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进村村风建设先进村工作总结
前进村村风建设先进村工作总结
一、村基本概况
前进村是原山顶头和大坞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儒永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有344户935人、有党员27人,现有耕地568亩(其中水田330亩,人均0.3亩,旱地238亩),山林面积2130亩。2009年人均收入6800元。近些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
二、抓村级组织建设,为全面推进村风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一个村的村风文明建设,实施在村干部,榜样在村干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他们是否值得村民信赖是基础,是关键。因此我村始终把村干部班子制度建设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因此我村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章国宏任组长,村两委干部、工作人员全部投身创建工作,明确人员责任分工,制定创建总体规划及详细的实施计划,制定了“创建人员分工制”、“创建规划目标责任制”、“创建任务定期核查制”等有效管理机制。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争创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为全面推动前进村的村风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面推进民主治村,实行民主管理,每季度及时对村务进行公开,并签订主职干部廉洁承诺书,提高领导班子廉洁自律。
三、抓创建,促进村风文明配套建设
制定村风先进村创建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向村民宣传。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1、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和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明确方向,找准差距,共谋发展之路。
2、营造气氛。我村先后投入资金,调整和充实了相关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并在各村显眼处建立了宣传栏。
3、开展村居环境整治。我村以“三清三改一建”为目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清垃圾、清坑道、清废墟”,改水、改厕、改路,建现代化农家庭院;建设垃圾房4个,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管理有序,解决了村民生活垃圾无处堆放的难题;新建公厕2个,拆除露天粪坑,发动村民搞好“门前三无”(即门前无垃圾、无污物、无污水),彻底改变以往农村环境脏、乱、臭的状况。对于群众关注的饮水问题,村两委更是高度重视,使家家户户能用上卫生的饮用水,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于2010年投资24.48万实施了各村的饮用水整改工程。这些工程大大的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环境。
4、道路硬化。村两委制订了近期和远期规划,投资6.5万元硬化了柿树坪自然村公路;投资8.5万元新建了里家庵自然村公路,完成了建设、硬化工作,并于2010年又投资吕44万元,硬化了山顶头行政村和大坞自然村的村中道路12000平方米,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5、抓风气,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和谐社会生活习惯,不赌博酗酒、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涉嫌违法犯罪、发现有违规现象及时主动向村委会报告。红白喜事操办不铺张浪费,并且专门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负责相关方面工作,此外村领导班子成员全村人民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四、落实“两抓”,确保村风文明建设
一、抓村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为更好地加强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我村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成立专门组织,并且进行分工,同时明确各村民组的计划生育责任人,重点做好本村民组的妇检、服务,检查等工作。
(1)抓妇检,促进计划生育。我村应检育龄女在许多在外务工,给妇检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村两委一班人不等不靠,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党员大会等,通过多次走访育龄妇女在家亲属,使他们能及时取得联系,每个季度都要求他们邮寄由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对于全家外出户,采取在同地打工的亲戚带口信、通电话等方式取得联系,取得了较好地成绩。计划生育育龄妇女妇检率高,无计划外生育,得到了乡计生办的认可。
(2)抓服务,促进育龄妇女保健教育。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重点应做好育龄妇女在新婚期、生育期等的服务工作。对我村新婚妇女、在孕妇女,平时重点做好孕情的走访服务,对新婚人员进行新婚期保健教育,对生育妇女进行新生儿抚育及妇科病检查等工作。
二、抓村综治工作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明确管理责任,扎实抓好社会治安工作,全村村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全村稳定的目标。
(1)落实组织,常抓不懈。近年来,我们根据村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村治保会、调委会,并且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综合治理工作。
(2)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我们通过村宣传栏、张贴标语、下发宣传资料,电脑远程教育,定期开展普法教育,积极向广大村民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村民法制意识,营造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护村队。成立了村防联队,联防队队员轮流值班、巡逻,防止一些小偷小摸和刑事案件的发生,确保了全村节日平安。
(4)四是经常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定期召开治保、调解干部会议,分析排查全村不安定因素,并及时落实人员做好调处工作。几年以来,全村共排查矛盾纠纷数十件,在治保、调解人员和村主要领导的调处下全部化解,没有矛盾纠纷上访。
城南乡前进村 2010年10月19日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加紧步伐共建宜居新农村
古城村位于珲春市区西部8公里处,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下设4个村民小组,有156户、481人,现有耕地195公顷,党员28名,村内有温特赫布城和裴优城等两座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遗址,古城村因此而得名。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古城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超前规划,重点突破”的治村思想。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发展的原则,截止到2010年末,全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4500元提高到6100多元。2011年古城村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
为创建和谐农村,推进古城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2011年古城村继续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修建了水泥路4公里,使全村的村屯路全部实现了硬化,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同时修建了水渠2500延长米,解决了农民排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变村容村貌,优化村民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为我村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二、村两委会办公场所有效改善。
今年,古城村对党群活动室进行了粉刷,添置了电脑、音响等电教设施,把村委会建成了融文化、健身、娱乐、图书阅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青少年道德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加强了阵地建设,为我村的文明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古城村利用党群活动室,建立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站,目前累计培训党员群众300多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村民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主导产业有序发展。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古城村突出抓好蔬菜种植、香菇栽培、黄牛养殖,使之成为全村的三项主导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主要是继续发展蔬菜种植,今年我村自筹资金10万元新建了3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未来几年,古城村还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争取5年再新建100个蔬菜大棚;此外,古城村香菇种植项目发展良好,今年生产20万袋,并全部出口韩国。
四、村容村貌日益改观。
今年古城村在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村容村貌的治理。确定每月18日为村环境卫生整治日,通过改水、改厕、清运垃圾、设立垃圾箱,使昔日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蛆鼠到处爬”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治理,村容村貌日益改观,更为村民强身健体、减少疾病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5月古城村以创建国家
森林城市为契机,栽种树木7000余株,栽种面积达4公顷,使古城村绿化面积提升到新的高度。
为顺利推进古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古城村的实际,牢抓我村已成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示范村这一有利契机,经村两委集体讨论,特制定了今后的发展规划。
(一)加快建设产业大村步伐,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我村未来发展方向以棚膜蔬菜种植为主,将突出抓好蔬菜种植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和种植名、特、优蔬菜品种,不断加强对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力度,在原有的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发挥耕地连片的土地集约化优势(目前有10公顷以上的连片耕地),紧抓“百亩棚膜”项目契机,争取在2014年建成蔬菜大棚100个,扩大棚栽蔬菜的发展规模,形成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
(二)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
一是加强道路硬化建设。目前,我村已修建了8.3公里的水泥路,但还有2.4公里的村道没有修缮,严重制约我村的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拟争取资金铺设2.4公里水泥路,完成全村的道路改造。
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古城村将在今后五年内修建2400延长米的水渠,该项目所需的灌溉水源来自八连城
村和永丰村的灌溉用水,能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渠水的生态灌溉和水能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泥草房改造建设。古城村裴优城内有28户居民,因裴优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禁止在该城内改造房屋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造成该28户居民的住房多数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而且严重威胁到村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基于上述原因,我村将在2012年之前,将该城内28户居民移居到西城,食用菌厂北侧,并进行泥草房改造,以达到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实现村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目标。
四是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重点是:清垃圾、清路障、清沟渠“三清”;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四改”;治理乱建筑、乱搭、柴草乱垛、庭院乱挂、畜禽乱跑,污水乱流“五治”。建立卫生督查小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第三篇:前进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法及启示
前进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法及启示
贵州省水城县前进村位于水城县西南面的纸厂乡,离乡政府驻地5.6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共有7个村民组,808户3190人。现有耕地7656亩,人均耕地2.4亩。有林地16000亩,荒山荒坡8000亩。2006年底,人均纯收入2786元,人均占有粮840公斤。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无线程控电话安装8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买了二轮摩托、三轮摩托、红星拖拉机、农用车辆等,有6户购买了双桥东风车,有2户购买了轿车。近年来,在省、市、县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促进了全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居住环境普遍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今年,该村被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共争取资金162万元,对前进村通村公路进行硬化,兴修水泥路5.6公里;引进140余万元资金,修建了移动机站;市、县领导和有关部门协调资金对户与户之间道路进行了硬化,硬化道路达5公里,改厕100个、改灶100口,建沼气池160口,修建三个面积为15平方的垃圾池,修建花池3个,修建蓄水池9个;修建灌溉沟渠3000余米、河堤及附属工程700米;修建了200余平方米的精神文明活动室。
(二)强化“两委”班子建设。前进村村支“两委”班子是2001年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答辩、公开选举后组建的。新班子上任后,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推行村干部考勤制,持证上岗,改变了以往群众到村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全面推行
村务公开,做到村务定期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设立工作举报箱,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水城县村干部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完善了《干部培育选拔机制》、《培训干部机制》、《考核干部机制》和《工资保障机制》等干部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村各项工作基本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二是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村支部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注重在积极性高、思想进步、具有实干精神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务工回乡青年中发展党员,着力把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培养成为村干部,2004年发展党员5名,2005年发展党员5名,2006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发展党员6名,不断为村支“两委”注入新鲜活力。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村支部明确要求有一定实力的党员必须带动1—2户贫困或低收入户脱贫户致富,并在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扶持,全村63名党员共帮扶82户后进户,使他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全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9万余元。
(三)强化农业结构调整。前进村紧紧依托本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和距市中心城区比较近等优势,依托市场、依靠科技求发展,通过大棚拉动,协会保障,加速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一是积极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村每年实施玉米育苗定向移栽1000亩,脱毒马铃薯1000亩。二是大力发展蔬菜。为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村里向农户承诺,对蔬菜种植农户提供风险赔偿,如果种菜的收入不如种粮食,村里补足差价,种出的蔬菜如果卖不出去,村里全部收购。同时,村还出资2.4万元从钟山区大河镇聘请两个师傅蹲点指导。2003年以来建蔬菜大棚7个,目前,全村发展露天蔬菜连片种植200亩,日本耐病总太萝卜示范种植20亩。三是建立农技协会,村从协调能力强、种养经验丰富、懂一定科学技术、为民办事责任心强的科技示范户、种养业大户中选68人组建了“蔬果协会”和“养殖协会”,负责帮助群众收集信息,帮助农户做好蔬菜、水果等优良品种的选购、种植、土地规划、管理、运输、销售工
作,帮助农户做好牛、羊、猪的配种、饲养管理、销售等跟踪服务,促进了种养业快速发展。目前全村共有2户养鸭大户,2户黑山羊养殖户,养猪10头以上专业户40余户,养鱼专业户2户。四是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村两委注重加大与外地企业的协调联系,组织有一定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自2004年以来,共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企业联系,组织劳务输出20余次,共计组织300余人次外出务工,两年创收144万余元,使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80元,节约粮食18吨多。
(四)强化农民教育培训。针对全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实际,从教育培训入手,一是扎实抓好农村义务教育,使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班、会议及远程教育设施对党员、群众进行党的知识、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近年来,共培训党员25期2000余人次,对群众培训70余期3500余人次。三是强化法制教育。通过上法制课、出法制墙报、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把《婚姻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印发到农户家中,并与农户签订《文明村建设责任书》、《禁毒工作责任书》、《平安工程治安责任书》,大大增强了农民的法制意识。通过教育培训,转变了群众观念,增强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坚定了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五)强化倡导文明新风。前进村根据彝汉杂居的特点,注重发掘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从今年起,每月的农历十五日,组织村民开展以歌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民族民间对歌活动,弘扬丰富多彩民族民间文化,拉动前进村旅游观光和服务业的发展。在创建文明村寨过程中,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在“星级文明户”评审中,力求做到民主、公开、公正、公平,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40户,“社会治安模范户”40户,“五好家庭”50户,“科技示范户”40户。注重在村民中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做
到红、白事从俭,不大操大办,杜绝了“黄、赌、毒”和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为维护全村稳定,切实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成立了由298人组成的群防群治巡逻队,负责夜间巡逻,实行5户联保,轮流值班,并对值班农户实行问责制。巡逻时,对夜间行走人员及时询问,如发现异常,将追查到底。目前在全村范围内有效地杜绝了偷盗现象的发生。还充分利用召开村民大会,广播、专栏等广泛宣传农业典型,让农民群众受到教育,在全村形成争当“星级文明户”,争做“五好”公民的好风尚。
(六)强化村寨环境建设。把加强村寨环境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作为突破口,以治脏变净,治穷变富,治愚变智和改厕、改灶、改圈、改水、改路的“三治五改”工程为重点,积极有效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是实施退耕还林1500亩,组织群众对1万余亩灌木林进行管理,并动员群众开展荒山造林,森林覆盖率达63%。二是组织群众制定卫生文明公约,对环境卫生实行挂牌管理,不仅硬化了连户道路,修建了风雨桥,还在农户集中的地方建三个垃圾池,使村寨的垃圾得到规范处理。同时抽派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监督组,对环境卫生、家具、农具进行检查,并作为评选“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同时,村出资对规定农户每增一颗星,奖励20元,激发了农户争当先进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基本做到五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通),四无(无垃圾乱堆、无粪便乱流、无污水乱倒、无牲畜乱跑),村容村貌大改观。
二、启示
(一)加强领导是保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燕高飞,功在头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建好热心为民办事的好班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建好了党支部,村委会,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能更好地发挥领
导班子的疑聚力、号召力、向心力,赢得民心,让群众看到希望,跟着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只有将那些具有改革开放头脑,市场经济意识强,有真抓实干精神和团结合作的能人,组成优势互补、能力配套、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成为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关键。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建设实践中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前进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十分注重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全村经济如何发展,村容村貌怎样建设,建设资金如何筹措等,全部由全体村民说了算。同时,还要有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思路开阔、文化素质较高,市场意识、捕捉信息的能力强,在发展农业经济中有一定招数,起着外连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带头人的作用是极为重要和难以取代的。致富能人带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利益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三)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前进村在多年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十分注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大棚蔬菜的种植,到各种协会建设,再到加快发展各种养殖,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而且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全面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风貌,彻底改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城市化。前进村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以村庄规划化建设为载体,植树造林,全面整治全村环境,美化、净化了村容村貌,确保了全村清洁卫生,闯出了一条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了一个布局优化、住宅美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的良好环境。
(五)加快结构调整是途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落后,比较效益低,是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前进村主要是利用环境和资源的差异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围绕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培育和引进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
(六)强化投入是推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欠帐多。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财政重要推手作用。前进村主要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上争、外引、内联等方式积极争取投入,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扶持种养大户和专业户。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投入,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确保落实到位。
(七)农民增收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是目标。在农业生产上,前进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比较优势,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农业建设成为兴村富民的强势产业,努力建设好粮食、畜禽养殖、大田蔬菜、优质水果、薯类生产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
(水城县委办公室高登权)
第四篇:前进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前进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工作总结
前进村是原山顶头和大坞二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儒永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有344户935人、有党员27人,现有耕地568亩(其中水田330亩,人均0.3亩,旱地238亩),山林面积2130亩。2009年人均收入6820元。回顾过去,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公益事业和环境卫生建设,以促进我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前进村正呈现出一片环境优美、人文丰富、经济发展的崭新面貌。现将我村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文明村创建活动是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三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村把争创县级文明村作为本的工作目标,组建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章国宏任组长,村民委主任张文龙为副组长,村民委委员为组员,并把创建工作纳入村两委工作承诺,制订创建计划和创建制度,落实工作任务,由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在党员会议、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宣传窗进行广泛的宣传。
二、加强党建工作,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党员素质。我村两委坚持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大讨论,还组织全体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启发党员树立时代发展观;并坚持以制度约束每位党员行为,认真贯彻“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定期学习等制度。同时密切联系群众,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力所能及的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为了有效的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对村里的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以此提高了党员思想认识,队伍素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抓好经济建设,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两年来,我村在经济工作中利用地域优势,努力发展茶叶等优势项目。2009年我村又成立了山侠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为我村农民增加了保障,带来了实惠。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村也积极宣传、鼓励村民发展个私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全村个人投资或合伙办厂、经商的村民逐年增加,涉及的行业包括房地产、花木种植、餐饮等。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购买小轿车、城县房屋不断增多。
四、抓好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设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发展新产业、构筑新环境、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我村班子思想统一,积极参与,响应政府号召,加大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关注农民身体健康,使本村面貌焕然一新。我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整治工作:
(1)道路硬化:投资6.5万元硬化了柿树坪自然村公路;投资8.5万元新建了里家庵自然村公路,完成了建设、硬化工作,并于2010年7月又投资吕44万元,硬化了山顶头行政村和大坞自然村的村中道路12000平方米。
(2)村民健身工程:在村委办公室前建设一个小型的居民休闲健身点,并投资4.5万元修建了村文化活动室,配置了乒乓球桌,建设器材等;投资2.5万元新建了“星光之家”,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农闲时,村民们就聚在村文化中心开展健身益智的文体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村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积极向上,逐步营造了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3)环境整治:我村以“三清三改一建”为目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清垃圾、清坑道、清废墟”,改水、改厕、改路,建现代化农家庭院;积极完成“四改一拆”工程,新建2座公厕,垃圾房4座,并安排专职保洁员,每天进行垃圾的清理工作,并经常组织检查,实行适度的奖惩措施,使全村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同时,以文明村创建为契机,鼓励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发动村民搞好“门前三无”(即门前无垃圾、无污物、无污水),彻底改变以往农村环境脏、乱、臭的状况。对于群众关注的饮水问题,村两委更是高度重视,使家家户户能用上卫生的饮用水,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于2010年投资24.48万实施了各村的饮用水整改工程。这些工作都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了人居环境。
(4)关注农民健康,普及全民卫生知识。
1、围绕“培养良好卫生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小会议、黑板报、卫生宣传资料散发等进行广泛宣传,从而大大丰富了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2、为村民缴纳新型合作医疗统筹资金,大力实施健康工程,2009年全村共有652人参加了医疗保险,使村民的身体健康有了充分保障。
3、组织开展免费体检,联系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送医下村”,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4、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随着外出打工的人日益增多,留守儿童的健康引起了村两委的重视。为此,2010年暑假,村联系绍兴文理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村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远,为更好地加强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我村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成立专门组织,并且进行分工,同时明确各村民组的计划生育责任人,重点做好本村民组的妇检、服务,检查等工作。
(1)抓妇检,促进计划生育。我村应检育龄女在许多在外务工,给妇检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村两委一班人不等不靠,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党员大会等,通过多次走访育龄妇女在家亲属,使他们能及时取得联系,每个季度都要求他们邮寄由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对于全家外出户,采取在同地打工的亲戚带口信、通电话等方式取得联系,取得了较好地成绩。计划生育育龄妇女妇检率高,无计划外生育,得到了乡计生办的认可。
(2)抓服务,促进育龄妇女保健教育。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重点应做好育龄妇女在新婚期、生育期等的服务工作。对我村新婚妇女、在孕妇女,平时重点做好孕情的走访服务,对新婚人员进行新婚期保健教育,对生育妇女进行新生儿抚育及妇科病检查等工作。
2、村综治工作
(1)落实组织,常抓不懈。近年来,我们根据村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村治保会、调委会,并且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综合治理工作。
(2)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我们通过村宣传栏、张贴标语、下发宣传资料,电脑远程教育,定期开展普法教育等方式,积极向广大村民宣传法律法规,以高村民法制意识,营造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3)建立健全护村队。成立了村防联队,联防队队员轮流值班、巡逻,防止一些小偷小摸和刑事案件的发生,确保了全村节日平安。
(4)四是经常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定期召开治保、调解干部会议,分析排查全村不安定因素,并及时落实人员做好调处工作。几年以来,全村共排查矛盾纠纷数十件,在治保、调解人员和村主要领导的调处下全部化解,没有矛盾纠纷上访。
六、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根据“文明村”创建考核要求,我村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文明村”创建的意义、标准、内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知晓氛围。同时为了不断满足广大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村里每天开放老年活动室、远程教育放映室,每季度安排三场以上电影放映。并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举办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使农民群众从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如绍兴文理学院送戏到村,为我村村民献歌献舞,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又如组织村民参加乡农民运动会等活动。通过“种”文化,让文化成为生产力,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和主体意识,从而长出文明新风之花,长出社会和谐之果。
现在,前进村村民素质日益提高,村里打牌赌博现象少了,矛盾纠纷也少了,文明、健康、和谐的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在和谐乡村文化浸润与影响下的前进村,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开设“村风评议榜”,制定评议制度,通过群众打分,不断完善和改进,做到规范化管理;设立“红白理事会”,大力提倡婚丧嫁娶简办、新办。使崇尚尊老爱幼,懂得孝敬感恩;待人热情厚道,乐于扶贫帮困;注重个人修养,处事与人为善;明辨是非黑白,讲究礼仪廉耻;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成为风尚。
上述所做的工作,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的,是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谨此,我们对他们表示最衷心感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村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再接再励,改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我村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城南乡前进村
2010年10月21日
第五篇:前进村森林承包合同
前进村森林承包合同 订立合同双方:
建南镇前进村村委会(以下简称甲方)
建南镇前进村4组村民李武良(以下简称乙方)为了发展林业生产,培育和合理使用林木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根据《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和中央(83)、(84)一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承包内容、面积和地点。甲方将的林地(山地)115亩,发包给乙方植树和管理,四界是:南至建南河边,北至岩坡。
第二条 承包期限承包期为5年,从2010年2月10日起,至2015年2月15日止。
第三条 乙方一次性付给甲方租金150000元(30000元/年)
第四条 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
1.承包期间,乙方必须保证承包林地范围内,每亩植树不少于1500株,树苗由乙方自备(或由甲方提供)。
2.在承包期内,甲、乙双方均不得擅自采伐树木。如一方需要采伐时,应由双方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发给采伐许可证后,按批准采伐的方式(如择伐、间伐或渐伐)进行采伐。对采伐后的空地,实行谁采伐谁补种的原则,由采伐方在采伐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并
做到包栽包活。甲方如将应由自己补种的树木委托给乙方补种的,应向乙方支付劳务费,费用由双方议定。
3.采伐税实行谁采伐谁负担,应纳税方应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部门纳税。
第五条 双方的义务
1.承包期间,乙方负责山林树木的管理防护。乙方应做到“三有”,即有专人护林,有房屋岗棚,有护林器械。
2.乙方不得在林地野外用火,不得自行或准许他人在承包林地内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和进行其它毁林行为。
3.乙方必须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乙方除积极采取灭火措施外,应及时向甲方报告。4.上级发放用于造林、育林的扶持资金、物资或贷款,甲方必须及时、合理分配给乙方。
5.承包期内的林木治虫费用,由甲方承担50%,乙方承担50%。
第六条 奖惩
1.承包期内,如果林木被盗伐,乙方未发现或未抓住盗伐人的,被盗伐一株,乙方应向甲方赔偿人民币50000元。如乙方发现或抓住偷树人的,应交给甲方处理,按所盗伐树木对盗伐人作价罚款5倍,罚款全部(或部分)奖给乙方,被盗伐的树木归甲方所有。甲、乙双方未经批准擅自砍伐树木的,砍伐一株,罚款10000元给对方。2.甲方如克扣上级发放用于造林、育林的资金、物资和贷款,除应如数补齐外,还应向乙方偿付相当于其价值的30%的违约金。
3.如因乙方的责任造成火灾,对于烧毁树木,应视乙方责任的大小,决定其应付赔偿的数额。
第七条 不可抗力如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乙方承包林地内林木的损失,经调查证实后,对损失部分林木双方均不负责。
第八条 本合同自承包起算之日起生效,至承包期满失效。
承包期满后双方如愿意继续承包,应重新订立合同。在承包期内,承包户主如去世,其家庭成员有承包继承权。
本合同不因甲方代表人的变更而变更。合同执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执行中如有未尽事宜,应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3份,送乡政府、村委会、(如经公证或鉴证,还应送公证或鉴证机关)各留存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_(公章)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__________(公章或签名)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