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报告如何写——十二步法教你秘笈
调研报告如何写——十二步法教你秘笈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2日作者:张冉
调研报告的撰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收口”环节,是调查研究的成果体现。调研报告要观点鲜明、文字简洁、言之有物,为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创新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一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将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决策行为。如何撰写调研报告呢?笔者梳理出12步法。
构思阶段
1.收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必须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上级部门文件、报刊必须要认真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围绕调研工作,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各项工作的疑难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
2.确定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选择时应注意: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再确认主题;主题宜小不宜大,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3.去伪存真。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调查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数据、文字资料比较繁杂,不可能也不必都写入报告,要注意取舍。分析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总结出最有价值的内容,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
4.拟定提纲。调研报告的提纲一般有两种:一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研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出来。另一种则是条目式提纲,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条地写成提纲。当然,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
5.分工协作。在调查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工协作,为保证调研报告每一部分内容的精准度,就需要分门别类,由负责每项工作的同志写对应的部分。明确分工,最后将文稿整合起来。
起草阶段
6.凝练主题。调研报告不同于其他公文,要懂得选好角度、突出重点。观点一定要鲜明,要围绕中心工作,反映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密切关注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
7.逻辑严谨。调研报告的论据和观点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还要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
8.布局。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报告的“骨架”。一般调研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2)导语。又称引言,应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3)正文。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可分为:“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
(4)结尾。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5)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9.原因分析要透彻。准确分析调查结果,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得出调查研究正确的结论。可以使用资料引证、制作图表等方法来分析内在的联系和问题,问题原因一定要抓到点子上,寻求来龙去脉,切忌表面文字。
10.建言要务实。建议一定要在立意上、理论上高人一筹,有一定的深度。研究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搞清问题的症结,并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可老生常谈,照搬照抄,要注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规范修改阶段
11.语言简洁,力求准确。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文字尽量采用客观的表述,语言要朴实准确、简洁生动。可以适当采用群众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12.别字、标点符号核查。公文一定要严格要求,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放过。在上报之前,一定要多次核查,谨防出现错别字、病句。(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委组织部)
第二篇:五步法调研
把握“五个环节”
专题调研是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式,也是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各部门科室创新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科学把握专题调研的“五个环节”。
一、科学选题是前提
选题是否科学,将直接反映着专题调研质量的高低。科学选题主要是回答好“选什么”、“怎么选”两个基本问题。
选题首先应准确把握“需要做、可以做、做得到”三要素的结合。“需要做”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上级党委宣传部门以及本级党委政府要求我们做什么,希望做什么,群众期盼做什么。这样做既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又体现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性原则。“可以做”是指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人力、物力、财力、群众心理承受力是否允许。客观条件不具备的事情,就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做得到”是宣传思想战线能力所及。做到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那些经过努力能够做、做得好的题目。
这次的选题是上级部署与自我申报相结合的。
二、组建队伍是关键
调研要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组建一支智能结构合理的调研队伍。针对调研课题的不同,调研队伍的构成应分别具备以下特点:
精干、高效、协调。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要发挥大家的智慧。
三、深入调查是基础
调查情况真实丰富直接关系到报告的质量。为此专题调查的基础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调查使占有材料具有丰富性。深入基层实际,深度考察调查,广泛收集材料,梳理、归纳、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二是通过调查使占有材料具有真实性。调查的情况真实可靠,才能作为认识事物的依据,否则,只能导致不确切的结论。
在当前假情况、假数字、假政绩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必须改进宣传文化部门的调研工作,通过多种调查方法的交叉运用,充分听取不同意见(包括反面意见),收集到丰富而真实的材料。
四、创新研究是主线
创新研究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个人准备。课题组每个成员都应当将调查中得到的大量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分析综合、梳理提炼,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实现个人潜在智能的跃升。二是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虚实结合,既注意深层次的理性分析,又重视提出创新型的实际措施;远近结合,既注意从发展趋势上分析问题,又重视近期实际问题的对策;点面结合,既注意从面上判断情况,又重视从点上剖析问题,使意见、建议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评估研究。对调研结论要组织有关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人士,反复评估论证,力求准确无误,拿出调研成果精品。
五、成果转化是目的宣传文化部门专题调研所形成的成果只有转化为党政决策,或变成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行为和社会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申请秘笈-------美国教授教你写推荐信
申请秘笈-------美国教授教你写推荐信
申请美国大学,教授会根据申请材料了解申请者。如何写申请材料,美国教授评定申请材料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是美国教授给出的个人意见,非常值得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一读,对他们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帮助。
CornellUniversity
RichardGeiger
DeanofAdmission
申请人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个人陈述写成一部史诗或过于光辉的人生历程。申请人尽可能选择充分介绍,反映自己的一两个主题,论述观点要明确,要点要突出。“个人陈述”的主题还应该肯定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体现申请人的与众不同。如果不断解释自己的缺憾和弱点,则为不智之举。
虽然偶尔有人递交两份个人陈述,但我们只需要一个简明的个人陈述即可,我们并不在乎长度。如果你递交多份的个人陈述,我想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会尽力找出原因何在。事实上,如果申请人极力想对他们的弱点做一个说明的话,我倒建议可以在个人陈述后加一个简短的附录。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如果将个人陈述本身用于解释弱点,就大错特错了。我希望看到的个人陈述可以传达一些正面的信息,传达一些在其他的申请材料中无法显示的信息。
Writingsample和个人陈述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可使我们发现一些在个人陈述中无法发现的写作上的缺点。writingsample也可使我们看出到底申请人是否具有初步的逻辑能力,论辩能力和提出观点的能力。
推荐信也是我们招生的重要依据。通过推荐信我们可以看出其学术成就和性格特征。每位申请人应该准备两份推荐信。如果申请人是在校学生,推荐信应来自于任课教师;否则申请人应使用上司的推荐信。如果申请人离校多年,就不适合再
从学校获取推荐信了。否则我们会奇怪为什么不用近期的材料。优良的成绩固然重要,但由于本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品质修养,我们坚决不会录取那些学术成绩看似优秀却不具备高尚品格和道德的申请人。我们人数不多,所以对组成我们这个小团体的成员的素质尤其重视。
如果我们对某位申请人的档案有兴趣,我们届时会邀请前来面试。相对于申请人的数目来说,能参加面试的人很少。基于各种原因,我们还可能为其安排另外一次面试,例如,我们有时很想了解某些方面,或申请人尚未完全回答某些问题。并非许多院校像我们这样做。
GeorgetownUnvierstiy
AndyComblatt
AssistantDeanofAdmission
由于许多申请人不能与我们面谈,所以他们觉得十分沮丧,对此我们十分理解,但通过个人陈述完全可以弥补。所以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不要担心通过个人陈述向我们表露你真实的一面。千万不要在我们之间树立一道屏障,所以我们称之为个人陈述,而不是一般的陈述。你越坦率,我们就了解的越多,在这方面你是否做的够好呢?我推荐一个小测验。在写完陈述后你可以把它拿给自己的好友看,问他们:“如果你从未遇到过我,读了这篇个人陈述后是否感觉对我的了解十分全面了呢?”
在写个人陈述时可以考虑一些你曾参加的活动,你是怎样成长的,以及一些工作和旅游的经验。你甚至可以谈论一些政治话题,而不必担心你的观点会触怒评审委员,你的观点是什么都不要紧。我们的团体本身就十分多样。如果你想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考我们的学院或将来你打算干什么,那也很好,但这些都不是必须的。
有一些申请人苦于不能在评审中有机会解释某些弱点,比如某学期你生病,某个不幸降临使你某段时期功课不好或其他什么信息。你尽可以提供一个附录,我们会十分乐意接受的。除非这些信息与你的个人陈述的主题吻合默契,我决不同意你将它写为个人陈述的一部分。
你可以提交诸如论文,新闻简报,录像带等辅助性资料,这些可以使我对你有一个三维立体的印象。但请记住,我们不太可能阅读一篇冗长的论文。也不要在递交申请材料时表现不必要的小聪明。虽然我鼓励申请人可以有独创性,但不要让我们觉得你提交某样东西只是为了显示你有多聪明。
推荐信对我们掌握信息十分有用。你可以在自己的申请中描述自己如何如何参与课外活动,但如果这一信息由旁人如老师,主任等佐证,就会变得有说服力的多。另外如果你有十分矛盾的指标如:高GPA和低的GRE,或相反。如果其中有原因,或一位教授对此做出说明,这就非常非常的有价值了!这比你自己来解释强上百倍。
第四篇:教你如何做好调研
“调研的目的在于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为调研而调研”。
1、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剖析问题,用事实说话,解决问题。
2、通过调研为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调研方法有文案调研、特殊调研、实地调研三种。
文案调研:主要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特殊调研:特殊调查有固定样本、调查组等持续性实地调查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可分为观察法、专题研讨法、问询法和实验法四种
启动调研工作之前,必须作好选题、知识、方案、组织等准备工作。
(一)选题准备
调研什么,调研解决什么问题,是调研工作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调研课题从何而来?如何确定?是调研人员必须面对的事情。
(二)知识准备
在确定对某选题题进行专题调研之后,大学生志愿者,必须根据选题特点进行知识准备和理论武装,使自己早一点进入课题角色。知识准备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网络、书刊等载体,系统地从理论上、政策上了解调研对象。二是查阅档案资料,了解调研对象的过去和发生发展过程。知识准备,要做到政策法规,首先学好,相关知识,也不能少。知识准备充分,调研者一下从门外汉就成了调研对象的知情人,为调研工作减少盲目性和不走弯路奠定了基础。
(三)方案准备
在对调研对象有所了解之后,就应抓紧制作调研工作方案。调研方案是调研工作的路线图,其科学性和操作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调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调研质量高低。不少调研工作费时费劲、效果不佳,其重要原因是调研方案缺失或调研方案是次品、废品。调研工作方案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调研目的。
二是调研组织及成员分工。组建调研组,总的要求是应有领导、队伍要精、各有专长、内行最好。人员在精不在多,3至5人为宜,由有能力、听指挥、有时间、能独挡一面的人组成。要明确包括课题组长在内的成员各自任务、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三是调研的重点内容即调研提纲。调研提纲重在针对性和完整性。要把需调查的问题全部列入提纲,让被调查人清楚具体的调研事项,防止被调查人在调查中出现无的放矢、挂一漏万、敷衍塞责的现象发生。有的调研课题有一个调研提纲即可,有的则需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设计多个调研提纲。四是调研工作方式。调研方式主要有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书面调查、异地考察等。由于调研内容的不同,调研方式往往有所选择,此次中国生态小康科考的主要形式为走访、实地调查、书面调查。五是调研日程安排。从调研工作准备开始,到调研报告送出为止,应将调研工作具体事项落实到每一时段,在调查阶段落实到每一天,甚至每半天。日程安排有文字叙述和列表两种形式。日程安排在明确时间、事项、责任人、参加人的同时,还应有地点和其他要求。六是后勤保障工作。调研方案越细密、越科学,对调研工作开展越有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调研组织及成员分工和调研提纲。调研方案拟定后,可在一定范围内研究,并按程序审定。
(四)组织准备
调研方案确定之后,各调研小组应及时召开成员会仪。会议主要进行调研动员和明确分工责任。此外,还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开展调研工作的书面通知,要求协助单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为调研工作提供方便。
第五篇:教你写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例:《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例: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1.08%15.13%17.59%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43.23%46.50%46.33%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31.37%25.17%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7.01%10.91%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比较(元/月):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500-1000元3.66%5.57%1.56%15.71%
1001-2000元30.97%34.08%28.29%55.71%
2001-3000元36.99%29.14%33.41%18.57%
3001-4000元17.85%19.27%21.60%8.57%
4001-5000元5.59%6.69%7.57%1.43%
5001元以上4.95%5.25%7.57%0.00%
3.大学生区域样本就业分析(北京 广州)
本次调查采集了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代表南北两方)的大学生数据作样本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就业时更自信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在对待06年就业形势看法上比广州的大学生更自信。北京大学生选择“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广州大学生的选择比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看法选择:
北京广州
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23.44%16.6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0.11%46.9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28.02%29.92%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42%6.44%
(2)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国企。这可能和被北京广州本地的企业性质比例有关系。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期望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较:
北京广州
民营企业2.93%7.58%
国营企业27.29%14.39%
外资企业36.26%43.94%
私营企业6.23%1.52%
合资企业6.59%9.09%
政府机关16.30%18.56%
自主创业4.40%4.92%
4.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每年都招聘:71.17%偶尔一两年不招聘:12.52%
偶尔一两年招聘:15.71%从来不招聘:0.60%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满意:11.93%一般满意:47.91%一般:29.62%
不太满意:9.54%不满意:0.99%
(3)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301人以上:3.58%201-300人:2.58%101-200人:4.77%
51-100人:12.52%11-50人:40.76%10人以下:35.79%
四、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最后得出的结论:
a.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b.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c.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籍贯性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
d.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a.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c.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不要徘徊在事业的端口,勇往直前吧!
五、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例:《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
二、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例:
在经过了高考这座残酷的独木桥,踏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安枕无忧了吗?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由此可以看出,进了大学我们同样“睡不成安稳觉”。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数据收集上的原因,统计分析只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1.08%15.13%17.59%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43.23%46.50%46.33%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31.37%25.17%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7.01%10.91%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