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行“一培三任”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培养机制
和布克赛尔县组织工作创新材料之一:
实行“一培三任”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培养机制
创意科室:和布克赛尔县委基层办 活动范围:各乡镇场 开展时间:2008年-2010年
动因:
2008年6月以来,和布克赛尔县共选聘115名高校毕业生到村队、社区任职,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待遇相对较低,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创新精神,把到村队、社区任职工作当作“跳板”,不能沉下身子去工作,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考录公务员、事业编、特岗教师等不同途径离开基层,导致部分村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为进一步加大自治县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使一大批年轻干部能够在基层得到锻炼,为自治县各单位和下一届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储备人才,和布克赛尔县积极建立“一培三任”长效培养机制,即:以“素质提升”、“培养锻炼”、“关心关爱”三项机制,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培养。通过锻炼培养,将任职满2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将任职满3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为牧场领导班子成员,将任职满4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领导干部通过选举进入乡镇政府班子,确保“大学生村官”留得下、能干事、干成事。
主要做法:
一、实施培养关爱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 一是建立素质提升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座谈讨论、鼓励自学、实践促学”等方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县委组织部每半年、乡镇场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交流、探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建立培养锻炼机制。出台《和布克赛尔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试行)》,将大学生村官当做后备干部来培养;实施帮带机制,建立乡镇场领导班子成员帮扶、村队(社区)党支部书记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促使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实行联系居民群众制度,为大学生村官安排所在村队、社区一户困难家庭进行结对联系,使他们了解村(社)情民意,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加大使用力度。对在村和社区工作一定年限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事业心强、工作比较出色,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培养。三是建立关心关爱机制。为115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医疗保险。将自治县选聘的2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转为县财政档案工资,将其他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提高到1000元每月,将“两单独一优先”激励机制中的20%评优比例提高到30%。同时从交通、住宿、就餐等生活上为大学生村官解除后顾之忧。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大学生村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政策和招考信息。同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疑问或困难。
二、实施选任机制,不断加快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进程 为了给大学生村官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拓宽大学生村官就业出路,和布克赛尔县积极推行“234”选任机制。一是将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职务。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年轻、有知识,有干劲的优势,对在村队(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通过2年的培养和考察,经组织任命、民主选举等方式,将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选任为村队(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党支部副书记等职,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干事创业的能力。二是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选任为牧场班子成员。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在4个国有牧场专门设立9个大学生村官领导干部岗位,对在村队(社区)任职满3年的大学生村官,由组织、纪检、人事部门组成推荐考察组,在各乡镇场采取非定向民主推荐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推荐和考察,对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报经常委会研究,任命为牧场党委委员、组织员或副场长职务,工资待遇比照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落实,并为每人提供500元岗位绩效工资。当大学生村官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参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从大学生村官中进行选任,有效解决牧场人员紧缺和大学生村官的流动问题。三是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选任乡镇班子成员。对任大学生村官满4年的牧场大学生村官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反映好、领导能力强的,考核合格后,由组织部门推荐参加乡镇换届,进入乡镇班子,实现大学生村官到公务员身份的转变。为优秀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缓解自治县领导干部人才短缺,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
取得的成效:
和布克赛尔县自实施“一培三任”长效培养机制以来,使大学生“村官”感到事业有干头、工作有劲头、前途有盼头,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活力。截止目前,已有5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队(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29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1名担任社区主任,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通过民主推荐考察,有9名大学生村官走上领导岗位,其中:4名大学生“村官”提拔担任牧场党委委员、组织员,5名担任牧场副场长职务,在全县各界和大学生村官中反响强烈,大学生村官对到村队、社区任职的看法明显改变,服务意识逐步提升,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篇:实行自主安全管理 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经验材料
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化是社会、集体和个人追求的永恒主题,对于xx厂这样一个连续性作业集体而言,安全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推进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一直是各级管理人员探索的主题。xx厂主要承担公司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及污水处理任务。其主要特点如下:(1)点多面广、地域分散;(2)单人职守岗位多、检修作业流动性强;(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比重大;(4)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极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地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推行自主安全管理,实现由“强迫型”向“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自主安全管理,就是将员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员工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就我厂而言,实行自主安全管理,重点是构筑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1、组织防线完整的“组织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保障。我们在构筑安全管理的“组织防线”时,必须改变由安全监督部门唱独脚戏的弱势局面;克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实现归口型单一管理向多口、多层次型管理转变。我厂的“组织防线”包括四个层次的管理闭环: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以岗位(班组)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层管理闭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的车间层管理闭环以及分厂层管理闭环。在生产过程中,各管理层根据上一层的安全计划和管理要求,自我检查、修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自主地管理好本层次的安全工作;自觉地完成本层次的管理目标。其中:操作行为的安全化主要由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保证,通过员工安全承诺以及员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动作标准;自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四不伤害”。设备的本质化安全主要由设备管理闭环(科室层)保证,通过设备点检和无泄漏管理等手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作业环境的安全化主要由生产单元层、车间层管理闭环保证等。
2、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员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此,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关键。当前,部分员工仍停留在“逼我安全”的层次上,他们意识不到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工作中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走捷径思想严重,他们执行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是领导的逼迫,这也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最大障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让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意识差的员工)从一起起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一串串令人震憾的事故数据中感受安全,从同行业、同工种的事故案例和资料中体验习惯性、经验性违章及其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在工作中切实按照理念办事。第三,安全管理者应随时随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根据其思想变化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把不安全苗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3、自我防线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提高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亲临作业现场,只有全体员工建立坚固的“自我防线”,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这也是企业安全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分厂、车间安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过场式、文件宣读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克服教育范围片面、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考核水份重等弊端。例如:推行资质认证方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全员安全考核上岗制”,就是一种科学、实用的安全教育模式,它要求员工上岗必须取得本岗位从业安全资质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复审教育和考核,有利于促使全体员工通过学习自觉地构筑安全“自我防线”,并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加强。班组周安全学习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容易步入“形式、作假”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文件、讲话学习,影响了员工参加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班组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内容的务实性和多样性。通过结合具体的生产作业探讨工作准备、危险预知、安措配置、事故应急等与员工作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调动员工自主参与班组周安全学习积极性。推行班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班组员工轮流担任安全员,让所有一线员工都能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必将使全体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安全使命感以及安全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4、制度防线对一个集体来说,制度是前提,管理是手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存在空隙和漏洞;某些方面职责、责任不明;制度管控不严,执行时水份重;执行过程中专抓工人,不罚管理干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丧失了制度的威严。因此,实现自主安全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备的“制度防线”。在制度建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详细界定各管理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何时干以及干错会怎么样等等。其次,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横线到边、纵线到底,职责不交叉重
叠”;“谁直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上级查出问题由其直属下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自觉去管、事事有人主动去问。第三,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的原则,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员工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过急和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不仅其可操作性受到影响,也会挫伤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
5、监督防线自主管理不是放纵管理。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或一时的工作失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必须依靠制订完善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来构筑 “监督防线”, 通过“监督防线”来确保员工的工作失误得到及时发现和修正,防止员工个人失误导致安全大厦的倒塌。“监督防线”的内容主要涉及:员工之间的自觉监督、各安全管理层的自主监督、管理层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各管理层对危险作业的主动监督等。在公司安全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厂员工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关心安全、参与管理的热情得到了有效提高;上述“五道防线”初步形成;目前正在推行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已取得明显实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全体员工具备本岗位班组安全员素质之时,便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之日。
第三篇:实行自主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经验材料
实行自主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经验材料
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化是社会、集体和个人追求的永恒主题,对于**厂这样一个连续性作业集体而言,安全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推进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一直是各级管理人员探索的主题。
**厂主要承担公司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及污水处理任务。其主要特点如下:
(1)点
多面广、地域分散;
(2)单人职守岗位多、检修作业流动性强;
(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比重大;
(4)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极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
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地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推行自主安全管理,实现由“强迫型”向“自主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自主安全管理,就是将员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员工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员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就我厂而言,实行自主安全管理,重点是构筑安全管理的“五道防线”。
1、组织防线
完整的“组织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保障。我们在构筑安全管理的“组织防线”时,必须改变由安全监督部门唱独脚戏的弱势局面;克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实现归口型单一管理向多口、多层次型管理转变。
我厂的“组织防线”包括四个层次的管理闭环: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以岗位(班组)为单位的生产单元层管理闭环、以车间(科室)为单位的车间层管理闭环以及分厂层管理闭环。在生产过程中,各管理层根据上一层的安全计划和管理要求,自我检查、修正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自主地管理好本层次的安全工作;自觉地完成本层次的管理目标。
其中:操作行为的安全化主要由员工个体层管理闭环保证,通过员工安全承诺以及员工间的互保、联保等一系列手段,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动作标准;自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隐患查找等,确保“四不伤害”。设备的本质化安全主要由设备管理闭环(科室层)保证,通过设备点检和无泄漏管理等手段及时发现、消除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作业环境的安全化主要由生产单元层、车间层管理闭环保证等。
2、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员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制约。因此,构筑坚固的“思想防线”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关键。
当前,部分员工仍停留在“逼我安全”的层次上,他们意识不到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工作中麻痹大意,经验主义、走捷径思想严重,他们执行制度是为了应付检查、是领导的逼迫,这也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的最大障碍。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让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意识差的员工)从一起起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一串串令人震憾的事故数据中感受安全,从同行业、同工种的事故案例和资料中体验习惯性、经验性违章及其危害性。其次,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公司安全理念的内涵,真正掌握其精髓,在工作中切实按照理念办事。第三,安全管理者应随时随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根据其思想变化及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把不安全苗头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3、自我防线
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提高是实行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者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亲临作业现场,只有全体员工建立坚固的“自我防线”,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这也是企业安全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分厂、车间安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过场式、文件宣读式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克服教育范围片面、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考核水份重等弊端。例如:推行资质认证方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全员安全考核上岗制”,就是一种科学、实用的安全教育模式,它要求员工上岗必须取得本岗位从业安全资质并通过一年一次的复审教育和考核,有利于促使全体员工通过学习自觉地构筑安全“自我防线”,并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加强。
班组周安全学习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容易步入“形式、作假”的学习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文件、讲话学习,影响了员工参加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因此,要引导班组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内容的务实性和多样性。通过结合具体的生产作业探讨工作准备、危险预知、安措配置、事故应急等与员工作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调动员工自主参与班组周安全学习积极性。
推行班组“动态安全员管理
制度”,也是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防范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班组员工轮流担任安全员,让所有一线员工都能在安全员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必将使全体一线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安全使命感以及安全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4、制度防线
对一个集体来说,制度是前提,管理是手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存
在空隙和漏洞;某些方面职责、责任不明;制度管控不严,执行时水份重;执行过程中专抓工人,不罚管理干部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管理制度的落实,也丧失了制度的威严。因此,实现自主安全管理首先应建立完备的“制度防线”。
在制度建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详细界定各管理层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让全体员工明白在安全生产中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何时干以及干错会怎么样等等。
其次,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遵循“横线到边、纵线到底,职责不交叉重叠”;“谁直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上级查出问题由其直属下级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工作时时有人自觉去管、事事有人主动去问。
第三,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厂的生产实际,按照“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员工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也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过急和过于苛刻的管理制度,不仅其可操作性受到影响,也会挫伤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
5、监督防线好范文版权所有
自主管理不是放纵管理。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或一时的工作失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因此,必须依靠制订完善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来构筑“监督防线”,通过“监督防线”来确保员工的工作失误得到及时发现和修正,防止员工个人失误导致安全大厦的倒塌。
“监督防线”的内容主要涉及:员工之间的自觉监督、各安全管理层的自主监督、管理层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各管理层对危险作业的主动监督等。
在公司安全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全厂员工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关心安全、参与管理的热情得到了有效提高;上述“五道防线”初步形成;目前正在推行的“动态安全员管理制度”已取得明显实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全体员工具备本岗位班组安全员素质之时,便是实现自主安全管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之日。
第四篇: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建立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的几点
思考
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能否施展才华、取得成效,考核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探索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锻炼成长,已摆上了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考核导向
1.坚持创业富民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将创业富民和服务群众列为大学生村官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定岗定职定目标,由乡镇党委和村支“两委”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围绕创业富民和服务群众,确定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目标任务,根据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在创业富民上,大学生村官必须通过独办、领办、合办等形式,投身和参与创业。在服务群众上,大学生村官正常到村开展惠民政策宣传、留守人员关爱、远程教育管理、劳动力调查推介等服务群众活动。对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或服务群众单方面作用发挥突出的,可单项考核,切实推动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实践、积极服务群众。
2.坚持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每季度进行一次日常考核,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日常考核四次均为优秀等次的,考核可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日常考核有一 次被评定为一般等次的,考核原则上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将考核结果作为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考核中至少有一次被评定为优秀。通过将日常考核、考核、聘期考核结果相挂钩,切实促进大学生村官牢记职责、积极履职。
3.坚持简化操作与严格程序相结合。日常考核由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实行“双述双评”,“双述”是指大学生村官应分别在村支“两委”会议和乡镇全体大学生村官会议上进行述职,“双评”是指实行个人自评、乡镇党委评定,切实简化操作。在考核中,由县组织人社部门会同乡镇党委成立考核组,按照群众评议、访谈了解、调查核实、综合评价、结果公示、审核存档、谈心反馈等程序严格进行,切实做到严谨规范。
4.坚持群众评议与组织评定相结合。日常考核中,通过“双述双评”,发挥本乡镇大学生村官和村支“两委”成员对大学生村官评价监督作用。考核中,组织大学生村官现场述职,由村支“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全体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进行现场评议,考核组进行针对性访谈,并根据群众评议和访谈了解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同时,由县委组织部按照不超过全县同届参加考核总人数15-20%的比例,研究确定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做到有效集中。
5.坚持量化考核与强化应用相结合。日常和考核全部采取百分制,其中日常考核可按创业富民20分、服务群众30分、村务管理30分、考勤考纪和学习调研各10分进行评价,考核可按履职情况40分、创业富民20分、述职述廉评议25分、乡镇党委评价15分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确定考核等次。对考核优秀人员,可列为村支“两委”正职和乡科级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优先推荐担任村支“两委”正职,优先招录进入县乡事业单位,并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二、存在问题
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的主体在乡镇,考核的主体也主要依靠乡镇,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在村里,乡镇又没有选拔使用大学生村官的权限,从而给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乡镇会围绕推动本级工作来使用和考核大学生村官,从而弱化推动大学生村官履行本职;二是受乡镇组织体系、工作人员等限制,对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的组织还不够严谨、规范;三是受大学生“村官”身份的限制,考核结果难以直接与大学生村官进入县乡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等选拔使用挂钩。
三、几点建议
1.突出考核重点,强化考核导向性。实践证明,创业富民是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现实选择,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 变,村级组织的职能主要是服务群众。因此,创业富民和服务群众应是大学生村官主要职责。在考核内容设置上,应把参与创业、正常到村开展服务群众活动作为大学生村官考核合格的基本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对大学生村官独办、领办、合办创业项目或者正常帮办服务已有项目的,都可以认定为参与创业,而大学生村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政策法规等活动,都是服务群众,关键是根据大学生村官在创业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和服务群众事项的多少与实效,来综合评价大学生村官。对既未参与创业,又未正常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的,应直接确定为不合格,予以辞退,从而树立鲜明导向,推动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
2.坚持群众路线,提高考核民主性。大学生村官的本职是村官、工作在村里,因此,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好坏,必须充分听取任职村党员群众的意见,由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党员群众来评价。考核过程中,要把群众评议列为重要程序,积极组织党员群众进行现场述职评议,要求考核组深入任职村进行走访了解。针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时间短的特点,可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年限,直接将大学生村官对任职村群众和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比例,作为评价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标尺,确定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等次,切实发挥群众的评价主体作用。
3.完善考核程序,保证考核公开性。大学生村官都是有 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考核工作必须规范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方能有效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参照干部选拔考察,科学设置大学生村官考核程序,在坚持访谈了解、调查核实工作实绩的基础上,组织进行公开测评,扩大考核结果公示范围,做到公开透明,对大学生村官和聘期考核结果,应做到县、乡、村三级同步公示。县级组织人社部门应督促指导乡镇做好日常和考核工作,对乡镇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大学生村官,可采取一定的形式,公开进行复核评定,确定最终考核优秀人员。对大学生村官聘期考核,必须由县级组织人社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4.注重结果运用,提升考核实效性。考核是手段,使用是目的。将大学生村官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绩效工资、教育培训等直接挂钩,才能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提升考核实效性。应根据考核情况和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个人意愿,按照“双强型”村干部、优秀企业家、党政后备干部和事业单位业务骨干等方向,实行分类培养。对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应采取结对帮带、资金扶持、挂职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优先使用,可直接面试进入事业单位,直接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对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直接选拔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切实畅通大学生村官流动渠道,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开展。
第五篇:关于建立大学生村官帮带培育机制的通知
关于建立大学生村官帮带培育机制的通知
各乡镇、XX街道、区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组通字„2013‟1号)有关规定,经请示区委同意,就建立大学生村官帮带培养机制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工作制度。结合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实行区几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结对联系1名大学生村官(具体名单已附后),每年至少与大学生村官开展1次谈心谈话,到村指导工作1次,帮助解决1个具体问题。区管干部结对联系情况要纳入述职报告,接受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
二、建立大学生村官导师“2+1”制度。对每名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要安排1名乡镇领导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共同担任其工作导师,手拉手加强指导,扶助他们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各乡镇大学生村官导师安排情况于3月底前报区委组织部。
三、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区委组织部采取分片调度、集中调度、定乡镇调度等方式,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大学生村官工作汇报,布置阶段性工作。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组宣统干部每月至少要与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加强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大学生村官任职满一年后,经考核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乡镇可安排进入村“两委”班子。从2013年起,采取推荐、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方式,每年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一批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并实行“双重”工资的待遇。优先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的民意调查、民主测评会、调研性的座谈会。区乡两级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可安排优秀大学生村官列席参加。每年,区委组织部分批次择优选调任职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到区直部门、乡镇机关跟班锻炼,原则上每人每年不超过2个月。
五、建立分层分类培训制度。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专项培训经费。区每年开展一次集体培训班,并适时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区直部门开办的专题培训,确保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从2013年起,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培训。乡镇街道要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乡村干部培训的重点对象,及时组织他们参加本级开办的相关培训班。
中共XX区委组织部
2013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