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时间:2019-05-13 17:0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第一篇: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 发布日期:2012/03/13 近年来,长春市在推进校车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长春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送车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按照市政府和区政府8:2的比例,为双阳区和莲花山开发区农村学生直接购买学生接送车,计划购买349辆宇通牌校车;二是长春市城区城乡结合部采取“宽城模式”,市、区两级政府给予补助,学生收费不超过60元;三是四县(市)以落实“农安模式”自主解决,成立或依托“校车公司”进行接送车运行,市政府根据省政府的补助进行配套补贴。截止目前,长春市共有农村学生接送车482辆,乘车农村学生29009人.一、“两级政府采购模式”确保两区农村学生安全出行

由长春市政府和双阳区、莲花山区共同出资,为双阳区和莲花山开发区农村学生购买学生接送车。双阳区现有8600名农村学生需乘车上下学,校车行经线路112条,共需不同大小的校车数量为286辆;莲花山区现有1988名农村学生需乘车,运行线路43条,需要接送车63辆。截止目前,双阳区与宇通客车公司签订了100辆购车合同,其中50辆3月1日前开始运行,其余50辆4月份到位运行。此外,为确保校车平稳运行,双阳区成立了专业化管理校车机构——校车管理中心。该中心为独立法人,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内设四部,六个车队。工作人员从教辅人员和分局机关人员中抽调,并面向社会聘用部分技术人员。运行中,实行“四定”:定时,即接送学生时间固定;定点,即接送学生地点固定;定人,即接送学生名单固定;定线,即运行路线固定。

二、“宽城模式”确保城乡结合部农村学生安全出行

由政府出面租赁公交公司车辆,并负担部分学生接送车费用,学生每月交纳费用不超过60元的做法。截止目前,共有217辆接送车解决了11072名农村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

三、“农安模式”确保外县、市农村学生平安出行

采取政府组织、社会化运作、公司承运的模式推进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截止目前,农安县校车公司已购进130辆专用校车,座位总数4896个,现已在全县农村乡镇投入运营,采取往返接送学生的方式,可解决近万名学生乘车的问题,做到校车全覆盖的有12个乡镇。取代个体车辆近400辆。另外,校车客运公司还额外为每位乘车学生购买了2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同时,在国家现行政策范围内,农安县采取先收后退的办法,减免了校车公司车辆的车船使用税。在确保完成规定教学活动时间的前提下,采取错时制上下学轮回接送学生等方式,以减轻学生接送车辆运载压力。学校为校车公司车辆在校内提供乘降点和等候室,指派专人负责按时做好乘车学生的交接工作,对学生接送车每次运载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保证学生乘车安全。校车公司在2011年已运营了4个月,运送学生54.5万人次,行驶总里程71.7万公里,实现了“百万人次,百万公里”无一例交通事故的既定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除此之外,其他县、(市)以落实“农安模式”自主解决,成立或依托“校车公司”进行接送车运行。榆树市委托客运公司购进专用校车50辆,进行市场化运作;德惠市实施市场化运作、合作化经营运行模式,成立两家校车公司,目前已购置校车34辆。

第二篇:校车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我县校车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目前,我县共有校车229辆,其中属于单位自备车辆有2辆,黄山中学1辆,金摇篮幼儿园1辆,其余227辆均属社会力量购买的、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229辆校车中,专用校车共有183辆(所谓专用校车是指符合国家机动车标准2号修改单的车辆),非专用校车共有46辆。

一、建立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在校车安全管理上,我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邹平县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校车运营准入制度、户籍化管理制度、全程跟踪式管理制度、责任教师轮流跟车制度、校车安全责任制度、校车司机教育培训制度、师生交通安全教育制度、校车档案管理制度、校车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校车定期检查制度和新增、聘用校车驾驶人审核确认制度”。制度的建立,为保障校车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从源头抓起,严把“三关”,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1.严把车辆资质关。校车准入实行车主申请、学校同意、当地政府审批、有关部门审查备案管理制度,并由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统一规定行车线路、停车地点及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校车必须具有有效证件,必须由公安部门定期检验合格,并按照规定购买相关保险,方可接送学生。

2.严把驾驶员准入关。校车驾驶员必须具有三年以上驾龄,必须持有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和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同时须经公安交警部门查验近三年未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并负主要责任或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具备较高职业道德操守的,身体健康、年龄在60岁以下,方可驾驶校车接送学生。

3.严把学生上车进口关。学校严格按照《办法》中的“四定”要求,即定时间、定路线、定地点、定人员,实行学生乘车“实 名制”,认真核实每趟乘车学生,坚决做到不超一人,一座一人。对于未按时乘车的学生,值班教师必须问明原因后,方可发车。同时每车均有教师跟车值班,跟车教师既要维护好学生的乘车秩序,监督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同时还要完备相关的工作记录,存档保管。

三、构建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师生交通安全 1.建立责任机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每台校车的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县教育局与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签订校车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学校、幼儿园与校车车主、驾驶员以及学生家长分别签订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车管理责任网络。同时,明确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年终进行考核奖评。

2.建立管理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校车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首先,建立驾驶员资格、车辆审查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校车安全大检查和驾驶员资格审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车辆及驾驶员,按照“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原则建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车辆及驾驶员,坚决禁止上路,做到严格抓源头,严格抓准入。其次,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每年春、秋季开学初,县教育局严格实行“三见四不漏”制度,即见机动车辆、见驾驶人、见安全责任人,不漏一车、不漏一村、不漏一校、不漏一人的原则,摸清校车底数,逐车建立档案,填写《邹平县学生接送车辆登记表》,详细记录车辆、驾驶员情况,以及运行路线、保险办理、乘坐人数等,对每一辆车的行驶证、驾驶证、驾驶员身份证、交强险、驾乘险等材料进行复印存档。对有变更的,及时进行登记变更。三是为校车购买足额保险。足额的保险是保障学生乘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为增强校车抗风险的能力,要求校车除按规定办理交强险和商业险外,同时为每个座位办理至少20万元的保险。3.建立督查机制。采取“两个结合”的办法对校车进行严格督查。一是专项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实行对校车不定期的常抓常管,发现问题,当即下发停运通知书和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召集车主、驾驶员、校长、校车安全检查员参加督查情况碰头会,督促驾驶员限期整改,从而有效防止校车管理工作“时紧时松,时冷时热”。二是源头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主,从驾驶员思想认识着手,强化“安全无小事”意识,使安全守纪变成驾驶员自觉行动。同时,在上下学地段、时段,突击检查校车是否有交通违法行为,发现违章,立即纠正。

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我县坚决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县政府每年与各镇(办)政府签订校车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镇(办)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县政府每年对各镇(办)政府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纳入双文明考核中。教育部门每年也与学校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各级各类学校制定了学生乘车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精心做好学生乘车的组织工作。自从有了校车,各镇(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安监部门,以及广大教职员工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他们不敢有半点懈怠。镇(办)政府定期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安监部门定期进行校车安全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制止。

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校车运营行为

我县健全完善了校车管理档案,结合实际,制定了《邹平县学生接送车辆登记表》,详细记录车辆、驾驶员情况,以及运行路线、保险办理、乘坐人数等,对每一辆车的行驶证、驾驶证、驾驶员身份证、交强险、驾乘险等材料进行复印存档。对有变更的,及时进行登记变更。自2005年开始,我县由教育、安监、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每年至少组织2次校车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内容重点是:车辆驾驶员是否具备合格资质,车辆是否按时参加审验,车辆灯光、轮胎、雨刮器、方向机、车辆制动是否存在隐患,是否随车携带灭火器、安全手锤、三角警告牌,车辆保险是否及时按规定办理等。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车辆或存在严重隐患的车辆,当场由联合检查组下发停止运营通知书,责令停止接送学生。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组及时反馈至基层学校,要求监督限期整改。

六、实行学生乘车补助惠民工程,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

为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广大学生的关怀,降低学生乘车费用,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提高车主安全运营的积极性,保障学生交通安全,2010年,邹平县委、县政府实行了学生乘车补助惠民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乘车学生实行乘车补助。按照每生每年补助200元的标准发放给学生(每月20元,每年按照10个月计算),每年县财政补助总额为400多万元。乘车补助发放的标准为按照乘车距离远近和乘车次数多少分配,然后按比例折算,资金发放实行“直通卡”形式直接发至学生手中。

七、热情为车主及驾驶员服务,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教育局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最初在校车办理保险业务中,所有车辆均按照每座50元保5万元的标准办理了驾乘人员险。但根据形势的发展,每座5万元的保额,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为规范校车各类保险,提高安全保障能力,2008年,经多方考察、协商,通过招标方式,委托一家信誉高、理赔好的保险公司为校车代办保险。在保险代办过程中,严 格遵守办理原则:一是在保费不变的条件下(每座50元),将驾乘险保额由每座5万元提高至每座20万元;二是办理保险业务时,车主直接与保险公司签单,保险公司返还的代理费全部返利于车主。这不仅让车主享受到了最大的实惠,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车主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了学生乘车安全。同时,切实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车主及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第三篇:积极探索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

积极探索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

寿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情况调研

自开展“企业走访月”活动以来,寿光市农机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项学习,努力寻求新的农机企业生产经营思路,探索服务农机工作新模式。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更大更广的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以求改变农机现状,拓宽寿光市农机产业道路,加速寿光市农机化发展。为此,寿光市农机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调研小组,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专注于农机合作社的具体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一、寿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底,全市拥有农机加工、经销企业60余家,进入国家财政补贴支持推广目录的企业25家,生产农机产品10余种,产品先后进入山东、河北、天津、新疆等20个省(区、市)农机补贴产品目录,2011年全市购买使用小型农机人数达4500余人。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6个。合作社社员达581个(户),机具保有量1542台(套),资产总值4000万元。2011年作业服务总面积为68万亩,总收入达到2650万元。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运行质量良好,多次迎接上级领导视察和外省市农机系统参观学习,已经成为全市农机工作的一个亮点。为此,我局调研小组深入发展状况较好的世纪开元农机有限公司、金源祥农机有限公司、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源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基层调研。

二、寿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该市的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机企业规模偏小,经费不足、研发能力薄弱,农机合作社配套服务能力不强。农机企业特别是耕作机械企业因资金少、规模小、利润低,大多数也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因此导致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日益被弱化,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失去了基础,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滞后。而新的种植技术与耕作方式所需耕作机械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滞后,又直接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从而导致企业规模不能扩大飞跃。该市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的制定与投入的力度上,与农机大市的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数量上处于潍坊市农机系统领先地位,但是规模普遍偏小。寿光市还没有专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项目资金,农机专业合作社只能得到有限的购机补贴资金,合作社缺乏资金扩大规模,大型先进机具仍然难以引进应用。同时,办公场所和机具库房也普遍存在用地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不够规范,内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寿光市农机企业规模偏小,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管理上存在漏洞与不足。在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上,没有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盲目发展,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行为短期化。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弱,只是社员之间在生产、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低层次合作,不能开展广泛高效的农机服务。有相当一部分在经营管理、民主决策、会计核算、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需要完善。从合作社内部运作机制上看,大部分只是松散联合,社员带机入社,农忙时统一安排作业,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量多少分配,农闲时各自为战。

(三)农机企业产品种类少,农机合作社服务项目单一,经济效益有待提高。该市农机企业产品相对单一,难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贡献率较低。耕作机械技术及产品水平上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相对单一,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收、机耕服务居多,服务时间集中于三夏和三秋。在维修、信息、中介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还鲜有涉足,不同程度存在着“半年闲”等问题。

三、农机企业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下一步,全市农机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企业发展的有关条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进一步增加企业数量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的同时,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抓典型,抓规范,促均衡。不断完善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内部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市农机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建设向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做大做强寿光农机品牌。

(一)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农机企业以及合作社规模

一是政府扶持。利用政策带动,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农机局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困难企业争取资金,带动企业良性发展。今年农机局争取上级购置补贴资金1500万元,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活力,推动农机市场的良性运行。帮助企业协调关系,争取信贷资金的支持,确保企业资金充足。努力争取各级政府把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纳入扶持范围,在资金、用地、信贷和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可参照省里的办法,对农机具数量多、作业面积大、规模化程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推动各金融机构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社方面出台优惠信贷政策,为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全面认识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和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农机服务进社区,扩大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促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向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

二是部门重视。整合各种农机资源,扶持合作社发展。在走访农机企业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企业货源紧张,甚至不能满足供货需求。帮助企业联系生产厂家,与有关厂家协调达成供货协议,保证及时供货,确保了“三夏、三秋”机械供应。另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的有利时机,向农机手宣传农机政策,鼓励农民购机,也为农机企业开拓了销路,大大扩大了企业销量。将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各类农机项目的主体,各类农机项目,要优先安排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种涉农补贴,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应享有优先权。农机具购置补贴,应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列为优先对象。建议设立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项补贴资金,依据农机企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和现实水平,设定不同的补贴额度,鼓励他们生产新型农机具、购置大型和新机具,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率。

三是企社共建。农机企业应与农机合作社开展“企社共建”活动。农机企业利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给予结对共建农机专业合作社优惠购机、按揭购机等优惠,并在机具维修保养、零配件供应、机手培训等方面的提供优质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对当地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力,在新技术推广、使用培训、质量跟踪等方面给予结对企业以支持和配合。通过共建活动,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机企业和合作社“双赢”。

(二)加大示范引导,提升合作社质量

一是加强省、市、县三级示范社建设。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活动,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组建、依法运作、依章办事、诚信服务。将示范社建设与农机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示范点在新技术推广、创建平安农机、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把示范点建成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先行点、农机化发展机制的创新点、农机化生产管理的样板点。

二是以点带面,培养和树立典型。选择建设规模大、运行规范、特点鲜明的合作社作为联系点,明确专门人员进行服务和督导,及时传达有关政策信息,及时传递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和困难,并认真帮助解决。各级都要注意培育和树立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并发挥好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重点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不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五有”规范化建设标准。

第四篇: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孙娅莉 黄春香

2012年第6期 ——党的建设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省直机关聚集地。特殊的区位使水果湖街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近些年来,水果湖街党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党建创新为龙头,大力建设和谐、平安、繁荣、幸福街道,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诠释了“首善之街”的风范。水果湖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多项荣誉。

舞活龙头:新形势下开创区域党建新格局

水果湖辖区内既有大单位积聚、智力密集、社会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又有国有企业多、下岗职工多、社会矛盾突出的特点。如何发挥党建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居民动员起来,共同建设幸福街道?街党工委走出传统社区党建模式,以开放性思维审视街道党建,开创了以共驻共建为主要特色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1、创新区域化组织架构。着眼区域大党建的新趋势,大力推进辖区党组织领导属地化,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街道党组织体系按“1+3”架构。水果湖街道工委(称作“1”)的下一级组织包括三种类型的党组织(称作“3”)。第一类为设立在街道的党群工作部,整合组宣科、工会、团委、妇联等科室职能,全面负责街道的党建工作。第二类为专门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即街道综合党委。第三类为社区党组织,即24个社区党委。二是社区党组织体系按4级网格纵深递进。水果湖街24个社区党委的下一级党组织包括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针对社区党员多、活动场地有限的实际,进一步划小社区党组织单元,全街依托街区、楼院、单位划分若干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三是综合党委组织体系按组织形态全覆盖。街道为综合党委选配2名专职党群工作者,以“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的形式,向企业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非公企业集中的楼宇设立党建工作信息员,围绕商圈党建、物业党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等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2家,推动非公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建立区域化共创机制。一是建立大工(党)委制。为加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对辖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水果湖街在原街道工委班子、社区党委班子的基础上,通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协商,把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所属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工委、党委兼职委员,提高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完善区域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在街道层面成立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54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坚持半年工作例会;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坚持季度工作例会。两级协调会议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与执行。三是实行党员代表大会制。探索建立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年会制,按区域内各类党员总数2%的比例选举产生。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按社区直管党员、协管党员和居住在辖区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党员总数15%的比例选举产生,每半年召开一次大会。两级党员代表会议主要职责是听取党组织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大事、要事、难事,民主评议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为文明和谐街道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3、开展区域化共建活动。水果湖地区机关单位多、党员干部多、可供整合的资源多,街党工委主动协调,充分整合,取得了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的多赢效果,受到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一是队伍联管。实行区域党员分片分类管理,对纯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协管”。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1万多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公益性岗位,参加各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实现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二是活动共创。街道社区党组织设定党建项目,辖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党建项目,党员代表大会监督党建项目落实。围绕居民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设立若干项目,提供给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街道每1-2年开展一次区域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增强了街道党建工作合力。三是阵地共建。采取街道筹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方式,联手共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张家湾、东亭、茶港、青鱼嘴、岳家嘴等社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改造。通过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保障了区域党建工作和群众活动的开展。

勇立潮头:高起点上再造发展新优势

抓好街道党建工作,必须突出经济建设中心。水果湖街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发展已经站在较高的起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是党工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党工委不断自我加压,追求更高更强,始终勇立发展潮头。

1、以大招商壮大经济总量。坚持以项目带动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载体,实施全员招商“落户行动”,强化属地纳税税源“回家行动”,深化中北路沿线楼宇资源开发,不断提升企业入住率。加强楼宇信息动态管理,坚持每月对辖区写字楼、商住楼闲置资产信息摸底、调查,定期向区招商局、总部区办公室等部门反馈,定期举行重点项目工作例会、楼宇物业公司联谊会和走访企业等活动。引入专业策划机构,大力宣传、推介水果湖的区位优势,策划包装一批新兴楼宇、文化产业园区。去年,全街引进资金50亿元,新引进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超额完成计划的125%。

2、以大项目提升经济素质。针对水果湖发展空间有限、发展资源稀缺的实际,确立高端高效的发展定位,着力实施“三大建设”,即中北路金融街建设、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建设和东湖西岸楚文化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武汉乃至全省重要的金融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商业消费中心,不断提升经济业态和竞争力。目前,街道已积聚中国开发银行湖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等金融机构10多家。新引进武汉中央文化区、工行知音广场、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多个重大项目。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商业娱乐、商务办公、高尚居住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武汉中央文化区,极大提升了街道产业业态和品位。2011年,水果湖街实现全口径税收17.5亿元,继续保持全区街道前列。

3、以大建设推动发展平衡。水果湖地区虽然东部省直单位集中,经济发达,但是西部困难企业多,面貌相对落后。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小打小闹改造,效果难以有大的改观。街道确立“大破大立”的思路,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进战略资本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实现了以大建设、大拆迁实现民生大改善、发展再平衡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全街通过大力推进东沙连通、武汉大道改造、中北路改造、省建机改造、红岭危改、轨道4号线东亭站建设、余家湖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房屋10000多户。通过大拆大建,一批困难居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补偿,住进了整洁漂亮的还建小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水果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牢记心头:新挑战面前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

水果湖街社会关注度高,改革发展稳定压力大,居民对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要求高。面对挑战,街党工委找准定位,把“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辖区单位、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工作宗旨,以建设“湖北省最文明、最安全、最和谐的地区之一”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1、推进大部制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原来管理体制中科室设置多、分工过细、人员力量分散、职责相互交叉、科室人员忙闲不均、落实执行协调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水果湖街率先在武昌区进行“大部制”改革。全街按照“一室、两部、两中心、一队”的组织架构,裁撤“一人科室”,建立六大“部室”,消减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在社区建立“一中心、两站”的工作平台。即在社区“两委会”领导下,设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综治工作站。通过大部制改革,把“巴掌变成了拳头”,整合了力量,形成了合力,初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2、推进示范区建设,提高服务标准。水果湖街情特殊,服务工作应高于、优于一般地区。街党工委把打造文明、综治示范区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加以推进。以确保安全稳定为核心,切实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力度,辖区实现了案件的侦破率上升、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上升、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上升、辖区“110”刑事警情连续多年下降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街道结合开展“城管革命”、创建文明城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律意识和参与热情。水果湖综合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社会品牌效应。

3、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高服务实效。为了使群众诉求真正有人受理,街道在党员中广泛开展“设岗定责”的岗位服务承诺、“面向群众”的社会服务承诺和“廉洁高效”的优质服务承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便民服务台,广泛开展“党员包门栋”、“党员跑腿代办站”特色活动,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跟踪服务,发放“党群连心卡”15000多张,公示服务内容和程序,使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社区入万户”活动,上门走访16000户居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需求。针对影响群众幸福感的12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落实责任,公开承诺,及时有效予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需求,街道联合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举办“水果湖地区流动党员专场公益招聘会”,为失业和未就业流动党员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武昌区委水果湖街工作委员会)

第五篇: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此次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论述,虽然不是首次提出,但由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语境,以及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一论述引起了公众舆论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很多人认为,中央坚持这一改革思路,将为农民带来实惠,有助于社会公平;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教授更是提出大胆创意——应建立全国性土地指标流转中心,以更好发挥东西部各自的比较优势。

使用权流转有何实惠?农民增收入耕地得保护

国家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朱守银研究员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上是不改变耕地性质的条件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村区域的经营权转让行为。随着农民工进城规模的逐渐扩大,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和农户主要劳动力因外出务工而荒废土地现象日渐严峻,而一些致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农户或商人却没有足够可使用的土地。正是在这一矛盾的前提下,中央提出健全市场促进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能给农民带来什么利益呢?朱守银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并且是按照依法自愿的有偿原则,对于农民工而言,无疑意味着收入增加。首先,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除了能够得到城镇打工收入,还能从自留耕地中取得经营权收益,对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有很大帮助;同时,耕地长期不开发很容易贫瘠退化,从保护耕地角度,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改革也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和耕地的有效利用。

朱守银表示,当前尽管在一些地方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主要还是局限在亲戚、朋友和熟悉人群,往往很少甚至没有收取报酬。另有的情况是,许多时候,某户农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往往就被其他农户占据,导致一些纠纷,需要重视。

对报告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表述,朱守银表示,我们要因地制宜考虑,对于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承包经营权的集中并按照市场经济手段,才会有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规模。他还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现实中应注意防范一些风险和问题。首先,不能强迫农民交出土地;第二,要避免土地性质发生转变,将农业用地私自转为建设用地,导致违法事件出现。

农民致富慢如何解决?转向土地规模化经营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王东京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何解决农民致富慢、农业水平低的难题?就是要由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步转向土地的规模经营,即通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制度,实现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另外一部分农民则实现规模种植。毕竟一亩几分地,农民怎么种都难富。他认为,农民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农转非上,农业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工业上,农村的文章一定要做在城镇化上。

值得一提的是,刚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今年7月便开始试行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该市出台新政,规定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目前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承认“农地转让权”,但《土地管理法》又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由此造成征地补偿不公平等问题。“重庆新政”有望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在保证土地总面积、耕地性质和粮食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土地流动起来。因此,这些改革举措被一些专家称为“将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土地革命”。

何为全国性指标流转?省级平衡调配东西部土地

王东京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全国性土地指标流转中心,以更好发挥东西部各自的比较优势。

他谈到,目前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正在扩大,这种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工业和农业的差距。在短期内,西部要想在工业上赶上东部,基本上不可能;西部土地资源丰富,东部土地资源在“红线”控制下,非常紧缺。而中央在耕地面积上,规定了不低于18亿亩的“红线”;这个数字又被分解为不同指标,分摊到各省区市,成为各省区市的“红线”。尤其是东部地区,受到制约更大。

因此,他提议用“省级平衡”的新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中央成立土地指标流转中心,挂牌拍卖土地指标。这样东部就可以通过购买用地指标,继续发展工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而西部可以通过卖出用地指标,获得收益,进而把这些钱拿到比较优势更强的东部地区投资工业。从而第一,确保了土地“红线”;第二,更有利于发挥东部工业、西部农业各自的比较优势。

他表示,自己就曾经“撮合”中央党校省部级班中来自东西部地区的领导干部学员坐到一起,商谈土地指标交易问题,双方都觉得这是个值得尝试的好办法。但在目前的政策限制下,这种讨论还不可能变成现实。他希望自己的想法未来能够得到尝试。

财政政策应以公共消费为重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这是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础。

作为重要的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既可以通过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也可以通过公共消费来带动内需,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向以消费为主要增长动力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增长成果将会被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改变高投资下形成的过分向资本倾斜的初次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并通过公共消费直接调整第二次分配结构,可以优化社会结构,有利于协调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

公共消费的实现形式是财政支出,在调整支出结构过程中,应以公共消费为导向,以社会性公共消费为重点,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即期消费支出和相关的消费性投资,压缩政府自身消费引致的过高行政运行成本,尽力提高公共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

这需要从三个层次入手来进行调整:一是调整公共投资与公共消费的比例关系,逐步提高后者的比重;二是调整公共投资中生产性投资与消费性投资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在传统体制下我们常讲的“骨头与肉”的比例关系,适当提高消费性投资的比重。三是调整公共消费结构,逐步降低政府自身消费,也就是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高社会性消费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

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公共消费的社会结构和区域结构,依然要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倾斜。

扩大公共消费,不止是一个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消费规模的扩大来推进基本消费的平等化。基本消费的平等化至少包括基本营养、基本住房、基本教育和基本保健四方面,公共消费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到这四个方面来。社会的“公平”有很多种,可以从财富、收入、消费多个角度进行衡量和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消费的平等化。促进基本消费的平等化,对于财政政策而言,就是要通过扩大公共消费来实现。就此而言,平等化是目标,扩大公共消费不过是手段。

平等化地扩大公共消费,可带动私人消费,这既有利于提高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又能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进而转换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在实践中具有双重效应,相比之下,这是当前条件下最佳的财政政策选择。

下载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春市积极探索校车安全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做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局经验材料: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

    黄石港区是黄石市的中心城区,总人口22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74万人,占总人口的12.55%。近几年来,我们针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把养老服务社会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

    钟山区积极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

    钟山区积极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 钟山区的老城区,现名“水城古镇”,原水城特区政府所在地,上个世纪60、70年代曾受惠于“三线”建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片区域留下了无......

    校车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校车管理水平 -----焦桥镇中心小学校车管理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校车管理给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校车管理中出现的新内容、新特点、新任......

    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

    文章标题: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有毒治毒创无毒无毒防毒保净土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XX市禁毒委就开展社区综合治......

    恩施市积极探索高山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恩施市积极探索高山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彭绍峰 施市红土乡高岭村平均海拔1700米,全组195户,771人,国土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0亩,林地5500亩,是2007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

    文章标题: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有毒治毒创无毒无毒防毒保净土市积极探索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新模式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XX市禁毒委就开展社区综合治......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3篇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以学校总的发展目标为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校车接送服务质量,确保校车接送正常、安全。本学期校车安全......

    校车安全管理承诺书

    校车安全管理承诺书我校(园)有校车____辆,车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规范校车安全管理,保证接送学生车辆平安运行,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