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生写《一件小事》-教学教案
一、命题的确定
这是个我刚接两个月的毕业班。学生52人,语文学得还可以。作文么,多数人知道努力,只是能力有待尽快提高。
记叙一件事,这类命题学生最为熟悉了。《记我做的一件好事》,三年级就练习写了。《难忘的一件事》、《班内二三事》、《老师表扬了我》、《日记中新的一页》等命题,他们在四五年级也练过了。从情绪上看,学生感到记事类作文是不难的。
不难吗?在最后这个半年里,从培养审题、选材、表达中心等方面能力考虑,得适当提高难度了。于是,我决定安排这次《一件小事》的命题。
这个命题,“小”字上有明显难度。许多高年级学生对它都望而生畏。这个“坡”上去了,可以说什么样的记事命题也不在话下了。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这次作文练习,提示学生要热爱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培养自己天天向上的情操。
2.继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结合题意,打开思路,在选材上多多下功夫,这是本次作文练习的重点。
三、教学过程
这节作文指导课,上一课时。
(一)通过谈话,板书命题。
“同学们,记叙事件,这是作文学习的基本功。前几年,记事类作文练过不少吧?”
——“练过《难忘的一件事》„„”
“不少呢。有一个命题,看来也不复杂,今天我们该写写它了。”
板书《一件小事》。
同学们互相观望,开始思考起来。
(二)议论题意。
十几个人充分发表意见后,请一优等生小敏小结:这个命题有三层意思:一层是“事”,告诉我们这是个记事的题目;二层是“一件”,三层是那个“小”字。“小”这层处于关键位置,我们俗称“题眼”。“小”,有两方面要求:一是事件本身要小,二是还得有一定的意义才行。
大体上,她说得头头是道。
(三)分析难点。
“根据刚才小敏的总结发言,看来你们基本上是理解这个命题的。怎么样,能动手写了吗?还有什么困难吗?”
多数学生沉默着。
——“王老师,我觉得这个命题,说难也不难,可是真要自己写了,又很不好办。”
——“我也有这种感觉。口头上分析一下题意,我们会说;要真选一件小事写,难了。”
——“是啊,王老师,一件事,也不能上秤称一下,多大的事算‘小’事呢?”
——“您啊,还得往细里给我们再讲讲。”
是的,他们的发言,说到了这个命题的本质。这样表面看来一般的命题,题眼处要求很难的。“好吧,请大家打开本子,什么叫‘小’事,我讲四点供你们参考。”
1.场面要小。
事情发生的地点,不得追求热热闹闹的大场合。公园里搞划船比赛呀,礼堂里迎新年大联欢呀,场面太大了。要着眼于家庭室内,街头巷尾,校园一角。小事么,自然应在小的场面中进行。
2.人物要少。
既然是事件,当然得有人物出场。只写“一阵风吹过,两片树叶落下来”,那怎么行?小事,出场人物不可太多。全家几辈人凑在一起给太奶奶祝90大寿,乱;全班人参加搞卫生大扫除,多。小事中的人物,独角戏可以,两三个为宜。
3.时间要短。
有的事件,时间拖得长,一小时,几小时,甚至一整天,那很难算是小事。小事,节奏也要快,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跟妈妈去一趟百货大楼,得一两个小时吧?记全校运动会,得半天吧?这都不符合小事的时间要求。一般地说小事;两三分钟内解决问题最好。
4.情节要简。
以简明的情节交代问题,这是小事四点要求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写去同学家玩,见那缸小金鱼很喜欢,自己很想要。那同学看出来了,给了两条,这就行了。至于人家那一大缸金鱼是从哪儿弄来的,自己有了这两条小金鱼又如何养它,不要东拉西扯。简明的情节,反而能使小事的中心表达得更突出。
讲到这里,结合板书,请一人把《一件小事》中“小”字的四点要求,小结一下。
(四)教师“下水”。
讲了四点要求,“大家可以动笔写了吧?”不行,畏难情绪还没有完全消除。
——“王老师,这四点,我懂了,也能背着说一遍。不过,什么样的事符合这四点要求,心里还没有准数。”
——“王老师,前几次作文,您都各拿出一篇‘下水’文给我们看的,这次,希望您也下一回水吧!”
“对!”不少学生附和着。
“难为我了。这次备课时,还真没写‘下水’文。我想讲了那四点就可以了。既然大家强烈要求,这样吧,不就是选材困难吗?我口述一份选材大意,请你们与那四点对对号吧。”
教室里立即静下来。我慢慢地讲着。
内容大意——那天早晨,我骑车来校上班。进广安门,看到路边那只绿色的邮筒。书包里有封要发的信。我骑到邮筒边,犯懒,没下车,侧着身子伸长右臂想把信投到筒中。咳,只差半尺,硬是够不着筒口!这时,从身后过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接过我手中信,给投了进去。当时,我一愣,还以为大白天竟有人抢信吗?待人家给投进去,这才醒悟过来,连声说“多谢了”。然而,那妇女已经走远啦。
“请大家对照那四点要求分析一下吧。”
——“这件事场面小。虽说是在广安门大街,但与热闹的街景没关系,只是在邮筒边。”
——“人物也少,只是两三个人。”
——“时间么,从您停下车,到再骑车走,两分钟也就够。”
——“情节就是那妇女替您把信投到邮筒中,没什么复杂的。”
“请你们自由议论一下吧。”这时,教室里气氛活跃。有的人自言自语着:“噢,就选这样的事写,也不难。”
5.独立选材。
“好啦,该看你们的了。给大家十几分钟时间,根据以上讲的,结合自己的生活,请各自独立选材,拟出提纲。”
教室里静下来。我在行间巡视,了解优等生情况,重点提示一下几个后进生。
大约10分钟后,我请大家停下来。这时,“写什么”的大主意都拿定了,多数人也列出提纲。根据我行间巡视掌握的情况,请几个同学读读自己的提纲。
提纲一(关院内水闸)
开头:北京的冬天到了。
中间部分:
①大院里的水管子冻了,放不出水。
②爸爸负起开、关水闸的任务。
③他教育我要为大家着想。
结尾:不久,人们都争着干这活了。
提纲二(钉纽扣)
开头:上课时,老师发现我衣服上缺了一只扣子,嘱咐回家钉好它。
中间部分:
①回家时,唉,奶奶买菜去了。
②自己钉吧,我是个男生,怎么能干这种活?
③南屋娟姐姐上高一,肯定会钉,只是,求人家,不好意思。
④妈妈回来了,她还是老词,“自己事情自己干。”
结尾:在妈妈指导下,我把扣子钉好了。
提纲三(一包巧克力糖)
开头:去大会堂献完花,发给我们每人一包巧克力糖。
中间部分
①路上,尹彬说她要把糖分给表弟吃。
②我不想分糖给姐姐。(详写)
③家长对我进行了教育。
结尾:我把糖分给姐姐一半。
提纲四(一只塑料袋)
开头:傍晚,我伏在北窗口看景。
中间部分:
①楼前通道上,一位老奶奶买菜回来,塑料袋破裂,十多个土豆滚了一地。
②老奶奶很发愁,一个个地往怀里拣。
③我叫着“老奶奶注意啦”,把一只塑料袋从三楼窗口飘了下去。
结尾:老奶奶提着土豆走远了。
四份提纲读过,大家自由议论一番。
教师小结:“这四个人的选材,‘关水闸’、‘钉纽扣’、‘分糖’和‘飘塑料袋’,都是小事,都有一定意义,都是符合要求的。”
6.范文引路。
课进行到这里,同学们认为该开笔写了。
“别性急,我这里还准备了一篇范文没读给大家听呢。”
一个小个子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咳,有范文,您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呢?”
大家全神贯注地听这篇范文。
一件小事 ——帮王老师打车气
开完干部会,已经五点多了。校园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风吹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迈着急促的脚步朝校门走去。
走到传达室门口,我看到一个人弯着腰在给自行车打气。这是哪位老师还没离校呢?啊,原来是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只见他拿着气筒,吃力地打着,气门那儿发出漏气的“嘶、嘶”声。
我停住了脚步。我们王老师,年龄大了,瘦高的身体显得很疲劳。平日教课,由于我们这个班学生底子薄,多吃力啊!看,此时他的额头已经渗出汗珠。看到这儿,我急忙走上前去,“王老师,让我来!”经我再三恳求,王老师才把气筒交给我。
我双手握紧筒把儿,王老师蹲下按着气门。一下、两下、十下、二十下,我使足劲打起来。我问:“王老师,您为什么走得晚了?”王老师笑着说:“我你一样,也是开了个会。”前胎打足
第二篇:《一件小事》教案
《一件小事》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进步知识分子向劳动人民学习、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
2.领会本文对比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第五至十一节,车夫和“我”不同态度的对比,2.第十二节,“我”思想转变的内心活动。
难点:1.文章开头部分第一、二两节;2.第十六节。
三、教法说明
第五至十一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自己读练解决。第十二节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须引导学生精读,细加推敲。解决难点,着重于开头第一二两节,而对第十六节则只求一般了解,不求甚解也可。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1.解决第一、二两节难点,2.练习:以车夫和“我”对老妇人的态度作对比,摘录词句。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一件小事》是鲁迅先生写的,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在什么时间,是在怎样的史历背景下写成的呢? 本文写在一九一九年七月。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作品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在这次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鲁迅先生投人了“五四”运动,开始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他们的优秀品质,并寄希望于他们。《一件小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二、学生轻声读课文梦看注释,教师巡回答疑。
正音正字:伊yǐ 踌躇 chóuchú 诧chà异 刹chà时 凝滞 níng zhì 榨zhà 憎恶wù
三、讲读第一、二节 1.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节。
启发思考:“我”说六年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这里所说的国家大事是指哪些事?为什么在国家大事前加上“所谓”二字?引导学生参看课本注释④回答。2.启发提问:在“我”心里,所谓国家大事的印象如何?对“我”影响怎样?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回答。
教师板书:所谓国家大事 印象:都不留什么痕迹 影响:增长了坏脾气
4.教师讲述“坏脾气”后的破折号的用法。
“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夭的看不起人”,可见“我”对于那些乌烟瘫气的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丑剧深恶痛绝。
5.启发:“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印象如何?学生读第二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拖”、“至今忘记不得”。教师板书,在“所谓国家大事”右边写:一件小事。
至今忘记不得 ..拖开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个“拖”字,说明了什么?(显示了这件小事影响之深,力量之大,“于我有意义”。)“至今”是什么词?表明什么?(时间副词,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不短,印象很深刻。)6.教师小结:文章开头通过‘大事”与小事强烈的对比说明了什么?(所谓国家大事并不大,一件小事并不小,“大事”与小事的对比,有力地衬托了一件小事的深刻意义。)教师板书:突出了一件小事的意义。学生齐读。过渡:这件小事是怎么一回事呢?它的意义何在呢?
四、略讲三、四两节(小事开头部分)1.请一名学生朗读。要求学生思考作者在记这件小事的开头部分交代了些什么? 2.教师略讲。重点:①第三节对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作了必要的交代,第四节又补充说明了事情发生的情况,暗示兜倒老女人责任不在车夫。②解释“生计”一词,由此说明“我”的身份——一般知识分子,生活虽优越于工农大众,但仍要为生计奔波。
六、学生自己读,做练习:分析第五至十一节。
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①列出标题,注意格式。②读课文,分别在两个标题下,用对比方式写下表现车夫和“我”对老妇人不同态度的词句。启发:当她伏在地上时,两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当听她说:“我摔坏了。”以后,两人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读书思考,完成练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上述问题发表意见,一面肯定或一更正,一面板书。
3.对待这件小事,两个人的态度是那样的相反,想法是如此的不同。这鲜明的对比使我们看到这两个人物品质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归纳小结。要点:车夫友爱无私,勇于负责,“我”冷漠自私。显示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下列板书:
车夫:友爱无私 立住脚 放下、扶、搀 “你怎么啦?” 毫不踌躇 搀着„„走去
(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六、作业:朗读第五至十一节。
第二课时
重点:1.‘我”的前后思想变化。2.背诵第十二节。教学过程:
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至十一节。提问:在这件事的发展过程中,“我”对车夫的行动是不理解的,他是怎样想的?用课文词语回答。
二、过渡:当时“我”虽然一时不理解,但“我”毕竟是个为生计奔波的受压迫的知识分子,因而他看着车夫“扶着那老女人”“向那大门走去”时,思想感情上不能不突然受到触动。文章第十二节用了一段心理描写。
三、讲读第十二节。
1.要求学生各自轻声朗读,并思考:这一节前后两句各表达了什么想法?然后齐读。
2.教师拎出关键词语,让学生领会“我”思想转变的内心活动。前句拎出“高大”、“仰视”二词,体会“我”对车夫的热情赞颂和表达的敬仰之情。后句扣住“小”一词,分析其实质,提问:这个“小”指的是什么?(“我”灵魂深处丑恶的自私自利思想,表现了“我”对自己的批判是无情的、直率的、勇敢的。)这个“小”能松松爽爽地出来吗?解释“威压”一词,并提问:“威压”在这里指什么?(车夫
“我”:冷漠自私 “„„走你的罢!”
“装腔作势”“真可僧恶” 的高大形象促使“我”激烈地思想斗争。这就象一种威严的压力。)在这种威压下才能“榨”出“小”来。体会“榨”一词的分量。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完成下列板书:
怪他多事 自讨苦吃
(“我”前后思想的变化)3.教师小结:从“我”前后思想变化的对比中,真切地写出了这件小事给“我”影响之大,感受之深,确实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作者刻划出了一个学习劳动人民,严于解剖自己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形象。(板书:表现了“我”向劳动人民学习,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4.练习:学生读背这一节。齐声背诵。
四、略讲第十三至十六节。
1.请一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点明这几节是交代了事情的结局。2.引导学生领会“怕敢想到我自己”、“我还能裁判车夫么?”这两句的含意。重点:车夫的高大形象教“我”惭愧,内心的遣责,使“我”怕敢想到自己,深感自己没有资格对车夫的高尚行动加以评论。这里进一步写出了“我”激烈的思想斗争,严格的自我解剖。
五、讲读最后一节。学生齐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这一节写的是什么?与开头部分是怎样照应的?这件小事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增长了“我”的勇气和希望?学生发意见,教师对后两个问题加以说明。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些句子的含意。
六、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全文。本文塑造了两个人物,从车夫的高大形象来看,作者赞颂了什么?从进步知识分子“我”的形象来看,作者又肯定了什么?学生回答。
七、听写十个词语(请一名学生上黑板写,然后订正):耳闻目睹、脾气、拖、兜、臂膊、踌躇、憎恶、凝滞、惭愧、催。
八、作业:背诵第十二节并默写。
高大、仰视 威压→榨→“小”
第三篇:一件小事(范文模版)
一件小事
在我七岁的生命中虽然有很多事,但有一件小事让我终生难忘。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和我踢足球。我和妈妈一组,爸爸是守门员。游戏开始了,我先踢,爸爸守住了,妈妈再踢,爸爸又守住了。
就这样,我踢了妈妈踢,我踢了妈妈踢。
最后,妈妈一踢突然墩了屁股,我和爸爸看到后笑得前仰后合。
虽然妈妈墩了屁股,但是妈妈很高兴。
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山东莘县十八里铺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李吉洲
第四篇:《一件小事》教学设计
《一件小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雇、兜、馋、憎、踌、躇、榨、滞、裁”9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4个新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重点掌握教材中列举的“幸而、刹时、思索、姑且、时时、分明、装腔作势、自讨苦吃”8个词语。
3.句型学习。
学习本课句型“好容易„„”、“幸而„„”、“愈„„愈„„”。要求能结合语境使用。4.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一件小事》。
课内自读——《读<老人与海>有感》。
(二)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赞扬普通人的伟大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
2.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3.了解“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就本课主要内容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鲁迅的心理变化。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重点掌握“雇、兜、馋、憎、踌、躇、榨、滞、裁”9个生字。正确理解“幸而、刹时、思索、姑且、时时、分明、装腔作势、自讨苦吃”等词语并加以运用,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的“好容易、“幸而„„”、“愈„„愈„„”句型造句。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语言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夏述课文大意,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体会课文以一件小事为主线贯穿文章的特点。
3.情感态度目标:呼唤人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中的普通人。学习普通人民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2.教学难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三、初学课文
(一)课文学习的导人。
导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小事,有些我们已经忘记了,有些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就是这些小事常常给我们许多启示。
1.教师要用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时,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听一听,看看能听懂多少。
2.请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或摘抄下来。
(二)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4名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
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4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三)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体的了解。2.分四组进行自学、讨论、理鳃。3.预设问题。
(1)“我”到京城几年了?(2)什么增长了作者的坏脾气?(3)“我”坐车去干什么?
(4)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怎么了?车夫干什么了?
(5)“我”感悟到了什么启示?
注意:小组学习时,要有朗读、讨论、互相纠错。推测词义只要大致正确即可,教师可在外围适当指导,尽量由学习自主完成。教师可将任务提前写在小黑板或大张纸上,尽量节约时间。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
五、解难答疑
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的词语。词语例释:
1.幸而:幸亏。近义词:幸好。
幸而汽车隐患被及时排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母亲河幸而治理及时,否则会干涸。2.思索:思考探求。近义词:思考。他不加思索就答应了我的要求。这道数学题怎么做呢?我思索起来„. 3.姑且:表示暂时地。近义词:暂且。以前的事我们姑且不说,我们说说现在的事吧。谁对谁错我们姑且不说,现在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4.时时:一定时间内某种动作或行为多次发生;常常。周围的同学时时提醒他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他时时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5.分明:清楚。
我们的老师向来奖罚分明。对于是非对错,我们要立场分明。
6.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这种装腔作势,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读。别跟他做朋友,他就会装腔作势。7.自讨苦吃:自己找苦吃。
下雨天还骑自行车回家,真是自讨苦吃。
因懒惰没写完作业而被老师批评,那你是自讨苦吃。
六、评价与反思
1.通过检查各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课文掌握情况。
2.教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3.对学生理解有误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汇总,在深学课文时重点讲解。4.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对策。
七、作业练习的安排
(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型并熟练运用。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呼唤人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中的普通人。学习普通人民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并理出课文写作的思路。
2.教学难点:能够概括段落和课文意思,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三、深学课文串讲课文 1-2自然段:
记忆深刻的一件小事的由来。1.提问。
(1)“我”到京城几年了?(2)什么增长了“我”的坏脾气? “这是民国六年„„请你给他„„” 3-8自然段:
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坐车上班一车刮倒一位老妇人一我的看法一车夫的做法)。1.提问。
(1)“我”坐车去干什么?
(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怎么了?车夫干什么了? 2.句型:“好容易„„”、“幸而„„”、“愈„„愈„„”。
(1)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北门去。
“好容易”,表示很不容易、很费力气(才做到某件事)。常和“才”连用,用在叙述事情已完成的动词前。也说“好不容易”。
①今天你好容易到我家做客,咱们多聊一会吧!②同学们好容易才找到了王校长。
(2)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幸而”:幸好、幸亏。
①幸而火灾隐患及时消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②幸而老马识途,否则我们就要被困在这个树林里了。(3)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意思更近了一层。同“越„„越„„”意思一样,可以换用,多用于书面语。
①雪愈下愈大。
②听到表扬愈多,愈应谦虚谨慎。3.给“我”的启示。提问:
“我”有什么感悟?
四、课文教学总结 1.归纳文章的结构。
这篇文章以一件小事为线索:记忆深刻的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坐车上班一车刮倒一位老妇人一我的看法一车夫的做法)一给我的启示。
2.本文向读者介绍了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以及作者思想的变化。呼唤人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中的普通人。
五、评价与反思
1.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课全文表达的基本意思。以此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幸而、刹时、思索、姑且、时时、分明、装腔作势、自讨苦吃”等词语并加以运用、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的“好容易„„”、“幸而„„”、“愈„„愈„„”等句型造句。
注意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通过观察他们在书面表达中的表现,找出学生出错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教学。
六、作业练习的安排
1.口头作业:了解全文的陈述顺序,按课文的结构完整地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你所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且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
二、听的训练
老师对课文加以改编,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让学生容易听懂。
三、听说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们自己总结从这篇课文中所得到的收获。
四、说的训练 1.方法和任务。
学生可以分小组或者在班里自由组合,以第一人称进行演讲比赛,最好能用自己的话表演,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活动提示:一般推选2-3人进行表演即可。要求观众从表演的内容是否完整,表演是否自然等方面进行观察,评出最佳表演小组。
2.复述要点。
记忆深刻的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坐车上班一车刮倒一位老妇人一我的看法一车夫的做法)一给我的启示。在班里进行复述课文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的好,分别记分。
五、评价与反思
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找出课后练习中题型设置、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
注意:练习要围绕学生所学课文话题的基本内容进行,要求学生尽可能用到本课中新学会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拓展性的表达。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将本篇课文的内容讲给同学听。2.书面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至练习四。(2)写出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积累和扩展词汇量;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2.归纳文中出现的疑难词语或句式,掌握词语“意志、周旋、钦佩、叫苦连天、胸怀大志、缠绕、桅杆、掷、退缩”的意思和句式“虽然„„但„„”、“正因为„„才„„”的
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的导人。
如:一位老渔夫同几群鲨鱼搏斗,最终将一条大鱼带回,靠的是他不畏强暴、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
2.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词语、较难理解的句式。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词意,也可以借助词典理解词意。
3.学生自主完成阅读和课后练习。(可以互相讨论。)4.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纠正错误。
(二)听力。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过两遍后完成课后练习。2.检查练习完成情况。
3.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课文复述练习,推选代表在课堂上做复述练习。
三、我的小辞典
1.意志: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地震可以撼动山岳,却撼动不了中国人民的意志。2.周旋:(l)回旋;盘旋。(2)交际应酬;打交道。老鹰为了抓到小鸡在和母鸡不停地周旋。为了完成任务,他和敌人周旋。3.钦佩:敬重佩服。钦:尊敬。
她不仅钦佩这位老教授的博学多识,而且还喜欢他的和蔼可亲。4.叫苦连天:不断叫苦,形容十分痛苦,烦恼。军训第一天,面对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同学们叫苦连天。5.胸怀大志:心里有大志向。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胸怀大志。6.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清澈的小河里,缠绕的是绿油油的水草。7.桅杆:船上挂船帆的高杆。
如果没有桅杆的支撑,帆船就不能乘风破浪地前行。8.掷:扔,投。
战场上,战士们将手榴弹掷向正在进攻的敌人。9.退缩:向后退或缩;畏缩。
在凶猛的敌人面前,战士们没有退缩,毅然顽强地战斗着。
四、评价与反思
1.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练习的完成情况。
2.观察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记隶。
3.总结本课,指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注意:自读课文属于泛读性的学习材料,以积累词汇量和培养阅读兴趣为目的。教师对学生遇到的生字词和疑难句式不作讲解,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查字、词典及通过联系上下文意思来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即可,不作书面表达方面的过多要求。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
二、交际话题
1.找出文中的景色描写,然后说一说这种写作方式有什么好处? 2.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件小事。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发言提纲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演讲的提纲经过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里发言。
2.活动提示。
为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给各小组评分,并记录成绩。
四、当堂写作训练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办小报活动。题目为“一件小事”。1.方法和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写作提纲。2.活动提示。
教师发现其中有好的写作提纲,可以推荐给全班学生借鉴。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与反思
1.观察和记录学生短文写作的情况,特别注意学生能否运用本课的重点词语与句型进行实际运用。
2.总结学生口语实际交际的情况,针对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
六、总结全课学习,布置作业 1.修改完成的作文。
2.预习第六课的词语和课文。
第五篇:《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
《记一小事》作文教案
<<记一小事》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的中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一事时,如何“把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作文题目:记一小事
2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堂教学】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必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3)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
4写作指导
(1)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A例文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过失。
B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事,总离不开必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练习写作
(1)给学生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小事口述下来。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小事,大家一起评析。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记一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