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7:0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

第一篇: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

二、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施工企业或者工程承包商在工程承包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整个行业中的施工企业一直在沿着“管理层”和“劳务层”相分离的模式发展,也就是作为大型的施工企业在工程承包中处于“管理层”的地位,小型施工企业和劳务作业企业处于“劳务层”的地位。处于“管理层”地位的施工企业就是管理型的施工企业。

鉴于本文的目的在于透析管理型施工企业的风险,并据此加以防范,故本文在结合该种管理模式的相应特点的同时,加以风险分析。

1、合同主体身份的双重性

管理型施工企业在施工承包中,一方面要“拿工程”,即其在和业主的签订合同时,处于总承包商或者专业工程承包商的地位,即处于承发包法律关系中承包方的地位。另一方面管理型施工企业就要将部分工程“发包出去”,即管理型施工在“拿到工程”后,一般将工程的作业内容分解后,将其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劳务作业分别分包给不同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分包企业),分包企业进行直接的施工。在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中其又处于承发包法律关系中的发包方的地位。所以说在工程施工中管理型施工企业均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承包人,又是发包人),而且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又不断的在二者身份之间进行转换。

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履行合同、管理模式、签证和索赔管理、准备工作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管理型施工企业本身兼具二者的身份,并且在工程施工和合同管理中又不断的在二者之间进行身份转换。这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合同管理人员来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文件资料的准备、日常事务、签证和索赔等各个事项均需从两个截然相反的角度予以处理。

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以及由此衍生的事项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来讲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风险,是每个管理型施工企业必须化解的风险,化解这种风险的方法就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2、掌握资料及掌控工程的非原始性

在管理型企业施工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直接施工方是分包企业,并非管理型施工企业本身,这就必然导致管理型施工企业难以掌握第一手施工中的资料,其所掌握的应在施工中形成的资料(或者说承包人为履行合同以及交验工程而准备的资料)绝大部分乃至于全部均是来自于分包企业。同样管理型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的掌控也具有非原始性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而言,就面临着如下问题:第一,管理型施工企业在资料整理、资料准备方面受制于分包企业,即使掌握了资料一般也是间接来自于分包企业;第二,一旦和分包企业或者业主产生纠纷,难以收集全面的资料;第三,容易为日后的工程资料向业主的移交留下隐患。众所周知,现在诉讼的本质就是证据,而证据在工程案件中就是资料,资料不能完全掌握将会在诉讼中风险。笔者在日前刚处理了一个这方面的案件,陕西省的某个大型施工企业在甘南有一个项目,由于项目部在日常管理中既没有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分包企业也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向管理型施工企业报送资料,管理型施工企业亦未要求提供。最后由于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双方发生纠纷,由于管理型施工企业手头没有任何资料,不仅导致和分包企业的案件无法进行,同时也导致管理型施工企业在向业主索赔的时候,没有依据,导致索赔难以进行,最后只能赔偿了事。

3、索赔和签证的间接性

正是由于掌握资料的非原始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索赔,一般情况下是分包企业首先要求管理型施工企业进行索赔,管理型施工企业在看到相关资料后才以此为基础要求业主方进行索赔。同样,施工中的签证也一般是沿着这个程序进行的。这就是管理型施工企业在索赔和签证中具有间接性的根源所在。

此种方式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在索赔和签证中容易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第一、管理型施工企业不注重自己收集资料,导致管理型施工企业对业主提出签证和索赔的能力和水平受到分包方对其提出索赔和签证能力、数额和水平的限制。更有甚者,某些管理型施工企业在分包合同中对于某些索赔和签证予以限制,而管理型施工企业和业主方的合同中对相应事项产生的索赔和签证却并未限制,可能导致管理型施工企业对于该部分索赔和签证没有办理;第二、尤其是签证,对于提出的时间性一般在合同中约定较为严格的期限,而由于管理型施工企业的索赔和签证的信息和资料来自于分包方,极易可能产生当管理型施工企业掌握该信息的时候,已经超出提出索赔的时效,导致无法索赔。

4、质量及安全管理的滞后性

管理型施工企业不直接进行施工,重在管理分包企业,而对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的直接负责人是分包企业。这就对管理型施工企业控制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方面提出新的挑战,一旦分包企业出现问题和事故后,管理型施工企业方可得知,这就出现质量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滞后性。虽然说,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为分包企业,但是对于施工性管理

企业而言,会有如下风险:第一、虽然分包企业应当承担责任,但是业主方一般会依据总包合同直接要求管理型施工企业承担责任,而管理型施工企业只能再向分包企业追索;第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的资质和信誉方面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比如笔者所在律师事务所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的项目的管理型施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时候,就出现过以下情况:分包企业和监理人员合谋后偷工减料,偷工减料后的工程完工后监理签字,这就是分包方谋取了不当利益。但如果一旦造成质量事故,管理型施工企业可能要承担质量责任。

5、施工队伍存在易失控性

目前虽然基础设施投资过热,但是整个建筑市场整体来讲依然是“卖方市场”,整体的施工环境对于承包方不利,施工企业在和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时一般处于劣势地位,在合同条款约定以及实际履行合同中总是承担较多的风险。虽然有些合同风险或者市场、商业风险应当由业主承担,但是业主一般通过招标文件或者合同安排将相应的风险转移给施工方。

管理型施工企业也概莫能外,这就导致管理型施工企业在和分包企业签订分包合同时,将相应的风险转嫁、分流给分包企业。然而分包企业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企业,还有一些挂靠的施工队、民工队,甚至还有一些就是直接和施工队、民工队签证的分包合同。一旦在合同履行中出现资金不及时或者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导致分包企业施工队伍利润降低或者无利润的情况下,施工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极可能采取一些非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比如直接撤场、消极停工、更有甚者挑动民工闹事,而有的时候就是分包企业故意耍赖而为。一旦这些情况出现,必然造成管理型施工企业无法向业主交待,面临巨额的反索赔。

例如笔者所服务的前述甘南的项目部,在2007年年底的时候,施工队伍就无故消极停工、挑唆农民工以拖欠工资事项闹事,最后导致3家施工队伍全部失控,而这3家队伍又都没有收取履约担保。项目部拟让新的施工队伍进场,以保证按期完工,然而原3家施工队伍却拒绝交出工作面,最终导致项目部除了支付了农民工工资,又向3家施工队伍多支付了二百万元的补偿款,才解决了施工队伍的问题。与此同时,项目部还需要面临业主方对于工期的巨额索赔。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分包管理模式下以及目前整体的施工环境下,施工队伍存在失控性的风险比较大,而且一旦出现失控,对于管理型施工企业而言,其损失以及面临的索赔是不可估量的。

6、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监控的困难性

由于管理型施工企业是管理型企业,并没有直接和劳务层农民工之间产生劳动关系,直接和农民工之间存在劳动或者雇佣关系的是分包企业,所以严格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农民工并不直接受管理型施工企业的管理。然而,第一目前国家对于农民工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果农民工工资出现问题,当地政府或者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可能要求作为总包方的管理型施工企业先行垫付,给管理型施工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做出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起诉发包方、转包方的依据,使得虽然农民工并未直接和管理型施工企业建立合同关系,但是如果一旦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或者工程承包款,其可以直接起诉管理型施工企业、甚至业主方。正是整个层面的因素,就必然产生管理型施工企业对于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及农民工权益保护监控的要求。笔者所服务的项目曾出现管理型施工企业已经将分包款项足额支付的情况下,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控,导致施工队伍未及时将工资支付,农民工遂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当地行政部门要求管理型施工企业先付清农民工工资,由于管理型施工企业已经按约给施工队伍支付工程款,仅此一项就带来200多万元的损失。

但是真正谈到农民工权益保护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控,笔者目前服务的项目也都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监控,包括直付至农民工、监督发放、收取保证金等,但是目前来看,效果都不是非常好,就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7、极易出现分包合同的无效

依据《建筑法》(规定了违法分包、非法转包以及肢解分包的条款)、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再结合计委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法律法规,这就必然导致目前进行专业工程分包的合同很可能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形,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的违法分包条款,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的“215”条款,将将绝大部分的工程分包、材料采购合同归为无效。

所以导致很多管理型施工企业将分包的模式向劳务分包层面上进行转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劳务分包、劳务分包和专业工程分包的区别等,有利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劳务分包合同的合法性。

虽然如此,目前管理型施工企业很多情形下都是将以前的工程分包合同名称一变,称之为劳务分包合同,但是其合同的权利义务约定却是工程分包合同,这就产生了名为劳务分包实际上却是工程分包的合同,仍然将可能归为无效。(未完)

第二篇:企业风险管理的特点

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归结为6C,即全面性、一致性、关联性、集权性、互通性、创新性。

(一)全面性

风险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公司免遭损失,而且包括能在风险中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性可归纳为三个“确保”,一是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二是确保企业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

所有环节中的风险;三是确保能够识别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二)一致性

风险管理有道亦有术。风险管理的“道”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风险管理的“术”是具体的操作技术与方法。风险管理的“道”是“术”之纲,“术”是“道”的集中体现,二者高度一致。

(三)关联性

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如信息系统、沟通系统、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财物支持系统等。因而,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与否,除了取决于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失灵都有可能导

致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失效。

(四)集权性

集权的实质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构。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同时,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机构具有高度权威,并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互通性

风险管理战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获信息是否充分。而风险管理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确保企业所有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其

工作职责与责任,从而使风险管理体系各环节正常运行。

(六)创新性

风险管理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的经验,又要根据风险的实际情况,尤其要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进行大胆创新。

第三篇: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何种方式对企业纳税风险进行管理。目前企业进行纳税风险管理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一是企业内部专设有税务管理机构,由专职专业的人员负责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工作,该形式适用于税收问题较为复杂的大型企业。企业鉴于现代税制的复杂性、企业规模大小以及纳税业务的繁杂程度,建立起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机构或专职岗位。规模较大、纳税业务较繁杂的企业可以在财务部下设由若干个专职人员组成的税务科,负责企业纳税风险及其他纳税事务的管理工作。中小型企业可在财务部内设专职岗位,负责企业纳税风险及其他纳税事务的管理工作。本环节工作目标是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企业纳税风险管理机构或专职岗位。本环节工作要点是:(1)财务部门提出设岗请求报告;(2)管理层研究决定;(3)鉴于风险与报酬相容的原则,人事及财务部门联合制定岗位责任制及考核要求;(4)人事及财务部门联合考察、确定人选;(5)对上岗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经营及财税状况、企业管理制度等背景知识进行持续的、动态的相关培训;(6)上岗人员正式上岗。

二是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人员与外聘的税务专家一起共同负责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工作,该形式比较适用于税收问题较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内部人员无法解决的纳税事宜,可外聘一些税务专家来共同解决涉税风险问题,其因在于有些风险是内部因素引起,而有些纳税风险是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引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税收立法与其相关的税收执法与税收司法等不公正的因素引起的纳税风险,诸如此类的纳税风险是需要通过“院外压力”的形式来化解涉税风险,有时可能还会涉及到寻租行为。因此,外聘的税务专家组成成员的身份也显得特别重要,如聘请一些退休的业务比较精干的税务官员、理论与实务能力较强的高等院校教师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与律师等。

三是企业委托外部的税务专家负责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工作,该形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有些特定的业务可以实行外包形式给一些专业的机构或专业人士来解决,这不需要增加平时的固定成本,只是从防范纳税风险的收益中支付一定比例的报酬给外部税务专家或机构就行,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总之,防范纳税风险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高管人员,特别是法人得有这种风险意识,进而才能从机制与制度上防范这种风险的发生,避免后来可能引起的不必要的财务损失。

第四篇:COSO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模式

COSO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模式

前言

10年前,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来帮助企业界和其他实体评价和加强他们的内部控制制度。从那时起该框架被结合并入成千上万企业的政策、规则和规定,并被企业用于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活动,朝着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向前进。

近年来,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是风险管理,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健全的框架对于有效地识别、评价和管理风险是很有必要。在2001年,COSO提议了一个项目,并聘用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开发能方便管理部门用于评价和改进本组织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

框架开发的整个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企业丑闻和失败案例,使投资者、公司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蒙受了巨大损失。灾难的后果是要求用新的法律法规和上市标准来加强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提供关键的原则和概念,共同语言和明确方向与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必要性。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填补了这种需要,并希望该框架能被公司、其他组织和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及团体广泛接受。

在美国的发展结果是出台了《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他国家也颁布了或正在考虑类似的立法。这类法律扩展了对公营公司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长期有效要求,要求管理层予以证实和独立审计师测试这些制度有效性。持续要求测试时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适用于满足报告要求的更广泛的公认标准。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扩展了内部控制,提供了一种更健全的和广泛的焦点在企业风险管理更宽广的题目。它的目的不是取代内部控制框架,而是将内部控制框架合并在一起,公司可以决定审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以满足内部控制的需要和朝着更完备风险管理过程发展。

管理层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决定本实体准备接受多大的风险,因为风险也可以经过奋斗而创造价值。本报告将更好地鼓励企业迎接这种挑战。

执行总结

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前提是每一实体存在的目的是为其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所有的实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管理层的挑战是确定能接受多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性也可以促进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不确定性同时体现为风险机会,具有流失或增加价值的潜力。企业风险管理鼓励管理层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和相关的风险和机会,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

当管理层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力求达到增长和利润目标与相关风险之间的最佳平衡,并在追求本实体目标的过程中有效地调度资源时,价值能达到最大化。企业风险管理包括:

● 连成一线的风险偏好与战略----管理层考虑本实体的风险偏好,在评估战略可选择方案时,制定相关目标,开发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 增强风险反馈决策----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森严的识别和挑选可选择的风险反馈----即风险回避、降低、分摊和接受的制度。

● 减少经营意外事故和损失----各实体应获得增强的能力来识别潜在事件和建立反馈,减少意外事故和相关成本或损失。

● 识别和管理多样化的和交叉的企业风险----每一企业都将面临影响本组织不同方面的无数风险因素,企业风险管理能促进对相互关联的影响做出有效反应,对多样化的风险做出综合的反应。

● 抓住机会----通过全面考虑潜在的事件,管理层被定位于识别和正面积极地抓住机会。

● 改进资本配置----获得健全的风险信息,允许管理层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要,增强资本分配。

这些企业风险管理中内在的能力有助于管理层实现本实体的绩效和盈利能力目标,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保证有效的报告和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本实体的声誉受到损害和相关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一个实体达到它想要实现的目标,避免前进过程中的陷阱和意外事故。

事件----风险与机会

事件可以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或二者兼而有之。负面影响的事件表现为能阻碍价值创造或侵蚀现存价值的风险。正面影响的事件可以抵消负面影响或体现为机会。机会是一个事件将发生并积极影响目标实现、支持价值创造或保护价值的可能性。管理层将机会引导向其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制定抓住机会的计划。

规定了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处理影响价值创造或保值的风险和机会。其定义如下: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到一个实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适用于战略制定和在整个企业设计识别可能影响本实体的潜在事件,在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提供与实现实体目标有关的合理保证。”

该定义反映出一些基本的概念。企业风险管理是:

● 一个过程,持续并贯穿一个实体;

● 受到一个组织每一层级人员的影响;

● 适用于战略制定;

● 适用于整个企业每一层次和单位,包括所采纳的实体总体层次风险业务责任观点;

● 设计识别可能影响本实体的潜在事件,如果它们发生的话,在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能够为一个实体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 在一个或更多独立的但重叠的分类中加速目标的实现。

该定义的目标广阔。它抓住公司和其他组织如何管理风险的关键基本概念,为整个组织、行业和部门提供适用的依据。它把焦点直接放在实现由某一方面特定实体制定的目标,为定义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提供依据。

目标的实现

在实体既定使命和远景规划的条件下,管理层确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和制定将整个企业连接成一线的目标。这种加速实现实体目标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可陈述为四类:

● 战略----高层目标,连接和支持其使命;

● 经营----有效率和效果地使用其资源;

● 报告----报告的可靠性;

● 合规----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这种实体目标的分类准许把重点放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各别方面。这些性质截然不同但重叠的分类----某一特别的目标可以分成几个分类,强调不同的实体需要并可能对不同的执行部门负直接责任。这种分类同样准许从每一目标分类之间区别可以预期的结果。同样也描述了一些实体使用的保护资源的另一分类。

因为与报告可靠性和遵守法律法规相关的目标在实体的控制范围内,企业风险管理可以预期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然而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易遭受实体控制范围之外的外部事件的影响,因此,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提供合理的保证,使管理层认识这些目标和董事会意识到其监督作用,及时地促进整个实体朝着实现目标前进。

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关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来自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相结合。这些组成部分是:

●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一个组织的基调,制定作为整个实体的人们如何审视和重视风险的依据,包括风险管理哲学和风险偏好、正直性和道德价值以及他们经营的环境。

● 目标设定----在管理部门能够识别影响其业绩的潜在事件之前,必须存在有目标。企业风险管理保证管理部门制定目标的过程到位,选定的目标支持和本实体的使命联成一体,并与风险偏好相一致。

● 事件识别----必须识别影响一个实体实现目标的内部和外部事件,区别风险和机会。机会开辟了反馈管理部门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的渠道。

● 风险评估----要分析风险,考虑可能性和影响,作为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依据。在固有的和有后效的基础上评估风险。● 风险反馈----管理部门选择风险反馈----即避免、接受、降低或分摊风险,开发一系列行动,使风险与实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联成一体。

● 控制活动----政策和程序的制定有助于保证有效地执行风险反馈。

● 信息与沟通----以一种能够促进人们履行其职责的形式和时间框架来识别、捕捉和沟通相关风险。有效的沟通同样发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即在实体内从上到下、相互交叉和自下而上的沟通。● 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分别评估,或二者同时进行来实现监控。企业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严格的系列过程,一个部分只影响下一个部分。它又是一种多方向的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任何部分都可能会影响另一个部分。

目标与组成部分的关系

在一个实体奋力实现的目标和体现实现目标所必须的企业风险管理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被描述为立体结构中的三维矩阵模型。

四种目标分类----战略、经营、报告和合法----由纵向栏目所代表,八个组成部分横向排列,一个实体的单位由第三个层面所代表。这种描绘勾画出整个企业风险管理重点的能力,或通过目标分类、组成部分、实体单位或任何子集合说明整个企业风险管理。

效果

确定一个实体的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是对八个组成部分的表现以及是否有效运行进行评估的一种判断。这些组成部分同样可作为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因为这几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及适当运行不可能产生重大的缺陷,风险需要也已控制在一个实体的风险偏好之内。

当确定企业风险管理在四类目标的每一类中都是有效的,相应地也就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使他们了解整个实体战略和经营目标正在实现的程度和整个实体的报告是可靠的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八个组成部分在每一个实体的运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在中小型实体中的应用可能不那么正式,结构不那么完整。不过,小的实体仍然可以有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只要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存在并适当运行。

局限性

在企业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在上述讨论的因素之外,局限性来自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人的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反馈风险的决策,制定控制需要考虑相关成本和效益,因为人类的失误,例如简单的错误或过失可能会造成计划的失败,控制可以防止两个人或更多人勾结串通事件的发生,但管理部门有能力否决企业风险管理决策。这些局限性会妨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本实体目标实现所具有绝对的保证。

围绕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围绕内部控制,为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更健全的概念论和工具。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因为此框架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成为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则的依据,文件保留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框架。在本框架中只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原文部分是复制的,该框架的整体作为关联部分已结合到本框架中。

作用与职责

在实体中的每一个人对企业风险管理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席执行官是最终的负责人,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本实体的风险管理哲学,促进遵守风险偏好,在职责和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的范围内管理风险。风险职员、财务人员、内部审计师和其他人员通常有重要的支持职责。其他的实体人员负责按照既定的指令和会议记录执行风险管理。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监督,知道并赞成本实体的风险偏好。一些外部参与者,例如客户、卖主、企业合伙人、外部审计师、监管人员和财务分析家常常提供对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但他们并不对其效果负责任,他们也不是本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本报告的组织

本报告分为两卷。第一卷包括本框架和《执行总结》。该框架规定了企业风险管理,描述了原则和概念,为企业和其他组织内部各级管理部门评估和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提供了方向。执行总结是指导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执行人员、董事会成员和监管人员的一种高层次的检查。第二卷,《应用技术》提供了说明在采用本框架要素中有用的技术。

本报告的使用

作为本报告结果可能采取的建议行动取决于涉及的各当事方的地位和作用:

● 董事会----董事会应与高级管理层讨论本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状况,提供必要的监督。董事会应该保证知道绝大多数重大风险和管理层正在采取的行动,以及如何保证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董事会应该考虑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和其他人那里寻找输入信号。

● 高级管理层----此次的研究建议首席执行官评价本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在另一种方法中,首席执行官将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和主要职能负责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效果的初步评价。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初步评价应该确定在哪里需要和如何进行范围更广和更深入的评估。

● 其他实体人士----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士应该考虑他们是如何根据本框架执行他们的职责,与更高级的人员讨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想法。内部审计师应该考虑企业风险管理重点方面的广度。● 监管人员----本框架可以促进分享企业风险管理,包括能做的事及其局限性的看法。监管人员对他们监督的实体不管是根据规则或指南,还是进行检查,在确定预期值方面可以参考本框架。● 专业人士的组织----规则制定和提供财务管理、审计和相关专题指南的其他专业人士组织应该考虑根据本框架制定他们的准则和指南。消除在概念和专业术语方面的多样化程度,使所有参与者都受益。

● 教育者----本框架可以作为学术研究和分析的题目,以观察未来可以 采取哪些强化措施。根据这一假定,本报告可成为公认的理解的共同基础,其概念和术语应能发现其进入大学课程的渠道。

作为共同理解的基础,所有的参与者将能够用共同的语言说话和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企业的执行人员将定位在对照准则评价其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并强化这一过程,使本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挥超出既定基础的杠杆作用。立法人员和监管人员将能够增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解,包括其好处和局限性。随着所有的参与者都使用共同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好处将得到实现。

内部环境包括一个组织的基调,制定作为整个实体的人们如何审视和重视风险的依据,包括风险管理哲学和风险偏好、正直性和道德价值以及他们经营的环境。

● 目标设定----在管理部门能够识别影响其业绩的潜在事件之前,必须存在有目标。企业风险管理保证管理部门制定目标的过程到位,选定的目标支持和本实体的使命联成一体,并与风险偏好相一致。● 事件识别----必须识别影响一个实体实现目标的内部和外部事件,区别风险和机会。机会开辟了反馈管理部门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的渠道。

● 风险评估----要分析风险,考虑可能性和影响,作为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依据。在固有的和有后效的基础上评估风险。

● 风险反馈----管理部门选择风险反馈----即避免、接受、降低或分摊风险,开发一系列行动,使风险与实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联成一体。

● 控制活动----政策和程序的制定有助于保证有效地执行风险反馈。

● 信息与沟通----以一种能够促进人们履行其职责的形式和时间框架来识别、捕捉和沟通相关风险。有效的沟通同样发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即在实体内从上到下、相互交叉和自下而上的沟通。● 监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分别评估,或二者同时进行来实现监控。

企业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严格的系列过程,一个部分只影响下一个部分。它又是一种多方向的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任何部分都可能会影响另一个部分。

目标与组成部分的关系

在一个实体奋力实现的目标和体现实现目标所必须的企业风险管理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被描述为立体结构中的三维矩阵模型。

四种目标分类----战略、经营、报告和合法----由纵向栏目所代表,八个组成部分横向排列,一个实体的单位由第三个层面所代表。这种描绘勾画出整个企业风险管理重点的能力,或通过目标分类、组成部分、实体单位或任何子集合说明整个企业风险管理。

效果

确定一个实体的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是对八个组成部分的表现以及是否有效运行进行评估的一种判断。这些组成部分同样可作为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因为这几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及适当运行不可能产生重大的缺陷,风险需要也已控制在一个实体的风险偏好之内。

当确定企业风险管理在四类目标的每一类中都是有效的,相应地也就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使他们了解整个实体战略和经营目标正在实现的程度和整个实体的报告是可靠的并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八个组成部分在每一个实体的运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在中小型实体中的应用可能不那么正式,结构不那么完整。不过,小的实体仍然可以有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只要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存在并适当运行。

局限性

在企业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在上述讨论的因素之外,局限性来自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人的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反馈风险的决策,制定控制需要考虑相关成本和效益,因为人类的失误,例如简单的错误或过失可能会造成计划的失败,控制可以防止两个人或更多人勾结串通事件的发生,但管理部门有能力否决企业风险管理决策。这些局限性会妨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本实体目标实现所具有绝对的保证。围绕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围绕内部控制,为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更健全的概念论和工具。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因为此框架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成为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则的依据,文件保留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框架。在本框架中只有《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原文部分是复制的,该框架的整体作为关联部分已结合到本框架中。

作用与职责

在实体中的每一个人对企业风险管理都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席执行官是最终的负责人,应该承担所有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本实体的风险管理哲学,促进遵守风险偏好,在职责和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的范围内管理风险。风险职员、财务人员、内部审计师和其他人员通常有重要的支持职责。其他的实体人员负责按照既定的指令和会议记录执行风险管理。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监督,知道并赞成本实体的风险偏好。一些外部参与者,例如客户、卖主、企业合伙人、外部审计师、监管人员和财务分析家常常提供对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但他们并不对其效果负责任,他们也不是本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本报告的组织

本报告分为两卷。第一卷包括本框架和《执行总结》。该框架规定了企业风险管理,描述了原则和概念,为企业和其他组织内部各级管理部门评估和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提供了方向。执行总结是指导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执行人员、董事会成员和监管人员的一种高层次的检查。第二卷,《应用技术》提供了说明在采用本框架要素中有用的技术。

本报告的使用

作为本报告结果可能采取的建议行动取决于涉及的各当事方的地位和作用:

● 董事会----董事会应与高级管理层讨论本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状况,提供必要的监督。董事会应该保证知道绝大多数重大风险和管理层正在采取的行动,以及如何保证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董事会应该考虑从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和其他人那里寻找输入信号。

● 高级管理层----此次的研究建议首席执行官评价本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在另一种方法中,首席执行官将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和主要职能负责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效果的初步评价。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初步评价应该确定在哪里需要和如何进行范围更广和更深入的评估。

● 其他实体人士----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士应该考虑他们是如何根据本框架执行他们的职责,与更高级的人员讨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想法。内部审计师应该考虑企业风险管理重点方面的广度。● 监管人员----本框架可以促进分享企业风险管理,包括能做的事及其局限性的看法。监管人员对他们监督的实体不管是根据规则或指南,还是进行检查,在确定预期值方面可以参考本框架。● 专业人士的组织----规则制定和提供财务管理、审计和相关专题指南的其他专业人士组织应该考虑根据本框架制定他们的准则和指南。消除在概念和专业术语方面的多样化程度,使所有参与者都受益。

● 教育者----本框架可以作为学术研究和分析的题目,以观察未来可以 采取哪些强化措施。根据这一假定,本报告可成为公认的理解的共同基础,其概念和术语应能发现其进入大学课程的渠道。

作为共同理解的基础,所有的参与者将能够用共同的语言说话和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企业的执行人员将定位在对照准则评价其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并强化这一过程,使本企业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挥超出既定基础的杠杆作用。立法人员和监管人员将能够增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解,包括其好处和局限性。随着所有的参与者都使用共同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好处将得到实现。

第五篇: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及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及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部法律整体上在原《劳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加大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说,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对于劳动密集、队伍流动、事故高发的建筑企业,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建筑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潜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针对现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施工企业特点,我今天在此简单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来应对用工风险 :

建筑业劳动用工情况大致如下:一是企业“自有职工”,二是新出现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出现,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提供劳务分包服务,由其直接招收、管理和使用进城务工人员,三是由“包工头”带到工地劳动或者企业直接使用的零散用工,他们能占到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70%以上。承包合同当中通常会约定由内部承包人自行招聘员工,安全事故责任概由内部承包人负责,但是这种约定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是无效的。根据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因此,若内部承包人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论员工是由施工企业还是内部承包人招聘的,也不论内部承包合同如何约定,用工主体均是施工企业。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防止工伤事故和拖欠工资的风险。而内部承包人一般为建筑企业的职工,《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从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承包反映的是利益合同关系,在本质上更是管理关系,其赔偿能力非常有限,即使施工企业根据内部承包合同起诉内部承包人且胜诉,其损失往往也很难挽回。因此,施工企业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前,应严格审查内部承包人的资信,全面了解内部承包人的从业经历、工作业绩、经营管理能力和承担风险实力。施工企业可以要求内部承包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履行内部承包合同的担保。这种担保承包,会增强内部承包人的风险意识和守法经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自觉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承包经营活动的效果。施工企业可通过从工程款中扣款,强行代缴保险的方式来减少将来可能带来的风险。还可以通过统一控制账户、审核监视支出、授权合同签订、强制工伤保险、预留风险基金等多种措施,掌握承包合同内部追偿的主动权,防范经营和用工风险。

目前各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是: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不签定劳动合同、不履行劳动合同、间接用工、个人承包、工资不按月支付、不参加社会保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等。

根据施工企业的用工特点概括应对方略:

1、首先应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以达到降低用工成本,防范劳动用工风险的目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贯穿于用人单位的整个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员工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将会陷于越来越不利的困境。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有效防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劳动用工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特点,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可以根据施工企业在异地分公司、项目部较多的特点,制定异地分公司员工管理办法。同时,对于劳动规章制度,应根据公司自身劳动用工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劳动用工管理的需要。企业规章制度须防程序“陷阱”,《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民主程序成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和修改的必经程序,否则规章制度无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尽快建立健全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并注意及时

履行规章制度的公示和告知程序。

2、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劳动合同文本,条款内容应严谨严密,以避免在劳资纠纷中因约定不明而陷入被动的境地。

3、劳动法虽然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是为了防止劳动者滥用权力,仍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这就是保密协议、服务期以及竞业禁止的规定。

A保密协议——单位维权的第一个措施

保密协议是企业保护自己商业秘密的一个手段。企业参与的是市场竞争,常常有一些商业机密需要保护,从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来看,认定为商业秘密的一个条件就是由权利人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所以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保密制度,与知悉商业秘密的签定保密协议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形式可以表现为单独的保密协议或者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

2、需要支付对价。即签订保密协议需要给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保密协议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对于补偿金额,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

3、保密协议的作用:除了可以保护商业迷密外,还可以就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作出约定,即可以增加提前通知期,但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权力,法律同时规定提前通知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B服务期——单位维权的第二个措施

如前所述,劳动者可以单方的解除合同,这样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花费了财力培训了员工,员工却跳槽走了,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法律规定了服务期。具体使用条件如下:

1、适用范围:现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其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事先另行协商约定服务期。

2、法律效力。对于约订了服务期的合同来说,劳动者在服务期内不得单方解除合同。

3、违反服务期的责任。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责任有多大,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通常由双方自行约定。实践中很多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高额的违约金。

但是,即将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所不同:

1、服务期仅限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情况。

2、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这个规定

对于单位更为严格了。

C竞业禁止——单位维权的第三个措施

竞业禁止是指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限制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后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性的工作。竞业禁止显然是保护用人单位利益的一个手段,企业应学会使用这个手段。具体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企业中负有保密义务的人,一般须签定保密协议。新的劳动合同法对适用对象作了规定,规定为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限制范围:禁止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3、限制期限: 劳动合同法规定为二年。

4、单位的义务:需要单位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比例为不低于原收入的三分之一。

建筑企业用工具体应对方略:有鉴于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对现场施工人员中的并非公司内部员工的人员,数量大,来源复杂,且出现工伤等劳动风险的几率较大,必须特别审慎对待,应当与分包单位签署相应的协议予以明确,防范非劳动关系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所带来的法律风险。而对于大量的施工劳动力,则应尽量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劳务企业要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工伤、医疗或者综合保险等社会保险。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工资支付进行监督,仅就本工程发生的劳务纠纷承担连带责任。可以将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积极分离富余职工,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低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转化。对于本公司的办公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要区分其不同性质区别对待: 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劳动合同的形式。

1、对于工作相对稳定的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财务人员等),可与其签定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施工现场的人员(班组长、施工人员等)由于其流动性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定后不便于长期管理,可以签订以完成某项工程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有利于减轻企业用工压力,这样工程完工合同正常终止,企业无需面临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压力,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对于一些工作保密性强、专业技术性强、工作又需要保持人员稳定的岗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减少频繁更换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而带来的损失,从而使企业保证一种稳定发展的势头。对于员工来说,也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职业,钻研业务技术,实现双赢局面。

4、关于辅助性岗位员工。对于保洁、保安等辅助性岗位、建筑企业现场或临时用工,用人单位一般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我建议可以采取聘用退休人员的方式来解决或聘用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终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给予经济补偿。

5、关于拒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问题对于拒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企业又非常需要的员工,向其送达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其在送达回执上签字并保留好证据。此外,对于愿意长期在企业发展,也属于企业需要长期留任的其他人才,企业在经过严格审查后,也可以选择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保证基本发展。综观全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维护了社会的实质公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劳动合同法》,消除恐惧心理,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关键。

下载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风险(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竟争的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正确识别风险因素,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现代......

    浅谈借鉴军队管理模式管理企业

    浅谈借鉴军队管理模式管理企业 从有企业以来,与企业生存发展相伴相生的是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但梳理现代企业管理百余年的历史会发现,对管理贡献最大的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商......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及对策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及对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产品、提供劳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期限在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货款及垫付款。而对施工企业来......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浅谈(共五则)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浅谈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行业。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死亡率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高的行业,损失巨大,令人痛心。......

    企业管理模式

    关于******************运作管理意见根据我公司2013年公司的发展和长远规划、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组织与文化、制造资源、资金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结合现市场规律和当前......

    企业管理模式

    为什么要有企业管理? 企业是人组成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要发挥价值,就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如何让团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就需要做精心的协调、规划、制度、流程、统筹等等,这些都是......

    企业管理模式

    法、儒、道--三种思想打造强大企业管理模式 李总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人员很少,算自己在内只有十几个人。他想这个时候没必要太严格,要与大家兄弟般相处,大家才能尽力为公司做事,于是......

    浅谈企业管理模式

    浅谈企业管理模式21世纪进入了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全球化与经营战略创新化,使得管理对象、管理目标 和管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伴随这些变化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