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数学教育期末考试总结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与人类文明同时开始,随实践发展,较为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已日益渗透到学科领域中,促进学科改造与发展。
(二)、数学是普通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工具
(三)、向儿童进行初浅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教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向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是儿童生活的需要,是认识世界客观事物的需要
(四)、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能为日后小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儿童入学前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为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并且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儿童对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愿意和喜欢参加数学活动。首先,确定社会儿童水平的学习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掌握,过易或者过难都影响儿童对数学学习兴趣;其次,是能引起儿童积极思维活动的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一切教学活动均要让儿童付出智力上的努力,尽力的独立完成任务,才能吸引儿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也是多途径的,充分依靠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促进儿童思维从互相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二)、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和游戏中感受周围事物的数、量、形,体验儿童数学的重要性,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
1、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和要求。选择内容是应切实考虑到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的要求,并在此原则指导下确定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2、符合数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一些初步的知识。应是数学的;简单的数学初步只是;认识十以内数以及空间和时间的简单知识;量是物体或者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量:连续,个数可以数的,不连续:不能用个数数的
3、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为入小学做准备。考虑日常生活以及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遥遥的一些知识,为入小做准备;理解十以内的数
4、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规律性和年龄特点:任务,内容,方法,认知规律
教育学角度:幼儿对数概念的认知发展规律又称之为掌握其他数学知识的可能性,认知发展规律应是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出发点
幼儿掌握自然数:基数和序数。两方面都要经过感知集合和排序的数前准备阶段。教师应从知识出发,灵活掌握教学内容,使每个幼儿经过一定努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数学教育内容包括:感知集合、数、形、量、实践、空间以及方向
一、感知结合:物体分类;认识1和多 以及其关系 ;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
备注:考虑幼儿全面发展,要考虑知识体系 幼儿时期数学概念的发展和规律;长度、体积、温度等都是量;掌握数学概念有一定过程考虑幼儿接受能力;认识基数的能力要早于掌握序数;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以及同一个班级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二、十以内数:十以内的计数(包含数的世纪含义,是的性质,相邻数和十以内自然数的等差关系);十以内的序数;十以内数的组成;认读和书写十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三、十以内的加减法
四、简单的几何体知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间的关系
五、量的初步知识:大小、长短、宽窄、粗细等;量的逆排序;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自然测量
六、空间方位的初步知识:向前向后向走向右
七、时间的初步知识:早晚午、今明、一周七天;时钟长短针等
四、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的发展(重点)
一、两种观点,两条道路:走量的道路,主张扩大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增加知识量,借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走质的提高道路,不增加现有的幼儿数学教育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找出现在的大纲内容中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内在因素
二、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利因素
1.数量关系。同时学习初步的知识,掌握数量关系,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目的 2.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有两种水平:记忆水平上的掌握,因而知识不段迁移;理解数概念从而运用推理获取新的知识。
三、现有学前儿童数学内容中的数量关系
12种:一和许多、对应、大小和多少、等量、守恒、可逆、等差、互补、互换、传递、包含、函数关系
要求:突出现有的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是对原大纲内容在深度上的提高,幼儿作出相应的思维努力;幼儿是否具有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可能性
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切实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途径:数学课、游戏、各种教育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数学教育以及数学角等
(一)、数学课
概念:指成人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全体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并发展幼儿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
特点:可经过缜密筹划,而不是随机偶然;内容是指专项教学;集体、小组和个人等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幼儿的一种活动;数学课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于数学内容的教学活动,不论是以集体、个人的组织形式出现,数学活动的含义更为广泛
几种类型:集体数学课;集体、小组结合的数学课 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兼用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两种形式;小组个人相结合的数学课,这种类型数学课是在一节数学课的时间内用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二)、游戏及种类: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
采用各种材料的玩具的数学游戏;建筑游戏中的数学教育;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玩沙玩水;体育游戏
(三)、其他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参观动物园,体育,美术,音乐
(四)、日常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五)、数学区角:它是幼儿活动的场所,专辟的一个小区域
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启发探索、讲授法)
一、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来操作直观焦距,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
1、操作法理论依据:主要是以心理学的思维结构发展的内化学说,即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理论。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在操作和积极探索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有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进而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
2、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在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途径,我们应将操作运用到数学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去.3、强调以下几点:明确操作目的;为诱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给儿童充足的操作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影响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看操作行知,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和积极思考的探索。向全体幼儿和个别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讨论操作的结果;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年龄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戏法:数学学习的游戏法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数学游戏;操作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活动;口头数学游戏活动;竞赛型的数学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活动
三、比较法:它是通过两个(组)或者两个(组)以上的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数量形方面的相同与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
1.按比较的方法可以分为:简单的比较跟复杂的比较。简单的比较:对两个物体量数的比较; 复杂的比较:对两个以上物体数量的比较(连续比较)2.按照比较的排列形式可以分为:对应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重叠比较,并置比较,连续比较; 非对应比较:并排比较,双排比较,不同排列形式比较
3.注意以下几个点:一是观察到物体的数量与特征,再到个数形状的比较;二是要让儿童亲自动手;三是教师自发性的指导下的探索;四是运用重叠并置,连续等比较形式,应有意识地指导幼儿理解对应的含义,对应的特性;五是比较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年龄儿童的具体水平来确定
四、启发探索法: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它是数学活动中启迪幼儿积极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方法。要求:启发探索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并应涉及幼儿教学的全过程;启发探索法和操作法相结合进行;教师善于提问;应让学生在教室的启发下,独立的探索问题;运用启发探索法要面向全体幼儿,个别对待
五、讲解演示法:它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的教具,并结合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和值规则,具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六、归纳演绎: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对物体之间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
以简单为基础;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对个别幼儿 进行个别辅导;边讲边演示
七、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重要性:集合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大,它符合有幼儿掌握初步发展数概念的规律和特点,是幼儿学数前的准备和教育,也是幼儿正确学习和建立初步数概念以及加减法感性基础。感知集合符合儿童认识数的规律,感知集合的教育,不仅是小班学数前必要的准备教育,而且还应贯穿在整个幼儿期数学教育的全过程。
1.儿童数概念的发生起始于集合,笼统感知是指对一组物体不能精确的说出他们的数量,但是能辨别他们是多还是少,前苏联教育家列乌申娜也持这观点 2.感知集合:是幼儿从集合笼统感知到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
3.渗透集合:使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也有利于幼儿从包含关系上来理解数目,联系对数的利用,目的也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数的形成和加减运算集合具有包含关系,集合与子集存在包含关系
八、学前儿童感知教育的发展
(一)、2-3岁在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直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多 这说明了受到学前儿童对物体既不是当作一种结构完整的统一体感知的。
(二)、3-4岁儿童已经逐步感知到集合,对集合中的元素知觉也从泛化转向精通过度。
1.这阶段儿童,重叠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而且,元素逐步达到准确的一一对应。
2.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类似逻辑学上的一个理念,从数学上讲就是集合。实践证明:3岁儿童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像从大小、形状相同的颜色。在教育条件下,小班幼儿已经具有对相同的实物大小颜色长短能力。它不包括集合的包含关系
(三)、4-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元素,并能初步的理解集合和子集的包含关系:提高事物某一特征上的分类能力。在直观条件下,学生在用集和子集做比较,初步理解包含关系。
(四)、5-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用两种方法将集分为子集。能较好的利用集合和子集包含关系
九、物体分类的教学(重点)
一、分类是把相同的或者具有同一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到一起。
分类的意义:分类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性思维发展
二、幼儿对事物几种分类
按对象分 :名称;图案;外部特征;物体量的差异;用途;联系;材料与性质;数量 ;共同特征;
按包含关系分:具体概念(不同水果图片中的分类);一级分类(一堆图中挑出具体一个种类的图);二级分类(按交通工具、玩具、植物等分类);----备注: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集合包含子集,子集被包含于集合中
三、学前儿童分类经验的发展
1.儿童分类的年龄经验和发展趋势:不能分类;依据感知特点分类;依据生活情境分类;依据功用分类;依据概念分类。不同年龄儿童分类情况不同。2.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从第一类到第五类依次变化。4岁以下基本不能分类;
5-6岁,依据物体感知特点和情境分类;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部隐蔽特点进行分类的显著转变;
6岁以后,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功用及内在联系分类。
四、教学要求
1.小班:口头指出一类物体;外部特征;一样不一样;
2.中班:宽窄、厚薄、粗细(数量不超过五个)数量分合起来 再分开 3.大班 大、小颜色 形状 为什么放在一起? 多少
五、教学方法:(P131)
1.非正式分类教育活动:利用生活中的契机促使儿童获得分类经验;非正式方式进行引导,运用分类语言描述儿童作品。
2.正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辨认分类对象的名称特点和差异;说明要求分类的含义;口头指导进行分类;启发幼儿思考探索如何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分类干预条件,以进一步提高分类的难度;讨论分类的结果,以巩固概念和理解同类的关系(包含)
十、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
一、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的一般过程:其重要性是由于数的抽象性以及幼儿的具体形象性决定的----例如,摆弄、触摸相当一段时间内的认识过程
二、10以内数概念的年龄阶段及特点 1.学数前的准备(2半到3半)
2.学会计数的初步理解的实际意义阶段(3半到4岁)。掌握计数的过程;口头数着说;指物点数;说出总数。
影响幼儿计数能力的因素:教育与文化背景;计数的对象或计数方式:空间分布相同,空间排列形式;方式方法也会影响幼儿的计数水平;计数对象并继续保持不变,计数对象较有利于幼儿的计数活动
3.计数能力的巩固和初步数概念形成阶段(较好的表现----较好的掌握计数能力)。认数范围扩大到10;初步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数守恒;数的守恒是指物体的数目不以物体的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认识序数,序数,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作用:发展幼儿数的抽象力能从数的符号引起数的表象
4.进一步认识数的关系以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5-6岁)表现能理解三个相邻数及其关系以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能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以数群为单位,5—6岁时,就发展为按群计数;初步掌握数的组成,指一个数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的数。
(1)数的组成是数群和子群之间存在等量互补和互换关系。是一种概念水平上的运算;是数的组成设计涉及三个数群之间的关系;是三个数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是一种概念水平上的运算
(2)数的组成是抽象加减法运算的基础(3)儿童掌握数组成的心理实质
(4)组成的一般认识过程
(5)掌握数组成年龄特点
十一、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
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方法
1.认识数的含义及其基本方法
含义:教幼儿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用比较两个相邻数结合数的形成的方法认识10以内的数;相邻两个数的比较和转换。如要运用计数,巩固对数的实际含义的认识;突出自然数列本质的关系(多一和少一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可逆性和相对性的发展
方法:按范例数量取物和按数取物;运用各种感觉感官感知数量 2.学习数守恒的方法:同数异长;同数异位;异数等长 3.学习接数和倒数的方法:卡片游戏、口头游戏、拍手游戏
4.认识三个相邻数及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的方法:教幼儿认识三个相邻数的方法;复习巩固对三个相邻数认识的方法;教幼儿理解三个相邻数是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的方法
十二、认识十以内序数的教学
教学方法:采用集中分段教学的方法;运用直观教具向幼儿讲清序数的含义;教幼儿用计数的方法确定序数;向幼儿说明序数的方向;通过操作游戏和活动进行练。
十三、认识十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教学要求 :知道2以上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原来的数和它分成两数之间的关系;分成两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的规律利用数的组成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知识的迁移);运用多种点方法复习巩固十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
十四、10以内加减运算发展的年龄特点
4岁以前不理解加减含; 4-5岁:4岁以后,儿童会自己动手将事物合并或取走以后进行加减运算(必须是运用实物而且是从头开始逐一计数,才能得出结果)。幼儿已经能运用表象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了,是凭借生活经验和应用题中熟悉的情景引起的表象,说明了口述应用题在学习加减中的作用。
5-6岁顺数、倒数:由于儿童思维,幼儿晚期发展起来的学习加减的能力,还有两个特点需要引起注意:减法难于加法;思维:抽象性----个别差异---教育条件,地区文化背景不同等,十五、儿童量的认识发展及教育(解答题。也包括几何,单另放在下个大标题)
(一)、儿童认识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他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实质上是对他们的感知 1.两岁左右:会选择,不会用词汇来表示
2.三到四岁左右:大小和长短也能相对应,能用词汇表示
3.四到五岁左右:对大小长短能依次排序 没有量的守恒的认识 4.五到六岁左右:能理解大小、长短含义及性质
(二)、重量的感知发展(幼儿对重量的感知发展是很重要的)1.三岁幼儿能感知具有量的差异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不同 2.四岁幼儿基本能够运用正确的词汇表示对物体轻重的感知
3.五岁幼儿判断轻重的精确性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够理解和运用轻重词汇 4.六岁幼儿已经具备认识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三)、学前儿童量的排序能力的发展(排序是两个物体按照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规则进行排列)
一、量排序教育的意义:排序有助于学习计数;排序能让幼儿认识序数,建立起数概念;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
二、几种排序:按照物体外部特征排序;规则排序;物体量的差异排序;按数排序
三、排序能力的发展特点
1.幼儿对量的排序能力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排序能力与排序对象的数量有关,年龄有差异
一般年龄特点:三岁时,排序有很大的游戏性,任意性和不稳定性;四岁时,不能配合成一个序列;五岁时,任意性稳定
2.四种排序的特点:正排-逆排-传递性-双重性;幼儿年龄以及认知水平:表现出难易不同先里发展的水平后排序。
(四)、认识量的教学
教学要求:小班:大小 长短 高矮 差别的量。从五个以内物体中找到最大最小
中班:宽窄 薄厚 轻重 大班 相对性 量的守恒。依次排列物体间的传递性与双重性-正确说明理由。学习量的测量
教学方法:比较各种量的方法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量;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练习与游戏 竞赛性游戏
(五)、几何形体与实物形状的联系:几何形体与实物等同-几何形体与实物比较-作为区分物体形状的标准
1.几何形体与实物等同,是将几何形体理解为日常的玩具或物体。例如,圆形,太阳,皮球;正方形,手绢等像这些将几何体与物体相互混淆的想象,反映了幼儿尚未完全认识有关几何形体
2.几何形体与实物做比较 幼儿的图形直觉逐步得到改善,他不把图形与实物等同起来而做比较。如,圆形像盘子,三角形像红领巾等像这种比较称呼,是幼儿正确认识和掌握几何形体名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几何形体作为区分物体形状的标准,幼儿能将几何形体作为模版,按照它来选择或区分物体。如,大盘子,小碟子是圆形的;苹果、皮球是球体等此时幼儿从客观无题出发,以几何形体作为标准,确定物体的形状,既不混淆同时也不比拟,在几何形体与实物间建立起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灵活关系。从而能将有关形体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感知形体方法的发展过程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需要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并且辅之以语言,才能达到对形体的感知。
1.视觉方面 :三岁幼儿感知形体往往草率的看一眼,难以分辨一些相似的形状,如,正方形与长方形,圆形与椭圆形;幼儿眼睛的运动观察图形大小,五岁的幼儿注意图形的典型部分,沿着图形的外部轮廓运动
2.触觉方面:三岁是去抓而不是去摸物体;四岁是一只手摸;五岁时两只手朝相向或者相反运动,用手连续触摸感知物体的整体
(六)、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教学要求:小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中班,长方形 椭圆 梯形;基本特征,正确辨认和命名;区别对待
教学法:
1.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 观察和触摸;通过图形比较和认识; 2.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的守恒
3.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接,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复习巩固对平面几何图像的认识的方法
5.图形分类 分别归类是感知集合的重要内容,也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6.寻找图形与图形相似的物体
7.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七)关于量的关键性经验(P178-182)
十六、学前儿童对几何体认识的发展
(一)学习几何体的意义:能帮助幼儿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做出辨认和区分;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入小学学习几何体做准备
(二)学前儿童认识几何体的一般发展过程 1.儿童几何思维发展的转换过程。
(1)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空间概念发展理论:一是认为空间表征是通过儿童动作和动作内化的组织过程得以实现的;二是认为儿童对于几何概念的理解与其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的几何思维经历了拓扑几何、投影几何、欧几里得几何三阶段。
(2)范希乐夫妇——几何思维发展水平理论:儿童对几何图形的辨认经过了知觉(视觉或触觉系)辨认和特征(几何图形特征)辨认两个水平。
2.认识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先平面(正、长、半圆、圆)后立体(球体、正方体等)3.形体的感知与词的联系:从幼儿感知几何体的外部形状到能用相应的词给与表达,其发展过程是从配对到指认到命名。
4.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发展。前组合阶段:不能完成简单拼图任务;零散组合阶段:使用尝试错误完成简单图案框架,整体上看待图形;图像阶段:使用尝试错误将几个图形连接成一个图形(通过图案轮廓或线条长度来匹配),开始尝试尝试错误的旋转和翻转形状;形状组合阶段:有意识地将图形组合起来形成新图形,有目的的旋转和翻转。5.图形的感知与词间的关系,是从图形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来观察,没有涉及图形与客观物体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年龄特点
1.三到四岁,在正常的教育下达到以下水平:对平面图形就有较好的配对能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椭圆,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大部分儿童可按照范例找出相应的图形;大部分儿童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能达到正确认识的水平;可配对-指认-命名,可按图形找出周围相应的物体
2.四到五岁,中班幼儿认识能力初步加强,扩大了正确认识平面图形的范围,可正确认识长方形,半圆形,椭圆,菱形、梯形;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是指图形中角和边的数量;对相似的图形进行比较,找相同于不同;做到图形守恒,不受大小颜色排放顺序的影响;理解平面图形的角半关系(分合拼拆);使用平面图形搭拼物体来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3.五到六岁,以上能力具备,有表现为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关系。理解图形间的较高等的组合关系。例,长方形可分成四个小长方形,一个梯形能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可以在一定抽象水平上概括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 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到四边形;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能正确的命名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例如,正方形不能滚动;圆柱体上下两面一样大的原型,中间一样粗,会前后翻滚
十七、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发展
空间方位的概念:任何客观物体在空间中均占有一定的职位,并且同周围的事物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是数学对象研究之一
空间方位的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空间定向到以客观为中心的空间定向发展过程:以自身为中心确定方向;以客体为中心确定方向;从客体出发,确定其他客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扩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展
2、学前儿童空间概念发展规律
(1)上下-前后-左右:小班,上下;中班,前后;物体间的上下前后运动上下前后,向前向后;大班,左右;左右的关系
(2)近的区域-远的区域: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展而不断扩展的。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1、3-4岁(小班)。该阶段的幼儿基本能过较好的辨别上下的空间位置,开始学习辨别前后方位,仅限于直接感知范围内。2、4-5岁(中班)。该阶段是幼儿空间概念快速发展时期,他们能够较好的辨别前后的空间方位,并且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能够辨别离自己身体较远的物体和稍偏离上下、左右、前后物体的空间方位。3、5-6岁(大班)。基本能过正确辨别上下、前后,能把空间分为两个区域(左或右、前或后);把其中一个区域分为两部分;能确切标出空间位置的中间点;还不能完全做到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的能力初步发展。
十八、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发展
(一)时间概念
时间是物体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幼儿认识时间是感知问题物体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在意识中的反映
(二)时间的特点:时间具有流动性和不可逆性;具有周期性,(是流动但有周期);没有直观表象,摸不着,它是通过某种媒介认识时间的,时间可被人们认识和测量
(三)认识时间的一般特点
掌握时间概念比较困难:使用时间的词汇,大多数表示事件的不确定阶段的词汇;使用时间单位的词汇,也不能确切理解含义。幼儿认识时间,往往具有直观形式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认识时间的年龄特点:3-4岁掌握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能认识一天中主要组成部分;4-5岁较好的理解早晨夜晚等;5-6岁理解时间的间隔单位
十九、数学的概念:研究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科学,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现实世界。
二十、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P14-16)
(一)、儿童早期数学概念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体验过程。过程中,受思维发展的影响表现出一些具有过渡性质的特点:
1、从具体到抽象。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成为思为主体。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从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依赖于幼儿心理和生理成熟、数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2、从个别到一般。儿童对集合概念的理解从一类相同事物扩展到一类不同事物,再扩展到不同类的事物可以共组集合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样儿童对数量关系的意义的理解就由个别化的意义扩展到一般性的普遍化的意义了。
3、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逐渐走向内化动作的过程,数学学习也经历这样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给年幼儿童尽可能提供动作水平上的操作,它既符合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需要,也更有助于幼儿完成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的心理转化。
4、从不自觉到自觉。由于幼儿大脑的生理发育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而有而思维发展也就遵循这样的过程。幼儿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尚未能从具体的事物中抽取出本质的数量特征,而常常会停留在具体的经验和外部动作上。随着思维和语言发展,动作逐渐内化,幼儿就会不断提升对其动作和思维的意识程度。
5、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对学前儿童来说,从自我中心化到社会化是其思维抽象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帮助幼儿在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去自我中心”,提高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很重要。
(二)、儿童早期数学学习起始于动作
(三)、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过程需借助于表象作用
(四)、儿童早期数学概念的获得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性互动过程
(五)、儿童早期数学概念的获得需要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背景
二十一、不同幼儿园课程模式与早期儿童数学教育(P41-45)
(一)、蒙台梭利课程与早期儿童数学教育。
1、蒙台梭利把抽象的数学逻辑思维变成大量可进行实务操作的具体活动,让儿童在动手操作发现和认识各种数学知识和原理,来帮助幼儿获得坚实的数理基础和数学逻辑思维模式。数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初步的数理逻辑能力,数学教育的内容是让幼儿形成数概念和数的初步运算能力。其指导思想是通过感官、触摸等方式学习抽象数学知识。
2、蒙台梭利课程中数学教育涵盖了算术、代数、几何三大方面的内容,数和量的认识、基本四则运算是主要内容。蒙台梭利针对不同数学教育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材料:数棒(感受1-10的数量)、砂数字(儿童前书写)、纺锤棒(数字与数量的关系)、粉红塔(对大小的认识)、三角形板(认识了解三角形及其与多边形的几何关系)、棕色塔(逻辑思维能力,正确辨别粗细)
(二)、海伊斯科普课程(High/Scope)与早期儿童数学教育
1、该课程发起于1962年,由韦卡特等人带动,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帮助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摆脱贫困的学前教育方案。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课程非常关注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
2、该课程强调儿童数理逻辑知识的获得是儿童自我经验建构的过程;强调从儿童生活活动经验入手发展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强调教师要作为儿童数学活动环境的和材料的提供者,活动课程的鼓励者。
(三)、格里芬“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教育
1、“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由美国莎朗·格里芬和罗比·凯斯等在有关儿童早期数概念发展的研究中提出,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数字感知能力,使其获得数字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能力。
2、“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包括五种数字表征形式:实物表征(实际物体表征数字)、图片表征、排列表征(横向连续的空格表征数字,用表示距离的语言描述数字)、高度表征(用条线图和刻度表征数字,表示高度的语言描述数字)、循环表征(钟面,刻度盘)。
二十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P98-104)
(一)、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评价的内容和的方法
1、评价内容:
(1)对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考虑目标的适宜性—活动目标应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考虑目标和谐性—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个体需要,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教师反思和评价目标的可落实性(活动设计)和实际达成度(活动进行综合活动完成后)问题。
(2)内容的评价:思考所选内容是否包含活动目标,内容数量不宜过度或过少;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生活性,是否能让幼儿有更多的亲身参与;内容和材料的选择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环境材料与所选内容相适宜。
(3)方法的评价:教与学。方法的选用是否科学关系到教育目标实施效果的好坏(采用正确,活动开展顺利,效果良好;反之....);方法符合年龄特点。
(4)过程的评价:注意活动过程结构是否严密,有逻辑;是否能充分利用活动环境,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充分的与材料互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5)环境的评价:心理环境,是否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物理环境,时间和空间上是否保证幼儿自主开展活动,是否创设对幼儿有激发性的环境;材料的丰富性和功能性。
2、评价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
(二)、数学教育活动的观察(文献)记录——学习故事
1、通过对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行动的连续性描述来展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展示学习与情境的多方面联系,强调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记录、评价方式。
2、格式:观察(实况详录法—儿童在一段时间或事件中的行为、语言、与教师互动、幼儿背景信息);评价(儿童学习兴趣、学习品质、与同伴间互动、教师对儿童的关注理解);下一步指导计划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
1、数学教育活动反思
(1)目标反思:年龄适宜性,目标陈述是否清晰
(2)过程和结果反思:过程,儿童对活动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易引起兴趣,活动中融入游戏、竞争、小组合作。
(3)情境创设和材料运用的反思:设计材料时考虑活动内容、儿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材料呈现方式及时间。
(4)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技能指向为主(语言,材料运用,教态,教师支持性策略)
(四)、提升教师反思能力的措施:从主观上去调动教师进行反思(意识到自己是教研活动的主体);从客观上去创设促进教师进行反思的条件(丰富教研形式,搭建学习的平台,小专题研讨等方式引导教师进行研讨。有利于改善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反思状况,促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第二篇:学前数学教育
简答题:
1数的组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何教育意义?
1、数组成的认识,是理解加减运算的基础。
2、数的组成学习,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数的组成学习,有助于幼儿对组成中蕴涵的数量关系的感知理解。
2.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念。
1,、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2、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3、数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原因。
3.述幼儿数学教学是组织形式。
1、集合组织活动。
2、小组组织活动。
3、集体与小组相结合的组织活动。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及对数学的兴趣。
三、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5.述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学前目标是教育者制定的。
一、儿童的发展。
二、社会的要求。
三、学科的特性。
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
6.儿童数学教育中常见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一、操作法。
二、游戏法。
三、比较法。
四、讨论法。
五、发现法。
六、讲解演示法。
七、寻找法。
7.述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总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1.认知方面的目标
(1)帮助儿童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培养儿童运用数的相关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过程结果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1)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中事物的数、形、量、空间与时间等的兴趣,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与游戏具有好奇心、探究欲。
(2)初步培养儿童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1)培养儿童正确使用数字活动材料的技能
(2)培养儿童形成做事认真、仔细、坚持、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8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三岁至七岁的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个阶段
第一阶段(3岁左右)———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第二阶段(4-5岁)———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 第三阶段(5岁以后)———简单的实物运算阶段
9.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
1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 2.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3.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4.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 5.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的指导要点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组成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数的组合与分解,而且有助于加强幼儿对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抽象关系的理解,为后续的加减运算打下一定的基础。1.操作为先,体验为主。学习组成最好的方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10以内个数的组成。例如;教5的组成,可以提供给幼儿每人5个塑料花片和纸,画片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一纸的3分之2处画一直线,并在3分之2处部分的左上角画红色圆点,右上角画蓝色圆点。3分之1部分的上面写有数字5和分的符号。2.归纳规律,提升概念。“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幼儿学习了较小的数组成基本掌握了数的分合关系以后,教师应当结合讲解,帮助幼儿归纳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互换和互补的规律,以5的组成为例,结合演示教学具可做如下归纳:1互换关系2互补关系
2.为什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探索性?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是指;幼儿应对有关数学教学内容有所感知,有所体验。对这些教育内容获得较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不是让幼儿在此阶段对教学的某一内容形成科学的概念。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是指;数学教育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如能注意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幼儿感到数学在他们身边,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更会关注周围环境中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探索性是指:当代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儿童数学修养的培养,数学修养包括:探索、猜想、逻辑推理能力,也包括有效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实际,谈谈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
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例如: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等。
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标记,让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结合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4.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从具体到抽象。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材料,但数学知识却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才能获得。例如小班幼儿往往能说出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但却不容易抽象出家里一共有几个人;有些幼儿在学习数的组成时,也会受日常经验的平分观念的影响,如某个幼儿认为“3”不能分成2份,“因为它不好分,除非多一个下来。”
2.从个别到一般。学前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仅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也存在一个从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通意义的过程。例如,有些幼儿在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往往会认为与一张数字卡相对应的只能取放一张相同数量物体卡片,把数字与个别物体相对应,而没有理解为可以取多张,只要数量相对应就行。
3.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有些小年龄幼儿在完成数数的任务时往往要借助外显的动作,如用手一一点数,扳手指数等等;而到了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数经验的逐渐积累,一般幼儿都能在理解符号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学习10以内的列式运算,当然这种不借助动作而内化完成的心理运算是与幼儿初期所经历的有关数运算的外部演示操作密切相关的。这种充分摆弄操作实物的外部动作过程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字中的抽象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加减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号所代表“和起来”与“剩下”等意义以及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
4.从同化到顺应。所谓同化,是指个体将外部环境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则是指个体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去适应外部环境。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这两种反应形式是同时存在的。幼儿在完成一个涉及数的任务,如幼儿在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过程中,往往是以其原有的认知图示和结构去同化它,采用目测的认知策略去解决这一问题,当获得成功时,也就是其获得平衡的过程。由同化到顺应的自我调节是幼儿在不断积累数的相关经验,建构并重新建构其数概念的过程。
5、从不自觉到自觉。幼儿往往对自己的思维的过程缺乏自我意识,只要是因为其动作还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还停留在具体动作的水平,还没有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其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其动作的内化程度有关的。如有些孩子在用语言归纳或表述自己的“数行为”或操作结果时,其自我意识,既自觉程度较差,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前儿童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在操作活动中用语言概括、表达、交流,以不断提高幼儿对其动作、思维的一是程度,促进幼儿的内化,帮助幼儿认知由“不自觉”向“自觉”过度。
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他们在思维上的自我中心化特点只关注于自己的动作且不能很好的内化,更不可能关注到同伴的数思维或与同伴产生基于合作、交流的、有效的数行动。当幼儿能够在头脑中思考自己的动作并具有越来越多的意识时,他才能逐渐克服思维的自我中心,努力理解同伴的思想,从而产生真正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在交流与互学中得到启发。
5、叙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这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有目的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制定每一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也是有计划的向幼儿施加影响,在数学教育中,每个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都是按照学年学期目标进行系统的思考,精心设计的。
2、教学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数学现象。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遇到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但这些不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关注,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这些现象。
6.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再设计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时应着眼于促进儿童得到全面、整体的发展。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考虑儿童原有基础,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应以儿童的身心的发展成熟程度及可接受水平为基础,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可盲目滞后。二是指数学教育活动设计应以促进儿童发展为落脚点,牢牢“发展”这个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无论是在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方法和组织形式的运用等各个层面都要以如何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依据和准则。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一般来说,他是只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体。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应当在重视儿童主体性和自我建构数概念的同时,适时、适地、适宜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1是指首先是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和认识,其次才有可能落实和体现在活动设计的行动层面。2.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应当在重视儿童主体性和自我建构数概念的同时,适时、适地、适宜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即在活动设计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教师的角色以及对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指导,在互动中促进其社会建构。3.教师的主体性发挥,首先体现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对自身参与活动态度的认识和把握上。4.教师的主体性发挥还体现在数学活动设计中对教师介入角色的定位和把握上。
(三)参透性原则
所谓参透性原则是指在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数学与儿童的生活、与各种不同教育领域的内容、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与方法加以有机的融合,将其作为一个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对待儿童的早期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遵循参透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教育内容与其领域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二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形式应体现渗透和整合。
(四)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是科学的。1.内容的科学性2.方法的科学性。一,根据内容性质选择相应的方法。二,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五)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设计数学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数学知识本身严密的系统性、逻辑性,体现出内容的循序渐进和系列性。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必选按数学概念的等级循序渐进,同时按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抽象过程从动作表真到形象表真到符号表真,促进而儿童从形象思维到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7.结合幼儿园实际经验谈谈口述应用题的教育
应用题通常是指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他的结构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一.从结构的分析入手
这不仅世界大口述应用题的需要,也是学会口编应用题的需要,要了解应用题情节的构成要素,要分析隐含在情节中的数量关系和方法。二.从读题的过程入手
在读题过程中,教师除了口齿清楚,语速稍慢外,还要注意通过初读和复读,加以区别和强化。初读,使幼儿对题目形成一个总的初步印象。能听出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复读,应当进一步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吧题目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理解他们,能说出题中“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三.从仿编入手
教师可以先示范编题,并结合着题目,讲清应用题中的一件事、两个数、和一个问题间的关系,然后让幼儿进行仿编。仿编中,可以先着手让幼儿编与教师题目意思相仿、同样运算方法的题目,再让幼儿参与或补充编题,如教师编道题,讲清一件事,两个数,请幼儿接下去提一个问题。最后,让幼儿尝试独立编题。独立编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教师演示教具,让幼儿编题。二,看图编题。三,根据算式编题。四,根据实物与数字编题。五,根据两个数字编题。六,改编应用题七,让幼儿自由编题
第三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
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
(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
(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
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
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
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
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
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 林嘉绥、李丹玲著;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大版 金浩主编;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委;
4、《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大版。
七、教学时间:56课时。总学时56课时
章 次
课 题 名 称
课时量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用任务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记录、记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七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5
第八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组织数学活动能力集中训练
复习、机动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学前儿童的生活中以及在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意义。
2、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数学是儿童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之一。
二、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他们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在学习初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为入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一、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一)幼儿学习的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感知集合及元素;认识10以内数和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到10以内加减法;初浅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认识常见的量,以及空间方位和时间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技能主要有:对应、计数、简单的加减、自然测量等。
(三)幼儿学习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
(四)幼儿接受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可能性。
二、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
(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依靠幼儿的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和发现数学天赋,为此:
(一)选择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有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数学方法。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数学形式的新颖性。
(四)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以上几方面的任务、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和渗透,而且在同一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
思考与练习(略)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组织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2、全面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分析并把握各年龄班教育内容相互间逻辑联系。
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
第一节 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是实现我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媒介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依据。)
一、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
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符合学前儿童数学要领认知发民遥规律和特点
四、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为为入学作准备的需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
(一)感知集合
(二)10以内的数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四)简单的几休整形体知识
(五)量的初步知识
(六)自然测量
(七)时间的初步知识
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
(一)小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法、时间。)
(二)中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
(三)大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量的知识、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时间。)
第三节 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包含的主要数量关系
(一)小班
1和许多关系 对应关系 大小、多少关系。
(二)中班
10以内数中的相邻两数的关系 等量关系 守恒关系 可逆关系。
(三)大班 等量关系 守恒关系 可逆关系 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互补关系 互换关系 传递关系 包含关系 函数关系。
二、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力因素
数量关系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第四节 国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介
一、前苏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
二、美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简析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
2、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
3、组织一次见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途径、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是实施数学教育所采用的活动形式。
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它是由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参加的数学活动。它有两大型:
(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
(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
二、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运用游戏形式,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过程。
三、其他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
四、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何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教师教的方法,幼儿学的方法 的有机统一。
一、操作法
(一)操作法的涵义及分类
1、涵义: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
2、操作法的分类:
3、操作法的依据及其价值
(二)运用操作法应注意:
二、游戏法
(一)游戏法的涵义
游戏法是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组织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游戏法是以幼儿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二)数学游戏的类型
(三)开展数学教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三、比较法
(一)比较法的含义
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组)或两个(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比较法的种类
(三)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数学教育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四、启发探索法
(一)启发探索法的含义
启发探索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
(二)运用启发式探索法应注意的问题:
五、讲解演示法
(一)讲解演示法的含义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地呈现出来的教育方法。即边讲解边演示。
(二)运用讲解演示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含义
1、幼儿数学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2、幼儿数学演绎法是指幼儿运用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二)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时应注意:
七、运用以上数学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二)教师起主导作用。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计划和记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制订数学教育学期计划的步骤和内容,并实践制订学期计划。
2、懂得设计具体数学活动计划的结构、内容,运用练习形式让学生自选内容设计一次数学活动计划。
3、明确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和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计划
一、学期计划
(一)什么是学期计划
(二)学期计划的内容及步骤
(三)制定周进度计划的步骤
二、数学活动计划
(一)名称
(二)目的(三)准备
(四)过程
三、其他数学活动计划
四、说课
(一)说课的意义
(二)说课的内容
(三)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幼儿数学教育的记录
一、数学教育的记录的意义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的记录
(二)做数学教育记录的意义
二、数学教育的记录类型
(一)日常记录
(二)总结
思考与练习(略)
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计划举例
例
1、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学期计划(北师大版《学前儿童数学教学》P333
例
2、各年龄班数学活动周计划 〈同例1〉
例
3、活动名称 大象过生日〈大班〉《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概论》P119
例
4、活动名称《寄“信”》〈大班〉 同例1
例
5、《小白兔拔锣卜》(小班)北师大教材P107
例
6、认识数学2(小班)同例3
例
7、认识球体园柱体的活动设计(大班)《启蒙》天津97.1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教育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懂得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其对幼儿学习数要领的重要性;
2、能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年龄特点。
3、教会学生能表述分类的内涵和知道幼儿有哪些种分类,掌握分类教学的要求和方法。
4、教会学生初步学会组织和实施“1”和“许多的数学活动的能力。
5、组织学生设计一次“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活动,通过模拟教学体验设计实施教育活动过程。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一、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含义
幼儿感知集合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述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中去。
二、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儿童数概念的发生起始于集合的笼统感知
(二)感知集合是幼儿从集合的笼统感知到形成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和必要的感性基础。
(三)渗透集合思想,使幼儿理解集合的包含 关系,有利于幼儿从包含关系上来理解数目,进而为幼儿理解和掌握初步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
一、2岁—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
二、3岁—4岁儿童已经迈步感知到集合中的元素能不超出集合的界线,而且,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精确的一一对应。
三、4岁—5岁儿童已经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元素,并能初步理解和子集的 包含关系。
四、5岁—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护展。
第三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相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
一、分类的意义
(一)分类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二)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
(三)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四)分类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的几种分类
(一)按对象分类
(二)按包含关系分类
三、教育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四、教育方法
(一)首先让幼儿感知和辩论分类对象的名称、特征和差异。
(二)向幼儿说明分类的要求和分类的含义。
(三)按范例或口头指示进行分类。
(四)启发幼儿思考探索如何进行分类。
(五)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分类干挠条件,以逐步提高分类的难度。
(六)讨论分类结果,以巩固类概念和理解类的包含关系。
第四节 区别“1”和“许多”的教学
1、区别“1”和“许多”的意义
二、教育要求
(一)使幼儿能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二)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三)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词汇。
三、教育方法
(一)首先教会幼儿学会区别1个物和许多物体,然后帮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观察比较教幼儿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三)采用教学游戏以及幼儿操作等方法,让幼儿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学
一、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相等的教育意义
(一)可帮助幼儿准确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二)使幼儿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组的数量。
(三)使幼儿感知到物体组中物体(元素)的数量,从而获得数的感性经验。
二、教育要求
(一)学会对应
(二)在学会对应的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的比较。
(三)能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
三、教育方法
(一)重叠法
(二)并置法
(三)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略)
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计数教学活动的含义、结构和发展,了解计数活动的意义;
2、理解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掌握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概念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3、认识10以内基数、序数和数组成的知识和实施教学要求。通过示范和练习基本掌握其教学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计数活动
一、什么是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其结果表现为数的形式。
二、计数活动的实质
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
三、计数活动的结构与发展
(一)内容方面 口头说数----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二)动作方面:手的动作和语言动作。
四、计数活动是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本活动。
(一)幼儿直接认知物体数目只局限于小数量的范围。
(二)国外关于幼儿计数活动价值的研究介绍。
第二节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的一般过程
(一)从具体出发
(二)在大量的感性经验基础上产生对数的认识的抽象成分。
二、学前儿童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年龄阶段及特点.(一)第一阶段(2岁半左右至3岁半左右)学数前的准备阶段.(二)第二阶段(3岁半左右至4岁左右)学会计数和初步理解实际意义阶段.(三)第三阶段(4岁左右至5岁左右)计数能力的巩固和初步数概念形成阶段.(四)第四阶段(5岁左右至6岁左右)进一步认识数的关系及数群概念初步发展的阶段.第三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一、教育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认识10以内基数及其实际含义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数守恒的方法
(三)学习按数和例数的方法
(四)认识三个相邻数及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的方法。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中班)
(一)使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二)会从不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二、教学方法
(一)可采用集中分段教学的方法
(二)运用直接教具向幼儿讲清序数的含义
(三)教幼儿用计数的方法确定序数
(四)向幼儿说明确定序数的方向
(五)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进行练习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的数组成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运用讲解演示法教数的组成
(二)通过操作,启发幼儿探索数的组成规律
(三)运用数的组成规律学习新的组成知识
(四)运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1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识
第六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中班
(二)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中班幼儿认读1-10阿拉伯数字的方法
(二)教幼儿书写1-10阿拉伯数字的方法
思考练习(略)
第七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结合幼儿实际分析阐述学前儿童加减应用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基础上为掌握其教学方法奠定基础。
2、使学生领会口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编应用题的要求、幼儿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的规律等基础知识及它对幼儿学习加减法的作用。
3、教师必须运用范例、见习或模拟教学等方式训练学生学会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数学活动,较好掌握基本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和训练让学生设计10以内加减法教学教育活动以培养并掌握基本教学方法。
4、明确10以内加减应算是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
(一)从具体到抽象。
(二)从逐一加减到按数群加减。
二、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年龄特点
(一)4岁以前,一般来说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
(二)4-5岁,4岁以后,儿童会自己动手将实物合并或取走以后进行加减运算。
(三)5-6岁, 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按数和例数,能不困难地运用到加减的运算中去。
第二节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中的作用
一、应用题的结构
(一)应用题的结构
(二)应用题的特点
二、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法中的作用
(一)口述应用题是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有力工具和必要基础。
(二)口述应用题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无直观材料伴随的口述应用题是发展幼儿加减表象的主要形式
四、幼儿解答口述应用题
(一)幼儿学习的口述应用题的类型
(二)幼儿口述应用题是幼儿学习10以内加减的首要形式。
五、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
(一)编口述应用题的要求
(二)学会编口述应用题的过程
幼儿解答口述应用题→幼儿自编描述口述应用题→模仿口述应用题.第三节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让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掌握应用题结构。
(二)让幼儿学会10以内加减法。
二、教学安排
(一)先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解答和自编口述应用题。
(二)再运用口述应用题向幼儿讲明加减含义、符号和算式。
(三)从2开始逐个数地进行数的组成结合加减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一)学习描述和模仿自编口述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加减法和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二)借助直观教具和口述应用题讲明加减法的含义
(三)教幼儿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及算式
(四)用数的组成学习加减法的方法
(五)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的其他方法
思考与练习(略)
第八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量、什么是连续量、量守恒、量排序、排序的双重性,传递性和可逆性等知识,必须认真领会学前儿童关于大小、长度能力、重量感知能力、排序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并作为实施量的教学依据
2、了解学前儿童量的教学要求
3、运用见习、教师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设计量的教育活动片断,并通过实践体验和初步掌握组织教学活动基本方法和教育技能。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识大小和长度能力的发展
一、2岁左右 能按成人的语言提示选择大或小的物体,但不能用积极的词汇以表示。
二、3岁左右—4岁左右 能正确区分大小和长短,也能用简单的词汇表示。
三、4岁左右—5岁左右
四、5岁左右—6岁左右
第二节 学前儿童重量感知的发展
一、3岁儿童已能感知和判别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物体重量的不同
二、4岁幼儿基本上能用正确词汇表示对物体轻重的感知
三、5岁幼儿判别轻重差异的精确性有较大提高,并能理解和运用“轻”、“重”词汇。
四、6岁幼儿具备了认识物体重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能力
第三节 学前儿童量排序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进行量排序教育的意义
(一)排序有助于学习计数
(二)排序能帮助幼儿认识数的顺序、建立数序概念。
(三)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
二、学前儿童的几种排序
(一)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
(二)按规则排序
(三)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四)按数排序
三、学前儿童排序能力的发展及特点
(一)幼儿对各种量的排序能力的一般发展过程
(二)幼儿排序能力的年龄特点
第四节 认识量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比较各种量的方法
(二)教幼儿量的排序的方法
(三)教幼儿学习量守恒的方法
(四)教幼儿认识量的相对性的方法
(五)教幼儿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略)
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师讲授并使学习了解几何形体方面的知识并能用幼儿语言表达以及懂得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一般发展过程及年龄特点
2、知道幼儿关于平面图形的教育要求,通过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教会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认识图形基本特征和守恒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认识图形间关系的教育方法等。
3、教会学生设计一次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并进行见习和教育能力训练。
教会时间安排
第一节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一般发展过程
(一)认识各种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
(二)形体的感知与词的联系
(三)形体与实物形状的联系
(四)幼儿感知形体方法的发展过程
二、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年龄特点
(一)3岁左右至4岁左右,在正常的教育下,能达到的水平
(二)4岁左右至5岁左右,在小班教育的基础上,中班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
(三)5岁左右至6岁左右
第二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教学方法
(一)认识平面图形的方法
(二)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守恒的方法
(三)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让幼儿认识图形之间关系的方法
(四)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的方法
第三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一、教学要求
(一)教幼儿认识球体、园柱体、正方体、长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二)教幼儿区分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知道平面图形只有长、短、宽、窄,几何形体有长短、宽窄和高低。
二、教学方法
(一)在幼儿观察、触摸几何体的基础上认识几何体的特征。
(二)比较平面图形与几何体以及几何体之间的不同。
(三)运用操作探索几何体的特征
(四)运用泥工、手工和建筑游戏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几何体的认识。思考与练习(略)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2、使学生必须知道学前儿童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理解幼儿认别空间方位的过程、区域。
3、运用讲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幼儿园关于空间方法教学的要求,并初步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
第一节 关于空间方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空间方位和对空间方位的辨别
(一)什么是空间方位
空间方位指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属于空间形式的问题。
(二)空间方位的辨别
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关系的判断.二、确定物体方位需要有一个立足点。
立足点即以什么为坐标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
三、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和连续的。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方位
一、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
二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二)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三、学前儿童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一)3—4岁
(二)5岁
(三)6岁
第三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让幼儿用感知描述方法区分自己身体的上下、前后、左右部位,初步掌握有关方位的词汇及含义
(二)让幼儿用观察、操作和游戏等方法,认识自己和物体及物体之间的位置
(三)用讲解演示法,帮助幼儿理解空间方法中的困难问题
(四)在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中进行空间方位的教育。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自学,让学生理解关于时间的概念及特点等知识
2、讲授并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主要特点
3、掌握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一、时间的概念
(一)时间的基本概念
(二)幼儿认识时间的基本问题
二、时间的特点
(一)时间具有流动性和不可逆性
(二)时间具有周期性
(三)时间具有直观形象性
三、表示时间概念、词汇的种类
(一)表示时间次序的词汇
(二)表示时间阶段的词汇
(三)表示时间动态的词汇
(四)表示不确定时间阶段的词汇
(五)表示速度的词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一般特点
(一)幼儿掌握时间概念特别困难
(二)幼儿认识时间往往与直观形式的熟悉兴趣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二、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年龄特点
(一)3—4岁幼儿能认识一天时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四岁左右至5岁左右,幼儿已能较好理解和运用“早晨”、天”、“黑夜”的词汇,并知道它们是一天的四个部分.(三)五岁左右至6岁左右开始理解较长间隔的时间单位
第三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一 教学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二、教学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二)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三)通过专门的教学活动进行认识时间的教学
“晚上”、“白
第四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自发需求纳入有目标、有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和建构活动,以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整体、和谐的发展。
2、数学知识的本质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其存在三种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一个数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代表,而且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关系。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①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② 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④ 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和要求P25-27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流派与研究动向
1、烈乌申娜
理论要点:教学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内容: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应当包括数前的有关集合概念的教学、数概念与计数的教学以及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教学。
方法和形式:游戏。
原则:1)发展的(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和联系生活的原则、3)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6)个别对待的原则、7)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皮亚杰
理论要点:知识的建构事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知发展过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主张:数学究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关系,关系是超出事物之外的抽象,数理逻辑概念
不可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复制给儿童,而是需要儿童通过自己与外界环境和材料的作用才能在经验感知的基础上得以建构。
3、凯米
理论要点: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儿童的发展
数学教育的目标:“自主”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包括认知目标和社会情感目标。
原则:数学的逻辑思考本身比计数来得更重要,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来解决数量的比较,鼓励儿童对物体进行分组、归类和排序。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
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
2、教室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全体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的参与活动,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3、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玩具,引发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数学活动。
二)方法:
1、操作法:
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2、创设操作条件、3、交代操作规则、4、评价操作结果、5体现年龄差异、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2、游戏法:种类:
1、操作性数学游戏:儿童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2、情节性数学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
3、竞赛性数学游戏: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发展儿童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运动性数学游戏:寓数学概念或知识与体育活动之中的游戏。
5、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强调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儿童对数、形知识的充分感知。6数学智力游戏:是运用数学知识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主的游戏。
3、比较法:按比较的排列形式来分,分成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对应比较是把两个(组)物体一一对应加以比较。分为三种:重叠式;并放式;连线式
非对应比较:单排比较;双排比较(异数等长,异数异长、同数异长;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
五、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一)集合: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概念。定义:在数学中,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
二)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一般说来,两个集合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便于幼儿理解类包含的观念。
三)感知集合的意义:其重要性不仅因为集合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符合幼儿掌握初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学数前的准备教育,同时也是幼儿正确学习和建立初步数概念及加减运算的感性基础 1.对集合的笼统感知是幼儿数概念发生的起始。
四),感知集合是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感性基础3.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4.感知集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数量关系
五)
1、感知集合概念发展的阶段P101:1.泛华笼统的知觉阶段(3岁前)2.感知有限集合阶段(3岁后)3.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4岁左右)4.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的阶段(5岁以后)
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特点:1.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元素同类性的特点2.学前儿童感知等价集合阶段性的特点3.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数图:将一定数量的图形以各种排列形式画成的图片)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教育:指在不教给幼儿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具体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1.分类2.区别1和许多3.两个集合元素的一一对应比较4.感知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
分类意义:分类活动时儿童对集合及其元素同类性特征感知和理解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数概念形成以及正确计数的基础。同时,分类活动所涉及的思维的分析、比较、观察、判断等基本过程也能够对锻炼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常见的分类形式:1.按物体的名称分类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3.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4.按物体的用途分类5.按物体的材料分类6.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8.按
事物的其他特征分类
一一对应比较的教学意义:1.有助于对元素及数量的正确感知2.有助于掌握计数3.有助于感知理解对应法则
六、数概念
一、基数和序数
二、计数:就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数词和要数的单位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结果用数字来表示。计数也被称做为数数。
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指数的结构,包括组成和分解两个过程。数的组合指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数组成的;数的分解指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数。数的组成涉及的是数的分与合,反映了总数和部分数及部分数之间的辩证关系(互补、等量和互换关系P128)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1.内容方面:A口头数数B按物点数C说出总数D按群计数
2、动作方面:A手的动作(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B语言动作(大声说出数词---小声说出数词----默数)
数概念的教育:从教学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数(基数、序数)、计数(按物取数、按数取物、按数群计数)、数字(认读与书写)、数的组成四个部分
六、序数:教儿童学习序数时首先应明确哪是第一,按什么方向数P141
七、从计数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一一点数(小班)、目测数(中班)和按群计数(大班)
八、目测数数:所谓目测数数,即不用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用眼代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总数。
九、计数能力的培养
十、数字的认读(中班)与书写(大班)进行
十一、“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的重点和要点:1.操作为先,体验为主2.归纳规律,提升概念(互换关系,互补关系)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的一般过程:1.从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概念水平的加减 2.从逐一加减---按数群加减
概念水平:指数群概念水平上的加减运算,也可称是抽象水平上的加减,是指幼儿无需依靠实物的直观作用或以表象为依托,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
十四、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1.四岁以前的幼儿基本上不会加减运算
2.四岁以后幼儿能借助于动作将实物合并或取走后进行加减运算3.五岁以后能够利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在运算方法上出现了逐一加减4.五岁半以后.....(看书!!)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的作用: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分。学前期的学习主要是用语言来表述的口述应用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应用题的情节为幼儿的表象活动提供了素材,它和纯粹用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加减题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应用题寓加减问题于情境之中。幼儿借助于应用题的情节,引起头脑中对过去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回忆,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来理解应用题中所要求的运算方法。它既符合幼儿思维借助于具体形象的普遍特点,又能引导幼儿较顺利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十六、口述应用题的作用:1 为掌握加减运算奠定基础 2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十七、口述应用题的特点:1 易受情节干扰 2 对应用题结构的理解能力较差
十八、10以内的加减运算:是中大班年龄段幼儿的教学内容之一,具体可以分为实物加减的教学,口述应用题的教学和列式运算的教学三部分。
实物加减的教育的要点:1 通过演示或操作明确题意和运算方法 2 不出现列式与符号
二十、“口述应用题”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能有效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幼儿还是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首先表现在编应用题的情节方面。(困难:幼儿被情节所吸引,不会提问题)
二十一、口述应用题的教育:从结构的分析入手:幼儿要解答口述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分析其关系,然后才能解答。这样的一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读题的过程入手:在读题过程中,教师除了口齿清楚、语速稍慢外,还要注意通过初读和复读加以区别和强化。从仿编入手
二十二、独立编题的步骤:
1、教师演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2、看图编题
3、根据算式编题
4、根据实物和数字编题 5根据两个数字编题 6改编应用题7 让幼儿自由编题
七、空间量
一、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
二、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等。
三、基准:即以什么为基准来确定客体的空间位置
四、儿童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 形-----梯形
儿童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四岁左右小班儿童还不能认识其他量的差异,也不会用词语确切的来表示。他们对于高
矮、粗细、长短、宽窄、厚薄等量的差别,往往都笼统的说成“大”、“小”。这种现象反映儿童对物体各种长度认识上的局限性。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高矮、轻重等(掌握):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比较物体的量
2、运用重叠、并放法比较物体的量 3运用发现法认识物体的量 4 运用寻找法,描述物体的量 5运用游戏法巩固对量的认识
第五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计数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儿童掌握计数活动的过程是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儿童学习计数一般经过以下过程:
1)计数内容方面
口头数数一按物点数一说出总数
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经历一个口头数数一按物点数一说出总数的过程。
2)计数动作方面
计数活动的动作主要有手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计数活动中的这两部分动作的发展过程如下:动作水平上的点数一视觉的或听觉的点数;有声的语言动作一无声的默数
2.讲解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3.数的守恒:
1)通过操作活动,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数数,能够不受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 数。
3、)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分类:
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把无规律的事物分为有规律的.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事物,使事物更有规律!
5.感知集合教育
是在不教给幼儿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其元素,使幼儿对什么是集合和元素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学会用对应的办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多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内容与方法中渗透集合、子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集合思想。
二、简答题
1.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求: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遵从小组内共同的目标与约定,提供充裕的小组交流的时空
3)直言无忌与从善如流,组内交流,组际竞争
4)角色的轮换,维护小组平等机制
5)小组评价,增强小组归属感
6)教师平等参与成为组内一员
2.幼儿教学教育总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适应改革的需要,克服困难,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家长、为社区服务。
工作目标
1)抓队伍建设,促综合素质提高
2)抓特色研究,促办园声誉提高
3)抓班级管理,促保教质量提高
3.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
拿1+1=2例子来说:
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数学,今天老师带了两个苹果,现在被老师吃掉一个了,还剩几个啊?
幼儿:一个。
老师:那如果老师再拿一个苹果出来,那还剩几个啊、?
幼儿:两个。
老师:那么现在老师问你们,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那么一加一等于多少啊? 幼儿:二!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慢慢的去引导幼儿对事物的认真,从而引导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4.幼儿教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1)别再忽视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是脑力激荡、智能提升课程!数学好-其他学科自然好!当幼童的数学程度表现优越时,也表示幼童之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能力、变通力、反应力、思考能力、逻辑推理等智能发展也在提升。
2)突破传统与现状
长久以来,错误的认知观念,低估幼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框限了幼童的数学认知发展;还有错误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学习路途多走了许多冤枉路,白白浪费时光与金钱!现在我们必须终止错误的认知观念与错误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的数学潜能可以得到激发与良好发展!
3)摒除传统偏见
偏见1:以数数来认数,没有以感觉教育为基础;
偏见2:画蛇添足的教学,例铅笔
1、白鹅
2、蝴蝶3……等;
偏见3:以扳手指作计算,缺少具体教具探索建构操作;
偏见4:偏重计算速度与结果,以为计算能力等于数学能力;
偏见5:齐头式的教材与教学,忽视幼童差异发展;
偏见6:低估与否定幼童的数学认知能力;
4)快乐的学习
5、幼儿数学教育原
1)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 :这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数学是一种能力;其次,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能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2)数学学习方式要发生转变
一种是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另一种是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 际意义为主的学习。
3)在生活中学习
应有机地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活动的整体成效。幼儿每天接触的各种事物都会和数、量、形有关。
4)科学和数学融为一体的原则
首先科学探究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在较好的完成了科学探究在这方面的工作,幼儿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数学教育的活动中去,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活动设计
比较厚薄
适合4~5岁的幼儿
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厚薄。
2、能将五六个物体按照厚薄的差异进京正排序和逆排序。
活动准备:
1、厚、薄不同的三本书。
2、厚薄不同的饼干片、黄瓜片、积木等。
3、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实物比较,初步感受物体的厚薄
1、出示两本厚薄不同的两本书,让幼儿通过比较说出哪本书厚,哪本书薄?
2、出示第三本书,那它呢?比谁厚?比谁薄?(引出比较是具有相对性的)
3、出示厚薄不同的4块饼干片,请幼儿说出哪个最薄?哪个最厚?并请幼儿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列。
二、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按照厚薄不同,给积木进行从薄到厚或者从厚到薄的顺序排列。
2、幼儿按照指令迅速寻找最薄或者最厚的积木。
三、幼儿集体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图标,请幼儿按照要求圈出最厚与最薄的物体。
2、教师讲解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