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勇敢的女英雄
勇敢的女英雄
——《鲁西西传》读后感
民主小学 三(1)班
项智扬
指导老师:王晓
这段时间,我废寝忘食看的一本书,正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爷爷写的《鲁西西传》。它包含十个小故事,个个非常精彩,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珠**”。
它讲述的是鲁西西和皮皮鲁救了一条龙,龙送给他们一颗龙珠作为报答。鲁西西用这颗龙珠打破了游泳世界纪录,国家游泳教练硬要她进国家队,可她却不想拿着龙珠骗人,实话说出自己不会游泳。接着,他被鹰钩鼻子、宽边眼镜、海棠花抓走了。他们让鲁西西下海去找古董拿来卖。鲁西西在海底见到了龙王,龙王让龙王子给抓走鲁西西的坏人一人一颗龙珠,那些坏人就被龙王留在了龙宫里。最后,鲁西西把古董交给了国家。
在“龙珠**”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选段是鲁西西在海里大战鲨鱼的情景:一条鲨鱼龇牙咧嘴地向鲁西西猛扑过来,它那副表情像是要吞了整个人类。鲁西西在吓瘫的一刹那,身体里迸发出一股力量,这力量绕过她的大脑细胞,直接命令她的身体运动。鲁西西奋力划水,力图摆脱鲨鱼的追击。…… 鲨鱼终于认输了。它停止了追击,调头走了。鲁西西兴奋极了,她真想大喊几声。能够在大海里战胜鲨鱼,就是马上死了也没白活!遗憾的是没有摄影机,否则全世界都将瞠目结舌。其实,我早已看得瞠目结舌了!
在我心里,鲁西西早已是个大英雄。虽然她是一个女孩子,但是在荣誉面前,敢于说真话;在深海里,能勇敢地大战鲨鱼;被绑架后,与坏人斗智斗勇。这种种美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递的。
至于你觉得这本书精彩不精彩,请快到书中去看一看吧!
第二篇:女英雄——秋瑾
女英雄——秋瑾
【摘要】:秋瑾一句“秋雨秋风愁煞人”就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郭沫若在《秋瑾史迹》序言中说:“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本文讲述了秋瑾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贡献,以及人们对其评价和悼辞。
【关键词】:秋瑾,生平简介,妇女解放,评价,悼辞 【正文】
一、秋瑾的生平简介
(一)早期生活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877年11月15日,出生于福建闽县一个封建官宦人家。7岁时,开始学识字,11岁就会做诗。由于秋瑾的祖父和父亲先后都为清朝官吏,她的童年是在优裕的生活和欢乐之中度过的。童年缠足的经历,使她认识到女人们要觉悟起来,向封建旧礼教宣战,在社会革命中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
清光绪二十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湘潭富绅的儿子王廷钧为妻。戊戌变法失败后,王廷均赴京任职,秋瑾同往。后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秋瑾结识了与王子芳同在户部任职的廉泉之妻吴芝瑛。吴氏是当时著名的“桐城派”学者吴汝纶之侄女,思想开通,精于书法、诗词,二人结识后感情甚好,义结金兰。随着眼界心境宽阔起来,以及中国的现状,她渴望寻求救国真理。
(二)日本留学,参加革命
清末,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大批中国青年出国留学。秋瑾在吴芝瑛等处,常看到一些宣传革命和救国的新书报,忧国之情日趋强烈,于是决定出国留学。1904年夏,她在丈夫王廷钧的支持下(有些资料亦说秋瑾夫妻关系不好),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后入青山实践女校。在日本,她积极发起或参加各种革命团体,开展革命和妇女解放活动。秋瑾和刘道一等人成立的共爱会,组织十人会和天足会,创办“演说练习会”和《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被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秋瑾赴日留学期未满之时,日本政府根据清政府的要求,颁布了《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后来,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秋瑾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遭地方顽固势力增恨和攻击毅然辞职。1906年冬,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宣传革命。
(三)从容就义
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事训练。后来,秋瑾在该校发展了600多名会员。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被葬十次,称为“十葬”,最后葬于西湖河畔。
二、妇女解放运动
(一)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
秋瑾在日本留学期间,成立“共爱会”,引导妇女们参加社会活动,争取妇女解放。这是秋瑾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最初实践活动之一。秋瑾还与人组织“天足会”,提倡妇女放脚。又曾发动留日女生,开展反对纳妾的斗争秋瑾为了向广大妇女宣传男女平等,组织妇女斗争。秋瑾还积极参与创办《中国白话报》,在第二期上,发表了《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种种事实,大声疾呼提倡男女平等。在第三期上,她发表了《警告我同胞》,针对中日两国军人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发出强烈感叹。
后回到国,在浔溪执教期间,秋瑾积极向师生宣传男女平等、兴办女学和民主革命。于此同时,她还积极筹创《中国女报》杂志,筹集资金。在所出版的两期《中国女报》上,秋瑾发表了文章四篇,诗四首,歌曲一首。这些文章、诗歌,连同她发表在《白话报》上的文章,以及弹词《精卫石》和其他诗词、书信,都是秋瑾宣传妇女解放的杰作,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珍贵史料。在这些诗、文、歌、词中,秋瑾对广大妇女在婚姻、家庭、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受到的压迫、歧视,进行了全面的、淋漓尽致的揭露、控诉,对各种歧视妇女的纲常礼教、社会陋习和荒谬论调,进行了有力的批驳、鞭挞。特别是,她提出“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学艺不可,非合群不可。” “求学艺”的办法是大兴女学,使女子学习文化知识,然后“做教习,开工厂”以便自立;“合群”则是妇女们联合起来,依靠自己的斗争来争取平等的权利。更为可贵的是,秋瑾还把妇女解放与民主革命事业联系起来,号召妇女们积极投入反清革命,与男子一起战斗。秋瑾在《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告》中,说道创办宗旨,即“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这个宏愿在当时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但在中国历史上,秋瑾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成立“中国妇人协会”,的人,仅此即可说明她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突出地位。
(二)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彻底地反封建,秋瑾对封建旧礼教、封建纲常伦理和一切恶习进行批判,她带头放足,毅然脱离封建家庭,出国留学,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需要勇气的。其次是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秋瑾总是把妇女解放与国家联系起来,提出妇女要走出家庭,参加革命,这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最后是鲜明地受西方的影响,带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色彩。主张男女平等,主张兴办女学,要求女子掌握科学技术、走向社会等,大多都是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中学来的。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秋瑾的立志组织妇女自求解放的骨气。面对当时社会妇女的惨痛不平遭遇,她提出了“自立--学艺--合群”的妇女解放观点,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她不愧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发扬她的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作风,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其次是秋瑾的自尊、自重、自豪、自强的人格魅力。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旧社会,从她的诗词文章中仍然可以看出的女性自尊、自重、自豪、自强之感。这种人格魅力对今天的女性也有现实意义。最后是秋瑾的以身许国,慷慨赴难的献身精神。
(三)评价及悼辞
老革命党人吴玉章评价秋瑾说:“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孙中山为秋瑾题词“巾帼英雄”。
范文澜在《中国妇女》杂志发表一篇回忆性的学术文字《女革命家秋瑾》,曾称秋瑾为“女革命家”,并写道:“秋瑾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的伟大代表人物。”及“她在轩亭口从容就义,用纯洁的血为中国妇女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路线来,后来千千万万的爱国妇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队伍,正像秋瑾所希望的那样,为‘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
宋庆龄曾评价她:“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俦侠名。”
1958年,郭沫若为《秋瑾史迹》作序,写道:“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
纪念秋瑾就义一百周年《绍兴日报》对秋瑾的悼辞“江户矢丹忱,轩亭洒碧血。呜呼!秋雨秋风愁煞人。吴山越水两堪哀,世纪沧桑,百年忧愤。之江潮起潮落,皆为巾帼而歌!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月之静美。西冷有幸埋忠骨,鉴湖如何不千古。秋雨行天风之浩荡,接地火之赫然。涤污而显大公,荡地而争自由。华夏方始升平,民族当能振兴。”“百年风雨,百年沧桑。一个英名联着一部中华民族史,一代巾帼牵着一座古城血泪史。秋瑾——中华英雄;秋瑾——绍兴儿女!”
【参考文献】
1、王时泽:《回忆秋瑾》,《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 册,中华书局1962 年版。
2、冯自由:《鉴湖女侠秋瑾》,《朱少穆事略》,《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
3、邵田田:《秋风秋雨赋》,绍兴日报
4、刘红星:《论秋瑾妇女解放思想的特点及地位和影响》,牛城日报
5、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3 册。
第三篇:抗日女英雄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在四川,从小她就有着不屈服的性格。母亲想让她学绣花,可九个月过去了,她连一朵都没绣出来,倒是读了不少革命书籍。她在一首诗中写道:“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无数抗日健儿挺身而出,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赵一曼便是其中的一位女英雄。她和蔼可亲,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在一次战斗中,她为了掩护部队突围,不幸中弹被捕,无论敌人怎样用酷刑折磨她,她都毫不屈服。她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无奈之下,敌人决定将赵一曼处死。临刑的前一天,赵一曼给她很久没有见面的儿子写了一封信:“„„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临刑前,赵一曼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最终,她从容就义。读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后,我非常敬佩她,她那舍己为国、舍生取义的精神让我无法忘怀,作为一名伟大的母亲,她牺牲之前还留下一封遗书教育其儿子:妈妈是为国而生的,也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你长大后一定要保卫祖国保卫人民。
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我们很多同学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叫苦连天,怨天忧人,抱怨老师,抱怨社会,不妨可想想赵一曼,她31岁就为国献身了,我们应以她为榜样,学习她的不屈不挠,学习她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要以乐观的心态、刻苦学习的精神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其实,像赵一曼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英雄们虽然牺牲了,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第四篇:15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三年级下闵梅芳
*
15、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寇、艰、县、酷、拷、韩、据、押”,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残酷、斩钉截铁、催人泪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3、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2、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语言训练点:
1、女英雄赵一曼的遗憾是,希
望,希望。
2、掩护队伍: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所在的部队被日军围困
了。
严守机密:被捕当天的夜晚,敌人。英勇捐躯:1936年8月12日,赵一曼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篇:《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残酷、斩钉截铁、催人泪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3、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2、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生平事迹
1、教师板书:英雄
你知道哪些英雄?他们为什么被人们尊称为英雄?(交流)
2、教师补充板书:女英雄赵一曼
(1)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赵一曼,PPT出示。
3、教师补全课题“15抗日”,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突出斗争的艰难。
4、读题
说明:
从课题入手,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讲讲他们知道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让他们大概了解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抗日战争的介绍,渲染当时斗争艰难。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开小火车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练习:
①寇()艰()县()韩()据()押()冠()根()悬()朝()剧()鸭()②多音字:
恶{重{看{
(强调“寇”的字形,以及三个多音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3、刚才我们开小火车通读了课文,现在请你轻声地自己再一次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人们为什么称赵一曼为女英雄,课文讲了她的几件事?(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归纳理出脉络)
板书:掩护队伍严守机密英勇捐躯(PPT出示)
说明:
让学生经过几次阅读后,试着讲述读了课文后印象深刻的事,一来为复述打下基础,二来通过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三、读中理解,品中悟情
1、请根据板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小节。
2、交流:掩护队伍(第2节)严守机密(第3-10节)英勇捐躯(第14节)
3、选择其中的一件事重点了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
“掩护队伍、严守机密”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划一划描写赵一曼英雄气概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圈一圈突出赵一曼英雄气概的关键词语
说一说你的感受
“英勇捐躯”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说一说赵一曼的遗憾是什么?希望什么?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掩护队伍:
抓住赵一曼的语言:坚定地说……
动作:举起枪就向敌人猛射
教师引读
(理解赵一曼当时坚决的口气,通过朗读体会她一心保护战士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抓关键词:赵一曼的语言、动作,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2)严守机密:
抓住赵一曼与敌人之间的对话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引读补充:战败后,投降的日寇回顾当
时审讯赵一曼的过程。
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理解“大声回答”、“斩钉截铁地说”,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赵一曼当时宁死不说出机密的坚强意志。)
说明:
这部分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英雄坚强的意志,教师的适当补充内容,让学生能真实地了解敌人的凶残,感受英雄的大无畏气概。
(3)英勇捐躯:
1.教师结合遗书的内容理解“催人泪下”的意思。
2.填空:
女英雄赵一曼的遗憾是,希望,希望。
说明:
抓住遗书中的关键句来体会感悟赵一曼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的补充更渲染了赵一曼对儿子的思念和这对母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壮烈情感。
四、突破难点,复述课文
1、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了课文,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事迹,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试着复述有关内容。
提示:
掩护队伍: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所在的部队被日寇围困。严守机密:被捕当天的夜晚,敌人。英勇捐躯:1936年8月12日,赵一曼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
3、同桌复述
4、个别交流(学生复述,教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
说明:
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迹进行复述,即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教师的提示,提醒了学生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
师过渡:在赵一曼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课文的第11-13小节也有叙述,请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护士和看守都被女英雄赵一曼感化了?
说明:
有了前三件事的铺垫,再读课文的11-13小节,抓住一个问题,深化感悟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忘我的爱国情怀。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推荐学生阅读描写抗日英雄的书籍,结合三年级的作文要求写一篇读后感《英雄在我心
中》。
说明:
运用文本内容,并将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板书设计: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掩护队伍
严守机密英勇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