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影响评价试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文具,满分为: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89年12月26日
B.2002年12月28日
C.2003年9月1日
D.1984年11月1日 2.()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样品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4.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保护基本法
C.环境保护单行法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5.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B.物料衡算法
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计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6.拟在河边建一个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 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
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 物浓度是()mg/L。
A.503.4
B.692.3
C.803.4
D.705.6 7.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8.某厂锅炉年耗煤量2000t,煤的含硫量为4%,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计算时 假定燃料中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
A.80000kg
B.136000kg
C.16000kg
D.152000kg 9.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
A.风和大气稳定度
B.温度层结和湍流
C.风和湍流
D.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10.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A.风频
B.风玫瑰图
C.风场
D.联合频率
11.用Pasquill 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U10=7m/s 则大气稳定度为()。
A.强不稳定
B.不稳定
C.中性
D.缺条件,无法判断
12.某拟建企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甲和乙两种气体,经计算有害气体甲的卫生防护距离为66m,有害气体乙 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30m,则该企业制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应该是()。A.150m
B.130m
C.200m
D.300m 13.在一个沿海城市城区的某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计算其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Pi为5.0×108m3/ h,则一般情况下,该项目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应小于()。
A.16-20km
B.10-l4km
C.6-10km
D.4-6km
14.某厂的鼓风机产生噪声,距鼓风机3m 处测得噪声为85dB,鼓风机距居民楼30m,该鼓风机噪声在居 民楼处产生的声压级是()dB。
A.75
B.68
C.65
D.60 15.上题中如居民楼执行的噪声标准是55 dB,如果要达标,则居民楼应离鼓风机的距离是()m。A.65
B.85
C.75
D.95
16.有一列500 m 火车正在运行。若距铁路中心线20 m 处测得声压级为90 dB,距铁路中心线40m 处 有一居民楼,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是()dB。
A.87
B.84
C.80
D.78 17.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处,间隔可以为50~100m,大型项目也可以取100~300m。A.1m
B.2m
C.3m
D.4m 18.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0.002 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 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dB。A.41
B.61
C.47
D.48 19.用压力式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反铆接改为焊接,液压代替锻压等降低噪声的措施是指()。
A.利用自然地形物降低噪声 B.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 C.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D.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
20.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 声级称为()。
A.倍频带声压级
B.昼夜等效声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等效连续A 声级
21.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项目边界往外()评价范围一般能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
A.100 m 内
B.150 m 内
C.200m 内
D.300 m 内 22.城市4 类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70 dB,55 dB
B.65dB,55dB
C.70 dB,60 dB
D.60 dB,50 dB 23.生态影响评价的分级根据评价项目(),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为1、2、3 级。
A.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程度
B.投资规模
C.对生态影响范围的大小
D.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 24.为掌握候鸟迁徙的规律、变化,在下列生态调查方法中最好采用()法。
A.野外调查
B.遥感技术
C.访问专家
D.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25.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项目要对类似项目调查,收集国内外类似工程资料,进行类比分析。
A.1 级
B.2 级
C.3 级
D.1 级和2 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A 准备阶段
B 正式工作阶段
C 报告书编制阶段
D 汇报阶段 2.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A 数学模型法
B 物理模型法
C 类比调查法
D 专业判断法 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所根据的条件是()。
A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B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 建设项目的规模
D各种受纳污水的地表水域的规模
E 受纳污水水域对水质的要求 4.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预测模式,污染物可以分为()。
A 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 酸和碱
D 热污染 5.Pasquill法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参数。
A 气温
B 地面风速
C日照量
D 云量 6.土壤流失量的计算一般可用美国wischemler和smith提出的通用公式,需要的因子有()
A降雨侵蚀因子
B土壤可蚀性因子
C地形因子(坡长、坡度)
D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 7.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A.指数法
B.矩阵法
C.图形叠置法
D.网络法
E.动态系统模拟法 8.下面()属于面源污染源。
A.农田排水
B.工矿管道废水
C.矿山排水
D.城市路面排水
9.从机制上面讲水体自净分为()。
A.物理自净
B.污水人工处理
C.化学自净
D.生物自净
10.河流水质预测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A.河流为恒定流动
B.持久性污染物
C.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D.河流混合过程段
E.河流充分混合段 11.关于氧垂曲线,正确的是()。
A.氧垂曲线的最低点称为临界氧亏点
B.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量
C.氧垂曲线图上临界氧亏点的右侧,耗氧大于复氧
D.在临界氧亏点处,耗氧和复氧平衡
12.示踪实验法中,示踪物质的选择要求有()。
A.在水体中不沉降、不降解、不产生化学反应
B.测定简单准确
C.经济
D.对环境无害 1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防治对策应该从()环节上考虑降低噪声。
A.声源
B.噪声传播途径
C.受声敏感目标
D.企业管理 14.下列()是从声源上考虑降低噪声的方法。
A.通过置换改变敏感点使用功能
B.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
C.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
D.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15.对于一个生态影响评价2级项目,在其评价成果中应提交以下哪些图件?()A.地理位置图
B.植被类型分布图
C.土地利用现状图
D.珍稀动植物分布图
E.景观生态质量评价图
三、问答题(共30分)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有哪些?(6分)2.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的什么。(5分)
3.按影响结果划分,土壤环境影响可以分为什么类型?(4分)4.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4分)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6分)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概念及分类。(5分)
四、计算(共15分)
1.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其在B类稳定度,10m高度处平均风速2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已知γ1=0.282,α1=0.914,γ2=0.057,α2=1.094,p=0.15)
2.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220mg/l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请提出该厂COD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第二篇:环境影响评价试卷答案整理
名词解释
环境 科学定义: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工作定义(法定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出的状态。环境标准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群健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它是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环境影响:指人类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作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环境风险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环境风险评价 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只在一项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又称环境影响分析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政策、法规和规划、计划的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综合的预测评价,并在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采取预防措施或其他补救措施,对该战略进行修正或寻求替代方案。区域开发:是人类限定的地区,限定的时内环境及资源条件利用的行为。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范围和环境条和谐的条件下,人和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 人类活动的阀值。
填空题
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环境质量及其价值现状评价、包括区域土壤环境背;影响因素的识别、影响对象的识别、:类比分析法、列表清单发、生态图法、不可恢复影响。
:建设项目的工程的工程特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即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可以将环境风险分为化学风险、物理风险、以及自然灾害引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包括: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开发对象的可选择性;区域性、动态性、学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机会成本法、维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简答题
1、我国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根据评价对象分为哪几类?如何进行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新建、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类是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牧业、海岸带等开发区等,有些开发区实际上是多个建设项目的综合;第三类即是对国家的政策、法规、计划、规划等的实施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2扩建工程,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①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指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的项目做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者以往尚未有过的。
②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指可能对环境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缓减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容易找到的。这类项目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其中个别环境要素或污染因子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可附单项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③只编写环境管理登记表的项目: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项目,不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只需要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大纲审查内容:评价工作大纲的目的性;评价区域划分、监测布点和专题设置的合理性;评价因子的针对性;测试手段的实用性;工程分析的完整性;监测周期和采样的代表性; 预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预测工作深度的保证性;经费概算的合理性。(4)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大气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5、地面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6、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
7、环境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
8、土壤及农作物现状与影响预测分析
9、人群健康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包括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和人群健康影响分析两部分。
10、生态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包括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海洋生态等不同的生态系统。也可分为森林、草原、农田等典型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评价其现状及建设项目对生物和其生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涉及到土壤农田、水产等资源问题。
11、特殊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影响预测和评价: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自然遗迹、疗养区、学校、医院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地区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这些地区的影响预测及评价。
12、建设项目对其他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振动、电磁波、放射性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其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3、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及建
议。
1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15、结论及对策建议16.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2、论述环境质量的价值
康价值”(生存价值); 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即“文化价值”; 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即“经济价值”(发展价值); 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即“生态价值”。
环境质量价值的取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人类的社会行为也影响着环境质量,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环境建设越好,环境质量的价值也就得到提高,反之环境质量的价值就会下降。
3、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估有什么意义?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以及产污环节分析
3、污染源强分析与核算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分析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7、补充措施与建议 后评估的内涵和意义;一是对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难以预测的长期的潜在性环境影响,应在工程投入运行后进行事后评估;二是对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事后验证,验证的内容主要是出现了哪些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在报告书中是否预见到了,提出的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后评估的主要内容;
1、有关工程概况的验证2.环境保护建议与措施的验证3.某些重点评价要素的验证
4、加拿大大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各有哪些部分组成?确定权值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类?Brown水质指数的权值是如何确定的?
(1)加拿大大气质量指数的构成:特定污染物指数、城际大气质量指数、工业排放量指数。水质指数:城市河水污浊度指数、城市给水微量金属指数、鱼体含汞量指数。(2)经验估计法、意义推求法、公式计算、调查统计法、序列综合法、因子分析法
(3)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参数“重要性评价”的平均数,“1”代表相对重要性最高,“5”代表相对重要性最低;确定最重要评价参数,将溶解氧的“临时权”定为1.0;计算临时权重,用其他参数的“重要性评价”平均数去除溶解氧的“重要性评价”的平均数,得出各参数的临时权;归一化处理,用各参数临时权的总和去除各参数的“临时的权重”,得出各参数的权重。
第三篇: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试卷96分
1.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2.()主要用于涉及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道、管道等“线型”影响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A.系统流图法
B.层次分析法
C.叠加图法
D.情景分析法
3.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来配置要素。
A.人口计划规模
B.经济发展规模
C.环境承载能力
D.资源需求总量
4.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规划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其中包括环境绩效。
A.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B.价格理论 C.产业竞争与规制理论
D.产业组织形态创新理论
5.开发区定位包括()和产业定位。
A.区域定位
B.经济定位
C.社会定位
D.功能定位
6.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C.研究风险减缓措施
D.认清风险危害
7.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8.()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规划目标或者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目标约束性原则
B.责权对应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广泛参与的原则
10.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11.()明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降低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D.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12.下列关于环评听证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听证会的个人和组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B.旁听人应当遵守听证会纪律,且不享有听证会发言权
C.新闻单位采访听证会,应当事先向听证会组织者申请
D.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人数一般不得少于20人
13.在开发区工业用水量预测中,往往用不同行业()用水量类比法进行确定。
A.单位产值
B.企业规模
C.总产值
D.企业数量
14.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对外来影响的自净能力。
A.建设项目
B.环境系统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15.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下水等,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A.调查内容
B.评价项目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2.多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确定规划环境影响的地域范围通常需要考虑()等因素。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
B.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边界
C.规划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
D.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E.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划等
2.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确定流程中,评价标准的选取应遵循()等原则。
A.尽量采用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或国际标准
B.对于缺少相应法定标准的,可参考国内外同类评价常用标准
C.基于评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确定理想值标准
D.通过“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及协商”确定评价标准
E.尽可能选用简单实用的定性描述性评价指标
3.从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角度,对于典型工业行业可根据()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与减缓措施。
A.清洁生产
B.能源转换技术
C.热能集中处理
D.循环经济
E.生物多样性保护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等原则进行现状调查。
A.全面性
B.可行性 C.针对性
D.效用性
E.动态性
5.环境治理方案优化比选,主要评价()等内容。
A.技术水平对比
B.治理效果对比
C.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
D.环境效益对比
E.污染物毒性对比
6.进行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时,开发区综合论证的主要内容有()。
A.总体发展目标的合理性
B.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C.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
D.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性
E.生态系统的兼容性
7.()是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同时也是达到应急预案最终效果的关键。
A.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B.避免事故的发生
C.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D.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E.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下列()属于开发区工业用地内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A.企业间的组合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
B.相互干扰或易产生二次污染的企业是否分开
C.是否将污染较重工业布置在远离居住区一端
D.重污染工业是否布置在小风风频出现最多的风向
E.是否符合国家批准的用地指标
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由()等指标构成。
A.目标层
B.准则层
C.描述层
D.扩展层
E.指标层
10.污染物的类比分析法,判断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从(面入手。
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B.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C.项目生产方式相似性
D.环境特征相似性
E.项目区域地貌相似性
11.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主要采用()等方法。
等方)A.影响矩阵法
B.图形重叠/GIS 系统
C.数值模拟法
D.网络与系统流程图
E.累积因子法
12.开发区用地布局规划通常包括()。
A.功能分区
B.产业布局
C.物流布局
D.用地布局
E.环境布局
1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包括()。
A.综合性法律
B.单行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及地方性法规
E.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14.在进行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时,应重点调查(境问题和发展趋势。
A.环境保护目标
B.区域环境资源
等环境敏感因素,分析现有环)C.环境质量现状
D.环境承载力
E.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15.《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具有()等特征的区域。
A.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B.生态敏感区
C.工业园区
D.生态脆弱区
E.社会关注区
3.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把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全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Y.对
N.错
2.在污染源调查与评价过程中,污染源普查的表格由调查人员填写。
Y.对
N.错
3.我国在环境管理中执行污染源排放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双轨制。
Y.对
N.错 4.区域规划指标是实现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定性判断指标。
Y.对
N.错
5.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项目,必要时可忽略环境问题。
Y.对
N.错
6.开发区的范围必须在城市规划范围内,或者在乡镇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内。
Y.对
N.错
7.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和装卸设施尽可能露天、半封闭布置。
Y.对
N.错
8.在涉及节水的建设规划中,如果没有中水回用的规划内容,在环评报告书中需提出相关建议。
Y.对
N.错
第四篇: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以及竣工验收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预防为主”政策的执行,与“三同时”制度连结在一起成为控制新污染的主要制度。第二,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程序上保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职责权限比较明确,操作性强。第四,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简化管理程序。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以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登记表。第五,实用性强。可对优化选址布局、工程设计、防治措施、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决策依据。第六,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有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领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核技术应用单位在申领许可证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一致。
核技术应用单位应委托有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文件完成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从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
准》以及有关的大气、水等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进行核技术应用环境影响评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
(1)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A.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
B.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的除外);
C.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
(2)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A.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B.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C.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D.使用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E.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3)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A.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B.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4)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活动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项目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或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为我国首创。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起,成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控制新污染产生的非常有效的法律制度。是“预防为主”政策的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同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具有较强的法律强制力,所有适用对象都必须必须遵守,如若违反,不论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后果,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第二,环境管理紧密结合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三个程序,并提出了时间要求。
对于核技术应用项目的“三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是这样规定的,“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性工作场所的放射性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对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销售、使用、贮存的场所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贮存的场所,在其新建、改建或扩建时,场所的辐射监测、辐射屏蔽以及按规定对生产的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包装、贮存的设施设备,包括放射工作场所入口控制设备、安全连锁装置、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等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三同时”分为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管理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a.项目建议书阶段: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审查建设项目选址及环境影响简要说明,出具建设项目选址及立项环保受理意见; b.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c.初步设计阶段:审查环境保护篇章,审查环评审批意见和所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环保设施投资概算落实情况。对环境影响大、处理技术难度高的污染项目,进行环保治理设计方案专项审查。
d.施工到试生产前阶段:检查环保设施建设进度和环保资金使用情况,批复建设单位申请试生产报告。
e.竣工验收阶段:检查环保设施运行结果,提出竣工环保验收审批意见。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竣工环保验收申请(特殊情况,经批准同意,验收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分期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应办理相应分期环保验收手续。
4.竣工验收制度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竣工验收是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制度。
A.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
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竣工验收主要是放射性防护设施的验收。建设单位在项目投入运行前应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提交以下验收材料:
a.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b.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c.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环境保护监测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辐射环境监测站编制。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执行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b.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c.对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核查后,可直接在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上签署验收意见,作出批准决定。
d.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e.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f.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g.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材料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h.违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建设单位处以罚款、责令停产等处罚。
i.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
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j.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申请报告、申请表、登记卡以及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D.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a.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b.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c.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d.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e.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f.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g.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h.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i.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责任编辑:jcj
第五篇:环境影响评价
一、简介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问题与由来
1.2.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 1.4.中美环境影响评价比较
1.5.中国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与作用
1.6.环境影响评价的种类
1.7.何谓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1.8.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区别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2.1.法律
2.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2.政府部门规章
2.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2.5.环境标准
2.6.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标准格式
1、总论
1.1 评价目的
1.2 编制依据
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1.2.2 环境评价规范
1.2.3 建设项目有关资料
1.3 总体构思
1.4 评价原则与标准
1.4.1 评价原则
1.4.2 评价标准
1.5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确定
1.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1.5.3 评价因子的确定
1.6 评价等级
1.6.1 环境空气
1.6.2 地表水环境
1.6.3 声环境
1.6.4 风险评价
1.7 评价范围
1.8 评价工作重点
1.9 评价时段
1.10 保护目标及环境敏感点
1.10.1 环境保护目标
1.10.2 环境敏感点
2、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地形、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
2.1.5 自然资源
2.2 社会环境概况
2.2.1 社会经济概况
2.2.2 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
2.2.3 交通
2.2.4 能源
2.3 区域规划
2.1 城乡总体规划
2.2 城市总体规划 2.3 项目园区规划
2.4 项目工程依托设施概况
3、拟建项目概况
基本情况
建设内容 3 产品质量指标及原料理化性质
总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
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
公用工程
6.1 给水
6.2 排水
6.3 供电、电讯及报警
6.4 供热
6.5 储运
主要生产设备
注:本章内容根据项目拟建工程不同需要进行调整
4、工程分析
4.1 生产工艺及污染因素分析
4.2 物料平衡分析
4.3 环境保护
4.4 项目运行污染物排放汇总
4.5 非正常工况排污及处置
5、清洁生产分析
5.1 清洁生产概述
5.2 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5.3 清洁生产的措施
5.4 小结
6、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6.1 环境对拟建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6.2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筛选
6.3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筛选
6.4 评价因子确定(气、水、声、渣)
7、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7.4 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8、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8.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8.2 施工期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8.1 施工噪声的影响分析
8.1 施工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
9、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9.1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1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1 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环境风险评价
10.1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10.2 风险识别
10.3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0.4 潜在的风险因素识别
10.5 风险类型
10.6 事故概率分析
10.7 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
10.8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0.9 应急监测方案
10.10 应急预案体系
10.11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1、总量控制
11.1 总量控制因子
11.2 总量控制建议
12、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2.1 三废及噪声治理措施
12.2 环保投资估算
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概述
环境保护费用
环境保护效益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小结
14、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分析
14.1 环境管理
14.2 环境监测计划
15、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5.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5.2 规划符合性分析
15.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5.4 环境容量
15.5 环境风险
15.6 小结
16、结论与建议
16.1 建设项目内容
16.2 规划符合性分析
16.3 环境现状
16.4 清洁生产
16.5 拟建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
16.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7 环境风险评价
16.8 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
__.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建设单位委托环评单位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专家技术评审通过后,上报______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
__.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水、气、声、固体废物及其它),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环境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__.环境影响及主要环保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租赁公司利用废旧塑料年产____万m环保型建筑模板生产线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循环冷却水排水与少量生活污水,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绿化。项目废气主要为废塑料粉碎时产生的少量粉尘以及塑料造粒时产生的少量非甲烷烃类气体,对于塑料粉碎产生的粉尘采取袋式除尘措施,对于塑料造粒时产生的非甲烷烃采取集气外排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项目废气排放可达到环保要求。
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少量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场填埋。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塑料破碎机、造粒机等高噪声生产设备,通过选择低噪声设备、优化总平面布置、采取降噪措施等可达到环保要求。此外,采取绿化措施美化厂区环境。
__.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任何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按以上联系方式向环评单位索取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__.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本工程附近的居民、单位、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对本项目关心的公众、社会团体。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公众关于建设项目对所在区域环境影响的看法,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公众的主要影响,公众从环保角度对项目的态度和关注程度,以及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____.公众参与的方式:如有意见可采用上述联系方式进行反映,也可以直接到项目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