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

时间:2019-05-13 14:2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

第一篇: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

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

————《乡愁》教学案设计

★罗盘指航: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以及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 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 知识储备:

※乡愁诗韵: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我知道的乡愁:。※作家身影: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余光中更是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而席慕容,她的故乡,在她的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长大。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同样是她的灵魂的归依。因而,在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无限的乡愁。

★ 书声琅琅,体会节奏之美

温馨提示: 朗读技巧: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停连——朗读中的标点符号; 重音——朗读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语气——朗读中语句的“形”“神”结合体; 节奏——语句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最重要的是理解诗歌情感,读出自己的体悟。

1、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诗歌。说一说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

2、听读配乐朗诵,谈谈自己的感受。

3、给诗歌划分朗读停顿: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走进诗歌,品悟情感之美

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歌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 乡愁形象化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你对诗歌最后一节怎样理解?

★深入探究,欣赏语言之美

赏读,品味语言: 仔细品味诗歌语言,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4、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学习席慕容的《乡愁》

这首诗共三节七行,非常短小,但却别出心裁,诗意隽永。把乡愁写得缠绵悱恻,令人感叹不已,全诗共用了三个画面来表达乡愁,请你描绘一下这三个画面,并说说这三个画面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开放拓展,表达生活之美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2分)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

•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 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仿写:乡愁是--------------

幸福是---------------

欢乐是---------------

悲伤是---------------痛苦是---------------

爱是-----------------

三、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四、推荐作品欣赏: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乡愁四韵》,席慕容的《出塞》。

教学反思: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读。因此我设计了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朗读,体会诗歌的美,学生在读中逐渐深入文本。这首诗歌作者的乡愁之情好理解并不是难点,难在对诗中意象的把握,对语言的品味。这也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从授课效果来看,整节课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由课文到生活,层层递进以读贯穿。学生主动参与,有所提高。我很困惑的是:对于诗歌的教学,重在赏析品味,设计过多的问题,把诗歌拆分的支离破碎,总感觉破坏了诗歌的整体美感。可不设计问题,又不知怎么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篇:走进留守学生的情感世界

2013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论文评选

走进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

——衡南县茅市镇初级中学 全裕伦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留守儿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三种教育:一是赏识教育;二是人性化教育;三是爱的教育。

【关键词】:感情;留守儿童;赏识;人性化;爱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情感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方面,情感可以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留守儿童从事物中体验到一种浓厚的愉悦的情感,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这种情感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驱使人们乐于克服种种困难,表现出一种积极投入的倾向。良好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促进人走向成功和成才的一种持久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思考、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一方面,情感具有动力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是激人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课堂上,如果学生能体验到丰富和生动的情感,能保持愉快恬静的心境;就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尽展潜能,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春雨得意马蹄疾,一日春风长安花”,这样就能使学习产生增效的连锁反应。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的彩带,将学生悄悄地拴住,搅动他们情绪的波澜,树立自信乐观、勇往直前的斗志。

学生的感情是纯洁的,我在教学生学习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时,选其中的一段让他们分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我很高兴,随口说道:“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生一大乐也’。”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问道:“老师,包括我吗?”。我立即回答:“概莫例外。”您看学生单纯得多么可爱!

学生喜欢我朗读课文,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高声地朗读课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我的影响下,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学习《钦差大臣》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兴趣盎然,读得栩栩如生,教室里掌声不断,这使我认识到,学生是热爱老师的。当教师的示范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是学生开始敞开心扉的时候,也就是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最佳时刻。

我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谈自己父亲的动人事迹,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动了情,声音更哽咽了。他们认识到父亲是伟大的。学生的感情是多么纯洁而真挚啊!

文学的生命是情感,如果一篇文章缺少情感因素,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显得苍白无力,要培养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生,靠的是富有情感的教师的点拨和启迪。

对真、善、美而不求、不怜不爱、无动于衷;遇假、恶、丑而不愠、不憎不怒、不置可否,又怎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

润物细无声,育人无痕,情系其中,自然发之于外。

滴水,经久不息可以穿透顽石,微雨,稀疏不断。可以滋润幼苗,慈爱,可以医治心灵的创伤,循循善诱,能荡涤歪风恶习,一分严格之水再加九分情感之蜜才能酿成甘露。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润滑剂”,理解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信任是转化后进的良方,关心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力量,身教是率领学生前进的无声命令。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校教育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对学生来说是校园,也应该是家园。学生离开家,学校是学生的家,学生离开父母,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学校要求教师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作为工作出发点,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温馨的大家庭,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乐园。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班主任成了呵护学生的有心人,天冷了,教师提醒孩子们不要着凉,考“砸”了,鼓励孩子不要灰心,有了成绩马上给予肯定,有了困难大家及时帮助。体察学生心灵深处的奥秘,把握学生感情的脉搏。

走进学生情感世界,就是对学生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一个教师有了爱,就能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就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就能用大海撑船的胸怀去宽容学生,钟爱学生、智慧的花朵就会悄然开放!

我认为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注意三种教育:一是赏识教育;二是人性化教育;三是爱的教育。

赏识教育:赏识出自信,激励促成功,倾注情感,关注生命。“你把学生当天才教,你会教出天才,你把学生当庸才教,你会教出庸才”已成为教师的座右铭。赏识,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人性化的教育:其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一种人格对人格的影响,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因此,教学应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进入 学生的生命领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渗透人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了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教学中获得价值取向,情意感染,文化熏陶的独特感受。

我们认为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过程。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激励人的精神中潜藏的能量。管理秘诀是尊重、制度的核心是真爱。

诺贝尔说:“人是给予大自然雕琢的宝石”,教育必须唤醒最基本的人性,唤醒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觉醒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我校在彰显人性化教育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三是爱的教育。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滋养我生命的是一片5000年文明的土地。

我们的生命之河涓涓流淌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感情。作为人民教师理当用整个生命传承历史文化和播种爱的教育。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国静在国际会议中演讲时,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徐女士说:“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大家,有八个兄弟姐妹,小的时候,家里有好吃的水果,母亲总是让我们把最好最大的留给爷爷奶奶,我们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母亲说:‘你们很小,吃的日子还很长;他们老了,吃的日子不多了。’也许是因为母亲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和期盼,也许是因为母亲采用的时间比较法唤醒了我们对生命衰老的同情心和怜爱心,所以,我们总是愉快地把好吃的东西主动地送给爷爷奶奶,以致后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长大成人后做了母亲。有一天,我对5岁的儿女说:‘这盒巧克力你不能吃,要送给奶奶。’他不高兴地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吃?’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便想起小时候,母亲对我说的话:‘你还小,吃的日子长着呢,奶奶老了,吃的日子不多了。’女儿眨眨眼睛看着我,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过些日子,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女儿捧着一盒松子给我:‘妈妈,这是我给你留的。’我问她:‘那你吃了吗’?她天真地看着我说:‘我不吃,因为我还小,吃的日子长着呢,你老了,吃的日子不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就是这样播种的,这就中国家庭的教育。

古语说得好:“敬人就是敬己,助人就是助己,爱人就是爱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行春风,难得春雨。”同样道理:爱学生就是爱自己,爱学校就是爱自己,爱国家就是爱自家。

中国人在宇宙万物之间建立了和谐秩序——文明中充满爱的智慧; 中国文化提倡孝悌思想,实际上提倡的是爱的教育。

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以对生命的沉思和对心灵的呼唤,创造出关爱人类健康成长的爱的教育——“仁爱”。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应随课文内容而变化,有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气吞山河;有时如花丛中鸟语低吟、呢喃,情意缠绵,象落花漂过流水,象微风拂过琴弦,从而激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师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演讲与口才》、《中学语文》

电话:*** 电子邮箱:657726909@qq.com

第三篇:走进古人的乡愁

走进古人的乡愁 ——羁旅诗鉴赏案例

淮安市清河中学 王霜杰

【教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高三总复习【学情分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所谓的“评价”大多是判断写了什么,进而对内容是消极还是积极作出判断。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内容判断时有判断不准甚至出现混淆情况。本次案例,将以羁旅诗的教学作为探究对象。【教学目标】

1.熟悉羁旅诗内容的分类。2.掌握羁旅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3.掌握羁旅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教学重点】

1.掌握羁旅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及表达技巧的使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是个起于黄土之上的民族,我们从出生的呱呱坠地到死亡的叶落归根,都离不开土地。当我们离开那一片土地的时候,我们便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眷念。我们尚可有很多方式可以开解,但是古人却没有办法寄托。也感谢这种无法,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羁旅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人的世界,去探寻他们的乡愁。

二、温故知新:

我们在高二年级的《唐宋诗词选读》中曾接触过不少羁旅诗,其中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比较典型,以齐诵回顾并重拾古人的羁旅心情。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师:这首诗里有一个字很关键,若能找到这个关键字,我们对这首诗情感内容的把握就会比较完整而正确了。生:“早”。首联里的“晨”字照应了“早”字,而颔联和颈联则紧紧围绕早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这个“早”字。所以这首诗反映的应该是羁旅途中的劳苦。

师:对,也正因为这么“早”,才反映出诗人归程的心切。羁旅诗有这样几种分类:①行役艰难、漂泊辛苦。②思念亲人、去国怀都。③渴盼安定、向往幸福。

三、预习展示:

(依照前面提出的分类,分别选取对应的例题加以佐证和练习。通过课前相关高考真题的练习,初步感知高考诗歌考查。课堂上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由其他同学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成果,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并为下一环节中方法的概括作出准备)1.《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①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②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生1:除夕之夜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表达诗人此时独在异乡的凄凉孤寂。

生2:诗句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虚实结合,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

师:这两个问题答题都比较规范,第一题中我们所须注意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关键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对于情感的鉴赏是个关键。第二题尤其要注意“虚实相生”这种手法的使用,诗人在表达自身情感的时候,往往会从思念对象的角度出发,互相辉映,使得情感更加的真挚而深沉。

2.04全国(3)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何要写杜鹃的啼叫?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生1:“行人”走在春色绚烂中忽闻杜鹃哀啼,而杜鹃的啼叫是凄凉之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免勾起思念之愁、作客之伤。即以杜鹃哀啼衬托思家之伤。生2:末二句意思即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对归家难的无奈之情。

生3:我觉得不仅有归家难的无奈,还有对人生难以掌控的苦楚。作者心中想要归家,但是却回不了家,好像我们在曹文轩的《前方》里面所学到的一样,也是一种人生之苦。

师:看来大家对表达技巧的使用已经相对熟悉,但是在情感的把握上,还是需要互相交流和合作,才能比较完整的解答。

3.(06江苏)《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 魏初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圜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圜(音“环”)

①“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表达技巧有何特点?请略加分析。②有人认为词的末二句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生1:①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归巢的乌鸦与飘零在外的人相比,突出人的孤独。

生2:②上末二句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作者此时的平凡愿望,更显得思念之深刻。

生3:我觉得生1所说的“对比”并不准确,应该是“反衬”。

师:很好,我们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术语,有些比较容易混淆,“对比”和“反衬”就是。对比是两者对列,强调两者反差。而“反衬”则不一样,两者有主次之分,要突出其中一者。所以,在这首诗中应该是“反衬”比较合适。

生4:最后两句感人还在于,前面几句以哀景作铺垫,此处抒情,更显深情。师: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不能割裂开来看,有时须联系全诗。末二句的鉴赏,一则是因为前文写景的铺垫,二则是语言的朴实,二者共同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四、方法探究:

(要求学生以前面三首诗歌的练习为基础,通过合作讨论,对羁旅诗情感的切入点进行总结)生1:挖掘关键信息。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空”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生2:还要关注注释,这也是一个重要提示。生2:留心常见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月”“鸿雁”“杜鹃”“高楼”“芳草”等等。

生3:注意表现手法。羁旅诗惯常用的技巧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乐景衬哀情”等。

学生通过以上几题的练习,可以比较完整的总结出诗歌情感鉴赏的切入点。但是答题的规范尚需提高。在其答案展示的基础上,纠正概括答题步骤如下:

①简要概括情感。②抓住意象,构建图景。③找准技巧,组织语言。

五、当堂反馈:《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诗人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又是如何表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生: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而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师:这个答案比较规范的完成了问题所需要涉及的方面,由“情感的变化”到“如何表现“到最后结合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过程完整而规范,正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的。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以考察学生掌握程度)

生:本节课主要通过对常见羁旅诗的情感进行分类,并且对羁旅诗情感的切入进行探讨,比如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掌握诗歌的情感。另外就是逐渐完善自己答题的完整程度。【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于课前预习中的练习比较充分,课堂上的讨论比较有基础,学生基于课前的充分思考,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互相补充不断的完善对方和自己的答案以及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全面的方法与技巧的介绍,学生能够大致掌握诗歌鉴赏中羁旅诗的情感与表达,基本达成目标。整个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为主,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能把注意力留在课堂内,同时也在积极的思考与发言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学生对诗歌的掌握一贯比较薄弱,讨论虽然热烈却不够深刻,这也是掌握熟练度不够的反映,仍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对课堂讨论的控制缺当,讨论的组织略显散乱,可以更加集中,以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有效性,真正体现探究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述评

高正峰

本次案例立足于高考考纲,紧密切合学生诗歌鉴赏现状,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准确无误,不仅注意到备教材,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学情,能够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逐层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本次案例所设置的目标分别为“熟悉羁旅诗内容的分类;掌握羁旅诗中常见意象的寓意;掌握羁旅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这三个目标的设立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得到落实。并且,在这三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并未出现教者一碗水端平的现象,而是有重点、有突出的去完成设立的目标。教者重难点放在了意象把握和技巧使用上,紧扣高考考纲,注重重难点的突破。

本次案例成功的原意之一在于,注重课堂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又保证课堂主导教师的调控地位。

一节课,如果完全靠教师讲,不能说是差课,但是至少不会是一节好课。因为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角色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思考,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使用。尤其在诗歌鉴赏中,知识点比较零碎,而知识的运用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地位。而在本次案例中,问题的设置和解决,都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和技能提高。把“为什么”和“怎么做”都交给学生去合作完成。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之中,通过互相合作,弥补自己的思维缺陷,互相完善互相提高。而教师在组织积极有效讨论的同时,也不忘适时点评,以保证学生讨论成果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当然,本次案例也有不足之处。教者的经验不足,所以在组织合作探究过程中稍显不力。如果能在这一点水加以提高,那这次案例就更加成功。

第四篇:书写情感世界

书写情感世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文学和艺术深深地印含着中国独有的元素。书法艺术这一国粹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追求中的情感的渲染和寄托,不仅书法家用自己的情感灌输着书法艺术,而且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也认为书法是心与意的交融。

一、扬雄――“书,心画也”

扬雄的《法言》虽本不是专论书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现的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和推崇,成为中国书论的开山之作。他在《法言?问神》篇中有一段涉及“心”与“言”“书”关系的文字:

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面相之,辞相适,?贾行闹?所欲,通诸人之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胝撸?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这段话前一层意思强调了“言”与“书”的社会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交流思想,通过“书”来记载古往今来、天下四方的事物,起到沟通古今、联络远近的效用。后边则是说,“言”和“书”是人们心灵的体现,由此可以窥见人的内心世界。语言文字源乎情感,思想的高低、品德的优劣,在“言”和“书”中都被反映出来,即“君子小人见矣”。两者可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的精神品格,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心绪的手段。

扬氏这里所说的“书”,非指书法,而是与“言”相对,指的是一切书面文字、书面语言,比如经典著述与文学作品,但是在广义上自然包涵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书面语言与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意义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书法则借助作品的艺术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意趣。然“书”除了表“心”的性质与作用外,更兼有抽象图画的性质与直观表达的效果,因而扬氏的“心画”说便很自然地为后人引发到书法艺术中来,即书法作品是书家心灵的图画,从而成为揭示书法艺术与书家思想情感密切关系的最精要的论断。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首先应该提高艺术家自身的品德修养,这启示了后来的书论研究,并为中国书法“尚意”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书论中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以人品胸次、道德修养、气质节操为衡量书法品第的祈向即滥觞于此。

二、蔡邕――“书者,散也”

书论发展至东汉,出现了汉代书论的集大成者――蔡邕。继西汉扬雄之后,蔡邕更加深入地指出了书法创作与作者情绪之间的关系。其《笔论》中说: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只一“散”字就揭示出了中国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本质属性。所谓“书者,散也”,也就是说,书法是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这一论断意义重大,蔡氏对“书”这一概念做了全新的艺术理解:古代的词书、字书以及经传等对于“书”的训释,都是言其实用的功能,而蔡氏的“散也”,则是抛开文字、书法的实用记事功能来讲书法的表情达性的功能,这是对书法的艺术品格最明确的认定。蔡氏认为书法创作的关键在于“散”,作者的性情散淡,神意舒缓,然后才能使作品风神萧散,不粘不脱。同时他又首次揭示了书法作为一种纯艺术所需要的创作心理,既然书法的追求如此,则书写时首先要抒散怀抱,要放任情感、纵恣性灵,如被它事纠缠而不能做到,书作便不会佳美。就是说书写要有饱满而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充沛而自由的情感与性灵。在蔡氏看来,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书家性灵情感借笔墨抒发的过程,只有书写中做到了“任情恣性”,才能写出展现书家真情至性的上佳之作。下文又讲创作中要保持虔诚专

一、虚静平和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随意所适”,任凭情感驱驰的保证。蔡氏这一论述成了后世关于书法创作心态的传统观念,后来欧阳询《八诀》中的“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以及唐太宗《笔法诀》中所论及的“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等论断都是与蔡氏的观念一脉相承的。

“书者,散也”的观念,显然是承袭西汉扬雄“书为心画”而来,可是扬氏之论原是指书面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并非论书法。只是后人顺理成章地引发到书法上,遂成了揭示书法艺术功能的名言。然而两相对照,“书为心画”只是客观地说明了书法艺术是怎样的一种事物,而“书者,散也”则道出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追求,即它的能动作用,这就比扬氏之论深入了一步。

三、王羲之――“意在笔前”

西晋书论以卫恒的《四体书势》为代表,主要是对以草书、隶书为主的今文字各体的书法形态美的意象描绘与赞颂,同时也提出了书家主观心意的问题。书法表现物象的方式不同于绘画与雕塑,它仅仅通过流动的线条和笔墨技巧来体现物象,因为书法创作不单纯是模仿的艺术,而具有抽象的象征性质,故与人的思想感情、品格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随着文字脱离了早期象形的阶段、加重了表意的成分并且日趋简练,“心”“意”就成了书论家十分重视的范畴了,西晋书论著述中就有这样的趋势。如:

“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成公绥《隶书体》)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卫恒《四体书势》)

“观其措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卫恒《四体书势?字势》)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同上)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索靖《草书势》)

书法是表现“象”的艺术,由“象”可以通“意”,故它又有表意的作用。西晋书论家注意到了书法艺术以物象表现思想意识的作用,因而指出了书法创作中“心”“手”相合的问题。成公绥关于“心”“手”“意”三者关系的论述,开启了后代对此命题讨论的先河,稍后的卫铄、王羲之等人提出“意在笔先”的主张即为这一理论的发展。

东晋书论,虽然都是后代的伪托,但仍体现了东晋士人们书法实践的总体追求。涉及到其尚“意”观念的首先就是卫铄的《笔阵图》,云:

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这是《笔阵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意前笔后”的重要观念,论述了书法创作的立意与书写的主次关系,这一提法继承了前代赵壹的“书之好丑,在心与手”,以及蔡邕“欲书先散怀抱”的思想,明确提出“意”的美学概念,对“心”与“手”“意”与“笔”之间的主次关系做了正确的定位,对创作主体的心意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导与决定作用做了肯定。

这一观念在题为王羲之撰的《论书》与《题卫夫人后》里被论述得更加淋漓尽致,归结为“意在笔前”,也就是说在下笔书写前先要很好地立意构思,书写时才不至于“心手不齐”。

王羲之的书论体现了晋人尚意重韵的艺术祈尚。随着玄学的兴起,西晋书论中已经出现了重视“心”“意”的倾向,书法不再只是一种具备形态之美的艺术,而且有了表现人们心理意愿的作用。因而,“意”变成了王羲之书论的核心。这里“意”的含义除了指书法的意趣,即后人所谓的“晋人尚韵”的“韵”字之外,更多的是指作书者的情感、心态或是创作前的立意、构思。由此,他强调了书家的意绪和情操,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从而接触到了书法创作中主客观沟通的问题,即所谓书能“称意”,《书论》中说“大抵书须存思”,也是这个意思。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右军《兰亭序》言‘因寄所托’,‘取诸怀抱’,似亦隐寓书旨”,便一语道出了王羲之书论的精核。

“心意者,将军者;本领者,副将也……”(《题卫夫人后》)

“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养、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同上)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书论》)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同上)

王羲之“尚意”的观念在中国书学理论的发展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切艺术从根本上都是为了表现人之心灵的,中国书法艺术更是这样。王氏把“意”看成是书法艺术的根本追求,这就把握住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使中国书法理论在“尚象”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为后代书学理论的健康、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

四、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南朝齐书法家、王羲之四世孙王僧虔作为当时书坛翘楚,受汉、魏、西晋以来哲学上有关“形”与“神”的探讨以及东晋画论中“传神”观念的启发,借喻于“人”的躯体与精神,把“笔意”升华到了“神采”这一重大的书法美学范畴。《笔意赞》的序文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所谓“神采”,即精神风采,本指人的精神品格的外在表现,它是性格、气质、才情、怀抱的总体显现。借用于书法,笼统地说,就是笔墨间的精神意蕴;具体地说,就是作品的风神、气韵、意趣,它是书法家精神气质、个性情怀的笔墨体现,也是书法作品的最精彩动人之处。张怀??曾评汉晋时草书家“精魄超然,神采射人”(《书议》),是说作品之所以呈现光彩照人的神采,是由于书家具有高卓不群的精神特质,这两句话便道出了书家的精神品格与其书作“神采”的关系。

从书法艺术的内涵来说,书法是表“心”的艺术,它可以凭借笔墨形态直接体现创作主体独特的个性精神与特定的情感心绪,即所谓“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张怀??《文字论》)。在这一点上,其他艺术诸如文学、绘画的功能均有所不及。书法的表“心”,主要是体现创作主体大致的精神品格,即主体不同的个性修养决定其书作或庄重、或妍美、或恣肆、或严谨的审美取向,进而形成总体艺术风格,这艺术风格又象征性地反映出主体大致的人格精神。譬如:王羲之风神超迈,其书灵和秀逸;颜真卿厚重刚直,其书正大雄浑;苏轼旷达高致,其书蕴藉丰美;黄庭坚卓荦不群,其书瘦劲奇宕,正所谓“书如其人”。王僧虔看到书法艺术的精神美是书道最精妙之所在,并赋予了与“形质”相对应的“神采”的美学观念,既指明了书法艺术内涵的首要性质,也把传统的“以人喻书”推向了极点。至后代,苏轼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王澍所论“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必备,都是对王氏之论的补充与发挥。

书法不但是表“心”的艺术,而且是以“手”表“心”的艺术,“心”与“手”在创作中起着决定作用,而“心”又主导“手”,因而人的个性、气质之于书法艺术,关系重大。王氏之论的要点在一“忘”字,即必须做到心手两忘,才能创作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的神采高卓的作品来。如果说“心手相应”是一般创作要领,那么“心忘于笔,手忘于书”的两忘状态,则是艺术创作中的最高精神境界。所谓“忘”,即“心”不为“笔”缚,“手”不为“心”累,而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谓释知遗形,物我两忘,使精神获得一种大自在。如此一来,就是因为书法的真谛全在表情达性,只有在这种“忘”的状态下,才能屏除万虑,“书不妄想”做到了无挂碍,而“心手达情”,使书法创作过程成为直抒胸臆、袒露至性、倾泄真情的过程,从而写出灵性满纸、神采射人的作品来。正如清代周星莲所说:“至于熟极巧生,值便化大,并执笔、运笔之法亦皆忘之,所谓心忘手,手忘笔也。”(《临池管见》)

抒发创作主体美好的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本质,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特质。王氏继蔡邕的“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后将“情”作为“神采”的内质而提出来,在王氏看来,如不能“心手达情”,则无“神采”可言。而在其另外一篇《书赋》中,一开头就提出“情凭虚而测由,思沿想而图空”,则说明书法就是要把创作主体不可见的情感、思绪化成可视的艺术形态,这就把“情”提到了书法艺术灵魂的高度。

王僧虔的“神采”论是东晋“尚意”书论思想的理论总结和深化,并开启了唐代书论的“风神”说与“表情”说,从而使中国书法的“尚意”理论达到了高峰。

五、张怀??――“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张氏书学思想的核心是对书法“意象”理论的阐发,这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特质的深刻揭示,也是他对中国书学乃至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贡献。

“意象”问题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意象”这一概念是由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合成而来的,“意”与“象”关系的阐述最早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首次把“意”与“象”合成“意象”,而首先把“意象”引入文学理论,用以表现审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构思的,则是南梁的刘勰。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创作者的头脑中来,与其情意契合,就会产生审美意象;而艺术作品中的意象,则是其心中所营构的意象的外在表现。它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统一体,也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客体的审美特征相融合的物化形态。意象既然是创作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自然融合着主体精神、情感的意蕴之美。这种意蕴之美不是浮现在书法形态的表面,而是潜藏在其深层。纵观古代书论,从最早的崔瑗《草书势》中的大量意象描绘,蔡邕的“纵横有可象者”(元郑杓《衍极》中作“纵横皆有意象”),到西晋众多书势类著述的无数意象比况,再到孙过庭的“同自然之妙有”,无不是把意象的营构当做书法创作的追求与书法鉴赏的标准。而张怀??的贡献则是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第一次把“意象”这一重要概念引进书法艺术,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的阐发,进而又高屋建瓴地拈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一语对书法的意象特质做了精辟的概括。

如果说,南齐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论断,还是就书法艺术的本体揭示出其最高审美境界之所在,那么张怀??在其书法批评著述《书议》中明确提出的两条相关的评鉴原则则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书法创作与鉴赏审美标准,即:“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风神”,张氏书论中或称“神采”“神气”“神情”,即风采神情,它是书家天赋的精神品格、情感心绪的笔墨体现;而“功用”,即工夫,就是书家后天学到的笔墨功力。“骨气”,即骨力气势,它是书作笔墨形态的力度、动态所形成的美感;而“妍美”,则是书法形态缺乏骨力气势的表面、浮华之美。显然,张氏最高的审美追求是光彩照人的精神美与骨力劲健、“生动可奇”的形质美二者的完美融合。

张氏的“风神”说,显然承袭并发展了王僧虔的“神采”论。王氏只是说“神采为上”,而什么是神采,并未说明。张氏则阐发说:“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书议》)意思是说,书法的神采就是书家个性独具的“生气”,即书家与众不同的精神品格、个性才情的体现。他还说:“状貌显而易明,风神隐而难辨,有若贤才君子立行,言则可知,行不可见,自非冥心玄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指出了神采隐寓于书法性质的深层,就像君子的品德那样不可直观,只能透过其人的形貌、言语去心悟、意会,这就阐明了神采的玄妙形质。

张氏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文字论》)深刻地指出,高层次的书法鉴赏,旨在与创作主体精神层面的交流,而那些神采卓异的书作,其笔墨之精妙自不待言,从而把书法的神采观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绝对高度。

书法作品的构思、布局、变化,是意念感情集中在笔尖上,还未形成实在的形象;而书法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笔毫随着作者的意念、感情而动,是已经见诸实在的构思。人欢喜时,心气和谐,写出来的字就舒放;人发怒时,心气粗闷,写来的字就险绝;人悲哀时,心气忧郁,写出来的字就内敛;人高兴时,心气平和,写出来的字就秀丽。总之,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趣、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第五篇: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

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

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中心中学王 云邮编:277519电话210612

5语文教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语文教学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把美育教育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培养美好的情感,塑造纯洁的心灵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作品的情感入手,抓住学生的激情,为学生创设一个令人入迷的如痴如醉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随着作品的内容而产生情感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美感效果。

一、充满激情的诵读,让学生感受作品之美

诵读课文,是把书面语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的再创造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特别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顿挫、节奏等,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朗读中。“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要根课文所蕴涵的情感,定好读的格调,或豪壮雄浑、或慷慨悲壮、或凄凉深沉、或清新明快。。。成功的范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进入审美的情境之中。

二、创设目标情境,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理解、鉴赏作品之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文皆有情,无情不成文。纵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不深蕴着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正确理解文中之情,让作品的情感先感动自己,然后再去感动学生。即“报情以入文”,把文章中的“情”移到学生心里,以情动人,让学生“郁郁乎情生”,主动接受美的情感熏陶。这种情感要靠教师去引导,教师要交给学生走进作品情感大门的钥匙,让学生抓住作品的情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让作品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去鉴赏作品之美。

三、展开联想、想象,使感情升华,让学生创造作品之美

蕴涵于文章中的情感,有时似高山飞瀑,撞击着学生的胸膛;有时似清甜甘露,滋润着学生心田。教师要抓住这种情感氛围,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领悟作品之美的深邃,感受深刻的启迪,从而使这份情感得以升华。在学生领悟了作品之美后,教师可巧设题目,让学生创造一个新美。如此激发情感,开启心灵,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中一定能得到提高。中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源泉。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来看,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师生共同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利用作品之情陶冶学生心灵,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美,鉴赏到美,从而达到创造出美的境界,这也可以算作一条有效的通幽之径吧。

下载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乡愁的情感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愁。

    乡愁,是心灵深处最美的花朵 正西中心学校 盖俊峰 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在异乡打拼,心里异常孤独,对着城市的钢筋水泥,对着那些永远都不......

    乡愁

    1、《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

    乡愁

    乡愁这个冬季,来的有些突然!西安,一夜的暴雪,毫不含糊。在这快四年,终日碌碌无为,最近尤甚。一杯茶,一首歌,指间文字流淌,或许写的不明所以,或许过的昏天暗地,却是如此度过了一天。花开......

    乡愁

    《乡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理解诗人......

    乡愁

    《乡愁》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路:现代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高度的凝练性与鲜明的节奏性,是一种适合学生朗读的文学体裁。 诗歌“三美”(音乐美、绘......

    乡愁

    《乡愁》学教案 学校:马城镇初级中学 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 课时:2 执笔:邸晓静 审阅:李辉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 理解本诗内容,学习......

    乡愁(推荐)

    乡 愁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乡愁

    乡 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余光中的文学常识, 理解诗歌主题和诗人的感情 2. 过程和方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意象的把握着重理解诗人浓浓的乡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