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册三单元教案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方志敏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
板书:方志敏
2、方志敏是谁?你们知道吗?
阅读方志敏生平简介
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我国早期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听了方志敏的介绍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的被捕时的故事,就是由方志敏作品《可爱的中国》出示课题:“可爱的中国”学生读课题(可爱的中国)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三、紧扣课题,寻找句子
“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首先,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书上的有关句子。)
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不按照顺序)
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的可爱呢?学生交流读)
句子2:中华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谁能读好它?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可爱的呢?教师小结读)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起读好这段话。)
(设计意图:品味重点语句,鼓励学生从各方面交流自己阅读感受.)
三、自读感悟,圈画句子
“刚才,大家用心读了课文,找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那么,7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找出有关句子)
四、介绍图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画面——文字”原则,老师向大家介绍70年前中国的情况。
(设计意图:适当地介绍课文的相关资料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精读感悟,组织交流
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70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
(不按照顺序)
段落1:第2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的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4个“难道?”变颜色,你从4个难道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母亲似乎在骂什么?读学生交流)
(你还从哪里看出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
段落2:第3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救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惟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惟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1、让我们来看这一句。齐读。交流(抓“刻不容缓”)听聂耳在国歌中写到的播放国歌部分
2、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会怎样去读好下面的话呢?
3、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学生交流抓住两个“惟一”)
段落3:第4小节开头: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只要读读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完成板书:(屈辱„„)(白色)
板书设计:
目前
屈辱„„
可爱的中国
深沉
执着
第二课时
课型:精读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
教学重点: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悟将来,激情朗读
70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板书:将来)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学生齐读)
出示段落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1、谁来谈谈读了以后的初步感受?
2、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生之快乐、明媚的花园”变颜色,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学生交流)
3、“悲叹、哭脸、贫穷、疾苦、愚昧、仇杀、死之悲哀、凄凉的荒地”变颜色,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这些词语又都是表示什么的呀?
4、8个“代替了”变颜色,当一切美好的事物代替了丑陋的事物,那时候的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学生交流)
5、(引读)“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民族就可以——而生育我们的母亲——读)
相机完成板书:(欢歌„„)(红色)
二、感悟自信,照应开头
方志敏说这段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出示最后一节,从“自信”这个词语你看出什么?(学生交流)是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方志敏对祖**亲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读读第一小节。老师小结。(板书:深沉、执着)再读课题。
三、激情总结,写话训练。
1、播放阅兵式和儿童成长录象
2、请学生介绍近几年中国的成就
3、写话训练
4、学生交流
5、老师归纳
九、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1、把完整的《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去读一读。
2、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3、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4、为方志敏画一幅画像。
板书设计:
目前
屈辱„„
可爱的中国
深沉
执着
别董大 课型:品读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说略)
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板书:面对困境)
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
(学生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生初步感知诗歌表达的情感,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你能说说吗?
(学生说: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对,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元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请学生说)你读得可真仔细。
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学生说: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学生划)——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见机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
(学生读)——你读得黄云还不够多,只是一片黄云。(突出“千里”。)
谁能再读一下?——你读得黄云还不够浓。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读得真不错!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连起来读。(小组读、个别读)
读好后——(画雁)„„?
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说说。(出示句子)
1、大雁对北风说:。
2、大雁对飞雪说:。
3、大雁对自己说:。
4、我想对大雁说:。
四、由雁及人,感悟诗情。
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见机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高适他没有放弃,没有气馁。
(读古诗——找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怎么说?(指出高适这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也是在对他自己说。)
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愿意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吗?
(学生读——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再全班读)
(设计意图:把握诗的主题基础上,扩展训练,加深对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合生活,提升境界。
同学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在学习中,生活中一定会遇到更多的挫折,遭遇更多的失败。我相信同学们在困境面前一定会:(学生说)
送元二使安西 课型:品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自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教学重点:自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的朋友多吗?在你的朋友或亲人要和你分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在读大学时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什么知心话都说,可毕业后,她去深圳工作了,我回到了黄石。我们有六年没见面了,真想去深圳看看她呀,她是胖了还是瘦了呢,我们常常写信、打电话,还时常在梦里相见呢。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我们学习了古诗《别董大》大家把它朗诵一遍吧。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读诗题《送元二使安西》
2、解题:谁送谁从哪儿出发去哪里?“使”:出使的意思。指导学生读题。(师板书)
3、了解作者: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些什么?(师作相应的准备:学过他的什么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诗人?他和元二之间的情谊。)
4、师生交流:安西在哪儿呢?(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管理西域地区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朋友的奉朝廷之命,从长安出发前往安西,唐朝时期,凡是去往西部,都在长安渭城送别,在今天的西安渭河北岸。)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为学生铺垫诗人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初读: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首诗,特别注意把注音的生字读准。
2、认读生字词卡片:
渭城:讲解词义。
(结合诗中词语,对比古今词义的不同。)
3、再读古诗,注意它的停顿。
4、指名读古诗,生评议;(抓住学生的优点对字音、节奏等方面作评价);再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
1、师:诗里的词和每句诗的意思你明白吗?(师作上记号。)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多读看图,用心思考;
2〕查工具书;
3〕向他人求助。
4、生开始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
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重点词句教师板书。
朝雨;轻尘;客舍;更尽;阳关(古今义比较,“阳关大道”);
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前两句告诉我们送别时的环境,后两句作者送别时的情景。师板书:景、情)
(设计意图:抓重点词,通过工具书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诗歌意思。)
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老师也学习了这首古诗,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的老朋友元二今天跟我告别从渭城出发,去千里之外的西域当差。恰巧这天公作美,今日清晨下起了绵绵细雨,滋润了道路两旁的青青柳树。平日里,这条人来人往的大道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而现在一场小雨刚停,天气清朗,仿佛是上天特意为朋友安排的一样。也不枉我特意赶来为君送行呀。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此行一去,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这份情怎能让人割舍得下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最能看出王维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呢?(“劝君、更尽、无”作者先写景,再写情,是借景抒情。师板书。)
3、想象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场面,加上你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再读这首诗。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师生评议。(从情感上去评价)再指名读。
5、指导:有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朗诵这首诗。(生练习)
6、师:请一位同学试着用他的朗诵把我们带到渭城去。(指名读背,师为他配乐。)
生评议,再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赏析
1、师: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很多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再好好读一读,然后把它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咱们一会来个书法及诵读比赛,好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请学生上台展示书法,朗诵古诗。
3、师小结:生活中美丽风景和难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诗表达出来。(试着即兴创作诗歌)
六、布置作业:
1、检测本课生字词,读字组词。
2、今天你想做什么作业?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城市的标识 一课时 课型:讲读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2.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教学重点,难点
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团徽是共青团员的标志,那么,你知道城市的标志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来看一看城市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掳掠()翘角()霓虹灯()模样()杉树()水罐()遒劲()
点缀()樟树()偌 大()婀娜()槐树()熙攘()耿耿()
词语:掳
掠:
大同小异:
遒
劲:
标
识:
蔚为壮观:
偌
大:
流
苏:
熙
攘:
千姿百态:
风
韵:
忠心耿耿:
小心翼翼:
干
涸:
馈
赠:(设计意图:梳理文中生字新词,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过程
1.理解文题:什么是标识?
(明确: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2.生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共17个自然段,作者是按着如下的思路写作的: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这一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接着,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3.划分段落: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5):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第二部分(6-15):写树才使城市之间的真正的标识。
第三部分16-17):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高。
4.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语言的亲切,优美。
(生探讨略)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大致内容和脉络,便于更好理解课文)
四.板书设计(略)
二课时
课型:精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增强我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把城市的树称为城市的标识,抒发作者对“树——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馈赠”的珍惜之情。
2.认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城市中这一鲜活生命”的赞美和珍爱之情。学习为下文做铺垫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城市中这一鲜活生命”的赞美和珍爱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我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把城市的树称为城市的标识,抒发作者对“树——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馈赠”的珍惜之情。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揣摸体会:
(1)文中对城市的雷同之处的描写有哪些?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句子:
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成一个连体人。
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作者先从反面入手,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作者抓住了城市的“大厦和大楼”,“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这些具体事物,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来写现代城市的缺欠——雷同,没有个性。
(2)作者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合适吗?为什么?作者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3)体会文章最后四段的语言,作者给予城市的树怎样的赞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研讨感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城市雷同?(铺垫,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
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后拓展: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吾腰千钱 课型:自读
教学目标:
1、介绍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2、自读自悟文章,理解课文含义。
3、借助译文,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4、抓住人物对话,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5、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培养他们借助译文自学古文,积累文学知识的能力。
6、有感情朗读,培养诵读古文的语感与技巧,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
教学难点:
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切中主题。
教师先向学生提问最喜欢什么。如有学生回答喜欢钱的话,可以继续追问:为了金钱,你愿意舍弃什么?生命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永州人是怎么做的。
二、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简介作者柳宗元,让学生了解其生平既主要成就。
2、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先不要参照译文,尽量理解文章内容。
3、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根据词义、句义进行断句;突出重点实义词;叙述与对话感情色彩要有所区别等。
4、对于重点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记忆:
氓:古义与今义的区别。
咸:全、都。程度副词。
善:同擅,擅长。可以给学生简单的介绍通假字的知识。
绝:横渡。
济:ji 第四声。渡,到。组词:救济。多音字,ji 第三声。组词:人才济济,指数量很大。
有顷益怠:有顷,一会;益,更;怠,疲乏。
5、进行有感情诵读训练。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如何处理两人的对话,该用语气、语调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溺水者:贪婪与固执同伴:关切与焦急
6、扫清字词障碍后,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落水人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他两次摇头,分别代表什么?
如果你是落水人,该如何去做?
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充分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要指引他们从本单元主题进行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二、展延伸,深化主题
1、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文章的寓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例,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这些事例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这篇文章是节选,为了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使文章变得完整,将结尾补上: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在老师的指点下,学生理解这句话,进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病态的追求必将使自己一无所有,甚至是生命。
3、引学生将本文中的“金钱”与“生命”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冲突。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层次清晰即可。
4、教师总结:喜爱金钱,无可厚非;追求利益,理所应当,但当这些与其他因素发生矛盾的时候该怎样处理,这又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让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美好,更为重要的东西。
四、效果预设
本节课是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尽管以前接触过,但在独自阅读理解上还会有些难度。经过上述步骤的学习,相信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会有所帮助。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将比较轻松;而深化拓展的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理解程度不作硬性要求。
爷爷的毡靴
课型:自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理解爷爷对毡靴的热爱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关爱及对小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
2、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每个人珍惜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你想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的爷爷珍惜的东西是什么吗?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
二、探究新课
1、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指名读文,讨论解决字词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师出示讨论题:
1、我对于爷爷的毡靴产生过哪些想法?
2、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意思各有不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你怎样理解爷爷的感情。
学生:
1、分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3、谈感受
四、总结 综合活动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珍惜。
2、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珍惜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周围的知识来举办一次公益广告大赛
活动过程:
一、理解生活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珍惜。碧水蓝天,红花绿树,构成这个绚丽的世界;亲情友谊、爱心善举,为每个人带来心灵的温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那些事物只的值得你们珍惜呢?
2、引导学生,回忆令自己珍惜的事物。
二、欣赏广告
1、教师导语:我们平时看电视,都有许多不同的广告,请大家来说说什么样的广告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播放广告。
3、教师引导,揭示话题:你知道那些广告是公益广告?
三、了解广告
1、找出最值得自己珍惜的事物,写公益广告词。
2、你知道什么是公益广告?什么是商业广告?
3、教师简介。
4、思考:你打算怎样设计你的广告呢
5、出示课外收集的一些公益广告。
四、设计广告
1、幻灯出示:
帮助老人垃圾分类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
2、在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设计广告。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设计一个主题鲜明、创意独特的公益广告?
4、学生合作,设计广告,教师巡视。
5、幻灯出示:
主题要鲜明文字要简练画面要醒目创意要独特
五、展示广告
1、小组合作,怎样展示自己的广告?
2、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设计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给他们设计了公益广告形式。请大家将自己的公益广告,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宣传栏上。
六、布置作业
1、以“关心环保”为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
2、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
第三单元
主题: 珍惜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精读课文,文字优美,富感染力.学习本单元的过程,是学生懂得和理解珍惜的过程,同是也是感受和评价珍惜的过程.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是本单元教学的思想重点.课文概述
<<可爱的中国>>洋溢着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忱,表达了他要改变凄凉现实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我”: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而<<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城市的标识>>是呈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口吻提醒人们珍惜城市的绿色,维持大自然 的本来面目,抒发自己对树这一”城市的灵魂”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吾腰千钱>>是一则文言寓言,用讽刺的手法描摹了爱钱甚于生命 的人的可悲下场,寓意深刻,令人回味.<<爷爷的毡靴>>故事曲折有趣,通过对毡靴”命运”的详尽描述,表现了爷爷内心深处朴素而永恒的爱心,以及”我”由此受到的深远影响.本单元教学目标
1.利用自学,积累等自主学习方法梳通文中生字新词.2.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式..4.培养学生的浏览阅读能力,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本单元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和习作中运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词语.单元教学方法
运用课文中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受”珍惜”,加强多形式朗读训练,以读促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困生突破措施
指导课前预习方法,针对较难的课堂问题给他们一点铺垫;基础知识及时过关,做到温故而知新.单元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是运用方法温故知新.本单元所选课文中有很多语句值得学生积累,有少数学生怕苦不愿多记多背.针对这些学生老师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让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当中.单元课时划分
<<可爱的中国>>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
<<城市的标识>>2课时
<<吾腰千钱>>1课时
<<爷爷的毡靴>>1课
<<综合活动>>1课时 综合活动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基础上,通过亲自参加创编公益广告的活动来再次感受世间万物都值得大家珍惜.2.让学生从小就学会珍惜万物,懂得感恩.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编公益广告中来.难点:认识广告这种应用文体.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我们珍惜.碧水蓝天,红花绿树,构成这个绚丽的世界;亲情友谊,爱心善举,国每个人带来心灵的温暖.举办一次公益广告大赛,把自己认为大家都应珍惜的事物宣传出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活动过程 一.准备
1.讨论什么是广告,广告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公益广告与一般商业广告的异同.2.讨论确定创编哪方面的公益广告国.3.选择公益广告的主题,并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分工.二.创编
指导学生设计中应注意公益广告语的设计要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三展示
1.教师组织学生或中队干部组织同学将设计的广告布置在教室内展示.2.生生评议,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四.延伸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或周记.
第二篇:新概念2册第九课教案
Lesson Nine
A Cold Welcome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Learn how to pronounce the difficult words in the text correctly.2.Grasp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Grasp the usage of the following words: welcome, crowd, gather etc.4.Learn a kind of word formation by adding affix---affixation.5.Practice oral English with the topic “My first day’ experience at primary school/university”?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he use of “when” clause
2.welcome, crowd, gather, strike, hand, happen, shout, refuse, at the moment , laugh at danger etc.Teaching Procedures: Period 1: I.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and asking some questions.Introduce backgrounds of this text.Questions:
1.Where did we go on New Year’s Eve? 2.Were there a lot of people there or not? II.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text and finish the pre-class work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Then analyze the text’s structure.In how many minutes would the Town Hall clock strike twelve? 2 At what time did it stop? Did it refuse to welcome the New Year or not? 4 what did the crowd do them? Period 2:
Explain the text in details.1 A cold welcome 冷遇
cold adj.冷的, 寒冷的, 冷淡的
cold fish 冷漠的人
My brother is a cold fish.lucky dog 幸运的人
What does “a cold welcome” refer to ?(refer to 指„„)★welcome n.欢迎;v.欢迎
① n.欢迎(greeting;reception)
a cold welcome 冷遇
② v.欢迎
welcome to+地点
welcome to China;welcome to my home;welcome home;welcome back;welcome aboard!③ adj.受欢迎的You are welcome.You are welcome to+地点 On Wednesday evening, we went to the Town Hall.morning,afternoon,evening前如果加修饰词则用介词on,否则用in Town Hall 市政厅 It was 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and a large crowd of people had gathered under the Town Hall clock.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a large crowd of the people 一大群人
★crowd n.人群
① n.人群
in the crowd 在人群中
A large crowd of people 一群人,没有次序的人群, 拥挤的人群 a group of people 一群人,有次序的人群
crowds of people 许多人, 人山人海 the college crowd 大学伙伴;raise oneself above crowd出类拔萃
e.g.I spotted him in the crowd.我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他
He pushed his way through the crowd.There was a crowd of 20,000 people at the football match.② v.拥挤, 挤满
A crowded train;Many tourists crowded into the scenic spot;★gather v.聚集
① vt.使集拢,集合,召集
He gathered a large crowd of people round him.A large crowd soon gathered.The clouds speedily gathered again and it seemed to rain.② vt 收集,采集,收(庄稼等)
The children are out in the field gathering flowers.孩子们在外面地里采花。It has taken me a lifetime to gather all these books.收集所有这些书花了我一辈子的时间。③ vi.集拢,聚集,集合
They gathered under the Town Hall clock.people gathered 人们聚集在一起, 尤指自发性的聚集 4 It would strike twelve in twenty minutes' time.★strike v.打,击;敲,弹(钟,乐器等)①v.打,击
She struck the man in the face.e.g.A good idea struck/occurred to me.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② v.敲,弹(钟,乐器等)
strike the clock(人)敲钟
clock strike 钟自己响Listen, the clock is striking.strike twelve 数字表示敲击的次数 strike a match擦火柴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minutes'名词所有格,用来表达时间 名词所有格表示时间或距离
It will leave in five minutes'time.in twenty(minutes'time)名词所有格可省略
an hour's time How far is the school from here? 3 minutes' walk.三分钟路程。5 The big minute hand did not move.★hand n.(表或机器的)指针;手
minute hand;second hand;hour hand;second hand 二手的,旧的,秒针
wait me a moment/wait me a few seconds(for a few secs.)(secs.是seconds 的缩写)give sb a hand=help sb;wash one’s hands=quit doing sth习惯用法:get the upper hand of 占…上风;hand and foot手脚并用;show one’s hand(to)摊牌;hand to hand短兵相接 We waited and waited, but nothing happened.waited and waited 等啊等啊, 强调动作的重复(walked and walked;run and run)★happen vi.事情做主语, 事情发生 What happened? Nothing happened.Happen to 发生在某人身上
e.g.She hoped nothing bad would happen to him.Happen to do sth.偶然做某事e.g.I happened to see him on the street.It happens that…碰巧;恰好 e.g.It so happened that the famous actor was her brother.7 Suddenly someone shouted ★shout v.喊;shout at sb对…大喊大叫(不礼貌);shout to sb 对…大声喊(使听到)
call out 大声喊叫;cry out 大声哭喊;scream 尖叫 8 It was true.It was true that+从句„„是一个事实 The big clock refused to welcome the New Year.★refuse v.拒绝
① vt.拒绝(接受、服从等)She refused the gift.② vt.拒不,不肯,不愿
refuse to do sth.拒绝去做某事;I refuse to leave.我拒绝离开;I refuse to move.我拒绝移动 John refused to change his mind.约翰拒不改变主意。The car refused to start.The boy refused to lend me his dictionary.③ vi.拒绝,不接受
e.g.I offered to pay him for his help, but he refused.对他的帮助我提出给他报酬,但他拒绝了。10 At that moment, everybody began to laugh and sing.★Begin on sth;begin by doing sth;begin doing=begin to do;start doing=start to do e.g.She began on the violin and later changed to the cello(大提琴).She began by telling a joke.From beginning to end;from the beginning;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n/at the beginning ★at that moment = just then 就在那时;at the moment = now 现在, 此刻, 在此时 ★laugh at danger 等闲视之
e.g.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Laugh at sb取笑,讥笑;laugh to oneself独自发笑;smile at对…微笑;make fun of sb捉弄 Laughter n.笑声;笑 a home full of laughter
Laughing adj.快乐的,欢笑的 e.g.It’s no laughing matter.Laughing stock Period 3 Further explain the text in details.1.…a large crowd of people had gathered under the Town Hall clock.„„一大群人聚集在市政厅的大钟下面。
had gathered为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个时刻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第14课语法)2.It would strike twelve in twenty minutes' time.再过20分钟,大钟将敲响12下。(1)这句话的时态为过去将来时。
(2)in+表示时间长度的短语可译为“„„时间之后”,一般与将来时连用:
Please wait a moment here.Jack will be back in a few minutes.请在此稍候。杰克几分钟之后就回来。
(3)strike的基本含义是“打”、“击”:
She struck the man in the face.她打了那人的脸。
3.We waited and waited, but nothing happened.我们等啊等啊,可情况没有变化。
动词 happen作“发生”、“出现”讲时,主语是物:
Have you heard what happened to Sam this morning?
你听说今天上午萨姆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An interesting thing happened last night.昨晚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4.The big clock refused to welcome the New Year.那座大钟不愿意迎接新年。
这句话中的两个动词 refuse和welcome在一般情况下主语都是人。
用大钟作主语是一种拟人手法 Grammar in use
1.引导时间状语的介词 in, on, at, during, till与 until
(1)用in的时间短语有:
A、表示一天中的某段时间:
in the morning 在早上
in the afternoon/ evening 在下午/晚上
B、表示月份或年份:
in March 在3月
in September 在9月
in 1984 在1984年
C、表示季节:
in(the)spring 在春天
in(the)winter 在冬天
in+ 一段时间有两种含义。它可以表示“在某段时间之内”,这时它可以与现在时、过去时或将来时连用,一般与完成某个动作有关:
I always eat my breakfast in ten minutes.我总是在10分钟之内吃完早饭。
I finished the examination in two hours.我在两小时之内做完了考题。
另外,它还可以表示“„„时间之后”,与将来时连用:
Mother will be back in ten days.母亲10天后回来。
(2)用on的时间短语有:
A、表示星期:
on Monday 星期一
on Friday 星期五
on Monday morning/evening 在星期一早上/晚上表示日期
on June 1st 在6月1日
on 23rd March 在3月23日
(在书写日期时没有冠词,但在口语中则分别读为:on June the first, on the 23rd of March)
B、表示星期+日期:
on Monday, June 1st 在6月 1日,星期一
C、表示具体时间:
on that day 在那一天
on that evening 在那天晚上
My brother's birthday is on August 12th.我哥哥的生日是8月12日。
(3)用at的时间短语有:
A、表示确切的时间:
at 10 o'clock 在10点钟
at 5 'clock 在5点钟
B、表示用餐时间:
at lunch/ dinner time 在午饭/正餐时间
at teatime 在茶点时间
C、表示其他时刻:
at noon/ night/ midnight 在中午/夜里/半夜
at this time 在这时
Liz came to see me at ten/ teatime.莉兹10点/在茶点时来看我了。
(4)during后必须跟一个名词,可以指整个一段时间。它有时可以用in替代:
It was very hot during the summer.那年夏天很热。
He has phoned four times during the last half hour.在这半小时内他打了4次电话。
但在下面的例句中则不可用in替代during:
I met him sometime during the week.我是在这一周的某天遇见他的。
During the whole winter it never snowed.整个冬季一直没下雪。
(5)from„till„指一段明确的时间:
The tourist season runs from June till October.旅游季节从6月一直到10月。
(6)当所用动词只表示一个短暂的动作(如finish, leave)时,则只能在否定句中用till/ until:
I won't leave till/ until Monday.我要到星期一才离开。
2.否定句的两种形式:not any与 no
对于一般疑问句,可以有两种否定的回答:
--Did you buy books?
--你买书了吗?
--No, I didn't buy any books./No, I bought no books.--没,我没买书。
否定词no比not any的语气要强,但这两种否定的意义是相同的。no可构成复合词nobody, none, nothing, nowhere;any可构成复合词anybody, anything和anywhere。
在一个句子中通常只能有一个否定词(包括never, hardly等词):
It seems that nobody understands me.好像没有一个人理解我。
I hardly go to school these days.这些日子我几乎不去上学。
而除黑人英语外一般不说“I can't get no eggs.” Period 4: exercises Structure They went to the Town Hall on Wednesday evening.They went __________.(a)the evening(b)on the evening(c)evening(d)in the evening 4 The people __________ under the Town Hall clock.(a)were(b)was(c)is(d)be 5 __________ will it strike? In twenty minutes' time.(a)When(b)How long(c)How long ago(d)How much 6 What time did it stop? __________ five to twelve.(a)On(b)At(c)In(d)During 7 Did __________ happen? No, nothing happened.(a)nothing(b)anything(c)any(d)a thing Vocabulary
How many times did the clock __________?(a)hit(b)beat(c)knock(d)strike 9 It was fifteen minutes __________ eleven.(a)pass(b)past(c)passed(d)pasted l0 A clock usually has two hands, a minute hand and __________ hand.(a)a second(b)an hour(c)a time(d)a big 11 Most people wear or carry __________.(a)an alarm clock(b)an alarm(c)a clock(d)a watch 12 It refused to welcome the New Year.It __________.(a)denied it(b)wanted to(c)didn't want to(d)wished to
Key to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c 2 b 3 d 4 a 5 a 6 b 7 b 8 d 9 b 10 b 11 d 12 c
第三篇:第2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过程
1.印象中的烟花。
(1)学生说说过节时放烟花的感受。(2)学生表演放烟花时的感受。2.图片中的烟花。
(1)欣赏有关烟花的作品(注意烟花的色彩、造型和变化等)。(2)师生共同欣赏作品。(3)教师小结。3.创作中的烟花。
(1)出示烟花的创作步骤。提问:怎样表现五彩的烟花?(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画出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主题:节日里的烟花。建议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画出自己对烟花的感受;内容可以是图案、主题性形象、连环故事和想象画等。
(5)作业讲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总评结合。
1(6)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能巧妙运用油画棒、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烟花的美;是否富有独特创意。
4.历史中的烟花。
收集有关烟花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
第二课
水彩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1)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水彩游戏》。2.观察范画,学习技法。
(1)出示范画,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来说说。(2)教师归纳:染、吹、淌、滴。
(3)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
2(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提出建议,作品讲评。
(1)提出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2)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5.本课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学生疑问。
(2)课后要求学生动手尝试其他玩法,和家人一起创作(还可以用作品布置装饰自己的房间)。
第三课
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第四课
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4.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5.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6.学生创作。(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
7.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第五课
粘贴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中的各类小动物。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2.知识竞赛。
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 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赏动物。
(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4.方法传授。
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
5.作业指导。
(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作品。
(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6.课外拓展。
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
第六课
船儿出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出示: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 2.欣赏范作。
(1)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5.回家作业。回家修改自己的船。第七课
“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交流特点。
(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
(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
2.作品分析。
(1)出示: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
(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4)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
(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4.回家作业。
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八课
各种各样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2.树的变化。
(1)出示: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3.欣赏范作。
(1)出示: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九课
卡通宝宝
教学目标:
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拟人手段,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卡通形象。难点: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1)播放当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3)教师小结,揭题:《卡通宝宝》。2.分析特点。
(1)出示可爱的卡通人物。提问:这些卡通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你觉得哪个最可爱?为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板书其中特点,并小结。3.设计形象。
(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宝宝,强调将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就会显得更可爱。
(2)师生共同欣赏其他卡通形象。4.学生创作。
(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可以用连续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卡通的多种形象。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5.评价作业。
(1)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2)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在班里举办一个卡通形象展览会。
第十课
信封纸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设计成纸偶。难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欣赏纸偶。
(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 2.设计制作。
(1)出示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
(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
3.学生创作。
(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师生互评。4.表演活动。(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2)小组上台配音表演纸偶故事。
第11课“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
(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 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4.课外拓展。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第十二课
纸拎袋
教学目标:
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
难点: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
(3)揭题。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2)出示: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5)拎带的制作: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
第十三课
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2.欣赏范画。
(1)出示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第十四课
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第十五课
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过程
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演示: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
(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揭示课题:《剪拉花》。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己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及装饰环境。(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及拉花的其他用途。
第十六课
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
(2)说说你见过的旗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3)说说这些彩旗的用途。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1)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
(2)教师范作,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3.分析特点,学做彩旗。
提问(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
(1)彩旗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2)旗面的形状特点是什么?(3)形状与用途有什么联系?
(4)旗面图案设计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4.交流讨论,创作表现。
(1)提问:彩旗的形状还可以有哪些变化?
(2)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绘画或拼贴)制作一面小彩旗。
(3)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点评布置。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把彩旗挂在吊绳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评,教师小结。(3)创作小队旗的小组,还可举行简单的升旗仪式。(4)整理场地,保存学生作品。6.课外拓展,探求新知。
(1)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小彩旗。
(2)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他国家的国旗图案等。(3)考证一下古代旗子的种类和作用。
第十七课
面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用课件播放藏戏或傩戏录像,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它叫什么?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面具》。2.感受体验。
(1)讨论: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播放面具课件。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重点指出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中范例。四人小组内交流: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自主探究。(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假如让你做一个面具,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小组交流:如何找准面具上眼睛的位置?(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合作,做有特色的纸面具。(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提示:做好后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面具戴在头上?建议参考教师范作的制作方法。
5.展示表演。
戴着自己做的面具与好朋友一起玩,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课后拓展。
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画一画。
第十八课
画画亲近的人
教学目标: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2)传授方法。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第十九课 夏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一般知识,认识冷暖色调的基本特征。
2.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讨论与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色调表现夏日的特点。
难点:抓住对夏日景色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日。教学过程
1.感受夏日。
(1)让学生听夏日的各种录音(或观看录像)。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夏日》。2.欣赏范画。(1)出示范画的课件,并提问: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这幅画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日的主题?
(2)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夏日的。(3)欣赏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3.表演夏日。
分组表演对夏日的感受,师生小结。4.学生创作。
(1)提供主题:我心目中的夏日。
(2)提出创作建议: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在作品的恰当位置或反面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出示一段本地夏日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夏日的感受。(2)讲评作业,提出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夏日的特点;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表达了一定的感受和心情;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3)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1)记录夏日的天气温度变化。
(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画几幅有关夏日的速写
第四篇:第2册教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2课时)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时间(5分5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例1,练习十五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对接近整时的时间的正确读写,如8:55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生活导入:
1、今天我们来见一位老朋友,你们还认识他吗?他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2、教师在钟面上拨钟,谁认识这个时刻?(7时,6时半)为什么?
3、看来同学们对整时和半时学得很好,都能正确的认这些时间。出示主题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上课吗?提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几时多:你知道他们是几时多上课的吗?(8时多)为什么?生:时针超过8还没有到9。到底多多少呢? 小组交流后汇报为什么是8时15分?
2、引入时,分的认识:
① 要正确认识这样的时间,我们必须要更仔细的来认识钟面。观察钟面,你看到了什么?
②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补充: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还有5个小格。还有12个数。
③ 12个大格是表示什么?12个小时。里面的小格表示多少?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表示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几分钟呢?刻度1表示几分?刻度2、3„„分别表示多少分?抢答,填写。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④ 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大格(数字)作为时针的单位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是几分?交流后汇报,你能很快记住每一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分针走到11是几分?再往后走一格是多少分?观察60分时针走过了哪一段?(走了整一圈)再次演示,同时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分针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时针走的一大格1小时,他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所以1小时=60分。4、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的读写:现在你们知道他们上课的时间是多少了吗?怎么写这个时间?怎么读?
练习:出示钟面时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6:25
9:05
8:55
7:30重点说说8:55你是怎么认的?怎么写?9:05为什么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上0?(不足十分的要用0占位)7时半为什么可以这样写?用两种方法记录。
5、仿练: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先说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的是多少分,在说说他们在做什么?你这时候在干什么?
2、找朋友,第2题
3、拨一拨:用钟面拨出9:45分,再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同桌交流。
四、课堂小节: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我们生活在时间里,找找生活中的时间:如:什么时候到校,什么时放学?中餐,晚餐„„电视节目,都记录下来,下节课汇报。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二课时: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教材P82例2,练习十五3---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并能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刻。
2、通过动手拨钟,加强对钟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迅速,正确的读、会几时几分。教学难点:对接近整时的时间的正确读写,如8:58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钟面3:25/10:40/6:05/9:55,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一大格一大格5分5分的数出来的。看到半时往回数的,或者是看到整时往回数的。
2、出示4:15,读出这个时刻。分针再转过4小格,又是什么时刻了呢?
二、新知探究:
1、独立探究:到底是几时几分呢?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小结:生1:每小格是一分,从15分开始接着数4格下去,16分,17分,18分,19就是4:19。
生2:分针比较接近20分,再往回数一个,就是4:19 „„
4、仿练:做一做第2题。说出你是怎么看的,用2种方法记录。
三、小结质疑:刚才同学们想到的方法都很好,根据不同的时刻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又对又快的读出这个时刻。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四、巩固练习:
1、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连线。练习十五第6题
2、读出钟面上的时刻7:00,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过5分种后是什么时刻?过2分钟是什么时刻?独立完成第7题。
五、操作应用
1、看看小明快乐的星期天,第8题。
2、说说你在生活中记录的时间,先小组交流,再介绍给全班同学。也可以介绍你一天的生活。结合“生活中的数学”介绍。
3、机动:用钟面拨出一个今天新学的时刻,并介绍这个时间你大约会在干什么?
六、课后延伸: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小小商店(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刚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以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人民币若干,自制钱包,服务证,分头准备各种商品,学生自己去商店了解价格,贴上标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平时去过超市吗?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柜台?买过什么?
二、活动策划:
1、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你想参加吗?首先我们必须要开一家小小的商店。出示课题。
2、要开一家综合商店先要做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把各种商品分类摆放在不同的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请6个同学来摆放,其他同学可以一边欣赏一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摆完后介绍怎么分类的?
4、介绍各种商品的价格:这些商品上标的价格你都认识吗?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每一类商品的价格。如:一包蛋糕2元„„
5、选出总经理和服务员,做好准备。
6、提醒注意 :如果在购买物品时人特别多,你们应该注意什么?守次序,排队„„设立文明顾客奖。
7、介绍废品回收点。
三、开始活动:
1、活动示范:
问顾客:你想买什么,应该到什么柜台上去买?你有多少钱,打算怎么付钱? 问售货员:她要买的商品要多少钱?你要找多少钱给她?
2、检查,质疑,还有什么问题吗?要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3、播放音乐,营业员开始招揽顾客,其他同学拿着钱开始购物。学生排队购买,教师巡视。
四、活动汇报
1、结束后,组织一部分学生汇报:
①、你在活动已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大家觉得她这样解决好吗? ②、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什么,一共花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 ③、每个柜台的售货员计算一共卖出去了多少钱的物品?汇报。
①、废品回收站的回收员汇报:一共回收了多少东西,付出多少钱?
2、讨论交流:
①、你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介绍你的购物过程。②、购买相同价钱的商品有没有不一样的付钱方法。
五、活动小结 :今天通过这个活动,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九单元:统计(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页,例1,小小统计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和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同学们,校园的花坛里开了许多花,你们看,五颜六色的多漂亮呀。出示主题图,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有学生提到:校园的花坛里面有些什么花?有几种花,每种花有多少朵呢?„„
二、合作探究,体会过程
1、小组讨论/:你们提的问题很好,能一眼看出每种花各有多少朵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吗?小组讨论一下。
2、小组交流:
生1: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再数一数。生2:排成一排,一个一个得对起来。师:这样牌的好处是什么?
3、活动体验:红花,黄花,蓝花、玫瑰红的花各有多少朵呢?请自己动手把结果涂在方格里。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学生汇报,整理结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结果。有的从上往下,有的从下往上,那种涂法好,你喜欢哪种?
教师引导:在四种颜色的花下面板书花的朵数,再画上线告诉学生,象这样的方法叫做统计。板书课题。这个图叫做统计图。
在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同桌说一说,再请学生来向大家介绍。教师绘制教科书第93页的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5、小组再次交流:说一说你们刚才使用什么方法统计的,涂色时,每个小各代表多少呢?怎样比较他们的多少?把P93页的统计图补充完整。标上数字和单位。
6、比较这张统计图和93页的有什么区别?
三、实践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同学们真能干,你们喜欢这些花吗?等你过生日的时候,老师再送你一枝,可是我不知道你的生日,请你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生日是几几年几月几日,放在桌子上。
2、请同学们帮我一下,请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理一下,完成第95页的第1题。
3、说说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么学到的?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94页,例2,练习十七2-4题,小小统计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教学准备:水彩笔和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了花坛里的各种花的数量,还统计同学们的生日。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2、可是我们不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颜色的花,我们的花有几种,都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呢?
二、合作探究,教学例2:
1、调查每个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花?你准备怎样调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同桌商量,提出建议:写下来,一个一个报过去,由其他同学记录下来。„„你觉得怎么样的方法好?先自己写好。
2、再次讨论: 收集上来的数据怎么统计?怎么记录?小组讨论,汇报:专门请同学报,其他同学用画正字的方法,用打勾的方法,画圈的方法记录„„(若没有学生想出画正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3、请不同方法的同学在黑板上统计,下面的同学分小组整理数据。
4、统计分析结果,比较择优:刚才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中,哪一种最简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5、制成统计图,让每个小组在方格上涂上颜色表示每种颜色的数量。从这副统计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可以给老师什么建议。再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
三、学习小结:刚才我们是怎么统计的?我们把统计的结果用这样的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意义。
四、巩固运用:用你喜欢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独立完成第2题的统计,并提出问题。
五、实践延伸:
1、课后练习:练习十七第3、4题。
2、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近生活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如“小组内同学得到的数学星统计表”“最喜欢的水果”„„课后一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展开调查,完成统计图表。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五篇:小学语文s版第2册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s版第2册第二单元教案<2>
4、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中,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色彩。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中,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色彩。[2.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燕子、麻雀、黄鸳的图片和头饰。
[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
4、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雨景图片。)[师:春天来了,春雨姐姐也来了。你们瞧,春雨沙沙地下着,树木在雨中绿得发亮,绿得可爱。小草醒了,偷偷地探出小脑袋,桃花开了,张着粉红的笑脸,油菜花黄了,在田野里点起了望不到头的金灯。春雨滋润了万物,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1.小朋友,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给大家说说吧!
2.是啊,春雨姐姐给大地换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新衣裳,让咱们去欣赏欣赏春雨的色彩吧!(出示课题)
3.读题。
[4.相机指导写“色”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画出来,多拼几次。2.同桌互相读画出的字词,并互相纠正读音。3.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4.认读所有的生词。5.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6.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别添字,也别丢字。7.质疑:读了课文,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教师作归纳。]
三、理解朗读
1、师激语: 是啊,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
3、春雨像什么?想一想,春雨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1)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 沙沙沙,沙沙沙”。(2)联系实际说说,你在雨中最想做什么?]
4、初步感知2—5自然段,找出小鸟们的对话。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 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自由读,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③它们在干什么?] 交流: ①我们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学生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图片。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学生读文回答
5、出示课题: 春雨的色彩(引导学生读好课题。)[师: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1)学生自由拼读。
(2)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3)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4)开小火车读生字,用“ 欢”“ 题“”滴”组词。]
6、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 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7、游戏猜字。
(1)春雨落在树林前。(淋)(2)动作表演: 滴管滴水(滴);(3)洒水壶浇水(洒)。
三、检测反馈
[
1、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2、指导书写。
我会写:你、们、红、绿、花、草 【板书设计】
4春雨的色彩 你、红、们、绿、花、草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与文本对话、交流,感受语言美、春雨美。
(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了解春雨的一些特性,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能分角色表演课文。【重点难点】
[读中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五彩缤纷的奇妙变化。]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自制课件。
2、小燕子、麻雀、黄莺头饰。
3、带有本课生字的小雨点卡片一套。
(二)、学生:
每人准备一套小雨点识字卡片。
一、预习(表演唱导入)
1、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是一首优美的歌,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春姑娘带着春雨娃娃来了。上节课我们跟春雨娃娃交了朋友,它邀请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 [跟课件表演唱《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我要出土 哎哟哟我要长大]
2、巩固生字,组词。
(1)春雨娃娃还带来了美丽的春花,让我们摘一摘。课件出示: 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
(2)读生字。(个别读—小老师带读—集体读)(3)出示生字卡片“ 滴“”欢”“ 题”,学生组词。比比谁是“ 组词大王”。
[(4)读一读书上“ 读读说说”中的词语。(5)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
二、展示交流
1、读好3~5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美
2、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出示课件:三只鸟儿在田野中)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齐读第二段。
(2)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吗?怎么争论的?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 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 争论”。]
3、想知道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是怎么争论的吗?这群鸟儿在争论什么问题?
自由读3~5 自然段。
[教师随堂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并及时鼓励、表扬会读的小朋友。]
4、集体交流。
学生读,教师板书:课件出示 燕子绿色的小麻雀红色的小黄莺黄色的
理解小鸟眼中春雨的色彩。
[
5、你喜欢哪只小鸟?你最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多读几遍。]
6、你能把小燕子的话读一读吗?为什么这么读啊?(出示: 春雨是绿色的??柳枝也绿了。)其他的小朋友能试试吗?
(自由读感悟。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你们觉得这情景怎么样?(美)那你们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喜欢做小燕子的站起来齐读并表演。]
红色黄色
[
7、你最喜欢谁说的? 说说理由,用上“ 因为„„所以„„”。]
三、指导朗读。(美、争论)
1、角色表演,感受春雨的美。
过渡: 同学们,你们想争论一下吗?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鸟儿,“ 小燕子“”小麻雀“”黄莺”赶快飞到你的好伙伴身边,告诉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组成四人小组,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2)指名小组练习,评价,再指名表演。
(3)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2、互相评价,加深感悟。
(1)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得对,所以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2)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3)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样子的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3~5 段。]
3、读第六自然段
(1)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3)思考: 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体会“ 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 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注意与开头一段的区别。]
四、检测反馈
1、想象说话,激发对春雨、对大自然的爱。
(1)春雨真美!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2)按句式说一说。春雨是()。你们瞧,春雨落在(),()就()了。](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课件出示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
2、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3、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五、总结全文,深化拓展
1.教师总结:小朋友,我们平时看到的春雨是没有颜色的,但她让小草变绿,让桃花变红,让油菜花变黄,小鸟们就说春雨是有颜色的。
[2.拓展:春雨在别的小动物眼中还会是什么颜色的?]
3.布置作业:春雨是没有颜色的,但她却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后,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天,把你最喜欢的景色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 草地 绿 小麻雀 桃花 红 小黄莺 油菜花 黄
【教学反思】
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的过程中,孩子们被文中小鸟的争论的问题打动了,他们纷纷进入角色去朗读,突然,一向好奇的小旗打断了我的教学——“老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全班学生顿时沉寂了,只有小涵小声地说道:“春雨是无色透明的。”我听了立刻肯定了她的见解,鼓励她再大声说一遍,夸她的见解独到。因为她发现昨天的下的雨就是无色透明的。
我感到很满意,因为我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在这个小小的“空白”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吗?春雨是什么颜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已经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5、世界多美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乎、母、鸡、地、站、空、高”7个字;认识“鸟字旁、提土旁、立字旁、穴宝盖、点横头”5个部首。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
[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的意思。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自由讨论。[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世界多美呀。齐读课题。
(“世”是翘舌音,注意指导读准确。)]
3、认读“世界”、“美”。
[
4、试读课题。提示:读这个课题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读好这个课题那些词是关键?为什么?]
5、讨论:什么叫世界?
6、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出示生字:
母 鸡 蛋 壳 醒 周 乎 整 洞 丽 极 破 站 空 高 地
[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序号画出来。
3、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字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哪个小动物的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注音的生字词。
2、识记生字。
[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乎、母、鸡、地”4个字。学习2个新的偏旁。
[让学生先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看看发现了些什么,教师再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4、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5、世界多美呀
乎、母、鸡、地、站、空、高
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让学生在校园里走走看看)刚才我们一起到大自然走了走,感觉怎么样呀?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多美呀》。
2、齐读课题。指导读题。还能读得更美吗? [(指着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小鸡)让我们学着小鸡美美地说一遍,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世界到底有多美呢,让我们首先把这些词语读美,它们会帮助我们找到世界美的。
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领读,美美地齐读 蹲着 孵小鸡 站了起来 蛋壳儿 黄乎乎 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
3、复习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⑴指名领读词语。⑵打乱次序去拼音读词。
⑶谁能用上这里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⑷“世界多美呀”是谁说-(板画:小鸡)
世—界—多—美—呀,小鸡是这么说的吗?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读感悟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自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指名说。
[⑶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指导读。(如果你是小鸡,看到这全是黄色的世界你会感到怎样?)]
⑷教师简单说说鸡蛋里是怎样孵化出小鸡的小知识。
3、交流,学习第四自然段。⑴“世界多美呀!”这句话你是在哪一自然段读到的?是谁说的? [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小鸡在蛋壳里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现在看到这么美的世界,它心里会怎么样呀?谁能把小鸡的心情读出来?
⑶读读说说:“世界多美呀”美在*****你又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呢?]
4、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这一段共几句话?分句读。
⑵指读第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读,范读。
[⑶出示第二句话(红色字体标出:啄呀啄呀、小小的洞眼)。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些词?你从这些词想到什么?(小鸡力气小,啄起来很吃力,啄蛋壳的时间很长,不容易。)自由练习读,齐读。]
⑷出示第三句话。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 ⑸出示下面两句话,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他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
他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出示:淡蓝的天空图、深蓝的天空图)说话训练:还有什么景物也是蓝湛湛的?
么感觉?(出示图:清澈见底的小河、绿而浑浊的小河)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为什么? [口语训练:小鸡在洞眼里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看到过这样的景色吗?在哪儿看到的?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⑹多么快乐的小鸡呀!想不想分享小鸡的快乐?那我们来读一读,做一做。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余下的句子。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它用力——,就把蛋壳儿——。它叽叽叽地——慢慢——。”
[⑺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小鸡说些什么?]
三、迁移说话
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实它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美吗?
[
1、选词语填空,再小组交流。
例: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红的()金的()黄的()
嫩的()白的()亮的()]
2、师小结:大自然真美呀!我们不仅要爱护美,更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站、空、高”3个字,学会3个部首。
五、布置作业课堂练习[1、给字扩词
母()()()站()()()鸡()()()乎()()()高()()()地()()()
2、想想这些字的组成
母
鸡
蛋
醒 周 乎
整
洞 丽
极
破
站 空
高
地]
3、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你喜欢的抄写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5《世界多美呀》 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看第一自然段,看母鸡孵小鸡的过程以及小鸡所看到的蛋壳里的世界。让学生去思考:整天面对黄乎乎的世界,小鸡可能会想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扮演小鸡,配合着声音和画面一起来做啄蛋壳的动作,从中体会小鸡啄蛋壳的辛苦。接下来做游戏:小洞眼中看世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意思,结合段末的省略号,让学生猜想小鸡可能还会看到什么,让学生由衷地体会到“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加上动作,理解第四自然段。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紧凑,用丰富的图片和角色扮演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环节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多处使用了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直观地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朗读的点评及指导还不够具体到位,在词语和局势的拓展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一些学生可以应答自如,而另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有些无所适从了,在问题的设计上和表达方式上还要多加揣摩与思考。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2[
3] 4【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习兴趣,积累词句。
[难点:体会汉字的特点;把自己了解的春天与同学们交流。] 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百花园中玩一玩,你们想去吗?这个百花园里的知识可丰富了,相信同学们在里面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一)学习第一题(我会写左右结构的字)出示:红 油 叶 村 他 鸡 忙 站
[
1、你会读这8个字吗?自由认读,读准字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部首、笔画、读音、组词„„)[
3、再仔细看看这些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看看在书写时你发现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4、示范,书写,同桌互相交换欣赏,评一评。
(二)学习第二题(汉字真有趣)出示:你
他
们
伯
低
伸
很
行
往
得
1、你认识这10个字吗?自由读,读准字音。开火车读。[
2、在桌面书空一次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3、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4、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字来组词、说话。]
(三)学习第三题(连一连,读一读)出示:
细细的春雨
像一面大镜子 弯弯的月亮
像无边无际的地毯 茫茫的草原
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圆圆的池塘
像一只小船
1、自由连一连。
[
2、把你连的内容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3、谁愿意既准确又流利地读给大家听?
4、四人小组合作读,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
5、你觉得这些句子写得美吗?(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打比方的句子,好处是把事物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6、我们再美美地把它们读一遍,好吗? [
7、你觉得这些事物还可以像什么?比如细细的春雨像牛毛。(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
8、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吗?
(四)学习第四题(看谁读得好)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发现了什么?
3、自由读,要求读得流利,注意“,”的停顿和“。?!”的语气。]
4、自读,评读。
5、自由读。
6、练读、齐读。
(五)学习“背一背”
[
1、拼读,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请拼音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3、读,检查、正音。
4、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读。
[
7、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优美地读一读。]
8、然后试着背一背。
(六)学习“我的采集本” 出示我的采集本:
春雨沙沙沙
小草绿油油 春风轻轻吹
山花红艳艳
1、拼读,把采集本里的词语读准确。[
2、互相读、听,纠正错误读音。
3、读,想想:采集本里的词语写得好吗?为什么?
4、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5、你的采集本,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到你的采集本里。]
三、检测反馈
说一说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 【板书设计】
百花园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含苞欲放
春风拂面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桃李争艳 生机勃勃
姹紫嫣红
春雨绵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并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什么?]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像,扩展图的内容,练习说话。4.能看图写几句话。【教学准备】一幅春天的大图,一只青蛙,蝴蝶,蜜蜂小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过后呢?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
1、整体观察,练习说话。
△老师跟你们一样地喜欢春天,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图画里去看看春天,好吗?
△课件出示课本P18画面。
△这是一幅春天的图,多美啊!
△我们一起仔细地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学生说。
△刚才我们说了图里有什么,要想把图里都有什么说全了,不能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按什么顺序呢?(可以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说。)]
——看图: △天空中有什么? ——天空中有太阳和燕子。△这句话说得很清楚。△小河边有什么?
[△先看看近处,再看看远处都有什么?
——学生认真看图。] △谁来说说。——小河边有柳树,有桃花,有迎春花,有小鸟还有小草。
[点评:他把这么多的景物,用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这样的一句话说清了。]
——小河边有柳树、桃花、迎春花、小鸟还有小草。
[点评:他用有什么、什么、什么还有什么的一句话说清了。] △大家向他们这样,小声说说。△指名说。△小河里有什么?
——小河里有小鱼还有人划船。
△刚才我们按着这样的顺序把图里都有什么看清楚了。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说一说。
(自己小声说。两人互相说说。指名说。)[
2、自主选择,扩展句子。
△图里有这么多的景物,把你最喜欢的景物找出来,把它多么美,多么可爱,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说。]
3、展开想像,拓展内容。
[△同学们到图里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春天,大自然里还有哪些景物。]
——学生说。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看图写话。△图上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大家又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物,我们把你最喜欢的几种景物写一写。
[△写之前一定要选出你景物的景物,按顺序的练习说一说,先说好以后,再写下来。
——学生自己小声说。] △写时要注意格式。
[开头空两个格。第一行用完后,顶格写。把几种景物连起来写,写完一种景物要加标点符号。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学生写。
△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同学们写得很了,谁愿意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这节课,同学们说得好,写得也很好。回家后把你写得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天空中太阳燕子(飞来飞去)
小河边柳树(绿色)桃花(粉红)迎春花(金黄)小鸟(叫)(唱歌)(叽叽喳喳)小草(绿)
小河里小鱼(快活)(欢快)(游来游去)有人划船(高)
第3课时
★语文大课堂
一、预习活动要求
[
1、自由读内容,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你明确了什么要求?
3、你想和春天交朋友吗?你准备怎样做?
4、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把你的想法、做法对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搜集一些赞美春天的歌曲,或者选(画)一两幅春天景物的图画。[
2、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春游,体验春天的美。]
三、课内交流成果
1、说说你和春天怎样交朋友,把你搜集到的歌曲或图画拿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2、小组合作演一演,评一评谁和春天是最好的朋友。鼓励每个同学都要做一做。
[可以唱一支关于春天的歌,背一首写春天的诗,画一画春天的景色,还可以说很多描写春天的词语„„]
3、把你想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
四、巩固 反馈
在《学习园地》办一个“我和春天交朋友”小展览。
(内容可以是歌曲、图画、照片,也可以是诗或你写的几句话。)【教学反思】
复习引导,新旧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说,会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