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婉红《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学课例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学课例
执教者:石狮市鹏山附小 王婉红 选材说明: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因此无法阅读太复杂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个绘本语言简单,而且鳄鱼和牙医说的话完全一样,利于孩子掌握。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因此应选取故事型的绘本而不是哲理性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故事简单易懂,重复的语言也利于低年级孩子的语言学习。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比较不集中,很难整节课集中在老师授课内容上,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采用一些小游戏,动画片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就设置了动画片,刷牙歌,角色扮演等环节,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旺盛,因此在教学绘本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悬念法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带孩子进入绘本情境。
设计理念:我抓住一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喜欢表演的心理,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读故事,接着通过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扮演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让学生体会绘本的趣味,从而培养语文的语感和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1.带领孩子通过观察图片理解牙医和鳄鱼的心理变化。2.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孩子理解“同一句话可以表达不同含义。” 3.通过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刷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带领孩子通过观察图片理解牙医和鳄鱼的心理变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 动画导入: 播放动画片《拔牙记》。
师:小朋友们,看完动画片,你们觉得拔牙可怕吗?老师这边还有一个故事比动画片更好看,你们想看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动画片,通过播放和拔牙有关的动画片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第一时间集中过来,又巧妙导入课题。】 二.介绍封面和扉页及故事作者
1.小朋友们,这个是绘本的封面(点击课件显示“封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呢?(一只鳄鱼和一个牙医。)
这个绘本的题目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跟老师一起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小朋友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可以猜猜这本绘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小朋友们,封面后面的这页叫“扉页”(点击课件显示“扉页”)。这边的(日)五味太郎是这本书的作者的名字。五味太郎这个名字,无论在日文里还是在中文里,都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小时候因为这个名字,他还没少受过嘲笑,因为“五味”与日文里的“垃圾”发音相同。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有一天,一个住在他家不远的女人盯着他的脸看了好半天,对他母亲说:你这儿子,以后会出名的。五味太郎的父亲不相信。事后才知道那个女人会看相。后来还真的被那个女人说中了,他成了日本童书界最具创意的图画书作家。3.小朋友们看扉页,鳄鱼为什么捂着嘴巴呢?(牙疼)。所以它要去看医生了,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绘本,只有先对封面,扉页等进行介绍,才能让孩子初步感知绘本的特点。同时,作者的介绍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拓展课外知识。】
三.读绘本,讲解拔牙前的故事
1.鳄鱼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它真的不想看到牙医,因为拔牙很疼,就像小朋友们去医院打针的时候想看见医生吗?(不想)因为打针很疼。
2.鳄鱼说:“但是我非看不可。”因为它不看医生病就不会好。瞧,他来到了哪里?(牙医医院)你怎么看出来的?(门口有牙齿的牌子。)
3.瞧,牙医在做什么呢?(整理拔牙的工具。)牙医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他真的不想看到鳄鱼,因为鳄鱼有着长长的牙齿,大大的嘴巴,一口就能把人吃掉。但是他又非看不可,因为给病人看病是他的工作。
4.牙医手中拿着的是牙钻,牙钻可以把人的牙齿钻出一个大洞,而他另一只手拿的是夹子,可以把整个牙齿夹住然后拔下来,小朋友们你们说拔牙可怕吗?
5.瞧,这时候谁在敲门?(鳄鱼)你怎么看出来的?(门上有鳄鱼的影子。)
6.“啊!”鳄鱼看到牙医,牙医看到鳄鱼同时尖叫了起来。小朋友们,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牙
医和鳄鱼都很害怕呢?
(鳄鱼的尾巴。牙医的头发和胡子。)
7.鳄鱼说“我真的得去吗?”牙医也说:“我真的得去吗?”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看,这时候的鳄鱼和牙医站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比较PPT)鳄鱼躲到花盆后面,牙医躲到椅子后面了。这说明他们更害怕了。
小朋友们,这种通过两幅图比较读图的方法叫“比较法”,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其他绘本。
8.总结:拔牙前,鳄鱼怕拔牙很疼,牙医怕鳄鱼会咬他。那么拔牙时又会发生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绘本的图画中往往蕴含深意,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图画的细节,从而感受人物心理的变化。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绘本,不懂阅读绘本的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教授了比较法,让孩子通过比较去观察绘本,在比较中感受到绘本的细节。】 四.读绘本,讲解拔牙时的故事
1.鳄鱼说:“我好害怕。”牙医也说“我好害怕。”瞧,牙医怕得都肚子痛了。小朋友们,如果你是鳄鱼,你这么害怕,有可能会怎么做呢?(跑掉。)鳄鱼有没有这么做呢?
2.鳄鱼鼓励自己:“我一定要勇敢。”牙医也鼓励自己“我一定要勇敢。”牙医是怎么鼓励自己的?(挽起袖子。)鳄鱼和牙医都很勇敢。当小朋友们去医院打针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因为害怕打针就哭了,有的小朋友因为害怕就不打针了,而有的小朋友却鼓励自己要勇敢。你们要做那一种小朋友呢?
3.鳄鱼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也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他们都下定决心了,不管再坏的事情发生都不害怕了。
4.“哎呦。”这时候发生了什么?(牙医的手被鳄鱼咬了。鳄鱼的牙齿被牙钻弄痛了。)瞧,鳄鱼和牙医的眼睛怎么了?(变成了星星,证明他们被吓坏了,眼冒金星了。)如果你是牙医,这时候你的手被咬了,你的心情怎么样啊?(很伤心,很难过,很生气。)5.鳄鱼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也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他们都被吓坏了,瞧,他们怎么了?(流眼泪了)
6.鳄鱼说:“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生气了病也不会好。牙医说:“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
生气了他的病也不会好起来。
7.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时候牙医给鳄鱼补牙的时候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图片比较)他用一只手顶着鳄鱼的嘴巴,另一只手补牙。可见这时候他心里更害怕了,怕鳄鱼的嘴巴再次掉下来压到他的手,他可真累呀,一只手治病,一只手还要顶着鳄鱼的嘴巴。
8.鳄鱼安慰自己:“不用太久。”牙医也安慰自己:“不用太久。”他们都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补牙太煎熬了。
9.总结:在拔牙的过程中鳄鱼和牙医都很害怕,但是他们都很勇敢地坚持了下来。那么拔牙完又发生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每讲完故事的一部分及时进行总结,能够让孩子的思路更加清晰,也让课堂更加有条理。适当的悬念的问题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五.读绘本,讲解拔牙后的故事
1.“咻”终于补完牙了,鳄鱼和牙医都大松了一口气。瞧,鳄鱼和牙医都怎么了?流汗了。2.鳄鱼很有礼貌地鞠了一个躬,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牙医也很有礼貌地鞠躬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小朋友们,明年牙医还想见到鳄鱼吗?(不想。)
3.鳄鱼离开诊所的时候心里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见他了,因为补牙太疼了。”牙医打开窗户,偷偷看着鳄鱼的背影,想到:“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见他了,因为鳄鱼太可怕了。” 4.最后,牙医对鳄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也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六.讲解封底(问题讨论)小朋友们,这个是绘本的封底,这边有一个问题,鳄鱼不想看牙医,但他非看不可。牙医也不想看到鳄鱼,但他不看不行。怎么办呢?(学生讨论)总结办法:(1)要刷牙(放刷牙歌)(2).鳄鱼知道牙医在怕他吗?牙医知道鳄鱼在怕他吗?如果牙医知道鳄鱼怕他,他还会怕鳄鱼吗?所以我们遇到害怕的事情一定要讲出来,讲出来就没那么害怕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孩子在讨论中自己归纳出绘本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刷牙歌”是一个动画片歌曲,既有歌曲又有动画,孩子很喜欢,在唱歌中掌握刷牙的方法,这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即形象化记忆。】 七.分角色朗读及表演故事
1.鳄鱼和牙医的话有什么特点?答:完全一样。但是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接下去呢,老师扮演鳄鱼,你们扮演牙医,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好吗?
2.接下去呢,同桌两个一个扮演鳄鱼,一个扮演牙医,先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老师待会请演的好的小朋友上来演一演,其他小朋友当评委评一评谁演得好,演得最好的小朋友可以奖励一顶鳄鱼帽子。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明白同一句话可以表示不同含义,在朗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感。】
八.总结:放映刷牙歌,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教学反思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一本脍炙人口的绘本,绘本里的语言简单,故事有趣,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阅读,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绘本,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绘本,爱上阅读。因此在课堂中我设置了许多环节,带领学生进入绘本情境,感受阅读的快乐,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首先,深入绘本,细致观察。在课堂中我通过问题引导孩子细致地观察图,通过观察牙医和鳄鱼的表情和神态来体会鳄鱼和牙医的心情,从而让孩子进入绘本的情境,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在读图的过程中我运用了比较法,让孩子在比较中更直观地体会绘本的特点。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孩子自己挖掘出了丰富的内容,例如鳄鱼害怕得尾巴都抖了等细节,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活力。
其次,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在课堂中我特别注重让孩子朗读,我自己扮演鳄鱼,孩子们扮演牙医,一边朗读一边把动作扮演出来,这个环节效果很好,孩子们在朗读中不但进入了文本的情境,而且感悟到了绘本所蕴含的深意。
再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课堂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设置了表演环节,让孩子上台表演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绘本的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新老师,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仍有很多不足,例如文本读得不够细致,把补牙说成了拔牙。还有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仍然比较多,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同时,本节课的价值导向不明确,会让孩子产生对拔牙的恐惧感。总之我的经验还不足,在绘本课教学方面仍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设计理念: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通过非常有意思的鳄鱼看牙医的故事,告诉小朋友要爱护牙齿的道理,养成认真刷牙的良好生活习惯。文字很简单,鳄鱼和牙医的话基本是一样的,可是,相同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心理活动,需要我们细细去斟酌,需要结合图画观察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这一特点大大提供了语言训练的空间。为此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绘本阅读教材。活动目标:
1.理解图书的大概内容,体会故事语言的趣味性。
2.积极用不同的语调为画面配音,理解重复的句子表达了鳄鱼和牙医不同角色的想法。
3.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活动准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PPT。
活动重、难点:理解重复的句子表达了鳄鱼和牙医不同角色的想法。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PPT1,引出故事:
1.孩子们,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本书,这是书的封面,请你看看封面上有些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图。书名就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牙医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通过PPT图片,学习用不同的语调进行人物对话:
(一)补牙前PPT2——PPT5: 1.鳄鱼的牙齿疼了好多天,它决定去看牙医,可是它心理却想,猜猜鄂鱼想什么?2.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
3.牙医看到鳄鱼来了,他会怎么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测)4.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
5.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这时候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 6.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
(引导幼儿发现原来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一样的。)
7.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 “我好害怕。”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
8.用虚弱,发抖的样子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同时再次引导幼儿发现原来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一样的。从而使幼儿发现鄂鱼和牙医的心理话都是一样的)
(二)补牙时PPT6——PPT9:
1.他们准备干什么了?这时鄂鱼心里会怎么想?牙医会怎么想? 2.补牙开始了,在补牙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3.同时出示四张图片。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互相说一说发生了什么!4.个别幼儿说一说鄂鱼拔牙时发生了什么事。
(三)补牙后PPT10——PPT12:
1.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他会对牙医说什么呢?牙医呢?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牙医明年想见到鄂鱼吗?
2.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牙医会对鄂鱼说什么 ?鄂鱼会怎么回答呢?
三、再一次欣赏故事:
引导幼儿再一次欣赏故事,同时运用相应的语调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四、懂得爱牙,天天刷牙:
现在,连鳄鱼都懂得要爱护牙齿呢,我们就更加要爱护,怎么爱护呢?(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吃太多糖、睡觉前不吃东西)
第三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www.xiexiebang.com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推荐理由:全书以左右页来呈现鳄鱼和医师的心情,透过鳄鱼的心情来反射医师的心情,让小朋友发现,原来害怕的不只是自己!。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本很适合角色扮演的经典绘本。一条鳄鱼患了蛀牙,犹如一个幼儿对医生充满惧怕,它想:牙医: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而诊所里的牙医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一段幽默的故事由此展开,牙医和鳄鱼的每个动作都是相同的,而他们的每一次恐惧也都一模一样。在紧张的手术之后,牙医和鳄鱼都松了一口气,真可怕呀,以后一定要记得刷牙。全书以左右页来呈现鳄鱼和医师的心情,透过鳄鱼的心情来反射医师的心情,让小朋友发现,原来害怕的不只是自己!这个故事充分调动了图画书中重复这个元素,把恐惧的情绪夸张到极致,却又用最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据有关资料介绍,五味太郎在图画书的创作中,总是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作品的构思之中,他会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构思一个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在构思和美学形态上,总是具有一种别出心裁的独创性和出人意料的审美效果。#图画书#。爱乐活玩出智慧。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的角落。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www.xiexiebang.com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http://i.leho.com/post/2bfcb57dc15d322b42013ae5?from=wenku/?from=wenku
第四篇:《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郭琳
活动目标:
1.了解鳄鱼和牙医在看牙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能关注故事发展线索,尝试大胆用语言进行猜测、表达。3.懂得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可怕和困难的事情。活动准备:
音乐、ppt 活动过程: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的重要性。
(图片3、4):小鳄鱼怎么了?(牙疼了。)谁看过牙医?说说感受(牙医的工具)你觉得它想去看牙医么?(幼儿讨论)鳄鱼捂着牙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问:“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呐?”原来只有牙医才能把鳄鱼的牙病看好,所以他不得不去看。(语气:害怕,略显无奈)
(图5)他要去哪里?(看牙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房子前有牙医诊所的标志。)咚咚……(点击敲门声链接),这是什么声音?(敲门声。)是谁在敲门?(鳄鱼)你是怎么知道的?(刚才鳄鱼站在诊所门前了或者我看到门口有鳄鱼的背影了。)牙医在做什么?(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你能看出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牙医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给病人看牙齿,是他的工作呀!(语气:害怕,坚定的责任心)请个别小朋友来学一学牙医,表演一下。
(图6)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开了。)(个别幼儿模拟)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牙医。)
原来鳄鱼也吓了一跳,他们嘴里都发出了“啊”的一声,学一学。
(图7)和上一副图相比牙医和鳄鱼有什么变化?(牙医退到椅子后面,鳄鱼躲到树后面了。)他们为什么要躲起来?(他们都很害怕。)是的,鳄鱼说“我一定得去吗?”鳄鱼说了什么?(幼儿模仿)(语气:疑问)那老师来念旁白的部分,男孩模仿鳄鱼、女孩模仿牙医,好吗?
(图8)师: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 “我好害怕。”鳄鱼害怕什么?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牙医心想:“我好害怕。”牙医又怕什么呢?谁来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呢?(语气:虚弱,发抖)
(图9)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是怎样鼓励自己的?(个别幼儿来,并模仿)鳄鱼说的时候是非常刚强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牙医会用什么话来鼓励自己呢?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吧。(语气:坚定)
(图10)鳄鱼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鳄鱼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补牙的时候很疼。)牙医也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做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被鳄鱼咬到。)
(图11、12)牙医的电钻响起来会发生什么事?(鳄鱼被牙钻弄痛了,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原来牙医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是怎么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鳄鱼为什么会咬牙医的手呢?原来鳄鱼被牙钻弄痛了,所以才咬牙医的手。鳄鱼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们也一起学学。(语气:惊愕)
(图13)鳄鱼被弄痛后,想:“不用太久了吧。”牙医会想什么呢?牙医想:“不用太久了吧。”(语气:无奈)
(图14)终于好了,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了?
(图15)牙齿补好了,鳄鱼会对牙医说什么?鳄鱼有礼貌的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牙医会怎么说呢?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希奇,牙医为什么要谢谢鳄鱼?
(图16)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牙医明年想再见鳄鱼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
(图17)假如你是医生,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会对他说什么?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会怎样回答呢?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语气:负责任)
三.完整讲述故事,懂得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提问:鳄鱼害怕什么,结果怎么样?
牙医害怕什么,结果怎么样?
鳄鱼的牙齿为什么会疼?你都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
四.播放刷牙音乐,师幼一起做刷牙律动。
师:“你们平时怎样刷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第五篇:《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说课稿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早期阅读是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
读物的过程,随着语言教育的发展趋势,《纲要》也对这一内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应利用图书、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以其角色对话的相同性而使整个故事幽默诙谐,鳄鱼和牙医表现出的不同心理感受和变化贯穿了故事的发展。考虑到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我删减了部分图片,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加紧凑、连贯,有利于幼儿认识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过程
3、乐于与老师一同欣赏绘本图片,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喜欢欣赏绘本图片,能通过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听说,发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特点,从而体会他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及变化
形成原因:在阅读中,幼儿的第一兴趣往往会被图片的图像、色彩这类直观视觉所吸引,而容易忽略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故事及角色的价值
解决策略:a、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每一个有趣的情节,完整理解故事内容及发展过程 b、朗读式阅读法:在幼儿倾听作品声音的同时,也让幼儿与老师一同学说故事中的对话,通过表情、神态更好地感受角色心理
五、教学准备:
1、《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绘本ppt
2、幼儿人手一支牙刷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情景
a、观察封面,看看封面上有谁,了解书名
b、引出故事:鳄鱼和牙医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到底怕什么
2、观察表述,理解故事
a、欣赏鳄鱼看牙医前的图片,从它们的表情上发现,鳄鱼和牙医都不想看
到对方,但却必须得看到对方的矛盾心理
b、欣赏鳄鱼来到诊所后的图片,从它们夸张的动作上了解鳄鱼和牙医及其
害怕对方的心理特点
c、欣赏鳄鱼补牙过程的图片,了解它们从从容勇敢地面对到发生了一件可
怕的事,最后舒了一口气的心理过程的跌宕起伏
d、欣赏鳄鱼看牙结束图片,提炼保护牙齿这一生活经验
3、结束活动,体验生活
b、总结交流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伴随着《刷牙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