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6:1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

第一篇: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

晋城市野生中药材及种植情况的调查

第一节

晋城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情况

1、分布范围广泛,区域特点明显

由于晋城市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中条山和太行山)丘陵、盆地、河漫滩、河流,生态环境良好,水热组合非常有利于野生药用植物生长和发育,因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非常广泛。不仅全市的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集中,类型多样,如重要野生药用植物连翘、山桃、山杏、刺五加、五味子、党参、九节菖蒲、金莲花等就仅仅在山地分布,而且丘陵、盆地、农田、河漫滩分布也比较丰富,如香蒲、远志、柴胡、黄芩等。

从野生药用植物分布的植被的类型看,灌丛、灌草丛和草丛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蕴藏量较高,共有360种,属于69科241属;森林、农田和湿地植被(包括河漫滩植被、水生植被)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较为简单,蕴藏量较低,共有283种,属于47科141属。

野生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疏林灌丛带(海拔1200m以下)有野生药用植物339种,分别属于70科231属,主要是毛茛科、唇形科、豆科植物分布较多,如毛茛科大多分布在中条山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m-1700m)有野生药用植物53科153属235种,如菊科、蔷薇科、伞形科植物分布较多。在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700m-2200m)有野生药用植物29种,属于17科25属。在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m-2322m)有野生药用植物4种,隶属4科4属。在野生药用的生活型组成中,草本植物占第一位,有451种,占74.3%,灌木和小乔木次之,共有156种,占25.7%。

2、种类组成丰富,道地药材较多

从野生药用植物分布的生活型看,乔木60种,属于28科48属,占总种数的9.33%;灌木107种,属31科62属,占总种数的16.6%;草本植物475种,属于85科285属,占总种数的73.9%。药用草本植物在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

按照野生药用植物的类群来看,蕨类植物16科19属29种,占总种数的4.51%;裸子植物3科3属6种,占总种数的0.93%;被子植物98科363属6.8种(包括双子叶植物86科314属544种,占总种数的84.60%;单子叶植物12科49属64种,占总种数的9.95%。

从野生药用植物的临床疗效来看,晋城市的野生药用植物几乎覆盖了中医临床可能出现的所有症状,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等。

在晋城市野生药用植物组成中,有许多传统的地道中药材,如党参向来以上党地区(包括今天的晋城与长治两市)出产的为上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此外,连翘、桔梗、苍术、九节菖蒲、山茱萸等也是中药中的地道药材,在药材市场上也有良好的信誉。

3、某些种类蕴藏量较大,开发潜力可观

由于晋城市生境类型多样,水热条件良好,适于野生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加之近年来国家时限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科学措施和偏远山区人口密度较低对野生药用植物的干扰强度较少等原因,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量有明显的增加,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晋城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据全省农业资源普查,晋城所辖各县区有药用植物406种,常用的或采集最多的360种主要有:连翘、五味子、苍术、桔梗、黄芩、苦参、酸枣、黄山楂、山桃、山杏、乌梨、木瓜、枸杞、冬花、柴胡、大黄、、防风、车前子、荆芥、茵陈、蒲公英、五加皮、半夏、瓜蒌、知母、山细辛、黄花、丹参等。蕴藏量较大且市场前景更好,在控制采收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山区民从提高深入改善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第二节

晋城市所辖县区中药材种植情况

1.目前主要种植品种

(一)党参

国家《药典》中收录了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和川党参三个品种。党参为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属植物党参,又称“潞党参”。陵川县系潞党参主产区之一。

【面积与产量】陵川县党参种植面积约5000亩左右,年总产约50万公斤。

(二)黄芩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面积与产量】近年来,黄芩在陵川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3万余亩,年总产约600万公斤。

(三)桔梗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

【面积与产量】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年总产约60万公斤。

(四)板蓝根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或草大青的干燥根;或十字花科植物移蓝,以根、叶入药。

【面积与产量】常年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年总产约10万公斤。

(五)丹参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面积与产量】常年种植面积500亩左右,年总产约5万公斤

(六)柴胡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面积与产量】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年总产约30万公斤。

(七)金银花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面积与产量】金银花是本县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大面积发展的一个具有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品种,目前已进入现蕾开花期,年总产可达5万公斤。

(八)天麻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面积与产量】常年产量为1万公斤。

(九)穿山龙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面积与产量】常年产量为1万公斤。

(十)冬凌草

本品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以全株入药。【面积与产量】常年产量为1万公斤

(十一)丹皮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面积与产量】常年产量为1万公斤

(十二)连翘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面积与产量】据1990年山西省农业自然资源调查资料显示,我县作为全省连翘主产县之一,野生连翘分布面积大约有60万亩,最高年收购量达120万公斤,目前正在实施20万亩人工种植连翘基地建设工程,全部受益后,可增加产量到200多万公斤。2.当地中药材的流通方式

主要是:中药材收购站和当地药商。3.晋城当地中药材的年收入情况 见附件3

第三节

当地政府政策扶持情况

1.目前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情况及优惠政策

经了解:陵川县和阳城县的部分农民一直坚持中药材多年,该县 政府也鼓励种植中药材,有较多的优惠政策。2.目前晋城县区中,种植业和采集业的优势、特点

在晋城各县区中,陵川县、阳城县药材种植业和采集业较发达。在陵川和阳城县,有一定数量的种植户,而且相对于运城、长治,本地区主要为山区,多为丘陵地带,野生药材品种多而且存量大,野生药材的采集也较长治、运城发达。3.政府发展中药材的政策、规划

晋城市、阳城县、陵川县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在 “十二五”发展中有规划。

附件:1.晋城市中药材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2.陵川县中药材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4.当地的中药材加工情况

晋城市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家,花草药业。中药生产企业3家,天九药业、中晋药业、恒泰药业。

附件1

晋城市中药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关于做好水果、蚕桑、中药材等三个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晋农业(果)字第3号】文件精神,结合晋城市“十一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现拟定晋城市“十二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计划以来,晋城市委、政府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产业来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一个稳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1、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十五”期间,全市中药材开发主要集中在山区的一些乡镇,并以大田种植为主。随着国家政策对种粮的倾斜,粮药争地矛盾逐渐显现,为了巩固中药材产业开发成果,我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中药材开发的空间由大田向大山转移,提出了“稳定大田、开发山地、发展加工”的指导思想,重点抓了以开发“四荒”为主的中药材野生抚育, 全市中药材野生抚育呈现出良好势头。

2、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截至2009年,全市中药材面200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完成 25.3万亩,总产量1900万公斤,总产值2.6亿元。其中耕地种植10万亩,山地种药和野生抚育15万亩。

3、培育了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长期以来,中药材种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为主,给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在北京同仁堂入驻我市陵川县,并成功开发党参系列产品之后,该县又引进山西瑞丰制药集团投资近亿元,建设以中药材种植基地、饮片加工、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于一体的大型加工企业,今年将全面投入生产。陵川县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引资3000万元,建设的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也即将上马。由民间资本建设的五花参饮品合作社,已开发出以党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饮料,即将投放市场。随着中药材加工企业的建厂投产,将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

4、中药材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为加快中药材生产组织化程度,2004年11月我们成立晋城市中药材协会,随之各县也成立了县级了中药材协会,将全市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的企业、村和大户通过协会形式联合起来,形成了以市中药材协会为龙头、县级中药材协会为中坚、中药材合作社为基础的中药材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中药材协会的指导下,全市已建立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0个,吸纳社员7000多户,经营中药材面积近5万亩。

二、“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市立足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一个重点,予以了高度重视。初步走出了一条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以增收为目的的中药材产业开发之路,形成了人工种植与野生抚育并重,技术创新与规模开发并重,基地建设与加工龙头并重的产业化格,推动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靠科技支撑,推动产业水平提升。5年来,在各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与国家药植所、山西大学、山西农大、省医药集团等单位合作的20多位专家、教授合作,完成中药材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推广等项目20多项,累计获得省、市科技专项扶持资金近200万元。其中,由陵川县农开局配合省医药集团、省科技厅实施的国家科技部 “山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党参等5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课题”,以及“党参种质资源评价项目”都顺利通过验收,后续的“党参良种选育”项目也在按计划实施;由北京同仁堂承担的省科技厅“山西道地药材GAP基地建设--党参”科技攻关项目,在党参良种选育、潞党参特征性成分研究、潞党参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山西大学共同完成的“道地中药材有效成份调控机理研究课题”,运用生物有机肥、植物调节剂营养套餐,使黄芩、柴胡等多种药材的产量和有效成分提高,品质改善,效益非常明显。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二是靠规范管理,党参基地通过认证。2002年,国家药监局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之后,我市陵川就以省科技厅、省医药集团在该县进行的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项目为基础,以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为主体,依靠一批省内外专家的指导,在全省率先展开了党参基地的GAP认证准备。先后完成了基地环境评价、基础技术研究、操作规程制定、检测体系建设、加工仓储条件改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受到了国家和省药监部门的重视和支持。2005年6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了党参GAP认证公告,成为我省是第一个通过中药材GAP认证的企业,也是全国首家通过认证的党参生产基地。2007年9月,陵川县党参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

三是靠资源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2004年以来,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中药材发展思路,提出了“巩固大田,提升水平,开发山地,扩大规模”的指导方针,鼓励农民承包、租赁荒山、次生林地,发展中药材野生抚育,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经过五年的示范推广,中药材野生抚育面积达到近15万亩。

四是靠机制创新,促进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们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发展新机制。通过龙头带动、订单生产,项目带动、规模开发,大户带动、合作开发,增强了产业发展活力。龙头企业与23000个农户签订了产销合同,订单面积达到3.5万亩。启动实施了“两区”开发“中药材产业化项目”、市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的“山地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加快了规模化、规范化基地建设进程。

五是靠龙头带动,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近几年,我们在全面提高基地建设水平的同时,注重了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的建设。继北京同仁堂之后,我们又引进山西瑞丰制药集团,在陵川县投资近亿元建设以中药材基地建设、饮片加工、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于一体的大型加工企业,09年将全面投入成产。太行公司引资3000万元,建设的中药材植物提取项目也既将上马。由民间资本建设的五花参饮品合作社,已开发出以党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饮料,即将投放市场。通过加工企业的建设,将使中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三、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中药材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基地种植面积分散,形不成区域规模,不利于按规范化操作规程进行指导和管理;二是农民对中药材生产的质量意识淡薄,规范化种植的技术掌握不够。基层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对农民的技术指导难以到位。三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脆弱,投入不足,资金紧缺,技术引进、开发及种子、种苗的良种繁育体系还是空白,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四是中药材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监测手段落后,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均

一、稳定、安全、有效、可控;五是缺乏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野生药材资源一直处于自然生存、乱采乱挖,只顾采收、不管养护,只顾生活、不顾生态的掠夺性采挖状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显现。

四、“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中药材产业开发全局,以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按照区域化布局、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开发、集约化经营的要求,稳定大田、开发山地、发展加工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中药材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加强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山地种药、野生中药材抚育35万亩,大田种植15万亩,药材产值突破4亿元,全市药农人均药材收入达到1500元,中药材加工转化率达到40%,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万人。

(三)区域布局

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推进中药材向特色优势区域发展,形成陵川党参、连翘、黄芩、桔梗,泽州黄芩、连翘、板蓝根,沁水连翘、黄芩、山桃、山杏,阳城山茱萸、五味子,高平芍药、牡丹,城区玫瑰等连片种植带。

(四)发展重点 三大工程:

1、中药材基地建设工程。⑴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按照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突出特色、连片开发的原则,重点建设以党参、柴胡、连翘,黄芩、山茱萸、金银花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力争“十二五”期末,连片千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达到20万亩,改变目前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的生产模式。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本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国内知名医药集团公司在我市兴建GAP药源基地,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⑵ 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在中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选准道地大宗品种及濒危珍稀、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品种进行良种繁育。以提升道地药材品质为目标,通过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利用生物育种技术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对柴胡、黄芩等部分混杂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逐步实现中药材种子种苗自给自足和产业化经营。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中,要注重做好濒危珍稀药材人工驯化、繁育研究,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⑶ 多模式中药材示范园区

要把“林药间作、粮药间作、果药间作、药药间作、经药间作、集中连片野生品种的抚育,保护和利用等多种发展模式作为中药材园区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建设8——10个不同模式的示范园区,挖掘和创新中药材传统种植栽培技术,不断拓展中药材发展空间,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同时要把基地建设和我市新兴的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在陵川县西崖沟建设“药用植物园”,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多品种、多模式种植与开发研究,拓展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把园区建设成集生产、科研、教学、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桥头堡。

2、中药材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建设工程。

要重点对山西瑞丰养生堂制药公司、陵川同仁堂党参有限公司、陵川县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晋城市华草药业有限公司、阳城县华萸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天九制药公司、中晋制药厂等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扶持,促其发展壮大。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扶持和服务,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瑞丰养生堂以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为重点,形成年产值1亿元的生产能力;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以药用植物提取为重点,形成 7000万元的生产能力;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有限责任公司以党参保健系列产品为重点,形成 3000万元的生产能力,使之到2015年成为全市加工转化、营销中药材重点龙头企业; 时要培养一批有生产、营销潜力和开发、科研能力的中小型中医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促使我市中药材产业快速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力争到2010年中药材在市转化率达到50%。

3、中药材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⑴ GAP认证

在通过党参GAP基地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做好其它道地药材GAP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5年内,使我市的柴胡、连翘、山茱萸、黄芩4个道地药材骨干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

⑵ 品牌创建

要强化市场竞争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加快中药材产品品牌创建和整合工作,逐步提高我市道地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中药材生产的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四大体系:

1、信息服务体系

依托市中药材协会和晋城市中药材信息网站,全面宣传晋城市中药材基地建设进展与道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同各大网站媒体和全国大型药市链接,广泛收集国内外中药市场信息,按照药材市场的发展规律,对重点品种的市场需求、销量走势、价格行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向农户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动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以市场需求指导药材生产。

2、检验检测体系。

加快建设晋城市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中药材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积极引导中药制药企业制定自己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和无公害中药材标准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测,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确保用好的品质占领市场、引导市场。

3、科技创新体系 ⑴ 技术创新与推广

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中药材生产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依托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组建中药材研究所,加强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搞好中药材基础性、应用性理论研究和开发,特别是重点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繁育、病虫害防治与中药材无公害种植配套等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要切实加快规范化种植技术和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工作,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中药材示范基地要先行,通过基地样板的辐射作用,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

⑵ 科技培训

药农科技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十二五”期间,要把药农的科技素质培训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具有战略基点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中药材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来抓。要重点选择10种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GAP研究开发,组织力量进行规范化技术攻关,在此基础上制订标准操作规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80%的药农掌握主要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依靠科技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4、市场流通体系

搞好中药材营销体系建设,强化流通服务功能。要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在陵川建设全市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物流中心,并利用各地现有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道地药材的销售窗口,广泛吸纳省内外药厂、药商参与中药材流通。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中药材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中药材专业生产大户和中药材营销大户的特殊作用,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要利用现代信息流、物流和电子商务技术,逐步搭建中药材网上交易平台,减少中药材交易成本,扩大我市道地中药材的市场份额,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中药材主产区,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要把这一特色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拓宽思路,打破常规,常抓不懈,真正把中药材产业抓出成效。要抓好中药材生产管理、中药材科研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三支队伍建设,稳定机构,理顺职能,切实解决中药材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做好中药材开发这篇大文章。

2、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药材的支持力度,加快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要从农发资金中切出一块建立中药材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基地建设、GAP认证、技术培训和推广和中介组织建设;对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能力,可采用财政贴息贷款方式进行扶持,特别要帮助和协调解决好中药材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季节性原材料采购资金落实问题。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同退耕还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依托,吸纳聚集各方资金投向中药材产业,鼓励进行合法有序的土地流转与土地继承,鼓励进行规模经营,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大服务和宣传

各级中药材生产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监管。农发、药监、科技、农业、计划等部门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采取各种方式深入宣传和指导中药材GAP、GMP的认证和实施,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加工水平。

4、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中药材产业的出路在于实现产业化经营。坚持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同药农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订单中药农业,契约经济和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的企业优先予以扶持。培养壮大加工、营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药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全市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5、加强中药材协会建设,完善中药材社会化服务网络。要充分发挥中药材协会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行业协调的作用,加强对各种药农自发组建的中药材服务合作社组织的引导和规范,健全服务网络,开展全方位服务。

6、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中药材产业上档升级。要切实加强同知名中药企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要切实加强中药材技术队伍建设,在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中学开设中药材种植加工专业,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优势,不拘一格培养中药材专业人才;积极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技术承包或以技术入股,开展有偿服务和按效益提成,逐步推行规范化种植技术,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附件2 陵川县中药材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陵川县农业综合开发局

中药材产业开发在我县有着良好的基础,是农村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特制定“十二五”期间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又好又快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以野生抚育为突破,拓展了药材发展空间,加快了产业规模扩张步伐。“十一五”期间,我们从人均耕地少、山地面积大的基本县情出发,在巩固大田种药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规模扩张的有效路径。经过试验、示范,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了利用山地资源,进行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种植模式。按照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理念,采用 “野生资源封禁保护、荒山荒地仿野生人工栽培、退耕还林地林药间套、疏林地撒播补种、次生林地林下套种”等模式,重点发展黄芩、连翘、柴胡、党参等道地品种,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7月,省农业厅在我县召开中药材野生抚育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并在全省大力推广。2009年10月,县政府出台了《陵川县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建设20万亩连翘基地的发展目标,把全县的中药材野生抚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09年,采取政府扶持,订单生产的方式,在全县建成了1000亩的连翘育苗基地,并在潞城、秦家庄等乡镇进行了大面积发展连翘的示范。预计到2010年底,20万亩连翘基地可基本建成。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使闲臵的荒山荒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为中药材产业规模扩张开辟了广阔空间,进而保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到2010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25万亩,其中大田种植5万亩,野生抚育20万亩,中药材产业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元。

2、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提高了集约经营水平,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十一五”期间,我们抓住各级政府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了一批中药材开发的项目和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中药材产业由分散布局向规模开发转变,由粗放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2006年,我们首次启动了市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的山地中药材开发项目,在崇文镇连片建成了覆盖7个村共4100亩的山地中药材开发项目区,随后又于2008、2009年分别建设了潞城镇4200亩中药材野生抚育项目区、秦家庄、潞城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区。三个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争取财政投入280万元,带动农民投工折资340万元,全部受益后,年增收660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2008年,我们又争取到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规划面积6000亩,国家投资300万元。2009—2010年,已完成4000亩,承担项目建设的28个退耕还林村,都集中连片建成了百亩以上的中药材开发项目区,不仅为解决退耕还林农户长远生计开辟了途径,而且促进了了中药材生产的集约化经营。2007年,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全省“两区”开发项目,争取扶持资金500万元,分别用于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及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有效缓解了产业开发的资金困难。此外,我们还争取省、市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用于中药材野生抚育技术研究推广、中药材生物有机肥推广等项目,使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升。

3、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了整体开发水平,增强了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十一五”期间,我们着眼于中药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立足于产业发展后劲的增强,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研究、试验、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配合山西省医药集团、省科技厅,在完成科技部党参、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又连续实施了党参种质资源评价、党参良种选育等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与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山西大学共同完成了“道地中药材有效成份调控机理研究课题”,经过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配合市中药材协会,依托山西大学、山西省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历时三年时间,完成了全县野生中药材资源普查,为今后指导中药材产业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2009年,按照全县“三沟一岭”特色农业基地的部署,在锡崖沟景区启动了药用植物园建设项目,已引进药用植物品种200多个,将为全县大规模的中药材开发进行品种储备,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建立的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引进、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多项,培训农民1.8万人次。组织实施了中药材野生抚育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引进了山东黄芩、贵州何首乌、河北毛知母等品种以及中药材生物有机肥、党参壮根灵、黄芩除草剂、机械采收药材等新技术,推动了中药材的品种多样化、种植省力化、产出高效化。我县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并于2007被国家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我们实施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课题,被评为晋城市2005-200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10月,我局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优秀单位”。

4、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激发了产业开发活力,形成了一支推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同时,也注重了经营机制的创新。一是引导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农民和城镇职工,承包荒山、荒坡,发展中药材的规模经营,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在百亩以上大户已发展到80多个,成为产业开发的带头人;二是引导帮助药材种植户走联合之路,组织起来闯市场。目前,全县已注册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3个,带动组织农户2000多个;三是重点项目以专业大户或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近年来,我们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巩固退耕还林药材基地建设项目、连翘育苗基地建设项目,都以大户或合作社为载体,不仅体现了规模效应,而且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应用步伐;四是建立中介服务体系,及时把技术、信息技术传递给农民。县中药材协会开办了“陵川中药材信息网”,不定期印发“中药材开发指南”,还与太行村镇银行合作,对重点项目进行推荐,给予信贷支持。目前,以市场为导向,大户为主体、合作社为组织形式、规模开发为目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态已基本形成,成为引领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的主导力量。

5、以产业引伸为目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启动了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工业滞后发展,一直是制约我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十一五”期间,我们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在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上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引进山西瑞丰制药集团,在我县投资近亿元,建设以中药材种植基地、饮片加工、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于一体的大型加工企业,基本建设正在快速推进。2009年,通过对太行中药材公司开发改制,引进运城天王台集团,在我县投资建设以药用植物提取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有限责任公司在巩固党参GAP基地认证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党参礼品包装系列产品,“五花芯”商标还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此外,由民间资本投资的五花参饮品专业合作社党参饮品加工项目、麦仕霓中药材开发公司的中药保健食品开发项目、马圪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开发的高档野党参保鲜加工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链条”延伸、附加值提高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而带来的产业调整和产品竞争趋势,要真正把中药材打造成我县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是产业规模与资源条件不相适应。受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认识程度、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利用山地资源发展药材产业还仅仅是起步阶段,将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特别是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的力度仍需加强;二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品种单

一、管理粗放、质量不稳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技术人才缺乏,农民素质不高,质量意识低下,使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很脆弱;三是服务体系与市场环境不相适应。基层技术服务、信息传递、产品购销的网络建设还没有形成,不能与终端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导致了生产的盲目性和中间利益的流失;四是加工龙头与基地规模不相适应。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加工龙头建设推进速度缓慢,低端产业、原料产品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二、“十二五”中药材产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中药材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有利条件是:

1、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国家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等部门也相继制定了支持中药材生产基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随着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实,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把创业增收的目光转向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药材将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全省扶贫开发将要启动的片区开发、全市正在推进的扶贫攻坚工程,都会把中药材产业开发列入扶持的重点。

2、有扎实的工作基础。通过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从品种选择、人才培养、技术普及、市场开发等诸多方面有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县委、政府提出建设20万亩连翘基地决策后,得到了全县上下的普遍认可。加之,近年来我县中药材产销两旺,增强了产业的吸引力,涌现出一大批靠中药材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县复杂的地理特征、多样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以及面积广袤的山地面积,都为大规模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4、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的潮流,疾病谱和医疗模式的改变,中药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从国际中药市场的现状看,植物药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市场对中药原料需求也会快速增长。近三年来,我县主要药材品种持续畅销,价格大幅上涨,足以证明中药材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5、有可靠的市场通道。我县正在建设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部建成投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县有基地,无龙头,有原料,无产品的历史,为产业大规模开发提供可靠的市场保障。

三、“十二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地资源为依托,以野生抚育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家庭小规模,区域大群体,产业广覆盖、发展可持续为基本模式,着力主攻规模扩张、品种多元、质量提升、加工增值四个重点,构建完善技术创新、市场中介、质量监控三大体系,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中药材打造成全面建设陵川小康社会的骨干产业。

(二)基本原则

今后五年,中药材产业开发要遵循六条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农产品,不同品种对生态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区域规划上应坚持适地、适药的原则,经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选择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种植品种和栽培模式,避免盲目生产造成劳民伤财。

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要立足于我县的资源、环境优势,力求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注重科技,效益优先的原则。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产业开发效益最大化的支撑点,加强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省力化栽培、适时采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依靠科技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

四是合理开发,注重保护的原则。在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特别是大规模开展中药材野生抚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特别注重对原有生态植被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确保林、药互不干扰,互助共生,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生态有效改善。

五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乡村组织,部门服务的宗旨,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项资金扶持、提供技术服务等措施,调动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六是面向市场,产加一体的原则。要把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提高产业开发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一手连市场,一手联基地的桥梁作用,提高产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四、“十二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重点

(一)总体目标

1、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其中,利用大田种植中药材面积稳定在5万亩,利用山地资源发展中药材野生抚育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连翘基地20万亩、其它品种5万亩),中药材种植及采集总收入达到1.5亿元,农民人均600元。

2、建立完善加工体系。“十二五”期间,以山西摩根汇丰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有限责任公司三大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中药材精深加工体系。到2015年,全县70 %的中药材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年加工转化中药材达到8000吨,产值突破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

3、抓好品种更新更换。随着中药材野生品种的不断枯竭和加工企业对原材料品种的增加,我县现有药材品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全县通过品种更新更换,中药材人工种植品种应增加到30个以上,其中,要有10个左右的品种形成一定的商品量。

4、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要建成高标准的药用植物园,品种储备达到500个以上;依托山西摩根汇丰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建成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依托太行中药材开发公司,建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所;以县级中药材协会为核心,建立省级中药材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在重点乡镇、村,建立集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产品购销的服务网络。

5、培育壮大合作组织。“十二五”期间,全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总数要发展到100个,吸纳社员突破1万户。同时,重点培养中药材经纪人200名,提高产业开发的组织化程度。

(二)重点项目

围绕“十二五”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要重点抓好六大骨干项目的实施。1、20万亩连翘基地达产达效。

到2010年底,县政府提出的建设20万亩连翘基地的目标可以基本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基地的后期管理,力争到2015年,20万亩连翘基地能够进入生产期。具体措施:一是搞好补植补种。用一至两年时间,集中搞好连翘基地的补植补种,确保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做到种一亩、成一亩,受益一亩;二是落实管护责任。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有的连翘基地都要承包到户,明晰管护权、使用权和收益权,避免有人种,无人管,不到采收期就抢劫一空的现象发生。三是加强后期管理。要树立“山地当耕地种,连翘当庄稼管”的理念,研究制定连翘基地的管理办法。要通过示范推广山地适度清灌露翘、扩穴施肥、整枝抚育、适时采收等适用技术,延长连翘的盛果期,保证连翘基地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5万亩林地中药材综合开发

针对我县次生林地面积大,生态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对林地经营积极性不高的实际,要在巩固发展20万亩连翘基地的同时,积极推广次生林地林下种药、林药间作综合等模式,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以东部山区乡镇为主要区域,重点推广林下种植和间作五味子、何首乌、穿地龙、黄芩、柴胡、苦参、冬凌草、苍术、天麻、猪苓等品种,面积达到5万亩,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

3、万亩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

我县是潞党参的道地产区,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面积、产量有所萎缩。“十二五”期间,要以规范化种植为基础,以延伸加工、开拓市场、提高附加值为主要手段,以六泉、古郊、平城、崇文、潞城为主要区域,规划发展1万亩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使传统品种重新焕发生机。以此带动黄芩、柴胡等主要品种规范化种植水平的整体提升。

4、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要把中药材加工龙头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开发的重心,加大力度,加速推进。

一是山西摩根汇丰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中药加工项目。在2010年底基本结束土建工程的基础上,2011年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认证,具备生产能力。2012年开始投入生产。到201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600吨,年产值2亿元。

二是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加工项目。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8月底完成基本建设和设备安装,并开始生产;2012年底以马超临界C02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先进工艺的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到2015年,形成年加工转化当地中药材原料5000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的生产能力。

三是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有限责任公司保健产品加工项目。2010年主要开展以党参为主要原料,辅之以地方特产相组合的药膳、药茶、药浴等保健产品的研发。2011年底完成基本建设、设备选型安装、产品审定和质量认证,2012年全面投入生产。到2015年,形成年产值3000万元的生产能力。

此外,对正在建设过程中的五花参饮品专业合作社的党参饮品加工项目、麦仕霓中药材开发公司的中药保健产品加工项目、马圪当农业开发公司的精品党参开发等项目,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5、药用植物园建设

“十二五”期间,锡崖沟药用植物园要在建立300亩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配套建设样品展示中心、产品销售中心、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园区建设,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提供品种支持、技术支撑,增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对外宣传能力。把园区建设一个集中药材品种展示、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研究、科研教学、技术培训、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药用植物园。

6、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业务指导,重点培育一批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财务公开、运作规范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资金扶持建成一批“统一规划区域,统一品种安排、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模式,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价格,统一对外销售”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逐步改变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作用差的状况。到2015年,全县规模适度、管理规范、功能健全的中药材示范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个,组织带动农户5000个以上。

五、“十二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转变资源观念,营造各方重视中药材产业开发的良好环境。立足于我县的资源、环境条件,中药材产业开发的出路在山,希望在山,潜力在山。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生态立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我县的山地资源优势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把传统的单一生态观转变为生态、产业、经济共赢的、可持续的绿色经济观。以2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要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引进成功模式、培树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强化舆论宣传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利用山地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办法、效果和效益,在全社会营造关注药材产业,重视药材产业,支持药材产业,参与药材产业的氛围,使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有效保护,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营造一个有利于中药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的良好环境。

2、强化政策激励,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促进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借鉴我县建设连翘基地的成功做法,“十二五”期间,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鼓励农民放心大胆地在山地综合开发上下功夫、做文章。同时,要制定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防止对中药材资源的掠夺性生产。抓住国家重视农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主动出击,争取项目,增加投入。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用于中药材开发示范项目的建设。在可能的情况下,县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中药材开发重点项目的扶持或贷款贴息。扶贫、林业、水利、发改、科技等部门,有关产业扶贫、生态治理、科技推广等项目,要优先向中药材产业倾斜。要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中药材开发项目,向金融部门推荐,争取信贷支持。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城乡民间资本和县外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开发。

3、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整体竞争能力。要继续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技术、人才、项目,重点进行中药材野生抚育、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依托山西汇丰养生堂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和太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黄芩、连翘等主要品种的GAP技术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的GAP基地认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继续搞好中药材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每年培训农民达到5000人次以上。

4、整合产业资源,实施整体联动,着力构建中药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十二五”期间,要着眼于全县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整合基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产业共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动机制。要积极创优环境,帮助支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并达产达效。加工龙头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通过专业合作社或中介组织,与基地农户实行“订单”生产,面积达到60%以上。专业合作组织要在龙头企业的指导下,按品种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努力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中药材协会在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重点乡镇、村建立协会分支机构,吸纳会员达到3000人以上,并充实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利益调整等职能,使全县中药材产业逐步走上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管理有序,健康发展轨道。

5、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规划效力,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开发的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把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臵,切实抓在手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各乡镇、村都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本区域的发展目标的重点,逐级、逐年度分解目标,并落实专人负责。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对策,确保规划能够付诸实施,收到实效。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

第二篇:中药材汇报材料

菜子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一、中药材发展现状

菜子镇是全市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是陇西县传统的“八大集镇”和全县五大中心镇之一,同时菜子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散),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种植,所产黄芪、党参、甘草、黄芩等药材质品质优良。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菜子镇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2011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2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34.37%,中药材育苗4000亩,分别在东风村、牟河村、板羊村建设1800亩、1200亩、1000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各1处(其中黄芩、黄芪各1000亩、甘草1500亩,党参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5万亩的药材主产区。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党参、黄芪、甘草、板兰根、黄芩等为主的中药材多品种种植结构,培育形成了草源中药饮片加工厂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镇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实现产值700万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702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

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标准化育苗基地运行情况 2012年,菜子镇党委、政府按照“提升药材”的总体思路,以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整合资源,在稳定面积的同时,主攻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从而达到提高中药材品质的目的。镇政府规划将在东风村李家湾社,先锋与侯家门村连接处的董家门社、付家门社、侯家门社共两处各5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黄芩、黄芪、甘草等,同时在东风村建成了100亩的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该标准化建设项目共涉及农户400多户,主要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有效鼓舞了种植户的干劲,使我镇中药材产业化模式种植初现雏形。

三、主要做法

一是严把技术培训,强化宣传引导。按照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大力推广普及中药材标准化技术,狠抓农民科技培训,结合网上远程教育播放科教片和公司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专家授课,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促进先进技术的掌握和管理技能的提升,确保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统一。

二是严把监督管理,注重品质提升。在田间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种植示范点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管理,指导农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施足农家肥,合理密植。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和新型中药材品种的推广,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三是强化基地带动,优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组织生产、协调、信息反馈及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作用,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政府、企业、专家、群众几方面的紧密联系,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体现“订单药业”的新特点。

四是结合党建工作,发挥带动效应。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前党建工作,开展“能人强村富民”工程,组织中药材种植能手对中药材农户进行种植技能的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存在的致富本领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有人办事到有能人办大事的转变。同时,在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民群众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纷纷跟着致富能人学,跟着致富能人干,积极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变革陈旧的种植模式,促进了中药材标准化的推广。

四、中药材标准化发展规划

2011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200亩,中药材对我镇经济收益的贡献率已达到3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实现菜子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而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则是关键。目前,制约全镇中药材标准化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缺少专业化市场,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为充分发挥菜子镇资源优势,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解决缺乏专业化市场这一问题,镇党委和镇政府积极筹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建成菜子镇中药材专业市场。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集中药材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该项目已上报待批,明年将全面启动建设。

针对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积极筹措,多方协调,已经与陇西县圣大药业有限公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实行“订单药业”发展模式,确保“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有效运营,并将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农户签订药材收购协议,确定标准化基地药材将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对药农进行每亩200元的化肥及农药补助。

2012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将扩大到在45000亩左右,育苗面积达到5000亩。同时,镇政府将积极争取,申请科技扶贫项目,在东风村建立10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在菜子村、东风村、牟河村沿菜子河一线建立4000亩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先锋村、侯家门村建立600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预计共需资金969.8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730万元,农户自筹239.8万元,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有力促进菜子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推动中药材标准化建设进程,努力将菜子镇打造为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重镇,提高中药材品质,实现品牌效应。

第三篇:振兴中药材汇报

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 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振兴集团组建于2007年7月,拥有中药饮片、生物科技、医药连锁、糖业烟酒、秦巴药材、小额贷款等6个子公司。集团注册资本2.2亿元,资产逾亿元。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与零售、面向“三农”及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等,为我市药企的龙头企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被省委组织部、省工商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最佳单位”;被安康市评为“和谐企业”。按照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中药材产业将会是集团今后事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多年来,我们在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方面做了些许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地建设

2011年振兴集团选择在镇坪开始发展中药产业,止2015年6月底,振兴集团已在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尖山坪村、渝龙村、三坝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标准化高产大棚350亩,建立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750亩,“百草园”建设100亩;流转林地4000余亩,建成林下黄连示范区3200余亩;流转代征土地12亩,建设中药材工程中心。现已完成 投资3000余万元,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土地流转费用的支付到园区建成后的用工安排上,充分考虑农户的利益。土地流转20年,每5年支付一次流转费,以现金形式兑付。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用工首先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按时令工价及时兑现给农户,同时将田间管理按合同形式承包给农户,制定目标产量,超出目标产量部分,拿出60%奖给农户,调动了农户的管理激情。使当地农户能真正成为拥有土地的工人,一方面享受土地流转的收益,另一方面可在园区获得长期的固定工资,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使当地农户逐年增收。2013年1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镇坪振兴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10月被省科技厅命名为“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基地建设2015年7月初通过市级检查验收,我们将积极申报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5年6月通过国家工信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绩效现场考核。

二、科技研发

目前我们依托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康学院、镇坪县中药材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力量和镇坪适宜发展特色、优质、道地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中药材科技研发。“黄连新品种示范及规 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列入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的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015年6月通过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核查验收,得到工信部组织的专家组好评;在坚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已选育出2个黄连新品种,2015年5月获得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证书,新品种定名为“黄连1号”和“黄连2号”;“黄连新品种选育研究”已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近期市科技局将组织专家鉴定。“中药材野生资源品种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正在实施中,通过充分挖掘秦巴山区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建立“百草园”,广泛征集、引进中药材品种,集成资源、种植驯化、鉴赏观察、试验研究、技术组装、保护利用等,做好品种、技术贮备和资源永续利用,使中药材野生资源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在开发中求得发展。

三、产业发展

根据集团的战略部署,将用3-5年时间在安康高新区镇坪飞地经济园区建设陕西规模最大、最规范、科技含量最高的“安康镇坪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该产业园区计划用地120亩,分3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为技改扩建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新建20000平方米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中药材信息交流平台和中药材检测中心;二期工程主要为新建年产300吨中药提取物生产线,新建年产300吨中药保健品生产线;三期工程主要为中药制剂研发生产项目建设。该项目的有机整合,对于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促进安康中药材产业及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优化项目产品性能,提高药用成分,延伸中药产业链条,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规模,力争对陕西中药产业化发展、安康富民强市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工程4500万元,二期工程4000万元,三期工程3500万元。项目完成时,年生产中药饮片5000吨,年产中药提取物300吨,年产中药保健品300吨,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过万吨,合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润额约为3500万元。农户总利润4256万元;可安排1200余人就业,带动10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平均每户增收3500余元,年提供5000人次的培训,可提高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需求

1、请中国药科大学尽快审核批准与振兴实业集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请中国药科大学审核批准与安康振兴实业集团合作建立中药材工程中心。建立中国药科大学镇坪科研基地和研究生站;

3、振兴实业集团在镇坪飞地园区的项目建设中主要缺乏品种支撑,请中国药科大学指导在中药材提取、中药保健品品种遴选及中成药加工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请中国药科大学在振兴集团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中对项目内容中的中药材物流、中药材检测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考察、工程设计等内容的专项服务和技术咨询。

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聆听!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四篇:中药材产业分析汇报

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乏政策扶持。一是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药材生产出台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受财力影响,标准低、要求高、难兑现;二是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部分农民因种植和加工缺乏资金投入,贷款无路,使企业难以做大;三是保护力度不够。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药农也好,对野生药材的家种、驯养不够重视,部分药农在采集野生药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材时,缺乏合理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引导药农合理保护和积极开发。

(二)缺乏科技人才。目前全县16个乡镇农技人员中,懂中药材种植的微乎其微,中药村产业开发归口农业局,医药、卫生等部门懂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也为数不多,由于受经济因素及工作条件制约,知识结构不能及时的更新,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真正种植技术人员仅在几家中药材企业中。而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我县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户管理意识和水平低,种植中药材的观念陈旧,“靠天收”的意识很浓,没有将中药材生产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 在中药材种植上的重要性,粗放的管理造成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低下,市场竞争力弱。许多种植户因不了解或不能全面掌握中药材的生产、采收、加工技术要点,导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低、产量少、效益差,甚至错过种植时间,造成欠收或绝收。

(三)缺乏龙头组织。目前,嵩县规模性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只有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一家,且群体小,对中药材种植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1、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协会运作滞后。中药材协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民对专业协会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积极地联合其他种植户组成联合体(专业协会)共闯市场,减少个人 承担的风险,降低流通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由于缺乏龙头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难辨。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制约瓶颈。第一,我县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第二,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适销对路品种,不少种植户因信息不灵或受虚假广告的诱惑而盲目引种种植,有的受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之害,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对药材认知不足,致使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人数少且年营销额不大,造成中药材产品销售空间小,药材收购大多靠外地客商,价格低甚至难以销售,种植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3、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基地规模滞后。中药材品种不成规模,分散为千家万户种植,且品种种植多样,产量不成规模,不利于客商收购,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盲目性较大,药农抗御风险能力弱。

(四)缺乏专业市场。我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尚不健全,专业的药材交易或批发市场并未建立起来,迫使药农千家万户找市场,盲目性大、风险大。由于缺市场,客商引不来、留不住,农民千家万户种药找不到市场,药卖不出去,且上当受骗,压级压价时有发生,严重挫伤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目前我县县委县政府已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总的情况来分析,政府仍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加大推进力度。对我县中药材生产开发的现状,应辨证地分析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变自生自长为积极引导,变盲目生产为对接市场,变零星种植为规模生产,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出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全县上下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新闻媒体、科普宣传部门要为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产业形象、产业内容的宣传和对农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3、优化政策,重点扶持。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发挥带动效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药材科技开发、技术鉴定等。财政、金融部门对企业和农户资金方面的扶持、服务要到位。制定完善中药材项目开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二)坚持科技领先,强力推进科技兴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领先的科技来武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领先工作中要抓住五个环节,一是品种要先进,对落后品种要进行淘汰、改良,提纯复壮,以良种良苗保证高产高效。二是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三是立足加工企业的工艺改造延伸产业链条,由目前的出售原料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出售成药、半成药为主,实现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栽植过程、生产环境、加工工艺等实行全方位质量跟踪监控,确保中药材产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五是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中药材优质高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要重在培育,选择一批有文化、有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和送科技下乡,努力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确保增收增效;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将专业种植或经销大户发展成为种植经销科技户,带动种植技术的推广。

(三)培育龙头组织,精心做大产业规模。中药材种植要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分散种植的局面,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药材事业的发展。而培育龙头组织是壮大产业规模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五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东靠000,南连000,西依000,北与000接壤,面积67.68平方公里。省道徐合公路000线穿境而过,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利,是连接甘南的主要通道,也是汉、回、藏各族人民进行商品交流的重要农贸集市。全镇农业总人口4025户17864人;有耕地面积15201亩,人均耕地面积0.86亩。土壤多为黄土质壤土,适宜种植当归、黄芪、马铃薯等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主要以全膜当归、黄芪、马铃薯、蚕豆、小麦为主,另外种植小杂粮等。每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约600人左右,2014年人均纯收入4336元。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2015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42.68%,在===村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点==亩,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当归、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结构。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镇重要的支柱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702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

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按照“提升药材产业”的总体思路,以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整合资源,在稳定面积的同时,主攻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从而达到提高中药材品质的目的。镇政府在上三族村建成了5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的中药材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四是强化政府推动,调动群众积极性。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及时解决示范点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由主要领导亲抓,组织协调到位,镇村干部蹲点守,做到了具体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科技难题。同时,给农户免费发放地膜14.6吨、3%辛硫磷颗粒13.12吨、3%辛硫磷乳油0.54顿、农用专用肥106.8吨、马铃薯一级庄薯3号41.44顿,解决了农户投入不足的难题,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五是强化基地带动,优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组织生产、协调、信息反馈及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作用。由协会牵头带动,农户自主参与,统一调配劳力、机械,按照市场行情,自主进行药材精加工或粗加工,出售药材,增强了自我发展力。同时,按照把示范点建成企业原料基地的要求,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我镇积极与000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联系,让企业参与建基地,将000示范点作为企业的种植基地,向中药材种植农户每亩补助100元,有效带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通过政府、企业、专家、群众几方面的紧密联系,使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

六是结合党建工作,发挥带动效应。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前党建工作,开展“能人强村富民”工程,组织

下载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晋城中药材调查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南中药材种植资源调查

    河南中药材种植资源调查 2007-11-10 9:27:34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作者:杨俊杰 尹健 杨海霞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

    中药材熏硫磺情况的汇报 一、硫磺 硫磺 Sulphur [来 源]:为自然元素类硫磺族矿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 [形态]:斜方晶系。晶体的锥面发达,偶尔呈......

    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汇报材料(5篇)

    关于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工作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汇报材料(临洮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5月1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将临洮县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销售及使用情况及临洮......

    晋城八中法制知识教育汇报材料

    晋城八中法治知识教育汇报材料 加强对学生法治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始终把法治教育列入每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议事日程,把......

    中药材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科舸争流。”选自( )。 .《沁园春? 长沙 》 A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选......

    中药材

    中药材天地网于2006年在北京成立,2008年总部迁至中医药产业大省、西部信息高地——四川成都。公司是集中药材信息采集传播、中药材商品网上供需交易和网下物流服务、中药材行......

    晋城名人

    晋城名人,誉传神州 次营中学魏庆龙 教学目标: 1、 了解晋城现代名人卫恒、孙文龙、赵雪芳、郭台铭、范守善、刘开周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后,晋城市在政......

    中药材种植女能手事迹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中药材种植女能手事迹汇报 不断拼搏进取,创造精彩人生 我叫XXX,今年37岁,是BBB镇AA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作为一个农民,想干成点事是很难的,而对一个农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