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子推与清明节英语故事
介子推与清明节英语故事
介子推与清明节英语故事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Jie Zitui, who lived in Shanxi province in 600
谈到清明节 ,有点历史 知识 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
Legend has it that Jie saved his starving lord’s life by serving a piece of his own leg.When the lord succeeded in becoming the ruler of a small principality, he invited his faithful follower to join him.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
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逃亡 在外,生活 艰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However, Jie declined his invitation, preferring having a hermit’s life with his mother in the mountains.后来,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Believing that he could force Jie out by burning the mountain, the lord ordered his men to set the forest on fire.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 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To his consternation, Jie chose to
remain in the mountain and was burnt to death.To commemorate Jie, the lord ordered all fires in every home to be put out on the anniversary of Jie’s death.Thus began the “cold food feast”, a day when no food could be cooked since no fire could be lit.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 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The “cold food” festival occurs on the eve of the Qingming Festival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it.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节。
As time passes, the Qingming
Festival replaced the “cold food” festival.拜介子推的习俗 也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Whatever practice is observed,the basic observation of Qing Ming is to remember one’s elders by making a special effort to visit their graves, ashes or ancestral tablets.To make the visit even more meaningful, some time should be spent to let young generation of family members know ancestors’ past struggles and contributions, and the story of Jie Zitui who chose death over capitulation.无论以何种形式纪念,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该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当然,还要学习介子推宁死不屈的气节。
第二篇:介子推与寒食节
介子推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 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 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 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 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 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第三篇:介子推和寒食节名人故事
介子推和寒食节名人故事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中的一位,他四十三岁那年遭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掌握了政权。重耳即位后,对跟随他流亡的文武大臣分别封官赐赏,功劳大的封采邑,功劳小的也尊爵位,可偏偏忘掉了一个人,这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在重耳流亡期间一直跟随着重耳。当年重耳流亡路经卫国时,饿得实在受不住了,又找不到吃的,介子推便忍痛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汤吃。功劳这样大的人,重耳怎么会给忘记了呢?
原来,介子推在和重耳一块回到晋国都城绛都后,只朝见过一次重耳,以后便托病在家,编织草鞋,伺候老母。重耳封赏功臣时,别人都整天缠着重耳争赏赐,介子推却躲得远远的。他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曾劝他去见做了国君的重耳,介子推厌恶争功夺禄,他对母亲说:"晋文公得晋,是上天的意思。现在有的`人争权夺利,真不知羞耻。我不敢贪天之功为已有,既不想官,又不想利,去见他干什么呢?我甘愿终身编织草鞋,奉养老母。"母亲见儿子态度这样坚决,品德这样高尚,便不再说什么了。母子二人商量了一下,介子推便背着老母亲上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境内),发誓终身隐居此地,再不出山。
后来,重耳经人提醒,想起了介子推,就派人四处寻找。得悉介子推在绵山隐居后,又亲自带人上绵山寻找。许多人找了好几天也没发现一点儿踪影。于是,有人建议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把介子推引出来,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和他母亲始终没有出来。火灭后才发现他们母子二人死在一棵大树下,重耳十分伤感,下令在绵山为介子推建立祠庙,并传旨:把绵山之田收来的钱粮,统统作为介子推的供祭之用。
烧山那天,正是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后来,老百姓为了思念介子推,每年清明节前一天都禁烟止火,只吃冷食。久而久之,相沿成俗,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四篇:英语教学与英语故事
教学一得
英语故事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年级的一节英语活动课
掘港小学 李艳敏
生动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和表演欲望,它还能拉近英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会经常编一些小情景剧。下面介绍的是我根据一部英语短剧编写的小故事“小熊请客”,以及教学设计。
一、故事“小熊请客”(Little bear plays the host.)
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熊猫(panda),猴子(monkey),狗熊(bear),小兔子(rabbit),小鸟(bird),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们喜爱的小动物。
小熊(little bear)要在新年这天请客,瞧little bear多忙碌!他把水果摆到桌子上,有苹果(apple),桔子(orange),香蕉(banana),梨(pear),葡萄(grapes)等好多好多。
一大早,快乐的小鸟(bird)就飞来做客,小鸟说:“Happy new year.”就唱起了“Happy new year ”歌。一会儿,小白兔蹦蹦跳跳地出来了“I can jump.(我会跳)”他表演了一个小节目。小猴子随后而来:“I can climb up the tree.(我会爬树)”他的滑稽的爬样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这时,一个带面具的小家伙来了,他说“I am fat.I am black and white.I have two big and round eyes.What am I?”小熊抢着说“Panda.”熊猫高兴地和大家玩起来。紧接着老虎吼叫着,大象用鼻子卷着礼物来做客了。Little bear家热闹极了,他拿出水果招待大家。“Help yourself with apples,bananas,pears,grapes.(随便吃)”大家边吃边说“Apples are sweet.Pears are sweet.Oranges are sour.Grapes are sour.I like them.” 小朋友们,故事演完了,你什么时候请同学们做客呢?
二、教学设计
1. 复习动物名称。
教师在黑板上画大森林,让学生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学生边边用英语说,老师边画:rabbit,monkey,panda,tiger,elephant等。边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形态,如老虎吼叫,小猴子爬树等,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加深其对单词发音的印象。学生如有发音不准,老师可带读一下,纠正发音。
在教学中,利用可操作性语言,通过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英语句子。I can„.教师问学生,What can they do? 森林中的小动物会做什么呢?有的学生说The monkey can climb.老师让他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让他做出爬树的样子,小朋友滑稽的样子让人乐。(一年级的学生喜欢自我表现,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也能达到再次复习单词发音的目的。)又有学生说The rabbit can jump.老师让他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其他学生一起说The rabbit can jump on the grass.(教师要注意,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时,其他学生也要认真听,如果那个学生说对了,他们要认真跟着再说一遍,不断重复听说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在课堂中,我要求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要做事。)这时一只“鸟”飞来:I am bird.I can sing.老师及时表扬她自己学造句子。其他小朋友
也不甘示弱:I am tiger.I am panda.I am bear„„促使全班学生都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尝试使用新学的语言结构时,往往需要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他需要的是别人的赞扬。老师要频频鼓励学生创造各自的问答和对话,并对学生所作的冒险表示祝贺。以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纠正发音融入游戏之中,避免学生产生说英语时的畏惧心理。没有谁能够不犯错误而学会一门语言。给学生纠正错误时,一定要小心。把它融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不知觉中改正读音,效果最好。
3. 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
教师扮演小熊,说:“Today is new year.I’ll play the host.Welcome to my house.今天是新年,我要请客。欢迎大家来做客。”教师邀请小鸟:“Welcome!”小鸟说:“Thank you.”教师和小鸟一起唱首“Happy new year.”这时带rabbit头饰的小朋友坐不住了,蹦来做客。“Welcome!”小兔说:“I can jump on the grass.”而后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为大家表演节目。这时小猴子也来了,教师问他:“Hi, Monkey.What can you do?”小猴子说:“I can climb up the tree.”并做爬树状,小猴子的动作把大家都逗乐了。大家看到老师在笑,同学在笑,这样和谐的气氛让他们更敢于表演了。(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大老虎来了,大象来了,老师问大家:“Elephant has a long„.”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说出nose,老师鼓励大家说出“I have a long nose.”要及时表扬敢自己造句的学生。这时,一个学英语很好的学生带着面罩上来,给大家出了个谜语“I am fat.I am black and white.I have two big and round eyes.What am I?”“熊猫。”“太棒了!能教给大家吗?”让其他学生也学说一说。学生兴奋了,一个学生“大吼了一声”。大家高兴地说“Tiger.”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儿童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教师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表演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正确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一种近似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语言。
这时,教师拿出水果模型,边分边说:“apple, pear, banana, grapes, orange „.”学生们高兴的拿着,“吃着”,说着英语。老师说:“Help yourself.”大家都兴奋地假装吃着。老师也装作品尝:“Apples are sweet.Pears are sweet.Oranges are sour.Grapes are sour.I like them.”让学生边动边说,效果好极了。(为下一单元学习水果做了铺垫。)
4. 了解了整个故事情节,并知道如何表演后,老师和学生一起编排,边说,边表演。
5. 学生在班内找同伴表演。
6. 全班一起表演。
这一堂课,同学们在说一说,演一演中,轻松地把句子复习练习了,积极性很高,这节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篇: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节的故事
屈原,字原,名平,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它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公元前340年,那是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当时中国已由春秋时代的十二个诸侯,兼并形成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争霸的局面。
屈原面对齐国尖锐的争斗形式,高瞻远瞩地向楚王提出了对外联齐抗秦、对内励志革新的奏议,以期由楚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他一度很受楚怀王的信任,被委以“左徒”的显要职务,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
但是楚王左右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南后郑袖等近臣、贵族,十分嫉恨屈原,反对他的主张。
他们在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下,陷害屈原谋反作乱,离间他和楚王的关系。
后来,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废弃了原来曾实施的屈原的正确主张。最后,楚怀王被诱骗,囚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后更加昏庸,楚国急剧地没落衰败了。
屈原被放逐到远离朝廷的汨罗江边。屈原眼看祖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他忧思万端,写下了万古不朽的长篇抒情诗《离骚》。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园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楚都城郢。
这时,屈原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流浪生活,他对出国的前途已感到绝望,就在一年阴历五月初五的黎明,他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滔滔的汨罗江中。
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出去后,楚国的百姓十分悲痛。男女老幼,纷纷划船,从四面八方赶来打捞屈原的尸体。
妇人们担心大鱼和蛟龙会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在竹里蒸熟,投到江里,免得他们伤害慷慨捐躯的诗人。
从此以后,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河溪之上划龙船,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这个风俗后来还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和马兰西亚。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向往光明和进步的诗人屈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