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

时间:2019-05-13 14:1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

第一篇: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

改写《牧童》

在一个轻风拂面的黄昏,一个大约七、八来岁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看着正在贪婪地吃草的羊群,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支短笛,吹起他那首心爱的牧羊曲,悠扬的笛声,伴随着一阵阵微风,顺着辽阔的草原,渐渐地飘向那遥远的天边。

吹着吹着,牧童感觉肚子饿了,便吹声口哨,引着那一只只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羊儿,回圈去了。晚饭后,牧童又拿起他心爱的笛子,轻轻地撩开蒙古包的门帘,出去了。他是去哪呢?原来他又来到刚才放牧的草场,一个小山凹里。

牧童坐在松软的草地上,一边吹着笛子,一边凝望天上时隐时现的一弯新月。

他望着月亮出神。他想:月亮上是不是真有神奇壮丽的广寒宫?是不是真有美丽的嫦娥仙子?是不是真有那只活泼可爱的玉兔?还有那吴刚,是不是还在伐着那棵千年不倒的树呢?一个个充满童稚的问题萦绕在牧童的脑海里。

不知过了多久,牧童觉得有点累了,他趴在草地上,手托着头,想像着月亮上的一景一物,梦想着自己哪天能飞到月亮里,走近那座神秘的月宫。

晚风习习,牧童渐渐困了,躺在旁边的草垛上,带着心中的梦想,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仿佛告诉我们,他来到了月宫,看到了嫦娥,还有那只蹦来跳去的玉兔„„

改写《牧童》

在蓝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无数的群星。在大地上,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长满了野草,到处翠色欲流。那繁茂的野草,在习习晚风中摇曳着。

忽然,晚风中吹来牧童悠扬动听的笛声,时断时续。小牧童的身影也渐渐清晰起来。只见他骑在水牛背上,闭着眼,小脑瓜随着笛声的旋律不时晃动着。笛声打破了乡村傍晚的静寂。小牧童牵着水牛来到池塘边,找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后,小牧童就去采野果、抓鱼和采莲蓬了。

累了一天,牧童匆匆吃过晚饭后,已是黄昏之后了。他眼皮开始耷拉起来,打起了哈欠,微微闭上了双眼。他连蓑衣来不及脱,一阵睡意就袭来了,他便在露天的月夜里休息了。

《清平乐·村居》改写

盛夏时节,天气燥热,树木茂盛,绿树成荫。不远处,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茅屋旁的小溪明如玻璃,连溪里的小鱼都能看得清楚。在灿烂的阳光下,溪面显得波光粼粼。那么耀眼,那么美丽,泛起一阵阵涟漪。溪面上有几朵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开花了,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红,像一个个羞涩的少女面带微笑。小溪边长满了绿油油、青翠欲滴的小草,在小溪和荷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可爱了。

屋檐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在土坑上,手里拿着小酒杯,一边品尝着小酒,一边用吴地的地方话亲热地交谈着,还时不时得哈哈大笑。从他们红彤彤的脸颊上可以看出他们已有些醉意。老夫妻一边欣赏着外面的美景,一边看着他们的三个儿子在干什么,原来呀,他们都在劳动呢,看到这些,他们俩欣慰的笑了。

在小溪的东面有一块被开垦出来的庄稼地,上面长着绿油油的豆苗,大儿子正拿着锄头,一点一点地给它施肥、除草、除虫。干得多么卖力呀!那二儿子呢?他也没有闲着,他坐在院子里,一群鸡在他身边走来走去,咯咯咯得叫着,好像再说:“你在做什么呀?”噢,原来他在编鸡笼子,十分专注,他的手可真巧,不一会就编好了。而尚未成年,最讨人喜爱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说是卧在地上,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又站起来,一会儿又坐下,活像个不老实的小泥鳅。他看见一个个莲蓬又大又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便把它们一个个剥下来,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剥着莲蓬吃,一边和两个哥哥打着招呼,他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真是一个调皮的小娃娃!

这是一幅多么恬静,多么温馨的田园生活画卷啊!真令人向往啊!

清平乐 村居(改写)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条小溪。小溪清澈见底,还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呢!它像一条蓝绸带,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小溪里长满了荷叶,挨挨挤挤的,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时不时有晶莹的水滴滚下来,一阵风吹过,荷叶翩翩起舞,如同一位羞涩少女。在荷叶的缝隙间星星点点地绽放着雪白的荷花,那么高贵,那么圣洁不由得让人想起天山的雪莲花,让人想起了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一会儿从水底蹦起,发出“扑通”的声音,一会儿在水底与朋友玩耍。阳光偷出来了,照的河面波光粼粼。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倒映在湖面上。哦,原来是一棵茂盛的松柏树啊!

在不远处有一个小茅屋,长长的爬山虎爬满了屋顶。在屋后,竹子稀稀朗朗地长着,那竹子青翠欲滴,郁郁葱葱。瞧,那边还种着一大片的豆苗呢!一对白发斑斑的老夫妻正在屋门前一边喝着老酒,一边用吴地方言谈笑风生,互相取乐。老婆婆还做着针线活,老公公注视着老婆婆,他们陶醉在了这一刻。一副幸福、甜蜜的样子。

他们的大儿子在小溪东边锄着豆田里的草,只见他头斗笠,身着短袖。他倾斜着身子,两手紧紧地握着锄头,卖力地锄着。全然不顾额头上的汗珠悄然地落下来。他是那么地专注,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当心就把幼小的豆苗锄掉。二儿子正坐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编织着鸡笼。他一边编织一边想:我可要快点织,这样既可以多挣些钱,让我们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还可以让小鸡不再着凉,住进温暖而又舒适的家了。小溪旁,小儿子正趴在地上,摇着小脚剥莲蓬呢!他边剥边喃喃自语道:“我可要快点剥,这人间的美味佳肴,要让爹娘和哥哥们尝一尝。呀,真好吃!”

乡村宁静的生活、农村朴素恬静的环境、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构成了一副美丽的乡村田园图。辛弃疾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词——《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舟过安仁》改写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波光粼粼,水草随着流水微微摆动,小鱼和小虾自由地在水中游来游去。金色的阳光柔和地照射着水,鱼鳞闪闪的亮光显得格外美丽。河岸上,绿茵茵的野草密密麻麻,远处的山峦高低起伏,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突然,一阵嬉笑声打破了寂静的风景。远处漂来一只小船,小船上坐着两个谈笑的小孩。他们一个穿着红肚兜,一个穿着白衬衫,两个人都赤着脚。一个大一点的小孩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突然,一个小孩撑起了一顶伞,可并没有下雨呀?原来他们用伞作船帆,让风带船前进呀。船在缓缓地前进,两个小孩“嘻嘻哈哈”地打闹,他们真聪明呀!

《舟过安仁》改编

在宋代的时候,杨万里的小舟在湖面上慢慢行驶着。被舟划过的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圈波纹。

湖面平静的像面镜子,倒映出了杨万里与小舟的身影,湖水很清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嬉戏。湖底很干净能,看得到黄沙清澈的身影。杨万里悠闲的四处张望,无意间看到,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不像在玩,小孩们划着桨,东张西望。这时候,小孩们收篙停棹坐在船中,这时候,这幅画面更加吸引杨万里了,心想“咦?他们怎么收篙停棹了呢?不要再走了吗?还是累了想要休息?”一个个疑问浮在了杨万里的脑子里。两个小孩的举动让他迷惑不解。杨万里更加关注两小孩的举动了,他想看个究竟。突然其中的一个小孩举起一把伞,杨万里吃惊的想:啊?怎么回事,明明没下雨为什么要把伞举起来呢?这时一阵风吹来,小孩的舟慢慢行驶起来。嗷!杨万里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遮头是借风呀!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的晚风吹来。

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令人向往。这是三首诗词的相同之处。这三首诗词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内容上,情感上)

6.比赛朗读、背诵三首诗词。

三、走进《儿童诗两首》

(一)《我想》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首小诗,用笔标画出小作者都想做什么?你最喜欢小作者的哪个愿望,就读好哪个小节,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同桌交流,班内交流。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二)《童年水墨画》

1.提出自学要求:诗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部分。

四、总结提升

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忆、珍藏的情景。请你选择其中一首诗或词,加入自己的理解,改写成一篇小故事吧。

第三篇: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古诗词三首

使用范围: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1课 作 者:陶琴琴

单 位: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撰稿时间:2011年9月

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3.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感知诗词大意,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导入释题

1.背诵《独坐敬亭山》。

2.今天我们要随着唐朝另一位大诗人刘禹锡(板书)去欣赏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庭”正音,书写指导,注意笔顺)

3.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 “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4.听说过洞庭湖吗?

学生交流后师补充: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是我国第二大淡水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湖。

教师说:“你看,这就是洞庭湖。”(出示图片)

教师说:“想到用什么词来形容?看看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指名读,正音:潭、磨、螺。3.课件配音范读。4.齐读。

三、精读悟情

诗人望见的洞庭湖美吗,美在哪里?(在学生交流时随机点拨理解)1.感受和谐之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课件出示句子)(1)理解“和”——和谐、协调。(出示)(2)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3)“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

(4)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想象。

教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美美地读这句诗。”

2.感受宁静之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出示PPT)

(1)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出示PPT)

(2)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3)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教师: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宁静迷蒙之美!教师朗读。

3.感受秀丽之美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PPT)(1)感受“遥望” :远望。(出示各词语意思)

教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2)感受“山水色”:山指什么?(指君山,又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丽)。水指什么?(洞庭湖)。

(3)感受“白银盘”“青螺”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教师: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注意诗的节奏)

四、诵读,感受意境

1.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配乐)

2.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把这幅景象描绘出来。(指名交流)

五、拓展积累,迁移运用

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课件出示阅读)

六、作业

默写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第四篇:五年级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诗意童年 灵性飞扬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及经典诗词十二首(已背过的五首)【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熟诗引路激兴趣

1、出示图片或者题目,请学生背诵相对应的古诗《牧童》、《村居》《小池》《古朗月行》《四时田园杂兴》。

2、激趣谈话,这几首诗都是描写童年生活的。诗人用生花妙笔让我们从充满灵气的诗句中感受到了古人的童年生活,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有趣。今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细细体会古人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二、品读诗词悟诗情

1、对比读诗知大意

⑴学生自由诵读三首古诗词,初步感知诗词大意。

出示提示: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学生汇报:牧童——一个孩子——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自由自在 舟过安仁——两个孩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充满情趣 清平乐 村居——三个孩子——大儿„„中儿„„最喜小儿„„

和谐宁静 ⑵指名读诗纠字音

出示多音字对比读,相机指导“亡”“乐”“剥”的读音,“亡”的用法通现在的“无”。

2、释留连填解诗词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用“释、留、连、填”的方法把每一首诗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⑵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⑶读了这三首诗,你觉得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3、重点品读悟诗意 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品读: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宽阔无边的草场为牧童的出场提供了场景,悠扬悦耳的笛声,烘托出牧童劳作后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⑵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品读: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品读: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

4、感情朗读诵诗情

结合读书感悟,练习有感情读诗词,读出自己的体会。

自由读——指名读——快速背——展示背

三、以例悟法学新诗

(一)回顾方法学古诗

对比读诗知大意

释留连填解诗词

重点品读悟诗意

感情朗读诵诗情 ⒉背诵学习杨万里的其他的诗

课件出示: 宋、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激趣速背其他十首诗,见主题背诵附页。

(二)古今对比颂童年

师: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穿越千年我们感受了古人的童年生活;回到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美好的童年,在现代诗人的笔下,童年又有着怎样的乐趣?请同学们速打开书读《儿童诗两首》。

⒈读诗歌完成以下提示: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⒉读《金色童年》里的《雨后》,读出轻松、读出趣味。

⒊读主题背诵的现代诗11《懒得辩护》、12《童年的期盼》、13《忆童年》、14《童年的记忆》、15《童年的窗口》。

⒋三分钟背诵比赛11《懒得辩护》、12《童年的期盼》。

(三)快乐创作园

1、请熟背主题背诵里必背诗词。

2、拿起自己的笔,为自己的童年创作一首小诗。可以仿照古诗的格式、韵律;也可以写一首现代的儿童诗,写写自己的快乐、希望与憧憬。学生创作的小诗:

浪床铺

北床

捕鱼童年

东方昕宁

卢思翰

床上一片汪洋,而我仍在梦想。

三三两两小童,戏水来到湖中。忽从大梦惊醒,发现湿了被床。

赤脚挽裤摸鱼,消失荷叶丛中。若被老妈发现,一顿训斥难防。想用被子捂干,偏偏却要起床。

夏日捉虫

张月泉

夏日暖风吹绿草,蚂蚱鸣叫三四声。儿童悄悄捉蚂蚱,跳入草丛无处寻。

鲍一佑

童年,一个甜美的谎言,一个回忆的流连。捉蝴蝶,捕蜻蜓,都是美好的思念。

春,打开了季节的轩窗,夏,回忆了儿时的暖阳,秋,沧桑了岁月的痕迹,冬,洁白了人们的幻想。

童年,一段美好的时光,童年,一片深情的思念。

童趣

松山蒙小五年一班

陈明阳 阳光的温暖,伴着春风的和煦。樱花落地,铺成漫天欢喜的思绪。

想伴玫瑰在清风中起舞; 相陪小鸟在天空中唱歌;

也想和小柳树谈谈熊大、熊二与光头强。愉悦的日子总过得很快很快,童年即将把我抛向遥远的太平洋。

但是,甜蜜的记忆

在以后美好的时光里 浮上心灵那最柔软的地方

月光下的喷泉

李吟竹

月光洒满大地,那神秘的月亮勾起了喷泉的兴趣。它们争着抢着要抓月亮,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地心引力吸了回去。孩子们也想抓月亮,想让喷泉把他们带到天上。喷泉一使劲,哗„„

水珠洒满大地。

(作者:任淑娟;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蒙古族小学;联系电话:***;邮编:024005)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展开,《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达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

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是一个怎样的认知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么呢?他们又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

1.你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么?

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吗?

3.你会背这首诗么?

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

5.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

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欣赏音乐,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欢快的《田园之歌》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引导:是呀,美妙的音乐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就感到很快乐,看到同学们端正的坐姿,甜美的微笑,我也很快乐。说说看,什么事使你感到快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情趣高涨时,我顺势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并板书课题:牧童

这样,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品读古诗,读出味道。

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

1.读正确。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诗,重点认读:“铺”、“蓑”、“卧”并指导写法。

2.读出节奏。

初读后,我告诉学生诗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读出内涵。

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说:我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学生可能会说: 的草 的笛声 的牧童 地躺着 的草场 的月光

的晚风 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词成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现了学习的梯级,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

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能读出诗人什么心情?学生都能说出这是一个快乐,悠闲的小牧童。那么,你是怎么体会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牧童的快乐与悠闲呢?让学生品读诗句,从而发现景物描写最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我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高兴地诵读这首诗。

这个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以“你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一问,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说: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追问:是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时,我适时播放音乐《牧笛笛子》,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弄”字所蕴含的情趣。

接着,我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同学们,此刻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哪一个词给了你这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以此引领学生感受“铺”字用词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先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诗句中,让学生找一找哪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学生很快找到:“不脱、卧”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不脱蓑衣?他躺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怎样躺?把“卧”换成“坐”或者“立”,行吗?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这样,抓住重点字词品读品味,避免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的串讲串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学生融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探作者心,窥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时我出示诗人吕岩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创设意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这不仅是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更是学生情感的回归与升华。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让学生赏析。

下载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下第二单元改写古诗词三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下第二单元第九课

    9、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

    五下第二单元beike

    月日 第课时 6梦圆飞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

    古诗词三首(精选)

    《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古诗词三首

    23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箬笠”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我要读课文,体会诗词的内容......

    古诗词三首

    1 古诗词三首 1、《望洞庭》一诗中,刘禹锡用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迷人山水:“潭面无风镜未磨”把 比作 ,写出了 ;“白银盘里一青螺”把 比作 ,把 比作 ,写出了......

    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泊船瓜洲》 一、导入: 我们一定从小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的,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叶落归根,人们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再......

    古诗词三首

    年 月日 做完总共用了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 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