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
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新洲区在省、市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围绕省市区工作方案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提高公开内容的质量和网站建设的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认真处理群众的投诉事项,打造优质为民服务平台。使“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网”成为党群联系的新窗口,为构建和谐新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政务信息公开。2008年来公开财政工作动态、会计服务、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法规等方面政务信息46条。
(二)专项资金公开。我区公开2007年度专项资金40项,公开资金总额26792.16万元;公开2008年度专项资金36项,公开资金总额27566.31万元,同时更新了资金分配政策文件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三)机构编制公开。
1、机构设置:全区党政群机关、事业机构设置总数为580个,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其中区直属事业机构14个,部门所属机构506个;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
2、人员编制: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总数21729名,其中核定党政群机关人员编制1801名(行政编制1476名,离退休人员服务编制131名,地方编制110名,工勤编制84名),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830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1498名,自筹资金事业编制5600名)。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人员编制1787名,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
3、在编人员: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实有在编人员共计21788人,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人,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2754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508人,自筹资金事业单位在编人员5688人),财政供养系数为1.51%。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名,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名。
全区剔除改制单位、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改革之中单位外,100%实行实名公开。
(四)免费查询点建设。为方便群众查询,我们选择人员流动量大、群众出入较多地方在城关镇所在地设立了5个免费查询点,在每个街镇财政所设立1个查询点,全区共设立查询点18个。2008年来,我们区不断加强免费查询点管理工作,通过不定期检查,保证查询点严格按“五有”的标准正常开展工作,同时及时处理硬件方面的出现的问题,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五)网上答复工作。一年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共接到网上投诉咨询64件,全部及时在网上给予了答复。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来,我区按照强化领导、打实基础、服务群众的思路,继续加强开展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力争通过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全面部署2008年公开工作。年初根据省市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08年公开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2、强化组织领导。领导多次专题听取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召集重点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督导工作开展;财政局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每月听取各相关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以精细化工作为抓手,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1、抓培训保公开质量。上半年,我们及时召开了培训会议,将2008年的工作要求传达到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相关部门信息员。区编制公开组和财政公开组分别对财政资金、编制信息的填报口径和审核要求作了具体说明,对参训人员提出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培训活动为保证全年政务公开工作质量打下了基础。
2、抓责任分解保目标任务。继续抓好责任制工作,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公开任务一一分解到责任单位。既下达时间要求,也下达质量要求,确保这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运行。
3、抓重点督导保工作进度。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在信息录入阶段加强指导和督导工作,一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分别赴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工作量大的单位进行了重点督导;二是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根据需要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再布置再落实,积极进行指导;三是做好了日常督导和指导工作,及时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
4、抓关键环节保责任落实。一是严把质量关。对财政和编制相关信息的公开,实行层层把关,即公开资料上报须经具体经办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科室、财政(编制)部门分管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主要负责人、区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逐级审核签字,确保了公开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二是严把时间关。在保证公开信息质量的同时,要求严格按省定时间进行公开,对按月分配的资金,在每月15日前公开上月分配情况;对按季分配的资金,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15日前公开上季度分配情况;对按项目进度分配的资金,按进度不超过10 个工作日内进行了公开。
(三)强化为民服务,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现有查询点的管理。要求各单位要加强辖区内查询点的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值班,为查询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查询记录。
二是对人民群众当场提出或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推诿。
三是人民群众通过“两公开”网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问题,加强时效性,安排专人每天上网查看,及时答复问题,一般都在省规定时间内答复,有的当天的问题当天就进行了答复。今年来网上提问共64个,已经答复64个,成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畅通桥梁。
四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2008年,我区落实省加强宣传的各个文件精神,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深入发动、统一部署下,各街镇公开办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各自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成效显著。区公开办与教育局、劳动局协调,将政务公开查询宣传纳入到中小学校和劳动培训中心信息技术课程,并分别到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和区劳动培训中心参加了教育培训活动。每月组织流动查询组深入到村组农户开展了宣传查询活动。各街镇在显著位置都悬挂了政务公开宣传条幅,街道和村组的干部走街串户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各街镇纷纷走上街头开展政务公开专题宣传活动,还分批组织居民到免费查询点,详细介绍公开网内容和查询方法。
一年来,新洲区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宣传活动中,共悬挂宣传横幅28条,组织上街宣传活动30余次,累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80000余份,组织上千居民到免费查询点或利用村村通电脑查询,极大地提高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站点击率达到近20300次。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切实加强了人民群众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了解和关注,对维护好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全区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强化基础工作,狠抓长效机制建设
2006年分别建立了《网站管理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公开预审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依法申请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意见反馈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奖惩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服务规范》等6个工作制度,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走向制度化、经常化。2007年又以新财监[2007]42号文件印发了《武汉市新洲区财政政务公开暂行规定》,从政务公开的原则、内容、职责分工、审批程序、信息的维护更新、意见反馈和监督与奖惩七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日常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中。2008年重点抓好制度落实,使这项工作制度化,从突击工作变成日常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对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科学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将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向前推进,在下年度里,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扩大网站影响力,打造精品服务,切实发挥发挥网站的社会效益。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篇:2008年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新洲区财政与编制政务
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新洲区在省、市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围绕省市区工作方案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提高公开内容的质量和网站建设的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不断扩大网站的影响力;认真处理群众的投诉事项,打造优质为民服务平台。使“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网”成为党群联系的新窗口,为构建和谐新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政务信息公开。2008年来公开财政工作动态、会计服务、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法规等方面政务信息46条。
(二)专项资金公开。我区公开2007专项资金40项,公开资金总额26792.16万元;公开2008专项资金36项,公开资金总额27566.31万元,同时更新了资金分配政策文件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三)机构编制公开。
1、机构设置:全区党政群机关、事业机构设置总数为580个,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其中区直属事业机构14个,部门所属机构506个;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60个(不含人大、政协、司法及法院的下设机构),事业机构520个。
2、人员编制: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总数21729名,其中核定党政群机关人员编制1801名(行政编制1476名,离退休人员服务编制131名,地方编制110名,工勤编制84名),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2830名,差额拨款事业编制1498名,自筹资金事业编制5600名)。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人员编制1787名,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9928名。
3、在编人员:全区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实有在编人员共计21788人,其中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人,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2754人,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在编人员1508人,自筹资金事业单位在编人员5688人),财政供养系数为1.51%。根据省、市关于财政与编制政公开的相关要求实际公开党政群政法机关实有人员1838名,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9950名。全区剔除改制单位、部分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改革之中单位外,100%实行实名公开。
(四)免费查询点建设。为方便群众查询,我们选择人员流动量大、群众出入较多地方在城关镇所在地设立了5个免费查询点,在每个街镇财政所设立1个查询点,全区共设立查询点18个。2008年来,我们区不断加强免费查询点管理工作,通过不定期检查,保证查询点严格按“五有”的标准正常开展工作,同时及时处理硬件方面的出现的问题,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五)网上答复工作。一年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共接到网
上投诉咨询64件,全部及时在网上给予了答复。
二、主要做法
2008年来,我区按照强化领导、打实基础、服务群众的思路,继续加强开展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力争通过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1、全面部署2008年公开工作。年初根据省市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08年公开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2、强化组织领导。领导多次专题听取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召集重点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督导工作开展;财政局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每月听取各相关科室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以精细化工作为抓手,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1、抓培训保公开质量。上半年,我们及时召开了培训会议,将2008年的工作要求传达到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相关部门信息员。区编制公开组和财政公开组分别对财政资金、编制信息的填报口径和审核要求作了具体说明,对参训人员提出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培训活动为保证全年政务公开工作质量打下了基础。
2、抓责任分解保目标任务。继续抓好责任制工作,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公开任务一一分
解到责任单位。既下达时间要求,也下达质量要求,确保这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运行。
3、抓重点督导保工作进度。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在信息录入阶段加强指导和督导工作,一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分别赴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工作量大的单位进行了重点督导;二是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根据需要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再布置再落实,积极进行指导;三是做好了日常督导和指导工作,及时解答各单位提出的问题。
4、抓关键环节保责任落实。一是严把质量关。对财政和编制相关信息的公开,实行层层把关,即公开资料上报须经具体经办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科室、财政(编制)部门分管负责人、财政(编制)部门主要负责人、区财政与编制公开办公室逐级审核签字,确保了公开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二是严把时间关。在保证公开信息质量的同时,要求严格按省定时间进行公开,对按月分配的资金,在每月15日前公开上月分配情况;对按季分配的资金,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15日前公开上季度分配情况;对按项目进度分配的资金,按进度不超过10 个工作日内进行了公开。
(三)强化为民服务,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现有查询点的管理。要求各单位要加强辖区内查询点的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值班,为查询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查询记录。
二是对人民群众当场提出或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
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推诿。
三是人民群众通过“两公开”网提出的财政政务公开问题,加强时效性,安排专人每天上网查看,及时答复问题,一般都在省规定时间内答复,有的当天的问题当天就进行了答复。今年来网上提问共64个,已经答复64个,成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畅通桥梁。
四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2008年,我区落实省加强宣传的各个文件精神,在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的深入发动、统一部署下,各街镇公开办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各自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宣传活动,成效显著。区公开办与教育局、劳动局协调,将政务公开查询宣传纳入到中小学校和劳动培训中心信息技术课程,并分别到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和区劳动培训中心参加了教育培训活动。每月组织流动查询组深入到村组农户开展了宣传查询活动。各街镇在显著位置都悬挂了政务公开宣传条幅,街道和村组的干部走街串户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各街镇纷纷走上街头开展政务公开专题宣传活动,还分批组织居民到免费查询点,详细介绍公开网内容和查询方法。
一年来,新洲区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宣传活动中,共悬挂宣传横幅28条,组织上街宣传活动30余次,累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80000余份,组织上千居民到免费查询点或利用村村通电脑查询,极大地提高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站点击率达到近20300次。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切实加强了人民群众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了解和关注,对维护好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全区的财政与编制政
务公开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强化基础工作,狠抓长效机制建设
2006年分别建立了《网站管理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公开预审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依法申请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意见反馈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奖惩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制度》、《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服务规范》等6个工作制度,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走向制度化、经常化。2007年又以新财监[2007]42号文件印发了《武汉市新洲区财政政务公开暂行规定》,从政务公开的原则、内容、职责分工、审批程序、信息的维护更新、意见反馈和监督与奖惩七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将财政公开工作纳入日常财政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中。2008年重点抓好制度落实,使这项工作制度化,从突击工作变成日常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对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科学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将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向前推进,在下里,进一步丰富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扩大网站影响力,打造精品服务,切实发挥发挥网站的社会效益。
新洲区财政与编制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浅析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浅析
过去,但凡涉及“钱”和“人”的政务信息大多不够透明和公开,由此产生诸多“暗箱操作”,甚至滋生腐败,群众对此颇有意见。为了让群众更充分地享有知情权,从而更好地行使监督权,2006年4月,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展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目前,各地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已经成为依法行政的阵地、群众监督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社会互动的平台。为此,笔者对兴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初显成效
兴山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县后,领导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工作,于2006年6月29日正式开通了“兴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到目前登录网站的人数已4000多人次。这一举措在昭君故里产生了积极反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促进了财政资金“透明”运行。全县通过网站公开了36项财政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分配方案和拨付流程,增强了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了网站在监督专项资金使用上的巨大效力。许多村民、移民反映,现在在网上很快就能查到国家的一些补贴、补偿政策和资金情况,如果自己得到的补贴、补偿资金和别人的不一样,还可以直接打电话找相关部门查询、申诉,确实方便多了。
(二)促进了机构编制“阳光”管理。在公开过程中,对全县在编人员建立人员编制数据库,实行表、册、卡、网同步,采
1用“实名制”管理。通过互联网公开了全县249个行政事业单位4401人的详细编制状况。通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了机构设置,严禁随意增设机构;严控了人员编制,对编制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不准超编进人;理顺了人员管理,严把进入关,实行用编许可、凡进必考。
(三)促进了行政行为“幕前”操作。通过公开,一方面,把方便群众知情和群众办事的政务信息在网上公开,群众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用上网部门的话讲,就象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工作如果出了差错,就经不起公开的考验,经不起群众的监督。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按章办事有所作为,又不能心存侥幸胡乱作为,部门和单位自我约束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办事程序的简化,责任追究制度、投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单位的服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四)促进了人民群众知情察政。在网站上公开群众关心的财政资金和人员编制等敏感政务,有利于营造公众参政议政的环境,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很多群众对网上公开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表现出极大热情,网站正式开通仅仅4个月,上网查询人数就达到了4000多人次,共接到相关查询电话120多个,收到并答复、处理网上建议、咨询、投诉30余件。县政府领导及各局长的电话在网上公开后,县长、局长直接和农民、下岗职工进行沟通,解释政策法规,倾听群众呼声,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一样,财政与编制政务
网上公开工作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一)思想认识难统一。极少数单位和部门存在“怕公开”和“走过场”的思想,甚至简单地把这项整体性工作看作是财政和编办两家的事,认识上存在偏差。个别党员干部对做好这项工作存在“四怕”思想,即:怕难、怕投入、怕暴露问题、怕引发矛盾。主要表现在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对公开工作领导不力,安排不具体,人员不固定;少数单位公开内容不全,专班不专,宣传不广;在财政政务公开方面,有些专项资金还没有完全按政策配套到位;在编制政务公开方面,少数单位还没有做到编制“实名制”。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
(二)广大群众难参与。当前,在已经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群众对网上公开不知情、不会参与、不能监督等问题。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干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组织程度,网站的生命力则取决于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如何让群众踊跃参与,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层层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公开信、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自觉参与其中。
(三)查处力度难跟上。个别地方认为在网上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对公开后的处理和整改有所忽视,有公开无落实。在个别部门还存在“领导督办我重视,无人问津我安然”的不良风气。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在查处力度上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以公开促规范的目的。当前,如何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反
应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查询设施难满足。目前受财力限制,全县共建查询点18个,都设置在各主管部门和乡镇财政所,老百姓查询要跑很远的路,还是有些不方便。全县正在尝试将查询点延伸到村,但是投入太大,财力有限,很难满足需要。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对以往政务公开形式的根本性突破,是规范行政行为、和谐党群关系、促进党风政风转变的重要机遇,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克服麻烦、厌战情绪,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好网上公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促进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刚刚起步,要长期做好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政务公开要以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为宗旨,进一步深化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健全日常工作机制。在保持现有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变的基础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要固定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政务公开信息更新、咨询答疑、资料审核、网络维护和综合协调等日常具体工作,并长期保持专班不变、人员不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常规化工作范畴。二是健全政务信息更新机制。各公开责任单位应尽快建立政务公开信息更新维护制度,确保信息公开及时有效。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员岗位责任制,信息管理员对网上公开内容必
须规范管理、及时更新,对群众的咨询、投诉必须及时答疑处理。三是健全政务信息监督机制。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对政务公开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加大对各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督办、检查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健全群众诉求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整改情况限时在网上公布。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要采取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公开方式,掌握查询办法,特别是在偏远乡村,要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操作程序,送服务下乡,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有广大群众知晓公开的方式、内容和查询、投诉的办法,才会参与其中,从而支持公开工作。另外在网页设计上要多听取基层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操作的便捷性、直观性和画面的生动性。
(四)进一步加强查询点建设。巩固和完善查询设施,优化查询服务,尽可能为群众查询提供方便。如在网吧实施免费承诺服务;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设政务公开课程;利用有上网微机的学校,在学生技术信息课中增加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自己家里的相关数据到学校进行查询;利用村委会和文化科技中心户的电脑为群众义务查询;有经济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免费查询点延伸到村。
第四篇:2013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县继续积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经过努力,已全面完成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XX应公开的所有财政专项资金、部门预算及财政各项政策法规和编制管理等资金、政务信息,网站及各个免费查询点运行正常,新的农户查询点逐步建成,流动查询在农村各地积极开展。通过公开,健全了财政资金发放、预算管理和人员编制的全方位约束机制,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截止12月5日,我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年工作基本情况
1、财政专项资金公开情况。XX年应列入上网考核范围的资金38项,XX年应列入本次上网考核范围的资金21项,共计56项,涉及资金36366万元,目前已全部上传到网上。
2、上网公开380家行政事业机构人员15088人的编制情况,占应公开的100%。上网公开行政机关实名制率达100%、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实名制率达到100%。
3、财政资金分配政策依据、最新财政编制法规制度及办事程序等政务信息,XX上网发布了843条,其中动态信息135条,法规政策制度708条。
4、全县各乡镇财经所和县直机关单位29个免费查询点,接受社会各界来电、来访及网上查询近万次。
5、当年认真办理网上投诉及咨询建议共129条,已办理回复129条,及时回复率100%。
6、向全县城乡居民发放《县政务公开办公室致城乡居民朋友的一封信》22万份,组织流动查询小组深入60多个村组,为农民现场提供上网查询服务1200余人次。
7、出台县公开办文件,在全县16个乡镇新建农户查询点53个,接受群众就近查询。在县农民工培训基地开设政务公开查询课程,该动态新闻曾于10月16日被省公开网工作动态栏报道。
8、上网公开全县11家一级行政单位XX年部门预算情况,涉及资金6703.97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年初,xx财编办发[XX]5号文《关于做好当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开办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在总结上年工作经验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度。如上半年印发了《关于做好迎接XX年上半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的通知》,下半年印发了《xx县乡镇财经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量化考核办法》,专门对农村地区查询宣传工作进行了加强。
在政务公开工作专班内部,我们多次召开专班会议,明确分工,督促进度,多次召开股室二级单位与专班成员的协调督办会,共同研究当前问题,做到全局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在经费安排上,把工作经费在年初及时下达到各单位和各查询点所在所,实现保障有力。下半年,又专门出台了《xx县财政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保密管理制度》充实了局信息中心人员,为全年工作开展奠定了人力、物力基础。
(二)、全面协调,及时上网
一是全面上传XX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情况。为做到资金上网的快、准、全,我们在年初与各业务股室、各财经所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省公开办文件标准,对各项资金分类别在一定时限内及时上网,公开分配去向,到人到户到项目,到目前为止,根省文件要求,我县应上网财政专项资金共56项36366万元,已全部上网,相应的政策依据、管理文件也同步上网公示。全县11家一级行政单位涉及金额6704万元的部门预算情况,也及时上网实行了公开。
二是及时更新网上的人员编制信息。
XX年,根据省、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应上网的机构范围及编制信息项目要求(不含涉密机构),对于应上网公开的行政事业机构数380个,行政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5088人,全部在网上进行了公开。
三是及时发布各类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新闻、政务信息,方便群众办事。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网上文字信息、图片的更新力度,全年发布政务信息708条,公开新闻(包括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135条,使上网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与编制等方面的最新政治动态、精神要求,了解本地财政与编制部门大量最新的法规制度文件信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信息长期坚持在县公开网上发布,也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在招投标工作中的透明度,促进“阳光采购”
(三)、积极宣传,真诚互动
年初,为进一步动员人民群众上网查询,我们专门印发20多万份《县公开办致城乡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详细介绍公开网的网址、内容、功能设置、查询办法,《一封信》由广大财政干部及时发放到全县城乡各地,掀起了查询热潮。
在查询点建设方面,我们除与财经所签责任状,将查询点建设纳入年终各所量化考核评分中并与下激励性转移支付挂钩外,还多次组织公开办专班人员,采用电话随机暗访,下乡巡回上门督办等形式,加强对查询点的管理,我县北部山区查询点建立电话查询制度的经验,还被市政务公开信息简报宣传过。
下半年,根据xx财编办[XX]12号文件精神,我们大力开展了农户查询点建设。专门下发文件督办,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在各乡镇新建村组级农户查询点50多个,初步实现门口挂牌室内上网,接受群众不出村查询。
在流动查询方面,我们坚持组织公开办专班人员勤下乡,进村入户,到田头巷尾与民互动,全年共深入农村各地62次,提供流动查询宣传1000多次。此外,不少财经所也自行组织了流动查询小组在本乡本土开展流动查询服务。
注意与群众互动,是我们做好公开工作的关键点之一。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真诚与民互动,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随机查询的热情宣传中,更体现在网上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条网民的建议咨询投诉活动上。进一步规范的网上咨询、投诉批转处理程序,有专门的系统管理员负责网上投诉的下载、回复和信息更新工作。一年来,我们收到有效咨询投诉建议129件,件件有回音、件件及时准确答复,受到网民肯定。到目前为止,我县公开网点击率已达28700多次,成为我县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一个良好平台。
三、主要成效和实例
今年,我们继续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答复和处理工作与县信访办联动的做法,及时发现和查处财政资金管理和编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增强公开实效。
(一)结合网上投诉,我们组成专班,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岗、在编和财政供给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清理。通过清理,对开除公职的1人,在职死亡的6人,调往外地的7人,读研已毕业来回原单位的1人,总共15人,全部核消了编制与财政供给,坚决杜绝吃“空饷”人员。
(二)结合政府采购工作,我们长期坚持以县公开网为招投标信息为主发布平台,一年来,已发布招投标信息12项,向全社会公开了历次财政政府采购的程序、标准、内容和中标结果,推动我县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公开、公平”化,受到社会重视好评。
(三)结合查询点建设和流动查询工作的开展,我们大力向全社会宣传党和政府的财政与编制政策、各项惠民强农措施,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同时,也有力地树立和维护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民生政府形象,查询所到之处,老百姓对国家政策的称赞之情溢于言表,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四)结合网上建议咨询投诉答复工作,我们积极落实限期答复制,回答尽可能准确规范,用语谦和礼貌,这一方面促进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消除办事拖沓、人浮于事的老毛病,另一方面有力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优化,使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勤政意识、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四、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政务信息发布方面。今年以来动态新闻较上年有很大程度的丰富,但法规制度更新一块还存在日常化、及时性不够的问题。如政策更新往往集中于某个时段批量发布,虽然内容丰富,但从方便群众更快捷阅读角度,做得不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2、网站互动一块的建议、咨询、投诉答复仍难尽如人意。网民要求更加具体、详尽地解释回复,我们与这要求比还有一定距离。客观上,这有待我们完善制度,加大力度,也有待于全县各部门间更好地协作配全,共同提高工作质效。后段,我们将继续加大督办协调力度,力求让网民满意。
3、查询点方面。我们力求热情宣传,耐心解答,但由于来访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很高,来访人群量大密集,时常出现查询记录不周到、不齐全的遗憾,影响查询点的存档记录质量,这点我们将今后注意克服。
4、流动查询触角伸入广大乡村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后段,我们将一方面继续勤下乡、勤宣传;另一方面将更好地发动基层财政干部下乡流动查询,发挥好各乡镇新的农户查询点作用,扩大政务公开宣传的辐射面。
(二)下段工作设想
1、练好内功,提高质量。XX年,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网站各类信息内容,增加网站可读性;同时提高信息质量,尤其是在上网及时性下功夫,争取网站每周甚至每天有变化。加大网上互动力度,更快更准地回复网上各类建议、咨询、投诉,对重要问题派专人查实,甚至设专班调查。
2、着眼长效,做好制度建设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政务公开制度,使政务公开制度化、程序化。尤其是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加强管理;二是要进一步做好技术保障工作,整合技术力量、加强技术干部队伍建设;三是网上答复管理要与各级信访管理相结合,在各级信访部门应建立免费查询点,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答复由各级信访部门统一协调、督促和考核;四是要充分运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信息资源。各相关部门要注意从中发现问题,加强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机关要加强对违反财经纪律、机构编制纪律的监督和检查。五是做好农户查询点运行的规范工作,要进一步对新查询点做好技术辅导和查询指导工作,在这方面视同财经所查询点一样对待,使之走上正轨。六是做好政务公开课程进中小学课堂的规范化、长期化工作。七是强化奖惩制度建设,在与各单位签责任状基础上,严格执行量化考核评分与对各单位政务公开激励性转移支付挂钩的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要大力宣传,予以精神物质上的奖励,以推动我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五篇:——京山县2008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深入开展财政编制政务公开
全心打造利政惠民联心网
——京山县2008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8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财政和编制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按照省、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以“阳光政务、利政惠民”为主题,逐步实现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已成为促进党的各项政策落实,监督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和预防腐败发生的有效手段。
一、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基本情况
1、政务信息公开情况。截止12月3日,我县共录入上网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1683条,其中政务公开新闻166条(政务公开动态信息28条),公告通知47条;财政政务信息649条,包括财政局机构设臵、预算管理、国库管理、国资监管、财政监督、会计管理、非税收入管理、农村财政管理、农业综合开发、政府采购、政务公开、管理制度、政策信息、办事程序、服务承诺、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等方面内容,所有栏目都有新的文件、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等;编制政务信息71条,包括全县编制概况、编办机构设臵、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编制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编制政策信息等方面内容。
2、财政专项资金及部门预算公开情况。截止12月3日,我县共上网公开财政专项资金70项(全口径统计),总资金额87395.48万元,涉及1493220人次,913 个项目。其中:到人(户)
事业单位中),县直事业单位236家,乡镇事业单位14家;公开各级各类人员10651人(含县教育部门的代课教师、县直事业单位在职不编人员以及全县党政群机关、县直属事业局“改非”不在编人员共794人),其中县直党政群机关1401人(含原使用自定编制的70人),乡镇党政机关506人,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机构304人(含使用工勤编制的27人),县直事业单位8197人,乡镇事业单位243人,公开率达100%。几年来,我县立足于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机构、管编制,以程序制约权力,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网上咨询投诉回复处理情况。今年,我县共收到网上诉求53条,其中财政方面25条,编制方面10条,转其他部门13 条,设臵密码答复2条,上报省删除3条,我们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均进行了回复。
5、查询点建设情况。目前,我县共设臵35个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分布情况为城区13个,具体是行政服务中心、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农业局信息中心、移动收费大厅、国税缴费大厅、民政局信访接待大厅、财政局、编制办公室、人事局、农办、县委组织部;镇(区)14个,设在各镇(区)财经所一楼;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查询点3个;农村文化中心户查询点3个;农家书屋查询点3个。各查询点按要求做到了“十有”,即有政务公开查询点牌匾、有专用电脑、有查询告知、有专(兼)职服务人员、有记录簿、有笔墨纸张、有茶水、有桌椅、有监督电话、有意见箱。
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办委局负责人为成员,继续由常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日常工作由财政局监察室负责,做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公开办调研部署公开工作,涉及公开事项的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安排督办本单位的公开工作,为今年公开工作的完成提供了组织保证。年初印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京财发[2008]109号),把全年应公开的财政政务信息、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部门预算、机构人员编制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职能逐项分解落实到全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和财政局各业务股(室)、15个镇(区),并按资金分配形式对公开时限、分配过程逐项进行了明确,确保公开及时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上网公开的要求,必须保证公开内容全面、准确,合理、合法、规范。
2、落实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为全面落实2008年各项公开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把各项工作任务按职责分解到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应公开的全面公开,并且把省公开办《关于做好当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鄂财编办发[2008]5号)文件,复印后发到各相关单位和财政局有关业务股室,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为公开工作全面完成奠定了基础。为确保公开质量,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要求财政局各业务股室督促各资金项目主管部门按要求将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报公开办,同时严把资金报送审核关,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政策要公开到本级,到人(户)的财政资金要将分配结果公开到享受人的具体地址,城镇要到门牌号、农村要到村组;到项目的资金要公开项目立项、验收情况和资金拨付结果;分级拨付表、分配明细表要全面反映各级分配情况,做到上级拨付数与本级纳入分配的数额一致,到
参培人员645人次。同时,县公开办公室和乡镇财政所联动,坚持开展宣传指导流动查询活动48次,全县15个镇(区)38个村1900人次参加了查询。全年在宣传查询活动中,共印发《京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介绍》、查询指南和辅导教材等资料55000余份。二是继续完善免费查询点建设,强化查询点服务意识。组织宣传专班定期对各查询点进行检查,在确保“十有”的基础上,要求查询点工作人员做到“五个一”服务,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个座位、一杯热茶、一个满意答复,做到热情待人,周到服务,营造诚信、热情、和谐的服务氛围,对群众的咨询、投诉、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最大限度地吸引、方便群众查询。通过以上活动,群众上网查询不断增加,点击率不断刷新。宣传活动开展以来,网页浏览次数增加了近1万次,收到了较好效果。
4、规范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制度。一是规范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机制。我县以《京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暂行办法》为依据,本着规范、简洁、实用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财政与编制信息及时公开制度、公开审查制度、意见反馈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奖惩制度、预审制度、安全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网站管理制度等配套管理办法,明确了审核各种信息的具体标准,规范了信息报送工作流程和网上咨询、投诉及建议的处理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保障了公开工作的连续性、时效性和程序性。二是完善网上诉求制度。一方面,按照《京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咨询投诉答复处理程序及规范》的要求,安排专人值班,定时登记,每天上午对网上咨询投诉内容进行查看,实事求是填写《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咨询
2、政务公开促进了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县财政局将服务承诺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开承诺后,社会反响很大,特别是一些长期与财政部门打交道的预算单位,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建议。财政局迅速组织专班进行认真研究,及时有针对性地规范了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申报及资金支付等业务,进一步明确了财政局各业务科室的职责,既方便了单位用款,又在减少审核环节的同时,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根据现行的业务流程,预算单位申请用款时间同比缩短了2天,国库直接支付率也大大提高。
3、政务公开密切了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我县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回复制度和工作考核办法,将政务公开网上咨询投诉内容的回复工作纳入各职能部门信访工作一同考核,对县政务公开办公室在网上登录的群众咨询、投诉,按规范的处理程序和不同的诉求性质分别转交相关部门限时调查回复。2008年上半年我县共受理咨询投诉31件,其中:财政和编制部门直接答复26件,转相关部门答复5件,回复处理率达100%,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
4、政务公开发挥了监督检查的作用。县纪委监察局、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审计局等部门与县政务公开办公室建立了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网上诉求中反映的涉嫌弄虚作假、资金分配和编制管理方面违纪违规、部门和单位“吃空饷”等重要线索,经常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办理了多起违纪违规案件,不仅问题查得准,解决及时,而且工作成本比以往同类检查减少37%,有效地发挥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监督检查作用,预防了腐败的发生。今年在对雪灾救灾资金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部门和镇村截留挪用恢复农业生产雪灾资金、恢复重建倒房补助资
集、整理,报公开办,由公开办审核后上网;并对网上已不适用的政务信息进行清理,及时报公开办予以删除,确保政策信息的准确实用。
3、查询点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免费查询点的管理和农村查询点的建设,改善查询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指导查询技能,借助农村查询点开展宣传查询,继续做好流动宣传查询,扩大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社会影响,力争消除政务公开在农村的查询盲区,提高政务公开网的知晓度。
4、技术保障方面。组织开展查询点工作人员和政务公开信息员技术培训,提高查询点查询服务能力、政策解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软硬件保障能力,提高政务公开信息员的业务技能,增强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力争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确保上传数据的成功率、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京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