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腐败总结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
(一)腐败的涵义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公共规则滥用职责的垄断性权限和自由处置权获取私人利益,以致败坏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秩序的行为。
腐败的程度测量:
1、白色腐败——违章而不违法
2、灰色腐败——违法而不犯罪
3、黑色腐败——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腐败的一般形式:集体权力腐败——出卖官职、集体受贿、官员特权
个人权力腐败——受贿、索贿、贪污、盗用侵吞公共财产、决策及服务的利益倾向、谋私利的社会兼职、期权腐败。
(二)当前腐败的特征
1、权力腐败主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中高级干部从事腐败活动人数的增加,既是权力腐败现象恶化的表现,又是权力腐败活动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
2、权力腐败行为由个体行为发展为有组织群体行为
据统计,在查处的案件中,80%的是团伙性的,往往查处一人,挖出一串。象沈阳的“慕马案”,涉及到的部门一把手就是十几个。有的案件是整个单位集体犯罪。还有一种情况是法人犯罪。据中纪委驻上海工作组向中央提交的《关于上海调查工作》第四份报告披露:上海以陈良宇为首的市、区、局、县级高干用匿名、假名、化名在银行开设1322个账户,共有金额986亿余元,比武汉市07年财政收入还多三分之一;陈良宇匿名账户53个,共有金额近3亿元。据统计这类集团案件目前达到了90%。有三大危害:一是形成程度不等的“既得利益集团”,取证难;二是围绕“一把手”展开,突破难;三是涉及人数多,处理难。
3、权力腐败之风由个别领域漫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买官卖官;司法腐败;领导干部傍大款等等。
4、非法卖官行为藏匿于“合法程序”操作之中 下属“花钱买提名”,高官随心“玩程序”
一把手提名权异化“扩散效应”,深度恶化地方权力生态期权腐败现象 案例:
固始公选乡长:12名当选者中4人是县领导亲属
5、“边腐败边升迁”现象成为腐败活动的深水区
三、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腐败的物质基础——权力资本
(二)腐败产生的动机——利益驱动
“正是自己的贪心和侥幸心理,使我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坑害了自己,坑害了幸福和美满的家庭,也坑害了下属干部和亲朋好友。------原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
(三)腐败滋生的重要条件——制度缺陷
腐败交易的供给方,即公共权力的主体——公职人员这一方在腐败动机产生之后,腐败行为就进入了临界状态,“腐败病”也即处于“发病”的边缘。这时候,腐败行为能否顺利完成,“腐败病”是否会最终发作,主要取决于腐败机会的多寡与腐败成本的高低。换句话说,腐败动机转变为腐败行为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来监督权力主体,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四)腐败的成本——价值取向
“是什么阻碍了大家举报的热情?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让百姓不敢举报;渠道不畅通,让百姓无法举报或举报后石沉大海。中国不缺举报人,但缺乏举报的环境。中国民众举报贪官总结了6个字:“艰辛、艰难、艰险”
——余晖:《为何四分之三的网友选择遇到腐败也不举报》见 《人民时评》
四、腐败问题的治理
反腐败,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反腐败应实现:让你不愿意腐败,让你不能腐败,让你不敢腐败,让你不必腐败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第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二)我国反腐败的对策选择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后悔没有摆正人生观、价值观,我对不起党和人民,希望法官给我一条出路。”
------原首都公路发展公司董事长毕玉玺
2、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1)首先要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
我们国家近几年也提出了而且比较强调政府“瘦身”的问题,一是精简政府机构;二是减少行政审批;三是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最近,中央对权力的构架问题上比较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的权能和职责问题。我们现在政府的权能不够清晰,职责不够明确。二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2)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 案例1:网络反腐:“民间反腐人士喜欢利用网络反腐,是因为网络有传播广泛、交流便捷、身份虚拟以及风险小等不少优点”,“利用网络不但有利于保护自己,而且容易制造社会轰动效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使揭露的腐败事件能尽快进入司法程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案例2:12309反腐热线
3、提高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可以使一切滥用权力或贪污行为暴露在公众和舆论的谴责和压力下,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
4、提高权力腐败的风险和成本
第一、腐败行为被发现和被制裁的机会或机率。
第二、腐败行为违法所应受的法律处罚一法律成本。第三、腐败所受到的道德压力一道德成本。
“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很多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甚至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
——何增科,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5、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建设
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制定和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如《反贪污贿赂法》、《监督法》、《新闻法》、《廉政法》、《举报法》、《公务员行为法》、《公务员个人收入财产申报登记法》、《公务员弹幼法》等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
第二篇:2019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心得体会总结
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方面,体现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下面小编整理2019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心得体会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2019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
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我们住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贯彻落实到全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之中。
一、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职责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讲话深刻阐述了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显示了党的执政理念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域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党在执政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二、着力建立、健全体系,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这就要求在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法规制度不完善、思想观念不正确等原因,还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社会某些领域有失公平正义问题,干部队伍作风不实,脱离群众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到本职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努力在实践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上作出表率、取得成效。
四、是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落实好领导对群众思想动态的掌握,完善职责追究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脱离了群众,继而构成了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对立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因此,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党要紧紧的依靠群众,才能永远持续其先进性。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虚心理解群众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2019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心得体会总结范文2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思想境界、职责要求、一辈子的常修课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从去年开始,长沙把每年的3月23日,即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作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秉持“赶考”之心,视自我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防患于未然,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一、腐败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
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党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杯具。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对“小节”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我们一些同志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甚至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我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凡此种种,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我,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我,决不能以小节毛病“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我,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三、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
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持续清廉务必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潜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个性是在应对诱惑、陷阱时,持续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我的精神家园。
2019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心得体会总结范文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务必时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作为一名干部,更就应从头做起,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意识,真正做一个党放心、人民满意、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相信的年轻干部。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我造“罪”,大脑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时时警醒自我,筑牢防线。
2、从严自律,管住自我。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此刻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持续清醒的头脑,越要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我。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每一名党员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必须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盛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二、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决定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工作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2、要有务实的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腐败现象的存在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最伤群众的感情,最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必坚决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治本的力度,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我,用群众的满意程度鞭策自我,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盛自警、自励,始终持续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执政党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反之,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丛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反腐败
关键字:反腐败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发布,《决定》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第四篇:反腐败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周英峰)1月22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廉政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讲话精神进行了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也为实现“三清”目标绘就了路线图。
从严治党 彰显决心恒心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总书记的这个提法,给《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纠风力度,李春城等省部级官员相继被免职甚至接受调查。各地也查办了一批腐败堕落官员,人民群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
黄苇町说,腐败现象短期难以根除,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常”、“长”二字,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形势的清醒认识,既宣示了从严治党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也进一步强化全党和全体人民反对腐败的信心。
严明纪律 维护团结统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总书记特别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
黄苇町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漠,个别地方和部门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在经济快速转轨、社会加速转型的特殊时期,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对党是非常危险的。
为严明政治纪律,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狠抓作风 强化源头防治
“分析以往腐败案例,腐败分子大都是从不良作风滑向腐败堕落的。在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总书记用了很大篇幅讲改进工作作风,揭示了改进作风与防治腐败的密切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总书记的话非常有现实针对性。当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腐蚀党群、干群关系。总书记的话,无疑给全党服了一副清醒剂。”黄苇町说。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八项规定对改进工作作风开了一个好头,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这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防治腐败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惩防并举 科学有效防腐
习近平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汪玉凯看来,总书记的这个要求,实际上回应了老百姓一个普遍的疑虑,那就是反腐败是不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人民群众进一步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程文浩认为,总书记用了一个形象说法,表明党将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也表明党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周淑真说,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万众期待之中,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防治腐败的信心,也迈出了建设廉洁政治坚实的一步。
第五篇:反腐败
积极开展反复倡廉,永葆教师良好形象
——学习反腐倡廉活动心得体会
党岘希望小学
丁少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保证教师廉洁从教,正直做人,快乐生活,二00九年四月份以来,根据学校反腐倡廉活动实施计划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学习有关教育系统反腐倡廉活动方针、政策,《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教师十不准》、《教师师德师风学习资料》等师德师风建设材料、观看相关影片,撰写体会,通过学习本人有如下感受: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为的源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动摇。近年来,极少数党员干部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淡漠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滋长了消极错误的人生观,理想信念危机成为他们违法违纪的思想根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糖衣炮弹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进攻无孔不入,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就会丧失政治上的警惕性和鉴别力,就很容易被击倒。有的人亲手盖起了楼房,自己却住进了牢房;有的人“回扣”装上腰,买回了法院判决书。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能放松思想改造;必须执政为民,不能淡忘责任;必须廉洁自律,不能放纵欲望;必须秉公办事,不能为情所困;必须接受监督,不能为所欲为;必须警钟长鸣,不能心存侥幸。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真正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规之权不用,大利不图,小利不沾,努力做一个人民群众拥护的人,同事部下信服的人,家属子女引以为荣的人,昂头挺胸走路的人,回顾人生问心无愧的。
二、要正确运用权力。腐败和职务犯罪,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和权力的主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追求个人享受的老爷。党员干部的权力只能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权力是“双刃剑”,用权力为公,可以造福社会,用权谋私,迟早会身败名裂。我们教育战线上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这次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深入剖析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一定要把力量用在教育事业发展上,把智慧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把心思用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上,绝不允许把权力用在以权谋私上。
三、是要切实加强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须导致腐败。加强对干部用权的监督,是防止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的根本性措施。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财务管理不够完善是中小学产生教育腐败的主要原因,中小学专职行政人员相对较少,多数决定权掌握地校长(或副校长)手里,特别是一些“一把手”的权威在学校内部过大,监督只能流于形式;私设“小金库”、“账外帐”,会计、出纳会计分工不清、监控不严,还有的私招滥顾“知已”做临时会计,为自己开支提供方便等,财务管理混乱,也导致一些管理人员钻了漏洞。因此,切实加强对学校内部的监督,推行民主理财制度、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制度、政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及时地遏制和发现腐败现象的发生。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实施校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制度的公开,对学校财务收入(杂费、代办费、借读费、择校费、学费、服务费等)及开支(建设费、物品采购等)情况均应列出明细账,实行阳光操作,公布于众。我们每位党员干部既要虚心接受他律,又要严格自律。同志们要摆正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的关系,真心实意地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