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论文3(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2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咨询论文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咨询论文3》。

第一篇:心理咨询论文3

浅析监狱警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近年来,罪犯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广泛关注,罪犯的心理健康工作也因此取得了重大成绩,这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标志之一。相比之下,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问题多多,却问者寥寥,很少有人关注。从某种角度来说,警察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没有身心健康的警察,就谈不上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一位专家对一所监狱的警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许多警察把每天的工作变成了单调乏味的职业义务和似乎是毫无新意的重复劳动,缺乏教育改造新观念的萌动和教育改造最终目标的思考,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信心,缺乏心理健康的支撑,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表现说明监狱警察存在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束缚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危害不容忽视。下面,浅略分析一下监狱警察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原因及对策:

一、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

由于他们所处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以及从事着成年累月与罪犯打交道的特殊工作,使其承受着数倍于常人的心理压力。在此高压下,不少干警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一次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1.23%的监狱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49%已经构成心理疾病,目前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从调查数据来看,警察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等。从性别来看,女警察的焦虑倾向高于男警察,而男警察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警察;从年龄来看,中老年警察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警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

1、职业症状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表现在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罪犯,遇到压力焦躁、烦闷,不能以正常的态度处理一般性问题。

2、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撞。监狱警察的角色特殊性导致执法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不能正常转换。个别民警在工作中,为了在罪犯中树立所谓权威形象,惯于发号施令,要求别人绝对服从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不论在任何场合听到反对意见就勃然大怒,自己做的,错的都是对的,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习惯于被赞扬、奉承,产生浮躁、惟我独尊等不健康心理现象。

3、厌恶本职工作,形成职业倦怠。警察在监狱工作中面对的都是罪犯,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这种情况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既而会导致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造现象,最终将影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

4、长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宣泄,导致抑郁症状。教育改造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之没有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以抑郁症状为主的心理问题。

5、心理失衡使协调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警察心理不健康还影响到人际关系。突出表现就是在人际关系中不适应,如一味地倾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周围的建议,情不自禁发脾气,甚至显现出攻击性行为。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意识,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二、监狱警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新的犯罪趋势及执法要求导致产生心理疲劳及职业倦怠。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尤其是《监狱法》出台之后,罪犯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伴随国家对法制的强化,监狱人民警察普遍存在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态势。近年来监狱押犯结构也产生了很大变化:监狱押犯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一般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多技能型犯罪发展,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黑社会化转变,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罪犯的不断增加等,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增大,风险增高,尤其是近年来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 同时监狱人民警察长年累月奔赴在教育改造第一线,由于警力不足,大多身兼数职。工作中既管生产,又抓管教,集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于一身,白天忙值班,监督罪犯劳动,处理罪犯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晚上谈话、查岗、查哨、查铺等,甚至要对重点罪犯进行整夜盯控等。照顾不了父母、家庭、子女等,角色的多元化和工作的长期超负荷运转,使民警的心里经常处于压抑状态。

2、工作时间过长,压力过大难以缓解。

国外研究证明,时间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犯罪率的升高使在押犯人数急剧增加,而监狱干警受编制限制,干警人数增加较少,同时,我国监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监企不分、监社不分体制,监狱办企业、办社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这样造成监狱一线警力严重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监狱基层一线干警有的白天带班,晚上还要值夜班,常年打疲劳战、消耗战,严重超负荷工作。据调查,作为基层一线的民警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14.5小时,民警每周平均工作日为9个工作日,民警平均每月平均休假天数为5天且随时可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与正常的公务员每天8个小时工作时,每周5个工作日,每月8天的正常休假的工作时间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民警们节假日的休假时间不能保证,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没有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造成身心疲惫,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容易恶化。

3、执法者角色转变不当,不能调节控制不良情绪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拥有多重角色身份的人,在管理教育罪犯的过程中,个别民警心浮气燥,对罪犯在改造中的反复行为产生厌恶情绪,容易动怒,从而使得其行为盲目、被动。个别民警在工作中,为了在罪犯中树立所谓权威形象,惯于发号施令,要求别人绝对服从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听到反对意见就勃然大怒,自己做的,错的都是对的,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习惯于被赞扬,奉承,浮躁、惟我独尊等不健康心理现象。

4、受社会大风气影响,监狱民警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 在改革开放、百业兴旺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无论是和其它警种相比,还是和其它行业相比,监狱人民警察,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监狱人民警察待遇偏低,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这种强烈的反差导致心理的不平衡。这种失衡在心理承受压力的强度有限的监狱青年民警中表现更加明显,如对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怀疑,与自身的人生目标产生冲突等,使一些民警产生了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5、工作环境单调,枯燥,文娱活动匮乏

监狱大多部署在离市区较远、较偏僻地带,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监狱人民警察属于一个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交往面非常窄。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的是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本身所从事的工作种类都没多大变化,每天周而复始的做同样的事情,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厌烦,加之监狱娱乐设施十分有限,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很少,疲惫的身心得不到很好恢复。

三、监狱警察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警察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如处理改造事件时方法简单粗暴,训斥、责骂甚至出现体罚打骂罪犯的现象,这些就是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体现在教育改造中的突出表现。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监狱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下较深刻的痕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源头性心理伤害就无法杜绝。警察心理不健康,造成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进而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及监狱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可以看出,监狱警察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四、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做好思想工作,杜绝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

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而且是个人行为的调节者。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每名民警的心理健康与否。监狱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从警为民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以宽阔的胸怀和伟大的理想、信念,抵御各种心理压力因素的侵入。监狱还应及时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在工作岗位变动、家庭异常等情况时是否出现思想波动,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干警心情舒畅。

2、改善工作环境,营造释放警察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 监狱应加大监管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提高监管安全系数,解放部分警力,也使监管安全更有保障,有效地缩短干警的工作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还应为警察营造释放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如建立图书馆、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等,大力开展警察易于接收的娱乐活动,使民警在这些娱乐活动中能达到忘我,忘却工作中的压力,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3、建立疏导机制,全面启动监狱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

监狱在面向监狱民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的同时,应联合社会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警察开展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建立警察的心理疏导机制和警察的心理素质测评机制,增强警察内在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免疫力,帮助警察改善解决问题的“情绪定向”。并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干警处理好工作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社会适应、学习考试等,帮助干警“减压”,以提高干警在危机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稳定状态、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从而培养监狱民警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性格。

4、注重自我调整,谋求身体与事业双赢

新时期的监狱警察,一定要有“MQ”意识,即“心理商数”意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特别是要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如果意识到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一是要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以生活兴趣摆脱心理困扰;二是要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要及时疏泄负面情绪,化解工作中所受的挫折,使工作压力得以有效的释放;三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单位的公益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四要时时与同事进行真实坦诚的沟通,消除彼此的误解,打造团结和谐、凝聚向上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五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束缚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瓶颈,还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长期、复杂的管理教育罪犯工作中,监狱民警们还将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受到不断的挑战,如何减轻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认真研究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心理状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发展,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能够促 使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能得到改善,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从而使我们监狱各项工作得已顺利开展。

第二篇:心理咨询论文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文摘:中国古语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将此奉为真理,因而后世之人对于子女也就很奉行棍棒教育。殊不知这给儿女留下多少阴影,而且古往今来在棍棒之下又出来了多少孝子贤孙?很明显这种教育太极端,忽略了儿女们的感受,我们应予以禁止,相反的我们应该提倡赏识教育。赏识孩子,给他们鼓励,驱散他们心中的阴影,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学生

棍棒教育

赏识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可谓源远流长,中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可是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缺乏。在我们中国很多地方很多家长老师都奉行着棍棒教育,殊不知这一棒打下去,伤害了多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多少阴影。

记得有一则晚报这样写道:有一单亲家庭的母亲,自己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抚养小孩,自己活着也是为了儿子活着,因而对孩子很是严格,几乎是整天对儿子耳提面命要好好学习。可怜的孩子整天提心吊胆,甚至都对学习产生了恐惧。直道有一天考试考得不理想,结果被这位妈妈活活打死。

不幸的孩子,悲哀抑或是愚蠢的妈妈,都是这棍棒教育下的牺牲品。

而与之恰恰相反的赏识教育,确实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陶行知先生的“奖你四块糖”的故事:一个男生在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时被陶先生看见了,陶先生制止后,让男孩在办公室等候。先生到后,见男孩正在等候,并没有立刻责怪男孩,而是掏出一块糖果给男孩,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也是奖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听话住了手,说明你尊重我。”男孩疑惑的接了糖果,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果给他,这时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先生这时又掏出第四块糖果:“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

在赏识教育中让孩子们知错改错,这不比在棍棒的威胁下好很多吗?除此之外赏识教育还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赏识教育——带来自信

赏识教育是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被欣赏的渴望。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与鼓励。”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赏识,而那些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更需要得到赏识。

有一个小女生,刚从农村转入城里一所学校,进班后,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不参加活动,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看得出她很自卑。在一次美术课时,老师让画一幅森林的图片,十几分钟过去了,其他小朋友的纸上呈现出了一幅幅茂盛的森林,而她还是白纸一张。当老师来到她身边时,很明显感到她很紧张,她的身体在颤抖,双手不停的揉着衣角,怯怯的不敢抬头。老师鼓励她,并手把着手教他,一棵小树出现了,老师表扬他画的很不错,小女孩的眼睛里出现了光彩。接着又一棵小树出现了,老师赞许的点点头,小女孩画的更努力了,很快一幅生机勃勃的森林图出现了。看着自己的作品,他惊讶的张开了嘴,这时老师表扬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女孩哭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总会不时的发现女孩身上上的闪光点,女孩渐渐的发生了变化,变得开朗了好多,也更自信了,会主动和同学玩,主动融于集体。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的基石,是学习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只有真正理解、尊重、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才能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才会焕发生气,才会茁壮成长。

赏识教育——去除冷漠

贵州卫视报道了一则故事,令很多父母躬身反省。有一个中学生,父母都是老板,生意做得很红火,可也正因为忙生意,无暇顾及孩子。渐渐的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正常,经常逃课,沉溺于网络游戏,性格变得冷漠、孤僻,双亲怒不可接,将孩子打了个半死。可事后他还是我行我素,甚或当父母训斥时,便恶言相向,几乎叛逆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有一次父亲酒后开车被撞,本以为他会来探病,结果直到父亲出院的那一天也没见他出面。作为父母他们感到自己辛辛苦苦赚钱,还不都是为了让孩子生活过得舒适,能更好的学习,可是这样的结果令他们心寒。

此时贵州卫视有一个专题节目《换亲行动》,为了挽回亲情,他们参加了这个节目。男孩被送到一个贫困的山区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经过短短的一个礼拜,男孩几乎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冷漠,甚至还学会了关心他人,而且当这位“爸爸”受伤时,几乎一路小跑将他背到医院,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当记者询问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他答道:是赏识和关怀。他进一步解释道:在以前的家里,父母经常忙于生意,根本就不关心自己。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考了一百分,兴冲冲的回来告诉父母,可当时爸爸正在与客人谈话,可能有些谈不拢,当他兴冲冲的告诉爸爸考了一百分,本期望得到肯定和表扬,哪料到心烦的爸爸扬起一巴掌打过来。就在那一刻她听到了玻璃碎的声音,那是孩童玻璃般的心被打碎了,也正是从那刻起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在这个家里一点都不重要,于是就变得冷漠叛逆。可是当他来到这个新家庭是,是新“爸爸妈妈”的赏识和夸奖以及对他作为的肯定,让他从新找回了家的温暖,让他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讲到“爸爸”去看病时,他哽咽了,他说:爸爸之所以摔倒,是因为为了在临行的前一天晚上,让自己洗上一次澡,要知道在这里用水可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挑一担水要走很长的山路,而爸爸也正是在挑水途中受伤的,这怎能让自己不动容!

一件很容易很简单的事,可是生活中家长老师舍本逐末,往往忽略了它,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赏识的心理,结果与孩子们产生很大的隔阂,家庭也就变得不再和谐。

赏识教育——孩子心里健康的法宝

一个长期被忽视,被喝斥的人很难有健康的心理。要知道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被肯定。那些长久不被重视的孩童或是成人,他们的心灵会慢慢扭曲,有时会为了得到别人的赏识,往往会做出一些很极端的事情。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时有发生,据调查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而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的压抑,长期的不被赏识,为了让别人注意,同时也渴望得到赏识,久而久之,便酝酿出要干一件大事,要吸引所有人的眼球结果却适得其反。

都说孩子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可要知道这并不能随口而已,为了花朵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和老师亦或是其他人,不能仅仅在物质方面满足,还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为此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发现他的每一个闪光点,认同他,赏识他。参考文献: 1.朴承学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6).-18-18]

2.张滨

孩子心理健康的法宝——赏识教育 现代养生-2009(6).-44-45

3.潘立强

心理健康教育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科技信息-2009(11).-280-281

4.苏喜枝

赏识:让盲童沐浴成长的阳光——也谈盲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特殊教育-2006(5).-31-32

5. 袁海燕

让孩子放飞自信的翅膀

小学青年教师-2005(10).6. 张丹

培养高中学生积极心态的方法探究

普教研究-2005(4).-36-37

7.杨姣

在交流中成长

基教版-2004(11).8. 彭英

培养教师的健康心理及教育技能探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2004(1).-46-47

9.窦月玲

透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二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10).-66-67

10.郭茂荣 胡飞跃

生命的震撼:赏识教育

政务宣传-2004(12).-59-59

11.李颖

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5).-52-53 12.黄平饶厚力

以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8).-80-80

13.范海兰

赏识教育——爱的升华

心理与健康-2002(6).-8-9

第三篇:心理咨询工作总结(合格论文)

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我是师范院校毕业,先后在中专和中学任教,后来虽然离开老师岗位,但职业习惯使然,总是好为人师,看见朋友的孩子总忍不住和他们聊聊天,遇到他们有什么烦恼,就时时开导他们。所以当社区成立心理辅导站时,我就主动报名,成了社区心理辅导员。辅导站有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那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与来访者建立和谐有效的咨访关系,初步掌握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也逐步开始心理辅导工作。

我的第一次独立辅导,来访者是一高二学生,主诉症状:头疼,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厉害。我用教师的惯常思维设想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种种因素,准备辅导时再一一剖析,结果刚进入咨询,我就发现自己的思路错了,于是我及时调整了辅导思路。通过引导启发,来访者他讲出了他的心事,主要是因为对手淫的恐惧,担心自己手淫会影响身体健康,可自己又无法克制,心理极度的矛盾和困惑。找到了问题,我就着问题告诉他了一些科学的性知识,澄清了他的片面认识,于是我结束了辅导。看到他神情轻松走出辅导室的背影,我对自己所做的辅导很满意,为自己的第一次辅导的胜利感到非常满足。可在一周后的回访中他说还是头疼,我纳闷了,难道来访者还有别的问题,我没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反复分析、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后,我还是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没办法,我只好向指导我的咨询师求教,他说,“我们做心理辅导的是要帮助别人,在没有彻底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前,千万不能草草结束,否则,就是对来访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要想做好心理辅导,首先就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硬着头皮再次约了来访者,在上次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指点,我较好的完成了我的第一个辅导案例。第一次的教训和经验,让我明白,心理辅导千万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心理问题远比生理的病症复杂得多。后来,我又做了不少学生的心理咨询。在实践中,我感悟到换位思考与开放的态度对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尤为重要。

有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一个高一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年级举办学习经验交流大会,级长认为他的经历对其他学生会很有启发,要求他给年级同学讲讲他的体会和感受。起初他同意了,可就在预定开会时间的前两天,却突然不愿去了,级长和班主任分别找他长谈过几次,可他怎么也不愿意去。后来这位级长找我帮助,我了解到这位学生曾中途辍学,辍学后的种种经历让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决心重返学校,好好学习。现在他只想埋头学习,不想参与其他事,该生性格倔强。对找他谈话的老师抱有极强的防卫心理,不愿自己的经历被其他同学知道,怕被他们嘲笑。在知道其原因后,我真诚地与其交流,言明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能理解他的想法和担忧,但学校方面保证能给全校学生正面引导,而对其本人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对他的尊重、理解缩短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40分钟左右平等的交谈中,让他认识到了内心的困惑和冲突,最后他自愿答应给大家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人生经历让同学们感触很深,激起了全体同学学习的热情,效果十分理想。这个案例也让我认识到,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脆弱,很容易受伤害,心理咨询师只有真正做到对孩子的尊重、真诚,才能打开孩子的心,而孩子一旦被触动,会回报以他们的真诚。

在我做过许多青少年案例中,不少是青春期成长心理问题或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等。这主要是中国人的竞争压力,当代人就业压力等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人们内心充满不安,大人的不安会传导给孩子,社会的不安会传递给每个人,这种不安主要是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个人荣誉等带来的,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分配差距过大带来的。再加上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如中国人的望子成龙心态、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的教育,会导致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降低。比如,我做过的学生强迫症,该学生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结果导致学习过分用功,做不来的题目也要拼命的去想办法去解答,结果导致用脑过度,产生穷思竭虑,想一些不必要去想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最后只能休学做心理治疗。通过半年左右的心理辅导,最终走出心理障碍的泥潭。那么导致这个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有哪些呢,比如父母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如:你那个表哥多有出息,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学,现在某个著名公司工作,待遇很好等等。如,孩子考试考不好了,父母就不高兴,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父母经常用外在的东西来要求和衡量孩子,来评判孩子,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外因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环境影响。如有的父母,喜欢干涉子女的事情,比如孩子在玩时,就会问他作业做了没有,孩子在看电视,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又强行不让他看,只要父母想到要孩子做什么就强行干涉孩子,命令孩子去做,逐步地孩子慢慢的没有主见了,他的行为总是被支配,慢慢的就变得内心没有真正的自己了,更有些家长不断地指责自己的孩子这样不是,那样不对,时间长了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就发生了改变,也开始形成否定自我的思想了和性格。一旦自我否定的人格形成了,就很容易出心理问题,加上遇到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心理自我修复或恢复能力,会被主观上的自我否定性格人为阻断,人为把心理问题不断的自我强化,这个强化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自我否定-对自我本性的否定。

遇到这种案例,我通常会约访孩子的父母,建议父母尽量不干涉孩子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更不能强行干涉和打击。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即使你对他的行为和思想或情绪不赞同,也要无条件理解或尊重。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思想和行为或情绪是合理的。你理解、尊重他了,他的一切都会变化的,会自我成长的,父母只要旁观就可以了,不要轻易下好坏的结论。一切都在变化,没有好坏,即使是坏也是暂时的,需要宽容。

三年多来,我一边接待来访者一边自我学习成长,以各种方式提升自己,如网络学习,跟着老师学习,参加系统的学习班,参加工作坊,也多次参加成长小组,在助人的过程自己同时得到了身心灵的成长,学会与不同类型人的交往,改善了与家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让自己人生更充实,让心态更淡定,让关系更和谐。我的改变主要来自于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的转变。由以前的任性固执变得较灵活圆滑;由以前的自我中心转化为能够换位思考;以前总是喜欢拿放大镜照别人,现在能站在镜子面前观照自己;以前总觉得批评能让人改变缺点,现在明白表扬更能让人发扬优点。

有人说做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我觉得是自助助人。要想助人,必须自己先成长,只有自身问题得以解决,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因为要做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基本都是十年磨一剑,最重要的原则是他们不能偏激,要保持客观中立,同时要既感性,又理性。因为心理咨询师很多时候面对都是情绪、思维有问题的人,所以他们必须感性地去与来访者共情,令来访者觉得被理解、被尊重,还需要用理性思考如何引导来访者认识自己思维的盲区,有时还要执着地去面对一些偏执的来访者。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随时保持内心平静和心理平衡,因为只有平静、平衡才能控制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否则,遇到忧郁的人往往会把人急死,偏执的人往往会把人气死!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视野要开阔,思维要广博,荣辱不惊,常常要跳出问题看问题,才能发现来访者错误的思维,而不会被来访者牵着走。心理咨询师还要是个辩论高手,因为爱偷换概念的人根本抓不住问题的焦点。

距离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我还有很大差距,但我相信,随着自己咨询实践和经验的增加,我会很快成长。在未来的咨询道路中,我将更加完善咨询技能,争取在青少年心理成长这个领域探索下去,为孩子们打开心结、解除烦恼,为许多因为孩子问题而感受不幸福的家庭解决心理困扰,为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被更多的人认可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END

第四篇:心理咨询辅导员论文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考核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初级)

论文题目:永不放弃—我的人生之路

名:___

王慧

_____ 身份证号:_ 学

***021 YCGQ73OO215828

_ ___

号:

培训中心:新疆泰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考试日期:

2015年1月26日___ _ 完成时间:

2015年1月26日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永不放弃——我的人生之路

姓名:王慧

考试时间:2015年1月26日

[摘要]

本文从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处事态度、对学生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品质等方面对自我的成长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职业特点、职业期待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成长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和期望。

[关键词] 永不放弃 个人成长 心理辅导员

一、自我成长分析

认识﹑情趣和情感意志是心理过程,每个人都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认识者外界事物,反映着这些事物和自己的关系,体验着各种情感,支配着自己的活动。但是,各人在进行这些心理活动的时候,都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我则在自己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有着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性格﹑乐于助人的品质﹑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独立的人格。为了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为了能更快地提升自己,更快更广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则捡几颗自我成长的中的珍珠,串成串让它熠熠生辉并发扬光大,以激励我与时击进和更好的面对未来。

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小时候,常在田间的小路上玩过家家;在宽阔的麦场上捉蜻蜓;在田地里挖野菜割青草;在小河里捉鱼虾;在树林里捉迷藏;在茫茫的夜空下数星星„„感谢大自然铸就了一个可爱的生灵—我,是它让我的童年五彩缤纷充满欢乐。我是天地造就的,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爱护幼小生灵。

大学时代的我可谓风华正茂,一路欢声笑语。这使我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怀着一颗阳光的心态。“阳光不锈,百事可乐。让微笑结盟,让爱洒遍人间。”这是我心中的格言。那时我曾经这样憧憬未来: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我就当一名让孩子和家长都喜欢的老师。随着花开花落,知识的日见丰富和生活的历练,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生命是有限的,我不能光溜溜的来再光溜溜的去。我总得做点什么,要让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泰山不辞坯土而成其高,大海不弃涓流而成其阔”。让我以自己微薄之力用心点燃生命,星星之火亦可燎原。让人间充满爱和人性的光辉,愿我所到之处百花皆灿烂。所以我选择了教育,我热爱学心理学,助人则助己。让国家和谐,让家庭和睦,让个人和气,让心灵和美,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故我爱教师这个职业。

我的家庭对我的成长也是很关键的。我有一个温馨自由的家,丈夫是我的倾诉对象,不管有多大的烦恼和挫折,只要给丈夫倾诉一下就能使我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他对我开导、帮助的方法,也让我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去帮助和开导学生。我的孩子使我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我总是不断地学习,看过很多有关赏识教育的书,赏识教育被我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的朋友和同事都觉得我容易相处、心地善良、有爱心、责任感强、为人坦诚,是一个可靠的人。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找我商量、求助。他们相信,我是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的。朋友们都认为和我在一起不会有压力,我是他们的倾听者和好参谋。而我坚持不懈的性格,给朋友们一种动力。不过朋友们经常批评我心太软,有时缺乏原则性,在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灵活性上,有待改进和增强。在对待他人方面,我会尊重他人,并接纳他的缺点,一般情况下相互之间能很好地沟通。

我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女性,平时很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我认为男女除了在性别上是不同的,不存在人格差距,社会生活中更该是平等地。我的基本人生观是:坦诚面对每一个人,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我的道德标准是:本着良心办事。

二、职业行为分析

自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以来,我从事着数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技能,在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的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工作中,我发现德育教师比一般的教师更容易让学生接触,学生也喜欢找德育教师进行聊天和帮忙,这就使得我们德育教师更好地能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而作为德育教师的心理辅导员,要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它们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只有德育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发展是不完善的。过去,只重视德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并没有真正改变,反而将不合格的学生输入社会,给社会带来负担。第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德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二者主要区别有:第一、德育主要是解决学生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对说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的基础问题。第二,在德育中,学生常被当作社会关系中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则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政治”问题来对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

我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好妻子,我马上也要成为一位母亲,孕育一个小生命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是生命的意义,责任的重大。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我认为我具备一名心理辅导员的资格:有乐观的人生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有较强的洞察世事体察人心的能力,乐于助人和比较完善的人格品质。这些让我能够很好地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辅导员。我的职业缺点是:长期从事德育教育,会有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于这点我会经常反思自己,来提高自己的境界。

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领悟,来逐步提高与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合格心理辅导员,是我今后所努力的人生方向。

[参考文献](1)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2)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3)刘颖 《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辅导》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年

第五篇: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论文

国际学院课程论文(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 程: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生姓名: 苏 芳 学号: 08030118

专 业: 对外汉语 年级: 08

任课教师: 李红梅

完成时间:

2011 年 6 月 1 日

成 绩(百分制):

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的心得体会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 08030118 苏芳

人类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类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人的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的重要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日益突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由此而得到重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何种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如何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是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关于心理学的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合格的学校心理学家,为日后的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开设的看法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主要是针对正常人,即一般心理问题来进行答疑解难。对所有学生,对他所处的各个成长阶段进行学习辅导,生涯辅导以及人格辅导。心理咨询就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的过程。而作为心理辅导老师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对教师与家长进行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收集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向学校领导提出教育改革的建设等。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的开设,使接受教育的未来教师们懂得了一定的专业的心理知识,日后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以下仅为本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课程开设的一些看法。

(一)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日后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人们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比较关注,为此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有关的调查表明:有4.5%的小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中小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小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似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心理健康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我们极有必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制高点,作为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具体举措。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课程开设,使未来教师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教育,对未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多多少少起到了一些引导作用。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该课程的开设,是国内心理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系统走出了相对封闭、僵化的模式。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思想观念

正在形成、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冲击。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明显增多,教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的心理问题也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各级学校系统中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充当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角色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小学各科教师、德育工作者、校医务工作者、教育学、心理学科研人员等。上述工作人员中即使是跟学校心理学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心理学教师、科研人员也达不到国外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与训练要求。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学校心理学家,即使某些心理学家在学校心理学方面作些研究或服务,也不是专业的学校心理学家,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原来只有心理学专业,这对于一百多门分支学科的心理科学来说,我们的心理学专业口径不算窄。1992年国家教委调整高校专业时将心理学列为理科的基础学科,只将心理学调整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然而心理学100多个分支学科,除十几个是基础学科外,其余的全部为应用。究竟如何用?哪儿用?学校心理学就是一个方向,一个领域。该课程的开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子。

(三)该课程的开设设置突出应用性。

应用性即课程设置力求务实、用得着,着眼于现实教育情境中所涉及的心理学问题。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功能就决定了学校心理学家应有广博的知识,因此我们除了在高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课程外还需要一些辅助课程,比如说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这样类似的课程进行辅助教育。这对于我们日后工作中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估诊断提高了准确性,我们从事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校为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其共同解决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对教育情境中的不良倾向和有碍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行为及时给以告诫和劝阻。对学生的不良品德、越轨行为进行矫治。进行诸如此类的工作,经过课程培训的我们再一定程度上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该课程的开设使接受教育的学生了解了一些专业知识,学会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还培养了交际沟通能力。

就我自己而言,在上这个课之前,没有接受专业的心理知识方面的教育,这样的课堂使我增长了很多的见识,了解了很多关于人类心理的知识。自己课外也去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知识的书,尝试着去分析心理问题的标准,也去看一些心理咨询的案例,慢慢地了解我们在面对心理有问题的来访者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观看了老师推荐的电影《心灵捕手》和《国王的演讲》,细致地观察里面的类似于心理咨询师的人物如何抓住来访者的心思,适时地去表露自己的观点,主动地参与谈话,使来访者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从而直击来访者的内心隐秘之处,找到症结所在进行引导。

我尝试过去和一些人沟通,并且试着采用立即性技术与对方沟通,做一个忠实的聆听着,并且换位思考,做到相互扶持。发现这样一来,起先彼此压抑的聊天会变得更加的轻松自在,还能明显地感觉到对方对自己的信任感。所以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有与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才可以更好的在工作中施展你的才华,尽快的将你的顾客引入治疗状态。我也从此类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

我自己尝试着和同学们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心理测量,比如症状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情绪类型测试、情商自测问卷、心理压力自我检查、心理承受能力的自我检测等,一方面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将知识学以致用。自己感觉心理健康程度为良好,在这个竞争压力异常激烈的社会,我们是需要去塑造一颗坚强的心,抵制各式各样的挫折和苦难。学习了这门课程,在成为出色的学校心理学家之前,也应该先把自己塑造一番,结果表明,效果

还是不错的。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的积极乐观,遇事也学会了冷静,不再毛毛躁躁,总之,我觉得对我们的心理素质提高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自己的案例:今年大三,随着毕业的临近,内心越发的不安。是工作还是考研,很是迷茫。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越发的伤心和压抑,没有很突出的成绩,也没有很突出的工作能力,什么都是中等水平。考虑就业,怕竞争不过那些能力很强的同学,考研吧,又怕被优秀的学生淘汰,进退两难。两者兼顾吧,还担心自己没有多余的精力。没有目标的生活,除了迷茫还是迷茫。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怀疑是否白白混了四年,怀疑自己是不是白痴笨蛋一个,什么都不突出,把自己批判得一无是处,心情越发的压抑和沉重。简直看不到未来。偶然的一次谈话,知道了很多同学和自己一样的迷茫,但是她们并没有很沮丧,看不到未来,而是继续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仿佛看到了希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更加不能畏惧的,应当奋发向上。于是重新收拾心情,开始正视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的正事,为未知的未来继续打拼。我发现有时候我们换个思维方式看问题会更好,这样不容易走进死胡同。不管怎么样,凡事都可能是有利弊的,只是自己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也就不同了。

三、结束语

上了一学期的课,虽然有时会走神,或者觉得课堂气氛很闷,但是总的说来还是有不少的收获的。学到了自己专业学不到的知识,了解了些心理知识,培养了自己的交际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很感谢李老师一学期的孜孜不倦地教导。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我觉得现在自己学到的只是杯水车薪,以后的日子里会更加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争取在工作后当一个出色的学校心理学家,帮助我的学生塑造一颗健康有力的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下载心理咨询论文3(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咨询论文3(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一位有些问题的小学生心理咨询(精选合集)

    一位行为偏激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位小学生行为偏激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其主要症状为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咨询心理咨询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咨询研究 【摘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咨询是一个应运而生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心理咨询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

    心理咨询

    选择了心理咨询我不后悔专业:生本姓名:李强学号:2009574xxx我们知道大多数学校里都会有一个心理咨询中心有助于解决学生和老师的一些心理问题,但目前还有许多学生、家长对心理咨......

    心理咨询

    贾 村 小 学 2010年度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

    小议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创建论文

    1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环境的必要性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按心理学理论,一个社会越发达,生活其中的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而长期生活在高......

    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在领导下,积极全面地进行心理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在开学之初本室制定了工作计划,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开学之初的......

    心理咨询室材料

    德育研究室主任职责 1、协助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律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学期或学年的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德育处加以实施,并经常检查计划的落实及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