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全球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钱良泽
近年我国小麦、水稻连年丰收、库存充裕,此轮全球粮价上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形成冲击,但仍需高度警惕和防范全球粮价上涨以及供需形势变化对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全球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粮价上涨将通过大豆、谷物等进口链条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推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抑制我国粮食进口,有可能造成国内大豆、饲料等原料供应不足。国内外差价扩大,或将形成不合理的粮农产品出口需求。
近年我国小麦、水稻连年丰收、库存充裕,此轮全球粮价上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形成冲击。今年6月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保持稳定,粮价波动处于合理范围。但是,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1年大豆进口达5264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0%,对外依存度达80%。近两年还通过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粮食玉米、小麦等粮食品种结构性需求。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全球粮价上涨以及供需形势变化对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乃至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国际粮价上涨将通过大豆、谷物等进口链条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推动国内食品价格上涨。
国际价格上涨主要影响包括,一是将通过植物油传导,使今年下半年后期食品价格高企压力增大;二是与玉米等动物能量饲料不同(玉米饲料可用小麦等替代),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若豆粕价格高企,将直接增加下游养殖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压缩畜禽养殖盈利空间,打击养殖户生产积极性,抑制养殖业回暖,这在今年年底将突出表现出来;三是大豆进口成本升至历史高位,国内压榨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今明两年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中小压榨企业关停、倒闭问题。
——抑制我国粮食进口,有可能造成国内大豆、饲料等原料供应不足。
去年以来,由于国内玉米供应偏紧、价格高企,每月约有250万吨的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今年小麦生产总体上虽然获得“九年丰”,但局部地区小麦因病害导致质量下降,且略有减产。为补充国内供给,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大了进口规模,共进口小麦、玉米等谷物734.3万吨。但从今年7月开始,由于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后期继续进口小麦、玉米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其中,由于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部分谷物出口供应商为了减少亏损,对进口商违约不交货,据了解,出口商承担10%的履约保证金,在财务上讲要比交货划算。
从大豆进口看,由于前期国内外大豆差价每吨300元(每进口1吨大豆将亏损300元),因此出现了所谓“洗船”现象,即部分企业为规避进口亏损风险,减少进口大豆到货,将已装船待运的大豆,直接在国外退货或转卖给其他国家,每吨另外可赚40—50美元。据了解,今年企业进口采购积极性明显减弱,未来几个月我国大豆到港量会相对减少。根据船期统计,8—10月预计大豆到港1100万吨,11月预计到港400万吨,12月预计到港450万吨,未来5个月月均到港量在390万吨左右,远低于今年上半年月均484万吨的到港水平。尤其是,由于南美大豆减产、供应减少,今年后期全球大豆供货压力转向美国,但美国大豆也因旱灾减产,价格有可能居高不下。可见,今年下半年我国大豆供应形势将趋于紧张,这将直接影响下游养殖业饲料供应,对保障国内肉类等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国内食品价格基本稳定不利。
——国内外差价扩大,或将形成不合理的粮农产品出口需求。
调查表明,在全球粮价上涨的背景下,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本来今年国内玉米、豆粕等饲料供应就相对紧张,若这种不合理的出口需求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国内供需矛盾。我国应对的建议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局面下,积极有效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与供需形势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市场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建议:
第一,目前应暂停大豆等粮食储备的调控性拍卖,为年底应对更加复杂的粮价上涨形势留足政策手段,夯实调控基础。我们判断,全球粮价上涨影响有可能于今年后期传导到国内市场,年底国内食品价格或呈上涨趋势。建议目前暂停大豆等粮食储备的调控性拍卖,减缓政策性粮食储备释放,为后期调控政策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手段。
第二,积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抓住当前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机遇,减少农产品价格扭曲,逐步建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接轨机制,引导农产品价格回归市场均衡水平。为保持市场正常运行,建议尽可能避免对农产品采取行政性限价措施,进一步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抓紧探索建立定向食品补贴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特别是贫困人口,以发放购粮补助金、食品券或定向供应平价粮等方式,缓解粮价上涨的影响,保证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第三,鼓励从境外进口粮油产品,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要积极安排粮油产品进口,补充国内库存,调剂品种余缺,填补供需缺口。全面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重点要调整我国与缅甸、老挝等国家的边贸政策,降低关税,鼓励通过小额贸易进口一定数量的大米,既支持这些国家发展农业生产,也可建立稳定、合理、安全的粮食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对乌克兰等黑海以及南美地区的农业投资与合作,抓紧布局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资源性农产品全球供应链。
第四,强化粮食需求管理,限制粮食产品出口。根据国际粮情变化与我国粮食供需新格局,适时调整粮食产业政策。坚决控制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特别要严格控制粮食用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涂料等非食物链生产;对高能耗、高污染的粮食深加工产品,全面取消出口退税,征收环境税和出口税,推动粮食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
第五,抓紧建立全球粮食供需与市场价格分析机制和体系。此轮全球粮价波动与市场激烈博弈,深刻反映了全球粮食市场信息竞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建议借鉴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经验,抓紧建立专门机构、专业队伍、权威发布、公共服务的全球粮食供需与市场监测服务机制与体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决策支撑,为国内市场、企业与公众提供基础服务。
第六,积极支持国际机构开展共同应对粮价上涨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行动。重点要避免粮食出口国采取出口限制、囤积居奇,减少乃至停止玉米等粮油资源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等国际政策协调。据估计,目前美国每年有1.2亿—1.3亿吨玉米(占其玉米产量的40%)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今年若减少1/3的生物乙醇生产,就可以弥补旱灾减产导致的玉米供给不足。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机构开展的援助低收入、贫困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程国强
第二篇: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一中
段敬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
未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空气中CO2 浓度升高,世界各地的热量资源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预计在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可能升高1.1---6.40C,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0C,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近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mm,其中华北平原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mm。从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种植制度、病虫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探讨了相应的农业对策,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研究领域。
大气中 CO2 浓度增高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正努力寻求控制措施,但短期内很难控制其增长势头。CO2 浓度与温度增高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作物生产方面关于 CO2 浓度增高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的研究倍受关注。研究表明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使全球大气环境、气候带、洋流和气温等气候因子发生变化,已引起科学家们高度重视,国内外学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气候变暖下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适宜种植区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温度升高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温度升高可延长全年生长期,对无限生长习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条件不足的地区有利,而对生育期短的栽培作物来说又是不利的,因为温度高使作物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据研究表明,作物生育期气温每升高10C,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 7~8 d,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全国平均缩短17 d,从而减少了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在平均温度升高的同时,极值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频率增加,对局部地区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减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温度升高,高温热害、伏旱将更加严重,目前对我国亚热带农业生产的影响已十分突出,暖温带也有程度不同的类似问题。高温胁迫的热害已经限制了作物生产,影响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的种植和产量,水稻、棉花的生育也受到强烈抑制。温度升高对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效果,其影响程度视作物种类、地区和种植水平而异。在温室效应影响下高温热害加剧,将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
2、降水量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我国的灌溉面积为 4 900 万 hm²,约占耕地面积的52 %,粮食产量的 2/ 3 以上来自灌溉农业,而灌溉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水分减少1 %,灌溉面积将减少 1 %以上,粮食产量减少 75亿 kg,足以影响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而且大面积的旱地作物减产更严重,水资源本来短缺的北方农业生产将面临困境,水对我国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水分的增多与减少反应不同。玉米表现为水分增加产量增加。小麦对降水量的反应表现出缺水和过多都影响产量。水稻的栽培是“以水定稻”,北方水分减少使水稻减产,降水量变化对南方晚稻生产影响极大。晚稻生育期增加水分,可以改善伏旱期的水分供应,减少产量的损失;降水量不增加或减少,由于温度升高,生育期缩短,晚稻将严重减产。甘薯、高粱、谷子在气候变暖、变干或变湿的过程中由于抗逆性较强,将起调节作用,可减少粮食产量的波动。温度、水分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还决定于水、热匹配状况,如气候变暖与变湿相匹配且同季,农作物将增产;如气候变暖、变干,水分不仅限制变暖的效果,而且会加剧不利影响,作物将减产;如气候变暖而水分无变化,在冷凉湿润地区作物将增产,在多熟种植的温暖地区对有的作物生长季有利,有的作物生长季不利。
2、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多熟种植,复种指数达到 150 %以上。CO2 倍增时温度升高,增加了各地的热量资源,使各地的潜在生长季有所延长,无疑对多熟种植有利,从而使当前多熟种制的北界向北推移。根据 FAO[4]的报告(1997),在温带,温度每升高 1℃将使气候带移动 200~300 km。CO2 浓度倍增后,当前我国的一年一熟制大约可向北推移 200~300 km,一年二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的北界也将向北推移 500 km左右。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只要水分条件能满足生育期的需要,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这种变化有可能使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种植的面积扩大,据研究,在仅考虑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在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气候变化后我国多熟种制的面积可能产生如下变化:一熟种制由当前的 63 %下降为 34 %,二熟种制由 24.12 %变为 24.19 %,三熟种制由当前的 13.15 %提高到 35.19 %。随着气候变暖,未来各种天气系统的活动可能更强烈、更频繁,干旱、洪涝、高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可能增加;另外,气温升高增加了北方地区的热量资源,但季风雨带的南移却可能加重那里的干旱危害,造成北方变干变热而南方变湿变冷的趋势;气候的冷暖、干湿变率可能增大,特别是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使种植制度的变化受到制约。即我国未来的种植制度会因升温而有所变动,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的动态。不过各类种植制度组合、种植作物的种类或品种会因温室效应出现大的适应性调整,高产品种将会被抗逆性强的品种代替,旱地作物如高粱、谷子、甘薯;耐热性作物如甘蔗、水稻等的播种面积将扩大。
3、气侯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常年病虫害发生面积 2100~2133 亿 hm²,是耕地面积的 2 倍多,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占同期粮食生产的 9 %,气候变暖后,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将进一步增加,应引起植保部门的足够重视。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点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有利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将呈指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几率增高。气候变暖后,在 18~27°N(粘虫冬季繁殖气候带)、27~ 33°N(粘虫越冬气候带)、33~36°N(粘虫春季迁入气候带)及在36~39°N 的冀东北、山东半岛、北京等地,粘虫发生世代均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殖 1~2 代。另外,病虫越冬状况受温度影响将更加明显,冬季变暖,容易越冬,虫源和病源增大;害虫的休眠越冬期缩短,世代增多。更为严重的是多种主要作物的迁飞型害虫比现在分布更广危害更大,我国粘虫越冬北界将从 33°N 北移到 36°N 附近地区,大致与现在的 1 月份植被-土壤系统的水分与热量循环过程在农业生产力形成中的作用;(3)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生态脆弱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4)全球环境变化的农作物生产安全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5)建立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专家系统于一体的以农业生产力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信息系统,以实现农作物生产对全球环境变化反应的动态仿真,便于政府针对全球环境变化做出适宜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修兰主编.二氧化碳、气候变化与农业[ 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6.[2]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3] 郑斯中.全球变暖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估计中的乐观倾向[J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14(5):44~47.[4]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97 粮食和农业状况[ M ].意大利:1997.[5] 李淑华.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可能影响及发生趋势展望 [J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13(2):46~49.[6] 张厚,王宣.中国种植制度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关问题[J ].中国农业气象 ,2000 ,21(1):9~13.[7] 中国农学会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8] 霍治国 ,刘万才.试论开展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9(1):117~121.[9] 李淑华.气候变暖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14(1):41~47.
第三篇:我国房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国房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乔林 2012年11月
学号:2010099024 姓名:郭泽华
一、内容提炼: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我国近几年来房价上涨过快、价位过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稳定住房价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难题的建议。本文以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历史作为研究背景,利用理论分析和对全国33个城市2000-2010年十余年间面板数据经行实证检验等方法,证明我国房价近几年的快速上涨的和价位高其实是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管理的不到位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需求拉动因素是主要原因,当前的二元土地制度、严格的土地供给、政府对土地市场管理的不到位通过土地供给紧张对房价的直接影响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不足则导致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中低收入家庭普片面临购房难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居民收入、人口和城镇化。投资投机行为、建造成本、土地供给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足等因素对房价的共同作用,并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收入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的5425.1元增加到2009年的17174.7元,12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0.17%;城镇人口从200年的4.59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6.22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630万人。收入的提高和日益庞大的流入人口进一步增加对城市房地产的需求。此外,传统的“重房”观点和啃老买房透支了对未来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我国住房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第二,居民把住房当做养老保障或则投资。用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面临高安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民众普遍将房地产作为养了资金的来源。同时由于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税负主要集中买房环节,进一步刺激了对住房的投资投机性需求。
第三,我国流动性过剩是支撑房价快速上涨的前提。流动性过剩对房地产行业泡沫的行程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庞大的流动性来自巨额的民间储蓄、充沛的信贷资金、境外“热钱”流入和其他行业转移资金。
第四,严格的土地制度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土地供应总体上面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耕地18亿亩红线面临严峻的形式和农村集体建设用的不能流转黛拉的闲置浪费并存。土地供应对房价存在直接影响,城乡二元的土地证的将大量农村集团建设用地排除在流转市场意外,土地储备制度和“招拍挂”土地出让制度有进一步收紧了土地供应的闸门,土地供应的减少改变了购房者的语气,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第五,住宅用地供应总体不足,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保障不足,房地产开发商大面积囤地,土地供给难以顺利转为住宅供应市场,使土地价格虚涨并传导到房产领域。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范围设计不合理,落后社会发展,覆盖面有缺口,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积极性,相应“问责机制”缺失,致使当前住房保障建设滞缓。
第六,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者,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同时在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时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参与和分配者。作为“土地财政”的最大受益者,地方政府不愿意房价下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动力,通过对土地供应的控制影响住房供应,更进一步改变购房者的预期;通过城市拆迁等创造大量需求,这些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房价的上涨。
政策建议:
(1)对住房需求进行分类处理
(2)转变购房者观念
(3)尽快开始房产税改革
(4)收缩过剩流动性,控制外资流向房地产行业
(5)大力推进郊区配套公共服务建设,分流市区人口
(6)打破政府在城市土地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7)改革现有住宅用地“招拍挂”制度
(8)增加土地供给,打击房地产开发商囤地行为
(9)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10)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引导低收入家庭“弃购从租”
(11)改革土地出让金收取办法有一次性缴清改为逐年收取
(12)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13)转变政府角色,改革政府官员的晋升考核机制
(14)调整地方政府的财政事权,实现地方政府的责权匹配
(15)对不同发展层次城市房价的调控主要采取差别化政策
二、创新点:
第一,通过研究不同发展层次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从构建房价影响模型出发,利用2000-2009年北上广深等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其他14个二三线城市的有关房地产数据来实证检验导致我国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定量分析两类市场不同影响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第二,详细剖析了房地产结构性问题对住房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尽管影响住房价格的原因有多个,但当前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重要原因是包括土地供给、住宅市场供给和房地产开发商三个层面的结构性失调。
第三,分析了住房价格高涨的原因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尽管政府调控措施不断改进,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住房价格高涨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分权为特征的财税体制改革和以GDP为核心的官员晋升考核体制对地方政府的不当激励。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于保障农民权益、国家粮食安全的适度关系问题。在当中找到最佳平衡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引入房产税能不能实现降低房价的目的。
第三,如何改进以GDP为核心的官员晋升考核体制,如何在激励政府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引导社会和谐发展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仍需研究。
第四篇:为什么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
为什么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 与2003年相比,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累计上涨了81.1%,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2011年,夏粮和早稻都已增产,全年粮食有望实现连续第八年增产,但粮食价格比2010年可能又将上涨10%以上。涨价与增产并行,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一、粮食连续增产和国家调控政策有效避免了粮价剧烈波动
在粮食产量没有显著波动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对粮价的影响极不显著。自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总体上保持稳定增产态势。为了保护粮农合理收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及时启动了托市收购政策,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避免了粮价下跌的出现。2004年以来,正是在多数年份粮食总产量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既没有出现粮食滑坡,又有个别年份粮食增产明显时国家对粮食进行有效调控,才呈现出粮食增产对粮价变动的影响微不足道的情形,或者说粮食连年增产没有带来粮价下跌的情形。
二、粮价持续上涨与生产成本上升和预期等因素有关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优质种子和化学投入物不断增加,而且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以及专业化生产替代分散小农户生产,越来越普遍。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三种粮食种子价格、化肥价格、雇工工价等上涨,为粮价过快上涨提供了条件。近些年来的流动性过剩,国家持续提高粮食托市价格,强化了对粮价上涨的预期。在此影响下,农民惜售,一些粮食加工经营商增加储备、待价而沽,人为渲染粮食市场供求紧张关系的现象,加剧了部分粮食品种过快上涨。
三、粮价持续上涨与现代农业发展有关
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最重要来源是劳动报酬的增加。经济发展、粮食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特别是我国比较稀缺的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在农业生产率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增加的农业成本最终必然会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国粮食生产如果没有连续多年丰收,近两年国内粮价将在成本上升、货币超发、投机推动等因素作用下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并且不可避免地随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对稳定我国物价总水平构成更大的威胁。如果人为地短期压抑粮价,恶化种粮比较效益,必然会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后果是出现严重的国内粮食产需缺口,造成粮价暴涨。我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缓慢,即使粮食连年增产,也未能及时地有效化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上升成本。
第五篇:粮食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对粮价上涨的因素作用
必须正视粮食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对粮价上涨的因素作用
xx县粮食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消费品。2006年9月开始,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攀升,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涨近三分之一,创1845年以来的最高值,引起世人极大关注。中国高层更是将事关食品价格上涨的粮食作为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对待,先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上,提出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要求,以此作为避免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同时,国家出台政策,把粮食价格监管列入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措施,这对稳定粮价、稳定民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据经济学家分析,低价位的粮价时代已经过去,粮价在一定幅度内的逐步上涨应当是正常现象,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营成本的增长必然推动粮价的上涨。
粮食生产经营成本增长的环节
1、粮食种植外采成本大。现行粮食种植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外采成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种子价格已从五年前一般为相应粮价的三倍增长至五倍左右,化肥、农药的价格则随着石油、煤炭价格的攀升而水涨船高,五年中已达翻番的水平,而且其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农作物这几年由于受病虫害的侵蚀程度日益加重,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据农户抽样调查测报,用于粮食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薄膜、除草剂等支出已占每亩稻谷收益的40%左右。
2、粮食耕种机械成本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从事粮食生产已从人力化向半机械化或机械化过渡,农村劳动的辛苦程度大大降低,这固然符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对耕种需要的投入成本也在相应提高。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农村,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的耕种、收割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由于机械燃料费、人工费、机械折旧费等不可逆转的增长因素,使得耕种、收割环节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耕种亩均成本在百元上下。
3、粮食流通主体成本多。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和城镇化开发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粮食经营流通已成为粮食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粮食进入商品化行列,而且粮食流通经营环节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收储加工销售发展到由粮食经纪人主体收购、各级承储企业储备保管、社会运输企业承运、各类粮食加工企业加工成品、市场批发零售企业销售的多个经营流通主体,这些主体的应运而生,一方面为提高粮食经营附加值,促进全社会经济总量提升增添了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各环节都要承担相应税费和争取利润空间的追求。另外,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有装载储存体积大、资金占用成本多、加工保管费用高、运输距离相对远等难以回避的现实成本。
4、粮食生产人力成本升。从耕种到加工,现行粮食生产流通离不开大量人力成本。由于农村劳动力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呈现出趋紧的倾向,对务农劳动的报酬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户,除耕种关键季节突击从事农活外,对农田日常管理如除草、施肥、喷药等农活不能不采取外包,一般由周边有劳力的农户代为服务,收取人工费等,致使粮食生产的人力成本与以往相比在质上发生了变化。再从粮食收割登场后看,农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粮食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越来越趋向专业化,而以上环节均离不开人力成本的不断加入。
保持粮食价格稳定的对策措施
保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是安定人心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价格一定会随着市场需求而波动,粮食工作必须适应市场变化,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与对策,主动应对与引导粮食价格,使粮食经济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调整落实涉农惠农政策,保障粮食产量增长。粮价稳定首要的是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稳定首要的是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已出台粮食直补政策,对主要粮食品种补贴10至20元不等,但相比起农资产品上涨幅度仅仅是杯水车薪,种粮农户期盼的是农资产品价格及机耕电灌费用要能得到一定的控制,建议有关部门在研究粮食直补政策时,要考虑种粮大户与自种自给户之间的补贴区别政策,提高种粮大户粮食商品化的份额,使种粮大户的种粮比较效益通过政府补贴机制的有效调节得到一定保障。
2、强化分级储备责任机制,保障粮食储备安全。实行分级储备机制是分解落实各级政府粮食应急保供责任的重要举措,只有仓廪实,才会粮价稳。目前,国家级储备在强大的财政保障作用下,储备管理和轮换工作都能到位,而且承储企业效益也有一定保障。而地方储备则由于受政府主观意识及重视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地方财政相对拮据等因素,特别在地方储备补贴操作上各行其是,往往难以支撑储备的保质保量,一旦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将导致应急保供的落空或局部地区粮价的不稳。建议地方政府一要加大储备资产的投入,保障地方储备仓储条件的改善,提高粮食储备质量;二要统一地方储备品种补贴标准,对用
于抑制价格上扬的储备销售价差实行财政兜底,不应将市场风险转嫁给承储企业;三要优化储备轮换机制,如实行企业自主轮换的,要给予轮空的合理期间,尤其是政策性贷款回收要充分考虑承储企业的市场因素。
3、规范粮食流通市场行为,保障粮食流通有序。粮食流通市场放开后,对加快粮食流通,提高粮食商品化效益,引导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发展粮食产业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目前粮食流通的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一是未能实行同等条件下的市场竞争。特别在税征机制上,大量个体经营者基本游离在税控范围之外,而建账企业除规定的税收及职工养老保险外还要承担缴纳地方性基金费、相关部门监管的行政性收费等。二是粮食经纪人与粮食经营者的界定不清。按照《粮食流通条例》的规定,年收购量达到50吨以上的个体粮食经营者应该领取粮食收购许可证,但在粮食监督检查中很难界定其收购量,致使粮食经纪人缺乏规范的管理,往往容易由这部分人操控收购市场,形成局部的粮价失实现象。
4、合理开发利用粮食资源,保障粮食科学转化。随着世界性能源紧张格局的形成,粮食用途从食物为主转向能源的需求量将不断提升,生物柴油开发需要粮食资源,汽油的替代品生产乙醇也离不开粮食,部分粮食转化成工业品、消费品是阶段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发展中共性的问题,无序开发利用粮食资源必然导致部分粮食价格的非正常攀升,形成粮食不同品种间在价格上的畸形状态,目前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来予以引导,使粮食生产、总量需求、品种结构具有计划性;使产销对接、储备加工、流转供应具有科学性;使粮食产业发展及粮食市场化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从而有利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
中国是人口大国,几千年来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人们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当前的粮价上涨既有其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有其内在成本不断增加的原因,好在粮价虽有上涨,粮食供应并未脱节。各方面都必须理性分析与看待丰收年景粮价领涨的不正常现象,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头脑更加关心粮食生产,更加重视粮食工作,否则,一旦出现粮食供求紧张局面时再过问粮食问题那就只能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