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时间:2019-05-13 17:1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第一篇: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一是在扶贫对象上,我国扶贫的地区多为地点偏僻、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的地区,涉及的扶贫人数多。

二是政府关注程度上,各级政府每年年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开展各种各样的救济扶贫行动。

三是扶贫方式上,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相结合。

四是在扶贫内容上,物资扶贫与精神、文化教育扶贫相结合。五是在扶贫途径上,政府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与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激励扶贫人员自力更生相结合。

第二篇:我国扶贫名单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全国592 中部217 西部375 民族八省区232 河北39 石家庄市:行唐县、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 秦皇岛市:青龙县 邯郸市:大名县、魏县

邢台市:临城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 保定市:阜平县、唐县、涞源县、顺平县

张家口市:万全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赤城县、崇礼县、(涿鹿县赵家蓬区)

承德市: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平泉县 沧州市: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 衡水市: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阜城县

山西35 娄烦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右玉县、左权县、和顺县、平陆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

内蒙古31 武川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

吉林8 靖宇县、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黑龙江14 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

安徽19 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颍东区、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裕安区、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利辛县、石台县

江西21 莲花县、修水县、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乐安县、广昌县、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

河南31 兰考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鲁山县、滑县、封丘县、范县、台前县、卢氏县、南召县、淅川县、社旗县、桐柏县、民权县、睢县、宁陵县、虞城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淮滨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确山县、新蔡县 湖北25 阳新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孝昌县、大悟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神农架林区

湖南20 邵阳县、隆回县、城步县、平江县、桑植县、安化县、汝城县、桂东县、新田县、江华县、沅陵县、通道县、新化县、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

广西28 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融水县、三江县、龙胜县、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县、昭平县、富川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县、环江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忻城县、金秀县、龙州县、天等县

海南5 五指山市、临高县、白沙县、保亭县、琼中县

重庆14 万州区、黔江区、城口县、丰都县、武隆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

四川36 叙永县、古蔺县、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马边县、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屏山县、广安区、宣汉县、万源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甘孜县、德格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木里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贵州50 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三都县

云南73 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富源县、会泽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 县、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永胜县、宁蒗县、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沧源县、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武定县、屏边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勐腊县、漾濞县、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梁河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

陕西50 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陇县、麟游县、太白县、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横山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甘肃43 榆中县、会宁县、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古浪县、天祝县、庄浪县、静宁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武都区、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夏河县

青海15 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民和县、乐都县、化隆县、循化县、泽库县、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杂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

宁夏8 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

新疆27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什县、柯坪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莎车县、叶城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尼勒克县、托里县、青河县、吉木乃县

第三篇:浅谈我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浅谈我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成效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精准扶贫的背景和内涵,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以往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概述和分析,进一步谈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和地方都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六个一”的精准,“五个一批”的内容。在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资产收益扶贫,并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精准扶贫,内涵,意义,以往问题,成效。

本次课程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精准扶贫的背景和内涵。第二部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以往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精准扶贫的成效。第五部分:结语。

一、精准扶贫的背景和内涵

(一)为什么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背景):

[1]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所以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这就是“精准扶贫”。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二)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如何理解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科学内涵,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第一,精准扶贫,“精”在精密部署,统筹安排,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第二,精准扶贫,“准”在准确判断,以数据目标定位,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第三,精准扶贫,“扶”在“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提升“造血”功能,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教育发展状况严重滞后,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2]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二、(一)精准扶贫有助于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扶贫工作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加速全面小康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划时代事变;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二)精准扶贫有助于老少边穷人民发展史的转变:

贫富分化是一道世界性的发展难题。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是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必须理性地承认,贫富分化是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和结果。精准扶贫,就是在如何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之而建立的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运动,是一场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贫困群体命运历史性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精准扶贫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多少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是“共同” 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即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精准扶贫就是求同共富的方法论。

精准扶贫要做实的三件事:“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这是对美好未来设计小康共富的路线图,凝聚着党和人民走向社会大同的追求。“精准扶贫”的号召,推动着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之务实作风,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加丰富和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从政治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精准脱贫”奠定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有益实践,是立足新阶段、把握新趋势而积极探索的一条新路子。标志着以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未来,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国富民强”、“伟大复兴”的强国梦之理念更加走向成熟。

总的来讲,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曲极为重要的时代强音,具有重大而悠远的历史意义——是积贫人群严冬里的雪中送炭,是贫困地区大地上的久旱甘霖,是中国消除贫富分化的滚滚春雷!

三、我国以往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3]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贫困标准较低,返贫危机频现;目标瞄准偏离实际需求;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一)贫困标准较低,返贫危机频现:

贫困标准较低,与国际标准悬殊较大,使得在我国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生存适应能力薄弱,任何意料之外的自然灾害险情或者其他的突发事故的冲击都有可能将他们打回原型,重新戴上贫困户的帽子。贫困户捉襟见肘的生计无法得到保障,面临风险威胁,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就如同玻璃制品不堪一击。已脱贫的贫困户可能遭受到无数种意料之外的返贫危机。

(二)目标瞄准偏离实际需求:

农村扶贫工作中很容易发生目标瞄准偏离的情况。中国贫困人口并没有被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完全覆盖,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没有荫蔽到非贫困县的贫困人口。扶贫项目的偏离问题是因为扶贫项目决定扶贫资金的走向。政府根据审定合格的国家贫困县名单分配扶贫资金。所以所谓的贫困县很多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国家的扶贫资金,就罔顾事实、随意谎报不实项目。这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扶贫项目的申报直接损害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致使国家的扶贫资金流失,没有起到应有的真正的扶贫作用,最终影响到我国反贫困事业前进的步伐。

(三)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我国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完善的扶贫政策卓见成效,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状态明显改善。但是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没有多大变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短期内可能会因为一笔可观的国家扶贫资金而实现,贫困发生率却不会因此而改变。目前贫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大有改变,但其综合实力仍然远不及东部发达地区。一旦政府不再对贫困地区提供扶助资金的支持,那这片地区可能会一直维持着贫穷落后的面貌,贫困人口可能会一直与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无缘。

四、精准扶贫的成效

[4]中国扶贫工作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取得明显成效。

(一)总目标: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对贫困人口实行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工作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脱贫目标。

《决定》要求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并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取得明显成效。

2016年,全国各地投入大量人力,向贫困村派出18.8万名第一书记和12.8万个驻村工作队,对30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了帮扶责任人;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超过1000亿元,全国961个县整合各级财政资金2300亿元用于扶贫;全年减少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将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二)具体成效:

从2013年底开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全面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活动,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900多万人。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全国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扶贫创新手段。例如,2014年底,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保监会携手,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量身定制了扶贫小额信贷。到2016年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33亿元,全国共有740万贫困户受益。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份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下达5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计划。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在全国2.26万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全国42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商扶贫试点,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确定15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2016年,全国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达480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49万人。

[5]以陕西西乡企业为例,西乡企业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取得巨大成效。西乡县推行“百企帮百村”扶贫新模式,形成政府支持企业、企业帮扶贫困户的格局,全县脱贫步伐加快。

自去年以来,该县精心筛选精诚农贸、东升科技、金西科技、前升菌业、新富民食用菌和白岩茶业6家企业开展试点,采取“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同时,该县还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为吸纳带动贫困户的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200万元以下、2年以内扶贫贴息贷款。该县还建立贫困户收入银行卡制度,将贫困户在企业获得的各项收入,拨入贫困户个人账户。如今,以企业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脱贫实践,正在西乡遍地开花,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重要模式。据统计,全县目前有114个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结对帮扶了100个贫困村1.19万户3.57万人。

五、结语

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国家制定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但要解决以往扶贫政策遗留下来的问题,改变现状,还是要清除旧弊,以往大水漫灌式扶贫工作通过层层截流,真正到老百姓的手里的只有一滴水甚至没有。其中的层层截流的过程有政策本身的弊端也有政府工作不力如贪污等方方面面因素在阻拦扶贫之水的到来。

因此,为清除旧弊,全国各地投入大量人力,向贫困村派出18.8万名第一书记和12.8万个驻村工作队,对30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了帮扶责任人,具体落实精准扶贫相关工作。从2013年底开始到2016年,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全面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活动,并以试点的形式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佚名.精准扶贫:含义和概述.百度百科.[2] 佚名.简述精准扶贫的意义.莲山课件.[有删减] [3] 陈晖.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中国论文网, 2014.[4] 李云龙.解读习近平两会重要讲话: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7.[5] 莆仁元,唐文辉.陕西西乡百家民企创新帮扶显效.中华工商时报, 2016.

第四篇: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世界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历史能够洪纤巨细、绵亘不断地记载下来,并形成了数量极为浩繁、时间又相互衔接的历史典籍,这与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

一、重视收集和保管档案的历史传统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从何时开始,虽尚未断言,但从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档案表明,至迟在公元前殷商武丁时期,王朝的档案已经集中保管了。从1936年对YH127坑进行发掘,集中出土的一万七千余片的甲骨来看,考古学界认为它可能是武丁时期的一个档案库,在这些坑中出土的甲骨档案,大致都有朝代可循,有的坑存贮一个朝代的,有的坑是累积几个朝代的。说明殷商时期的统治者已经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了。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也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收集工作,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官员。多数国家都明确规定:凡本国颁发的册令,各国间的往来文书,以及本国和他国各项政治活动的记录等都要收集起来,交史官保管。秦统治者主张以法治国,对法律档案有明文规定:凡吏民对法令条文的查询及法官的解释,都要收集起来,并写在竹简上,入柜封印,妥善保管。

两汉时期档案的集中较前代无论从数量、种类、规模上都空前的。《史记·肖相国世家》记载,刘邦至秦首都咸阳,“诸将皆争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①使得新兴的汉王朝统治者知晓天下阝厄塞多少及防卫强弱之处,以及天下户口和民所受疾苦的情况,成为制定国策的依据。《汉书》也记载:“兴汉,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至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书写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东汉统治者重视对档案的收藏也不乏记载:“及光武中兴,……未及下车,而先访雅儒,采求阙文,补缀漏逸。”②汉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其结果是大量档案典籍源源不断地汇集于皇家档案馆。刘歆在《七略》中盛夸汉代典籍之富说:“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隋唐统治者也很重视档案的收集,专门设置史馆征集有关档案史料。如唐王朝除规定起居注、时政记等皇家记注材料要定期送史馆外,还规定全国各主要官府的档案材料都要录送史馆。为此,唐王朝制定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颁发全国。这是唐朝史馆征集档案史料的法律性文件。这个文件对于档案报送的部门、方法、内容都规定得非常详细、具体。据《唐会要》所记征集档案种类有18项之多。《事例》的制定说明了统治者对档案收集的重视,也为唐代史书编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宋朝统治者在隋唐档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档案工作的律令。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路、州、县等地方官署的各种册籍以及王朝中央六部形成的档案文书,除“置册编写”,连粘元原本架阁外,都要按期逐级上送。还规定:王朝中央六部的档案,在部保存二年之后应送架阁库,再过八年移交金耀门文书库收贮。宋代的档案收集范围很广泛,特别是对本朝有关政体之事,要求随日必录。例如,“百官之进退,弄刑之予夺,台谏之论列,给舍之缴驳,经筵之论答,臣僚之转对,侍前之直前启事,中外之囊封奏,下至钱谷、甲兵、狱讼、造作,凡有关政体者,无不随日以录。”③可见宋王朝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律令条文所作的一系列明确规定,形成各种制度,这比以往各朝代更进了一步。元朝建立之后,也很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据《元史·张柔》传载,元将张柔攻下金汴京后,对“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和秘府图书”。公元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元统治者对宋王朝的秘府图书、太常寺祭器、宗正寺谱牒、天文地理图册,以及各种典故文字、户口版籍文簿等,更是“尽仰收检”。明王朝建立前期,朱元璋多次明令部下收集敌方各种档案,并鼓励敌将携带档案投诚。在这一政策影响下,公元1366年,元淮安守将梅恩祖将该城的档案典籍献出。公元1368年8月,明军攻入元大都,朱元璋特下诏,命令明军将领徐达等入城后,把元朝的“秘书监、国子监、太史院典籍,……及天文仪像、地理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三十一等④,一并收集起来。明王朝的这一政策,使其建立之初就收集了大批档案史料。

清代杰出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于档案收集工作也提出了颇有代表性的主张。他建议清政府在各州县设立志科,专事搜集贮存地方文献,为修志储备史料,并具体阐述了搜集档案的范围,如“六科的案牍”的副本;家谱、“传志状述”的副本;官员善恶事迹的记载;学校师儒、文人学士的著述副本和目录;金石题铭的摹本;城池、署、学府、祠宇、堤堰、桥梁等的修造情况;以及乡镇、书会的记闻等等都应收集起来。章学诚的上述意见,也为现代档案馆的建设和地方修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历代统治者不仅重视档案的收集,且对档案保管也多定有严令。如秦代对律法档案的保管就十分严密。据《商君书》载:“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为法令,为禁室,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禁副一字以上,罪皆死赦。”其档案库保管更有律法规定:“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啬夫及吏夜更行宫,毋火,乃闭门户。令令史循其廷府。节即新为吏舍,毋依臧藏府、书府。”⑤这一律法说明秦代严格不准把火带进收藏档案的府库,并由官府派吏值夜看守,由令吏巡察其衙署的府库。唐宋以来,对档案更是以国家法律加以保护。如《唐律疏义》中有规定:“诸库及库内皆不得燃火,违者徒一年。”宋代有关禁令更加严密。《庆元条法事类》卷十七规定:“诸制书若官文书应长留,而不别库架阁,或因检简移到而不别注于籍者,各杖一百。”“诸架阁库文书,所掌官吏散失者,杖一百。”“诸盗应架阁文书,有情弊者,徒二年。”等等,反映了宋朝各项档案管理制的集中、详备和严密。明代对档案保管也有严格的禁令。如明朝的《大明律》规定:“凡故意弃毁制书及各衙门印信者斩监候。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有所规避者,从重论。”“官员遗失制书者,革职,若毁失御书宸翰者,照监守不慎例,降一级调用,再罚俸一年。”明统治者还经常“遣科道四出,勾查故案牍。”“凡缺少者,氵邑烂者,悉罚赔补。”到了清代,文牍必须摘由、编号、登记,“各衙门存贮档案之处,应委笔帖式等官,轮班值宿、巡查。”至于“朱批谕旨,俱着敬谨封固进呈。若抄写、隐匿、禁弃,日后发觉,断不宽宥,定行从重治罪。”这些规定不仅具有镇慑百官遵律从事的作用,还具有保证文书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的意义。

二、“石室金匮”是古代档案库的模式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古代文书档案库始于周代,根据《周礼》记载,西周时的许多重要档案均保存于宗庙天府。所谓“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尚书·金滕》注说:“周公作册,书毕,纳书于金滕之匮。”由于档案直接维护了周统治者的利益,因而被视为“宝物”,而宗庙是周王室至高神圣所在,建筑比较坚固,便于保卫和保密,于是,王之典法,“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⑤这表明自周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石室金匮”保管档案的制度已见端倪。以后,汉代乃至清代“石室金匮”之制,莫不仿于此。明代大学士邱氵睿曾对“石室金匮”之必要性作过阐述:“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扦格水火,使不为患。有天下者,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机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远者,莫不收贮其中,以防意外之虞。其处心积虑可谓深且远矣。”

两汉时期,随着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王朝中央在宫廷内外修造了诸如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兰台、东观以及石室、宜明等处殿阁,其中以石渠阁最具建筑特色。黄图记载:“石渠阁,萧何造,其下以砻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修建石渠阁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藏刘邦军进咸阳后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籍档案。所以称石渠阁,是因其建筑得名,在阁周围以磨制石块筑成渠,渠中导水围绕阁四周,对于防火防盗十分有利。明洪武初年,在南京后湖岛上建立了保管金国赋役档案的后湖黄册库,明太祖朱元璋对保管黄册的库房建筑十分重视,曾亲自参与策划。据李默《孤树裒淡》记载:“洪武初,天下官员三年一朝觐,而凡州县之老人亦与焉。某年朝觐,太祖问一老人曰:„朕将命工部筑室于后湖之中,以为藏天下黄册之所,然当作何向宜乎?‟老人对曰:„此堂当东西相向,庶朝夕皆日色所晒,而黄册无氵邑烂之虞也‟。”朱元璋采纳了老人的意见,库房东西相向,且前后有窗,便于通风和日晒,整座库房座落在湖中岛屿上,既利于防水又便于保卫,与以往的建筑布局迥然不同。建筑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的皇史宬更是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仿古代石室金匮之制建筑而成,是宗庙收贮档案遗风的反映。其整体为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全部砖石结构石室,内放152个鎏金雕龙,铜皮樟木箱金匮。内藏诏册、实录、圣训等重要档案,是名副其实的石室金匮。

由于档案是在统治阶级政务活动中形成的,与封建政治军事、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关系,所以统治阶级一直把档案视为机密,藏于“石室金匮”之中,并以国家法令加以保护,如明代收藏内阁档案典籍的文渊库房:“深严禁密,百官莫敢望焉,吏人无敢至其地,阁中趋侍使令,惟厨役耳,防漏泄也。”⑥又如清代内阁大库防范严密,“九卿翰林部员,有终身不得窥见一字者”⑦。“三百年来,除舍人省吏循例编目外,学士大夫,罕有窥其美富者。”⑧只有史官修史时,可以随意参阅。说明长期以来档案一直为少数统治者所垄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档案工作的封闭性和封锁性。

三、档案与编修史书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档案管理与编纂史志、志书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韦庆远教授所说:“我国最早的史官,按其实际说,同时也是负责保管各种档案的工作人员,最早的史籍,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只能算是一些公布档案的文件汇编。在古代,历史工作和档案工作,不论就其内容以及负责这些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基本上都是同一的,在它们之间,很难划出一道明确的区分界线。”⑨商周时期的史官,就是兼掌王朝的文书档案的管理职官,最初的档案就是当时的史官记载,即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利用档案修辑史书的先驱。孔子及其门人在编纂《春秋》时,曾特命子夏等14人寻找《周史记》。据说得到“百十二国宝书”后才着笔。孔子自己也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⑩可见档案与编修史书的关系。

我国历代文人利用档案撰史,已蔚然成风。两汉时期,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后,国家政务纷繁,文书档案增多,史籍编修也进一步发展。《史记》和《汉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产生的两部历史巨著。司马迁和班固之所以能撰述当代史,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史料来源方面看,就是他们熟悉档案,并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司马迁继承父业任太史令,掌国家异书秘籍,饱览档案文献,他借助职务之便,“紬史记石室金匮”,即利用了汉王朝中央的重要档案,对王朝“石室金匮”中收藏的大量档案典籍,进行编录、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审慎取舍,精心创业,终成史书巨著。

隋唐以降,各朝对国史的编修更为重视,官府设有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和国史院,修史成为朝廷的一项重要政事。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学研究的鼎盛时期,“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都成书于唐朝。这一时期修撰的本朝史书也很丰富,如各帝的实录,以纪传体编写的《唐书》和《国史》;以编年体撰写的《唐历》和《唐春秋》等,都参考和利用了档案文献。除史馆撰修的史书外,开元年间修撰的《唐大典》、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类书《艺文类聚》等,也利用了丰富的官府典藏编纂而成。唐代杜佑撰《通典》,更是“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繁,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注者可比”(11)。元朝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自序》中叙述了《通考》取材情况:“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事,幸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论事之时,“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亦为档案文献。更值得一提的是,明清的内阁大库:“藏历代策籍,并封储存案之件。汉票签之内外记,则具载百年诏令陈奏事宜。”(12)在这里,清廷组织了庞大的学术队伍,不仅编修和出版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大清统一志》等书,而且还编辑了其它各种书籍300余种。这些书籍大部分是以档案为直接素材,特别是《方略》的纂修,完全是以某一个军事行动始末所记的档案为依据。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充分认识到档案文献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有荒陋无稽之志,无荒陋无稽之全史案牍。志有因人臧否,因人工诎之义例文辞”;案牍无因人臧否,因人工诎之义例文辞”(12)。

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到档案是原始史料,而非孽生史料;是直接史料,而非间接史料。因此章学诚曾积极建议与封建史学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可以说,我国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史学研究的需要,而大量档案文件的汇集、整理和利用,为我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材料。如果没有长期发达的档案工作,就无以形成今天汗牛充栋的历史史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秦、唐、宋、明清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完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尽管统治阶级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建立和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毕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二,历代统治者把档案视为机密,藏于“石室金匮”,客观上保护了档案原件。广大劳动人民和人事档案保管人员,通过长期实践,在库房的建造、档案文献的安全保护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其三,古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古代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史书的编修提供丰富的资料。档案与修史关系极为密切,许多历史档案,多是借助于史籍流传下来,史书的编撰实际上又是档案整理、编录诸工作顺理成章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对当时国家政权的巩固,对文化学术的发展、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古代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档案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具有明显的御用性质。档案文件的形成和档案管理的实施,无一不是以维护皇权为中心,封建社会档案工作没有其独立地位,它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附于各朝统治者的家天下;二由于档案机构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重要机构,具有严密的封锁性和封闭性。因而档案工作的社会性无从谈起。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腐败,官府的各种弊端滋长蔓延,严重地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五篇:我国铁路运输的特点

优点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除特大的台风及霜雪天气,可举例说明),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是延迟的)

2、运行速度快。平均车速排第二,时速一般在80~120公里左右,2004年8月零时提速,提速区最高速度可达160km/h,第六次提速后速度可达200km/h,国外高速铁路已经超过300km/h。

3、牵引力大,运输能力强。铁路运输采用大功率机车牵引列车运行,不同类型的机车的最大牵引重量可达几千吨甚至上万吨,可以承担长距离,大运输量的运输任务,一般每列客车可载1800人左右,铁路一列货物列车一般能运送3000~5000t货物,远远高于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和汽车运输一般能运送多少)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能耗低。铁路运输费用仅为汽车运输费用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运输耗油约是汽车运输的二十分之一。

5、环境污染小。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运输的污染性较低,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影响更小。噪声小,且是间断性的;空气尘埃少(与公路运输比较),6、适应性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全年全天候运营,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具有较高连续性和可靠性。可以货运可以客运,可以几乎运送所有不同性质的货物,通用性很强。

7、行驶具有自动控制性。铁路运输具有专用路权,而且列车在行驶上具有高度导向性,因此可以采用列车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列车运行,以达到车辆自动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列车运行,以达到车辆自动驾驶的目的。目前先进列车可以通过电脑控制,使列车运行达到全面自动化。(貌似现在没有无人驾驶的列车吧???)

8、有效使用土地。铁路运输是以列车为基本运输单元,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大量的运输,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缺点

1、资本密集、固定资产庞大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金属。铁路投入建设的大都是固定的资产,不可移做它用,固定资产比例较大。据统计我国目前每修建1km铁路,需要投资400万元以上,消耗120t至150t中的钢轨、零部件等金属。

2、货损较高。铁路行驶时振幅比较大,容易造成货物损坏,且中转站较多,货物遗失率较大。据统计,美国铁路运输的货损比例高达3%。(我国的事多少)

3、营运缺乏弹性。缺乏灵活性,不能所货源或客源而改变路线,往往会有空车返回现象,导致营运成本增加。

4、设备庞大,不易维修,且战时容易遭到破坏。整个运输过程是依赖于所有设施的协同合作的,铁路运输时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举例说明—有关历史战时的)

下载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

    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 我国净水器发展特点:未来将进入更多家庭。这几年,随着人民的环保养生意识增强,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净水电器,正以健康用水、卫生饮水的口号逐步走入中国家庭......

    我国广告业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企业不再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经营......

    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

    我国单亲家庭孩子特点、表现及其家庭教育策略探究 甲子教育机构老师推荐文章 1、 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和比率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异或某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

    我国劳动力的特点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10国贸班 学号1030601009姓名: 潘中奎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城乡劳动力农民工工资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劳动力具有以......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

    我国大学的分类及特点 冯莹 08自动化(一)班 200810320134 在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是天津西学学堂(头等学堂)(1895)、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大学令》规定,大学分文、理、法、......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一、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公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

    我国行政证据规则的特点?(模版)

    我国行政证据规则的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在行政诉讼中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确保在诉讼中举证、取证、质证、认证的规范性,保证庭审过程的秩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的自由......

    我国商事制度改革6大特点

    我国商事制度改革6大特点 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还权于企业和市场,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成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