有效的思路,拿不出切合实际的举措,等、靠、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棘手问题后,犹豫观望、茫然失措。有的作风漂浮,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有的敷衍塞责,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很多工作往往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四是团结协调的能力不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缺少容人容事、不计恩怨的雅量和相互谅解、坦诚相见的气度,以及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有的甚至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在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不能提纲挈领,抓住要害。在发生问题以后,不能及时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保持政令畅通。五是相互监督的能力不实。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三种现象:即对自己不愿被监督,对别人不想去监督,对有明显苗头和倾向的问题不敢去监督。表现为监督的乏力与缺失。
六是选人用人的能力不够。没有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缺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缺乏正确的识人方法,不能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历、文凭和能力的关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凭印象、凭个人好恶,有的甚至搞任人为亲,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缺乏科学的选人方法,没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缺失。
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领导班子决策能力还不够高,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 确性,在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方面还停留在口号上。对市场没有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导致有时对市场判断失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没有注意发挥专家和智囊人员的咨询作用,相信自身多,相信群众少,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激发与释放。
第二、思维受传统束缚、相信经验、疏于动脑,对新情况、新问题敏感程度不高;忙于事务、荒于学习、知识匮乏,理论底蕴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能力不高。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习惯于运用从前的、已有的管理模式与经验。
第三、班子结构不合理。在抓领导班子建设中,往往偏重个体因素,对班子结构则重视不够,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虽然在搭配领导班子时,也尽量考虑了班子成员在知识、年龄、气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隐蔽性、可变性以及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的不同,工作中产生分歧和矛盾,班子自身往往无法有效解决。
第四、在各级对领导班子监督上,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走过场,纪检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不管用,舆论监督很薄弱,组织建设不到位,导致监督工作苍白无力、形同虚设。
第五、选人用人运行机制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 作性强的少。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问题的纵容,导致已有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一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合理设臵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坚持改革创新,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遵循干部教育规律,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重点地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干部所在岗位其素质、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二要抓好专题、专业技能培训。要从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办好各类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和有着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脱产学习班、研讨班等,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直接对口专业精通,协作相关专业熟知,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程序了解的内行干部。领导干部人人都必须要有培训下属行政管理艺术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和责任义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问题。三要尽快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对 领导干部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的形式、经过的程序、需要掌握的内容、师资力量的选配、参观考察的选点等要由人力资源部门的综合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报告,重点是对下属的培训能力,形成阶梯培养机制,本级不合格就是要问责上级,不能成为下属老师的领导视为不合格。
在评估的过程中优化干部培训的程序和途径,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问题、培训标准不够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与效果不好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在实践中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摸索出一套能够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方法。
基层工作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各种工作十分繁杂,需要多种才能,也可以锻炼多种才能。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说话办事周期短、时间快、回旋余地少,在这种环境下实践,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政策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人品”放到第一位,把是否具有领导才能作为重要内容,做到按标准定取舍,按德才选贤能,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要实行公开选拔、竞聘。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程度和工作需要,定期选择一些领导岗位面向全体员工公开选拔、竞聘,并形成一种制度,使领导能力强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领导干部要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称职领导 干部的力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降职制度,疏通出口,使一些因能力因素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能够下得去。
(四)优化配臵,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班子结构是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对领导班子成员特长、性格、文化、年龄实现互补,达到最佳组合。针对当前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的实际,尤其要注意选拔熟悉市场经济、懂得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资本经营,擅长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培训的综合素质强的干部进各级领导班子。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大力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势互补。二要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程度,把那些确有真才实学,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有工作实绩,肯为员工办事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担当重任。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通过竞聘发现和选拔各方面人才。三要拓宽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视野。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眼界宽、渠道畅、信息灵”,主动深入实际,了解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专长,为用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建立能力测评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评价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正确评价是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依据,更是增强针对性,加强领导班子能力 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
能力测评内容主要包括:1.业务理论知识。2.能力结构。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是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等。3.气质、个性与兴趣。个人的风格影响了领导干部在某一具体职位潜能的发挥,特别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产生强烈的影响,通常性格互补型对推动工作作用显著。
要建立一套能力评价的运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能力资格体系。进一步改进、丰富领导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二是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三是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运用评价结果就是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竞争局面。四是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能力评价队伍。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相互配套,具有评价权威的专业队伍是评价机制高质量运行的保证。
第二篇:多数单位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多数单位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指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等等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领导班子自身的素养、思想方法、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与技能水平,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一个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好与差、能力素质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不能按照本单位的性质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地、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市场开拓乏力,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措施不力。以人为本和人才竞争观念树立得不牢,企业高、精、尖人才比较紧缺,员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二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不能用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形不成富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各种问题的解决缺乏具有创新的精神品格、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技能。
三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形不成正确有效的思路,拿不出切合实际的举措,等、靠、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棘手问题后,犹豫观望、茫然失措。有的作风漂浮,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有的敷衍塞责,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很多工作往往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四是团结协调的能力不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缺少容人容事、不计思怨的雅量和相互谅解、坦诚相见的气度,以及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有的甚至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在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不能提纲挈领,抓住要害。在发生间题以后,不能及时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保持政令畅通。
五是相互监督的能力不实。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三种现象:即对自己不愿被监督,对别人不想去监督,对有明显苗头和倾向的问题不敢去监督。表现为监督的乏力与缺失。
六是选人用人的能力不够。没有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缺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缺乏正确的识人方法,不能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历、文凭和能力的关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凭印象、凭个人好恶,有的甚至搞任人为亲,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缺乏科学的选人方法,没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缺失。
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领导班子决策能力还不够高,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方面还停留在口号上。对市场没有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导致有时对市场判断失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没有注意发挥专家和智囊人员的咨询作用,相信自身多,相信群众少,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激发与释放。
第二、思维受传统束缚、相信经验、疏于动脑,对新情况、新问题敏感程度不高;忙于事务、荒于学习、知识匮乏,理论底蕴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能力不高。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习惯于运用从前的、已有的管理模式与经验。
第三、班子结构不合理。在抓领导班子建设中,往往偏重个体因素,对班子结构则重视不够,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虽然在搭配领导班子时,也尽量考虑了班子成员在知识、年龄、气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隐蔽性、可变性以及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的不同,工作中产生分歧和矛盾,班子自身往往无法有效解决。
第四、在各级对领导班子监督上,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走过场,纪检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不管用,舆论监督很薄弱,组织建设不到位,导致监督工作苍白无力、形同虚设。
第五、选人用人运行机制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问题的纵容,导致已有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一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坚持改革创新,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遵循干部教育规律,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重点地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干部所在岗位其素质、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i-要抓好专题、专业技能培训。要从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办好各类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和有着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脱产学习班、研讨班等,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直接对口专业精通,协作相关专业熟知,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程序了解的内行干部。领导干部人人都必须要有培训下属行政管理艺术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和责任义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问题。三要尽快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对领导干部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的形式、经过的程序、需要掌握的内容、师资力量的选配、参观考察的选点等要由人力资源部门的综合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报告,重点是对下属的培训能力,形成阶梯培养机制,本级不合格就是要问责上级,不能成为下属老师的领导视为不合格。在评估的过程中优化干部培训的程序和途径,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问题、培训标准不够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与效果不好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在实践中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摸索出一套能够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方法。
基层工作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各种工作十分繁杂,需要多种才能,也可以锻炼多种才能。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说话办事周期短、时间快、回旋余地少,在这种环境下实践,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政策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人品”放到第一位,把是否具有领导才能作为重要内容,做到按标准定取舍,按德才选贤能,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要实行公开选拔、竞聘。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程度和工作需要,定期选择一些领导岗位面向全体员工公开选拔、竞聘,并形成一种制度,使领导能力强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领导干部要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力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降职制度,疏通出口,使一些因能力因素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能够下得去。
(四)优化配置,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班子结构是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对领导班子成员特长、性格、文化、年龄实现互补,达到最佳组合。针对当前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的实际,尤其要注意选拔熟悉市场经济、懂得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资本经营,擅长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培训的综合素质强的干部进各级领导班子。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大力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势互补。二要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与程度,把那些确有真才实学,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有工作实绩,肯为员工办事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担当重任。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通过竞聘发现和选拔各方面人才。三要拓竞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视野。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眼界宽、渠道畅、信息灵”,主动深入实际,了解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专长,为用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建立能力测评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评价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正确评价是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依据,更是增强针对性,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能力测评内容主要包括:1.业务理论知识。2.能力结构。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是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等。3.气质、个性与兴趣。个人的风格影响了领导干部在某一具体职位潜能的发挥,特别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产生
强烈的影响,通常性格互补型对推动工作作用显著。
要建立一套能力评价的运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能力资格体系。进一步改进、丰富领导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是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
三是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运用评价结果就是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竞争局面
四是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能力评价队伍。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相互配套,具有评价权威的专业队伍是评价机制高质量运行的保证。
第三篇:关于单位领导班子主要的不足、原因及对策
多数单位领导班子主要的不足、原因及对策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指对领导规律、领导理论和领导方法等等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以及领导班子自身的素养、思想方法、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与技能水平,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一个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好与差、能力素质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不高。目光短视、急功近利,不能按照本单位的性质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地、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市场开拓乏力,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措施不力。以人为本和人才竞争观念树立得不牢,企业高、精、尖人才比较紧缺,员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
二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不足。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不能用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形不成富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各种问题的解决缺乏具有创新的精神品格、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技能。
三是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形不成正确有效的思路,拿不出切合实际的举措,等、靠、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棘手问题后,犹豫观望、茫然失措。有的作风漂浮,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中习惯于说空话套话;有的敷衍塞责,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很多工作往往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四是团结协调的能力不好。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缺少容人容事、不计思怨的雅量和相互谅解、坦诚相见的气度,以及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有的甚至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在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前,思路不清,重点不明,不能提纲挈领,抓住要害。在发生间题以后,不能及时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保持政令畅通。
五是相互监督的能力不实。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三种现象:即对自己不愿被监督,对别人不想去监督,对有明显苗头和倾向的问题不敢去监督。表现为监督的乏力与缺失。
六是选人用人的能力不够。没有确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缺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缺乏正确的识人方法,不能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历、文凭和能力的关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凭印象、凭个人好恶,有的甚至搞任人为亲,导致一些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缺乏科学的选人方法,没有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缺失。
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领导班子决策能力还不够高,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方面还停留在口号上。对市场没有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导致有时对市场判断失误。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没有注意发挥专家和智囊人员的咨询作用,相信自身多,相信群众少,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有效激发与释放。
第二、思维受传统束缚、相信经验、疏于动脑,对新情况、新问题敏感程度不高;忙于事务、荒于学习、知识匮乏,理论底蕴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能力不高。求稳怕乱、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习惯于运用从前的、已有的管理模式与经验。
第三、班子结构不合理。在抓领导班子建设中,往往偏重个体因素,对班子结构则重视不够,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虽然在搭配领导班子时,也尽量考虑了班子成员在知识、年龄、气质等方面的因素,但由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性格特征的复杂性、隐蔽性、可变性以及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生活阅历的不同,工作中产生分歧和矛盾,班子自身往往无法有效解决。
第四、在各级对领导班子监督上,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走过场,纪检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不管用,舆论监督很薄弱,组织建设不到位,导致监督工作苍白无力、形同虚设。
第五、选人用人运行机制不科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对违反制度问题的纵容,导致已有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培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一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坚持改革创新,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遵循干部教育规律,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建设,有重点地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级干部所在岗位其素质、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要求,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培训。
要抓好专题、专业技能培训。要从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着力办好各类市场经济知识、WTO
知识和有着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班、脱产学习班、研讨班等,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直接对口专业精通,协作相关专业熟知,部门之间工作内容、程序了解的内行干部。领导干部人人都必须要有培训下属行政管理艺术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和责任义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问题。三要尽快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对领导干部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的形式、经过的程序、需要掌握的内容、师资力量的选配、参观考察的选点等要由人力资源部门的综合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报告,重点是对下属的培训能力,形成阶梯培养机制,本级不合格就是要问责上级,不能成为下属老师的领导视为不合格。在评估的过程中优化干部培训的程序和途径,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问题、培训标准不够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与效果不好等问题,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在实践中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摸索出一套能够指导具体实践活动的方法。
基层工作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各种工作十分繁杂,需要多种才能,也可以锻炼多种才能。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说话办事周期短、时间快、回旋余地少,在这种环境下实践,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政策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人品”放到第一位,把是否具有领导才能作为重要内容,做到按标准定取舍,按德才选贤能,把那些思想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要实行公开选拔、竞聘。根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程度和工作需要,定期选择一些领导岗位面向全体员工公开选拔、竞聘,并形成一种制度,使领导能力强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领导干部要能上能下,加大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的力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降职制度,疏通出口,使一些因能力因素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能够下得去。
(四)优化配置,夯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基础。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班子结构是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对领导班子成员特长、性格、文化、年龄实现互补,达到最佳组合。针对当前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的实际,尤其要注意选拔熟悉市场经济、懂得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资本经营,擅长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培训的综合素质强的干部进各级领导班子。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大力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势互补。二要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与程度,把那些确有真才实学,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有工作实绩,肯为员工办事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担当重任。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重,通过竞聘发现和选拔各方面人才。三要拓竞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视野。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要做到“眼界宽、渠道畅、信息灵”,主动深入实际,了解各个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专长,为用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建立能力测评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评价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正确评价是全面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依据,更是增强针对性,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能力测评内容主要包括:
1.业务理论知识。2.能力结构。实际工作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是计划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等。3.气质、个性与兴趣。个人的风格影响了领导干部在某一具体职位潜能的发挥,特别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发挥产生强烈的影响,通常性格互补型对推动工作作用显著。
要建立一套能力评价的运作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及任职能力资格体系。进一步改进、丰富领导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是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
三是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运用评价结果就是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竞争局面
四是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能力评价队伍。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相互配套,具有评价权威的专业队伍是评价机制高质量运行的保证。
第四篇: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破解突出问题。”近一段时期,我省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境治理,创造洁净蓝天,取得初步成效。“十三五”时期,我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努力破解环保难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大气和水污染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通过持续努力,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南2015年PM10累计浓度为170微克/立方米,PM10和PM2.5分别距离目标相差55微克/立方米和15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46.8%(85天),照此推算,距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地表水距离全年达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7%,同时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耕地污染不容忽视。我省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镉、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全省除濮阳外,各市调查点均有污染物超标现象。
意识有待增强,制度有待完善
我省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主观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认识不深入、不全面,仍然坚持粗放式发展的固化思维,坚持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保护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在治污上犹豫不决、左右摇摆。
发展方式粗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呼声。但在传统粗放发展的惯性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了日常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引导培育,导致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发展滞后。
城镇化资源能源集约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城镇化是靠大拆大建和挤占大量土地资源强力推进的,整体设计忽视了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合理搭配问题,造成道路拥堵、城市内涝、环境质量堪忧等城市病,推高了通勤成本、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
相关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我省环境污染治理的有关立法大多是配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立法几乎空白,而且新法新规出台耗时太长。地方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形中恶化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我省环境保护处于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转折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这一突出短板。
充分认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破解环保难题的决心和信心。污染治理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子孙后代发展命运的民生工程。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自觉性,把绿色化的要求和标准全面融入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之中,强化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联动协同效应。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建立生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为此,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需求导向和供给侧改革力度,鼓励企业改进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持续降低工业增加值的单位能耗,减少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出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信息产业,全面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促进自然与人文、生态与产业融合对接。打造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对各地市和直管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的落实督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制订河南省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城市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性能、低材耗、利废型、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地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柴电混合、气电混合等节能环保汽车的公交比例,提高公交覆盖率与分担率,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新能源交通等运输装备。加强雨洪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尽快完成《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河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立法的调研制定工作,制定《河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省里和有关职能部门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环保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水污染“黄牌”、“红牌”处罚措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对未完成大气和水污染工作目标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继续公开约谈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问题严重的实施涉气项目和新增水污染项目限批,并依法问责追责相关责任人员。
第五篇:领导班子存在问题
领导班子及个人存在问题汇总
第**工程处
2012年1月14日
下半年民主生活会后,我处按要求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重新进行了梳理汇总,对班子成员交流谈心情况进行了归纳,认为领导班子整体及个人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领导班子整体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一是在业务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班子成员理论学习有时抓得不够紧。二是总支组织党员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有时有重业务政策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现象。
2、在管理上不够严格。制度执行不到位,奖罚不严厉、不到位,总有大家都很辛苦,挣点奖金不容易的想法,处罚和考核的不到位。
3、市场开发能力不强。主要缺乏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和手段。缺少与甲方的沟通及交流,导致市场份额和活源质量有很大差距。
二、班子个人
处长:
1、丰富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沟通过程中注意倾听不急躁,不打消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2、工作有时抓管过细,应该放手让下属多分担工作。
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确保各工序衔接到位。党总支书记:
1、应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一线职工生活;
2、强化考核,加强考核细则的落实执行力度;
3、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能力的提高,提高领导艺术和水平,站在全局的高度,解决问题。
生产副处长:
1、从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班子成员的沟通和交流;
2、加强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
3、强化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