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度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XX镇2012年度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情况汇报
为推进我镇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进一步发挥文化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工程建设开展以来,我镇按照上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要求和部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行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建设情况
1、镇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中心设在镇综合文化站。我镇综合文化站建于2009年,总面积351平方米,文化站内设多功能活动室、文化信息共享服务室、科技培训室等功能室。在2011年12月20日全县召开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发放仪式上,上级文体部门为我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电视机1台、电脑4台、服务器1台、投影仪1台及幕布1块以及DVD、打印机、电脑桌椅等设备。
2、在卫田村委建设了村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配备了投影仪1台及幕布1块、音响1对等设备。
二、服务点运行及活动开展情况
目前,我镇对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了安全防护加固,安装了铝合金防盗网,所配备的文化共享工程设备也陆续进站安装。在共享中心运行及活动开展方面,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与珊瑚村委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活动站点相邻的优势,多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活动,收效良好。卫田村共享服务点也在镇领导及村委干部的重视下,结合文化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活动站点及农家书屋建设,对丰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我镇正在联系广电网络部门安装卫星接入网络,使文化共享工程设备正常发挥作用,引导群众多方位、多渠道接受先进文化熏陶。
钟山县XX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 月 日
第二篇:共享工程事迹汇报材料
一、加强领导,加快共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共享工程”是一项受到党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的文化创新工程,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全县基层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广播电视覆盖面小,信息转送滞后,新思想、新科技的宣传、推广受局限的现状,县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在自治区启动共享工程后,立刻认识到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传播科学知识、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丰富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引起高度关注,决定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把传播先进文化、转变致富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共享工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工程建设。投入20万元,先后为县图书馆购置了40台电脑、1台服务器,建起了面积50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县中心阵地建设。二是加强乡镇、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乡镇、社区文化站、基层服务点管理制度,加强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管理;各乡镇场、社区设立1名专兼职文化干事,明确文化专干职责,指导各基层服务点做好群众需求双向反馈工作。利用文化站现有资源、设施设备为基层服务点提供服务。做到了人员、阵地、牌子、设备、制度“五落实”。三是构建遍布全县的基层服务网络,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手段陈旧落后的状况。各社区服务点依托文化活动室的便利条件,由县图书馆向服务点提供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每个乡镇选择3-5个人员相对集中、种养殖前景较好的行政村(京星农牧场、南梁台子各选1个村)作为基层服务点,示教合一,现场指导。在村党员电教播放点增挂文化活动室牌子,每个服务点指定1名管理人员。并为基层服务点配备了电教器材、农村实用技术图书及其它各类图书、光盘。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电教室设施设备的优势,使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信息以更加新颖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迅速走向千家万户。使共享工程真正起到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作用。目前,共建立较有影响力的基层服务点6个(乡镇5个、社区1个)。
二、整合信息资源,使共享工程在基层开花结果
由于条件所限,乡下群众不便于到县城享受优质的网络资源,将新思想、新科技用一种直观、易懂的形式送到农民身边就成了及时雨、雪中炭。为了使群众对农业新科技能够看得懂、用得上、见效快,县委、政府组织文化、农牧、卫生等部门到基层调研,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搞清为群众送去什么、怎样送之后,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信息量大、数据传输快捷方便的优势,认真搜集、下载适用于当地群众的政策法规、先进性教育、农业科技、文化体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识等共享(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工程信息资源,特别是大量收集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并将下载的共享工程资源信息刻录成vcd光盘或宣传资料,通过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及其它途径传输信息,扩大宣传面,使群众快学技术,早得实惠。一是通过协调组织、宣传、农牧、林业、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等专业部门,将各类信息资源通过业务部门的工作,传播到千家万户,使群众受益。二是向各乡镇文化站、村基层服务点直接提供图书、光盘支持,由各服务点直接面向群众服务。三是利用“三下乡”、宣传周、农村集市、节假日等,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在各乡镇集中向农民赠送、或以成本价向群众发放共享工程光盘和实用技术资料,并现场接受咨询,解决实际问题。四是针对种养殖户在种养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共享工程网络资源库中下载相关内容,刻录成实用光盘,免费赠送给种养植户或种养植集中连片的村组及文化中心户,使农业科技推广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五是在各乡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民播放农村实用科技及生活小常识方面的科技信息240余场(次),培训农民12000余人。此外,县中心还利用图书馆多媒体室播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送的科技、文化、卫生、少儿科普等方面的视频资料,深受群众欢迎。
县级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共刻录发放《党员先进性教育》、《温棚蔬菜、瓜果、药材种植技术》、《鱼病防治技术》、《肉牛、肉羊养殖技术》《科学应对禽流感》等280种科教、实用技术光盘14000余张,宣传资料8000余份。共享工程的实施,为新时期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搭建了新的平台。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对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到相关市场、技术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不少村民都反映,通过“信息共享工程”,他们的眼界更宽了,信息更灵了,增收致富的本领更强了。
三、推进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县财力薄弱,在共享工程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上投入显得力不从心,县中心电子阅览室面积需要进一步扩大,目前尚无多功能展映厅。特别是乡镇、农村基层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上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共享工程实用效果。
二是共享工程在服务群众方式上有些单一,目前尚未建立遍布城乡的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网络,仅靠刻录光盘、发放宣传资料,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思想教育、科学文化需求。
三是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四、今后打算
(一)进一步扩充文化设施网点,以县图书馆、乡文化站、基层服务点为实施主体。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网点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加强文化、科技信息资源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深入推进共享工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努力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活、用好。积极采用图书馆成熟技术,借助数字电视和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公益性服务。尤其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以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地方影视戏曲、音乐歌舞、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纳入共享工程服务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县直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共享工程服务群众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共享工程”真正成为文化创新工程。
各位领导,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已初见成效,但目前的运行状况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希望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能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能够给予大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一定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面前,一定会成为老百姓满意的文化信息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第三篇: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计划(范文模版)
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计划
依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完成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在建国60周年大庆前实现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计划。
一、搜集我市乡镇可施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数量和人次,还有文化素质程度,以及对电脑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和技术辅导。
二、因制宜,不但辅导其电脑的学习,还要切实帮农民解决一些实质性的事情。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提供最好的最快捷的经济信息。
三、培训计划地点和时间,地点定于大石桥市图书馆,时间每月三次。培训课程结束后,我馆派专门人员去各乡镇进行业务辅导。
四、各乡镇派来学习人数为三到五人。
五、技术培训主要是电脑基本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年辅导总人次(含大弄致富讲座)可达三千人左右。
计划实施过程中,如有个议和预料之外的各种情况,再行完善,拟合理解决。
大石桥市图书馆
2008.1.3
第四篇: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
云和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状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结合县情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多次牵头协调文化与财政等部门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确保了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共享工程是一项创新的文化建设工程,许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为了更加广泛地宣传共享工程的意义和作用,让各级领导及群众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传媒作用。适时适度地介绍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目的意义、文化信息资源和操作流程等。使群众真正地了解它,从而主动使用它。二是编辑制作宣传手册,陆续下发到了农村、学校、企业和社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共享工程资源,三是利用馆内科艺画廊及在公共场所悬挂条幅、办板报、墙报等形式让广大市民了解共享工程”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共享工程”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3、加强管理工作,加大培训力度
科学的管理是文化共享工程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县支中心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工程经费、设备、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行政协调、技术队伍、网络技术管理平台三方面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形成了整体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文化共享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工程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为了给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我县支中心建立了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制度,把人才培训落到实处。以县级为主,县、乡两级共同负责村级基层站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先急后缓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每季度举办1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班”,每年对本级中心应负责的文化共享工程从业人员轮训一次。并通过开展业务竞赛、技术比赛、服务创新等竞赛活动,激发文化共享工程从业人员学习业务、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共举办文化共享工程培训班12期,培训基层管理人员400余人次。
4、缩小城乡差距,服务基层农村
以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消除数字鸿沟,使广大农民平等享有公共文化设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县的“共享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共享工程”的功能。一是缩小城乡差距,消数数字鸿沟,拓宽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各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利用共享工程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农业技术培训,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提高了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充实服务内容,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文化共享工程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空间和时
间的限制,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农村文化信息资源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始终把基层服务点建设与村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结合起来,使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县还利用共享工程创建氛围,利用流动图书车,积极组织送戏下乡活动,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5、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共享平台
除了充分利用国家管理中心通过各种途径下发的资源外,我们还充分发挥云和县级支中心的职能,积极整合图书馆及其他文化系统拥有的信息资源,向基层服务点输送.我县把上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资源整合到云和县数字图书馆资源群,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相互融合。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到数字图书馆后,所有的持证读者只要登录我中心的数字图书馆,在家即可使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同样,每一个基层点在享有共享工程的资源外也可无偿使用我中心的所有数字资源。目前,我县中心共享了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市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万方数据、龙源期刊、超星及爱迪达森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使共享平台拥有8 O 0 0多种电子期刊、4 0多万册电子图书、7 0 0 0多部视频讲座和特色数据资源,总容量达到了1 6TB,这些资源极大丰富了共享工程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视频讲座尤其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据统计,2007年我中心共有下载各类论文37万篇、点播各类视频讲座9万部。
6、坚持阵地服务,开展共建共享
为更好地宣传和发挥我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效应,2007年开始我们在做好传统阵地服务的同时,经多方努力,与科协、电视台、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和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多部门联系,开展了合作共建平台,在电视台开设了互动点播台,开通了8个栏目,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和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开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专栏,在充分利用我支中心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开展农业知识讲座、放映科教宣传片和优秀影视作品、组织开展电脑基础业务培训、对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共享工程业务培训、播放动漫片和与企业联营等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形式,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信息服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服务举措,扩展了共享服务的辐射面,把服务触角延伸至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辐射到全县170个行政村)从而达到了协作共建,利益共享,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7、拓宽发展渠道,扩大服务范围
自2006年开始,我馆重视培训及文化科技信息服务,针对一些老年人不会上网但又需通过网络与子女联系的现状,联合县老干部局举办了两届老年大学电脑培训班,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无处学电脑的困境。在培训过程中,一些老人可以通过共享工程网站收看革命老片及戏曲。在暑期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与科协共同举办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开展了电脑奥数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开展基层服务,为了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我馆开展农村文化调研工作,对社区、乡镇村进行了摸底,了解乡镇村目前的文化
信息的需求,针对调研结果,利用文化共享资源与科协、科技等单位共同组织人员到社区、乡镇村多形式开展科普知识,卫生知识,农业技术培训和讲座,播放优秀影片(由群众点播,进行本土文化、科技等知识猜谜及游园活动。同时我馆并在14个乡镇开设了40多个图书流通点,制定了服务点表牌及规章制度。通过系列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提高群众的知识技能,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我馆工作人员在电子阅览室引导青少年读者健康、正确的上网,利用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在春节、暑假等放学期间为青少年读者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播放阅读讲座片,新增了优秀动漫作品欣赏及奥运相关视频收看。利用资源举办“元宵”、“六一”大型的猜谜活动,内容涉及广,有奥运知识、科技知识、文史知识等这不仅是对共享工程工作的宣传,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该活动能利用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我馆针对边远山区的县级馆经费有限、人才稀缺的现实,利用共享工程设施、信息资源,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展开面向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文化讲座,内容涉及文学书目、玩具文化、女神文化、旅游文化等等,参加讲座的人员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的目的是宣扬本土文化,因此是全免费的,这种方式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我们还将讲座内容上传到我县的科普网并制成光碟对有需要的团体免费赠送。在一次次的讲座过程中,既贡献了原创的文化产品和数据库,又使共享工程被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会展工作是我馆的一大特色,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举行了大型的迎奥运图片展、改革开放成果展、关于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图片展、防安全知识展,通过馆内的科艺画廊举办了技知
识、儿童绘画书法,云和风光等。共享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理应惠及到全社会的各个阶层。我县木制玩具民营企业众多,大部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业余文化娱乐。一些企业建有图书室、棋牌室和小型电子阅览室。我县利用图书馆建设企业图书流动站和总分馆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共享工程资源输送到各类企业,受到了广大企业员工的欢迎,丰富了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加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2009年来,我们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共计放映电影20场,观众达8000余人;主办各类公益性讲座30次,听众达5000余人;“送文化下乡”40次,向农民,学校学生赠送图书10000多册、光盘100多张,发放科普资料2000多册;搜集云和当地的各类文史资料100件,并在科艺长廊宣传橱窗中分70期进行了宣传;购买、收集、制作各种光盘500余张,免费供读者借阅。我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丽水日报、云和电视台、云和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10余次对我馆共享工程开展情况给予了宣传报道。
第五篇:远程教育与文化共享双示范点建设汇报材料
加强管理
学以致用
打造特色
改善服务 创建东山远程教育与文化共享新亮点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双示范点创建工作汇报
市考核验收组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东山社区对各位领导百忙之中莅临社区指导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双示范点创建工作表示的衷心欢迎和诚挚的谢意!这既是对我们东山社区的关心和厚爱,也是对我社区全力提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水平,深入开展文化资源共享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下面,我就东山社区这一年来的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社情概况:
五龙乡东山社区位于泗礁本岛东南端,未来嵊山-枸杞进入本岛的枢纽,面积3.2平方公里,是由田岙村和黄沙村联村建立的渔农村新型社区。现有常住居民783户,人口2285人。社区经济渔业、旅游和工业并存,是五龙乡重点渔业、工业和旅游社区。渔业劳力621人,大小船98艘,生产作业门类齐全,有帆式涨网、蟹笼、软皮网、灯光操网、小机溜网等。现有120马力以上的渔业船只37艘、运输船只6 艘,另有休闲渔船55艘。境内渔乡风情浓郁,有大悲山、鉴真东渡、鼠山、日军炮台和东海渔村等多处景点。旅游服务业发展快速,有渔家乐公司1家,旅馆个体旅馆(餐馆)1家,三产服务业从业人员458人,2011年共接待游客近2.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8.00万元。辖区内有大小企业7家,其中水产冷冻1家、船舶修造2家、制冰2家、净水厂1家,外来企业落户1家,个体工商户10家。2011年社区渔农村经济总收入为9594.46万元,年增长率为10.02%。渔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335.67元。
东山社区是一个奋进、充满活力的社区。社区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5个网格党小组,共有党员125名。以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为基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推手,创新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城乡、海陆双栖的“双网格双服务”,是舟山市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先进基层党组织、文化示范社区、绿化示范社区、四星级民主法治社区,渔农村文明新社区;下辖的黄沙村是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法治民主村”、电气化村;田岙村是省级特色旅游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二、站点基本情况
东山社区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在社区大会议室,可同时容纳140多人观看学习。室内桌椅齐全,并配备了电脑、音响、公放投影仪、大屏幕等基础设备,标牌张贴在站点外,播放节目单提前张贴在社区宣传栏中,《终端接收站点操作管理维护员工作职责》、《终端接收站点操作管理制度》等均已上墙。每次使用前有专人负责对设备的检查,并有详细记录,一旦设备出现技术问题,及时联系技术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安全措施和制度落实到“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不转借,不登陆非法网站,不玩游戏。确保每次设备运行正常。
三、基本做法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确保有人管
1、成立领导小组来指导。
为了确保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永平为组长,社区副主任洪水萍同志为副组长,其他社区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制定了本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措施,并且把这项工作纳入社区干部工作目标考核。
2、配备工作人员来管理。
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为了确保远教及共享工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东山社区配备了一名专职操作管理员。管理员由大学生村官担任,认真制定社区教学“月计划”,搜索相关辅助资料,在电脑中建立条块清晰的文件库和文件夹,将每期远教资料下载后统一放置在文件夹内,分批分类进行教学,定期将相关资料发在网上,和其他兄弟社区进行沟通,达到资源共享,互补提高。另外还要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做到“用前检查、用时观察、用后复查”。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确保远教正常开展。工作人员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积极参加县、乡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电脑专题培训,使其能更熟练地做好终端接收站点的工作。
(二)制订计划,做好宣传,确保有人看
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总目标,以人为本,结合社区工作及阶段性工作,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社区领导及党员干部学时事政治;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党员骨干学理论精神;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组织致富带头人学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力求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结合各种法制宣传日及重大节日,学习法律常识、观看爱国电影、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知识等,同时准备好各种播放内容,并通过张贴远程教育播放单,及时公示播放内容、时间。为了满足村民观看课件量的需求,每月安排集中学习2次,对有特殊课件需求的村民,做好课件的查找与下载工作。
(三)听取意见,定期辅导,确保学用有实效
为规范远程教育,在组织党员干部、村民观看课件的同时,做好点名、学习记录和讨论交流工作。确保党员干部参与率达到90%。认真听取党员对课件的内容、播放时间等意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根据党员、群众提出的学习需求,定期邀请专家到本村站点开展专题辅导,为村民提供真正实际、实用的知识,确保远教学用出实效。
(四)组织培训,资源共享,确保学以致用
组织特色培训如渔民画创作培训,挖掘培养渔民画作者,提高渔民画创作质量。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接收下载各种相关课件,实现资源共享。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乡、县举办的各类拥有地方特色的能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培训活动,使社区居民多条学技术、找出路的途径。
四、工作成效
1、加强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增强社区干部领导能力。远程教育与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与以往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有着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和形式丰富等诸多新特点,为加强社区干部的政治学习提供了可能,让社区干部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的想象有所改善,通过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开放,在学习与交流中,不断增强社区干部领导全体村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
2、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特色学习促发展。
远程教育内容中贴近生活主题、贴近实际、贴近党员的丰富课件,为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拓宽学习视野和信息的覆盖面,使先进性教育形式也更具有鲜活性和针对性。为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搭建了新型教育平台。今年,东山社区组织了2次培训,“2011年东山社区渔民画创作培训”与“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活动”。
渔民画培训以渔民画的发展趋势和商业前景、舟山渔民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嵊泗渔民画的创作构思、色彩运用等理论为主要讲解内容,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接受观看渔民画发展历史及与市里渔民画绘画老师进行交流。此次培训不仅使得本社区渔民画创作水平整体提高,更让这一极具特色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给东山社区的旅游形象加了分,促进旅游业发展。
“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活动”,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此外,社区鼓励党员干部及群众积极参与渔家宾馆业主培训、计算机操作员培训、秋冬养生培训等由县、乡组织的各类培训,对于党员干部及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加强生活技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浓厚社区学习氛围,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开展。
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定期的开放,一些社区居民对现代远程教育大量信息的收看,加深了印象,特别是开展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送信息资料上门等活动,群众看到了实惠,更加浓厚了远程教育及文化资源共享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集体意识、公共意识,在全村普遍形成了人人支持村级工作、个个支持地方发展的良好风气,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工作的开展。
4、保证文化共享工程开展,改善基层文化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使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实施共享工程后,社区许多老人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年活动中心经常播放爱国电影等,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前来观看。社区的孩子们也体验到了信息共享工程的好处,东山社区利用原有图书室,建起“春泥书屋”,供青少年借阅。
此外,东山社区将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相结合,将拥有的各类教学光盘、图书杂志统一管理;依托原有的计算机、VCD、电视机,建起信息共享电子阅览室。专人负责,多人协作的管理。分类施教,形式灵活,为增强学习使用效果,根据党龄、特长和从业情况,党员群众可以到远程教育、信息共享多媒体室随时查询、点播和收看自己需要的节目和课件,规范管理,搞好服务。
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设备老化影响工作。由于我们办公条件有限,计算机设备陈旧,社区原有6台,但已有3台主机损坏,其他也已老化,这些都影响到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2、课件收集不到位,课件播发有时有故障。
3、学用经费不足,社区负担重,妨碍远教工作快速发展,导致学用工作整体难推动。
以上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同时,也希望上级领导能够给予帮助和指导。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点的创建,不仅为社区干部、党员和群众学习知识、掌握致富技能增加了一个新平台,更为推动村经济、提高党员群众综合素质增添了一个新载体,成为党员的活动之家、群众的文体中心、村务的管理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美丽乡村与和谐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