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公司治理之国美股权纷争
浅谈公司治理之国美股权纷争
以黄光裕和陈晓为舞台主角的国美股权纷争,是世界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在国美股权纷争中,涉及公司治理多方面的范畴,对我国家族民营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参考意义。通过这个经典的案例,我们不得不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发展趋势进一步地思考。是否一定要保留家族在企业中的控股权?9.28一役后,2011年3月陈晓的离职,是否应给予职业经理人充分的权力?如何看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
1.国美可以保留家族在企业的控股权
公司治理问题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国内知识界和企业界所认识,公司治理机制在我国仍需不断地演进。国美作为一个纯家族的大企业是可以保留其家族在企业中的控股权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家族自身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国内的收入差距巨大,亦可说异常,黄光裕家族资金雄厚足以提供公司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就中国的形势来看,黄光裕家族有经济实力来保持其控股权。
(2)贝恩资本的入股
为应对2009年国美危机,在陈晓的主导下国美引入美国贝恩资本来解决资金链断链的危险。在这种非常时期的情况下,金融资本是不可避免要进入公司的,所以陈晓选择了这种通过资本市场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引入贝恩。贝恩的入股为国美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帮助国美渐渐走出危机并逐渐恢复增长。
对贝恩资本而言,国美电器是其投资中国家电零售业龙头企业以赚取暴利的难得机会。贝恩以18.04亿元认购国美的可换股债券,并提名三名董事进入国美董事会事,即可保证对投资的必要监控,亦达到控制国美董事会、试图改造国美的目的。贝恩在2010年将所持的国美电器债券以每股1.1港元的转换价转换为16.3亿股票,持股增大到扩大后总股本的9.98%,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此举稀释了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所持的股权,令其持股比例由35.98%降至32.47%。贝恩作为第二大股东,与黄光裕家族利益更加趋于一致,希望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希望国美盈利和发展。
因此,对于黄氏家族而言,贝恩的入股是必然的,对其也是利大于弊的。(3)银行不能介入到公司治理的机制中
我国《公司法》“公司自治”的理念提到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银行有可能进入的是董事会和监事会。而由于银行本身是资金的重要提供者,考虑到利益冲突,不适合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而派代表进入监事会参与公司内部监督是可行的。在银行监事的产生方式上,《公司法》规定:公司与银行可以约定由银行派出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担任监事。在此情况下,银行通过派代表进入监事会,监督公司经营。
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相关法则,而实际上银行没有足够的能力筛选和监督企业,银行无法有效地介入到公司治理中,而在这样制度环境的国家中,企业家族化就很难被摆脱,金融机构也不会在公司治理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所以,国内的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还是由家族内部人来完成。因此,黄氏家族是可以也是必然会保持其控股权的。
2.解决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危机
(1)国美职业经理人信任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
国美股权纷争让中国的家族民营企业家看到了职业经理人的“背信弃义”,他们必然担心自己也遭遇到国美危机,所以退而求其次,继续选择“子承父业”的代际传承或家族经营模式,严重的后果就是会导致民营企业公司治理进化出现倒退现象。
(2)国美代理问题的必然性和解决策略
在股份制上市的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这种制度下,没有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监督制约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即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核心问题表现为经理人没有持有全部股份,存在收益和成本的外部性,经理人会选择只对自己有好处的项目,体现了股权利益的重要性。
国美对职业经理人的经理报酬是丰厚的,这第一道防线的策略是整个公司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为了保留高管人员、激励管理人员为企业的目标而积极奋斗。虽然陈晓的激励股权是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的7倍,但是他仍企图让国美“去黄化”,控制董事局,违背了大股东黄氏家族给予他的信任。这充分说明要想职业经理人发挥有效作用既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也离不开完善的约束机制,我们需要完善的董事会制度作为第二道防线,董事会应该在经理人后面监督和约束他。黄氏家族先前在董事会是0席位,黄氏作为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无人在经理人后面进行监督和约束,才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因此,黄氏家族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 2
决权,提出更换或投票改选董事会,最终在国美董事会中已占据了多数席位,并且陈晓的离开也是一种必然。
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改组和经理班子变动,亦可作为牵制经理人的一道防线。
为了解决代理问题,美国已经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创业股东的股权不管被稀释到什么程度,都要占据董事会或由其提名的人占据董事会的多数席位,以此来防止代理人对企业创始人利益的侵害。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应该在最开始就加入这样的创始人保护条款。这样能大大促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恪守信任责任。整个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制。
股东与职业经理人双方之间理应默契配合,建立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职业经理人需要遵守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做出正确抉择。
3.由国美之争展望家族企业发展
黄光裕的入狱,他与陈晓的这场控制权之争带给国美的是沉重的代价,它使国美的股价下跌,经济上、无形资产受到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国美品牌和声望均受到重创,并且被苏宁电器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离真正规范的公司治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管理方式略显落后、创始人及大股东忽略中小投资者利益、信息不公开等问题依然是是家族上市企业摆脱不开的难题。
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不在股份,不在高层团队,而是在于公司的文化氛围,在于每一位实实在在工作的员工。谁能走进员工们的心里,谁就能掌控整个公司。苏宁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覆盖面比国美更广,惠及的人数比国美更多。苏宁的股权激励就是抓住了大卖场的真正本质,张近东比黄光裕或陈晓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使每个员工都像发电机一样积极运转起来,国美在这方面没有苏宁想得深,走的远。稻盛和夫把自己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但是稻圣哲学在京瓷公司却深入人心;丰田喜一郎家族也只持有丰田汽车2.5%的股份,但丰田家族的控制力分毫不减。
作为一个家族上市公司,国美需要对员工、对股东、对董事会、还有对协作商、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履行其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能够经久不衰、基业得以常青的根基。
黄光裕曾经在《我的道歉与感谢》中提到自己的使命:“更好地担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再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希望这不是一场秀,希望黄光裕能兑现他的承诺,在国美快速扩张的同时,保证国美管理团队的稳定,尽快使国美员工和广大消费者恢复对国美发展的信任和信心。
国美危机事件这一案例为国内的家族民营企业家敲响了警钟,在企业公众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在公司治理时如何把控经营权和所有权,如何激励和制约经理人和广大员工。最终,达到公司治理的最佳模式,在实践中使企业逐步地发展与完善。相信国美股权纷争事件,会让中国的企业不断地反思,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公司治理的机制,建立大股东和经理人和谐共处的局面,协同广大员工共同为公司的未来发展、造福社会而努力。
第二篇:国美股权之争案例之结局
实践发生全过程:
[揭幕周8.1—8.7] 黄光裕发函要求撤销陈晓职务,揭开国美控制权大战序幕
8月4日黄光裕通过独资公司向国美发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撤销陈晓、孙一丁职务。
8月5日国美发公告称已起诉黄光裕,称其违反公司董事的受信及信托责任,并寻求赔偿。
8月6日黄光裕通过独资公司向媒体发出“关于国美起诉黄光裕”及“重组董事局”的声明。
8月6日国美在《董事会致员工的一封信》中称,董事会坚决反对黄光裕提出的要求。
[第二周8.8—8.14] 黄光裕指董事若“倒戈”将提诉 国美高管表态支持董事局
8月8日国美电器紧急召开内部视频会议,曾经追随黄光裕创业的核心管理层,被要求在大股东和董事会之间做出选择。
8月12日国美四位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5名高管集体公开表态与董事局共进退。8月13日黄光裕家族发言人透露,国美如发生增发20%新股,就更加暴露陈晓的野心。大股东必将坚决予以反击,并且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包括对投票赞成的董事个人提起法律诉讼。
[第三周8.15—8.21] 黄光裕发信揭露陈晓夺权 陈晓方面反击 8月16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国美董事会确认,目前并无任何有关拟收购或变卖的商谈。
8月18日黄光裕家族发布国美大股东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对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进行了批判,并揭露陈晓夺权的三步棋。8月20日国美董事局再发致全体员工公开信,反击18日黄光裕的公开信中的指责。
[第四周8.22—8.28] 黄光裕质疑国美业绩 在二级市场大手增持 8月23日国美公布上半年业绩,净利增66%,并确定9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
8月24日黄光裕家族从五方对国美上半年业绩进行了质疑,认为国美上半年报存在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国美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领先优势即将丧失等问题。
8月24、25日黄光裕方面通过公开市场上增持国美电器股票1.2亿多股,增持均价约为2.42港元左右,占国美电器0.8%股份,共计耗资2.904亿港元。
8月27日黄光裕连发两函,以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采购管理协议威胁股东大会,并要求认购新股。
[第五周8.29—9.4] 杜鹃当庭释放 国美发函请求股东支持董事局
8月30日国美董事局从8月30日开始陆续向国美股东发函,希望支持现有管理层,不支持黄方。
8月30、31日由国美前主席黄光裕控制的Shinning Crown公司于8月30日及31日,再斥4亿港元入市增持国美1.770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30.22%。8月30日北京高院对黄光裕系列案作出二审宣判,黄光裕维持原判,其妻杜鹃改判三年缓刑。
9月3日国美电器向全体股东致函,解释股东大会召开原因,并请求股东能够投票支持现任董事会。
[第六周9.5—9-11] 黄光裕狱中道歉 谋求邹晓春接替陈晓 9月5日黄光裕通过媒体发表狱中首封公开信称,尊重法院判决,感谢国家和政府,但未提国美之争。
9月7日国美相关人士表示,如果黄光裕的道歉是认真的,那么为什么还要9.28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9月7日距离9•28仅20天时间,国美高调宣布向全球数百厂家发出300亿采购招标函。
9月8日有消息称,继提出由邹晓春出任执行董事后,黄氏家族将进一步谋求邹晓春接替陈晓。
[第七周9.12—9-18] 黄光裕再发公开信拉票 贝恩债转股支持陈晓
9月12日权威机构、股东投票顾问Glass Lewis建议股东于每项议案投票都支持现任管理层。黄光裕回应:对此一家之言感到遗憾。
9月14日专门向基金大户提供投票指引的顾问公司ISS建议股东支持以陈晓为首的国美管理层。
9月15日国美发公告,针对黄家律师函,表示其担心是毫无根据的,公司至今并未刊发任何增发公告。黄光裕家族发布《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向全体股东拉票。
9月15日贝恩资本发布债转股公告,15.9亿元人民币债务投资通过转股,占国美股份9.98%,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
[第八周9.19—9-25] 黄光裕率先投票罢免陈晓 陈晓乐观应对 9月21日摩根士丹利在9月10日和13日连续减持国美后,于15日再度减持国美电器套现逾1.468亿元,持股量由6.33%降至5.71%。
9月22日陈晓坦言,无论股东大会结果如何,他都会坦然接受投资者的选择。如果输了也是一种解脱,可以多与家人呆在一起。
9月23日大股东黄光裕于9月23日率先投票,对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取消增发股份授权等五项决议投赞成票。
[第九周9.26—9-30] 国美大选决赛周 陈晓留任 黄光裕取消增发一般授权
9月26日黄光裕再发公开信,呼吁股东对创始股东的5项投以赞成票,同时可能推出新的期权激励计划。
9月27日黄光裕又发公开信,把从上半年开始的国美内部的矛盾斗争过程做了全程性的回顾和描述。
9月27日国美管理层27日晚间最后发文拉票:希望股东现身股东特别大会,对1-3项决议案投支持票,对4-8项决议案投反对票。
9月28日黄光裕方面提出的5项议案中,除第四项议案,即取消一般授权得以通过之外,罢免陈晓等其他4项议案均未获通过。
3、事件投票结果的意义
这个结果意味着大股东黄光裕希望限制董事会增发新股摊薄自己股份的愿望得以实现,但陈晓和孙一丁的留任也使得其进入董事会的计划受阻。但是我们认为这个结果更加有利于大股东方面,黄光裕依然可以坐拥大股东的位置,一股独大的局面仍然是没有改变,陈晓的留任也只会是一个暂时的稳定,他的离任应该是迟早的事情。结果就是2011年的时候,由原大中电器的董事长接管了陈晓的位置,陈晓也离开了国美。陈晓的留任应该来说是为了国美的稳定而作出的理性的选择,保证了国美电器经营的稳定。
黄光裕的结局:
2010年8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黄光裕案二审判决,对黄光裕的判决维持不变:黄被判处14年徒刑并罚没6亿元人民币
黄光裕之妻:杜鹃
2010年8月30日,黄光裕之妻、原国美电器执行董事杜鹃被判缓刑三年,当庭释放。这犹如一注“兴奋剂”注入黄氏家族,也无疑增加了黄氏家族争夺美国电器控制权的筹码。
2010年9月28日下午,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尘埃落定:陈晓提议的三名来自贝恩资本的董事获准通过;而黄光裕五项动议中除“撤销董事会拥有的配发及买卖国美股份之一般授权”获准通过外,其余四项均以微弱差距被否决。
2010年10月20日,复出两个月后,黄光裕的妻子、黄光裕家族新的领军者杜鹃强势出牌。“特别股东大会之后,创始大股东的诉求没有改变。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创始大股东依然认为,公司过去一年多来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陈晓先生应对此负责。” 除陈晓的去留外,就国美电器董事会席位问题,黄光裕家族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创始大股东认为,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中占有太多的席位,不利于公司管治。因此,非常有调整管理层代表的董事席位的必要。”杜鹃提出,要用一个“一揽子方案”解决“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多个问题。对此,竺稼表示,贝恩资本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国美董事会席位”,并希望能尽快解决非上市门店、董事会席位等“一揽子问题”。
2010年11月16日晚,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将于2010年12月17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以审议三项议案:“增加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先生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并即时生效”、“委任黄燕虹女士为本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并即时生效。”与9·28特别股东大会不同,此次审议的提案不再针锋相对,而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市场分析普遍认为,黄光裕的两名代言人进入董事会,是彼此阵营达成和解的结果,有利于国美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符合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结局:
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任命原大中电器创办人张大中为国美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现任董事会主席陈晓以私人理由辞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国美还宣布,公司原执行董事孙一丁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但继续留任公司副总裁职务,国美并委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前合伙人李港卫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与陈晓不同的是,国美新任董事会主席张大中担任的是非执行董事,有权参与董事会各项决策的审议,但不进入管理层,并未获得公司管理的执行职能。作为大股东的黄光裕显然接受了董事会权力过大的教训,非执行董事的角色既可以让张大中贡献其行业专长和经验,同时,还可以制约和监督管理层;而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开设置更加能够保护股东利益最大化。
至此,旷日持久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第三篇:国美股权之争(推荐)
百科名片
国美电器8月5日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局。
编辑本段国美控股权之争矛盾演变
起因
国美股东会之乱 大股东否决贝恩董事在贝恩投资入股国美电器8个多月后,在国美电器正在走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电器大股东在5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冲突
黄光裕狱中投票反对 贝恩三股东依然连任由2008年中国首富黄光裕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国美三位董事连任。但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三人继续担任董事。
激化
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 国美大战升级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8月4日晚间7时30分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的要求信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至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反击
国美宣战黄光裕2010年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00493)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编辑本段贝恩增持国美股权 黄光裕股权被稀释
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LLC)将所持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Ltd.)的股权增至10%,稀释了身陷囹圄、力争控制公司的国美创始人黄光裕所持的股权。据国美周三向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提交的报告显示,贝恩通过将所持的国美电器债券转换为股票,从而增加了持股比例。此举令黄光裕的持股比例35.98%降至32.47%,黄光裕于1987年创建国美。贝恩提高所持股权比例,正值黄光裕要求召开股东大会之际,他希望借此罢免国美现任董事会主席陈晓,并阻止国美通过动用增发20%股份的权利来进一步稀释他手中的股权。贝恩将在9月28日国美股东大会上对上述两个议题投票。因贿赂和贪污罪被判入狱14年、现正在服刑的黄光裕威胁称,如若不能赢得国美股东的支持,他将终止国美与其名下数百家门店之间的托管协议。不过黄光裕也表示,可能会将其私有门店卖给国美换得股权,以增加对国美的股权持有比例。根据港交所的程序规则,黄光裕需要赢得投票股东中的简单多数票才能罢免陈晓。已有好几家代表国美股东的顾问公司公开声称支持陈晓,他在去年年初黄光裕被捕之后稳住了国美电器的经营。风险管理机构RiskMetrics Group Inc.旗下的ISS周二说,相比黄光裕让其妹替代陈晓的要求,它更支持国美现任管理层。国美股价收盘报2.30港元(合30美分),今年已累计下跌22%。
编辑本段贝恩确定债转股 成国美第二大股东
国美电器15日晚宣布,贝恩资本将以每股1.108港元的转换价,全数将持有的2016年可换股债券转换为16.31亿股。转换之后,贝恩资本的股份占扩大后总股本的9.98%,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黄光裕家族的股份被摊薄至32.46%。黄光裕提名的国美董事候选人邹晓春回应表示,“创始股东对贝恩转股欢迎和尊重。”贝恩转股后成为公司的股东,将不享受严格条款保护,但其作为股东与大股东之间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贝恩转股之后可优化国美的资本结构,减少财务开支,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据了解,由于转换可换
股债券约需5天时间完成,国美方面的新闻发言人也称,贝恩转股的相关事宜将在9月22日之前完成,贝恩资本方面拒绝对此表态。在国美发布中期业绩时,贝恩资本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竺稼称,要在特别股东大会之前转股以支持现有国美管理层。贝恩资本债转股后,加上陈晓所占1.47%,以及原永乐电器高管们所占5%,陈晓方面持股16%左右。邹晓春指出,竺稼曾表示贝恩不跟任何人捆绑,支持管理层并不表示支持陈晓,陈晓不代表国美管理层,国美现有管理层是指王俊洲、魏秋立等一些人,并不包括陈晓。针对贝恩转股后黄氏家族的股权稀释问题,邹晓春表示,根据相关法规,大股东还可以继续增持2%。“陈晓是一个麻烦制造者,陈晓的离开有利于解决现状。”邹晓春直言,目前事件的责任人是陈晓,“如果陈晓辞职,将是负责任的表现”。同日,黄光裕方面首次以国美电器创始股东的名义发布了《致国美股东同仁公开函》。在信中,黄光裕方面对收回非上门店经营权、贝恩资本转股等问题的态度有所缓和。外界猜测,黄光裕方面与贝恩资本之间达成了和解。对于外界猜测,邹晓春表示愿与任何机构投资人和股东沟通,但否认与贝恩达成协议促使陈晓出局。有消息称,陈晓方面已获得过半数机构支持,邹晓春对此直言,这一数据并不权威,机构的支持情况还得最后看投票情况。同时,邹晓春指出,如果大股东的动议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没有获得通过,那么黄氏家族将收回非上市门店经营管理权。目前,黄氏家族手头有372家非上市门店,约占国美门店总数的1/3。此前,邹晓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时表示,如果大股东得以重组董事局,那么大股东就可以将非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如果大股东的动议得不到通过,则将面临国美旗下两个公司同业竞争,相互伤害的现象。编辑本段事件进展
黄光裕律师邹晓春走向台前
2010年9月8日,一位黄光裕家族内部人士透露,“本周内,邹晓春将以国美电器‘提名董事’身份,率大股东团队赴香港与包括众多机构在内的投资者见面,向投资者传达公司创始人、大股东的意愿。”该人士还透露,除了与众多机构投资者见面外,近期,邹晓春还将以国美电器“提名董事”的身份,接受内地、香港多家媒体的采访。此前的8月4日,黄光裕家族在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陈晓的同时,提名邹晓春及其胞妹黄燕虹为公司执行董事。有消息称,继提出由邹晓春出任执行董事后,黄氏家族将进一步谋求让邹晓春接替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一职。
黄光裕狱中来信表示歉意和感谢
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和董事会围绕控制权的斗争过日趋激烈,双方各自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机构投资者和公众舆论支持。9月5日晚间,黄氏家族给财新记者发来一份黄光裕口述、律师纪录的来信。在这封题为“我的道歉和感谢”的信中,黄光裕感谢国家、员工、消费者、股东、供应商、银行和媒体等,在其犯罪入狱后,对国美发展提供的支持。作为一个儿子、丈夫、父亲和兄长,黄光裕亦表达了对家人的想念,并称青年创业者以其为戒,遵纪守法。最后,黄称将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返回社会,更好地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并称“我相信,我将有新的开始”。这份信是黄光裕自2008年11月入狱近两年来首度对公众发言,表示认罪并道歉。此前他曾对国美的员工写过两封公开信,呼吁员工支持大股东。现在,距离“9·28”临时股东大会还有22天。
国美发函回击黄光裕 恳请股东支持董事会
记者昨日获悉,面临黄光裕方面重量级人物杜鹃重出江湖与“终止上市集团与非上市集团签署的采购和管理协议”的狠招,国美电器前不久曾向全体股东致函,解释9月28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召开原因,请求股东能够投票支持现任董事会。在这封信中,国美电器首先回顾了黄光裕在8月5日提出的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撤换两名公司执行董事并撤销国美增发20%决定的动议。随后怒斥此动议是“无理据、不明智及不受欢迎的”,并痛陈黄光裕的“被捕”、“监禁”的斑斑劣迹。信函同时罗列了公司高层和贝恩资本的进入带来的逆
转,并豪言公司“700家新店与770亿港元新增收入”的五年计划。
黄光裕增持国美1.77亿股 总持股升至35.98%
9月03日晚间消息,黄光裕再度出手,资料显示,继24、25日两天动用2.904亿买入国美电器(2.27,0.00,0.00%,经济通实时行情)(0.375,-0.00,-1.32%,经济通实时行情)0.8%股份后,黄光裕在8月30日至31日再度斥资4亿港元,买进1.77亿股,至此,黄光裕持股总量增至35.98%,在股东大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
黄光裕新牌:推股权激励策反管理层
股权激励曾被认为是黄光裕丧失高管团队凝聚力的一步,而昨日黄光裕大股东代表人士表态,将建议董事会优化和延展股权激励方案,并分期适当扩大激励规模,让更多国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书面专访时,黄光裕方Shinning Crown大股东代表人士作出了上述表态,这是第一次明确就股权激励发出积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这恰恰在杜鹃当庭释放之后。
黄光裕“挟”国美非上市门店“逼宫”
8月30日,国美电器(00493,HK)发布公告称,8月27日,收到一封黄光裕拥有并控制的北京国美发来的《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称,如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在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上未获通过,有意终止上市集团与非上市集团签署的采购和管理协议;如果提案部分通过但部分未获通过,北京国美将于股东特别大会后7日内将其有关各集团间协议的意向通知上市公司。国美电器认为,此举显然是出于黄光裕欲迫使股东支持ShinningCrown在即将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审议的要求决议(撤销陈晓和孙一丁职务及撤销一般授权),旨在巩固黄光裕的单一股东的权益。但黄光裕方面表示,上述“通知”并非最后通牒,而是大股东根据目前情况和双方协议的相关规定采取的不得已的预防措施,是大股东的一项正当的合同权利。
争夺国美的“意外”因素:杜鹃出狱
“杜鹃出狱了。”8月30日上午,几乎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布黄光裕案二审判决的同一时刻,杜鹃——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之妻、原国美电器执行董事,犹如一注“兴奋剂”注入黄氏家族。“对黄家非常有利。”黄光裕家族代言人在接受本报咨询时声称“松了一口气”。几乎在同一时间,网络媒体纷纷发文称,黄光裕家族将因此增加争夺美国电器控制权的筹码。
黄光裕阵营增持1.2亿股国美股份
除了面对与陈晓等国美董事会的控制权之争,对于黄光裕而言,二审的判决结果或许将成为他最后一搏的唯一机会。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成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9月28日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前就会公布二审结果,二审判决中涉及到的黄光裕刑期以及罚没财产,将为国美控制权之争增加几分不确定性。昨日晚间,黄系核心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黄氏家族8月24、25日通过二级市场已增持国美电器1.2亿股,每股均价2.42港元,占总股本的0.8%。该发言人还表示,港交所规定的大股东持股上限,以其现有股份比例,仍有增持空间,黄氏方面不排除在2%的范围内继续增持。
编辑本段当事人观点
国美:起诉黄光裕基于港证监会调查
昨日(08月06日)下午,国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就起诉黄光裕一事,他们已经和香港证监会有过沟通,起诉基于香港证监会的调查。早在去年8月,香港证监会曾向香港高院提起诉讼,指黄光裕、杜鹃夫妇在2008年1月及2月进行国美电器股份回购计划,目的是以国美电器的公司资金购买本由黄持有的股份,从而协助黄光裕向一家财务机构偿还一笔24亿元的私人贷款。香港证监会指称,上述计划导致国美电器损失约16亿港元。2009年8月5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对黄光裕16.55亿港元资产冻结。国美的这项起诉胜
算几何,也让外界颇为关注。“我们的起诉是在香港证监会调查的基础之上。”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还掌握了其他有利证据,但鉴于目前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不便向外界披露。
陈晓:黄光裕不顾国美死活
在国美电器宣布起诉大股东黄光裕之后,董事会主席陈晓6日中午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陈晓坦言,个人与黄光裕并无很深矛盾,主要是在公司控制权上有分歧,“带领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责任让我没有退路。”控制权之争加剧2010年5月11日,在国美电器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黄光裕夫妇在12项决议中连续投了五项否决票,导致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三名前任董事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未能通过。而根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如果贝恩投资在国美董事会中失去董事席位,将造成公司违约并须作出赔偿,相关赔偿额高达人民币24亿元。国美电器随后紧急召开董事会,强行委任贝恩三名高管加入董事会,并首次公开指责黄光裕夫妇将国美陷于重大危机之中。“黄光裕宁愿公司赔偿24亿元来达到他个人的目的,这让公司管理层彻底失望。”陈晓称,国美电器是黄光裕一手缔造的公司,是国美第一大股东,原先董事会成员也大都是他安排的,从经济利益上来说,现有董事会的决策并未对其造成伤害,但董事会最后一致认为黄光裕仅是为了取得对董事会的控制权和满足个人意愿,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越走越远。据介绍,黄光裕最大的担心是自己持有的国美股权被稀释到30%以下,因为根据相关法规,股东持有股份超过30%时,要发起要约收购。贝恩投资进入国美董事会后,提出在2011年4月国美电器股东大会时提前转化2016年可转换债券的计划,债转股之后,黄光裕家族所持33.98%的股权将被稀释到31.7%,日后若贝恩资本再退出,黄光裕家族所持股权很有可能下降到30%以下。这也是黄光裕力阻贝恩投资进入国美董事会及撤销董事会发行新股授权的主要原因。回应“最大赢家”之说陈晓告诉记者,6日上午国美电器召开了分公司总监以上人员会议,通报了董事会的决定,会上不少员工站出来表示支持董事会。“现在国美电器是一家公众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必须维护所有股东的利益并必须担负企业的社会责任。”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称陈晓在黄光裕事件中从总裁到出任董事会主席执掌大权,是最大的赢家,陈晓向记者表示,这种看法比较片面,董事会成员在此期间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并带领企业走出困境,这是最大的成功,个人得失已经看得很淡。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在此期间都会坚守底线———让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他与黄光裕分歧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陈晓坦言,黄光裕此次要求他本人出局,说明自己已经是黄光裕心中最大的障碍。此前陈晓对媒体曾说过过激的话,如黄光裕想“鱼死网破”,但结果只会是“鱼死网不会破”。当时说这句话是想向外界表明对黄光裕阻止贝恩成为非执行董事的担忧。“其实并不想把矛盾公开,毕竟国美是一家上市公司,还有30多万在职员工,谁都不愿成为一场闹剧或者悲剧的参演者。”
黄光裕:国美董事局公告严重与事实不符
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00943)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8月4日晚7时30分及8月5日早上收到黄光裕全资控股的国美电器大股东Shinning Crown信函,要求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撤销公司今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的一般授权、撤销陈晓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孙一丁的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但保留他为公司行政副总裁职务等动议。国美电器董事局5日立即开会讨论回应事宜。按照相关条例,公司有不超过21天的时间正式考虑对要求信函的回复,并对外公告。24小时内,董事局迅速反应并给出初步回复,坚决反对撤销陈晓先生及孙一丁先生的现在职务并视该撤销为没有理据之举。同时反戈一击,决定对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要求对黄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而黄光裕及其全资控股的国美电器大股东Shinning Crown方面,则在8月6日凌晨通过互联网发布声明称,关于国美董事局动议起诉黄先生董事责任一事,董事局未在我司发出‘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之前,就该决议予以公告或正式通告我司,我们对此完全不知晓。黄光裕方面称,7月19日就派出代表与陈晓商谈重组董事局事宜,双方一直持续商谈到8月4日晚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我司才向董事局发出了“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8月5日上午,国美董事局就我司提议召开了紧急会议,当日下午,才到香港高等法院起诉黄先生;在8月5日晚上国美董事局公告中,声称是因为要起诉黄先生,我司才发函要求重组董事局一事,是严重与事实不符、欺骗投资者的行为!黄光裕方面亦表示:为了确保国美电器在正确的方向上高速、稳定地发展,为了国美电器在2015年前成为全球最让人尊重的公司之一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积极支持大股东重组董事局的努力。Shinning Crown 声明全文国美大股东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关于“国美起诉黄光裕”及“重组国美董事局”的声明8月5日晚间,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国美)董事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行董事黄光裕先生(黄先生)进行法律起诉及反对大股东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要求董事局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的提议内容一事,我司特别声明如下:
1、关于国美董事局动议起诉黄先生董事责任一事,董事局未在我司发出“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之前,就该决议予以公告或正式通告我司,我们对此完全不知晓。我司于7月19日就派出代表与陈晓商谈重组董事局事宜,双方一直持续商谈到8月4日晚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我司才向董事局发出了“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8月5日上午,国美董事局就我司提议召开了紧急会议,当日下午,才到香港高等法院起诉黄先生;在8月5日晚上国美董事局公告中,声称是因为要起诉黄先生,我司才发函要求重组董事局一事,是严重与事实不符、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2、大股东强烈呼吁广大投资者:为了确保国美电器在正确的方向上高速、稳定地发展,为了国美电器在2015年前成为全球最让人尊重的公司之一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积极支持大股东重组董事局的努力!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2010年8月5日 编辑本段黄光裕·国美·陈晓大事记
1987年1月1日 黄光裕创立国美电器 2006年11月1日 国美电器并购永乐,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成为国美CEO 2008年11月17日 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调查 2008年11月 陈晓任国美董事会代理主席 2009年1月18日起 黄光裕正式辞职;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总裁 2010年5月18日 黄光裕案在北京市二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黄光裕以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处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2010年6月28日 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2010年8月5日 国美起诉黄光裕
编辑本段事件相关人物
黄光裕
黄光裕,1969年5月出生,主籍广东汕头。20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一道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转战北京。半年后开始在北京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在这家小店的门前挂了出来。1993年,国美开始在北京地区增开多家门店。1999年,国美开始向全国扩张。1998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
陈晓
陈晓,1959年出生于上海南汇,早在1985年就进入家电销售行业,十年之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上海永乐家电。1992年担任某国营家电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6年创建上海永乐家电,任董事长。在2006年7月国美电器宣布并购永乐家电后,陈晓出任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在新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1.2%,陈晓及其管理团队的持股比例为12.5%;两个曾
经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界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如今成为了大小股东、上下级别隶属关系。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他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掌舵人。2008年11月28日,陈晓被国美电器董事会委任为代理主席。
编辑本段事件相关单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隶属于北京鹏润投资集团。2004年9月10日起,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1月,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正式完成合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零售企业。国美电器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之一,被中央电视台授予“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BL)颁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国美电器以品牌价值301.25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家电零售之一。
贝恩投资(Bain Capital)
Bain Capital是国际性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超过500亿美元,涉及私人股权、风险投资资金、上市股权对冲基金和杠杆债务资产管理。Bain Capital成立于1984年,为全球多个行业超过250家公司提供私人股权投资和附加收购。公司现有专业人士200名。Bain Capital长期致力于科技业务投资,目前的投资项目包括SunGard Data Systems, NXP, Sensata Technologies, FCI, Sun Telephone, Applied Systems和MEI Conlux。Bain Capital总部在波士顿,在香港,上海,东京,纽约,伦敦和慕尼黑有分公司。
附本次特别股东大会8项普通决议案及结果
重选竺稼为非执行董事 赞成94.76% 反对5.24% 通过;
重选Ian Andrew Reynolds为非执行董事,45.35%反对,获得通过;
重选王励弘为非执行董事,赞成54.66%,反对45.34%,通过;
即时撤销本公司於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一日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赞成54.62%,通过;
即时撤销陈晓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之职务,赞成48.11%,反对51.89%,被否决;
即时撤销孙一丁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赞成48.12%,反对51.88%,被否决;
即时委任邹晓春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 48.13%,反对 51.87%,被否决;
即时委任黄燕虹作为本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48.17%,反对51.83%,被否决。
第四篇: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
背景资料:
黄光裕十六七岁开始创业,1987年创立第一家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行业。紧接着他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2004年,黄光裕用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鹏润集团,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收购当时国美94家门店资产65%的股权,实现国美的借壳上市,2006年7月,国美收购了永乐电器。永乐创始人兼任董事长陈晓被国美电器的董事会任命为总裁。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他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掌舵人。随着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2009年1月,黄光裕正式辞职,陈晓正式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兼任总裁。
2008年,国美的现金流出现了严重问题。陈晓最终与贝恩资本达成协议。贝恩同意认购国美发行的1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并获得了国美董事会3个非执行董事席位。国美还向老股东进行了配股,两项共筹得32亿港元,初步化解了现金流危机。至此国美旧部对陈晓印象大为改观,但是黄光裕以及部分市场人士对陈晓的行为却并不买账。
引入了贝恩资本后,7月份陈晓又用股权激励笼络国美旧部。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通过高管奖励计划,部分董事及上百名高级雇员可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3.83亿股新股,行权价格为1.90港元。其中陈晓2200万股。黄光裕则坚决反对此项计划,因为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
2010年5月11日,在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上,按照协议贝恩投资3人应该进入国美董事会,这无疑将改变董事会投票权的分布。因此黄光裕坚决反对,利用自己的大股东地位否决了该议案。而根据协议,如果贝恩投资失去董事席位,国美电器将违约并须赔偿人民币24亿元。黄光裕宁愿公司赔偿24亿元来达到他个人目的,这让公司管理层彻底失望。
黄光裕通过其全资控制的公司要求国美董事会撤销多位高管职位,其中包括董事会主席陈晓及执行董事孙一丁,提名黄光裕胞妹黄燕虹及中关村副董事长邹晓春出任国美电器执行董事,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他议案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约3个百分点。董事局主席陈晓、董事及副总裁孙一丁均得以留任。从公开资料看,黄光裕及其妻子为一方,陈晓为另一方,如果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双方在股权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黄光裕及其妻子尽管拥有公司31.6%股权,但如果陈晓及支持陈晓一方的参会股东持有32%股权,黄光裕在没有其他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动议无法获得通过。至此,双方彻底决裂。
案例分析:
一、关于国美的黄陈之争:
国美大争,一争董事席位。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方五项提议中四项围绕董事局构成:即时撤销陈晓国美执行董事兼董事局主席职位,即时撤销孙一丁国美执行董事职务,即时委任邹晓春为国美执行董事,即时委任黄燕虹为国美执行董事。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董事局是公司常设权力机构,经股东大会授权后,董事局往往集经营决策大权、财务大权、人事任免大权于一身。在这一点上,董事局是个组织,组织的背后是制度,制度的背后是利益。董事局由董事组成,董事是股东利益的代言人,对董事会议案有表决权。在股份公司的操作实践中,董事局的构成体现出一种出资比例和董事比例相匹配的特征,这反映了一种责权利相匹配的理念。大股东出资比例最大,承担的风险也最大,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权力也应该最大。
国美大争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国美董事局责权利严重不均衡。作为大股东,黄光裕出资最多(持有约32%的股权),但在董事局中代言董事席位为零;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在债转股之后,拥有约10%股份的贝恩与陈晓合作,却在11个董事席位中直接控制了至少5个。不能掌控董事局,就不能掌控整个国美,董事局话语权的旁落,使得黄光裕方对自己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产生忧虑,因此黄光裕在五项提议中有四项是事关董事人选。
国美大争,二争股权比例。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五项提议中第一项便是“即时撤销国美2010年5月11日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国美股份之一般授权”。
股份制企业股东靠股权说话,股权决定话语权和控制权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在股份制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各项章程中,股份比例与权力分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股份制公司或上市公司,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票选原则,票选原则有很重要的两点:一是议案获某一规定的多数股权支持则通过,若议案通过,董事会需要履行股东大会的决定;二是股权达到一定数额的大股东可以就某议案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国美大争原因之二是国美董事局决定增发20%的股份。在此之前,黄光裕方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达到32%,倘若进行股权增发,大股东股权比例有被摊薄之风险,与之对应的是大股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势必减弱。股权的重要性在国美大争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由于黄光裕方股权比例达32%之多,才有权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对自己的提议进行表决;另一方面,由于黄光裕一方股权比例不足,才导致五项动议四项被否,这侧面证明了黄光裕方对股权增发的担忧不无道理。
至于陈晓去留问题,即使考虑到陈晓本人对于争端和局势影响很大,不过是黄陈之间的个人恩怨层面的小问题,不属于战略、制度、文化层面的大问题。
二、大股东能否罢免董事会主席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三十八条、第一百条的规定,股东大会享有选举和更换董事的职权。而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从公开资料看,黄光裕及其妻子为一方,陈晓为另一方,如果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双方在股权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黄光裕及其妻子尽管拥有公司31.6%股权,是国美第一大股东,但如果陈晓及支持陈晓一方的参会股东持有32%股权,黄光裕在没有其他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动议无法获得通过。
现代企业制度例如公司法人制度的建立,本质上反映出对企业社会性的确认,股权的分立与多元化既要求同股同权,更要求兼顾不同股东的利益诉求,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我们承认作为公众企业的利益主体多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话,承认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且常有冲突的话,那么现代企业治理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外部,一如一个国家的政治与社会治理,都需要平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同样不能出现绝对性的权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解决企业被一方力量所控制的问题,在公司内部,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了产权关系上的制衡机制,小股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他们的比例投票权制衡大股东的侵权行为,同时董事会的表决机制、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职业经理人乃至工会都可以被视为分解和制约企业实际控制人权力的有效手段。在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如财务审计、法律服务等社会服务组织则为政府和公众获取真实的企业经营信息提供了保障,同时,政府的监管都可视为对企业行为和权力的一种制约性手段。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则不难发现,虽然我们也借鉴西方企业制度模式建立了一套制度规范,但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经理人损害股东利益、企业侵害职工利益、垄断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事情层出不穷,究其根本,症结就在于企业内部权力关系失衡与外部制约机制的缺失,很多制度架构徒有其形,股东大会形式大于实质,监事会形同虚设,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工会能够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并没有真正发挥权力制衡的机制作用。
就国美而言,虽然距离现代企业良好的公司治理依然有诸多差距,但至少通过这场控制权之争,可以肯定的是,“获胜”的一方虽然在表面上可以实现对公司的相对“控制”,但未来其掌控企业的“权力”行使如果不能以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话,其将受到的制约也会是巨大的,在这一意义上,洗牌后的国美距离现代公司法律制度中的合理权力关系又走近了一步。
三、从控制权争夺看委托-代理危机
委托-代理问题主要包括两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委托-代理关系本身就存在着委托者与代理者利益目标不一致的矛盾,委托人由于顾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最终导致逆向选择,致使市场效率大打折扣。国美控制权争夺战作为创始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冲突,在委托-代理问题中属于道德风险问题。民营家族公司最典型的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统一,其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源是创始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根据一企业调查问卷显示,民营企业创始人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企业创始人对于丧失实际控制权,而使其蜕变成经理人控制的企业的担心。从公司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公司创始人被职业经理人“撞过腰”的不在少数。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企业创始人的权威和内部忠诚来实现控制的,如果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得到合理的改造,则控制权交接的同时就意味着经理人可能利用权威和忠诚形成内部人控制,利用信息不对称偏离委托人的利益目标而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中,导致创始股东对以陈晓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产生信任危机的直接诱因有两个:其一,引入贝恩资本。2009年6月22日,在以陈晓为代表的董事会的主导下引入贝恩资本,并接受贝恩资本的一系列苛刻条款,此举引起创始大股东对股份被稀释,恐其控制权不保的担心和不满,从而导致创始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产生深度裂痕。为了保证自己的控制权,2010年5月11日,在国美股东周年大会上,黄光裕连续三次使用否决权:首先,否决外资股东贝恩资本的三名代表进入董事会;其次,否决董事会对董事薪酬的厘定,显示出对董事会的整体不信任;最后,还否决了董事会“以所购回之股份数目扩大”所授出有关配发、发行及处置股份的一般授权。5月12日,国美电器召开紧急董事会,董事会一致同意贝恩资本的三名代表进入董事会。至此,黄光裕与国美董事会及管理层的信任危机公开化,并由此拉开了贝恩、国美管理层共同对抗创始股东黄光裕的控制权之争。其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2009年7月,在以陈晓为代表的董事会的主导下,国美电器通过对全国总监级以上核心骨干高管团队的期权激励计划,包括部分董事及上百名高级雇员可以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新股。黄光裕得知期权激励方案后,再次表现出了对董事会的不满,并要求董事会采取措施,取消期权激励,但他的意见再次没有被采纳。在家族企业中,股权激励制度与公司控制权之间时常发生冲突:一方面,为了统一公司经营管理者与家族股东的利益以及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往往采用股权激励制度;另一方面,家族股东常常希望保持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实行股权激励不可避免地会稀释家族股份,削弱家族股东对于公司的控制权。在黄光裕“执政”期间,公司的外姓高管没有一个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公司的股份,经此股权激励方案,国美电器高管层利益团队站到了陈晓一边。信任危机暴露后,创始股东下决心要让陈晓“下课”。
可见,在国美电器控制权的争夺过程中,正是由于双方的信任危机所引起的委托-代理危机导致博弈各方的行动背道而驰,由于意见不合而致使决策失效,甚至引起股东之间相互攻击;而这种信任危机则是源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四、股权激励合法但不尽合理
在职员层面实施股权激励,这个不需要回避。但在公司高层中实施股权激励,应该由股东会来通过,董事会可提出方案,由股东大会来决定。完全由董事会来决定,涉嫌侵害股东利益。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国美董事会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是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来的,并经过合法程序所制定和通过的,并不存在违法情形。但市场对这一股权激励方案似乎并不认同,该公告发布次日,国美股价下跌4.21%,远远高于恒生指数0.79%的跌幅。
经理人和股东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资产。但事实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股权激励不是分福利、也不是“分饼”,而是一套制度安排。我们知道,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客观要求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要遵循其客观规律,实施必要的专业化过程。在安排股权激励制度时,不仅要建立激励机制,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制度上来确保中小股东利益、公司利益!
五、国美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失声?
按照现行的《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三部分组成,分别拥有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如此,必然存在所有权拥有者的股东,与利益相关者之经营者的利益均衡问题,这就需要公司对股东大会授权的董事会(及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是监事会。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为公司的监督机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都有相当规模,经营活动复杂,专业要求高,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的监督、对经营者的监督有显著的必要性。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规定不少于三人,但又未规定组成人员的上限,是因为至少三名监事才能形成集体,才可以发挥集体的职能。
公司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权的充分发挥对公司的正常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
而在国美事件中,无论是国美公司的行为、黄光裕个人之行为、陈晓与贝恩公司协议、陈晓之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等等,承担监督职责的国美监事会竟然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表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美监事会处于“失灵”状态,无法发挥正常和应有的作用。这不得不说是监事会的失职之处。
纵观整个国美如果黄光裕在当初成立国美之时就能清楚的认识到监事会的重要作用,能够知晓监事会制度架构中的法律风险,并能够事先合理建设,那么国美遇到一些问题时,完全可以由监事会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避免,黄光裕本人甚至可以免去牢狱之苦,或者是在黄陈之争中,黄光裕牢狱之中也能够通过监事会发挥积极的作用,黄光裕可能就不会出现当前监事会“失声”的局面了,这样一来国美所遇到的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避免,黄光裕也不用为了那仅仅34%黄金股份的股权而争夺了。
案例启示:
1.委托代理机制下构建企业创始人保护机制。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两权分离理论认为,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现代公司,特别是股份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现象更是十分明显。股份制上市公司中,出资人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不可能直接管理、运作公司,必须依靠专业人士进行,何况社会公众更注重于间接投资股票,关注自己的股权收益,这更促进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两权分离。
2.控股权的安全边际设置。企业若想获得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可以理解,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募资,股权是自己权益的最大后盾。股权决定话语权和控制权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企业创始人或大股东若想掌控企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持股比例进行安全边际设置,确保自己所拥有的股份能够战胜各种不稳定因素。
3.职业经理人在情理法之间的抉择。股东与职业经理人本是鱼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双方之间默契配合,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但是身为个人,职业经理人难免需要在情理法之间做出正确抉择。
4.合理选择时机,慎用股权激励机制,在公司高层中实施股权激励,应该由股东会来通过,由股东大会来决定,完全由董事会来决定,涉嫌侵害股东利益,本案中就是国美采用了股权激励机制以后,导致了股票市场的跌宕,损害了作为创始人,也就是大股东黄光裕的利益。
5.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监事会的作用在大公司,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尤其重要,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矫正方向,规避错误,同时可以更多的保护股东们的利益。
第五篇:股东擅自转让股权引纷争
保定市某公司成立后,于2002年10月招聘孙某为公司副总,分管公司业务。2003年4月,孙某工作业绩突出,要求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的董事长李某考虑后同意,并将自己股份的10%转让给孙某,孙某将6万元股权款直接交给了公司,公司也给孙某出具股金收据。自此,孙某每年都能领到一笔金额不菲的分红。然而,2006年6月公司因重大问题召开股东会并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因孙某消极工作为由,竟然没有通知孙某参加股东会,且在修改的公司章程中,公司股东也没有孙某。孙某多次找公司评理,公司明确告知孙某,你不是公司的股东。孙某一气之下,将公司起诉到法庭,要求确认股东身份。我作为公司的代理人参加了庭审。经过分析,我认为原告孙某主张股东身份法律依据不足,对公司此案的胜算非常有把握。
一、孙某诉讼请求第一项要求公司撤销2006年8月份修订的《公司章程》。我认为孙某的该项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由公司股东共同制定,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只有股东会才有修改公司章程的权利;并且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通过。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只有股东会才有权修改、撤销、重新制定公司章程,其他任何人、任何部门都无此权利。公司股东于2006年8月修订的公司章程,完全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股东会进行的修改,并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表决通过,完全是合法有效的,不存在任何撤销的理由,张某更无权要求撤销。
二、张某第二项诉讼请求要求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股东变更备案登记手续,完善其的股东身份。我认为张某的此项诉讼请求更是毫无依据。理由如下:
1、张某不具有股东身份。根据我国公司法35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38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由股东会作出决议”。所以,公司股东以外的人要成为公司的股东,必须经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过半数通过之后,才符合成为公司股东的程序上的要求。
2、张某要求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股东变更备案登记手续,完善的股东身份,也没有法律依据。
众所周知,股权转让是转让股东与受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受让人应当将股权转让歀直接交付给股权出让人,而不是其他人。作为公司无权收取股权转让歀。公司只有在增发股份时,才有权收取股东的投资款。由此可见,公司是无权收取张某所谓的股权歀的,但本案被告公司确实收取了张某的股权款,我认为公司与张某是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股权转让关系。
3、张某要求确认股东身份,仅凭向公司交纳的股权款的这本身根本不足以证明股东身份。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外的人股东资格的确认,首先经过股东会作出决议,并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再应结合实际出资额、股权转让合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保定市北市区法院经过合议庭评议,最终采纳了我的代理意见,判决驳回张某对公司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