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目 录
目 录..........................................................2 正文............................................................3 1.不育系的选育按照预期方案顺利实施..................................3 2.恢复系选育进展良好................................................4 3.新组合的配制达到选育目标..........................................4 4.积极协助光温敏不育系超级稻的繁殖工作..............................4 5.实施方案制定基本合理,但不够完善..................................5 6.选育材料与方法交流................................................6 7.基本选育工具进一步更新............................................6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正文
在课题负责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本年度的育种工作按照既定方案圆满完成了任务。现总结如下:
1.不育系的选育按照预期方案顺利实施
共完成2大类不育材料的筛选工作,即短生育期不育材料SA系列和中长期不育材料SB系列。经过株叶形态、育性起点温度、开花习性、抗性、分蘖能力等指标的初步筛选获得了一批不育材料。其中,SA系列从1000余株群体中获得5个单株,SB系列从800余株群体中获得25个单株。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a.超级稻/PR5号F2不育材料初选量只有21株,经过两轮筛选后只剩下5株,考虑气候等其他意外情况的出现,最终获得的植株将更少。初选材料在80株左右比较适宜;b.在打农药时,“920”飘到不育系上,使得株高发生变化,生长点上移,而冷灌水深不能完全达到,最终导致繁殖种子数量不多。而与此同时,人工施压池也没有充分利用以繁殖种子。以后应足够注意繁殖技术细节及繁殖的多种方式同时进行。
c.第一批套袋没有连续三天弹袋以促进授粉,致使结实率较低。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d.用于花粉镜检的显微镜不足,且碘液出现污染,致使镜检的工作量加大和时间紧张。应该再配备一台显微镜,平时应有蒸馏水备用。
2.恢复系选育进展良好
但田间管理工作没有到位2017年下半年做有性杂交50组,选择其中杂种优势明显的30个组合手中,并对遗传背景独特的10个组合进一步杂交,以期在遗传背景独特的同时获得优良的产量性状。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田间管理不善,主要是灌水不及时。尤其是在出穗期,由于灌水不及时导致部分亲本生殖发育不完全,还有杂交后的缺水使得杂交的结实率低,有性杂交种子的量不大,部分杂交甚至失败。
3.新组合的配制达到选育目标
根据育种目标,以超级稻和株1S为母本,与部分现有父本测交20组。同时观察了2017年下半年所测交的3个组合。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测交时,母本没有剪颖,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父本花粉,使得测交种子量不大。应该前天下午移蔸,第二天早上剪颖,中午赶粉,连续三天赶粉。
4.积极协助光温敏不育系超级稻的繁殖工作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了不育系超级稻的夏繁和秋繁工作,收获不育系种子3000余斤,对光温敏不育系超级稻的繁殖特性及繁殖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圆满的完成了所部下达的任务。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a.秋繁时,电厂排放热水使得河水稳定大部分时间处于20℃左右, 抽水量处以较低的水平;b.冷灌面积7.5亩;c.其他课题组亦处于用水期。由于以上情况,在大部分抽水时间保持10 h左右,有时甚至达到12 h的情况下依然冷灌的平均水温不够,导致育性不能完全转化,种子的繁殖量较低。在河水温度处于20℃左右,繁殖面积2亩地左右时,繁殖产量达到最佳水平;而当河水温度16℃左右,繁殖面积6亩地左右时也可以满足冷灌温度要求。
5.实施方案制定基本合理,但不够完善
年初方案制定不完善,各项目发生时间冲突。如,在初选SB系列不育材料时,与中稻有性杂交、“双抢”冲突;**的秋繁与SA、B系列不育材料的第二轮筛选、晚稻有性杂交、晚稻测交冲突。解决方案:1选育中晚稻不育材料一人课题组以1个材料为佳,两人课题组也不能超过两个材料。2一人课题组不能进行不育系的秋繁工作,否则晚稻的有性杂交和测交工作必须放到中稻一起做。
2017年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6.选育材料与方法交流
选育材料与方法交流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力度尚显不足所内课题组间育种材料的交流和选育方法的共同探讨,同时对**农科所、**农科所进行了考察,就**的选育方法进行了交流,使得选育方法、技术更趋完善。引进材料近40份,尤其是引入一批常见三系父本,为新型恢复系的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光温敏不育系材料的引入方面没有任何突破。
7.基本选育工具进一步更新
基本选育工具进一步得到了配备,但仍需加强配备了杂交剪、工具袋、杂交凳等一系列必需工具,为选育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本工具。显微镜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镜检需要。建立了育性起点温度筛选的人工压力池,为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了最根本设施保证。
-END-
第二篇:2010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
工作总结
2010年科技入户推广项目,我镇领导高度重视,并根据区领导要求,对科技入户推广项目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经过全镇上下广大干部、重点联系户和技术指导员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我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使项目顺利实施,我是选择水稻种植相对集中、种植水平较高的 2个村为项目实施点,并针对各自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群众的种植习惯,分别配套相应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新两优6号’、‘Ц号’,重点配套以水稻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同时,为了保证项目落实到位,共筛选了22个示范推广重点联系户。在项目实施中,虽然遭受5月至6月严重干旱、病虫害尤其是稻飞虱特大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由于技术指导员工作到位,重点联系户应用技术不折不扣,加之项目保障措施有力,配套技术选用准确,示范推广项目仍然取得显著效果。
二、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根据区专家组测产结果,示范片中的3亩Ц优号超级稻攻关田,理论产量是598公斤,抽样实割实打,去掉水分和杂质,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实收亩产582.5公斤,比非项目区农户亩增产123.5公斤,增幅27%。科技入户示范户22户,带动了周边二百多户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之风已逐步形成。
2、社会效益。一是农技推广工作作风得到转变。通过示范推广项目的技术指导员培训,使我在水稻生产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知识培训和
更新。加上技术人员包户,工作时间限定等措施,真正起到了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水稻种植技术。二是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升。在科技入户示范推广的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和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三是水稻生产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该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超级稻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户当中得到普遍应用,使我镇农民种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三、技术应用情况
为了确保示范推广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我在项目技术应用上,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配套技术:
1、选用好的良种。我们从已通过国家审定的超级稻品种中选取了新两优6号、Ц优1号两个品种。
2、配套相关栽培技术。在项目实施中,针对超级稻栽培不同与一般常规栽培,以及水稻生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示范推广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水稻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把技术简化成一张可操作性的明白纸分发到每个重点联系户。
3、注重技术应用质量。我今年在超级稻示范推广中,围绕所选品种和确定的配套技术,通过印发“明白纸”、上户、到田头开展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建立示范样板和专家组、技术指导员开展巡回指导等手段,狠抓超级稻育秧、大田栽插密度、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适时烤田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质量关,提高重点联系户的技术到位率。
四、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开展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召开培训班、印发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为让重点联系户掌握超级稻栽培技术,编写印发“超级稻品种简
介”、“超级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有关知识”等宣传、邀请区专家组成员讲解超级稻品种及其栽培、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高温热害防御、配方施肥和稻田除草等技术。在播种前、移栽前和大田管理期,通过登门入户或相对集中的方式,对22个重点联系户进行培训、发明白纸200余张、技术手册22册,入户、到田指导每户不少于8次。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农民对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超级稻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各项超级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良好,同时也增强了我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3、设攻关田,典型引路。超级稻在我镇属于新事物,处于示范阶段,必须要有典型带动,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广扩大。为此我建立二户,每户3亩高产攻关田,示范带动面积达500亩。攻关田产量达582.5,这些示范片均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对我镇超级稻示范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效果。
五、下步建议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由于今年是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的第一年,在前期工作中,工作重点仅仅是示范片和重点联系户,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科技入户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我镇技术指导员专长,将各项措施及技术落到实处,使我镇农民的水稻种植水平、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得到提高。
第三篇: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
工 作 总 结
在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建立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示范片为基础,以推广超级稻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以整合资源和农技推广新机制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开展了“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早、晚稻两季亩产:百亩核心区达1233.2公斤,千亩示范区达1108公斤,万亩区达1026公斤,项目区达970公斤,比非项目区亩增61公斤,实现‚双增双百‛目标,即亩增粮100斤以上,亩增收100元以上。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1、示范推广面积大
实施面积40万亩,早、晚稻各20万亩,在溧江乡、大洋洲镇建立2个万亩示范片,早、晚稻各2个。在溧江乡、神政桥乡、金川镇、麦斜镇、大洋洲镇、桃溪乡、七琴镇、潭丘乡、界埠乡、荷浦乡各建立有1个千亩示范片和百亩核心区。
2、主推技术普及面广
我们采取在千亩示范区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2个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耕机收,并由千亩区辐射万亩区,使各项主推技术得到广泛、准确的推广应用。主要包括:超级稻品种种植40万亩,早、晚稻抛秧面积28万亩,亩抛基本蔸一般早稻2.2万蔸,晚稻1.9-2.1万蔸,机插面积3.5万亩,机收面积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推广配方肥3750吨。病虫综防面积40万亩。
3、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对超级稻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全县农民种田水平。各级领导看到了我们农业部门的工作业绩,使上级部门加大了对我县农业和农技推广工作的帮扶和支持力度。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机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成立了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乡镇组建了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进展。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项目实施专家组由周小云、刘小勇、聂喜秀、肖兴根、姚易根、李菊根、刘根如组成,周小云为组长。乡镇技术指导小组由该乡镇全体农技干部组成。
2、强化宣传培训,确保技术入户到田
在县城街道、乡村主干道及墟镇挂横幅18条,在县万亩示范片竖2.0m×3.0m标示牌1块,2.5m×12m宣传标语牌1块,1m×1m宣传标语牌20块。在全县10个百亩核心区共竖0.8m×1.2m试验示范牌早稻110块,二晚105块。在项目区实现‚五有‛,即每户农户有一份主推品种介绍,有一份高产栽培技术资料,有一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有一份季节性病虫情报,有一份农机技术资料,我们共印发了彩色“测土配方施肥挂图”5000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50000份;‚2009年超级稻主推品种推广指导意见‛、“早杂高产栽培技术”、“如何防御早稻烂秧‛、“晚杂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病虫情报‛、县农机局编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省农业厅科教处和省农科院水稻所编印的‚早、晚稻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规范模式图‛等技术资料2万份。
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户300户,联系户1012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县农技推广中心举办各乡镇农技站人员、核心示范户、部分种粮大户参加的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500人次,现场观摩会2次,300人参加。组织核心示范户、种粮大户57人到吉安市农业局参加培训3天。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各乡镇农技人员到村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人员1500人次。
3、选用超级稻优良品种,发挥良种高产效应
早稻主要品种为金优458、淦鑫203、株两优819、陆两优996、两优287等,二晚主要品种为天优998、淦鑫688、丰源优299、两优培
九、亚优航一号等。
4、推广主推技术,发挥各项先进技术集成效应
为确保项目实施效果,我们集成了一套以‚三定‛(即定产、定苗、定氮)为主要内容的高产栽培技术,即推广以‚增加基本苗‛为核心的‚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良种示范工程;推广以‚旱育保姆‛为核心的培育壮秧技术;推广以‚软盘抛秧‛、‚少(免)耕‛为核心的轻型节本栽培技术;推广以‚间歇好气灌溉‛为核心的控苗技术;推广以N、P、K搭配,基、蘖、穗、粒肥合理配比为核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以‚机插秧‛为核心的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
今年尤其注重穗、粒肥的增施,有效提高了结实率和粒重。在万亩晚稻示范片,我们重点做了一个穗粒肥增粒试验,施了穗粒肥的小区比不施穗粒肥的籽粒饱满,千粒重要高出0.2-0.3克,结实率高出3个百分点。
5、加强巡视,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的进度要求,结合农事季节,县农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县项目实施专家组及有关同志,经常下到各乡镇、田间地头,督促、指导乡镇农技人员及农户,遇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请示、汇报,项目实施非常顺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6、统一管理,落实物化补贴 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耕收的模式进行管理。在万亩示范片推广使用玉露牌配方肥180吨;安装了30盏光控物理杀虫灯和2个自动虫情观测点;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对示范户进行一定的物化补贴,在溧江和大洋洲两地共补贴早杂‚淦鑫203‛等5000斤,晚杂‚天优998‛、‚中优洲481‛等3800斤,合计8800斤,并进行了农药适当补贴,共补贴资金5万余元。
三、经验与体会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全体农技人员的努力工作,是项目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3、‚三定‛栽培规范模式图,通俗易懂,农民易掌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间歇好气灌溉技术推广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先‚定氮‛再按N、P、K比例推算P、K肥用量的方法,农民特别容易掌握。
4、‚五有‛中的每户有1份病虫情报和‚五统一‛中的统一病虫防治,使病虫防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用药量和打药次数少了,防治成本低了,病虫危害反而少了,农民甚是喜欢。
四、存在问题
1、近1-2年来,杂交稻谷不太好卖与常规优质稻谷的畅销,影响了一些农户种植超级杂交稻的积极性。
2、化肥市场上,钾肥价格严重偏高,农民不太舍得买钾肥,对超级稻夺取更高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新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园林植物育种学
园林植物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
1、育种学:是研究植物选育原理和方法,从而改进植物的种性(生物学特性)及创造植物优良品种的应用科学。
2、品种:人类培育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符合人类需要的,遗传学上相对稳定和一致的,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某种栽培植物的特异性群体。
3、育种目标: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抗性。(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抗,优质)
4、种质资源:具备一定的遗传物质,能将其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表达的植物资源的总和。
5、引种:是指将植物从原分布地区引入到新的原来没有分布的地区栽培的方法。(引进外地或外国的种质资源的工作)
“拿来主义”
6、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的园林植物种类、品种的群体所产生的自然遗传变异,通过选择、分离、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靠天吃饭”
7、芽变选种:是指对由芽变产生的变异进行选择,并将优良的变异进行分离、培养,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8、远缘杂交:通常是指植物分类单位上不同种、属及以上类型间的杂交
9、杂种优势: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10、诱变育种:人工利用理化因素诱使植物或植物材料发生遗传突变,并将优良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叫诱发突变育种,简称诱变育种。
11、辐射诱变育种:利用辐射诱导植物发生遗传突变并将其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叫辐射育种。
12、化学诱变:利用化学物质诱导植物发生遗传变异并将其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叫化学诱变育种。
13、多倍体育种:利用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的途径。
14、单倍体育种:经人工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变成纯系,然后再进行选育的育种途径。
15、体细胞杂交:两种异源体细胞,在诱导剂诱发下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物体,称为体细胞杂交。
16、基因工程育种:从供体植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及遗传转化进入受体植物,实现对遗传性状有目的的改造,从而定向改变植物性状的技术。
二、简答题
1、了解主要目标性状P11(1)高产耐贮运(2)品质性状(3)抗逆性(稳产性状)(4)生育期适宜(5)适应机械化需要(6)切花温室栽培
2、种植资源的意义P20(1)是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2)是开展育种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3)是科学研究的基础(4)是宝贵的自然财富
3、种质资源的类别和特点P32(1)特点:种类繁多(物种繁多、变异丰富);分布集中;特点突出;独放异彩(2)类别:
A、本地种质资源(具有高度的地区适应性)B、外地种质资源(反映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差)C、野生种质资源(就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性)
D、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丰富的突变基因,含许多新的重组基因)
4、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及优缺点P35(1)就地保存(自然保存法)
优点:保存原有生活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费用低
缺点:研究育种不方便,易受自然灾害(2)迁地保存(异地保存)
优点:集中、安全、管理方便
缺点:费用高
(种子保存、种植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
5、引种的意义P71(1)栽培起源与演化的基础,保护稀有或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之一(最经济的手段)(2)快速丰富本地植物种类
(3)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产量或品质等具有明显的效果(4)为其他育种途径提供种质资源(育种中间材料)(5)遗传研究材料(基因的性质)
6、引种驯化的理论P72(1)气候相似论(气候相似,引种成功性大):偏重遗传的稳定性,忽视遗传的可塑性(2)驯化理论(实生驯化法:引种对象为实生苗,易成功;逐步驯化法:逐步迁移,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偏重遗传可塑性,忽略遗传稳定性(3)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原理
(4)历史生态分析原理(历史生态越复杂,植物的适应性越广泛,引种越可能成功)
7、影响引种成功的关键因子P75(1)温度。主要包括年平均温度,积温,最高、最低温度及其持续时间,季节交替特点等。(春化作用:低温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Eg:牡丹不过关(山海关以北地区无法引种成功)
温度与植物引种有下列三条规律:
北种南引(高山向平原)比南种北引容易成功
(北→南,品质问题;南→北,存活问题)
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容易成功,一年生较多年生容易成功,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容易成功,灌木比乔木容易成功
在植物引种过程中,存在着气候驯化现象
(2)光照。主要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谱成分(光质)
(长日、短日、日中性植物;阳生、阴生、中生植物;花色、叶色高山平原植物)
光照时间与植物引种:纬度相近的地区,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
南种北引:日照时间变长,作物生育期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实,因此宜引种较早熟品
种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北种南引:日照时间变短,温度变高,作物加速发育,缩短生育期,宜引种晚熟品种或感光性弱的品种 技术措施P84 我国北方多长日照植物(小麦),南方多短日照植物(水稻、玉米)
短日植物光照时间与温度作用相叠加,长日植物光照时间与温度作用相抵消,看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3)降水和温度。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和空气湿度(旱生、中生、水生)(4)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pH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
(5)生物因子:植物在原产地与周围的生物或土壤或土壤系统建立了协调或共生的关系(共生关系,如菌根、兰花、松树;传粉昆虫;雌雄异株)
8、提高引种成功的措施P82(1)材料的搜集和试种,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 引种可塑性大的植物材料;品种数量要多些,每个品种数量要少;多点试验;④逐代迁移法或多代连续迁移法;⑤选择有希望的品种
(2)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良种良法相结合,发挥优势)(3)引种与选择和其他育种技术相结合,不断提纯复壮和选育新品种
9、选择的实质和作用基础P44(1)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和生活率,使某些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内逐渐占优势,并造成群体内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优胜劣汰)(2)选择的作用基础是遗传变异
10、育种的程序P57(1)原始材料圃(一个原始材料一个小区,每隔5~10个小区设一对照,不设重复)(2)株系圃或选择圃(每个株系或混选后代种植一个小区,设对照,5~10个小区栽一标准品种,采用顺序排列,2次重复,必须设保护行)(3)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圃(4)品种比较试验圃(5)品种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11、实生苗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的比较P54(1)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是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从一个原始的混杂群体或品种中选出彼此类似的优良植株,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繁殖材料混合起来正在同一块地里,并与标准品种进行鉴定比较。(优良个体,混合留种、混合种植)对原始群体的选择只进行一次以单株为对象的选择叫一次混合选择 优点:简便易行;获得材料较多;保持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缺点: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无法消除环境引起的误差,选择效果差
(2)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是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或繁育材料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别繁殖的方法。
优点:能选出可遗传变异;有效淘汰劣变基因 缺点:要求较多的土地设备和较长的时间
12、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加速选种的方法P53(1)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选择群体要大
选择性状的变异幅度大
必须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生长的群体中选择
④根据综合形状有重点的选择(任何植株都是综合的有机体,但存在性状的差异)
⑤遗传力高选择效果好(标准提高)(2)加速选种的方法P60
灵活运用各种选择法
圃地设置的增减
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
④提前进行生产试验
⑤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
⑥异地栽种加速繁殖
⑦提早繁殖与提高繁殖系数
13、亲本选择的原则、选配的原则P90(1)选择的原则
明确亲本选择的目标性状,分清主次
扩大育种原始材料,精选亲本
亲本尽具有可能多的优良性状
④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力要强(2)选配的原则
亲本性状互补(取长补短,主要性状的优缺点尽可能互补)
亲本之一最好是当地品种
尽量选择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为木本
④不同生态型或不同地理起源的亲本相组配
⑤以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⑥要注意亲本材料的育性及亲本杂交亲和力
⑦注意亲本的遗传规律
14、杂交方式有哪些P87(1)单交(A/B)(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
(2)复合杂交(两个以上亲本参与的杂交):三交(A/B//C或A//B/C)、四交、双交(A/B//C/D)、回交、多父本授粉及聚合杂交
15、杂交技术环节的共性P93(1)杂交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育种材料;制定杂交计划;准备杂交工具(2)亲本植株的培育及选择(3)花粉采集、贮藏及生活力测定(4)隔离、去雄与授粉
(5)授粉后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及时疏去多余的花果,促进杂交果实的生长发育(6)室内切枝杂交(7)杂交种子的采收与贮存
16、杂种苗的培育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97(1)精心管理,提高杂种成苗率(2)一致的栽培条件
(3)根据育种目标采取相应的培育措施
17、回交育种的结果P104 使最后获得的品种与轮回亲本相似,且个别欠缺已经改良
(用于远缘杂交中恢复可育性和品种优良性状,抗病育种中恢复栽培品种的优点)
18、远缘杂交的特点P108(1)杂交不亲和性(2)杂种的不育性(3)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和不规则性
19、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克服措施P108(1)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根本原因:遗传差异导致生殖隔离
克服措施:利用多倍体:双亲之一进行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数相差过大时最有效
适当选择亲本,并利用正反交
特殊授粉方法或特殊的杂交(混合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或延迟授粉)
④利用桥梁种或预先无性接近法
⑤父本柱头移植或花柱短截
⑥子房内授粉、试管受精和体细胞融合⑦利用化学药剂或辐射处理
⑧其他措施
(2)杂种不育的根本原因:减数分裂高度不规则性,使杂种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
克服措施:杂种染色体加倍:利用异源多倍体克服配子败育
利用回交法:恢复可育性,提高杂种结实率
杂种胚或胚乳离体培养、④延长杂种生育性和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⑤蒙导法:如利用砧木
⑥其他方法:改善发育和生长条件,人工辅助授粉 20、杂种优势与有性杂交的主要区别
(1)遗传效应:有性杂交主要利用加性效应和部分上位效应,是可以固定遗传的部分;优势育种主要是利用加性效应和不能固定遗传的非加性效应。
(2)育种程序:有性杂交育种先进行亲本的杂交,然后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并纯化成定型的品种用于生产(先杂后纯,先杂交再自交,最后得到基因型纯合的定型品种);优势育种则先使亲本自交纯化为自交系,然后由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品种用于生产(先纯后杂,先自交再杂交,再经配合力分析和选择,最后得到优良基因型杂合的杂交品种)
(3)种子生产:有性育种每年可直接从生产田的植株上收获种子,供下一年生产之用,优势育种的杂交品种不能在生产田留种,每年必须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区。
21、杂种优势的两个主要假说P115(1)显性学说:杂种的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显性效应的累加作用。不足之处:不能说明数量基因的杂种优势;并非所有好性状都由显性基因控制(2)超显性假说:杂种的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而产生的基因间互作效应(杂合体比两亲本纯合体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不足之处:排除了客观存在的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
22、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制种)P127~P135(1)人工去雄杂交制种(雌雄同株异化的作物、瓜类;种子繁殖系数大而用量少的作物,如烟草
(2)化学杀雄制种(内吸性化学药剂,抑制花粉的正常发育,适合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如小麦、棉花)(3)利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4)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23、诱变育种的特点P159(1)提高突变频率,扩大变异范围(2)改良植物个别性状,同时多个性状困难(3)变异稳定快,育种年限少(4)改变植物的育性
(5)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掌握,变异的性状具有不稳定性
24、辐射诱变剂量P165(以M1代的辐射效应来衡量,种子材料称M0,长出幼苗为M1)致死剂量(LD100):使被照射材料全部丧失活力的最低辐射剂量 半致死剂量(LD50):是被照射材料成活率为对照50%的辐射剂量 半致矮剂量(D50):是被照射材料生长量为对照50%的辐射剂量 临界剂量(LD60):是被照射材料成活率或生长量为对照40%的辐射剂量
25、化学诱变的特点P169 与辐射诱变相比,化学诱变除了具有诱变率高、有利于个别优良性状改良、突变体易于稳定等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简便易行(使用经济方便)(2)诱变效果具一定专一性
(3)诱变效应多为点突破(化学突变谱宽)
26、化学诱变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P171(1)预处理:如种子处理前浸泡,提高敏感性(2)防污染:极强毒性
(3)后处理;防止后效应,流水冲洗10~30min,或用化学清除剂(4)诱变剂种类、处理浓度、时间和温度(5)诱变溶液的pH及缓冲液的使用
27、多倍体的特点及鉴定P147(1)特点:
巨大性。茎干粗大、叶片宽厚吧,叶色浓绿,气孔增大但密度减少,花粉增大
品质和观赏价值提高。花冠大而厚实,花色浓艳,花瓣较多
适应性和抗逆性增强。
④可孕性降低。种子大而少,甚至不结实
⑤生育期延迟、花期长
⑥相关基因剂量增加,次生代谢物质和防御作用的化学物质量增加(2)鉴定:间接鉴定:外部形态特征、解剖特征、育性
直接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直接测定DNA含量)
测叶绿素、维生素等有机物质含量
28、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P179(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和种子发育的障碍(2)扩大变异范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3)倍性控制(如胚乳培养)
(4)加速亲本材料的纯化(自交系获得)(5)诱发和离体筛选突变体(6)快速繁殖(如茎尖培养)(7)利用微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苗(8)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和远距离运输(9)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29、单倍体的特点及鉴定P152 特点:矮小性、不育性、全显性
鉴定:外部形态鉴定育性染色体计数④流式细胞仪⑤遗传标记 30、体细胞杂交的意义P182(1)容易摄取外来的遗传物质,为实现异源遗传物质转化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材料(2)能够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融合获得细胞质杂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31、原生质体融合的产物:A细胞;B细胞;AB细胞;AA细胞;BB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最后只允许异核细胞存活,淘汰双琴女同核体
32、有性杂交与体细胞杂交遗传传递的区别
(1)有性杂交是通过父本和母本进行有性生殖;体细胞杂交是一种生物技术,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2)有性杂交停留在细胞水平;体细胞杂交在染色体水平
33、基因工程育种的程序、意义P189(1)程序:目的基因或特定DNA片段的分离获取
目的基因或DNA重组质粒构建
受体材料的选择和再生系统的确立
④转基因方法的确定和外源基因的转换
⑤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
⑥转基因植株的育种利用(2)意义:可以利用的基因资源大大拓宽
基因可在不同的生物系统之间进行交流或转移
为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崭新的育种途径
④定向改良植物:可以对植物目的性状进行定向变异和定向选择
⑤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分离纯化快
34、转基因植株的鉴定:DNA水平鉴定(PCR扩增);RNA水平鉴定;
翻译水平鉴定(标记基因)(1)表型选择
35、品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止退化的措施
退化原因:生物学混杂;基因劣变;病毒侵染;④繁殖方法不当;⑤栽培环境不适宜 措施:防止混杂;提纯复壮;选择品种典型性高的种子或营养器官繁殖;④选择适宜的栽培环境;⑤加强田间管理
第五篇:浅谈玉米育种
浅谈玉米育种
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生产上利用的是F1 代的杂种优势。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1 ]。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实现玉米优良杂交品种的基础,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差异、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不同变异方式以及与环境的互作是玉米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优良亲本自交系的标准
1.1 配合力高
一般配合力高(亲本与杂交种的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高(亲本与亲本间的配合力高)。
1.2 农艺性状优良
株型好(现选紧凑、半紧凑)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秆挺立,果穗不露尖,现选大穗型及耐密株型,生育期适中,吐丝散粉协调。
1.3 适应性强
对纹枯、穗腐、大斑、小斑、青枯、丝黑穗、轿花叶等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现还提出了抗耐瘠、耐寒、耐旱、耐密植、肥料的高效利用等自交系的选育。
1.4 亲缘关系较远
有利于产生强的杂种优势。
1.5 降低生产成本
低成本是种子进入商业竞争的重要条件,是育种工作的成功表现,这就要求母本材料自身产量高,一般要求在7500kg/hm2以上,这样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2]。选育自交系的方法
选育自交系就是对某些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种质材料个体连续自交和选择,最终获得优良纯系, 再经过配合力的测定育成优良自交系。一般把自交系选育的方法分为常规选育法和其他选育法 以常规选育法为荃础的玉米育种技术又称为常规育种 以其他选育法为基础的育种技术可有多种, 例如, 以单倍体选系法为基础的单倍体育种, 以物理化学诱变为基础的辐射和诱变育种, 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等。玉米自交系选育的策略
2.1 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
积极搜集、整理基础材料,加以研究改良与创新,是解决种质基础狭窄的根本所在。基础材料的选择起点要高、要新。目前辽宁省应用的骨干系很多,如沈137、铁C8605、丹9046、丹598、丹340 等等,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遗传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些骨干系相互改良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对老优良系谱再选择,如沈5003、铁7922、掖478、掖8112、Mo17 等自交系,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一般配合力都很好。
2.2 采用复合杂交创造新种质
选择几个骨干系,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组建群体,克服回交转育等方法选系遗传基础狭窄这一弊端,同时又减少用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玉米群体的工作量,提高了选育速度和选择效果,丰富了遗传基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组建新的群体时,取材要有较多的优良基因频率和较少的不良基因,特别是目标性状要突出,要有特异性,使基因充分重组,创造新的变异。
2.3 配合力的早代测定
要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耐密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进行自交系选育。在选育过程中要加大选择压力,密植或人工抗病接种。但是最重要看配合力,选择高配合力的材料为基础材料,后代出现高配合力的频率加大,选择果穗、籽粒、行粒数和穗粒数等产量性状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一般配合力是基因的累加作用,即加性效应,是可以稳定遗传的,配合力应早代测定,一般选在S4 代自交系基本稳定为宜,一般选3-4 个了解特征特性的骨干系作为测验种,例如用丹340、瓦138、丹598 等父本系来测定母本系的一般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后,用其它的父本系进行轮配,测定特殊配合力,这样测选结合,有的放矢,加快了自交系选育。
2.4 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
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无论对主效基因还是整个基因工程选择,都会事半功倍。目前,抗病育种与抗虫育种已经大量开展,通过回交改良的办法,将抗病、抗虫基因导入优良自交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断学习并运用先进育种技术,提高自
身选育水平,是适应越来越高生产水平的必要条件。玉米育种手段的创新与运用,将成为选育突破性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采用1 加2 选系法(即一个冬季在海南加两个世代)
春季在本地种一个世代,冬季在海南连续加两个世代是玉米自交系的一种快速稳定有效的选育方法。这种方法缩短了选系年限,加速了对新优种质的改良利用, 提高了育种效率。目前被很多玉米育种者采用。由于此法的稳定年限缩短,能加快利用国内外最新、最优种质资源或杂交模式,使选出材料配出的新组合属于市场上最新杂优组合模式,增强了竞争力。可充分利用有效育种时间,节省育种经费,节省人力、物力,与常规南繁工作时间上无冲突,不妨碍常规南繁活动,增强南繁工作的效率和保证系数。海南二季主要应放在基础材料重组、自交和S1、S2、S3几个世代材料的选择上,S4 代尽量放到本地和海南一季播种及测交。在加快选育新材料时,同步加快组合鉴定试验的步伐,选材与试验同步进行是加快育种速度的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3]。
3.选育自交系的方法。
(1)常规选育法。这种选育方法就是在一个分离的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自交系,经若干世代按目测自交选择之后,进行配合力的测定,最终选出优良的自交系。常规选系法的问题是早期入选的规模很难界定。目前,有的育种者在早期世代不分穗行种植,而是将入选的果穗的等量混合种植,到晚代才严格选择单株种成穗行,进行配合力测定。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入选基因型的数目,同时增加了对单株的选择压力,可能对提高抗性和获得目标基因型有帮助。在育种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常规选育法,更多地依靠育种者的经验。
(2)单倍体选系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诱发、培育的单倍体植株经过人工的染色体加倍或自然加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然后再从中选育优良的单株,成为自交系。单倍体育种一般只需两年就能获得纯合的自交系,比常规方法缩短了育种的周期,对育种家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单倍体选育省略了大田选择的步骤,对诸如抗性等性状通常还要进行加倍的选择[4]。
(3)辐射与化学诱变选系法。辐射诱变选系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能量甚至宇宙射线诱发染色体产生结构变异或等位基因突变,根据表型变异选择有用的个体育成自交系。此种方法的诱变机理主要以损伤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发现有利的变异,因而在选择原始材料上要兼顾遗传基础丰富和抗损伤能力强,在选系过程中要注意淘汰各种畸形株和不利变异,选择突变性状明显的健康的植株。这种方法近年来被有些人移植为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
(4)分子选系法。所谓分子选系法是在D N A 水平上开展的自交系选育,包括转基因选系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法。转基因选系就是借助遗传转化技术,将一些其他动植物有利的外源基因导入自交系或杂交种内,育成有外源基因控制性状的优良自交系,这种方法对于改造玉米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某些目标性状是致关重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是首先对某些优良基因确定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然后以这些分子标记为间接选择性状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最后育成优良自交系。
(5)自交系的改良。某些自交系在育成后发现有些必须克服的缺点,有些自交系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重要的性状发生退化,或发生了新的病害生理小种的侵染,或者不适应新的推广区域的环境,这时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对原有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进行改造,育成新的改良系。改良自交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回交转育法。回交转育法就是以被改良的自交系为轮回亲本,以目的基因供体亲本为非轮回亲本,经过5 代以上的回交改良和1~2 代的自交稳定后,就可以育成新的改良自交系。回交效果的好坏同目标性状的遗传方式有关,一般回交法对简单性状或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以及细胞质遗传性状最有效,对复杂性状效果差。回交法在选择供体亲本时要注意主要的目标性状不要有连锁累赘,还要注意选择具有相同杂种优势取向的优良自交系,防止改良了原有的不良性状又带来了新的不良性状,以及造成配合力下降等问题发生。回交后代也应该进行配合力测定,在不同的秭妹系中选择配合力高的应用[5]。杂交种的选育
4.1 杂交种的自交系选育
自交系的选育已经为杂交种选育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在应用优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亲本有较详细的了解,并遵照某些原则在亲本间组配。亲缘关系远,地理差异大,例如采用国外系×国内系的组配模式已经被国内育种家广泛认识;类型有差异,性状要互补,类型间的差异通常反应了基因型的差异,性状互补更加重要,特别是重要的抗性性状,至少在亲本之一中要存在;农艺性状和种子生产性能好,这对于新杂交种的应用极为重要;配合力要高,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特别是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要高。
4.2 杂交种的选育技术简单
单交种的组配除了育种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配亲本之外,通常采用最多的方法有2 种:一是轮配法,单交组合数=P(P-1)/2,其中的P 为亲本数;二是骨干系法,单交组合数=M×N,即将自交系分为M、N 2 组。在组间做可能的杂交,其中一组为骨干自交系组成,另一组为新自交系组成。这种方法通常最为有效[6]。
参考文献:
[ 1 ] 牛虹宇.玉米育种特点及选育方法.养殖技术顾问,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2010年 08期
[ 2 ]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等.浅谈玉米育种技术.2011年第02期(总第252期)吉林农业,JILIN AGRICULTURALNO.02,2011(CumulativetyNO.252)
[ 3 ] 丁兰英.浅谈玉米育种中自交系选育.农业科技通讯,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 12期
[ 4 ] 张志军,岳尧海,王敏,张洪伟,刘文国等.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概述.辽宁农业科学,2011(1): 46 ~ 51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 1002 - 1728(2011)01 - 0046 - 03
[ 5 ] 孙敬华.浅谈玉米育种的途径及方法.中国农业信息,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2006年 04期
[ 6 ] 吴涛.玉米育种的选育方法及程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