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

时间:2019-05-13 17: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

第一篇: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

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

高宏志代表中国共产党邯郸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为全面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高宏志在热烈的掌声中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全市上下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推动邯郸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的新征程

四、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发展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

六、加速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八、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安定

九、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7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全文报告回顾了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转型的阵痛,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突发的漳河上游水污染事件,面对百年不遇的“7·19”特大洪灾,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在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有力实现了改革发展形势的向好。报告同时指出了我市改革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要求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

高宏志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自觉维护、绝对服从、坚决捍卫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和践行治国理政新方略。

高宏志指出,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这条新路对于邯郸来讲,既有指导性更有针对性,必须坚决行动,扎扎实实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核心竞争力更强的新路子,推动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而努力奋斗。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四超、一个全面建成”。“四超”,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个全面建成”,即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加快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富强邯郸,就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要富,邯郸的实力、活力、竞争力要强。美丽邯郸,就是生态环境要美,城乡面貌要美,人文精神要美。

今后五年,我们要奋力实现六大新突破: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突破、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新突破。

高宏志强调,转型升级是邯郸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项目建设是推动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必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高宏志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不懈抓好环境污染治理,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宏志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全域规划、完善功能,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打造一批功能齐备、产业发达的小城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宏志强调,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稳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确保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高宏志强调,民主法治是建设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完善民主制度,全力推进依法治市,加强社会秩序创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高宏志强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邯郸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财富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下大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高宏志强调,今后五年,邯郸要奋力抓机遇、坚定走新路、全面建小康,就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全过程,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建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持之以恒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更好地承担起肩负的历史重任,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高宏志最后充满激情地说,蓝图绘就,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实干当头、阔步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秦光荣同志在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11月25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隆重开幕。秦光荣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25日

秦光荣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

网络初步形成,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开工建设,通信保障能力快速提升。滇中引水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五小水利”、大型灌区建设进展顺利。经过5年努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预计生产总值从3988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年均增长11.9%;财政总收入从886亿元增加到2230亿元,年均增长20.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全省三分之二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各族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与日俱增。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070元增加到18000元,年均实际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50元增加到4600元,年均实际增长11.0%,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受益面日益扩大。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臵、老龄工作、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积极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快捷高效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认真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移民安臵、安全生产等问题,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得到维护。

认真落实促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保持了藏区和谐稳定。

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强省迈进,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新闻舆论引导和媒体建设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文化惠民工程深得人心,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省级经营性文化单位实现转企改制。文艺创作持续繁荣,音乐、影视、歌舞、文学等艺术门类一批精品力作荣获国家级大奖,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居全国前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蓝天绿地、青山碧水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森林云南”建设取得新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及固碳能力保持较高水平。“长治”、“珠治”等水土保持工程持续推进,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加大,滇池由污染治理湖泊向生态恢复湖泊转变,其他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城乡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年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杨善洲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巡视工作力度,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5年,是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5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5年,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5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驻滇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历届省委打下良好基础和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云南省委,向所有为云南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坚定信心、不辱使命,奋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意见,把云南对外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云南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体化和全球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汇集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加快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这一重大战略,增强了云南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极大地提振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继续向好,但转方式任务繁重,物价高位运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影响不可低估。就我省而言,纵向比,发展成就显著、变化令人鼓舞;横向看,各省区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和制约我省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总量较小,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较差,贫困面大程度深,加快发展任务艰巨;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城镇与乡村、山区与坝区、内地与边境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仍较突出,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的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奋力跨越为关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拓展空间、壮大实力,加力提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

今后5年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实力大幅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16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四个翻番”。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倍增”,就业更加充分,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有序。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有效推进,法治云南建设进程加快,公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保障,法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文化建设再创新辉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在跨越,重点在加快。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改变不了发展滞后的现状,解决不了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必须坚持好字当头、快字当先,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牢牢抓住扩大投资、消费、出口的关键环节,采取创新性举措,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优势、最能见效的领域实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点的跨越发展新路子。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城乡、优化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坚持工业兴省、工业富省,坚持城镇带动、城乡联动,把城镇上山和农民进城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举措,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有效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使工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城市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农村获得更大的发展扶持,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是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胆创造沿边开放新奇迹。开放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怀,是现代文明的显著标志。必须善于学习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试的开放经验,克服眼界不宽、固守本土的封闭观念,摒弃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狭隘思想,解决重招商轻服务的突出问题,消除制约和影响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筑大通道、打造大基地、培育大平台、建设

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谱写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八是必须坚持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科技支撑发展,人才引领未来。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把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引领云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借助科技和人才这一有力撑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无论是历史的反思、还是现实的审视,云南正处在蓄势待发的重要历史关口。能否最大程度利用好桥头堡建设带来的宝贵机遇,是对我们胸怀和胆识、智慧和能力的重大考验。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乘势而上、强势突破,才能谱写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雄浑乐章。

三、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创新举措,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一)兴产业、调结构,壮大发展实力

焦和综合利用,开创烟草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发展新境界。能源产业要加快“三江”干流水电开发,建设国家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矿产业要加大地质找矿和精深加工力度,推进矿电结合,引导能源密集型工业向水电资源富集区域集中。生物产业要抓好原料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建设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旅游产业要继续推进二次创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大力培育现代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产业聚集。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央企入滇和有实力的民企入滇,加快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培育近10户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实施园区升级工程,提高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10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实施产业集群打造工程,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增强配套能力,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10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创新和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切实改进服务,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实施融资服务创新、市场开拓推进、集群发展促进、信息化服务推进等工程,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资源开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7

早日润泽滇中大地、造福各族群众。积极推进牛栏江和清水海补水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润滇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加强“五小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江河堤防治理等项目建设,做好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干支渠防渗工作。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兴地睦边”农田整治步伐。积极探索水电站综合利用有效途径。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形成以航空为先导、铁路和公路为骨干、水运和管道运输为补充、区域综合枢纽为联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高效便捷、内通外畅、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州市高速路、县县二级路、县乡柏油路、村村硬化路目标。重点推进“八出省四出境”铁路网、“七出省四出境”公路网、“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建设,推进民航大省向民航强省转变。探索矿产资源管道运输新模式。

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保障省内电力需求,抓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积极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及配套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传输能力和覆盖率,促进三网融合。重点推进物联网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增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和通信、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服务贸易产品扩大出口,支持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扩大进口。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强化绩效考核,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营造良好开放环境。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桥头堡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水平,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舒畅的社会环境、包容开放的人文环境,大兴敬商重商之风,使云岭大地成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财富热土。

(四)强统筹、促协调,构建发展新格局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区域协调、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区域合理分工,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加快构建“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空间布局。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步伐,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将滇中培育成为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打破行政区划约束,跨地区优化资源和生产力配臵,推动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及滇西北、滇西南加快发展,尽快形成新的

赋予县市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健全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争先进位,把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分类指导,加大以奖代补力度,鼓励县市区发挥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县域经济强县。

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大踏步发展。继续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和散居民族发展等重大工程。支持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对边境沿线守土固边困难群体实行专项补助。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边远、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为重点,以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藏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打好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生态修复攻坚战,让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五)抓改革、推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寻求突破,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重大项目督查,提升行政效能。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改革各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大胆推进政策创新。坚持发展靠政策推动、难题靠政策突破、活力靠政策激发,在政策创新上先行先试,切实用好现有政策,积极争取新的政策,借鉴发达地区的有效政策,探索发展中的突破性政策,构建更加灵活、开放、高效的政策体系,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六)顺民意、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各族群众福祉。必须把准民生脉搏,关注民生热点,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

增收是民生之源。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健全物价上涨和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挂钩联动机制。

教育、特殊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健康是民生之福。坚持大办卫生、多办医院,加强州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臵能力。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加大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力度,保障各族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七)重文化、强引领,增强发展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教育人民,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城乡、区域、军民警民联创共建机制,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流动人口和边境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继

(八)建生态、重保护,改善发展基本条件

始终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的要求,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实施绿水青山计划。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切实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以“森林云南”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增加森林碳汇。加强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提升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保护成效,加强出境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防治。加快中低产林改造,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水源涵养林建设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切实做好移民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移民。

实施节能减排计划。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强化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抓好重金属等重点污染物的监管和污染防治,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臵突发环境

推进法治云南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加快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法制权威,完善法律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法制化水平。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执法能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公平正义,依法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抓好“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省规划的实施。

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统领民族工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边防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巩固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十)保稳定、建和谐,营造发展良好环境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施社会和谐行动,把云南建成安全优美舒适的福地。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办好云南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针对精神懈怠的问题,着力强化奋起直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模糊、宗旨意识淡化、事业心不强等问题,必须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事业观、权力观,以理论的与时俱进引领行动的锐意进取,以思想的坚定统一保证工作的步调一致,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大发展大跨越。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满怀激情抓发展,心无旁骛干实事,勇于在困难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增强敢闯敢试的勇气、昂扬向上的锐气、追求卓越的志气,3

视基层、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女干部。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严格要求和管理干部。认真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政策,积极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产业、面向企业引才育才,形成培养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针对脱离群众的问题,着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针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继续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每年从县以上机关选派五分之一的干部深入群众,通过领导蹲点、部门挂钩、干部结对、驻村入户、建立联系卡等形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民情责任区、民情联席会议、工作巡视、信访接待等制度,注重在决策中体现和维护群众权益,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不同方

(五)针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着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针对一些单位和部门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等问题,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始终。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与常委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由集体研究决定,决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独断专行。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信息公布制度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探索党务公开新途径新方式,增强党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把制度内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形成尊重制度、服从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六)针对消极腐败的问题,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针对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易发多发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

部和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奋力赶超,为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开启新征程,铸就新辉煌!

第三篇: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解读要点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解读要点

在11月2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会上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

报告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第二部分是总结成功经验、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及指导思想;第三部分是如何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第四部分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第一部分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圆满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中,报告从8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过5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发展迅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2.城乡居民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三分之二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各族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受益面日益扩大。3.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对外贸易大幅增长,“滇企出境”步伐加快,“央企入滇”初见成效,国内外区域合作继续深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法治、责任、阳光、效能政府建设深入推进。4.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通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宗教和顺有序局面得到巩固,保持了藏区和谐稳定。5.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明显。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大省向强省迈进,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深得人心,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6.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森林云南”建设取得新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及固碳能力保持较高水平,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7.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社会法制化水平、依法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8.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得到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稳步提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杨善洲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 进典型,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二部分坚定信心、不辱使命,奋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指出: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意见,把云南对外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云南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桥头堡战略历史性地把云南推向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重大战略,是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打造国际陆路交通枢纽,培育西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加强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开放合作,完善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维护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这一重大战略,提升了云南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为构建第三欧亚大陆桥、开辟新的西向贸易通道提供了条件,为云南与西南乃至全国各省区市开辟了新的合作方向,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重大战略,为云南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有利于云南在更大程度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汇集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加快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这一重大战略,增强了云南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极大地提振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综合分析判断面临的形势,未来5年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黄金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才能提升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只有坚持和谐发展这个保障,才能营造安定团结的生动局面;只有坚持跨越发展这个关键,才能尽快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早日实现云南人民富民强滇的美好夙愿。

今后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奋力跨越为关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夯实基础、强化保障,拓展空间、壮大实力,加力提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

今后5年主要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再创新辉煌、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八个坚持:1.必须坚持立足云南、着眼全局,以宏大的气魄谋划云南改革发展;2.必须坚持以跨越发展为关键,推动云南驶入发展快车道;3.必须坚持统筹城乡、优化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4.必须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胆创造沿边开放新奇迹;5.必须坚持产业强省,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6.必须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进广大人民的幸福感;7.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保发展,巩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8.必须坚持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三部分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中,报告指出要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1.兴产业、调结构,壮大发展实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调快调优一产,加速新型工业化调快调强二产,促进服务业发展调快调特三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烟草产业要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优化卷烟结构,做大骨干产品规模,推进减害降焦和综合利用,开创烟草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发展新境界。推进产业聚集,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园区升级工程及产业集群打造工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强化产业保障,深入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和质量兴省战略。2.谋长远、增后劲,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能源保障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抢机 遇、扩开放,拓宽发展空间。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这个龙头,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提升对外经贸水平,营造良好开放环境。4.强统筹、促协调,构建发展新格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走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大踏步发展。5.抓改革、推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胆推进政策创新。6.顺民意、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各族群众福祉,增收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民生之安,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福,必须把准民生脉搏,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7.重文化、强引领,增强发展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8.建生态、重保护,改善发展基本条件。实施绿水青山计划,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实施防灾减灾计划。9.聚人心、汇民智,凝聚发展强大合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云南建设,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重视边防和人民防空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10.保稳定、建和谐,营造发展良好环境。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第四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中,报告强调了办好云南的事 情,关键在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1.针对精神懈怠的问题,着力强化奋起直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2.针对能力不足的问题,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3.针对脱离群众的问题,着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针对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5.针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着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6.针对消极腐败的问题,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四篇:解读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的报告

解读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的报告

26日上午,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安徽大剧院开幕,张宝顺同志代表第八届省委向大会作报告。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六条新路”落实全面转型

■报告摘要

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六条新路”。

■解读

安徽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安徽更是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肩负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才能在跨越崛起中又好又快。“六条新路”,是对安徽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更加系统而又全面的诠释。

他解释说,“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是在充分考量安徽省情特点的基础上,对以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作为根本路径的进一步阐释。“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这条新路子”是立足农业大省,跳出农村、农业,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的架构、产业的分布、功能的配套,从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入手,未来五年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将迈出更实质性步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部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这条新路子,是树立兴皖必先富民的理念,更加突出富民优先的导向。今后,我们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迅速做大蛋糕;又要切实分好蛋糕,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个强省”描绘发展宏图

■报告摘要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解读

“这份报告从思路、目标、路径为安徽整个„十二五‟的发展做了规划布局。”张道刚认为,“三个强省”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安徽的发展宏图,即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安徽。经济、文化、生态三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又好又快,但这种提法更具体形象,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方向。,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我省提出了“三个基地一个高地”的具象目标。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加工基地,是建立在我省的现有产业基础上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基地,则是未来安徽全面转型的突破口。因为在这个产业上,安徽与发达地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仅仅依靠我们自身已经很难突破,这时候需要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当下安徽的开放,可能比沿海地区的任务更重,更为紧迫。“我们和发达地区有差距,缩小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因此报告提出了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报告摘要

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切实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解读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一个有新意的提法,之前“大”往往成为考量成绩的标准,但今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能被放在第一位,“强”就变得十分关键。宋宏表示,安徽经济总量不小,但人均水平相对不高,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结构不合理。当前,优化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无疑是一条适合安徽省情的发展思路。

思路确定了,如何做强呢?“报告很明确了: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

具体的发展路径就离不开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宋宏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应该是全方位的。当然,要让思路真正落实到位,相关的配套政策必须出台。比如说,在政府考核计划中,把质量和效益作为量化指标列进去,要把质量效益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而不再是以GDP论英雄。“按照这种思路发展,安徽将迎来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时期。”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报告摘要

研究制定区域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政策,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

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力争到2015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

加大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控力度,着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解读

当今社会进入了“民生时代”。“2012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5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这些都是安徽在民生时代的具体目标。

“民生时代,政府的功能要转换,要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王开玉认为,报告提出研究制定区域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政策,主要因为我省是个农业大省,进城务工者是农村中等收入者主体,随着土地流转和乡村工业化,必须要在他们进城就业上进行服务,解决他们户口、教育、社保等各种问题。

民生时代百姓腰包要更鼓,也更注重公平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分重要。王开玉认为,应当加大政府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控力度,增大城乡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两个同步”。

打造“徽”字号文化品牌

第五篇:海州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定稿)

中 国 共 产 党 海 州 区 第九次代表大会材料之二

走进沿海新时代

建设幸福新海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海州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航

(2011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海州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海州区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海州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继往开来、意义深远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审议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海州区第九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海州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携手走进沿海新时代,共同建设幸福新海州。

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规划建设5.2平方公里的孔望山新城,完善以路桥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新城框架初步构建。开发建设中茵名都、一方山水等10多个高端居住小区,引进家乐福大型超市、义乌小商品城等现代商贸业态,新城吸纳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旧城改造,以鼓楼嘉园、石棚名居、馨海名郡等项目为突破口,旧城区生活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一批河滨绿化、公共游园、精致景点,改善了城市生态景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农村绿化、道路硬化和户厕改造,启动远郊康居示范村建设,实施板浦、宁海地区饮水安全工程,让数万居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明显加快的五年。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区属企业改制。制定《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调整撤销事业单位14家,完成区属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企转型。大力实施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制度,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行政事业管理体制。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提高经济外向化水平,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3亿美元,内联引进资金94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过亿元项目34个,超十亿元项目5个,落地项目的规模质量均实现大的跃升,区域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我们立足区划调整后的“农业大区”特征,在全市首家编制完成都市型生态农业规划。大力发展城郊现代规模农业,初步形成新坝、锦屏、板浦三个万亩农业园区,建成一批高档苗木、优质瓜果、精细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农业总产值、高效农业面积分别增长2.7倍和1.6倍,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

平和领导发展的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检监察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五年一次的评比表彰。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推行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等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优选大批机关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基层一线历练成长,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创新实践“三会村治”模式,落实村居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制定科级干部、村居干部激励办法,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队伍活力。积极加强统战、对台、人武、双拥、群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营造心齐劲足、团结进取的发展氛围。

回顾区委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由衷感到:唯有跳出一隅谋发展,才能找准方向、寻得出路。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放开眼界找定位,跳出古城看海州,围绕建设新海州谋篇布局,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办法,闯出了一条具有海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唯有高点定位抓工作,才能提速赶超、加快跨越。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区情实际,我们大力破除唯条件论、唯基础论,始终把“创新、超越”作为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了洼地崛起的新局面。唯有以人为本重民生,才能优化环境、促进和谐。无论是在决策酝酿过程中,还是在政策具体落实上,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民利民作为谋发展、定目标、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海州发展建设的认同感。唯有务实高效重实干,才能增创优势、快速突破。我们坚持把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作为基本保障,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压力传递机制、督查问责机制和激励考评机制,真正让定下来的事情高效推进,部署过的工作充分落实。唯有加强党建重团结,才能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发展建

今后五年,将是海州蓄势腾飞的黄金机遇期。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推进,连云港正式获批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成功跻身新一批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分享到外来优质要素汇集的政策效应。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全面实施,江浙沪的人才、技术、资金流动更加自由充分,有利于我们与发达地区在平台打造、城市建设、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全方位对接,争取到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后五年,将是海州跨越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在近年来抓大投入、上大项目、做大产业的基础上,成功争取到海州开发区封闭运作政策,有利于大手笔、系统化推进新一轮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促使区域经济呈现爆发增长态势,真正把海州推向一个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今后五年,将是海州全面建成小康的战略决胜期。在省定25个全面小康指标中,全区已经有18个指标达到目标值。按照海州正在上升的发展态势和全区人民饱满的精神状态,再通过3至5年努力,剩余7个全面小康指标将顺利达到目标值,能够较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今后五年,将是海州经受考验的严峻挑战期。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国家宏观调控更加趋紧,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区域竞争高度“白热化”,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交织凸显,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在格局变化中抢抓机遇、推进发展,在危机困难中寻求办法、趋利避害,在竞争挑战中勇闯新路、争攀高峰,让海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拼搏努力下实现全面腾飞。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走进沿海新时代、建设幸福新海州”主题,坚持新型工业主导、现代

设施项目50个以上,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入40亿元以上。到2015年,城市建城区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6%以上。

——建设品位高端、独具魅力的文化之城。把文化旅游作为特色产业培育,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用市场办法、科技手段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实现以古城底蕴激活文化产业,着力完善休闲、娱乐、购物、餐饮、度假等配套设施,提升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文化产业成为海州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

——建设生活殷实、文明祥和的幸福之城。坚持把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000元和15000元,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建设现代都市园区。工业是拉动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引擎,是实现海州崛起振兴的希望和关键。要做大园区规模体量。编制新一轮海州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园区投融资平台,实施海州开发区南拓西延战略,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大跨越”要求,以郁洲南路、迎宾大道为中心轴线,全面拉开徐连高速以北28平方公里的大园区框架,推动全区优质资源要素向海州开发区集聚,五年内进入苏北省级开发区前列。要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按照“生产生活相融、二产三产并举、产业城市互动”要求,围绕以工业为主导,集居住、商贸、科教、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园区

市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做强“两带”,即东侧沿瀛洲路的工贸产业带,西侧沿204国道的商贸物流带。做优“三轴”,即沿新建路的空间拓展轴,沿西盐河的人居发展轴,沿郁洲路的产业发展轴。要实施城市东拓。推动中心城区半径跨过西盐河,重点建设西盐河东片区,完善为园区配套服务的商贸、居住等城市功能。探索实践“双臵换一转变”模式,加快城中村改造,实现海州开发区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要推动新城南延。把新建东路以南作为孔望山新城后期开发重点,加快完善路桥等基础设施,结合锦屏山大景区开发,配套高星级酒店、高品质小区、高端商业、学校医院、文化体育、景区公园等综合设施,全面展示海州生态宜居特质。要改造西部旧城。大力实施沿幸福路两侧旧城改造,加快德邦等化工企业搬迁,连片改造闲臵企业厂区和破旧居民小区,通过旧城改造政策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全面改善旧城落后形象,切实提高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构建市区西部商业文化中心。依托连盐铁路、204国道、疏港航道、通榆运河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城市“窗口”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产业、服务城市、服务周边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努力做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开发园区配套建设,加快构筑海州现代服务业优势。要建设辐射周边的大物流。在204国道与疏港航道交汇处,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水运产业园。在新坝中路的连徐高速出入口,推进新海粮食物流园区二期开发,逐步打造一个省级粮食物流枢纽区。在海连西路,做大以四季农产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两年内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在瀛洲南路,加快打造兴隆国际商贸广场等商业地标,规划

交通优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现代农业资源,重点打造沿204国道、环锦屏山两条休闲观光农业带,大力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生态园等休闲农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效益。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五年强村”行动,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经济薄弱村帮扶,着力化解村集体债务,有效增加资产性、投资性、租赁性收入,使村集体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要改善城郊镇村环境。按照“居住集聚、配套集中”思路,推动近郊农民进城、远郊农民进康居,加快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做好节点城镇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城郊农村环境面貌。

(五)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建和谐海州品牌。坚持以加快发展夯实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满足民生改善的基本需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发展优质均衡的民生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合理配臵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实施职业中专迁建和园区中小学校建设,开展“名师、名校”工程,做响海州教育品牌,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教育强区,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实施“就业惠民、创业富民、保障安民”工程,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努力增加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加强城乡困难群众、社会特殊群体保障,不断发展海州慈善事业,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要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法治海州、平安海州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社会法制教育,努力形成党委依

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深入的思想解放保证崛起腾飞。思想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动力之源。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教育,大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到思想永不僵化、发展永不停滞。全面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注重运用新兴媒介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关注舆情、沟通互动、正面引导,拉近党群干群距离,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大力弘扬“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期海州精神,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干群认识大提高,以全民观念大转变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要强化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意识。只有不断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才能敏锐地发现机遇,激发出追求新目标的强烈愿望;只有不断开明开放,才能拓宽视野,提高境界,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创造,才能富有生机,增强活力,想尽办法用好机遇。要强化敢闯敢拼、勇创大业意识。发扬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精神,摒弃怕担风险、怕犯错误、怕负责任的守成心态,增强树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敢于超常规,勇于迈大步,在发展上做到不争论、不照搬、不懈怠。要强化奋发有为、争先争优意识。干工作缩手缩脚、满足一般,就会丧失机遇,贻误发展。只有放开手脚、定位高远,才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实现更大发展。各级党员干部要瞄准一流,追求卓越,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心中想第一,思路定第一,成绩求第一,创造局部工作的一流业绩,带动全局工作的全面领先。要强化服务中心、顾全大局意识。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把局部工作放在全局中来思考谋划,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找准局部工作的切入点

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要建设支撑发展的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正确把握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一批高层次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一批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后备人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坚强的组织基础保证崛起腾飞。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新组织设臵、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海州崛起腾飞大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组织建设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村级党组织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队伍建设,重点选优配好能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改善农村面貌的村党支部书记,增强村级党组织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和谐稳定的责任和能力,打造一批“创业型、富民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建设要顺应城市化进程加快、构建和谐社区要求,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构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的社区组织体系,改进管理体制,优化组织结构,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机关党组织建设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以加强党性锻炼、改进作风为重点,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做高举旗臶、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率,做改革创新、保持先进本色的表率。“两新”党组织建设要把握新一轮发展中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发挥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介机构、社

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权力,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重点做好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依纪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纠风治乱和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同志们,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振兴海州为己任,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勇前进,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幸福新海州而努力奋斗!

下载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宏志在邯郸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范文大全]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90周年,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

    贵州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开创富民兴黔事业新局面 ——钱运录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贵州省第八届委员会向......

    第九次党代会学习报告(推荐)

    第九次党代会学习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给我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为期四天的河南省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在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10月26日至10月30日......

    邯郸市八次党代会报告

    肩负历史使命 开创复兴伟业 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邯郸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25日) 郭大建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邯郸市......

    李建国同志在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讲话(5篇)

    李建国同志在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讲话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省委和各级党组织团......

    6、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范文模版)

    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四个率先” 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习近平(2007年5......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全文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全文 陈全国代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