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6:5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篇: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

山东省水利厅 二○一一年一月

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

目 录

1总 则.................................................1 2巡视检查...............................................3 2.1 一般规定..................................................3 2.2 检查项目和内容............................................4 2.3 检查方法和要求............................................6 2.4 检查记录和报告............................................7

3工程监测...............................................9

3.1 一般规定..................................................9 3.2 变形监测..................................................9 3.3 渗流监测.................................................13 3.4 水文、气象监测...........................................18 3.5 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19 4工程养护..............................................21

4.1 一般规定.................................................21 4.2 坝顶、坝端养护...........................................21 4.3 坝坡、坝区养护...........................................21 4.4 排水设施养护.............................................23 4.5 输、泄水建筑物养护.......................................23 4.6 观测设施养护............................................25 4.7 自动监控设施养护........................................26 4.8 管理设施养护.............................................27 5工程修理..............................................28

5.1一般规定...................................................28 5.2 护坡修理.................................................29 5.3 坝体裂缝修理............................................33 5.4 坝体渗漏修理............................................35 5.5 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修理..................................38 5.6 坝体滑坡修理............................................40 5.7 排水设施修理............................................42 5.8 输、泄水建筑物修理.......................................42 5.9 观测、监控设施修理.......................................47 5.10 管理设施修理............................................47 6调度运用..............................................49

6.1 一般规定.................................................49 6.2 防汛工作.................................................49 6.3 防洪调度.................................................51 6.4 兴利调度.................................................52 6.5 控制运用.................................................52 6.6 冰冻期间运用.............................................54 6.7 洪水调度考评.............................................55 7动物危害的防治........................................55 8其它管理..............................................56

8.1 安全生产与保卫............................................56 8.2 依法管理..................................................58 8.3 考核管理..................................................58 9技术档案管理..........................................59

9.1 一般规定.................................................59 9.2 技术档案内容.............................................59 9.3 归档与保管...............................................60 附录A巡视检查.........................................61 附录B监测项目分类及测次................................62 附录C抢

修..........................................64

1总 则

1.0.1 为加强我省水库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依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1.0.2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大、中型水库和有管理机构的小型水库,其它小型水库可参照执行。

1.0.3 水库管理单位可按本细则要求,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每5~10年修订一次。1.0.4 水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制订各项工程管理制度。掌握水情、雨情、工情,做好工程调度运用工作。3 制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4 加强工程巡视检查和安全监测,及时分析,随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做好工程养护修理,消除工程缺陷和隐患,确保工程完好、完整。坚持依法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7 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的归档与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管理业务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管理现代化建设。建立业务培训制度,提高职工工程管理水平。

1.0.5 水库管理单位应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水库管理有关规范、标准,熟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基本情况,掌握控制运用、检查监测、养护修理等技术,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1.0.6 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工程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2 检查监测和养护修理制度。3 工程调度运用制度。4 请示报告和工作总结制度。5 各类设备操作规程和检修制度。6 物资和器材使用管理制度。7 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报告制度。8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9 职工教育和培训制度。10 目标考核与奖惩制度。

1.0.7 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山东省水库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试行)》(鲁水管[2010]11号文)的要求,认真开展目标管理考核工作。1.0.8 本细则主要引用标准:

1《水利行业岗位规范》(SL301.5-93)。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3《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0-98)。

4《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利部、财政部水办[2004]307号)1.0.9 水库管理技术除应执行本细则外,尚应执行国家与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巡视检查

2.1 一般规定

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三类。从施工期开始,至运行期均应进行巡视检查。日常巡视检查:管理单位应根据水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具体规定检查的时间、部位、内容和要求,确定巡回检查路线和检查顺序。检查次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期,宜每周2次,但每月不少于4次;

2)初蓄水期或水位上升期,宜每天或每两天1次,具体次数视水位上升或下降速度而定;

3)运行期,宜每周1次,或每月不少于2次,汛期、高水位及出现影响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时,应增加次数,每天至少1次。年度巡视检查:每年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和冰冻严重时,应对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或专门的检查,一般每年不少于2至3次。特别巡视检查:当水库遭遇到强降雨、大洪水、有感地震,以及库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等情况,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危险迹象时,应组织特别检查,必要进行连续监视。水库放空时应进行全面巡查。

2.2 检查项目和内容

2.2.1 坝体: 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或植物滋生等;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迎水坡护坡有无裂缝、剥(脱)落、滑动、隆起、塌坑或植物滋生等;近坝水面有无变浑或旋涡等异常现象。背水坡及坝趾有无裂缝、剥(脱)落、滑动、隆起、塌坑、雨淋沟、散浸、积雪不均匀融化、渗水、流土、管涌等;排水系统是否通畅;草皮护坡植被是否完好;有无兽洞、蚁穴等;反滤排水设施是否正常。2.2.2 坝基和坝区: 坝基基础排水设施的渗水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化。坝端与岸坡连接处有无裂缝、错动、渗水等;坝端岸坡有无裂缝、滑动、崩塌、溶蚀、塌坑、异常渗水及兽洞、蚁迹等;护坡有无隆起、塌陷等;绕坝渗水是否正常。坝趾近区有无阴湿、渗水、管涌、流土或隆起等;排水设施是否完好。有条件时应检查上游铺盖有无裂缝、塌坑。2.2.3 输、泄水洞(管): 引水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进水塔(或竖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混凝土碳化等。3 洞(管)身有无裂缝、空蚀、渗水、混凝土碳化等;伸缩缝、沉陷缝、排水孔是否正常。出口段放水期水流形态是否正常;停水期是否渗漏。5 消能工有无冲刷损坏或砂石、杂物堆积等。工作桥、交通桥是否有不均匀沉陷、裂缝、断裂等。2.2.4 溢洪闸(道):

l 进水段(引渠)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障碍;流态是否正常。堰顶或闸室、闸墩、胸墙、边墙、溢流面、底板有无裂缝、渗水、剥落、碳化、露筋、磨损、空蚀等;伸缩缝、沉陷缝、排水孔是否完好。消能工及工作桥、交通桥参照2.2.3中第5、6款。4 溢洪河道河床有无冲刷、淤积、采砂、行洪障碍等;河道护坡是否完好。2.2.5 闸门及启闭机: 闸门有无表面涂层剥落,门体有无变形、锈蚀、焊缝开裂或螺栓、铆钉松动;支承行走机构是否运转灵活;止水装置是否完好等。启闭机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准确可靠,有无腐蚀和异常声响;钢丝绳有无断丝、磨损、锈蚀、接头松动、变形;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磨损及螺杆有无弯曲变形;油路是否通畅,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机电设备、线路是否正常,接头是否牢固,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指示仪表是否指示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备用电源是否完好;自动监控系统是否正常、可靠,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启闭机房是否完好等。2.2.6 库区: 有无爆破、打井、采石(矿)、采砂、取土、修坟、埋设管道(线)等活动。有无兴建房屋、码头或其它建(构)筑物等违章行为。3 有无排放有毒物质或污染物等行为。4 有无非法取水的行为。

2.2.7 观测、照明、通讯、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防汛道路等是否完好。

2.3 检查方法和要求

2.3.1 检查方法: 常规方法:用眼看、耳听、手摸、鼻嗅、脚踩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尺、放大镜、石蕊试纸等简单工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部位进行检查。特殊方法:采用开挖探坑(槽)、探井、钻孔取样、孔内电视、向孔内注水试验、投放化学试剂,潜水员探摸、水下电视、水下摄影、录像等方法,对工程内部、水下部位或坝基进行检查。2.3.2 检查工作要求: 及时发现不正常迹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日常巡视检查应由熟悉水库工程情况的管理人员参加,人员应相对稳定,检查时应带好必要的辅助工具、照相设备和记录笔、簿。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应制定详细检查计划并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安排好水情调度,为检查输水、泄水建筑物或水下检查创造条件;

2)做好检查所需电力安排,为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照明; 3)排干检查部位的积水,清除堆积物;

4)安装好被检查部位的临时通道,便于检查人员行动; 5)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设备及人身安全;

6)准备好工具、设备、车辆或船只,以及量测、记录、绘草图、照相、录像等器具。

2.4 检查记录和报告

2.4.1 记录和整理: 1 每次巡视检查均应按附表A作出记录。对已发现的异常情况,除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险情和绘出草图外,必要时应测图、摄影或录像。现场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将每次巡视检查结果与以往巡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及时复查。2.4.2 报告和存档: 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应提出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设计、施工、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处理方案,上报主管部门。各种巡视检查的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应整理归档。

3工程监测

3.1 一般规定

3.1.1 工程监测采用的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有条件的工程应与国家网建立联系。

3.1.2 保持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在现场进行观测。要求做到“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四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

3.1.3 工程监测项目及测次应按附录B表B-

1、B-2执行。异常或险情状态下,应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和安全论证需要提出专门部署和要求。

3.2 变形监测

3.2.1 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表面变形、裂缝及伸缩缝观测。3.2.2 表面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观测一般共用一个观测点,竖向和水平位移观测应配合进行。

3.2.3 观测基点应设置在稳定区域内,每隔3~5年校测一次;测点应与坝体或岸坡牢固结合;基点和测点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3.2.4 变形观测的正负号规定: 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2 竖向位移:向下为正,向上为负。裂缝和伸缩缝三向位移:对开合,张开为正,闭合为负;对沉陷,同竖向位移;对滑移,向坡下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

3.2.5 表面变形观测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水平位移包括垂直坝轴线的横向水平位移和平行于坝轴线的纵向水平位移。3.2.6 观测断面选择和测点布置: 观测横断面一般不少于3个,通常选在最大坝高或原河床处、合龙段、地形突变处、地质条件复杂处,坝内埋管及运行有异常反应处。观测纵断面一般不少于4个,通常在坝顶的上、下游两侧布设1~2个;在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可视需要设临时测点;下游坝坡半坝高以上1~3个,半坝高以下1~2个(含坡脚一个)。对建在软基上的坝,应在下游坝趾外侧增设1~2个。测点的间距:坝长小于300m时,宜取20~50m;坝长大于300m时,宜取50~100m。视准线应旁离障碍物1.0m以上。3.2.7 基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种基点均应布设在两岸岩石或坚实土基上,便于起(引)测,避免自然和人为影响。起测基点可在每一纵排测点两端的岸坡上各布设一个,其高程宜与测点高程相近。采用视准线法进行横向水平位移观测的工作基点,应在两岸每一纵排测点的延长线上各布设一个;当坝轴线为折线或坝长超过500m时,可在坝身每一纵排测点中增设工作基点(可用测点代替),工作基点的距离保持在250m左右;当坝长超过1000m时,一般可用三角网法观测增设工作基点的水平位移,有条件的,宜用倒垂线法。水准基点一般在坝体下游0.5~3km处布设2~3个。5 采用视准线法观测的校核基点,应在两岸同排工作基点延长线上各设1~2个。

3.2.8 观测设施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测点和基点的结构应坚固可靠,且不易变形。测点可采用柱式或墩式。兼作竖向位移和横向水平位移观测的测点,其立柱应高出地面0.6~1.0m,立柱顶部应设有强制对中底盘,其对中误差均应小于0.2mm。在土基上的起测基点,可采用墩式混凝土结构。在岩基上的起测基点,可凿坑就地浇注混凝土。在坚硬基岩埋深大于5~20m情况下,可采用深埋双金属管作为起测基点。工作基点和校核基点一般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立柱高度以司镜者操作方便为准,但应大于1.2m。立柱顶部强制对中底盘的对中误差应小于0.1mm。5 水平位移观测的觇标,可采用觇标杆、觇牌或电光灯标。6 测点和土基上基点的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小于0.5m,并采取防护措施。埋设时,应保持立柱铅直,仪器基座水平。各测点强制对中底盘中心位于视准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10mm,底盘倾斜度不得大于4′。3.2.9 观测方法和要求: 表面竖向位移观测,一般用水准法。采用水准仪观测时,可参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GB12898-91)方法进行,但闭合误差不得大于±1.4Nmm(N为测站数)。横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视准线法。采用视准线观测时,可用经纬仪或视准线仪。当视准线长度大于500m时,应采用J1级经纬仪。视准线的观测方法,可选用活动觇标法,宜在视准线两端各设固定测站,观测其靠近的位移测点的偏离值。纵向水平位移观测,一般用铟钢尺,也可用普通钢尺加修正系数,其误差不得大于0.2mm。有条件时可用光电测距仪测量。

3.2.10 裂缝及伸缩缝监测: 坝体表面裂缝的缝宽大于5mm的,缝长大于5m的,缝深大于2m的纵、横向缝以及输(泄)水建筑物的裂缝、伸缩缝都应进行监测。观测方法和要求 1)坝体表面裂缝,可采用皮尺、钢尺及简易测点等简单工具。对2m以内的浅缝,可用坑槽探法检查裂缝深度、宽度及产状等;

2)坝体表面裂缝的长度和可见深度的测量,应精确到1cm;裂缝宽度宜采用在缝两边设置简易测点来确定,应精确到0.2mm;对深层裂缝,宜采用探坑或竖井检查,并测定裂缝走向,应精确到0.5度;

3)对输(泄)水建筑物重要位置的裂缝及伸缩缝,可在裂缝两侧的浆砌块石、混凝土表面各埋设1~2个金属标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标志两点间的宽度变化值,精度可量至0.1mm;采用金属丝或超声波探伤仪测定裂缝深度,精度可量至1cm;

4)裂缝发生初期,宜每天观测一次;当裂缝发展缓慢后,可适当减少测次。在气温和上、下游水位变化较大或裂缝有显著发展时,均应增加测次。

3.3 渗流监测

3.3.1 渗流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绕坝渗流及渗流量等观测。

3.3.2 凡不宜在工程竣工后补设的仪器、设施,均应在工程施工期适时安排。当运用期补设测压管或开挖集渗沟时,应确保渗流安全。

3.3.3 坝体渗流压力观测,包括观测断面上的压力分布和浸润线位置的确定。观测横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观测横断面宜选在最大坝高处、原河床段、合龙段、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一般不少于3个,并尽量与变形观测断面相结合;

2)根据坝型结构、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征,应设3~5条观测铅直线。一般位置是:上游坝肩、下游排水体前缘各1条,其间部位至少1条;

3)测点布设:横断面中部每条铅直线上可只设1个观测点,高程应在预计最低浸润线以下;渗流进、出口段及浸润线变幅较大处,应根据预计浸润线的最大变幅,沿不同高程布设测点,每条直线上的测点数不少于2~3个。观测仪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用水头小于20m、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4cm/s的土中、渗压力变幅小的部位、监视防渗体裂缝等,宜采用测压管;

2)作用水头大于20m、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中、观测不稳定渗流过程以及不适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宜采用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其量程应与测点实有压力相适应; 观测方法和要求: 1)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用示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或自记水位计等。测压管水位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2cm;电测水位计的测绳长度标记,应每隔1~3个月用钢尺校正一次;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应每隔1~3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每年校测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压力观测,应采用频率接收仪。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1Hz,测值物理量用测压管水位来表示。3.3.4 坝基渗流压力观测,包括坝基天然岩石层、人工防渗和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渗流压力分布情况的观测。观测横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观测横断面数一般不少于3个,并宜顺流线方向布置或与坝体渗流压力观测断面相重合;

2)测点布设:每个断面上的测点不少于3个。均质透水坝基,渗流出口内侧必设一个测点;有铺盖的,应在铺盖末端底部设1测点,其余部位适当插补。层状透水坝基,一般在强透水层的中下游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布置。岩石坝基有贯穿上下游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带时,应沿其走向在与坝体的接触面、截渗墙的上下游侧或深层所需监视的部位布置。观测仪器的选用同3.3.3第2款。但当接触面处的测点选用测压管时,其透水段和回填反滤料的长度宜小于0.5m。观测方法和要求同3.3.3第3款。3.3.5 绕坝渗流观测,包括两岸坝端及部分山体、坝体与岸坡或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以及防渗齿墙或灌浆帷幕与坝体或两岸接合部等关键部位。观测断面的选择与测点布置:

1)坝体两端的绕坝观测宜沿流线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带)设2~3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上设3~4条观测铅直线(含渗流出口);

2)坝体与建筑物接合部的绕坝渗流观测,应在接触轮廓线的控制处设置观测铅直线,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设观测点;

3)岸坡防渗齿槽和灌浆帷幕的上、下游侧各设一个观测点。2 观测仪器的选用及观测方法和要求同3.3.3第2、3款。3.3.6 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度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观测系统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渗流量观测系统应根据坝型和坝基地质条件、渗漏水的出流和汇集条件以及所采用的测量方法等分段布置。所有集水和量水设施均应避免客水干扰;

2)当下游有渗漏水出逸时,应在下游坝址附近设导渗沟,在导渗沟出口设置量水设施测其出逸流量;

3)当透水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地面时,可在坝下游河床中顺水流方向设两根测压管,间距约20~30m,通过观测地下水坡降计算渗流量;

4)渗漏水的温度观测以及用于透明度观测和化学分析水样的采集均应在相对固定的渗流出口处进行。渗流量的测量可采用下列方法: 1)当渗流量小于1L/s时,宜采用容积法; 2)当渗流量在1~300L/s时,宜采用量水堰法; 3)当渗流量大于300L/s时或受落差限制不能设置量水堰时,应将渗漏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测流速法。观测方法及要求:

1)渗流量及渗水温度、透明度的观测次数与渗流压力观测相同。化学成分分析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量水堰堰口高程及水尺、测针零点应定期校测,每年至少一次;

3)用容积法时,充水时间不少于10秒。二次测量的流量误差不应大于均值的5%;

4)用量水堰观测渗流量时,水尺的水位读数应精确到1mm,测针的水位读数应精确到0.1mm,堰上水头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大于1mm;

5)测流速法的流速测量,可采用流速仪法。两次流量测值之差不大于均值的10%;

6)观测渗流量时,应测记相应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度和气温。温度应精确到0.1℃,透明度观测的两次测值之差不大于1cm。出现浑水时,应测出相应的含沙量;

7)渗水化学成分分析可按水质分析要求进行,并同时取水库水样做相同项目的对比分析。

3.4 水文、气象监测

3.4.1 水文、气象监测项目有水位、降水量、气温、流量观测。3.4.2 水位观测: 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库水位观测点应设置在水面平稳、受风浪和泄流影响较小、便于安装设备和观测的地点或永久性建筑物上;

2)输、泄水建筑物上游水位观测点应在建筑物堰前布设; 3)下游水位观测点应布置在水流平顺、受泄流影响较小、便于安装设备和观测的地点或与测流断面统一布置。观测设备:一般设置水尺或自记水位计。有条件时,可设遥测水位计或自动测报水位计。观测设备延伸测读高程应低于库死水位、高于校核洪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每年应校测一次,有变化时应及时校测。水位计每年汛前应检验。观测要求:每天观测一次,汛期还应根据需要调整测次,开闸泄水前后应各增加观测一次。观测精度应达到1cm。3.4.3 降水量观测: 1 测点布置:视水库集水面积确定,一般每20~5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观测点,或根据洪水预报需要布设。观测设备:一般采用雨量器。有条件时,可用自记雨量计、遥测雨量计或自动测报雨量计。观测方法和要求:定时观测以8时为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雨量为本日的日降雨量;分段观测从8时开始,每隔一定时段(如12、6、4、3、2或1小时)观测一次;遇大暴雨时应增加测次。观测精度应达到1mm。3.4.4 气温观测: 坝区至少应设置一个气温测点。观测设备设在专用的百页箱内,设直读式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或自计温度计。3.4.5 出、入库流量观测: 测点布置:出库流量应在溢泄道、溢洪闸下游、灌溉涵洞出口处的平直段布设观测点;入库流量应在主要汇水河道的入口处附近设置观测点; 观测设备:一般采用流速仪,有条件的可采用ADCP(超声波)测速仪。

3.5 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3.5.1 资料整编包括平时资料整理和定期资料编印: 1 平时资料整理重点是查证原始观测数据的正确性,计算观测物理量,填写观测数据记录表格,点绘观测物理量过程线,考察观测物理量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变化异常值。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观测统计,填制统计表格,绘制各种观测变化的分布相关图表,并编写编印说明书。编印时段,在施工期和初蓄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在运行期,每年应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编与分析。整编成果应项目齐全、考证清楚、数据可靠、图表完整、规格统一、说明完备。

3.5.2 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应及时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并结合巡视检查资料进行复核分析。有条件的应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工程安全性态作出评价。

3.5.3 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成果应建档保存。

4工程养护

4.1 一般规定

4.l.1 工程养护应做到及时消除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工程问题,防护可能发生的损坏,保持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正常运用。4.l.2 管理单位应依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2004]307号)编制次年度养护计划,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

4.1.3 养护计划批准下达后,应尽快组织实施。

4.2 坝顶、坝端养护

4.2.1 坝顶养护应达到坝顶平整,无积水,无杂草,无弃物;防浪墙、坝肩、踏步完整,轮廓鲜明;坝端无裂缝,无坑凹,无堆积物。4.2.2 坝顶出现坑洼和雨淋沟缺,应及时用相同材料填平补齐,并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坝顶路面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坝顶的杂草、弃物应及时清除。

4.2.3 防浪墙、坝肩和踏步出现局部破损,应及时修补。4.2.4 坝端出现局部裂缝、坑凹,应及时填补,发现堆积物应及时清除。

4.3 坝坡、坝区养护

4.3.1坝坡养护应达到坡面平整,无雨淋沟缺,无荆棘杂草滋生;护坡砌块应完好,砌缝紧密,填料密实,无松动、塌陷、脱落、风化、冻毁或架空现象。

4.3.2干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及时填补、楔紧脱落或松动的护坡石料。2 及时更换风化或冻损的块石,并嵌砌紧密。块石塌陷、垫层被淘刷时,应先翻出块石,恢复坝体和垫层后,再将块石嵌砌紧密。

4.3.3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清除伸缩缝内杂物、杂草,及时填补流失的填料。2 护坡局部发生侵蚀剥落、裂缝或破碎时,应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表面抹补、喷浆或填塞处理。排水孔如有不畅,应及时进行疏通或补设。

4.3.4 堆石或碎石护坡石料如有滚动,造成厚薄不均时,应及时进行平整。

4.3.5草皮护坡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经常修整草皮、清除杂草、洒水养护,保持完整美观。2 出现雨淋沟缺时,应及时还原坝坡,补植草皮。

4.3.6 对无护坡土坝,如发现有凹凸不平,应进行填补整平;如有冲刷沟,应及时修复,并改善排水系统;如遇风浪淘刷,应进行填补,必要时放缓边坡。

4.4 排水设施养护

4.4.1 排水、导渗设施应达到无断裂、损坏、阻塞、失效现象,排水畅通。

4.4.2排水沟(管)内的淤泥、杂物及冰塞,应及时清除。4.4.3排水沟(管)局部的松动、裂缝和损坏,应及时用水泥砂浆修补。

4.4.4排水沟(管)的基础如被冲刷破坏,应先恢复基础,后修复排水沟(管);修复时,应使用与基础同样的土料,恢复至原断面,并夯实;排水沟(管)如设有反滤层时,应按设计标准恢复。4.4.5随时检查修补滤水坝趾或导渗设施周边山坡的截水沟,防止山坡浑水淤塞坝趾导渗排水设施。

4.4.6

减压井应经常进行清理疏通,保持排水畅通;周围如有积水渗入井内,应将积水排干,填平坑洼。

4.5 输、泄水建筑物养护

4.5.1 输、泄水建筑物表面应保持清洁完好,及时排除积水、积雪、苔藓、蚧贝、污垢及淤积的砂石、杂物等。

4.5.2 建筑物各部位的排水孔、进水孔、通气孔等均应保持畅通;墙后填土区发生塌坑、沉陷时应及时填补夯实;空箱岸(翼)墙内淤积物应适时清除。

4.5.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出现涂料老化,局部损坏、脱落、起皮等,应及时修补或重新封闭。4.5.4 上下游的护坡、护底、陡坡、侧墙、消能设施出现局部松动、塌陷、隆起、淘空、垫层散失等,应及时按原状修复。

4.5.5 闸门外观应保持整洁,梁格、臂杆内无积水,及时清除闸门吊耳、门槽、弧形门支铰及结构夹缝处等部位的杂物。钢闸门出现局部锈蚀、涂层脱落时应及时修补;闸门滚轮、弧形门支铰等运转部位的加油设施应保持完好、畅通,并定期加油。4.5.6 启闭机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护罩、机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完整。机架不得有明显变形、损伤或裂缝,底脚连接应牢固可靠;启闭机联接件应保持紧固。注油设施、油泵、油管系统保持完好,油路畅通、无漏油现象,减速箱、液压油缸内油位保持在上、下限之间,定期过滤或更换,保持油质合格。制动装置应经常维护,适时调整,确保灵活可靠。5 钢丝绳、螺杆有齿部位应经常清洗、抹油,有条件的可设置防尘设施;启闭螺杆如有弯曲,应及时校正。闸门开度指示器应定期校验,确保运转灵活、指示准确。4.5.7 机电设备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动机的外壳应保持无尘、无污、无锈;接线盒应防潮,压线螺栓紧固;轴承内润滑脂油质合格,并保持填满空腔内1/2~1/3。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定期检测,小于0.5MΩ时,应进行干燥处理。操作系统的动力柜、照明柜、操作箱、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装置、检修电源箱等应定期清洁、保持干净;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应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电气仪表应按规定定期检验,保证指示正确、灵敏。5 输电线路、备用发电机组等输变电设施按有关规定定期养护。

4.5.8 防雷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避雷针(线、带)及引下线如锈蚀量超过截面30%以上时,应予更换。导电部件的焊接点或螺栓接头如脱焊、松动应予补焊或旋紧。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超过规定值时应增设接地极。电器设备的防雷设施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防雷设施的构架上,严禁架设低压线、广播线及通讯线。

4.6 观测设施养护

4.6.1 观测设施应保持完整,无变形、损坏、堵塞。

4.6.2观测设施的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标志明显,随时清除观测障碍物;观测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4.6.3测压管口应随时加盖上锁。

4.6.4水位尺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并重新校正。

4.6.5量水堰板上的附着物和堰槽内的淤泥或堵塞物,应及时清除。

4.7 自动监控设施养护

4.7.1 自动监控设施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定期对监控设施的传感器、控制器、指示仪表、保护设备、视频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等进行维护和清洁除尘。定期对传感器、接收、输出信号设备进行率定和精度校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检修、校正或更换。定期对保护设备进行灵敏度检查、调整,对云台、雨刮器等转动部分加注润滑油。

4.7.2 自动监控系统软件系统的养护应遵守下列规定: 制定计算机控制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防火墙。3 定期对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备份,技术文档应妥善保管。4 修改或设置软件前后,均应进行备份,并做好记录。5 未经无病毒确认的软件不得在监控系统上使用。

4.7.3 自动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或显示警告信息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并详细记录。4.7.4 自动监控系统及防雷设施等,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养护工作。

4.8 管理设施养护

4.8.1 管理范围内的树木、草皮,应及时浇水、施肥、除害、修剪。4.8.2 管理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应整洁、完好。

4.8.3 无损。4.8.4 完好、醒目、美观。防汛道路及管理区内道路、供排水、通讯及照明设施应完好工程标牌(包括界桩、界牌、安全警示牌、宣传牌)应保持

5工程修理

5.1一般规定

5.1.1 工程修理分为岁修、大修和抢修,其划分界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岁修:水库运行中所发生的和巡视检查所发现的工程损坏问题,每年进行必要的修理和局部改善。大修:发生较大损坏或设备老化、修复工作量大、技术较复杂的工程问题,有计划进行整修或设备更新。

3抢修:当发生危及工程安全或影响正常运用的各种险情时,应立即进行抢修,抢修时应按附录E执行。

5.1.2 水库工程修理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5.1.3 修理工程项目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单位根据检查和监测结果,依据水利部、财政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水办[2004]307号)编制次年度修理计划,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

2岁修工程应由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施工单位承担,并明确项目负责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大修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并按有关规定实行建设管理。岁修工程完成后,由工程审批部门组织或委托验收;大修工程完成后,由工程项目审批部门按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主持验收。

5凡影响安全度汛的修理工程,应在汛前完成;汛前不能完成的,应采取临时安全度汛措施。

6管理单位不得随意变更批准下达的修理计划。确需调整的,应提出申请,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5.1.4工程修理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5.2 护坡修理

5.2.1砌石护坡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修理前,先清除翻修部位的块石和垫层,并保护好未损坏的砌体。根据护坡损坏的轻重程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修理: 1)局部松动、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垫层流失时,可采用填补翻筑;

2)局部破坏淘空,导致上部护坡滑动坍塌时,可增设阻滑齿墙;

3)护坡石块较小,不能抗御风浪冲刷的干砌石护坡,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和浆砌或混凝土框格结构;厚度不足、强度不够的干砌石护坡或浆砌石护坡,可在原砌体上部浇筑混凝土盖面,增强抗冲能力。3 垫层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垫层厚度应根据反滤层设计原则确定,一般为0.15~0.25m;

2)根据坝坡土料的粒径和性质,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确定垫层的层数及各层的粒径,由小到大逐层均匀铺设。采用浆砌框格或增建阻滑齿墙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浆砌框格护坡一般采用菱形或正方形,框格用浆砌石或混凝土筑成,其宽度一般不小于0.5m,深度不小于0.6m;

2)阻滑齿墙应沿坝坡每隔3~5m设置一道,平行坝轴线嵌入坝体;齿墙尺寸,一般宽0.5m、深1m(含垫层厚度);沿齿墙长度方向每隔3~5m应留排水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灌缝前,应清除块石缝隙内的泥沙、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 2)灌缝时,缝内应灌满捣实,抹平缝口; 3)每隔适当距离,应设置排水孔。采用混凝土盖面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护坡表面及缝隙内泥沙、杂物应刷洗干净; 2)混凝土盖面厚度根据风浪大小确定; 3)混凝土标号一般不低于C20;

4)应自下而上浇筑,振捣密实;每隔3~5m纵横均应分缝; 5)原护坡垫层遭破坏时,应补做垫层,修复护坡,再加盖混凝土。修整坡面时,应保持坡面密实平顺;如有坑凹,应采用与坝体相同的材料回填夯实,并与原坝体结合紧密、平顺。5.2.2混凝土护坡(包括现浇和预制混凝土)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护坡损坏情况,可采用局部填补、翻修加厚、增设阻滑齿墙和更换预制块等方法进行修理。当护坡发生局部断裂破碎时,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局部填补。填补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l)凿除破损护坡时,应保护好完好的部分; 2)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应凿毛清洗干净;

3)新填补的混凝土标号应不低于原护坡混凝土的标号; 4)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拌制混凝土;结合处先铺1~2cm厚砂浆,再填筑混凝土;填补面积大的混凝土应自下而上浇筑,振捣密实;

5)新浇混凝土表面应收浆抹光,洒水养护; 6)处理好修理部位的伸缩缝和排水孔;

7)垫层遭受淘刷,致使护坡损坏的,修补前应按设计要求先修补好垫层。当护坡破碎面积较大、护坡混凝土厚度不足、抗风浪能力差时,可采用翻修加厚混凝土护坡的方法进行修理,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按满足承受风浪和冰推力的要求,重新设计确定护坡尺寸和厚度;

2)加厚混凝土护坡时,应将原混凝土板面凿毛清洗干净,先铺一层l~2cm厚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盖面。当护坡出现滑移或基础淘空、上部混凝土板坍塌下滑时,可采用增设阻滑齿墙的方法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阻滑齿墙应平行坝轴线布置,并嵌入坝体;齿墙尺寸按5.2.1第4款执行;

2)齿墙两侧应按原坡面平整夯实,铺设垫层后,重新浇筑混凝土,并处理好与原护坡板的接缝。更换预制混凝土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拆除破损预制板时,应保护好完好部分; 2)垫层应按防冲刷的要求铺设;

3)更换的预制混凝土板应铺设平稳、接缝紧密。5.2.3草皮护坡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草皮遭雨水冲刷流失和干枯坏死时,可采用添补、更换的方法进行修理。

2护坡的草皮中有杂草或灌木时,可采用人工挖除或化学药剂除杂净草。

5.3 坝体裂缝修理

5.3.1 坝体发生裂缝时,应根据裂缝的特征,按以下原则进行修理: 对表面干缩、冰冻裂缝以及深度小于lm的裂缝,可只进行缝口封闭处理。对深度不大于3m的沉陷裂缝,待裂缝发展稳定后,可采用开挖回填方法修理。对非滑动性质的深层裂缝,可采用充填式粘土灌浆或采用上部开挖回填与下部灌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对土体与建筑物间的接触缝,可采用灌浆处理。5.3.2 采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裂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裂缝的开挖长度应超过裂缝两端1m、深度超过裂缝尽头0.5m;开挖坑槽底部的宽度至少0.5m,边坡应满足稳定要求,且通常开挖成台阶型,保证新旧填土紧密结合。坑槽开挖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坑槽进水、土壤干裂或冻裂;挖出的土料要远离坑口堆放。回填的土料应符合坝体土料的设计要求;对沉陷裂缝应选择塑性较大的土料,并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的1%~2%。回填时应分层夯实,特别注意坑槽边角处的夯实质量,压实厚度为填土厚度的2/3。对贯穿坝体的横向裂缝,应沿裂缝方向,每隔5m挖十字形结合槽一个,开挖的宽度、深度与裂缝开挖的要求一致。5.3.3 采用充填式粘土灌浆处理裂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隐患探测和坝体土质钻探资料分析成果做好灌浆设计。2 布孔时,应在较长裂缝两端和转弯处及缝宽突变处布孔;灌浆孔与导渗、观测设施的距离不少于3m。灌浆孔深度应超过隐患1~2m。造孔应采用干钻、套管跟进的方式按序进行。造孔应保证铅直,偏斜度不大于孔深的2%。配制浆液的土料应选择具有失水性快、体积收缩小的中等粘性土料。浆液各项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灌浆过程中,浆液容重和灌浆量每小时测定一次并记录。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施灌时应逐步由小到大。灌浆过程中,应维持压力稳定,波动范围不超过5%。施灌应采用“由外到里、分序灌浆”和“由稀到稠、少灌多复”的方式进行,在设计压力下,灌浆孔段经连续3次复灌不再吸浆时,灌浆即可结束。封孔应在浆液初凝后(一般为12h)进行。封孔时,先扫孔到底,分层填入直径2~3cm的干粘土泥球,每层厚度一般为0.5~1.0m,或灌注最优含水量的制浆土料,填灌后均应捣实;也可向孔内灌注浓泥浆。裂缝灌浆处理后,应按《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的要求,进行灌浆质量检查。10 雨季及库水位较高时,不宜进行灌浆。

5.4 坝体渗漏修理

5.4.1坝体渗漏修理应遵循“上截下排”的原则。上游截渗通常采用抽槽回填、铺设土工膜、坝体劈裂灌浆等方法,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方法;下游导渗排水可采用导渗沟、反滤层等方法。

5.4.2 采用抽槽回填截渗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库水位应降至渗漏通道高程1m以下。抽槽范围应超过渗漏通道高程以下1m和渗漏通道两侧各2m,槽底宽度不小于0.5m,边坡应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结合的要求,必要时应加支撑,确保施工安全。回填土料应与坝体土料一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10~15cm,压实厚度为填土厚度的2/3;回填土夯实后的干容重不低于原坝体设计值。

5.4.3 采用土工膜截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土工膜厚度应根据承受水压大小确定。承受30m以下水头的,可选用非加筋聚合物土工膜,铺膜总厚度0.3~0.6mm。土工膜铺设范围,应超过渗漏范围四周各2~5m。3 土工膜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热合宽度不小于0.1m;采用胶合剂粘接时,粘接宽度不小于0.15m;粘接可用胶合剂或双面胶布,连接处应均匀、牢固、可靠。铺设前应先拆除护坡,挖除表层土30~50cm,清除树根杂草,坡面修整平顺、密实,再沿坝坡每隔5~10m挖防滑槽一道,槽深1.0m,底宽0.5m。土工膜铺设时应沿坝坡自下而上纵向铺放,周边用V形槽埋固好;铺膜时不能拉得太紧,以免受压破坏;施工人员不允许穿带钉鞋进入现场。保护层可采用沙壤土或沙,施工要与土工膜铺设同步进行,厚度不小于0.5m;施工顺序应先回填防滑槽,再填坡面,边回填边压实。

5.4.4 采用劈裂灌浆截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隐患探测和坝体土质钻探资料分析成果做好灌浆设计。2 灌浆后形成的防渗泥墙厚度,一般为5~20cm。灌浆孔一般沿坝轴线(或略偏上游)位置单排布孔,填筑质量差、渗漏水严重的坝段,可双排或三排布置;孔距、排距根据灌浆设计确定。灌浆孔深度应大于隐患深度2~3m。造孔、浆液配制及灌浆压力同5.3.3第4、5、6款。6 灌浆应先灌河槽段,后灌岸坡段和弯曲段,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和“先稀后稠、少灌多复”的方式进行。每孔灌浆次数应在5次以上,两次灌浆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即可终止灌浆。有特殊要求时,浆液中可掺入占干土重的0.5%~1%水玻璃或15%左右的水泥,最佳用量可通过试验确定。雨季及库水位较高时,不宜进行灌浆。5.4.5 采用导渗沟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渗沟的形状可采用“Y”、“W”、“I”等形状,但不允许采用平行于坝轴线的纵向沟。导渗沟的长度以坝坡渗水出逸点至排水设施为准,深度为0.8~1.0m,宽度为0.5~0.8m,间距视渗漏情况而定,一般为3~5m。沟内按滤层要求回填砂砾石料,填筑顺序按粒径由小到大、由周边到内部,分层填筑成封闭的棱柱体。也可用无纺布包裹砾石或砂卵石料,填成封闭的棱柱体。导渗沟的顶面应铺砌块石或回填粘土保护层,厚度为0.2~0.3m。

5.4.6 采用贴坡式砂石反滤层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铺设范围应超过渗漏部位四周各1m。铺设前应清除坡面的草皮杂物,清除深度为0.l~0.2m。3 滤料按砂、小石子、大石子、块石的次序由下至上逐层铺设;砂、小石子、大石子各层厚度为0.15~0.2m,块石保护层厚度为0.2~0.3m。4 经反滤层导出的渗水应引入集水沟或滤水坝趾内排出。5.4.7 采用土工织物反滤层导渗处理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铺设范围、坡面清理同5.4.6第2款。在清理好的坡面上满铺土工织物。铺设时,沿水平方向每隔5~10m做一道V形防滑槽加以固定,以防滑动;再满铺一层透水砂砾料,其厚度为0.4~0.5m,上压0.2~0.3m厚的块石保护层;铺设时严禁施工人员穿带钉鞋进入现场。土工织物连接可采用缝接、搭接或粘接。缝接时,土工织物重压宽度0.1m,用各种化纤线手工缝合1~2道;搭接时搭接面宽度0.5m;胶接时胶接面宽度0.1~0.2m。导出的渗水应引入集水沟或滤水坝趾内排出。

5.5 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修理

5.5.1 根据地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渗漏、当地砂石、土料资源等情况,进行渗流复核计算后,选择采用加固上游粘土防渗铺盖、建造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下游导渗及压渗等方法进行修理。5.5.2 采用加固上游粘土防渗铺盖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库具有放空条件,当地有做防渗铺盖的土料资源。2 粘土铺盖的长度应满足渗流稳定的要求,根据地基允许的平均水力坡降确定,一般大于5~10倍的水头。粘土铺盖的厚度应保证不致因受渗透压力而破坏,一般铺盖前端厚度不小于0.5~1m;与坝体相接处为1/6~1/10水头,一般不小于3m。对于砂料含量少、层间系数不合乎反滤要求、透水性较大的地基,必须先铺筑滤水过渡层,再回填铺盖土料。

5.5.3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处理坝基渗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渗墙的施工应在水库放空或低水位条件下进行。2 防渗墙应与坝体防渗体连成整体。3 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5.5.4 采用灌浆帷幕防渗时,除应进行灌浆帷幕设计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非岩性的砂砾石坝基和基岩破碎的岩基可采用此法。2 灌浆帷幕的位置应与坝身防渗体相接合。帷幕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防渗要求确定,一般应落到不透水层。浆液材料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可灌比M≥10,地基渗透系数超过4.6×10-3~5.8×10-3cm/s时,可灌注粘土水泥浆,浆液中水泥用量占干料的20%~40%;可灌比M≥15,渗透系数超过6.8×10-3~9.2×10-3cm/s时,可灌注水泥浆。坝体部分应采用干钻、套管跟进方法造孔;在坝体与坝基接触面,没有混凝土盖板时,坝体与基岩接触面先用水泥砂浆封固套管管脚,待砂浆凝固后再进行钻孔灌浆工序。5.5.5 采用导渗、压渗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坝基为双层结构,坝后地基湿软,可开挖排水明沟导渗或打减压井;坝后土层较薄、有明显翻水冒沙以及隆起现象时,应采用压渗方法处理。导渗明沟可采用平行坝轴线或垂直坝轴线布置,并与坝趾排水体连接;垂直坝轴线的导渗沟的间距一般为5~10m,在沟的尾端设横向排水干沟,将各导渗沟的水集中排走;导渗沟的底部和边坡,均应采用滤层保护。压渗平台的范围和厚度应根据渗水范围和渗水压力确定,其填筑材料可采用土料或石料。填筑时,应先铺设滤料垫层,再铺填石料或土料。

5.6 坝体滑坡修理

5.6.l 根据滑坡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应选择采用开挖回填、加培缓坡、压重固脚、导渗排水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因坝体渗漏引起的滑坡,应同时进行渗漏处理。

5.6.2 采用开挖回填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彻底挖除滑坡体上部已松动的土体,再按设计坝坡线分层回填夯实。开挖时,应对未滑动的坡面按边坡稳定要求放足开口线;回填时,应保证新老土结合紧密。3 回填后,应修复护坡和排水设施。5.6.3 采用加培缓坡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坝坡稳定分析结果确定放缓坝坡的坡比。将滑动土体上部进行削坡,按确定的坡比加大断面,分层回填夯实。夯实后的土壤干容重应达到原设计标准。回填前,应先将坝趾排水设施向外延伸或接通新的排水体。4 回填后,应恢复和接长坡面排水设施和护坡。5.6.4 采用压重固脚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重固脚常用的有镇压台(戗台)和压坡体两种形式,应视当地土料、石料资源和滑坡的具体情况采用。镇压台(戗台)或压坡体应沿滑坡段全面铺筑,并伸出滑坡段两端5~10m,其高度和长度应通过稳定分析确定。采用土料压坡体时,应先满铺一层厚约0.5~0.8m的砂砾石滤层,再回填压坡体土料。压重后,应恢复或修好原有排水设施。5.6.5 采用导渗排水沟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渗沟除按本细则5.4.5的布置和要求外,导渗沟的下部应延伸到坝坡稳定的部位或坝脚,并与排水设施相通。导渗沟之间滑坡体的裂缝,应进行表层开挖、回填封闭处理。

5.7 排水设施修理

5.7.1 排水沟(管)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部分沟(管)段发生破坏或堵塞时,应将破坏或堵塞的部分挖除,按原设计标准进行修复。修理时,应采用相同的结构类型及相应的材料施工。3 沟(管)基础(坝体)破坏时,应使用与坝体同样的土料,先修复坝体,后修复沟(管)。

5.7.2 减压井、导渗体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减压井发生堵塞或失效时,应按掏淤清孔、洗孔冲淤、安装滤管、回填滤料、安设井帽、疏通排水道等程序进行修理。导渗体发生堵塞或失效时,应先拆除堵塞部位的导渗体,清洗疏通渗水通道,重新铺设反滤料,并按原断面恢复。贴坡式反滤体的顶部应封闭,损坏时应及时修复,防止坝坡土粒堵塞。完善坝下游周边的防护工程,防止山坡雨水倒灌影响导渗排水效果。

5.8 输、泄水建筑物修理

5.8.1 砌石(干砌石和浆砌石)建筑物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砌石体大面积松动、塌陷、淘空时,应翻修或重修至原设计标准。浆砌石墙身渗漏严重时,可采用灌浆处理;墙身发生滑动或倾斜时,可采用墙后减载或墙前加撑处理;墙基出现冒水、冒沙时,应立即采用墙后降低地下水位和墙前增设反滤设施综合处理。防冲设施(防冲槽、海漫等)遭冲刷破坏时,一般可加筑消能设施或抛石笼和抛石等方法处理。导渗、排水设施(反滤体、减压井、导渗沟、排水沟管等)堵塞损坏时,应及时疏通修复。

5.8.2 混凝土建筑物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冻蚀、碳化损坏时,应选用涂料封闭、高标号砂浆、环氧砂浆抹面或喷浆等修补方法。混凝土结构脱壳、剥落或机械损坏时,可采用下列措施进行修补:

1)损伤面积小,可采用砂浆或聚合物砂浆抹补;

2)局部损坏,有防腐、抗冲要求的重要部位,可用环氧砂浆或高标号水泥砂浆等修补;

3)损坏面积和深度大,可用混凝土、喷混凝土或喷浆等修理; 4)修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有钢筋的应进行除锈。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出现裂缝后,应加强检查观测,查明裂缝性质、成因及其危害程度,据以确定修补方案;

2)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浅层缝可分别采用表面涂抹、表面粘补玻璃丝布、凿槽嵌补柔性材料后再抹砂浆、喷浆、灌浆、堵漏胶等措施进行修补;

3)裂缝应在基本稳定后修补,并宜在低温、开度较大时进行,不稳定裂缝应采用柔性材料修补。混凝土结构的渗漏,应结合表面缺陷或裂缝情况,采用砂浆抹面或灌浆处理。建筑物水下部位发生表面剥落、冲坑、裂缝、止水设施损坏时,应选用钢围堰、气压沉柜等施工设施修补,或由潜水员采用快干混凝土进行水下修复。

5.8.3 闸门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闸门防腐蚀处理,可采用涂装涂料和喷涂金属等措施。修理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采用涂料作防腐涂层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面(中)、底层应配套,性能良好; 2)涂层干膜厚度不小于200um。采用喷涂金属作防腐涂层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喷涂材料宜用锌;

2)喷涂层厚度一般为120~150 um;

3)金属涂层表面应采用涂料封闭,其干膜厚度不小于60 um。4 钢闸门表面涂膜(包括金属涂层表面封闭涂层)出现普遍剥落、鼓泡、龟裂、明显粉化时,应全部重新作防腐层或封闭涂层。钢筋混凝土闸门表面损坏时,应采用涂料封闭、高标号砂浆或环氧砂浆抹面或喷浆等措施进行修理。闸门止水的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止水橡皮出现磨损、变形或自然老化、失去弹性且漏水量超过0.2L/s时,应予更换;

2)止水压板锈蚀严重时,应予更换; 3)止水木腐蚀、损坏时,应予更换;

4)钢性止水挡板焊缝脱落时,应予补焊。填料缺失时,应填满环氧砂浆。钢闸门门叶及其梁系结构、臂杆局部变形、扭曲、下垂时,应及时矫正、补强或更换。闸门的连续坚固件松动、缺失时,应坚固、更换、补全,焊缝脱落、开裂锈损时,应及时补焊。闸门行走支撑装置的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予更换。1)压合胶木滑道损伤或滑动面磨损严重; 2)轴和轴套出现裂纹、压陷、变形、磨损严重; 3)滚轮出现裂纹、磨损严重或锈死不转;

4)主轨道变形、断裂、磨损严重或瓷砖轨道掉块、裂缝、釉面剥落。吊耳、吊座、绳套出现变形、裂纹或锈损严重时,应更换。5.8.4 启闭机的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闭机机架出现明显变形、损坏或裂纹;弹性联轴节内弹性圈老化、破损;滑动轴与轴瓦配合间隙超过允许值;滚动轴承的滚子及其配件出现损伤、变形或磨损严重时,均应进行更换。制动装置进行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制动轮出现裂纹、砂眼等缺陷时,应进行整修或更换; 2)制动带磨损严重,应予更换;

3)制动带的铆钉或螺钉断裂、脱落,应及时更换补齐; 4)主弹簧变形,失去弹性时,应予更换。卷扬式启闭机卷筒表面、幅板、轮缘等出现裂缝或明显损伤,开式轮彀损坏、锈蚀时,应予更换。钢丝绳修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丝绳达到《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6)规定的报废标准时,应予更换;

2)更换钢丝绳时,缠绕在卷筒上预绕圈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规定时,应不少于4圈,其中2圈用于固定,2圈为安全圈;

3)钢丝绳在卷筒上应固定牢靠、排列整齐;在闭门状态下应松紧适宜;在滑轮内不得脱槽、卡槽;

4)绳套内浇注块粉化、松动时,应及时重浇; 5)弧形闸门钢丝绳与面板连接的铰链应转动灵活。5 螺杆启闭机的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螺杆发生弯曲变形时,应及时矫正或更换; 2)承重螺母、齿轮出现裂纹、断齿或螺纹齿宽磨损量超过20%时,应予更换。液压启闭机修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活塞环、油封出现断裂、变形或磨损严重时,应予更换; 2)高压管路出现焊缝脱落、管壁裂纹,其闸阀、弯头、三通等零部件出现裂纹、砂眼或漏油时,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油缸检修组装、管路零部件更换和漏油缺陷排除后,均应进行耐压实验。启闭机械的动力设备、输变电设施、操作系统、各类仪表等不能正常运转时,应及时检修、更换。

5.9 观测、监控设施修理

5.9.1 观测设施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测压管滤层淤塞或失效时,应重新补设。

5.9.2 观测设施的标志、盖锁、围栏或观测房损坏时,应及时修复。5.9.3 观测仪器、设备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新。5.9.4 自动化监控设施发生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5.10 管理设施修理

5.10.1 防汛道路、供排水设施损坏时,应及时修复至原设计标准。5.10.2 管理房屋顶、侧墙出现裂缝、倾斜时,应及时修理。5.10.3 通讯、照明、遥测及电器观测设备损毁时,应及时修理、

第二篇:水库工程管理岗位责任

1、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工程防洪效益。

2、宣布进入汛期后,各大中型水库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电话通知有记录,信息及时上传下达,签名交接班;当进入防汛水位后,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重要情况及时向同级指挥部领导报告,做到不误报、不漏报,并登记处理结果。

3、建立完整的雨水情状况收集、水库工程运行状况和蓄水情况汇报制度,以及水库、撇洪渠防洪调度运用、洪涝灾害汇报、险情登记汇报、防汛物资申报管理等制度,做到情况明、反应快、资料齐,报告及时,处置妥当。

4、对本单位所管理的水库设施做到常年维护保养,确保汛期正常运行。进入汛期后,各排渍设施和穿堤建筑物有专人值班守护,确保及时启闭。

5、汛前组织力量清除河道内阻洪建筑物,废弃渣土,确保安全泄洪,确保防汛抢险通道畅通。、第17条 工程科科长、副科长安全职责

1、对我处大坝水工设施泄洪建筑以及供电设施的安全管理直接负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并根据本处的安全目标安全计划建立健全《防汛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汛措施》、《防汛管理制度》、《超标准洪水调度方案和应急措施》等“五规五制”和大坝安全管理档案。

3、认真贯彻防汛工作“以防为主”的方针,负责执行已批准的设计防洪标准,遇设计标准不垮坝、不漫坝、4、按规定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日常检查和详查,对监测资料及时整理分析,随时掌握大坝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措施。

5、负责水情测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保证汛期各测点数据收集整理的准确性。

6、按照标准的设计防洪标准和水库调度原则,负责汛期水库调度工作。

7、负责搞好汛前、汛期以及汛后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整改。

8、组织本科室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电力生产安全规程》的学习。

9、加强对水工设施、供电设备及线路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设备缺陷及时消除。

三、岗位职责

水库的行政责任人、管理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执行党和政府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统一指挥和做好职责范围

内的防灾抗灾工作。

(二)组织人力进行汛前、汛期、汛后水库工程安全大检查。进行各类检查时要到达现场,摸清工程现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汛前要主持和参与制订、完善本辖区及每宗工程的防汛方案,做到思想发动、组织机构、抢险队伍、物资贮备、人员安全转移方案的落实。

(三)当可能遭受较大暴雨、洪水、台风袭击时,各责任人应立即就位,到达第一线靠前指挥,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及时通知靠山建房的住户安全转移,组织抗洪抢险,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灾后要立即组织力量尽快修复水毁工程,恢复生产,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重建家园。

(四)要经常检查本辖区内水库工程的运行状况,特别要重点检查非工程措施落实情况及大坝、放水涵洞、溢洪道等工程设施的安全

状况,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五)掌握本地区汛情,落实抗洪抢险队伍和储备防洪物料。水库工程在防御标准内洪水运行时,要确保工程安全;遇超标准洪水或发生山洪灾害时,要迅速组织沿河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灾害损失。

(六)坚决贯彻上级的防汛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水库工程汛期控制运行计划,服从调度。落实汛期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如遇重要

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七)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接受上级防汛机关的检查和监

督。

四、工程管理

(一)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和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年检工作,严格按照《梅州市水库安全年检工作的实施意见》(梅市水管〔2003〕41号)的有关要求,对所辖水库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检查报告,同时要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处理措施。

(二)镇、村和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广东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的规定,对工程设施等做好现场巡查、观测和维修养护工作,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排除,为防汛应急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各镇和各管理单位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工程,要指定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负责,落实应急预案和各种可能发生情况的应对措施,登记造册立案,限期整改,对一时不能修复的要落实好度汛措施,采取降低库容或放空库容度汛,确保工程安全。

(四)各镇和各管理单位应加强对水库工程的检查观测。检查观测分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经常检查在非汛期每周不少于一次,汛期紧张阶段每天不少于一次。每年汛前汛后要组织定期检查,汛前重点检查工程完好情况,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和防汛非工程措施落实情况;汛后重点检查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提出水毁、岁修方案和计划。在发生大洪水、台风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情况时要组织特别检查,灾害发生前,重点检查防洪防台风等准备工作情况;灾害发生后,重点检查工程损坏情况。

1.防汛非工程措施检查。主要检查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防汛物资、通讯设施、防汛抢险预案等落实情况。各级三防部门要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水库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及时处理和传递天气、工情、险情、灾情、防汛决策指令等有关信息,努力提高防洪抢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科学调度能力;同时,利用政务网,逐步实现网上查询,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和相关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2.工程设施检查。

(1)大坝:主要检查坝体有无雨淋沟、滑坡、裂缝、塌陷、蚁穴和白蚁活动迹象,有无窨潮、渗水、漏水、管涌迹象;大坝有无乱垦乱种、乱搭乱建及取土、挖坑、埋坟等人为破坏情况;坝体有无杂树杂草,草皮有无损坏;迎水坡护坡、背水坡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2)放水涵洞:主要检查放水井壁是否出现裂缝、井筒是否倾斜;启闭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漏水;洞身是否塌陷。(3)溢洪道(闸):主要检查两侧翼墙是否损坏;底板是否出现裂缝或淘空;启闭设备是否完好,闸门是否完好;溢洪道是否畅通,有无杂物堆放。3.管理区域检查。

管理区域内有无乱砍乱伐林木、乱开矿山和排放污水等行为发

生,水面漂浮杂物是否清除。

(五)水库工程的养护维修应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经常性养护维修由管理单位负责;重大维修应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县、镇两级技术人员现场察看后提出维修方案,经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六)水库承包、租赁合同中,涉及水库安全的有关条款,必须按管理权限报县水务局或镇水利水电管理所同意后签订。

五、防汛抢险

(一)各水库的防汛抢险工作实行所在镇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技术责任由所在镇水利水电管理所所长负责。

(二)水库的防汛防旱预案由所在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报县三防指挥部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阻挠批准预案的执行。水库的防汛值班、巡逻、抢险队伍、防汛抢险物资和经费由所

在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危害水库工程安全和影响防汛抢

险的各种行为。

(四)水库管理单位必须坚决执行上级防汛调度指令,及时传递水情、雨情、工情和险情,坚守岗位,切实做好防汛工作。

六、法律责任

水库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一章 总 则

一、本规则规范水库管理方式,明确水库各项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实行水库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凡本库在册干部、职工都必须自觉遵守本规则。

二、全库干部职工必须讲政治、讲纪律、讲科学、讲奉献,勤奋扎实,立足岗位,热爱本职,奋发工作。

三、管理站实行班子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四、优化劳动组合,实行因需设岗、以岗定人的人事管理模式和岗位工资、职称补贴、绩效挂钩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五、树立风险意识,强化竞争机制,逐步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合理有序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六、实行责任事故赔偿制度。凡发生责任事故的除扣除责任人相应工资、奖金外,按事故的性质、大小,实行责任赔偿。

七、被聘任的干部,根据本管理规则和岗位管理目标,定期向管理处汇报工作。

第四章 工 程 管 理

一、工程管理科负责行使坝区、厂区、生活区工程建筑物的管理和养护,负责水库调度运用,水情、雨情、洪水的测报。

二、按规范加强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观测与分析,定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三、做好雨情、水情的测报,台汛期要预腾防洪库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少弃水、多发电,并加强值班制度,保证水库安全渡汛。

四、搞好全区建筑物的维修养护,有计划、有预算,少用工多办事,新建工程及较大的维修工程要搞好立项、设计、预算及审批手续,对工程要进行质量验收评定,工程量核实要多人经手签字。

五、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水文资料、大坝及工程项目的测量、设计、施工验收等资料,必须及时规范地做好整理归档工作。

六、做好洪水预报,确保报汛系统、行洪系统运行良好。

一、根据公司下达的供水计划和管网服务压力指标,负责制订相应的供水调度方案。根据用户的用水规律,合理调度各供水厂机组的运行,确保完成公司的生产计划。

二、负责建立和健全科学的供水调度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供水足、压力够,保证安全正常供水。

三、负责调度室内设备、器械和室外终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熟悉所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做到正确熟练地使用。

四、定期深入生产一线,熟悉各供水厂工艺流程、设备能力、电耗、配水管线、阀门、管网压力分布、大用户用水等情况,合理地综合平衡各水厂的生产。

五、负责填写调度日记,注意观测压力变化情况,每日打印一次有关的数据报表,每月装订成册,建立和完善调度档案。

六、定期召开供水调度会议,分析生产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七、热心为群众服务,认真解答供水热线电话的咨询,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或报告主管领导进行处理。

八、安全文明生产,保持室内整洁,坚守岗位,严格做好交接班手续。

第三篇: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06-96)

投稿:傅琼华 发布时间:2007-08-15文章来源:水利部

点击次数:23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06—96的通知水科技[1996]386号

根据1991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以部水利管理司为主编单位制订的《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06—96。本标准自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管理司,并由其负责解释。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6年8月26日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Design criterion of reservoir management SL 106-96总 则

1.0.1 为加强水库管理,保证水库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按照基本建设必须为工程管理创造条件的原则,要求设计中应具有为水库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职工生活所必备的管理条件和设施,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编制大、中型水库工程管理设计。

1.0.3 加固、改建、扩建、续建的大、中型水库工程,应在充分利用原有管理设施的基础上,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增建完善管理设施。

1.0.4 本规范规定的水库工程管理设计内容所需要的投资,纳入水库工程设计总概算,并与工程同时完成。

1.0.5 本规范应与已颁发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做规定的,仍按有关规范执行。管理机构

2.0.1 按照水库管理等级规定(表2.0.1),确定水库主管部门的级别。据此,确定与主管部门级别相适应的水管理单位的机构规格。表2.0.1 水库管理等级规定工程规格水库分等指标水库主管部门级别水库总库容(m3)水库坝高(m)防洪灌溉面积(万亩)供城镇及工矿企业用水水电站装机容量(万kw)保护城镇及工矿区保护农田面积(万亩)大(I)型>10 特别重要>500>150特别重要> 120省级大(Ⅱ)型10~180 及以下重要500~100150~50重要120~30县级以上中型1~0.160 及以下中等100~3050~5中等30~5县级以上注 按上表划分水库管理等级时,如有的水库库容属一个等级,而防洪保护城镇及工矿区、保护农田面积等其中一项属上一个等级或坝高超规模,则可认为是本档次的重要水库,其主管部门等级可按提高一级确定。

2.0.2 依据水库管理单位的规格、工程特点和有关部门现行的有关规定,设置水库管理单位机构,并按精简的原则确定人员编制。3 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3.0.1 根据水库工程管理需要,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地情况,在水库工程设计中,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3.0.2 工程管理范围应包括:工程区和生产、生活区(含后方基地)。

3.0.2.1 工程区管理范围包括:大坝、输水道、溢洪道、电站厂房、开关站、输变电、船闸、码头、渔道、输水渠道、供水设施、水文站、观测设施、专用通信及交通设施等各类建筑物周围和水库土地征用线以内的库区。(1)山丘区水库,应符合以下规定:大型水库上游从坝轴线向上不少于150m(不含工程占地、库区征地重复部分)。下游从坝脚线向下不少于200m。上、下游均与坝头管理范围端线相衔接。中型水库上游从坝轴线向上不少于100m(不含工程占地、库区征地重复部分)。下游从坝脚线向下不少于150m。上、下游均与坝头管理范围端线相衔接。大坝两端以第一道分水岭为界或距坝端不少于200m。(2)平原区水库,应符合以下规定:大型水库 下游从排水沟外沿向外不少于50m。中型水库 下游从排水沟外沿向外不少于20m。大坝两端 从坝端外延不少于100m。(3)溢洪道(与

水库坝体分离的):由工程两侧轮廓线向外不少于50~100m,消力池以下不少于100~200m。大型取值趋向上限,中型取值趋向下限。(4)其它建筑物:从工程外轮廓线向外不少于20~50m(规模大的取值趋向上限,规模小的取值趋向下限)。

3.0.2.2 生产、生活区(含后方基地)管理范围包括:办公室、防汛调度室、值班室、仓库、车库、油库、机修厂、加工厂、职工住宅及其他文化、福利设施,其占地面积按不少于3倍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有条件设置渔场、林场、畜牧场的,按其规划确定占地面积。3.0.3 水库工程管理范围的土地应与工程占地和库区征地一并征用,并办理确权发证手续,待工程竣工时移交水库管理单位。

3.0.4 工程保护范围与水库保护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1)工程保护范围: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主要建筑物不少于200m,一般不少于50m。(2)水库保护范围:由坝址以上,库区两岸(包括干、支流)土地征用线以上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的陆地。3.0.5 工程和水库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不征用,应根据工程管理的要求和有关法规制订保护范围的管理办法。工程管理设施

4.0.1 水库工程管理设施设计应包括:水文站网,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库上、下游警报系统,水库工程内外观测设施及其自动化系统,水库内、外通信设施,交通道路,水库工程维修养护设备和防汛设施,供水建筑物及其自动化计量设施,水质监测设施,水库管理单位办公生产用房、职工住宅和文化、福利设施,各类车辆、船只及附属设施等。

4.0.2 根据水库调度的需要,进行水文站网总体规划设计。原有水文站网不能满足需要的,予以补充完善。大型及重要中型水库须设入、出库站。布站标准按部颁《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要求设置。

4.0.3 大型及重要中型水库按部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编制雨、水情自动测报及调度系统规划设计,在系统设备选型方面,要考虑与上一级系统联网。

4.0.4 大型水库和重要中型水库必须的观测项目有: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压力(应力)监测,并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增测的项目,按有关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编制监测设施的设计。多泥沙河流的水库,提出库区泥沙观测固定断面的布设,建永久性断面桩,并配备观

测设施。

4.0.5 水库内、外通信,应采用先进设施。对外要建立与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汛指挥部门以及水库上、下游主要水文站和上、下游有关地点的有线及无线通信网络。

4.0.6 水库内、外交通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在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主要道路和连接各建筑物的道路为永久路面。对外道路要与正式公路相接,大型水库道路标准为三级以上;中型水库道路标准为四级以上。在道路适当地点应设置回车场、停车场和车库,并设置路标和里程碑。

4.0.7 根据水库工程规模和特点,配备必要的工程维修设备和防汛设施。其中包括:备用电源、照明设备以及工程维修养护设施和必要的防汛抢险储备物资、仓库、料场等。

4.0.8 根据水库管理单位生产、生活的用水、用电的需要,进行水源、电源和供水、供电设施的规划设计。

4.0.9 水库管理单位办公用房、职工住宅和生产用房标准:(1)办公室(含会议室),应按管理人员人数,人均10~15㎡计算。(2)职工住宅及文化福利房屋(含后方基地),应按职工人均综合指标计算:大(Ⅰ)型水库30~32㎡/人大(Ⅱ)型水库32~35㎡/人中型水库35~37㎡/人(3)生产用房。大型水库,配置修配车间、仓库、油库,其他根据需要兴建。以上三项用房均为建筑面积。在设计中,应符合当地城市永久性建筑标准。

4.0.10 水库管理单位配备的交通工具数量,应符合表4.0.10的规定。表4.0.10 车辆、船只的数量指标表工程类别设备名称及数量(辆、艘)载重汽车工具车小型客车面包车消防车救护车大客车防汛专用车汽船机动船大(I)型水库3121111222 大(Ⅱ)型水库2111111212 中型水库21 211 1 1 注 有后方基地的水库,可酌情增加大客车的数量。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可建设适当规模的码头。

4.0.11 对有工业生产和生活供水任务的水库,修建供水建筑物及配备自动化计量设施。

4.0.12 水质监测设施。大(Ⅰ)型水库和有生活供水任务的大(Ⅱ)型及中型水库,配备必要的水质监测设施。

4.0.13 有白蚁防治要求的水库,提出防蚁措施和配备防蚁设施。

4.0.14 工程管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修建,竣工验收时移交管理单位。工程运用管理

5.0.1.1 水库的调度运用,应依据水库工程的任务、防洪兴利调度运用原则和工程建筑物的运用条件,制订水库调度运用规程要点。5.0.1.2 根据水库防洪、兴利要求和水文站网情况,提出雨、水情的测报要求,并编制水文预报方案。

5.0.2 工程运用及维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制订各主要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运用和维修技术要点。(2)制订主要设备的大修及更新改造标准。

5.0.3 工程监测,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制订工程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技术要求(含施工期)。(2)对于水库诱发地震、滑坡及其他特殊观测项目,须提出各专项的监测技术要求。(3)对加固、改建、扩建及续建工程,提出对原有监测设施的保护措施或更新改造的安排。

(4)对多泥沙河流的水库,须提出库区泥沙观测技术要求。

5.0.4 水质保护和监测。凡有生活供水任务的水库,须提出水源保护措施的制订水质监测技术要求。

5.0.5 在水库工程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的基础上,制订供水、供电的管理章程和水费、电费的计收方法。施工期工程管理

6.0.1 施工期间,依据水库管理单位机构和定员人数以及施工期间实际需要,确定管理人员的配备。提前进场人员按定编人数的比例为:大型水库10%~11%,中型水库12%,并根据施工进度和交付使用的工程数量,逐步增加管理人员。竣工时,生产职工培训人员应不少于定员人数的30%,管理人员应达到额定的定员人数。其管理经费,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6.0.2 水库管理单位要参与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并按照工程基本建设验收规程参加工程验收。绿化和环境美化

7.0.1 水库绿化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水库主要建筑物周围及生产、生活区,除交通道路、工作场地和文体活动场地外的空闲地,应按当地标准作出绿化规划,提出实施措施。(2)要按照《水土保持法》,协同有关部门提出工程保护范围和水库保护范围的绿化规划及扶持实施的办法。

7.0.2 根据水库工程和自然地理特点,提出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内环境美化规划。

7.0.3 扩建、续建、改建和加固的水库工程设计,要根据需要提出完善环境美化和绿化要求。综合经营和渔业

8.0.1 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水库水土资源优势,选择有经济效益的综合经营项目,在工程总概算中,按主体建筑工程投资的0.3~

1.5%(工程投资大的取值趋向下限,投资较小的取值趋向上限)列综合经营启动资金。工程投资在限额以下的,可酌情增加投资率。

8.0.2 具有养鱼条件的水库,且经论证水库管理单位有实际经济效益的,应将水库渔业设施一并设计。水库渔业设施的配套项目及规模,按照部颁《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SL95-94设置。

第四篇:山东省户口登记管理规范(试行)

山东省户口登记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户口登记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户口登记管理,适用本规范。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户口登记管理是指公安机关对公民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和更正等进行确认和管理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和具有户口管理职能的公安派出所(含边防派出所,下同)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户口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

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经常居住的公民,应当依照本规范履行户口登记。每个公民只能登记一个户口。

第六条

公民户口登记项目发生变化,本人应当及时、主动到公安机关申报。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当由监护人或者户主代为申报。

第七条

公民办理户口登记,应当提交有效身份证件、相关证明材料和书面申请。

证明材料为外文的,应当同时提交具有外文翻译资质机构出具的中文译本。

第八条

户口登记管理由取得任职资格的民警承办。公安机关聘用的警务辅助人员可以在户籍民警指导和监督下从事户口登记事项受理、档案整理等辅助性工作。

户籍民警任职资格具体实施办法由设区市公安局制定。警务辅助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二章

立户

第九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第十条

公民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实际居住的,可以在该房屋所在地设立家庭户;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可以在注册地设立集体户。

同一地址原则上只能设立一个家庭户或集体户。

第十一条

设立家庭户,应当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申报。

农村地区公民申请设立家庭户的,应当同时提交集体土地使用证明。

第十二条

设立集体户,应当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人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单位介绍信;

(二)办公场所权属证明;

(三)协助管理集体户口人员姓名、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

在就业地无直系亲属且无合法稳定住所的本单位职工可以在该集体户登记户口。

第十三条

公安派出所根据户口管理需要,可以在辖区设立社区集体户,登记既不符合家庭户又不符合集体户落户条件的人员户口。

第三章

户口登记

第一节

出生登记

第十四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结婚证和•出生医学证明‣申报。

出生登记实行随父随母自愿原则,本规范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出生登记前父母离婚的,应当由抚养方申报,并提交明确抚养关系的法律文书。

第十五条

政策外生育和非婚生育人员,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当持•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报。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第十六条

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到卫生计生相关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后申报。

第十七条

夫妻一方户口为家庭户、一方户口为集体户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家庭户一方申报。

第十八条

夫妻双方均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或一方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一方为外国人,其在国内出生的子女,可以持•出生医学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在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申报。

第十九条

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内非婚生育、未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本人或者其具有我国国籍的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非婚生育说明、我国公民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申报。

第二十条

本人出生在外国,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回国后申报出生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未取得外国国籍、退出外国国籍、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未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声明或者证明;

(二)国外医疗机构出具的出生证明;

(三)父母及子女回国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等出境入境证件。

第二十一条

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所生子女可以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或者部队驻地集体户申报,也可以随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申报。

第二十二条

夫妻双方男方为现役军人、女方为地方居民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女方申报;女方为现役军人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在女方部队驻地申报。

第二十三条

夫妻双方户口均在高校学生集体户的,在校期间所生子女可以随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申报。

夫妻一方户口在高校学生集体户、另一方在非高校学生集体户的,在校期间所生子女应当随非高校学生集体户一方申报。

第二十四条

婴儿出生时已经死亡的,不申报出生登记。婴儿出生后申报出生登记前死亡的,应当同时申报出生、死亡登记。

第二节

收养登记

第二十五条

公民依法收养未成年人,应当持收养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收养登记证或者事实收养公证书向户口所在地申报。

第二十六条

1999年4月1日后,国内公民因不符合收养条件而私自收养的人员,公安机关要采集被收养人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具有亲缘关系的,可直接在收养人家庭所在地登记户口;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通过亲子鉴定排除亲缘关系的,收养人居住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动员其将被收养人送交民政部门指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或者社会救助机构登记户口。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弃婴或打拐解救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可以由社会福利机构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社会福利机构设臵批准证书;

(二)弃婴、儿童基本情况说明;

(三)暂时未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

(四)寻亲公告证明材料;

(五)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证明。

第三节

恢复登记

第二十八条

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失踪)后重新出现的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人民法院撤销宣告死亡(失踪)的生效判决书申报。

第二十九条

因长期外出等原因被注销户口的人员,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未在其他地方落户的,可以在原户口注销地申报。符合现居住地落户条件的,可以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第三十条

军人退出现役的,按照退役、转业安臵政策,到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或者安臵地申报,公安机关应当核查入伍前户口所在地户口注销情况。

第三十一条

部队检疫、复查期间退回的新兵,应当凭师(旅、武警总队)以上单位出具的证明或者经县级人武部门确认后,回原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家庭所在地申报。

士兵在服现役期间,受除名或者开除军籍处分的,凭批准机关出具的证明回原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家庭所在地申报。

军队院校淘汰学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军队院校淘汰学员安臵办法‡的通知‣(„2005‟政联字第2号)办理。

第三十二条

因判刑被注销户口的公民,刑满释放后应当持释放证明申报。

被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持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证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书或者监狱管理机关对罪犯批准保外就医的决定申报。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办理户口恢复登记时,发现当事人申报的信息与户口注销信息不一致的,以公安机关户口注销信息为准。

第四节

其他情形登记

第三十四条

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可以向签发地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

第三十五条

滞留社会救助管理机构3个月以上且无法查询核实身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由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设臵批准证书;

(二)公安机关护送流浪乞讨人员交接表或者“三无”对象收留材料;

(三)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证明;

(四)近期二寸照片2张。

公安机关受理后,要通过全国人口信息系统等核查比对,并在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显要位臵公示。

第三十六条

因婚嫁等原因流入我省的无户口人员,可根据口音、生活习惯、亲属关系等途径查明原籍是否登记户口。原籍无法查清的,由当事人或者村(居)委会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村居(单位)证明和居住地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当事人的书面证明;

(二)近期二寸照片2张。

公安机关受理后,要通过全国人口信息系统等核查比对,并在村(居)委会显要位臵公示。

第三十七条

下列回国(境)定居的人员,应当在定居证件有效期内,向拟定居地申报。

(一)原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地区定居后申请返回内地定居获准的,应当提交批准定居港澳地区的原内地居民回内地定居通知书。

(二)获准定居大陆的台湾居民,应当提交批准定居通知书和台湾居民定居证等有效证件。

(三)获准回国定居的华侨,应当提交华侨回国定居证以及回国使用的中国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

第三十八条

获准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以及获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人,应当凭公安部批准入籍或者恢复国籍的证明原件、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向拟落户地申报。

第三十九条

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由本人或者承担监护职责的单位和个人申报,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登记。

第四章

户口注销

第一节

死亡注销

第四十条

公民死亡后一个月以内,户主、亲属或者村(居)委会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死亡公民的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死亡证明材料申报。

公民在国(境)外死亡的,应当提交驻外使领馆出具确认死亡的信函、国(境)外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或者其他可以证明公民死亡的材料。

第四十一条

公民在户口迁移过程中死亡的,应当同时办理迁入和死亡注销登记。

第四十二条

户主、亲属或者村(居)委会等未按规定申报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在调查核实并履行告知程序后,注销死亡公民户口。

第二节

入伍注销

第四十三条

被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入伍前,本人、户主等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申报。

第四十四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应征入伍时户口在学校学生集体户的,由学校凭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或者当地兵役机关提供的应征入伍人员花名册统一办理。

第四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且户口在学校学生集体户的,入伍报到前应当将户口迁回原籍户口所在地或者父母现户口所在地。本人、父母或者户主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户口迁移证、应征公民入伍通知书申报。

第四十六条 被军事院校录取、属于现役的新生,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录取通知书或者院校现役证明申报。

第四十七条

入伍后超过一个月未按规定注销户口的,公安派出所可以依据当地兵役机关提供的应征入伍人员花名册或者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存根,并按照规定履行告知程序后注销其户口。

第三节

出国(境)定居注销

第四十八条

公民经批准前往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定居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设区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书申报。

公民出国定居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外国护照或者国外有效身份证明、定居证明或者外国使领馆签发的证明文件申报。

第四十九条

公民自行在香港、澳门地区取得定居资格后,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香港、澳门地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等定居证明和个人声明申报。

公民自行在台湾地区取得定居资格后,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户口通知书申报。

公民出国后已获得居住国永久居留权的,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居住国居留证明申报。

第五十条

公民在国(境)外定居或者已经丧失中国国籍但未按规定申报户口注销登记的,经核实确认后,公安机关应当注销其户口。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审批签发出入境证件时,发现申请人已获境外居住国国籍或者定居资格而尚未注销户口的,应当及时通报公民户口所在地户政管理部门。

第五十一条

外国人在国内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儿童办理收养手续,申请注销国内户口的,由社会福利机构在其办理护照后,持省级民政部门签发的涉外送养通知书、涉外收养登记证及复印件申报。

第四节

其他情形注销

第五十二条

公民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户主、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宣告失踪(死亡)判决书申报。

第五十三条

公民有重复(虚假)户口的,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保留合法、注销非法”的原则,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法注销公民非法取得的户口,出具注销重复(虚假)户口通知书。

当事人拒不配合调查或者无法联系的,公安派出所可以在调查核实后,报县级公安机关核准并履行告知程序后,注销其重复(虚假)户口。

第五十四条 公民弄虚作假非法迁移落户的,按照公安部•关于对弄虚作假非法落户被注销户口人员在原迁出地恢复户口有关问题的批复‣(公治„2006‟360号)办理。

第五章

户口迁移

第一节

迁移基本原则和条件

第五十五条

公民户口迁移,遵循实际居住、人户一致和条件准入原则。

第五十六条

公民离开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地方经常居住,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落户条件的,应当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第二节

投靠迁移

第五十七条

公民之间的投靠迁移包括父母投靠成年子女、未婚子女投靠父母和夫妻投靠。

第五十八条

投靠迁移,应当由被投靠人持双方有效身份证件、亲属关系证明和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申报,同时提交投靠人同意的书面说明。

第五十九条

夫妻一方服兵役、出国(境)定居或者死亡的,另一方确与配偶父母共同居住生活的,可以投靠配偶父母,并提交现役军人证明、出国(境)定居证明或者死亡证明。

第三节

普通大中专学生迁移

第六十条

省内普通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录取的本省新生,不办理户口迁移。

被省外普通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本省新生,入学时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迁移户口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注明迁移户口的录取通知书申报。

第六十一条

省内普通大中专院校招收的省外生源新生申请将户口迁至学校的,应当在入学时由学校统一申报,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招生计划文件;

(二)加盖设区市以上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的录取新生花名册;

(三)录取通知书;

(四)户口迁移证。

上述学生在省内院校毕业后,继续在本省其他院校就读的,凭录取通知书办理迁移。

第六十二条

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因转学、退学、被开除学籍等未能取得毕业证书的,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者学校证明办理。

第六十三条

在我省落实就业单位的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持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书和劳动(聘用)合同申报;其中,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派遣的,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就业协议书申报。

第六十四条

已就业毕业生,应当在就业地按照下列顺序办理落户:

(一)本人合法稳定住所或者就业地城镇直系血亲;

(二)就业单位集体户;

(三)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

(四)就业单位所在地社区集体户。

第六十五条

我省生源毕业生,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申请迁往现家庭户口所在地:

(一)在省外院校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出国(境)就业就学,户口在省外学校集体户的;

(二)已落实就业单位,但暂不符合就业地落户条件的;

(三)未落实就业单位的。

第六十六条

毕业生户口迁移证件遗失、超过有效期限,或者因调整、改派等原因造成迁移证件迁入地址与实际落户地址不符的,可以向签发地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

不符合迁入地现行户口迁移政策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在原籍户口所在地申请恢复。

第四节

干部工人调动和招录人员迁移

第六十七条

干部工人调动和省内招录人员需要迁移户口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县级以上组织(人社)部门的调动通知书、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申报。

第六十八条

调动、招录人员家属符合随迁条件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结婚证件或亲属关系证明,到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申报。

第五节

其他情形迁移

第六十九条

公民实际居住生活在农村,拥有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以农林牧渔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农村居住地。

第七十条

夫妻离婚后,一方可以持有效身份证件、离婚证明材料、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申请迁移;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社区集体户。

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可以随具有抚养权的一方迁移;另一方拒不配合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规定履行告知程序后办理。

第七十一条

军队女士官未成年子女,可以迁至女士官驻地落户;女士官调动或者退出现役的,其未成年子女应当随迁。

第七十二条

寺庙、宫观出家人员的户口迁移,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出具的证明办理。

第七十三条

公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将户口迁往合法稳定住所或者社区集体户:

(一)因征地、房屋拆迁等原因,原户口登记住址已经消失的;

(二)破产清算、兼并重组或整体搬迁的单位,原设立的集体户应当撤销的;

(三)集体户成员拥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者已经离开原单位的;

(四)择业期满,户口仍滞留学校的。

上述人员拒不迁出的,暂时停止受理除办理居民身份证、户口迁出、注销登记以外的其他户口事项。

第七十四条

房屋所有权、使用权发生转移,原住户应当在发生转移前及时将户口迁出。原住户拒不迁出的,公安派出所履行告知程序后,可以将其户口迁至辖区社区集体户。

第六章

户口项目登记及变更更正

第一节

姓名

第七十五条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七十六条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按照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选取。

第七十七条

除姓氏外,公民申报姓名登记应当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

第七十八条

公民申报出生登记的姓名应当与•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姓名一致。

•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姓名不规范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告知到签发单位换发。

第七十九条 公民曾用名填写公民过去在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并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第八十条

已出家的佛教徒或者出家、独身并在道教宫观修行的道教教职人员办理户口登记时,应当分别使用佛教、道教法名,并在户口簿册“曾用名”项目内登记世俗姓名;伊斯兰教信徒办理户口登记时,不得使用伊斯兰教经名作为姓名。

第八十一条

公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姓名变更:

(一)名字的谐音或者含义违背公序良俗或者容易被误解、歧视的;

(二)在同一村居(社区)、单位、学校或者近亲属中名字相同的;

(三)因收养关系成立或者解除、父母离婚或者再婚等原因协商一致的;

(四)名字中含有冷僻字、异体字、繁体字或者其他不规范汉字的;

(五)公民出家或者僧人、道士还俗的;

(六)其他特殊情形。

第八十二条

未满18周岁的公民申请姓名变更,应当由其父母共同协商一致,持有效身份证件、结婚证申请。

父母离婚后,双方未经协商或者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其中一方要求变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机关可以拒绝受理;对一方因向公安机关隐瞒离婚事实或者对方下落取得子女姓名变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复其子女姓名而双方协商不成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恢复。

第八十三条

父母一方亡故另一方再婚后要求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应当区别以下不同情形,准予当事人及其监护人凭相关证明办理:

(一)以本人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自主决定本人姓名的变更;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要求变更其姓名的,必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二)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经协商同意,要求变更该未成年人姓名的,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三)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姓名的变更,由其父亲和继母,或者母亲和继父协商一致后决定。

第八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需要变更姓名的,应当提供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变更证明。

在校学生申请变更姓名的,应当提供所在学校同意变更的证明。

第八十五条

公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姓名变更登记:

(一)正在服刑的;

(二)正在接受刑事案件或者治安案件调查的;

(三)具有故意隐瞒或者恶意规避法律制裁等其他情形的。公安机关发现公民以欺骗手段变更姓名的,应当立即撤销批准变更的决定,恢复其变更前的姓名。

第二节

性别

第八十六条

公民申报性别登记,应当填写“男”或者“女”。第八十七条

公民实施变性手术或者性别矫正后,应当由本人或者监护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国内三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证明和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书,或者司法鉴定部门出具的证明申报。

第三节

出生日期

第八十八条

公民出生日期应当按照•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信息登记。

第八十九条

公民的出生日期不可变更。确因登记错误等原因造成出生日期有误的,由本人或者监护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足以证明出生日期错误的原始资料申请更正:

(一)出生证明或者公安机关原始户口登记资料;

(二)原错误登记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出生日期更正情况说明和原始户口底册复印件(加盖户口专用章);

(三)存在逻辑关系错误的材料;

(四)其他足以证明出生日期有误的原始凭证材料。批准更正出生日期后,发现当事人利用虚假材料申请更正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撤销批准更正的决定,恢复其更正前出生日期。

第九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本人要求确定或者更正出生日期的,按照•关于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中做好干部出生日期更正有关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16‟39号)规定办理。

第四节

民族成份

第九十一条

民族成份,是指在户口登记填写的经国家正式确认的民族名称。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第九十二条

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生父母、养父母和与继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民族成份确认、登记。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的,应当根据其父母共同签署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

第九十三条

公民申请民族成份变更,应当由本人或者监护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市级民族事务部门的审批意见申报。

第九十四条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生育或者依法收养的子女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应当依据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确定。

外国人取得中国国籍的,其民族成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

第九十五条

违规确认或者更改的公民民族成份,公安机关根据市级民族事务部门出具的调查处理意见书予以更正。

公民民族成份在户口管理过程中被错报、误登的,公安机关应当在调查核实后更正,并通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

第五节

户主

第九十六条

家庭户户主一般由户内成员中合法稳定住所的房屋产权、使用权所有人或者户内其他成年人担任。

集体户户主由所在单位指定。

第九十七条

除下列情形外,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担任户主:

(一)现役军人子女在部队驻地申报出生登记的;

(二)原户主户口注销且户内无其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原户主迁出,同户子女不符合随迁条件的。第九十八条

家庭户户主变更的,应当由户内成年人协商一致后申请;协商不一致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房屋权属关系暂时确定一名户主;原户主迁出或房屋权属人死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房屋权属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长幼顺序暂时确定户主。

第六节

其他户口项目

第九十九条

籍贯应当填写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不能确定籍贯的填写出生地。籍贯不详的弃婴,应当以收养人籍贯或收养机构所在地作为其籍贯。

大陆台籍同胞的籍贯按照•中央统战部、中央台办、公安部关于对大陆台籍同胞身份认定的意见‣(统发„2001‟32号)办理。

外国人经批准加入我国国籍的,以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作为其籍贯。

第一百条

公民的户口项目登记及变更更正后,应当在常住人口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公安派出所应当在居民户口簿和常住人口登记表中记载变更更正日期,并注明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中记载的日期。

第七章

户口证件

第一百零一条

常住人口登记表是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管理的基础性资料。

第一百零二条

居民户口簿是证明公民身份状况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定证件,是公民依法履行常住户口登记义务的凭证。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使用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

第一百零三条

居民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卡由承办人按规定填写完毕后,加盖承办人签章和户口专用章。

第一百零四条

公民整户迁出的,应当上缴原居民户口簿,申请换发新的居民户口簿。

第一百零五条

公民居民户口簿遗失的,应当由户主持有效身份证件及时补领,并签署遗失声明。

户主不能亲自办理的,应当由户内成员持有效身份证件和户内所有成年人签字(捺手印)认可的书面申请办理。

遗失的居民户口簿重新找到的,应当及时上缴。

第一百零六条

因家庭矛盾导致户内家庭成员无法使用居民户口簿办理个人相关事务,公安机关说服教育无效的,可以凭该家庭成员书面申请,为其制发仅含首页和其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居民户口簿,并在常住人口登记表中注明相关情况。

第八章

户口信息查询

第一百零七条

公民因办理公证、民事诉讼等原因,需要查询本人或者已经去世的其他近亲属户口登记历史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和亲属关系证明申请。

第一百零八条

司法机关办案,以及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因履职需要查询公民户口登记信息的,凭相关办案文书、单位介绍信和查询人有效身份证件向被查询公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查询。

第一百零九条

执业律师查询公民户口登记资料,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委托代理合同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到公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查询。

执业律师只能查询与所承办法律事务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户口所在地地址等户口登记资料,不得查询户内其他成员以及与所承办法律事务无关人员的户口登记资料。

第一百一十条

公安机关只提供本辖区公民的户口登记信息,与申请查询事项无关的户口登记信息不予提供。

第九章

程序及时限

第一百一十一条

公安机关受理户口登记事项,应当及时审查、核验申报人提交的申请和证明材料,留存原件或者复印件。留存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内容一致”并签章。

第一百一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申报的户口事项进行审查时,发现申报事项明显涉及他人重大利益关系的,应当告知申报人协商一致后办理。

第一百一十三条

下列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的户口登记事项,公安派出所应当当场办结:

(一)婴幼儿出生登记;

(二)公民死亡登记;

(三)立户分户;

(四)户口登记项目(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除外)的变更更正;

(五)县(市、区)范围内户口迁移;

(六)公民入伍户口注销和退出现役回原籍落户;

(七)刑满释放、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回原籍落户;

(八)居民户口簿补领、换领;

(九)普通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学生录取、退学、转学户口迁移和毕业生回原籍落户;

(十)出具户籍证明。

第一百一十四条

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的其他户口登记事项,公安派出所应当当场受理,按照法定程序调查核实后,在规定时限内上报。

第一百一十五条

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应当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或在办理户口须知等便民服务条上注明。

对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而不能办理或受理的申报事项,应当告知申请人原因,并做好解释说明。

第一百一十六条

除当场办理的户口事项外,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应当由审批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一百一十七条

公安机关受理户口事项申请材料后,应当将所需时限告知申请人。

公安派出所自接到上级公安机关的批准通知之日起,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

第十章

便民服务

第一百一十八条

推进简政放权,除性别变更更正、出生日期更正以及公安部明确规定由设区市公安机关核准的户口登记事项外,其他事项由县级以下公安机关核准。

第一百一十九条

深化警务公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工具向社会依法公开办理户口登记的条件、程序、时限以及收费依据和标准,公布办公时间和监督方式,主动接受监督和评议。

第一百二十条

优化窗口服务,统一外观标志标识,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保持环境整洁有序,规范服务用语,保持警容严整。

第一百二十一条

拓展服务渠道,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电子支付、快递发证等,积极推广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反馈。

第一百二十二条

全面推行户口“网上迁移”,迁入地公安机关按照当地户口准入条件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一百二十三条

对持有•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卡‣的人才,按照•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试行)‣要求,优先办理。

第一百二十四条

公民办理户口事项,本人有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到场的,可以书面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持有效身份证件代为申报。书面委托应当记载委托原因、事由以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联系方式。

公安机关对委托有疑问的,可以当场或者事后进行核查,核查时间不计入承诺办理时限内。

第一百二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可以根据群众意愿和书面申请,变更居民户口簿下列登记项目:

(一)收养子女可以将“与户主关系”中“养子女”变更为“子女”、“何时由何地迁来本市(县)”可以直接登记为门楼(牌)号,不体现收养机构名称。

(二)刑满释放人员可以将“何时由何地迁来本市(县)”直接登记为门楼(牌)号,不体现监狱名称。

第一百二十六条

公安派出所可以根据新生儿取名需求,提供本市、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

第一百二十七条

群众因寻亲访友申请查询其他人员信息的,公安派出所应当查验查询人居民身份证,征得被查询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查询结果或联系方式告知查询人,并做好记录。

第十一章

责任追究

第一百二十八条

办理户口登记事项,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户口办理终身责任制。

第一百二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对户口办理出具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当事人有虚报(假报)户口、冒名顶替他人户口或者通过其他欺骗手段办理户口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领的户口证件,依法收缴,并撤销相应户口登记。

第一百三十条

公民户口登记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办理户口登记过程中知悉或者查询得到的信息,应当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故意泄露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本规范进行户口管理的,上级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纠正,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纪检监察、督察、户政(治安)等部门对群众有关户口管理工作的投诉举报,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对规范办理的民警,积极维护其正当权益;对违规办理的民警,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第一百三十三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有效身份证件:指具有法定效力的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居住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等。

近亲属:指•民法通则‣中规定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亲属关系证明:指有关国家主管部门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收养证明、结婚证明、居民户口簿等法定证件和司法文书,以及记载并能够准确体现近亲属关系的人事档案及相关公证等。

第一百三十四条

本规范自2016年10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10月7日。

本规范未涉及的户口登记管理事项根据国家、公安部和我省相应政策办理。各设区市公安局可以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依照本规范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此前有关户口管理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对青岛市公安局†关于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户口迁移问题的请示‡的批复‣(鲁公治„1996‟142号)等20个规范性文件(详见附件)同时废止。

第一百三十五条

本规范由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负责解释。

附件:

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1、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对青岛市公安局•关于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户口迁移问题的请示‣的批复(鲁公治„1996‟142号)

2、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做好军转干部随调随迁家属落户问题的通知‣(鲁公户„1998‟48号)

3、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山东省外来人才聘用证‣和•山东省人才居住证‣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公发„2003‟31号)

4、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常住户口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鲁公通„2006‟302号)

5、山东省公安厅户政管理处关于对•收养法‣实施后形成的事实收养子女落户问题的批复(鲁公户„2002‟64号)

6、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山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关于往来台湾地区大陆居民有关户籍管理问题的通知(鲁公治„2006‟40号)

7、山东省公安厅户政管理处关于认真做好境外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公户„2005‟39号)

8、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工作规范的通知(鲁公通„2007‟216号)

9、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集体户的通知(鲁公发„2007‟317号)

10、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死亡、应征入伍公民户口注销工作的通知(鲁公发„2008‟177号)

11、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集体户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鲁公通„2009‟157号)

12、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关于做好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户口注销等工作的通知(鲁公发„2009‟220号)

13、山东省公安厅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人事厅关于我省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录取本省新生不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通知(鲁公发„2007‟289号)

14、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关于认真执行我省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录取本省新生不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公治„2007‟56号)

15、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关于进一步规范大中专毕业生户口迁移问题的通知(鲁公治明发„2008‟123号)

16、山东省公安厅 民政厅 农业厅 人事厅 教育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未落实工作单位普通大中专院校农村生源毕业生回原籍落户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公发„2008‟269号)

17、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关于做好部分研究生、专升本考生户口迁移的通知(鲁公治明发„2009‟270号)

18、山东省公安厅 司法厅关于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公发„2008‟251号)

19、山东省公安厅关于换发内河船舶户口簿等船舶船民证件的通知(鲁公通„2004‟137号)

20、山东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关于夫妻离婚后一方及其子女户口迁移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公治„2014‟103号)

抄送:公安部,省政府法制办。

厅党委成员。

山东省公安厅办公室

2016年9月8日印发 承办单位:治安总队

承办人:王

第五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试行办法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窗口,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科学技术研究平台。

第三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省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优势学科、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追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获取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增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科技支撑。

第四条

实验室是以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社会力量为依托建设的科研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全省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2、制定实验室发展方针、政策,宏观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3、会同省财政厅批准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消,组织实验室评估和考核;

4、会同省财政厅管理监督有关实验室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第六条

省直有关部门和市级科技主管部门是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3、及时落实实验室建设运行的配套经费:

4、协助做好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工作。

第七条

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以及经费等配套条件;

2、负责聘任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

3、对实验室进行考核: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实验室研究方向、任务、目标等重大调整意见,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章

设立与建设

第八条

申请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一般为已运行并对外开放的各类实验室;

2、具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必需的实验设施和工作条件:

3、研究方向明确,符合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承担省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

4、初步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

5、资产和知识成果等产权关系明晰;

6、依托单位有筹款能力和筹款信誉,能为实验室提供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保证实验室科研工作和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的基本需要。主管部门能保证实验室建设配套经费及建成后实验室的运行经费。

第九条

申请建设实验室的名称必须与实验室专业方向一致,涵盖准确。实验室名称一般为“山东省(技术或学科领域)重点实验室”。

第十条

申报程序:

l、依托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申报材料.报送主管部门审核;

2、主管部门负责对申报单位和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确认有关的建设经费,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

3、申报材料:

(1)依托单位的申请报告(书面):

(2)《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表》;(3)《可行性研究报告》;(4)建设经费筹措计划和证明;(5)其他相关申报材料。

4、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申请建设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申请单位填报《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经主管部门初审,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立项。立项坚持突出特色和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一条

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建设期间,依托单位应严格按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进展情况。实验室主任连续三个月以上不在岗时,主管部门应及时调整,并报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二条

依托单位对建设经费要确保专款专用。对经费用途确需进行调整的,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

第十三条

建设期满,依托单位填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申报书》,经主管部门初审后上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专家组,采取材料审查、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具体要求,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予以批准.并授予标志牌。

第四章

运行机制

第十四条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各项工作,提议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第十五条

实验室主任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五岁,任期为五年。一般每年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不少于八个月

(一届累计不在岗时间最多为十八个月),特殊情况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工作,审定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第十七条

学术委员会由省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一般不超过十五人,其中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不超过三分之一,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任期五年,年龄一般不超过七十岁,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成员。

第十八条

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聘用制人事制度。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构成,少量固定人员以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为主,由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其他研究人员由学科、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自主聘任,实验室主任核准后,其研究费用由课题组负担。实验室应稳定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第十九条

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设臵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鼓励实验室将科研成果、研究人员、仪器设备等资源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针对行业、企业的疑难问题开展研发服务。

第二十条

实验室可设立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

第二十一条

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署实验室名称,专利、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于多方共建实验室,应按照共建协议的原则确定知识产权归属。

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应做到资产管理严格、明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应报省科技厅备案,进入山东省科研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根据需要,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会同实验室主管部门可以调配处理实验室中由财政资金购臵的科研仪器设备。

第二十三条

实验室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效率。重视学术道德和作风建设,提倡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团结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建立健全科技档案。

第五章

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四条

依托单位应每年对实验室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五条

在考核的基础上,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评估。实验室评估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

第二十六条

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实验室,给予连续支持,优先推荐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评估为不合格的实验室,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予以撤销。

第六章 调整、撤销与变更

第二十七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实验室实际运行状况,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对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撤销等。第二十八条

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实验室资格或建设立项:

l、在实验室申请立项、建设实施和评估、项目申请等方面,有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欺骗行为的;

2、无故未能按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

3、对评估不合格被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

4、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挪用实验室建设、科研和配套经费的。

第二十九条

实验室确需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重组、撤销的。

由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

第七章

第三十条

有条件的部门、地方可以设立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其管理办法可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水库工程管理细则试行(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

    浅谈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 浅谈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 浅谈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 张龙平(云南省曲靖市阿岗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情况汇报解说词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情况汇报解说词 **水库位于**市的西北部,*江干流上游,距离**24公里、市区120公里。水库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包括浆砌石重力坝一座,溢洪道两座,坝后电站一座......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情况汇报解说词

    **水库位于**市的西北部,*江干流上游,距离**24公里、市区120公里。水库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包括浆砌石重力坝一座,溢洪道两座,坝后电站一座。水库最大库容4.18亿立方米,集雨面......

    某水库工程管理设计5则范文

    某水库工程管理设计1 工程管理1.1 管理机构1.1.1 机构设置该枢纽工程管理机构为“**县**湖水电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议由**县人民政府授权该公司对工程进行管理,包括大坝、......

    *水库工程管理考核情况汇报解说词

    **水库位于**市的西北部,*江干流上游,距离**24公里、市区120公里。水库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包括浆砌石重力坝一座,溢洪道两座,坝后电站一座。水库最大库容4.18亿立方米,集雨面......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2012年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鲁......

    施工工艺大全水库工程

    施工工艺大全水库工程 xxx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 综合说明 1.1 企业简介 1.2 我公司对本工程的认识 我公司对本工程非常重视,资格预审通过后,我公司有关领导,就组织了有关科室负......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水库工程的典型组成:水库枢纽工程、灌区工程、配套施工辅助工程、移民安置工程。 环境影响类型:生态影响型。 一、项目工程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所在流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