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经网络设计 考试要点总结
1、神经网络的定义:由大量与自然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类似的人工神经元互联而成的网络。分类:前向网络、反馈网络,静态网络、动态网络,连续时间网络、离散时间网络,阵列网络、非阵列网络。
2、如何选择一种网络结构:
1、应用问题的输入数=网络的输入个数
2、输出层神经元的数目=应用问题的输出数
3、输出层的传输函数选择至少部分依赖于应用问题的输出描述。
3、神经网络优点:非线性特征,并行分布处理方式,便于硬件实现,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数据融合的能力,多变量系统。
4、写出两种神经网络传输函数 a = hard lim(n)硬极限传输函数
a =hard lims(n)对称硬极限函数 a =purelin(n)线性传输函数 a = poslin(n)正线性 a =satlin(n)饱和线性 a =satlins(n)a =logsig(n)
a = 1/1+e-n a =tansig(n)
a = en-e-n/en+e-n
5、单层感知机学习方法收敛的条件:a、问题的解存在(即满足X*TZ`(i)>δ);b、仅在输入向量被错误分类时才改变的权值;c、输入向量长度的上界存在π=max{||Z`(i)||2}
6、监督学习算法w(k+1)=w(k)+2αe(k)pT(k)的物理定义:该算法在每输入一个训练值的情况下就更新权值,他能调整权值知道使均方误差达到最小。他尽力使判定边界远离训练(参考)模式,从而减小网络受噪声的影响。
7、误差后向传播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训练太慢,训练时间长,多层非线性网络的均方误差性能指数不是一个标准二次函数,他可能存在多个局部极小值,并且在参数空间内的曲率也不一样;
改进措施:使用启发式信息技术:(1)、动量方法(MOBP)
Wm(k)Wm(k1)(1)Sm(am1)Tbm(k)bm(k1)(1)Sm
特征:1)维持算法稳定的前提下使用更高的学习速度;2)当轨迹进入某个一致方向后,加速收敛;
(2)、VLBP:a、如果一次权值改变后(在整个训练集上)均方误差的递增超过某个百分数ε(典型值为1%—5%),则权值改变被取消,学习速度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ρ,动量系数γ设为0;b、如果权值改变后的平方误差递减,则接受权值更新,学习速度乘以大于1的因子η,如果γ过去设置为0,则恢复到原来的值;c、如果平方误差递增不超过ε,则接受权值更新,学习速度和动量系数不变。
8、数值优化技术:共轭梯度法(CGBP)它不需要计算二次导数,但是仍具有二次收敛的特性,它通过区间定位和区间缩小来确定函数在某个特定方向的权值。
9、Levenberg-Marquardt算法(LMBP): XK1XK[JT(XK)J(XK)KI]1JT(XK)J(XK)F(X)Vi2(X)VT(X)V(X)
i1NF(X)2JT(X)V(X)J(x)是一阶偏导矩阵
10、批处理:在整个训练集都提及网络后才提及系数,平均每个样本计算出的梯度以得到更精确的梯度值,如果训练集是完全的,即覆盖了所有可能的输入/输出时,则梯度估计是精确的。
11、Kohonen规则:iW(q)=iW(q-1)+α(P(q)-iW(q-1)),i∈X(q)类似于instar规则,kohonen规则允许神经元的权值学习输入向量,因此适用于识别和应用,与instar规则不同的是学习并不正比于神经元输出ai(q),他的学习发声在神经元的下标i是集合X(q)的元素时,如果instar规则应用于返回值为0或1的传输函数(如硬极限函数)的一层神经元时,kohonen规则可以通过将X(q)定义为满足ai(q)=1d的所有i的集合,从而与instar规则等价。
12、Outstar规则:instar网络(有一个向量输入一个标量输出)可以利用特定向量刺激与响应相联想起来实现模式识别。Outstar网有一个标量输入和一个向量输出,他可以利用一个刺激和向量响应之间的联想完成模式回忆。Wj(q)=Wj(q-1)+α(a(q)-Wj(q-1))Pj(q),这里Wj是矩阵W的第j列。a = satlims(WP)
13、单层感知机的缺点及其原因(思考题)
答:单层感知机只能识别线性可分的模式(即能够用一个线性边界区分),因为单层感知机存在一个线性边界wp+b=0,单层感知机只能对那些能够被线性边界分开的输入向量进行分类,对噪声敏感,因为训练模式常接近网络的判定边界。
14、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应用(论述)
LMS算法和BP算法都是使均方误差最小化的最速下降法,唯一区别是梯度的计算方法不同,对多层网络而言,为了计算均方误差对隐层权值和偏置值得导数,BP算法使用了链法则,首先计算最后一层的导数,然后反向传播通过网络并用链法则计算隐层中得导数,算法也因此被称为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的主要问题是:训练时间长,收敛速度慢,存在多个局部极小点,要选择多个不同的初始值以确保算法收敛到全局极小点。
15、监督学习算法的特点:在监督学习中,学习规则由一组描述网络行为的训练集给出{p1,t1}···{pq,tq},pq表示网络输入,tq表示网络的目标输出。当输入作用到网络时,网络的实际输出与目标输出作比较,然而学习规则调整网络的权值和偏置值,从而使网络的实际输出越来越接近于目标输出直到网络的性能指数达到一定的精度或最优时停止训练。
16、感知机学习相关知识:(1)、规则:Wnew=Wold+epT
e=t-a bnew=bold+e(2)、收敛条件:a、问题的解存在;b、只有输入向量被错误的分类时才改编权值;c、输入向量的长度存在上界;
(3)、局限性:只能对那些能够被线性边界分开的输入向量进行分类,即只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
(4)、感知机网络模型:a=hardlim(wp+b)14 自联想存储器:期望输出量等于网络的输入向量(即tq=pq)
21、BP算法小结:第一步通过网络将输入向前传播a0= p am+1=fm+1(wm+1am+bm+1),其中m=1,2,3···M-1 a=aM最后一层输出;第二步通过 网络将敏感性反向传播:SM=-2FM(nM)(t-a)Sm=Fm(nm)(Wm+1)TSm+1 ; 最后,使 用近似的最速下降法更新权值和偏置值:Wm(k+1)=Wm(k)-αSm(am-1)T
bm(k+1)=bm(k)-αSm
22、无监督的hebb规则:w(q)=w(q-1)+αa(q)pT(q)带衰减的hebb规则:w(q)=w(q-1)+αa(q)pT(q)-γw(q-1)
23、监督学习方法的特点:(1)、首先需要输出一组正确的训练样本{p1,t1}···{pn,tn};(2)、每输入一个样本就更新一次网络参数;(3)、使军方误差达到最小。
24、反馈网络的工作原理:反馈网络在初始输入向量中产生竞争,他通过设置权值矩阵为Wij=1,i=j;Wij=-w,i~=j;来使每个神经元对其他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初始状态最大的神经元的输出在下降的同事保持最大,而其他神经元逐渐衰减为0,最终这个竞争网络的输出只有一个非零值,该非零输出对应的神经元的输入为与原型向量最匹配的输入模式。
25、神经网络的应用:神经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他不仅可以应用于工程,数学,科学领域,也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商业、金融和文学等领域。它可以用于完成模式识别问题,作函数逼近器,函数拟合,自适应滤波,消除回声和噪声等。神经网络还能用于求解优化问题。同时,基于高速计算机和快速算法,也可用神经网络解决过去许多计算量很大的复杂工业问题。
26、Hebb学习的变形相关:(1)、过滤权值变化,过滤学习:Wnew=(1-γ)Wold+αtqpqT;(2)、调整学习速度,增量规则:Wnew= Wold+α(tq-aq)pqT,该规则使均方误差最小,F(x)=E[(t-a)T(t-a)]。(3)无监督Hebb:Wnew= Wold+αaqpqT
Hebb规则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它要等待所有输入输出已知后才计算一次权值,而增量规则是每输入一个模式就更新一次权值。
27、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人工神经网络没有人脑那么复杂,但他们之间有两个关键相似之处。首先,两个网络的构成都是可计算单元的高度互连(虽然人工神经元比生物神经元简单得多)。其次,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决定了网络的功能。
28、稳定性概念:
1、稳定性:(在lyapunov的意义下):一个原点是稳定的平衡点,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值ε>0,总存在一个数δ(ε)>0,使得当‖a(0)‖<δ时产生的运动a(t)对于t>0满足‖a(t)‖<ε。
2、渐近稳定性:一个原点是一个渐近稳定的平衡点,如果存在一个值δ>0,只要‖a(0)‖<δ,产生的运动在t→∞时满足‖a(t)‖→0。
3、正定:一个标量函数V(a),当V(0)=0且V(a)>0(a≠0)时,称为正定。
4、半正定:一个标量函数V(a),当V(a)≥0(对于所有的a)时,称为半正定。
5、Lyapunov函数:对于非线性系统x=f(x),如果存在函数E(x):(1)、E(x)正定;(2)、E(x)关于各xi连续;(3)、d/dt E(X(t))<0,则上述的E(x)是Lyapunov函数
第二篇:考试要点总结(部分)[模版]
2014年甘肃省10000名考试要点总结(部分)
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1951年10月。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保存富农经济。
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5、1941年3月,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概念的党的理论工作者是张如心
6、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思想认识上不是完全清醒的。
7、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思想建设。
8、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五四运动。
9、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的是《南京条约》的签订。
10、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的入侵。
11、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13、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势力。
14、毛泽东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5、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领导。
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1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18、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发动工人运动。
1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南昌起义。
20革命战争的胜利要依靠正确的政策,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和壮大自己的问题。
21、毛泽东在下述哪篇文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观点:《反对本本主义》。
2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遵义会议后。
23、毛泽东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由城市领导的时期”是在:七届二中全会。
24、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要“解决农民的困苦,根本是要行‘耕地农有’的办法,就是谁耕种的田地归谁自己所有的”主张是在:1925年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农民书》中。
26、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尝试的标志性文件是:《井冈山土地法》。
27、《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28、提出“抽多补少”原则的文件是: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29、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30、毛泽东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在:晋绥干部会议。
31、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32、列宁强调,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统一战线取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是:无产阶级领导权。
33、中国共产党初步提出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3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35、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
36、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37、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38、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和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
39、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40、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党派有:11个。
41、正式提出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3、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工农共和国。
44、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45、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著作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46、标志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著作是:《论人民民主专政》。
47、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8、第一次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组织形式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49、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5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首次以法律形式正式载入的文献是:《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51、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5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53、毛泽东在他的建党学说中,着重强调党的思想建设54、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讲话是:《不要四面出击》。
56、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到群众中去
5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方针是:不要四面出击。
5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59、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其打击的对象是:不法资本家的猖狂进攻。
6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剥削工人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6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
62、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63、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重要思想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
64、董必武在八大上强调: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65、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
6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6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68、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9、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0、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71、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72、1956年8月,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73、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74、对“文化大革命”必须:彻底否定。
75、在党的“七大”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全面的概述的是刘少奇。
76、中国先进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77、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时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
78、中国共产党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影响是:小资产阶级思想。
79、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80、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81、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最早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著作是:《整顿党的作风》。
82、提出“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著名论断的领导人是:周恩来。
83、刘少奇论述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理论最主要代表作是:《论共产党员修养》。
84、中国共产党最早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党的指导原则的文献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85、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党的会议是: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
86、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7、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88、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8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90.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谁掌握控股权
91.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十四大提出
9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9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矛盾是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9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95.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
9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97.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三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考试要点
• 职业生涯: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担任的职务、角色的综合。
• 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和员工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职业开发是在确保个人职业目标与整个组织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以期实现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最佳匹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大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一个同学明确其预期的目标,使之自觉地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1、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类型(1)子承父业型(2)服从分配型:(3)临阵磨枪型:(4)未雨绸缪型:
• 精神分析的主要概念
本我(id)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遵循“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自我(ego)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潜意识。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超我(superego)类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遵循“至善原则(principle of ideal)”。
• 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
意识(conscious)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以及可以清晰感知的外界各种刺激。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指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的心理活动,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不能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被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
前意识(preconscious)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心理健康: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阳性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也叫正强化。阴性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也叫负强化。阳性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阳性惩罚。阴性惩罚: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阴性惩罚 在实施惩罚时,采取适当措施,使之在功效上兼具负强化的性质。
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1)强调人的责任;(2)强调“此时此地”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4)强调人的成长。
1.自我知觉: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此处可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2.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3.自 尊: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4.自我提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5.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6.自我表演: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7.自我障碍策略: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8.自我监控: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9.自证预言: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10.自我体 像: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经常的、稳定的特点。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
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自我概念是透过与他人的接触,意识到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站在别人的角度反观自己的结果。
确立人生的新目标
1)现实性原则。2)具体性原则。3)阶梯性原则
第四篇:管理学考试要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要点(献给我的好友)
分享
首次分享者:___Flona§ 已被分享41次 评论(0)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举报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管理的职能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人角色
(2)、信息角色:监督人角色、传播者、发言人角色
(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4.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科学管理理论
(1)、目的: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2)、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3)、主要内容:a.工作定额
b.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6.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
(2)、韦伯:a.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b.特点:(1)、存在明确的分工;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
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3)、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a.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b.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c.明确组织的目标
7.行为管理理论
(1)、霍桑试验: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1.决策的定义
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过程
诊断问题、明确目标、拟定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评估效果
3.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2)、组织自身的因素
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3)、决策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紧迫性、问题的重要性
(4)、决策主体的因素
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4.决策方法
一、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1)、“瘦狗”型的经营单位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甚至可能亏损。对这种不景气的业务,应该采取收缩甚至放弃的战略。
(2)、“幼童”型的经营单位业务增长率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
(3)、“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同时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4)、“明星”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最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投入必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二、确定型决策方法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普通的连续型规划和整数规划
单目标规划、多目标规划、目的规划、网络优化。见P98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P101
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四、决策树的应用P104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计划是一个包括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方案选择的过程,决策只是这一过程某一阶段的工作内容。
区别: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
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
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2.计划的性质
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3.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时间长短)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职能空间)
(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综合性程度)
(四)、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明确性)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程序化程度)
4.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八章组织设计
1.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2.组织结构的三种特性
(一)、复杂性是指每一个组织内部在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层级、管理幅度以及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关系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别性。
(二)、规范性是指组织需要靠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划地引导员工的行为。
(三)、集权性是指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利在管理层级中分布与集中的程度。
3.组织设计的原则
(1)、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控制幅度原则
(4)、权责对等原则
(5)、柔性经济原则
4.职能部门化
优点:能够突出业务活动的重点,确保高层主管的权威性并使之能有效地管理组织的基本活动;符合活动专业化的分工要求,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员工的才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简化了培训,强化了控制,避免了重叠,最终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缺点:由于人、财、物等资源的过分集中,不利于开拓远区市场或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组织分工。同时,这种划分方式也可能助长部门主义风气,使得部门之间难以协调配合。部门利益高于企业整体利益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组织总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职权的过分集中,部门主管虽容易得到锻炼,却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也不利于“多面手”式的人才成长。
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优点:各部门专注于产品的经营,并且充分合理地利用专有资产,提高专业化经营的效率水平,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不同产品和服务项目间的合理竞争,而且有助于比较不同部门对企业的贡献,有助于决策部门加强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指导和调整。另外,这种划分方式也为“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提供了较好的成长条件。
缺点:企业需要更多的“多面手”式的人才去管理各个产品部门;各个部门同样有可能存在本位主义倾向,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另外,部门中某些职能管理机构的重复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总部对“多面手”式人才的监督成本。
6.矩阵型结构
优点:一方面可以取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跨越各职能部门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活动。
缺点:组织中的信息和权利等资源一旦不能共享,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势必会为争取有限的资源或因权力不平衡而发生矛盾,另外,一些项目成员接受双重领导,他们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平衡协调矛盾的技能;成员之间还可能会存在任务分配不明确、权责不统一的问题,这同样会影响组织效率的发挥。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2)、选配合适的人员
(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2.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一般要求
(1)、管理的愿望
(2)、良好的品德
(3)、勇于创新的精神
(4)、较高的决策能力
3.外部招聘的优势
(1)、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
(2)、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4.外部招聘的局限性
(1)、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2)、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
(3)、外聘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5.内部提升
优点:(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弊端:(1)、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
(2)、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6.绩效评估的作用
(1)、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4)、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5)、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有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组织变革的过程
(1)、解冻阶段
组织在解冻期间的中心任务是改变员工原有的观念和态度,组织必须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励员工更新观念、接受改革并参与其中。
(2)、变革阶段
组织要把激发起来的改革热情转化为改革的行为,关键是要能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减少对变革的抵制,进一步调动员工参与变革的积极性,是变革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
(3)、再冻结阶段
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后,还应采取种种手段对员工的心理状态、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进行不断地巩固和强化。
2.组织变革是一种对现有状况进行改变的努力,任何变革都常常会遇到来自各种变革对象的阻力和反抗。
第十一章领导概论
1.领导权力的来源
(1)、法定性权力
(2)、奖赏性权力
(3)、惩罚性权力
(4)、感召性权力
(5)、专长性权力
2.有效的领导者的共同特性
(1)、努力进取,渴望成功
(2)、强烈的权力欲望
(3)、正直诚信,言行一致
(4)、充满自信
(5)、追求知识和信息
3.管理方格论P230
(1,9)型: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1,1)型:贫乏型管理
(5,5)型:中庸之道型管理
(9,1)型:任务型管理
(9,9)型:团队型管理
第十二章激励
1.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2.需要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保健因素处理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以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
4.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第十三章沟通
1.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
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2.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培养“听”的艺术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
(6)、组成非管理工作组
(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1.控制的必要性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2.控制类型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
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
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
1.预算的种类
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2.库存控制P300
3.经营审计
外部审计是由外部机构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
第五篇:科目三考试要点总结
科目三考试要点总结
1、上车准备:绕车一周检查车况(检查是否漏油、轮胎是否漏气、车身是否有异常),到
达前后车探头处时用手挡一下探头,打开车门时向后方望,确保安全后打开车门上车,上车后立即关闭车门。
2、上车后准备:调整座椅位置,系好安全带,调整左右后视镜及车内后视镜。
3、起步:打火,关闭危险警示灯,开启左转向灯,挂1挡,放手刹,观察左后视镜,确保
安全后起步。(夜间行车时打开近光灯)
4、变更车道、超车动作:听到语音提示后开启左转向灯,观察左后视镜,确保安全后进行
变更车道/超车动作,听到返回主车道语音提示后开启右转向灯,观察右后视镜,确保安全后返回主车道。(夜间行车听到超车/变更车道语音提示后需先闪灯,即交替使用近远光灯)
注意:变更车道时不得同时变更2条车道。
5、会车:听到语音提示后轻踏脚刹并闪灯,即交替使用近远光灯。(夜间行车操作不变)
6、直线行驶:听到语音提示后,使用2或3挡,轻踏油门,保持车速在30公里左右保持
在车道中间行驶20-30米松开油门,完成直线行驶动作。
7、加减档:听到语音提示后先进行加挡动作,最高加到4挡,然后进行减挡动作,减到2
挡即可停止,完成加减档动作。
8、经过路口、学校路口、公交车站、人行横道:听到语音提示后轻踏脚刹,左右摆头,观
察前方路口车况及行人情况。(夜间行驶需要闪灯,及交替使用近远光灯)
9、转弯:听到语音提示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启左/右转向灯,降至2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
降至1挡,确保行车安全),观察左边/右边来车情况,确保安全后当车通过人行横道后完成转弯动作。(夜间行车时需要闪灯)
注意:
(1)必须在转弯车道完成转弯动作,如果语音提示后在非转弯车道必须先变到至相应车道。
(2)完成转弯前需要保持转向灯持续开启。
10、掉头:听到语音提示后变更车道至掉头车道,到达相应车道后开启左转向灯,降至1挡,观察直行车道,如直行车道有来车需要停车让行,确保安全后完成掉头动作。(夜间行车时需要闪灯)
注意:完成转弯前需要保持转向灯持续开启。
11、靠边停车:听到语音提示后开启右转向灯,减速、减至1挡,观察右后视镜,确保安全后变道至右停车道(如右转向灯熄灭,需要重新开启),离边线30公分内停车。停车后拉手刹、挂空挡,开启危险警示灯,关闭转向灯,熄火。打开车门前需要观察左后视镜,确保安全后才能打开车门。(夜间行车在熄火前需要将灯光打至示廓灯位置)。
考试过程注意事项:
1、考试全程必须保持文明驾驶,遇到非机动车及行人必须减速/停车让行,通过路口等必须
瞭望安全后慢速通过,行车过程保持谨慎。
2、不制造险情,车速保持在35公里以下。
3、经过路口、学校区域、人行横道、公交车站、红绿灯等车速不超过20公里。
4、车减速后必须降挡,防止车辆死火,停车后起步必须用1挡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