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简答
社区简答
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
1、启发及培养公众的保健意识
2、协助公众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
3、辅导及督促公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以促进全民健康水平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社区主要包含哪四层含义?
1、地域性
2、人口要素
3、同质性
4、结构要素社区护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1)社区护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社区健康教育;(3)社区特殊人群的护理保健(4)家庭护理;(5)社区急救护理;
(6)社区康复护理;7临终病人社区护理。
现代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1)从全面的、多维的角度来看待健康与疾病问题。(2)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中,考虑人的生物与社会双重 属性。(3)对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要素:(1)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2)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3)供应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5)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8)提供基本药物。
社区护理的特点?
1、预防保健为主
2、强调群体健康
3、社区护理工作范围的分散性及服务的长期性
4、综合性服务
5、可及性护理服务
6、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7、多学科协作性
社区卫生保健的特点? 将个体的健康与卫生需求归入社会群体,与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及处理。
初级卫生保健的四个方面:(1)促进健康:包括健康教育、保护环境、合理营养、饮用安全卫生水、改善卫生设施、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卫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等。(2)预防保健:在研究社会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客观规律及它们和人群所处的内外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3)合理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和有效药品,以避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促使早日好转痊愈,防止带菌(虫)和向慢性发展。(4)社区康复:对丧失了正常功能或功能上有缺陷的残疾者,通过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及社会的措施,尽量恢复其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社区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五个方面?
1、社会化功能
2、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功能
3、社会参与及归属的功能
4、社会控制功能
5、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社区卫生保健的具体措施?
1、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等方法实施社区调查
2、通过社区分析和诊断,确定社区居民的群体健康问题及保健的需求
3、拟订社区的保健计划
4、动用社区内的资源,通过社区卫生保健工作预防疾病,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
国外社区护理发展经历哪四个阶段?
1、早期发展阶段(公元后~1859)
2、正式地段访视护理阶段(1860~1900)
3、公共卫生护理阶段(1900~1970)
4、社区护理阶段(1970年至今)
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方式的优点?
护士人员容易与家庭建立专业性人际关系,并取得各个家庭成员的信任;由于对该地段或社区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能较好的发现社区居民所存在的问题,而所提供的服务也能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可减 少对社区及家庭的干扰;可减少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地段或社区的护理人员一般能以家庭或社区为中心 来考虑健康问题。
阐述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症状管理?(1)咯血的护理:指导病人掌握咯血的危险征兆,如判断咯血的量等;病人咯血时,应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要避免精神紧张,告知病人应立即就医;告知病人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指导病人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嘱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2)盗汗的护理:注意保暖,盗汗时应及时用温毛巾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及床单、被单。(3)药物护理(4)心理护理(5)家庭预防与隔离消毒,家庭成员应定期接受检查
专科社区护理方式的优点?护理人员能在某一方面提供详细而周到的专业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容易对所负责业务精通而成为专家。
社区护士在心理精神保健方面的主要工作?
1、对个人、家庭成员及特定人群的心理评估
2、确认心理健康问题
3、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精神鼓励和支持等手段,帮助社区居民掌握减轻压力的方法,增加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心理精神健康
4、对社区中慢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指导、咨询等精神保健服务
社区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
1、饮水卫生
2、污水处理
3、垃圾处理
4、食品卫生
5、家庭环境卫生
6、水污染、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预防管理等
简述COPD病人家庭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原则:(1)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应在1.5~2.5L/min)低浓度(<30%)。(2)长期持续氧疗,即每天>15小时,对于COPD病人,特别是慢性Ⅱ型呼衰伴有肺心病者,必须长期持续氧疗,包括夜间,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切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吸氧时间。
注意事项:(1)指导病人或家属掌握制氧、给氧的正确方法;(2)注意吸氧浓度不超过30%;(3)指导氧气装置正确安装、消毒及安全用氧。氧气装置;检查氧气装置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温度与湿度;給氧时先经水湿润,湿润60% 以上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器官黏膜产生刺激,温度以37度为宜。消毒:向病人及家属反复强调管道、湿化瓶用清水冲洗或消毒的重要性。安全用氧:强化用氧的安全意识,用氧时注意防热、防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压力过小时应换瓶。
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1、受过严格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
2、丰富的护理知识、经验及能力
3、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
4、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态度
5、健康的身心
如何进行社区老人意外事故的预防:(1)室内增加夜间照明(2)室内布置安全舒适无障碍
(3)使用报警装置(4)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及帮助。
简述慢性病的社区管理原则。(1)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同的防治;(3)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4)传统的卫生服务内、方式包括鼓励病人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和家庭合作等内容的新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保健模式发展;(5)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行动;(6)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该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该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这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休克病人的社区护理急救措施:(1)病人去枕平卧,必要时可以将病人的双下肢抬高约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2)尽快处理活动性出血(3)松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疼痛,并注意保暖(4)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等情况,并及时观察病人的出血、尿量、皮肤、肢体温度及意识情况(5)在抢救的同时,询问家属病人的发病原因,及时针对原发病因采取急救措施(6)待病人病情稳定后,立刻送医院抢救。
出血病人的社区急救护理措施:(1)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给予机械及药物性止血,保证病人安全(2)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3)适当使用镇静剂,减少病人的恐惧感,使病人安静(4)如病情允许,迅速将病人送入院。
鼻出血的社区急救护理的措施包括: 鼻腔内用敷料紧实填塞,压迫止血。病人取半坐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误吸,必要时吸氧,并尽量确定原因,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昏迷病人的社区护理急救措施:(1)对昏迷者,首先应呼唤病人(2)让病人采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去掉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3)及时 评估及了解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做好记录,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急救措施(4)及时处理病人的症状,同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液体(5)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送医院。
儿童意外事故的社区急救护理:(l)根据意外事故的原因,做好现场急救(2)及时评估儿童生命体征等情况的变化(3)如需要,进行必要的转诊服务。
影响老年人安全的有关因素:(1)与老年人健康有关的个人因素:①视力下降导致意外,如易跌倒;②听力降低导致意外,如易发生交通事故;③老人的其他变化导致意外,如老人呼吸急促,易疲劳,导致跌倒;嗅觉降低,短期记忆能力降低,烹调食物时忘记而引起火灾;④老年性疾病导致意外(2)与老人意外事故有关的环境因素:①光线问题;②地面问题;③室内布局问题。
社区中的家庭暴力事件及护理措施:(1)家庭暴力事件:①儿童受虐待及被忽视;②婚姻暴力;③老人受虐待(2)家庭暴力的护理措施:①增加家庭的访视次数;②联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共同防止家庭暴力的发生。
疼痛病人的社区急救护理:(1)疼痛的评估。社区护士在处理头痛病人时首先要采用PQRs'r评估模式确定病人的头痛类型及性质。P代表头痛的诱因;Q代表头痛的性质;R代表头痛的位置及有无放射;S代表头痛的严重程度;T代表头 痛的出现及持续时间。及时评估病人疼痛的发生时间、部位、范围、性质,有无压痛、反射痛、持续的时间及频率,是突发性,还是周期性的,有无发生规律、原因及诱因,哪些因素会改变疼痛的发生。病人对疼痛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分级等数是多少,病人的疼痛反应是什么,有无伴随症状如脸色苍白、皮肤的改变等。(2)根据病人疼痛的性质及原因采用适当的非药物性止痛方式(3)药物止痛,采用适当的止痛药物(4)必要时,及时将病人转诊。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和社区现场急救方法:(1)-氧化碳中毒的原因:①家庭中煤气使用装置不当或破损,使煤气泄露。②煤矿中的通风不良,造成矿工中毒③汽车内的通风不良。(2)社区现场急救方法:①疏散其他人员,首先将中毒者移开现场,以脱离中毒环境,置于空气流通处②解开衣扣、腰带、胸罩、减轻胸部的压迫③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④必要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褥疮的护理措施:
(1)对渗出多的创面可暴露,用自然或人工光源烤干。破溃者用生理盐水换药,表面用鱼肝油纱布敷盖。在创面上擦碘酊,既有益于干燥、杀菌和腐败组织脱落,又能促进组织修复。在创面滴敷普通胰岛素10单位,每日2次促进愈合(2)用覆盖泡沫的橡胶,海绵垫等架桥,使褥疮部位悬空(3)利用蛋白同化激素改变蛋白质代谢的负氮平衡,促进肌肉、皮肤的蛋白合成,有益于褥疮的修复(4)对难以愈合的慢性褥疮,可以进行扩创、换药和植皮(5)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营养状态,增强活动能力促进褥疮的愈合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
1、促进健康
2、预防保健
3、合理治疗
4、社区康复
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
2、面向基层
3、综合措施
4、资源的合理分配及有效利用
5、适当的技术
6、建立健全的转诊体制
简述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1、缺乏社区护理的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
2、缺乏社区护理的专业人才
3、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
4、缺乏政府的有效政策、财政及其它方面的支持
描述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个体的生物学特性。(2)环境因素:人的健康不仅仅包括个体的健康,还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民族等等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一切因素,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来实现。(3)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吸烟、酗 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日益增多。4.健康服务因素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部门。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水平。
简述家庭访视的注意事项。(1)签订家庭访视协议(2)明确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3)选择合适访视时间(4)注意访视态度和沟通技巧(5)加强病人安全问题的防范(6)加强护士自身安全问题的防范
列举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较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许多因素都可导致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高,跌倒的几率增大,且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主要是:(1)心脑血管疾病;(2)糖尿病;(3)眩晕发作;(4)晕厥;(5)环境因素;(6)步态异常;(7)药物影响;(8)其它
列举社区精神障碍病人的特点?(1)轻度精神障碍着多;(2)慢性疾病病人、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者多;(3)社会、经济地位低;(4)年龄跨度大,病种多。
列举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原则?(1)随时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肢体的紧缩程度,如偏瘫病人处于肢体紧缩状态阶段时,可采用毛巾卷置于偏瘫侧的手掌心中,以矫正指掌关节的挛缩。毛巾卷(也可以用海绵等其他松软物制作)的大小要求、一般粗细为5—6cm,长短为7—8cm。另外,在偏瘫侧的肩关节、肘关节、骸关节、膝关节屈曲部位处,可置放薄的软枕(或其他相当软物)支撑,以矫正其关节挛缩状态。(2)定时进行体位转换,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体姿,经常保持肢体功能位(3)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定时给予关节可动域的功能训练。一般是业内康复专业的PT技士、OT技士和康复护士进行,也可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由其本人或家属协助用健侧给患侧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应注意其关节活动度要从小到大,活动时间要出少到多,训练动作要轻柔,不可过猛过急。以避免发生新的损伤。
社区具备哪些功能?
1、社会化功能;
2、生产、消费及分配的功能;
3、社会参与和归属的功能;
4、社会控制功能;
5、相互支持及福利功能。
慢性病的护理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1、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合理膳食;
3、适当运动;
4、家庭环境指导;
5、用药指导;
6、指导血压计的使用;
7、预防并发症
对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侧重点是什么?
1、卫生保健知识;
2、提高对常见病的警惕;
3、定期检查;
4、帮助他们增进健康,保持健康、原离疾病。
社区康复护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1、预防残疾的发生;
2、进行社区残疾者的普查;
3、康复训练;
4、教育康复;
5、职业康复;
6、社会康复;
7、独立生活指导。
家庭主要具有哪些功能?
1、情感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生殖功能;
4、经济功能;
5、健康照顾功能
简述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1)专题讲座;2)印刷资料和照片、图画;3)板报和宣传栏;4)音像教材;5)演示;6)交谈、讨论;7)健康咨询;8)案例学习;9)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教育等其他教育方法。
简述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首先要保持沉着、镇定,理智、科学地进行判断和处理。(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在事故发生的现场,导致病人意外的原因也可能会对参与救护的人员带来危险,所以要确保救护员自身的安全,如对于触电的病人应首先切断总电源,以保护抢救者自身安全和防止病人的再损伤。在可能的情况下,救护人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使用呼吸面罩实施人工呼吸,接触血液、体液前戴上医用手套等。(3)快速评估伤病人的病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救护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快速、简洁、全面的评估,尽早呼救,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路。(4)分清轻重缓急,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经过评估后,救护人员应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气道阻塞者首先应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先进行心肺复苏;大出血者先进行有效的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5)可能情况下,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救护人员在进行包扎、固定等操作时,手法应准确,动作轻柔,避免对伤口和骨折处的直接压迫。(6)充分利用现场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协助抢救。救护人员在清楚自己能力极限的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周围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呼救,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救护人员也可就地取材制作骨折固定夹板和简易的搬运工具等。
何谓健康家庭?健康家庭的特点有哪些? 健康家庭是指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家 庭的凝聚力,能够提供满足身心健康需要的内部和外部资源的家庭。健康家庭常指健全家庭或有能力的家庭。健康家庭的特点是家庭成员精神健全,相互间有承诺、有感情,并互相欣赏,积极交流,共享时光,同时,家庭有能力应对压力和处理危机。
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什么? 1)以健康为中心:包括促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2)以人群为主体:基本单位是家庭和社区;3)与多部门合作提供综合服务;4)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性;5)社区护理的长期性、连续性和可及性。
简述社区康复护理的常用方法 1)观察与沟通;2)纠正残疾者的姿势;3)学习和掌握有关功能训练技术4)日常生活训练;5)心理护理。
中年人的保健与疾病预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1)合理膳食和适当的能量摄取;2)注意工作与休息相结合;3)合理的运动; 4)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5)学会应对压力;6)坚持定期健康检查。
家庭系统理论具有哪些特点?
1)整体性:家庭成员的变化一定影响家庭成员整体的变化;2)积累性:家庭整体的功能大于家庭成员功能之和;3)稳定性:家庭系统力图应对家庭内外的变化;4)周期性因果关系:家庭成员的行为促使家庭内部发生各种变化,产生周期性因果关系。5)组织性:家庭成员有角色层次。
怀孕期妇女生理卫生指导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个人卫生与衣着,如经常洗澡可促进血液循环并感到清洁舒适。2)运动、休息与工作,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与做妊娠体操有助于增加肌肉张力和促进新陈代谢。3)口腔保健 4)乳房护理
简述社区中毒现场救助原则。1)有心跳呼吸骤停者先行心肺复苏术2)在进行简要问诊、主要项目体检后,迅速确定诊断,评估中毒程度3)立即制止接触毒物4)尽快排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阻止其进一步吸收5)对已吸收的毒物,尽快选择有效药物中和毒素,促进排泄6)积极支持疗法,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
新生儿访视时对其家长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1)保暖与衣着,如新生儿居室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室温过高;衣着和尿布要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等。2)营养与喂养:鼓励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婴儿至少要保持4一6个月纯母乳喂养。3)排便护理:包括粪便观察和排便后的护理 4)皮肤护理:包括婴儿沫浴、婴儿抚触5)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包括预防脐部感染和各系统感染6)早期教育7)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院前急救
居家护理的目的是什么? 1)病人能够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2)病人的生活更为方便,利于增加自我照顾的意识和能力;3)增进家庭照顾病人的意识,学会相关的护理知识与技 能;4)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复发率及再住院率;5)扩展护理专业的工作领域,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6)缩短病人住院日数,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有哪些?依据是什么?
1)具有国家护士资格并经注册2)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3)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或居家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依据是:《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社区的基本要素:
(1)社区是由人组成的(2)社区位于特定的区域范围内(3)社区有其特有的组织和行为规范(4)社区内有其相互沟通的方法(5)社区成员有共同需要与问题。
简述在社区护理中如何体现“以健康为中心”这一特点:
社区护理是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促进健康而不是单纯治疗护理病人。社区护理虽然也要帮助解决社区内已存在的健康问题。但它的中心任务贝则是提高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
加强残疾保健与康复护理的社会意义。
(1)有利于减少致残,提高残疾者生存能力,减轻社会负担(2)有利于复归残疾人群的社会价值,增加劳动力(3)利于消除社会不安定隐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人群疾病谱、死因谱的新变化。
(1)传染性、寄生虫、营养不良等疾病基本得到控制(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新突发性传染病接踵而至(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位居死因谱前列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正式提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 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此阶段,护理的对象不仅包括病人,还包括健康人及有“健康问题”的人;护理的任务由单纯对疾病、病人的护理,扩展到从个体到群体、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护理。
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是什么?
1)患病率高2)不能全面正确提供病史 3疾病不易被发觉4疾病的并存性5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6)易发生意识障碍7)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8)身心后遗症发病率高
社区精神障碍者康复护理内容主要有哪些?
1)心理护理2)安全管理3)用药指导4)睡眠护理5)帮助病人自我护理和回归社会
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
(1)对社区康复状况及康复对象进行全面评估(2)恢复和改善存在的功能障碍。依靠社区力量,最大限度地恢复康复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防止继发性残疾。(3)建立和完善各种特殊教育系统,组织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扣特殊教育,对不同的康复护理对象,根据其需求,开展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康复保健意识.以促进康复目标的实现(4)对家庭、社区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工作,确保对病、伤、残者进行照顾,建立完善支持系统,为康复对象提供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5)开展残疾预防工作,通过预防接种、营养保健及卫生宣教,减少社区中残疾的发生及降低残疾的程度(6)调整康复对象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指导与治疗,使其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康复治疗。
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
(1)社区康复护理工作面向社区,主要是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工作(2)社区康复护理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者、伤残人员、老年人、慢性病者。康复护理的对象比较狭窄、局限(3)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利用康复护理技术,对康复护理对象进行躯体、精神、教育、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4)社区康复护理注重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自我护理方法为主,提高和改善残疾人的功能水平(5)可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取得家庭、康复机构、社区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6)社区康复护理具有康复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费用少、社会受益面大、康复技术通俗易掌握的特点。
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1)遵守医务人员守则,尊重患者。热情耐心地为患者服务,用鼓励支持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康复训练(2)规范各项康复技术操作,对患者极端负责。在社区康复站或居家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尤其要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各项康复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3)按整体护理观实施康复护理,应将康复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功能个体存在(4)充分发挥康复对象的主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护理、自我照顾(5)定期进行业务活动,研究康复方案,交流康复技巧,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康复疗效,实现康复护理目标。
患慢性疾病病人的特征及自我康复措施:(1)慢性疾病病人的特征:①潜伏期与患病时间长,至少数年,甚至终身。②一般在发病初期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已到疾病后期,医治因难。③逐渐将病人折磨成残疾,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④不易根治或治愈,只能减少残疾发生或阻止恶化。⑤需要长期的医疗指导,给予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协助使病人能自我照顾(2)自我康复措施:①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获取相关资料。②采取直接行动,改变压力环境。③学会避免对自己有害的行动,如饮食限制。④采取心理防卫机制与策略,如否认、逃避、放松⑤寻求社会支 持,期望家人、病友、医护人员支持帮助
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方筹资。2)坚持为社区人群健康服务的宗旨。3)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引进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供居民需求的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可行的社区护理服务。4)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发展。5)坚持在社区卫生服务总目标下进行,保证社区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6)坚持预防为主,向居民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综合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
(1)以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是以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促进健康而不是单纯治疗护理病人。(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的基本职责是以群体为一整体,而不仅局限于个人与家庭的服务。(3)具有自主性与独立性。社区护理工作由于工作范围广,涉及内容多,经常是一个人做出决定,因此,面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或已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的服务,要具有独立、果断的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管案时间长具有连续性。社区护理工作不因服务对象的某一健康问题的解决而中断,而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范围提供连续的、一系列的整体护理(5)与各方面合作具有协调性。协调各级医疗保健部门、本社区政府部门与社区内个人、家庭、团体的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供有益于健康的服务。
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
(1)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2)要有丰富的学识、工作经验与娴熟的技能;(3)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4)具有良好的品质及服务态度;(5)懂得通过反思学习总结经验,不断自我完善。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综合分析能力;(2)实际操作能力;(3)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4)健康宣教能力;(5)计划管理能力;(6)领导决策能力;(7科研与运用科技的能力。
社区护士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传染病的预防 2)阻止传染病的蔓延 3)社区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
社区儿童和青少年保健的意义是什么?
1)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 2)增强儿童体质,促进早期发育,早期开发智力。3)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4)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权益
学龄前期保健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营养与饮食2)学前的安全教育和学前教育3)常见疾病与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家庭护理4)常见意外伤害院前急救处理与预防
简述孕期妇女保健的主要内容。
1)产前检查与产前健康教育2)孕期卫生指导3)孕期用药与性生活指导4)孕期自我监护方法指导5)孕期营养指导6)孕晚期的指导7)孕期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护理
慢性病的特征有哪些?
1)病因复杂、潜伏期与患病时间长2)在发病初期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3)具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而不易治愈 4)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什么是保护陛约束?主要应用于哪些范围。
保护性约束是医护人员为保障患者和他人安全,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实施,而适度限制精神病患者行为自由的特殊干涉权利和社会学措施。保护性约束适用范围是:兴奋躁动、自伤或伤人毁物行为严重,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暂时难以控制其症状者;发作期病人拒绝或不配合治疗者;癫痫性障碍,一时无法控制症状者;精神分裂者幻觉支配下发生意外事件者;以及其他突然冲动等特殊情况。
第二篇:简答社区题
三.简答题
1.试阐述社区管理的功能 答:1.满足需求功能2.管理功能3.组织功能4.协调功能5.稳定功能
2.简述社区的特征和功能? 答:社区的特征:《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3》社区都有自己特有文化。《4》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5》社区是不断变迁的社区的功能:《1》政治功能。《2》文化功能。《3》维系功能。《4》服务功能
3.按照不同标准,社区可以分为哪些? 答:《一》按社区功能分类《二》按社区空间分类《三》按社区内部组织分类《四》按社区规模分类《五》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时间要素分类《六》按多元标准分类《七》按其他标准分类
4.简述社区管理组织的类型? 答:《一》社区党组织《二》街道办事处《三》居民会议《四》居民委员会《五》社区中介组织《六》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七》物业管理公司 5.简述社区管理组织功能? 答:《一》满足需求功能《二》管理功能《三》组织功能《四》协调功能《五》稳定功能
6.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 答:一.社区问题分析:《一》调查分析社区各要素的特点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调查分析社区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功能特征。《三》调查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做到有效解决。二.建立关系:《一》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1)建立关系的目的。(2)建立关系的原则:(1情原则(2互动原则(3)建立关系过程:(1事前准备(2与居民的接触
7.简述社区环境的特征? 答:《一》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环境质量的关系十分紧密,互相依存。
《二》社区环境的易遭污染性。《三》社区环境的广泛性。《四》社区环境的复杂性。《五》社区环境差异性。《六》社区环境的动态性
8.结合实践,简单谈谈我国城市社区文化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社区文化的区域性。《二》社区文化的继承性。《三》社区文化的融合性。《四》社区文化的共享性。《五》社区文化的普通性。《六》社区文化的渗透性。《七》社区文化的多样性。9.如何解决我国城市社区环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答:《一》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随建设年代不同存在着差距。《二》城市社区建设的“老化”问题
《三》城市社区环境污染严重:(1)空气污染严重(2)水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3)生活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4)城市噪音未得到有效控制
10.简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内容?
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1)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要求(2)有利于促进“预防为主”卫生医疗目标的实现(3)有利于干戈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4)有利于克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弊端(5)有利于增强政府对社区卫生事业的责任意识(6)有利于强化医疗服务观念(7)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广泛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一》社区疾病预防服务。《二》社区医疗服务。《三》社区保健服务。《四》社区康复服务。《五》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六》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11.简述发展社区体育的积极意义? 答:《一》实施社区体育的多样化,多方筹措资金,促进社区体育部断发展。《二》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三》积极开展社区体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转变生活方式,积极从事体育活动。《四》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
12.在从事社区治安管理工作过程中个遵循哪些原则? 答:《一》依法进行社区治安管理原则。《二》党群结合,群防群治原则。《三》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原则。《四》加强社区治安管理的意义。
13.简述社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答:《一》社会救济。《二》医疗保障。《三》养老保险。《四》失业报险。《五》社会福利。《六》优抚安置
14.简述我国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答:《一》服务主体由政府主导向多主体投入转变。《二》由公益服务为主向有偿服务为主转变。《三》由临时就业向稳定型业转变。《四》由分散化经营,零星服务,个别活动产业,实体化,规模化和社会化转变。15.结合实际,试阐述影响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社区发展战略对社区发展的领航作用
1.市场经济体制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2.政府职能转变对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3.社区发展规划对社区发展的指导作用
16.阐述社区管理创新的内容? 答:《一》管理理念创新。《二》管理制度创新。《三》管理过程出现。《四》管理手段创新。《五》管理理论创新
第三篇:社区矫正简答
社区矫正简答
确定社区矫正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定为矫正终止:
(1)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接受矫正管理期限已满的(所判刑期、缓期假释的考验期)
(2)暂予监外执行或者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被收监的;
(3)社区矫正对象因重新违法犯罪或者发现余漏罪被羁押的;
(4)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需要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履行哪些手续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监管规定,情节严重,有收监必要的,司法所应当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司法奖惩审批表》,报 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审查,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审核同意后,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提请原关押机关收监执行。
给予社区矫正对象治安罚款、治安拘留惩戒的,社区矫正机关应当怎样履行手续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机关发现矫正对象违反治安管理,依法给予治安罚款、治安拘留的,司法所应填写《社区矫正对象行政处分审批表》,报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审查同意后,提请公安机关给予处罚。
予以社区矫正对象警告、记过处分的,社区矫正机关应当怎样履行审批手续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机关决定给予矫正对象警告、记过等行政惩戒处分的,由司法所填写《社区矫正对象行政处分审批表》,报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审批。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惩戒措施有哪些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惩戒措施可分为行政惩戒和司法惩戒两类,其中:
行政惩戒包括:警告、记过、治安罚款、治安拘留;
司法惩戒包括: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
社区矫正对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或者缩短考验期: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情形可以减刑或缩短考验期
根据《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下列情形的可以减刑。有考验期的可以依法缩短相应的考验期:
(1)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的;
(2)在接受矫正期间确有悔改表现、重树人生、转好致富、积极回报社会,表现突出的;
(3)受过行政记功奖励的。
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表现可以记功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可以记功:
(1)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2)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3)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4)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5)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社区矫正工作的奖励措施有哪些
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奖励措施按性质可划分为行政奖励和司法奖励两种。其中:
(1)行政奖励的种类包括:表扬、记功。
(2)司法奖励的种类包括:减刑、假释。
矫正对象出现哪些情形的,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1)矫正地点变更的;
(2)受到奖励和惩处的;
(3)请销假前后;
(4)家庭出现变故时;
(5)与他人发生重大纠纷时;
(6)主动要求谈话时;
(7)其他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的情形;
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应当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谈话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矫正个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对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的内容有哪些,主要采取什么形式开展
司法所对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应当采取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罪悔罪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内容。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与有关部门合作建立教育基地,改善教育环境。
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时间较长,社区矫正机关在监管方面有哪些应对措施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经批准离开居住地不满6个月的,以居住地司法所为主,暂住地司法所受托协助进行管理;请假时间超过6个月的,由居住地司法所委托暂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指定司法所进行管理。
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在时间方面有哪些限制
根据《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一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20日,一年内累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30日,确有正当理由请假外出时间超过20日的,需经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查实后,报市级社区矫正机关审核同意,但每次请假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社区矫正机关如何审查矫正对象提出的外出请假申请
社区矫正机关对矫正对象提出的外出请假申请,应当视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矫正对象因就业、经商、就学、就医、探亲等正当理由,且情况属实的,经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批准,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到申请外出所在地,并按时返回和销假。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除因治疗、护理等特殊原因外,其他情况不予准假;对于请假理由不合理,情况不属实的,不仅不予准假,而且要进行批评教育。
怎样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级别划分进行审查评定
对社区矫正对象划分管理级别的审查评定程序是:
(1)征求社区居民、社区矫正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意见;
(2)乡镇(街道)司法所提出社区矫正对象分级管理的评定意见、集体审定后公示;
(3)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4)对社区矫正对象宣布分级管理和相应管理措施。
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情形适用宽管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接受矫正教育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宽管:
(1)连续普管6个月以上,期间日常行为季度考核平均分80分以上的;
(2)连续3次获得行政表扬的;
(3)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4)风险评估被评定为低度风险等级的。
社区矫正有哪些情形适用普管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接受矫正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适用普管:
(1)入矫教育或严管期间,日常行为季度考核平均得分在80分以下;
(2)普管6个月以上,期间日常行为季度考核得分80分以下的;
(3)风险评估被定为中度风险等级;
(4)适用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不接受个别教育1次,不参加公益性劳动1次的,降为普管。
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情形适用严管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接受矫正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严管:
(1)入矫教育不满3个月的;
(2)风险评估被评定为高风险的;
(3)2次以上不按规定报告本人活动情况的;
(4)1次以上不执行请销假制度的;
(5)日常季度考核得分少于60分的;
(6)消极对待、借故不接受社区矫正机关监督教育的;
(7)有轻微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
适用普管、宽管的社区矫正对象有2—7款行为之一的,降为严管。
在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中,有哪几种情形可暂不列为社区矫正对象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可暂不列为社区矫正对象:
(1)未按规定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的;
(2)应送达的法律文书未按规定送达社区矫正机关的;
(3)因其他特殊原因,市级以上社区矫正机关决定暂不接收的。
出现上述1、2两种情况,社区矫正机关应及时通报检察机关,并要求有关部门及时送达法律文书,敦促社区矫正对象及时报到。以上3种情形消失,上述人员可列入社区矫正工作对象。
被判决、裁定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省内和外省的矫正对象在报到时间规定上有何不同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或监狱、看守所释放之日起,在本省服刑、羁押的罪犯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到,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裁判或服刑、羁押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到。
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程序和内容:
(1)社区矫正对象相关的法律文书及材料的接收;
(2)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包括对象的确认、登记、填写相关表格,在《社区矫正宣告书》上签字等具体工作内容;
(3)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社区矫正相关规定;
(4)开展初次见面谈话教育;
(5)建立矫正对象的个人矫正档案。
开展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应注意哪些问题
开展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应注意的问题有四点:
(1)时限问题,整个调查工作务必在收到委托函十日内完成,并移送人民法院或刑罚执行机关,否则将失去作用;
(2)参加调查工作的人员人数必须在二人以上,特别是到被告家庭调查,务必两人同时到场;
(3)调查报告内容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客观,不得有虚假的内容和显失公平的意见建 议;
(4)调查工作程序问题。书面调查报告一定要由司法所集体研究,所长署名签署意见,县(区)社区矫正机关审核同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上报。
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按照《辽宁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规定,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的内容包括:
(1)拟适用非监禁刑对象的基本情况;
(2)拟适用非监禁刑对象在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会上的表现情况;
(3)拟适用非监禁刑对象在监狱、看守所的情况;
(4)拟适用非监禁刑对象所在社区群众和单位职工对被告人的评价和反映;
(5)受害人的意见;
(6)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意见和反映;
什么是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
非监禁刑案件审前调查是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试行以来,在刑事审判、刑罚执行中新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指人民法院或刑罚执行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裁定、审批人员假释、暂 予监外执行时,根据法定情节对可适用非监禁刑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开庭审理、裁定或决定前,委托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社区矫正机关,对他们的个人情况、一贯表现、社会背景、群众及受害人反映等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是否适用非监禁刑的建议和意见,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调查报告的活动。
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期满释放的罪犯及相关法律文书材料应当怎样移交
按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主刑执行完毕后附加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所在监狱、看守所应在释放前一个月将释放通知书、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所依据 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及罪犯出监鉴定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等相关材料,送达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并责令其自接到裁定书、决定书之日起7日 内到司法所报到。
对裁定假释罪犯及其相关的法律文书材料怎样进行移交
按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案件,应当将假释裁定书送达提请裁定的刑罚执行机关和承担监所检察任务的人民检察院,并在释放罪犯后五 个工作日内将假释证明书副本、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罪犯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和公安机关主管部门。
监狱、看守所对裁定假释的罪犯,应在其出狱(所)5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罪犯出监鉴定表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其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并告知本人 5日内到当地司法所报到。
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对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及其相关的法律文书材料怎样进行移交 ?
按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人民法院、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对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及其相关的法律文书材料,按下列办法分别移送:
(1)人民法院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同时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在执行通知书注明暂予监外执行,连同判决、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同时,通知被告人5日内到司法所报到。
(2)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在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原判决书复印件、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接受社区矫正 保证书送达其户籍地或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分别由监狱、看守所押送回原住地,与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办理移交手续。
人民法院如何移交被判处社区矫正的罪犯的材料 ?
按照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于直接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和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将判决书、起诉书副本、执行 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直接送达罪犯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县(市、区)社区矫正机关,同时告知罪犯5日内到司法所报到。县级社区矫正部门自接到送达 的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转送司法所。
剥夺政治权利适用哪些罪犯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社区矫正期间必须遵守的规定 ?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之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使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犯有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罪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社区服刑期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必须按时到社区矫正机关报到;(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3)不得行使刑法第54条规定的政治权利;(4)定期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5)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需报告监督管理机关。
哪些罪犯适用假释,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在社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原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刑期十三年以上,遵守监规,接受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适用假释。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被裁定假释的 罪犯在社区服刑期间必须做到:(1)必须按时到社区矫正机关报到;(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3)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性劳动;(5)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6)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需要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罪犯的假释考验期,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为10年。在假释考验期内罪犯又重新违法犯罪或发现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规定实行数 罪并罚;若无重新犯罪或发现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就可以认为原刑罚执行完毕并予以宣告。
什么人适用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按照我国刑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具有以下三种情形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放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老残罪犯。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做到:(1)按时利用电话或口头向社区矫正机关报到;
(2)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管;(3)定期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4)身体条件允许的要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性劳动;(5)遵守会客的有关规定;
(6)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需要向执行机关申请审批;
此外,保外就医的罪犯还要遵守以下规定:(1)在指定的医院就医;
(2)确有治疗、护理特殊要求,需要转院的,需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暂予监外执行的以上三种情况消失,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及时收监。
什么是缓刑,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社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缓刑是对判处某种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条件下不执行原刑的制度,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的罪犯,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 社会的罪犯,适用缓刑的罪犯在社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必须按时到社区矫正机关报到;(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3)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性劳动;
(4)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予以宣告。
什么是管制,管制对象在社区服刑期间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对象主要是所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罪犯。刑期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刑期最高不超过3年。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社区服刑期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必须按时到社区矫正机关报到;(2)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3)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性劳动;
(4)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5)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6)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7)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宣告解除管制。
什么是社区矫正志愿者?
社区矫正中的志愿者,是指无偿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一定服务的社区居民。社区矫正志愿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不一定具备专业技能;第二,不是专业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第三,不领取薪水;第四,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相对较少;第五,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时间不固定;第六,人员流动性较大。
从我省的情况看,志愿者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在职志愿者。主要是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心理矫治、罪犯研究等专业的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志愿者工作;二是 青年志愿者。主要是学习法律、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或社会青年志愿人员;三是具有专门工作经验的离退休人员。
什么是社区矫正工作者
社区矫正工作者是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一般是司法所招聘的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接受过正规培训,领取薪水或报酬,承担正规的义务和责任 并在一定时间内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由于不具有执法者的身份,社区矫正工作者不能从事社区矫正中涉及执法内容的工作,只能协助司法所从事不具有执法内容的教育、帮扶和其他辅助性工作。
什么是社区矫正专业人员
社区矫正专业人员一般指司法所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和抽调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
1、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矫正管理和教育,组织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帮教,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矫正对象就业及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2、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职责是,协助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矫正和监督管理工作。帮助司法所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培训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社区矫正队伍由哪几部分人员组成
在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
1、司法所工作人员;
2、司法行政机关派驻街道社区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
3、从社区干部、离退休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中聘用的人员;
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监督程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
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 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减刑、假释工作中,可以征求有关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并在宣判宣告后,将判决书、裁定书抄送有关社区矫正组织。
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是:“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 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区别在哪里
在日常实践中,由于这两项工作的对象都曾经犯过罪,主要的工作方法都包括了思想帮教和生活帮扶等内容,因此比较容易混淆。但深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两者具有明显区别:
1、工作的性质不同,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安置帮教只是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
2、工作对象的身份不同。社区矫正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服刑或接受矫正的罪犯,而安置帮教工作对象是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的公民;
3、工作的力度和管理的宽严程度不同。社区矫正由于是刑罚执行,具有强制力,对矫正对象作出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方面的限制、行为方面的约束,违反监管规定的还 要受到惩罚;而刑释解教工作不能强制,由于刑释解教人员都是具有人身自由和权利保障的公民,对其在思想上,行为上不能违背其意愿或采取强制措施,只能靠教育引导,促使其自愿接受帮教。两者相比较,在工作力度和管理程度上要差很多。
社区矫正的功能是什么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有六个功能:
一是惩罚功能。就是将确定的刑罚义务落实到犯罪人身上,不能享有被法律剥夺或限制的一定权利,必须服从矫正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必须遵守各项矫正制度并参加公益劳动,切实感受到刑罚痛苦和国家法律的威严,从而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
二是教育功能。社区矫正的教育功能就是对矫正对象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矫正对象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改造成为新人的目的。
三是塑造功能。通过矫正活动,促进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使其形成健康人格,将其塑造成能够以普通社会成员身份顺利回归社会的新人。
四是感化功能。通过社区矫正组织对矫正对象进行的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和解困帮扶。使其产生感化的心理效应,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五是治疗功能。主要体现为对矫正对象进行的心理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方面。通过心理矫治、帮助罪犯逐步消除犯罪心理和各种消极心理。
六是控制功能。将矫正对象置于社区矫正组织和人民群众有效监控之下,防止其重新的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社区矫正的目的分为直接目的、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它们构成了统一整体。
1、直接目的。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社区矫正的间接目的是通过组织引导公民参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与监督,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改革创新原则。社区矫正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没有固定模式和现成的经验照抄照搬,因此需要在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内,结合中国国情,对社区矫正工 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逐步实现社区矫正在机构设置、队伍管理、业务开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工作的不断完善。
2、以人为本原则。把社区矫正对象放到社区来改造,改造环境更加宽松,有利于维护罪犯的婚姻家庭稳定,减少了因关押产生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改造积极性和 主动性,体现出对罪犯人权的尊重和保护,符合刑罚人道主义的原则。除此之外,社区矫正突出思想教育和帮扶解困方面的作用,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3、社会参与原则。矫正对象在社区接受改造,依托社会进行帮教,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方面与监禁刑相比较,具有很大优势,因此,社区矫正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全社区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走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之路。
社区矫正的任务有哪些
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有3项:
1、监督管理。就是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教育改造。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增强其认罪悔罪意识,提高社会责 任感,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教扶助。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以及生活保障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谋生能力,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社区矫正的特征有哪些
与监内刑罚执行相比较,社区矫正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1、非监禁性。与传统的监禁刑罚相区别,社区矫正把矫正对象放置在社区,而不是放在环境封闭的监狱大墙内,罪犯具有相对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生活空间,能够做到与社会相 融合,基本不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
2、惩罚的和缓性。与监禁刑和自由刑相比较,社区矫正对罪犯的惩罚程度较轻,这类罪犯不会体验到监禁刑罚的某些体验——剥夺和痛苦,如失去人身自由,遭受两性隔离,失去个人自主性和隐私,与家人和朋友分离,无法像正常人那样享受生活,等等。因此,社 区矫正与监禁刑罚相比较,刑罚的程度要和缓许多;
3、社会参与性。监禁刑罚的工作主体是监狱和监狱人民警察,而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不仅包括政法相关部门,还包括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是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
4、社会效果的综合性。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到社区的工作与生活,使之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了社区治安的改善,另一方面促进了矫正对象思想行为恶习的矫正,增强了回归社会的适应性。
社区矫正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社区矫正的本质属性是刑罚执行,理由有4点:
1、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政策依据是刑法、刑诉法、监狱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内容是刑罚执行;
2、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范围和对象,都是触犯了刑律,受到刑罚处罚的罪犯;
3、社区矫正对社区矫正对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身自由限制和刑事惩罚性质,例如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服刑期间要遵守相关法律政策,要接受和服从社区矫正部门的监督管理,要定期向社区矫正部门报到和汇报思想,要认真参加社区矫正部门组织安排的思想教育和公益劳动,本人外出、迁居都要经过批准。剥夺政治权利的服刑人员不得行使相关政治权利,对违反监管规定者要进行处罚等等。
4、社区矫正同监内刑罚执行根本目的一致,都是通过实施刑罚措施,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
社区矫正工作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社区矫正不是放纵罪犯,其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矫正是在社区中进行的犯罪矫正,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一方面社区矫正对象生活在社区中,当然要参与社区生活,同时,按照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社区矫正对象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公益劳动,这是一种重要的社区矫正措施。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社区各方面力量对社区矫正的参与上。在社区矫正中,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力量,包括社区基层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这些社区力量的参与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切实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矫正认同感,激发他们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帮助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
1、社区矫正符合社会文明进步和刑罚人道化的发展趋势。在保护罪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满足其重返社会种种需求方面,处处体现了刑罚人道化的精神,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2、社区矫正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罚的弊端。避免了一些罪过较轻、主观恶性不大、恶习不深的罪犯在监禁刑罚条件下,与恶习较深各种罪犯混合关押、受其熏染影响,产生交叉感染,有利于这些罪犯的更好改造,也为社会减少了许多不安定隐患。
3、社区矫正有利于增强监管改造效果。把罪犯放置在社区进行监管改造,具有独特的 优势,矫正对象在接触社会、密切亲情、适应社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便利,易于使其珍惜现有的一切,激发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的积极性,增强改造效果。
4、社区矫正有利于降低行刑成本。与监禁刑罚相比较,国家在财力、人力、物质装备设施的投入方面,都会节约许多,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需要的方面去。
5、有利于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目前全世界的刑罚执行领域中,对于轻型犯、缓刑犯和假释犯适用社区矫正,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我国全面实行社区矫正,实现了与世界通行做法的接轨,有利于我国在这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也符合相关国际条约精神。
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我国近年来借鉴国际先进刑罚理念,适应国内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司法制度改革需要实行的一种新的行刑方式。它与监内刑罚执行相对应,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对象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3.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女犯;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老残罪犯。
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在符合上述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对于那些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初犯、过失犯罪、职务犯罪,以及未成年犯、老病残犯等类人员,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社区矫正。
第四篇:社区矫正复习题(简答)
《社区矫正》复习题
1、社区矫正是指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即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犯罪人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应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2012年1月10日制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订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并下发通知,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3、社区矫正的对象: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
4、社区矫正小组由哪些人组成: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所居住社区基层组织成员、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社区矫正人员的亲属、相关协助单位的人员等组成。其中,如果社区矫正人员是女性的,矫正小组成员中至少应当有一名女性。
5、矫正小组的职责: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控措施;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改造;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提供法律咨询;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表现实施考核奖惩。
6、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调查评估,从哪些方面进行:走访相关人员,如犯罪(嫌疑)人及其所在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派出所;全面调查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如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犯罪情况、犯罪原因、认罪态度、悔罪表现、有无前科劣迹等;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调查,认真听取被害人对案件事实发生过程的陈述,了解被害人一方对犯罪(嫌疑)人的谅解程度;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充分论证,准确评估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危害性和再犯罪可能性,就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是否适用社区矫正提出建议,并将相关书面材料及谈话笔录等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7、社区矫正的功能是六个功能:一是惩罚功能。二是教育功能。三是塑造功能。四是感化功能。五是治疗功能。六是控制功能。
8、社区矫正的决定机构有哪些?人民法院和部分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
9、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具体而言,县级行政机关(司法局)是本行政区域内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具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措施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指派的乡镇、街道的司法所具体落实,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
10、《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职责是如何规定: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11、刑法修正案
(八)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社区矫正的规定: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条修改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刑法修正案把第十七条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12、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
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13、对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教育学习的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14、对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的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16、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出现哪些情形,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17、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出现哪些情形,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18、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是如何规定的?
被判处管制的矫正人员,其社区矫正期与人民法院宣判的管制期相同,执行日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被宣告缓刑的矫正人员,其社区矫正期与人民法院宣告缓刑的考验相同,执行日期从判决假释之日起计算;被裁定假释的矫正人员,其社区矫正期与人民法院裁定的假释考验期相同,执行日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附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的矫正人员,其社区矫正期与人民法院或监狱管理机关或公安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期限相同,执行日期从出监所之日起计算;未附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的矫正人员,其社区矫正期自出监所之日起至收监或刑满之日止;
19、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也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2、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3、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之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4、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5、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治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八小时。
6、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
纪律意识。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21、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22、对于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如何办理交接手续: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25、对未成年人和对成年人的社区矫正需要分开吗?2012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29、为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哪些制度?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
34、对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有哪些具体规定?
教育学习,主要是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教育。包括:一是公共道德教育,即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质。二是法律常识教育,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悔罪意识,自觉接受改造。三是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结合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了解社会形势,知晓国家政策,合理谋求自我发展。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确保学习效果。
社区服务,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要确保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不少于八小时,同时注重社区服务的可操作性,考虑社区矫正人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技能水平、正常工作学习需要等情况,合理安排服务内容和方式。
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正。要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考核及分类管理。要求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类管理,给予不同处遇。
35、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种类。被判处管制的犯罪人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居住地工作和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三年。
36、缓刑:缓刑又称刑罚暂缓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作出有罪判决且宣布应当执行的刑罚的同时,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
致在危害社会的,可以规定一定的考验期,从而暂缓执行刑罚。如果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符合了缓刑考验的相关规定,没有发生法定的应当撤销缓刑事由的,则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37、假释:是指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收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38、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依法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本应当收监执行,由于具备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者其他监禁场所进行监禁矫正的,暂时将其放在监狱或者监禁场所外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方法。
第五篇:简答案例
五、简答题
1、教育行政有哪些功能?
教育行政的功能可以概括为:(1)计划功能。(2)立法功能。(3)组织功能。(4)监督功能。(5)指导功能。(6)服务功能。
2、简述设置幼儿园组织机构的意义。
设置合理的幼儿园组织机构十分有必要。主要体现为:(1)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挥整体功能,有利于顺利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2)良好的组织系统能为每个工作成员在职业上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提供条件。
3、简述幼儿园规章制度的意义。
幼儿园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园所管理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手段,在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形成良好园风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证正常教养工作秩序(2)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相互关系,提高管理成效(3)规章制度具有行为指向作用,有助于增强责任意识,减少良好的园风
4、在幼儿园的实际管理活动中,园长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在幼儿园的实际管理活动中,园长要处理好如下四大关系。第一,幼儿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工作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第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工作成果之间的关系。上述四大关系蕴含着一系列的矛盾,园长在处理这些矛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摸索出幼儿园管理的规律性。
5、谈谈目标的激励作用对于管理者的启示。
幼儿园管理者应善于根据被管理者的思想境界需要和外界的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去准确地制定既符合成员需要,又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尽可能使个人的志向与整体工作的要求一致,使个人的才能智慧在集体中能得到充分发挥,利于他们将个人生存的价值目标融于整体目标之中。这样,目标就成为了一种激励组织成员的力量源泉。
6、简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一方面各有所指,另一方面同时又紧密联系。(1)教育目标是制定管理目标的一个主要依据。(2)管理目标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7、谈谈制订管理目标体系的具体步骤方法。
将制订目标体系的具体步骤方法如下几点: ①制定幼儿园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总体目标;②层层分解目标,建立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的目标体系;③围绕目标制订工作计划,为各项工作的科学运行提供直接的依据。
8、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施,园长应注意着重抓好什么方面的工作?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施,园长应注意着重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尽可能给职工下放权限,给下级以自由处理工作的余地,在权限下放的同时,也要强调下级的执行责任和报告义务,而下级在工作过程中,一面对照自己的工作目标检查行动,一面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充分行使所下放给自己的权限,努力达到目标,这就是自我控制的过程,园长应努力为下级在自我控制下独创地工作创造种种有利条件。其次,抓好实施目标过程的检查和控制。完全不予以检查和控制,目标的实施就有可能放任自流,应施以的动态控制,进行必需的调整,以保障目标的切实实现。
9、管理实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普遍性问题?
(1)执行计划要严肃而坚定,使实行有主题。(2)注意加强园长自身工作的计划性,增强时间观念,深入第一线,使园长能自主地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3)完善计划的体系,使长计划能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短安排。(4)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
10、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应如何认识检查的作用?
(1)检查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它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是总结的前提。⑵对下级具有督促考核的作用。⑶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起到检验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的作用。
11、园长选择领导方式应考虑哪些因素?
园长选择领导方式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1)考虑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对于不同成熟度的被领导者应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成熟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认识客观现实与社会生活、认识自己、清楚自己与外界环境关系得水平。对于不同成熟度的人,采取的领导方式应有所不同。(2)考虑领导环境及领导者的具体条件依据园所工作的具体环境、园所领导者的具体环境,选择较佳的领导方式,即依据园所的组织结构、分工状况,园领导者的威信与影响力、人际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
12、简述园长的主要领导工作。
园长的主要领导工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正确教育思想的领导2.建立有效的幼儿园管理体系 3.保证保教中心工作 4.建设好教职工队伍 5.善于当家理财 6 做好家长工作,密切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
13、试阐述对教职工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的必要性。
对教职工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1)从理论方面分析,有必要对人进行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学十分重视对人性及人的行为研究,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上归纳为人、财、事、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七方面的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因此,在探索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幼儿园时,不可避免地需思考,并解决好对教职工等人员的管理问题。(2)从当前幼儿园中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必要重视对教职员工的良好引导和管理。
14、简述科学管理教职工队伍的意义。
科学管理教职工队伍的意义主要有(1)科学管理幼儿园教职工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幼儿园管理目标的需要。(2)科学管理教职工是提高职工的素质,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3)科学管理教职工,也是造就优秀的幼儿教育教师资源,促进职工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4)科学管理教职工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15、简述双因素论对管理的启示。
双因素论提示我们,在管理中,满足组织成员的保健因素,是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更多地给予职工激励因素显然是重点,激励因素越多越好,只有靠激励因素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16、简谈园长怎样合理选聘和安排使用人?
⑴因事用人的原则 ⑵知人善任的原则 ⑶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原则 ⑷劳逸均衡的原则 ⑸建立健全的用人机制。
六、分析论述题
1.对怎样贯彻执行园所规章制度谈谈你的见解。
为了充分发挥规章制度作为管理手段的作用,就要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管理者、领导者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注重宣传教育(2)领导者率先垂范(3)严格检查督促 2.幼儿教育的根本功能。
幼儿教育的根本功能体现在于:第一,幼儿教育为一定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一个国家兴办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无外乎为培养国家统治阶段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也为广大的幼儿家长服务,帮助他们保育、教育幼小的子女,便于家长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国家通过利用现实的人才(家长),培养未来的人才(幼儿),来达到幼儿教育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目的。第二,通过开展适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为幼儿个体的发展服务。幼儿教育的这二大功能,制约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它要求幼儿园肩负起为幼儿服务和为家长服务的具体任务;要求幼儿园所采取的教育活动要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保育与教育并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3.怎样贯彻目标明确,办园方向性原则?
贯彻目标明确,办园方向性原则应注意以下问题:(1)关于方向性的选择应注意:第一,园长要坚持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办园指导思想概指园长用以指导自己开办或经营管理一所幼儿园的观念准则。园长要坚持以育人为己任,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对家长负责,始终坚持追求高的教育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教育性与福利性并存的幼儿教育,不能以经济上的赢利为办园宗旨和方向。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是我国进行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基本政治依据。它可从政治上保证幼儿园发展的方向,保证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2)关于目标的确立。幼儿园工作目标,应在正确方向的导引下而确立。园长要善于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总目标,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幼儿园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研究,通过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制定出相适宜的中期和近期的工作目标,并进一步将实施目标的设想化为可行的计划,通过各方人员的分工和合作,紧紧围绕着工作目标和相配套的计划,开展管理活动。
4.谈谈你对幼儿园中目标管理的一般步骤、方法的看法。
目标管理通常由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和评价目标成果三大步骤而贯通。(1)制订目标体系①制定幼儿园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总体目标;②层层分解目标,建立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统一的目标体系;③围绕目标制订工作计划,为各项工作的科学运行提供直接的依据。(2)实施目标(3)评价目标成果 5.一个优秀的园长应具备哪些素质条件?你认为园长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园管理的现实要求?
园长应德才兼备,才能较好地发挥其核心影响作用,履行其肩负的使命。园长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一)政治思想和品德条件。(1)园长应有较高的方针政策水平(2)园长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园长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4)园长应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树立正气
(二)文化和专业素养(1)园长应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并保持较强的求知欲(2)园长应具有系统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3)园长应知晓一定的管理科学知识
(三)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1)决策组织能力(2)预测应变能力(3)进取创新能力(4)意志力
(四)健康的身体素质条件,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6.论述幼儿园人员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一、合理选聘和安排使用人⑴因事用人的原则 ⑵知人善任的原则 ⑶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原则 ⑷劳逸均衡的原则 ⑸建立健全的用人机制。
二、满足教职工的正当需要。(1)满足教职工物质生活的需要。(2)满足教职工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一,职工政治宗教信仰上的追求。第二,理解并满足教职工要求信任,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满足教职工学习进修的需要。第四,满足教职工文化休闲娱乐的需要。
三、采用多种激励的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励的方式主要有(1)奖励。(2)参与激励。(3)目标激励。(4)关怀支持激励。(5)自我激励。
四、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在幼儿园教职工的培训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1)幼儿园中的各岗位工作人员都是培训的对象(2)人员培训的内容:培养训练教职工应坚持对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双管齐下。(3)培训的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对教职工进行培训。7.谈谈你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的认识?
保教质量管理是按照幼儿园保教目标的要求安排保教活动,并对保教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和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保教工作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幼儿保教的质量。1.树立正确而全面的保教质量管理观。正确而全面的保教质量管理观包括:(1)全面发展的保教质量管理观(2)面向全体幼儿的保教质量管理观(3)全员管理的保教质量管理观(4)全程管理的保教质量管理观。2.建立和健全保教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四全管理”。(1)建立相对完善的保教质量标准(2)健全保教质量的检查制度(3)建立保教质量管理的分析评价和反馈制度 8.论述我国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办园方向性原则。(1)关于方向性的选择应注意:第一,园长要坚持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第二,坚持党的领导。(2)关于目标的确立。幼儿园工作目标,应在正确方向的导引下而确立。2.内外协调,权变性原则。贯彻这条原则要求正确处理多种关系。(1)处理好幼儿园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处理好幼儿园与外部相关方面的关系。(3)处理好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的关系。(4)方向目标的稳定与权变的关系。3.民主管理、调动积极性原则。(1)科学地认识人、研究人是贯彻底民主管理的前提(2)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要畅道教职工和家长参与管理的渠道(3)方法上要密切联系群众,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保教为主,整体科学化原则(1)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面向整体,综合部署(2)抓住中心,带动全局(3)保教结合,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办事。(4)按照各项工作的客观要求管理幼儿园中保教以外的工作。5.健全制度,规范治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