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带着兴趣,自觉学习。
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借兴趣,所以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因为特别是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到底用那个指头来击键。学生通过游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任务驱动,加深记忆。
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设置一系列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具体任务,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就更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笔”时,那美丽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
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许多人误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电脑知识教育,以为掌握了电脑知识
也就具有了驾驭信息的能力。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只偏重于电脑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学习信息学科知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纵使掌握有高超的信息技术,也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总之,我们要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主动去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信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要求。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手段已经落后,教育将发生重大变革,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活动的根。教育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传递的因素,还包含着创新的因素。
一、注重德育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兴趣、意志、毅力、情感等创新型人格的培养。缺乏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和献身精神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讲述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传记,中外计算机发展的差距,计算机应用及发展前景等。通过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引导学生发奋学习,使他们拥有坚韧的毅力,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理解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时代的主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惟有实践,才有创造。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启发,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育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⑴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做小报排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文水平;电脑绘画,制作贺年卡、书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思并创作作品,完成后,让每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创作思路及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汉字编码和文本编辑工具,以及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用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做出归纳、概括,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⑵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学习成绩管理、运动会成绩管理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培养鉴别能力
创新活动,离不开信息的吸收与重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网络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开拓创新视野已成为现代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时代教育已真正成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相融合的连续体。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畅游,正确选择有效信息,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做到学习上网两不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现代工具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来,最现实的是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普及还是知识的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合、知识建构等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优势,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环境,探索和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9-10-28 09:44:15 作者: 来源:铁岭县蔡牛中学 文字大小:【大】【中】【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允许提问、鼓励质疑、让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时,正是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只简单地说一句:“不许插嘴”或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小绵羊”,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在一次有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时,组织了一个活动“让我猜猜看,非洲为啥缺粮”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动,通过一番猜想后,同学们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同学的猜想是教材中讲到的,而有一位学生的猜测是“战争”,教科书中未提及,但事实上该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的战争也冲击了该区粮食的生产。我对这个勇于质疑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这个学生感到很愉快,学习兴趣大增。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去激发自己的探知欲望,从而扩大阅读面,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地产生和提高。
二、提倡对话,鼓励争辩,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发表和自由参与,大胆质疑,并展开激烈争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通过对话、争辩,让学生学会探索、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一些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争论中弄明白的问题,将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观察、思考、读课外书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样做会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宽容“错误”,提倡“求异”,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难免有错误,因此,教师应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的问题,乍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概否定,应当多加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比如,在政治教学中,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地方保护,只讲发展速度不讲经济效益,偷税漏税骗税、非法侵占耕地、台独问题等众多社会问题,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对策,都有惊人的收获。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个体情绪、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创新的前提。
比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方面的学习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论事,而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多给予他们思想上的鼓励,有进步及时表扬。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个体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些操作情境。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图形”、“自制图表”、“续写故事”、“编排导演”等等……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透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如设计新奇有趣的问题,设置悬念等,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激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意识,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为他们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在小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产生创新思维。因此,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浓浓的创新氛围,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呢?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也可把他们带到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和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教学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的自身兴趣也将丰富,思维会更加灵活、多变,这就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遵从普遍性原则,面向全体实施创新培养。
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从社会层面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从这两个角度看,培养创新精神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某些教师往往有个认识误区: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于分数低的学生,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还谈什么创新呢?因此,教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时,总习惯找功课好的学生来回答;设计主题班会时,也只向班干部征求意见;外出活动时,总是让性格外向、热情主动的学生组织。这样一来,那些功课差的、不是班干部的、内向的学生难得有“闪光”的机会。事实上,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杆。功课差的学生也总喜欢“露一手”,可是,老师往往把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学生也往往埋怨老师偏向。千万别偏爱,哪一个孩子不是好孩子啊!因此,我们应该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孩子分享。
三、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就是想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创造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转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探新以新固旧,使学生借助想像丰富认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幻想是想像力的升华,其特点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它不仅能引导人们去发现新问题,而且还能激励人们做出新的努力和探索,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科学幻想,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在学习了童话、寓言之后,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仿写童话、科幻文章。再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作文方法,从虚入手,虚实结合,让学生大胆去写,海阔天空,自由思索,悠远幻想,对那些大脑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幻想,热情鼓励,哪怕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也要引导剖璞见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对求同思维而言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统一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相互作用。求异思维指的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何事、何地、何人、何时等等。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一个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在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时,不要满足答案的标准、步骤的完整,而要对那些有“创见”的解题思想和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不成熟、不完整的),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求异思维的轨道上,吸取必要的精神力量。
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并不只是依靠求异思维这一种形式。还必须依靠直觉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是对分析思想而言的,它不是按逻辑思维的规则进行的,而是凭借卓越的思维洞察力,敏锐地察觉、判断某种事物的本质。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往往采用直觉思维这种方法,寻找答案的对策,然后再去推导、论证。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中,沿着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的思维方式。如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是教会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会了发散性思维,可以全方位地考虑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寻找尽可能多的设想、思路、可能性和联系,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流畅,能产生更多的创造思路。
上述各种思维形成,常常交叉、重叠,统一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灵活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充实课外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实践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课外活动是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课外活动,除了能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识外,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中能够观察到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渗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获取的东西。例如,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试验等等,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造能力
【内容提要 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表演创造潜能。主要方法有: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以审美为核心,情感熏陶;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音乐教育 表演 创造 参与
音乐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创设出各种愉快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作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偏重对音乐知识的输灌,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造成了一种伤害,更是扼杀了绝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堂,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表演创造潜能,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主动持久学习音乐的精神力量。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没有任何负担,兴趣更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这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比如,在上湘教版七年级第一堂课《大海啊,故乡》时,我尝试想过:这首歌看似简单,其实唱起来还是挺难的:一个是高音上不去,第二个是学生没有较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如果就这么干瘪瘪的跟着电子琴或录音伴奏一句句唱下去,肯定是失败的。1
于是我先从身边生活入手,从他们的口头语言能力入手,一上课我就借认识学生为名,叫他们介绍自己和家乡的事物。因为学生对家乡最熟悉,刚到学校还不习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们留恋,又不用写作文那样长篇大论,三五句概括就行了,所以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有些同学还为家乡的某些事物而自豪呢!如有个学生介绍完自己后还说:“我的家乡有广东水质最好的鱼水旅游风景区,欢迎大家来作客。”等,于是我因势利导从他们爱家乡进入音乐课堂《大海啊,故乡》,这样既活跃了音乐课堂,提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现代社会生活中,到处有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迎宾、列队、婚丧),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等,这些都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现象,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思考并发现音乐。如教学《音乐在我身边》这一课,我先是播放场景片断音乐,从最简单的《运动员进行曲》开始,让学生为书上的几幅场景配备合适的音乐。因为这些场景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所以学生很高兴而且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接下来再激发他们努力寻找身边的音乐就不难了。什么“充煤气”、“收烂铜烂铁”农村妇人吆喝孩子回家的声音、昆虫声等。有些同学还利用教室里现场材料为大家表演“收烂铜烂铁”、还有农民犁田的“嗬嘿”声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同学们开怀大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开始留意自己身边的音乐的兴趣,做一个有心人,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大胆积极的表演欲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我的音乐课上,我一直较为注重学生的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体验对音乐进行表演和创造,在《大海啊,故乡》的表演创造上,我考虑到学生刚到校,相互间还比较陌生,大多数同学还没有独自上台表演的胆量,所以我先从复习歌曲:大家齐唱开始→小组唱→独唱→舞蹈即兴创造表演这个程序进行,因为有了大家齐唱,坚定了信心,大部分学生才敢出来表演小组唱,因为有了小组唱的同学做榜样,独唱的同学才会更大胆地出来表演。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成了我教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要想蜷缩的学生解放出来,需 2
要老师和同学太多的热情与掌声共同打造一个非常热烈的场面,没有人会拒绝鲜花与掌声。用掌声把学生从位置上“抬”出来,才能体现他们倍受尊重的感觉。一切的表演创造从这里诞生。又如,在上《声音的表现》这一单元,我先让学生单独上台给大家介绍并敲击各种乐器,然后我以一则小故事《一个夏天的一天》,让学生找出故事里的声音,并上台选出合适的乐器。把故事用音乐的形式串联起来,想出来表演的学生就像“鲤鱼跳龙门”那样涌跃;《学吹牧童笛》我要求人人手上都要有乐器,可是当时八(4)班有好几个男生没有乐器,我询问时他们不作声,其他同学说:“他们可以用树叶吹曲子”,我一阵惊喜:因为在我身边我没听过有能吹树叶的人,只是在电视上见过,于是我鼓励他们到教室门口摘树叶到教室里吹。听到那优扬清脆的《送别》,我高兴到说不出话来。在音乐的表演创造上我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独奏、齐奏、合奏。这样可以大面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参与能力。
三、以审美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在音乐活动当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选择一些本身具有高品味审美价值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当中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从而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我们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引导工作让学生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发现。如在欣赏“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母爱”系列的三首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时,我先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要求学生认真听并看视频里的画面。当看到视频里的感人画面连最后一排调皮的学生都那么专注的听,那么认真地看。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们也不例外。特别是看到镜头中母亲为了儿女能吃饱去上学,而自己却只能舔留在碗里的饭粒时,许多学生眼眶都红了;有的眼里噙满泪水,有的已经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此情此景我知道我们的学生被音乐和情节所感动了。也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在欣赏《摇篮曲》中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使学生认为单调幼稚的歌曲充满了感情色彩。特别是完成课后练习——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情景时,许多学生讲着讲着都哭了,泣不成声,在大家的鼓励下才断断续续地讲完。通过这节欣赏课,使学生在音乐当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洗礼,比我们硬生生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要好得多。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创造者。
由于音乐本身具有自由性、朦胧性和可塑性,《新课标》强调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动手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去拓展音乐创造思维,体现自我价值。
如在上《四季歌》时,我们学校除了电子琴外其余什么乐器都有没有。我想这正是体现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时候了,于是我叫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制乐器。出呼我的意料,他们用矿泉水散装沙做成了“土沙锤”、竹筒做的“双响筒”、“铃鼓”、狗膀子或农村辟邪用的铃铛做“碰铃”,这确实使我大吃一惊:谁说现在的学生懒了?只是我们没有激发而已!
又如,我们在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个完全由学生打造出来的“班级演唱会”,好让学生大显身手。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审美活动的积极性,从中获得成就感,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交流和协调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智能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在音乐实践当中体现了学生的自身价值。在这个时候,全班同学共同策划演唱会全过程,在班上选出两位能说会道的人做节目主持人,节目的要求可以自己单独上台或者与同学组合表演 ;主持人进行节目顺序的编排和串词;个人或班干部以班的名义邀请自己喜欢的领导或老师参加本班演唱会。演唱会开始,我就是一个负责放音乐的音响师,把整节课交给全班同学,让他们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在大家的掌声中,尽情地去演绎。通过这样的“班级演唱会”,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果。
总之,音乐创作、表演都离不开人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权力和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拓展音乐创造思维,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让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真正有效地主动参与表演,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