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督,促进和谐

时间:2019-05-13 16:5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监督,促进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监督,促进和谐》。

第一篇:加强监督,促进和谐

加强监督,促进和谐,推动安全发展,建设平安交通

--在全县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〇九年二月三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交通系统安全生产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达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也能、总结去年安全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去年,全县交通行业安全生产总体平稳,交通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形势稳定,这离不开大家都努力,我代表党组对大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对做好我县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春运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要勤于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任命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重要论述再次明确了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和基本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全面落实,以安全生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安全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惩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党的纪律,深入推动发福倡廉建设,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善于思考,研究解决我县交通安全生产领域的新矛盾问题

当前,“安全发展”即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安全形势趋稳的时候,尤其要保持头脑清醒,认清存在差距和潜伏的危机,警钟长鸣、警示高悬、居安思危、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切实有效地把安全生产事业向前推进。

随着我县公路里程不断增长、水域面积分散、渡口设施、渡船安全性能相对落后以及各类交通工具不断增加、通村公路工程配套设施有待于不断完善的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深入研究解决如何有效防范水上、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发生,使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和更加及时有效,是当前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各部门监管责任要到位各个企业要尽到主体责任。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公路、水路、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还是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从业人员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因此从业人员熟练掌握防范技能是重要的,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十分重要。

三、落实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监管,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一把手”必须切实负起主要责任。在安全性生产管理的各种规定中,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是十分明确的,各单位法人代表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的职责,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办好。尤其是交通运输和施工企业法人代表或“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全面责任,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

二是安全生产要齐抓共管,人人有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要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工作负责,相关职能科室对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是要严肃事故责任追究。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惩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06年底,检查部、安监总局第11号令颁布了《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07年底,中纪委出台了《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若干问题解释》。由此可见,中央对安全生产事故追究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监管,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一是强化安全投入。全面控制和防止特别重大、特大事故,必须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上做出必要的安全投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交通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要认真做好检查督促工作,确保企业按规定标准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用于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分别经过教育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技能后方可上岗操作,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是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通过近几年的工作,交通全行业的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已经基本完备。但必须看到,还有相当一些冤是照搬照套,通用性很强,没有联系我们交通行业的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为此,下步我们要注重考虑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保证制定的应急预案能够正确指导实际防灾抢险工作,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五是组织实施好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交通系统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以建设工程、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为重点,强化执法,重在治本,防止反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实现“三个确保”,做好今年的春运工作

春运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相关,做好春运工作是服务型交通和责任性交通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点要求。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春运工作的重要性,要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有效措施,加强检查监督,建立值班制度,保障春运工作所需人员、场所和经费等,要切实加强春运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实现春运工作的有序、优质、平稳。有序就是要使广大旅客走得了、走的及时、还要尽可能地走得舒心,把国家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优质就是要大力开展交通服务工作,管理部门要为运输企业做好服务,运输企业要为旅客群众能够做好服务。各单位都要围绕做好春运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监管力度。在安全监管上工作更加到位,管理更加严格,热震做好水上、道路春运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主要公路的畅通,要制定保障公路畅通的方案,加大巡查力度,做好人

员、物资、机械的充分准备,一旦发生因非人为因素的阻车,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抢通,为春运交通做好支持保障。

六、履行综治职责,建设平安交通

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我们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单位是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解决当今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全县交通系统要进一步提高对综治工作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2008年的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

一是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决落实综治工作林蛋糕责任制,对涉及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做到意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逐级抓落实,结合单位的实际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的各项举措,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加强汽车客货运站(场)、交通沿线各站点等公共复杂场所及运行的客车治安防范和管理,净化交通治安环境。继续开展客运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非法营运活动的打击力度,改善旅客的乘车安全条件。

三是加强信访工作,及时掌握信息,认真处理好系统个单位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保持交通行业稳定。

四是构建治安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综治工作机构,落实承办人员,确保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道住。要舍得花钱买平安,切实加强物防、技防建设,不断提升单位内部安全防范水平和能力,为我县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干部职工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全行业依法行政,确保交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继续实施好通村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促进行车安全。

七是完善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机制,把综治和平安建设目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加强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社会治安工作关系国家长久

治安,做好春运工作意义重大。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部署落实各项工作,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监管工作,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第二篇:发挥信访监督作用促进全镇和谐发展

发挥信访监督作用促进全镇和谐发展

鸡泽镇纪委

(2011年10月12日)

近年来,我镇纪委在镇党委、政府和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抓廉洁、保稳定”十二字方针,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纪检信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镇信访工作实际,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锐意进取,勤奋务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落实 “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一是实行领导下访和预告制度。为解决一些村长期信访量居高不下的问题,化解一批久拖不绝的疑难信访问题,镇党委政府适时创新工作方法,变被动接访为领导主动下访,形成了镇领导下访预告制度。该制度要求镇领导下访前必须提前一个星期向群众公布领导下访的具体时间、接待地点、随行人员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接访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对现场解决不了的带回来,经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安排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今年以来,对于信访问题比较严重的村,镇领导先后下访十余次,为群众解决各纪检监察类信访问题30余件次,切实化解了大量不稳定因素和突出矛盾。二是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和党委成员包片定点负责制。年初,镇纪委制定领导干部接访日程安排表,确定镇领导班子每位成员的接待

来访日,按照要求领导干部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处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接访领导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包处理、包息访。三是坚持镇主要领导百分之百批办信访件制度。镇党委政府和纪委主要领导对每一件群众来信都十分重视,对信访举报涉及到村干部经济问题、计划生育问题以及县城建设拆迁和重点工程征地补偿等问题,做到件件阅批,亲自筛选,对有价值的线索作为重要督办案件,由镇纪委直接查办。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对其他类别的信访案件做到件件阅批,对要求调查核实的信访案件,做到件件参加审结,从而确保信访案件的办结质量,初信初访办结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二)把握“三个注重”,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线索的排查。一是注重定期排查,建立筛选案件线索工作机制。每个月25日前,由镇纪委书记和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组织召开一次信访举报专题会议,疏理来信来访情况,讨论分析有价值的线索,填报信访案件线索排查登记表,并向镇主要领导报告,发现问题移交镇纪委进行查实。信访举报、纪检监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案件线索排查联席会议,提高了筛选案件线索的准确性。

二是注重选择重点,保证排查案件线索的准确率。围绕反腐倡廉工作中心,在筛选违反政治纪律、商业贿赂、失职渎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线索的同时,加大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的筛选力度。重点围绕对上级政策执行情况、强农惠农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三年大变样资金使用情况、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等工作开展专项举报,激发群众参与反腐

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群众监督,提高信访举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案件检查工作提供可查性较强的案件线索。

三是注重创新方法,积极探索排查线索的新路子。我镇采取“深入、细致、类比”等方法,扩大排查线索范围,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深入”,就是采取接访和下访相结合,深入分析信访举报的真实原因,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抓大线索带出小线索、抓小线索挖出大线索,全身心深入进去。“细致”,就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分析发掘线索。“类比”,就是将信访举报分类比较,如将反映土地征用问题的信访件归一类,反映贪污受贿的信访问题归一类,从中排查有价值的线索。

(三)推行“三项措施”,切实加强对信访案件的回访工作。

在信访举报工作中,我镇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全力做好案件回访工作,稳定信访人员的思想情绪,避兔过激行为,从而减少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问题发生。

一是建立制度,定期回访。镇纪委在信访案件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一定三帮”的工作责任制,即由镇纪委明确专人对受处分人员定期上门回访,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进行帮助,把回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分类管理,灵活处臵。首先,对于署名举报的信件或群众来访,必须及时通知本人,告知调查进度和查实情况以及处理的意见,防止出现重复来信来访。其次,对于署名的批评信件和建议要求,诚恳回信鼓励,保持信访渠道畅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第三,对于匿

名信访举报的问题,在调查初核、处理办结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调查结果,并在适当场合或会议上公布调查情况,必要时进行通报,让信访群众知道他们所反映的问题组织上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在积极查办落实,增强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第四,对于群众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要通过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积极与知情者通气,促使当事人进行自我解剖,认真检查,公开作出说明,以利于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工作。

三是抓住热点,直查快办。群众来信来访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线索比较清楚、情况比较紧急、需要尽快解决的信访件,我镇纪委坚持采取直查快办的形式,做到快速出击,制止苗头,打破常规,急事急办,促使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不断提高信访办结率。

(四)坚持围绕中心,认真履行职责,为全镇社会稳定和反腐倡廉建设服务。

我镇纪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的重要作用,认真搞好服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镇由于地处县城,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多。维护全镇大局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是镇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也是信访部门的首要职责。在三年大变样、县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我镇纪检监察信访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全力以赴工作在第一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总结过去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信访举报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工作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一是越级进京上访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信访总量持续攀高。今年一季度,镇纪委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14件次,同比上升了15%。三是今年国家重大活动多、敏感节点多,信访维稳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四是个别村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到位,工作不够扎实,致使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化解,造成群众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篇:爱岗敬业 促进和谐

爱岗敬业 促进和谐

双岭小学陈会生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近一个月的校长培训中,我深入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学习,我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校长更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纲要》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纲要》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温总理提出,让全国人民做有尊严的人。所以,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那么,要创建一流的教育模式,就一定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教育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实现建设一流学校,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才可能实现。我想,这同时也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纲要》科学地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

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三、《纲要》特别注重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四、《纲要》切实对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做出了要求

《纲要》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念,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真正做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纲要》科学地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

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阳光、健康、大气、积极向上的人才。

《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李 煜

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是党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立命之本,是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法制权威的基础,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促进司法公正,是新形势下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司法监督的必要性,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一)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消除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保证依法治国稳步推进。强化人大对司法的工作的监督,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必须以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为己任,必须成为执法为民的表率。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全社会法制观念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一些不严格执法的违法行为深恶痛绝。人民群众渴望权力机关加大对司法监督的力度,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法律赋予的重任,人民的希望,就是要求人大必须切实加强司法监督。

(二)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统一的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因此,司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履行好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才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的要求。人大监督的不作为,其实质就是违反宪法和法律。司法监督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监督权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加强司法监督工作要从内容和手段上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增强监督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是防止权力滥用的一种保障。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制约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迫切需要人大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通过监督促进司法机关及有关执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严明的司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障,也是法治社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救济措施,依法治国要求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法治社会的象征,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大司法监督权就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保证司法机关正确的贯彻和执行法律、法规,公正司法,防止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或滥用权力而依法实施监督、制约的手段。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正确运用司法监督权,切实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以防止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是对违法失职的司法行为或受侵害的公民进行补救的有效措施。司法机关的工作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独立性。宪法和法律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是时效性。各类案件在处理程序上都有严格的法定时限。法律这样规定有助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司法部门在执法活动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而出现执法不公、越权办案、违反程序办事的现象,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司法监督一方面可以促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另一方面可督促司法机关对造成损害的公民予以及时补救。

(五)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人大代表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人大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加强人大对司法的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司法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才能牢牢把握和行使好人民所赋予的司法权,才能做到公正执法,才能真正把对法律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把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与保护当事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现状

(一)人大司法监督的方式滞后。人大对司法的监督有开展执法检查、述职评议、审议司法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但是诸多形式与效果没有取得实质上的一致,司法监督工作中存在“五多五少”,即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一次性监督多,跟踪监督少;工作监督多,法律监督少;常规性监督多,新问题监督少等。一些监督工作带有行政痕迹,缺乏严格程序意识,对发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解决手段等等,导致司法监督的效果不理想。

(二)人大对司法监督缺乏专业性支持,监督力量薄弱。司法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工作,人大要对其进行监督,尤其是还要涉法信访案件,分析原因,寻找司法体制和司法政策上的薄弱点,这就要求监督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政治资历,这样才能监督得准、监督得下、监督得成。但实践中,有的地方人大法律专业人员相对较欠缺,即便有,司法实践经验也不够丰富或政治资历不够,缺乏监督心理优势,思想顾虑较多,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三)部分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局限于解决具体个案。有些地方的人大将司法监督等同于个案监督,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案件的情节、证据,监督的终结点也仅限于案件是否改判,如何改判。这种做法有时的确使得一些错案得到了纠正,但隐藏在错案后面深层次的根因却没有人去分析总结,甚至有时制度上的薄弱环节反而因为个案监督带来的暂时震慑性而被掩盖,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解决,司法公正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四)某些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以司法独立原则抵制人大监督。人大司法监督目的是借助涉法信访案件发现司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司法机制的完善和法官、检察官素质的提高。该目的决定了人大在进行司法监督时,仍是以尊重司法独立为前提,而不是超越现有司法体制,成为法院之上的“法院”。由于其不太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性质、作用及职权,因而对人大的司法监督产生一些错误认识,认为人大的司法监督是对司法权独立的干涉;认为接受监督是“一把手”的事,与一般办案人员无关,对人大的监督有抵触情绪,从而缺乏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人大司法监督的几点思考

(一)人大监督要从个案监督上升到司法监督。人大开展司法监督工作,纠正个案,确实能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问题是,如果制度不好,法官、检察官素质不高,就会有永远纠正不完的错案,人大的工作也陷入了繁杂具体的案件中。因此,准确而言,人大的司法监督不是对个案进行监督,而是对司法运行整体状态进行监督,具体而言就是对司法人员的监督和对司法制度的监督。一是对司法人员的监督,即监督法官、检察官的品行和法律素养是否良好,是否有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等与法官、检察官职务相违背的行为。中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决定了司法工作人员尤其是法官自由裁量权较大,司法腐败的根因更多的不是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程序,而是在于有的司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良知,司法公正受到许多法律以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人大进行司法监督,就是要把监督事和监督人统一起来,人大对司法公正的认可最终要体现在对法官、检察官个人价值的认可上。二是对制度的监督,即监督司法制度运行是否良好,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等。当发现司法制度运行受阻,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和改进,维护司法制度的正常运行。例如,目前存在的超期羁押现象,因审理期限的起算时间规定不明确,经常造成超期审判现象。又如存在的名为合议、实为独任审判的现象等。对此类现象,人大应该督促司法机关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督促其予以改进。

(二)必须规范人大司法监督的工作程序。要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进一步规范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程序。当前,要规范人大司法监督程序,关键就是要明确人大信访工作、人大个案监督和人大司法监督的界限。信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监督,只是群众和受理申诉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是人大进行司法监督的信息来源,信访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调查权,因此在案件处理上,应不涉及对案件的评判,其处理的限度应以转相关单位阅处,只能按一般信访件进行处理。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作为司法机关的专业对口联系部门,有其专业优势,由其承担调查的职责是合适的,可以针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由司法机关根据该建议进行自我评判,决定案件是否需要再审或改正。针对案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对司法程序是否顺畅运行、司法权力是否在法律框架中得到正确有效的运行,司法人员是否公正廉明等问题提出意见,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司法管理制度。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大司法监督的最高层级,要专注于对司法人员和司法制度的评判,人大任何一个监督意见、建议、决定的产生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按程序进行,这样既可解决人大在司法监督中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司法机关对人大监督程序合法性、正当性的质疑。

(三)进一步完善人大专门监督机构与“两院”联系的相关制度。一是要确保人大对“两院”审判、检察活动的充分知情权,在充分掌握“两院”活动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行使监督权,对合法行为予以支持,对违法行为予以监督纠正,从而实现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要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司法文件审查备案、人大列席有关会议等一系列制度。二是要督促“两院”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目标责任制,实现奖惩有制、奖罚分明,并督促落实。三是人大对“两院”的活动信息要进行归纳、分析,对带倾向性的问题要出具监督意见书,及时督促整改。

(四)提高监督人员的法律专业素质和司法实践经验。督人者必先自明,尤其对专业性、程序性、实践性都极强的司法工作进行监督,监督者必须熟知法律,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才能从纷繁复杂的案件中,发现司法运行的问题,实现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这就对监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一是要自强素质,人大内务司法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同时要不断的加强政治理论和新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二是要加强人大工作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的岗位交流,经过司法实践和工作熏陶,提高司法监督人员的司法实践经验,同时通过换位思考,也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人大意识,有助于人大司法监督的开展;三是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加强人大司法监督的专业性,要通过聘请知名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咨询小组,通过审查批准一批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公民担任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五)人大监督要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检察院法律监督、党政纪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对权力的监督是一个深奥的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单凭人大一己之力,无法满足对权力监督的需要,人大监督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无法对司法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行为都及时监督到位,关键是要形成一种监督的氛围,让司法权在运行过程中有所忌惮,不超越法律的框架。要形成这种监督氛围,人大监督必须和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检察院法律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纪律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互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启动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来达到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只有将这些监督方式综合加以运用,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整体监督合力,才能布下监督法网,让权力得以合法运用,创造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进程。

(作者系州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副主任)

第五篇: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党的十七大会议主题之

一、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世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美好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党建保证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本专科生中党员占本专科生的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约7%增加到目前的8.16%,研究生中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41.82%。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党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1%。全国民办高校中建立党组织的已占到民办高校总数的近90%

创建和谐校园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和生力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使学生专心向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全体教职工安心工作,心情舒畅地投身于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促进依法办学,公平公正,形成文明整洁、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更好地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帮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使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软实力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由此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创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关怀;就是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学校和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体系庞大,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真挚的感情感染人,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自觉性

大学校园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明示范、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学科、不同职责、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于一炉,使之达到和谐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各地各高校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明确工作目标,使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江苏省坚持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动性,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提出同中有异、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共建和谐的党建工作思路。该省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局面,各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优秀率100%。

吉林大学提出构建和谐吉大需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即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构建和谐吉大的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05年年底,学校党委把构建和谐吉大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正式写入党代会上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里,明确了党委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吉大,各级党组织都承担着构建和谐吉大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构建人尽其才、利益协调,安定团结、紧张有序,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确定为学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带动学校民主管理的完善,在一届党委任期内试行了进一步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的一些做法,如每年召开党代会代表会议,汇报学校的工作,把学校的重大决策交给他们审议,并把提拔干部公示的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位党代会代表。

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努力培养合格人才,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有近万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000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院涌现出了148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二 着眼基层 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各地各高校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基层党委的领导能力、政治核心能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北京市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提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享受同级行政领导干部待遇、学校党委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等要求。市委也加大了对高校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和重点培训的力度,形成了市委示范培训、教育工委重点培训、各高校普遍培训的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体制。

陕西省明确了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确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院(系)级单位的基本决策形式,这样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职能分工,协调了党政关系,保证了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职能的发挥,克服了工作中“两张皮”的现象。

北京大学党委提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不断强化北大党建的工作重心,各院系也都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来强化党建工作,增强了院系党组织的活力,很多院系在优秀党员评比等一系列党务评比标准中,强化了教学科研含量,既使得被选人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又明确了党委工作的一种价值导向。

山东大学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共建和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共同提高。仅机关各部门就与36个学生党支部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文理工医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定期进行交流,联合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校内外党组织共建活动,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媒介。

三 创新形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各地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党支部逐渐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师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堡垒。

兰州大学广泛开展了“党员风采展示”和“争先创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帮扶捐赠、承诺服务,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

上海大学改变支部生活单一读报、学文件、讨论党员发展的形式,支部活动由班级向课堂、社区、社团、学科团队、社会实践等方面延伸,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工作新模式,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党员核心小组”,社区中搭建“党员红卡工作室”,理论学习型社团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社会实践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石河子大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针对贫困生较多的校情,建立了党支部扶贫帮困机制,每个党员捐出7月1日的工资作为贫困学生帮困基金,每个教工党支部还通过多交党费的形式长期资助1到2名贫困生。截至2006年6月底,学校在校生中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校以来,无一名学生参与民族分裂活动。

中南大学把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支部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学科支部建设提供载体,形成学科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总之,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壮丽工程和美好事业,需要一代代师生员工同心共创,谱写新章

下载加强监督,促进和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监督,促进和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建设,以及行政建设、文化建设、军队和国防......

    和谐家庭促进简介

    和谐家庭促进简介 以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目标,以人的生命生殖周期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要内容,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途径,立足社区,着眼家庭,针对群众需求,围绕婴幼儿早期教育、青......

    服务社会促进和谐

    服务社会促进和谐 红花岗区忠庄镇志愿者 招募卡1、扶贫帮困志愿者:面向辖区贫困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2、三关工程志愿者:面向辖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开展志愿......

    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和谐

    加强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江苏锋泰钻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现有工会会员521人,占职工人数的100%。为加强工会的基础工作建设,筹建了专门的办公室和职工......

    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发展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名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民族团结 促进和谐发展系 部:机电工程系 班 级:普高11电子信息及应用电子 班主任:张红梅 班长:朱军 团支书:赵霞二0一二年五月十......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长期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 舒绍福 2012-7-24 16:06:55 来源:2012-3-27 爱思想网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合理的、公正的、流畅的社会流动能够化解阶层矛盾,......

    小网格促进大和谐大全

    小网格促进大和谐 ——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金安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方式,在清水河街道试点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