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章节知识小结

时间:2019-05-13 16:3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浮力章节知识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浮力章节知识小结》。

第一篇:浮力章节知识小结

本章知识小结

4.悬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6.浸没: 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1.浮力的三要素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B.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3.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及浮沉的应用

A.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力运动的关系可知: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

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a 轮船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b 潜水艇 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下沉的.c 气球与飞艇 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d 密度计 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漂浮原理:G密度计=F浮=ρ液gV排,即ρ液大,V排就小,密度计露出部分大而做成的.4.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分析 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V排.例: 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 冰熔化前:由于漂浮,F浮=G物.则V排=m冰g/ρ水g=m冰/ρ水.冰熔化后:由于m水=m冰,由ρ=m/V得 V化水=m水/ρ水=m冰/ρ水

因 V排水=V化水,即冰熔化成水后,刚好填满原来被冰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水面保持不变.扩展一

① 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气泡,则冰熔化后液面将如何变?

② 若上题中的冰包有一小木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液面又将如何? ③ 若上题中的冰包含有一小石块(ρ物>ρ水),则冰熔化后又如何?

扩展二 如图甲,铁块A叠放在木块B上,然后放在水缸中当将铁块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在水缸底部时,水面高度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何用浮力知识来测固体或液体的密度.A.测固体的密度

例一 请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出一块小石头(ρ物>ρ水)的密度.① 实验原理 F浮=G-F拉(称重法)② 步骤

a 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记为G石;

b 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小石块,使之浸没在水杯中,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拉; c 由F浮+F拉=G可求得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石-F拉;

d 由F浮=ρ液gV排和G=mg=ρ物gV物及V物=V排得ρ石= ρ水

例二 利用量筒、水、细针测出不沉于水的蜡块(ρ物<ρ水)密度.① 实验原理 F浮=G(漂浮法)② 步骤

a 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0;

b 然后往量筒中放入小蜡块,待小蜡块静止后,记下水面现在所对应的刻度为V1,即蜡块漂浮时V排=V1-V0;

c 用细针将蜡块全部按入水中,记下现在水面刻度为V2,此时蜡块的体积为V蜡=V2-V0; d 利用漂浮条件F浮=G,即ρ水gV排=ρ蜡gV蜡得出ρ蜡=

ρ水

B.测液体的密度 第一

原理 F浮=G-F拉和F浮=ρ液gV排.(称重法)

器材 弹簧测力计、烧杯、适量的水、适量的待测液体和一个密度大于水和液体的物体.过程 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浮力,则有 即:ρ液=

第二

原理 F浮=G物(漂浮法)

器材 量筒、水和待测液体、一个密度比水和待测液体小的物体.过程 用上述器材分别测出物体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的V排即可,即:由G物=F浮水和G物=F浮液可知

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也即ρ液=

6.掌握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A.称重法.利用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不等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F拉(式中的G和F拉分别为称在空气中的物体和称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适用范围 此式适用于液体中下沉的物体.常用于题中已知用弹簧测力计称物体重的情况.B.压力差法.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适用范围 此法用于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或计算浸没深度已知的规则物体所受的浮力.C.原理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排液或F浮=ρ液gV排液.适用范围 普遍适用.D.平衡法.利用物体漂浮或悬浮的条件来计算浮力.基本公式 F浮=G物、F浮+N支=G物、F浮=G物+F拉.适用范围 漂浮体、悬浮体、沉底、连接体等.其中称重法、原理法、平衡法是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其它方法一般都要与原理法联合使用,才能顺利完成浮力问题的解答.7.求解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 a 明确研究对象

b 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或下沉等)c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除分析重力、浮力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它相关联的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等)

d 列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平衡方程(在展开方程时,应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全浸”、“部分浸”、“漂浮”、“沉底”、“露出水面”等)e 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第二篇:浮力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

一、教材分析

通过研读教材,对浮力这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这一常识的基础上,综合的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而展开的。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浮力,如何测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为接下来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3、理解阿基米得原理

4、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学习使用探究学习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

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1)浮力的概念,经历探究过程,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1)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及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方法。即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基础上,辅助以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测量,明确浮力的大小,然后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争取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教学过程

1、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概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后归纳得出,生生交流后,学生汇报,教师点评。1)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2)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感受,准备2个小实验,一个是释放氢气球,一个是往水里压空矿泉水瓶。

在这一环节,也许有各种问题出现,特别是概念的建构与生活经验的冲突,比如正在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另一个生活经验去反驳,比如在水里提物,比在岸上提物轻松。从而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浮力的测量:

明确了浮力的概念之后,在手压矿泉水瓶的实验中,提问学生有没办法测得浮力的大小。给出器材,小组讨论,得出方案。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细绳

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称出石块的重力,将石块浸没在水里称出此时的视重。

根据现象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除此,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正好等于浮力的大小。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

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盛有纯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实验步骤可以参考书上P92。学生按照步骤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比较简单,计划让同学们自行完成,有问题的举手示意,完成后一起交流。

关于探究浮力的大小,在已经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重力)有关。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步骤,明确实验原理而后再进行实验。

第三篇:浮力 教案

浮力

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2.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简单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定量测量、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

2.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石头、乒乓球、橡皮擦、铁钉、测力计等。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PPT 这艘轮船可真大。钢铁制造的轮船这么大为什么还能浮在水面上呢?

二、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生:有浮力

师: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呢?

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1.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

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3.浮力有没有大小和方向? 4.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

师:下面我们先探究: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

活动一

猜想物体的浮与沉

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浮在水面上呢? 生:不是

师:你认为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呢? 生:......实验:动手验证物体的浮与沉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猜一猜哪些物体能上浮,哪些物体会下沉?并有小组长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1.小组讨论

师:填写完的小组请坐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来表

示,是浮的我们用拇指向上的动作表示,是沉的我们用拇指向下的动作表示。老师 读,你们做,准备好了吗?(好,乒乓球„„学生做动作)

2.动手验证物体的浮与沉

师:想不想知道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怎么来验证呢?(做实验)师:如何进行实验验证呢。

出示实验要求:

1.把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进水中,每次只放一种材料。

2.实验后把结果填表格里。

3.实验完毕把手中的材料分类。

实验前请个同学来朗读实验要求(朗读后)小组实验开始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将实验材料分类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些是浮的 哪些是沉的了

师:是的,像乒乓球、木块、塑料泡沫这类是浮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叫做上浮的 物体,像石头和铁钉这类的物体叫做下沉的物体。

(板书:上浮的物体,下沉的物体。)

师:其实生活有许多像这样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那么谁能举例说说呢?

生:羽毛是上浮的物体。

生:树叶是上浮的物体。

生:锁是下沉的物体。„„

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刚才的实 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提问题。

实验:为什么塑料泡沫等物体会浮在水上?

师: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塑料泡沫等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上?

跟着老师做:首先把泡沫慢慢的放在水上,轻轻的用手向下摁,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学生汇报:

生:当把泡沫往下压时,手感觉有一股力量。

生:用手摁泡沫感觉好难把它摁到水底,好像有一种东西阻止一样。师:松开手,你发现了什么?

生:泡沫浮在水面上 思考:

师:这股阻止上浮的力量是什么?

生:浮力

师:你能说出浮力的方向吗 ?

生:向上

当塑料泡沫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受到浮力了吗? 生:受到了,是浮力让泡沫漂浮在水面上的。

教师小结。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师:乒乓球、泡沫是属于上浮的物体

也就是说上浮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电脑上出示:

上浮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想要知道的问题呢?

生: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电脑出示: 下沉的物体是否也 受到水的浮力?)

师:认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请举手,认为不受到水的浮力的请举手。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不要紧,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同学们,那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呢? 先询问学生的实验设计

出示实验 要求:

(请学生读要求)

实验要求:

1.先称一称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并记录,再放入水中

2.然后称一称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并记录

3.填写完表格后说说你的发现。

友情提醒:

1物体要完全浸入水中。

2物体和测力计不能接触盆壁。3正确使用测力计。(手钩住测力计末端挂绳,读数时视线与指针保持同一 高度)

师:宝贝们,请记住友情提醒,现在小组实验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

学生小组内汇报实验结果,填写数据。然后学生通过展示台展示解说小组的实 验单及发现。

师: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轻吗?

预设

生:还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生:我发现橡皮擦放在水中时,测力计上的指数由大变小了。

生: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不一样,在空气中会重一点,在水中会轻一点。我认为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对啊,因为石头、铁钉、橡皮擦在水中是受到了水的浮力,才会变轻,而石头、钩码、铁球都是下沉的物体,所以说„„

学生齐说:

下沉的物体也是受到水的浮力的。

师:所以这个概念能不能只是对于上浮的物体来说呢?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在原黑板概念基础上板书: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三、回顾新知,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板书设计

上浮的物体 受到水的浮力 下沉的物体 受到水的浮力

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第四篇:《浮力》说课稿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华中师大—陈训毅—《浮力》

浮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陈训毅,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浮力》,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第五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以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本次说课,其中,将教学过程和教法与学法综述为设计思想。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过质量、密度、力、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浮力》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对浮力的研究为浮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内容较抽象,综合性强。本节含三个知识板块即认识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课时安排为1课时。

其次是学生分析。从学生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②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③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②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②体会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③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阿基米德原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由三个部分组成:新课的引入、新课的教学、总结和布置作业。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新课的引入。在新课的引入上,我没有选择课本上的提问引课,而是选择了创设情境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设情景,并用实验模型进行模拟,同时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到出现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为后一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放在水中会浮在水面,哪些物

第五篇:浮力说课稿

自己选择的路,再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浮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教育**校区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力平衡,液体的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同时又是学生学习浮力的应用和物体浮沉条件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在吴江校区所带的这名学生的特点,这名学生他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但是在课堂上特别好动,不喜欢沉闷的教学,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他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知道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以及浮力的施力物体。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推导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分析计算推理公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浮力大小的计算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对学生推理分析和理论论证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二的学生习惯于用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认知。因此浮力大小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选择:

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要想让学生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学习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节课采用故事导入,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后由学生的探究实验,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学法指导:

在本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即学生的活动空间,强调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思维空间,设问置疑,让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空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方案,充分展示自己。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为了更好的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新课时,采取故事导入的方式。

故事是关于 “死海不死”的传说,在2000多年前有一位古罗马统帅,他下令把俘虏的奴隶全部丢进大海,然而这些奴隶不但没有沉到海底去,相反一个个都非常平安的漂浮在海面上,顺着波涛又被送回了岸边。这让统帅大吃一惊,他就在想是不是有神灵在保佑着这些奴隶呢,于是他就把这些奴隶都给释放了。是真的有神灵在保佑着这些奴隶吗?还是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收获别人不能收获的收获!

自己选择的路,再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有什么其他的某种原因呢?

由于这个故事带有神话的色彩,又与本节课浮力的知识有关,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悬念进入新课。

2.新课教学

我首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腾空而起的氢气球,浮在水面上的巨大轮船以及从水里升起的乒乓球。老师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浮在液体或气体上,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出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那浮力的方向如何呢?

通过和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我们知道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那么浮力的方向和重力方向相反,因此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下面请学生看书本上的活动10.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首先请学生猜测一下,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第二,你有什么经验支持你的猜想?第三,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第四,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你能通过实验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事实上,这个浮力的探究实验就是去年苏州市的一道中考题,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实验活动,发现并且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树立学生做好实验的信心。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他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果,教师合理引导得出结论。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且F浮=G-F示。

根据上面讲述,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的方法。下面就请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活动10.9,“测量浮力的大小”让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测出盛水的塑料袋所受的浮力吗?请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并且完成实验步骤中的空缺部分。

实验结束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塑料袋中水的重力等于装水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液。

在这里可以花一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下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这样的:有一天国王制造了一顶皇冠,但是他怀疑金匠在制作皇冠的时候,掺杂了银子,于是他请来了阿基米德来验证这顶皇冠是否是由纯金打造,阿基米德对着这顶皇冠苦思冥想,束手无策。一天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发现当他躺进去的时候,水溢了出来,于是他衣服没穿就跑回家中,阿基米德发现把皇冠和同质量的纯金放在装满水的桶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后来经过阿基米德的深入研究终于总结出了阿基米德原理。

3.课堂小结,构建体系

对应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叙述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上的把握。

4.当堂检测、巩固升华

在课堂上主要讲解两道例题,一题是关于浮力的定义的选择题,通过选项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浮力。另一题是关于浮力大小的计算题。教师通过对例题的讲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布置课后作业。

5.教学反思

本堂课由于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在课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收获别人不能收获的收获!

自己选择的路,再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堂上灵活的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学生仍坚持自己的方案,可以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不要让学生留有遗憾。

以上就是我对《浮力》一课的教学设计,说得不当之处各位评委指正!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10.4 浮力

1、浮力 ①定义: ②方向:

③施力物体:

2、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F浮=G-F示 3.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坚持,收获别人不能收获的收获!3

下载浮力章节知识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浮力章节知识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浮力练习题

    浮力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不能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因素是图中的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2.小明同学在探究......

    浮力练习题

    浮力练习题卢强改编 1.如图,将两个同样形状的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则两个长方体所受到的 A. 上下压强差相等,浮力不等B. 上、下压强差不等,浮力相等 C. 上......

    浮力练习题范文

    《浮力》练习题 1.一个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如果将其截去一半,则它将( ) A.上浮B.下沉C.悬浮D.以上都有可能 2.把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浸没水中(ρ铜>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浮力练习题

    浮力典型习题 1.浮力计算公式: 称重法: 公式法:平衡法: 2.产生原因:压力差:F浮=F下-F上 (陷进泥里的物体没有浮力,因为下底面没有液体,压力为0) 3.浮沉条件:①ρ液 >ρ物 F浮>G上浮 ②......

    浮力练习题

    浮力练习题1.卢强改编 如图所示,一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铝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杯中缓慢注入一些水,则木块及铝块( ) A. 向上运动 B. 仍然静止 C. 向下运动......

    浮力简单练习题

    物理期中测试试卷B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 1. 一个质量为30g的小球,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从烧杯内溢出20g的水,则小球将在水中处于什么状态? 2. 一个正方体的边......

    浮力教案

    15、浮力 陈艳丽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浮力现象,即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2)能......

    知识竞赛小结

    “迎国庆”知识竞赛活动小结 “迎国庆”员工知识竞赛活动于9月29日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现将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竞赛目的明确。 本次竞赛主要目的是全面宣贯省市公司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