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信息技术应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颜 羽
二O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场会,目的就是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刚才共同观摩了两所学校教师的教学展示,听了四个单位的典型发言,感到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两个区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在区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龙沙区于二O一一年实现了“班班通”,建华区今年下半年实现了“班班通”;二是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理念创新、把握机遇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三是校长、教师苦其心志、潜心研究,精心实践,引领了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龙江县
七棵树中心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农村学校在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中展示;龙沙区龙沙小学教师博客、永裕小学的名师工作室,龙江三中的《长征》专题学习网站和建华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他们都有深刻体会和丰厚收获。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精神实质,积极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2012年教育部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度,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大型论坛、展演等活动。教育信息化紧锣密鼓。共同回顾今年教育部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做的几件大事。
(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规划》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展现了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教育部召开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和试点校工作。国务院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做出重
要指示,特别是刘延东国务委员明确要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要有所作为。
(三)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9月5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主持、国务委员刘延东做重要讲话。刘延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明确了发展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兼顾、有序推进,优先保障农村和边远地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数字差距”。
(四)举办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我市龙江县第三中学的《长征》专题网站和龙江县七棵树中心学校的初中《英语》学科专题网站作为全省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了此次展演活动。
展演活动期间,同期举办四个大规模的论坛:
(1)“教学信息化挑战校长领导力——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
(2)“信息技术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论坛。(3)“中小学互动电子白板教学应用” 论坛。交流互动电子白板构成的不同教学环境如何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革的成功经验与心得。以互动电子白板为核心的教学系统,作为新型的交互装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小学迅速普及,在教学活动中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互动电子白板构成的课堂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推进传统课堂向现代教育转变的有效实践,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今天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两所学校的课堂教学就是这种形式)
(4)“变革中的课堂——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创新”论坛。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一年的时间里,如此大密度、大容量,这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谋划工作思路,创新实践方法,探寻新技术及应用发展规律,不断推进本区域教育信息化进程。
二、要正视问题,在不断校正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县(市)区借助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近七千万元,有1618个班级实现了网络条件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班班通)。
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正初步形成,城市和城镇学校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化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实践中我们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问题
有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设备信息化,只要设备上去了就是信息化了,这是错误的,“教育信息化应该从应用切入,而不是从硬件切入,硬件切入比较容易操作,但不是切入点,更不是着力点。简单的硬件设施不是教育信息化,你用的设备再高级,也不是教育信息化的标志,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我们才能找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找到推进教育信息化真正有效的路子”。
(二)教育信息化设备与教学应用不同步问题
虽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设备越来越先进、昂贵,但是有些县区只管建设不抓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仅仅把它用来装点门面,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直属学校也存在这个问题。有的学校即使
是用了也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初级的应用水平,应用的环节也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呈现某一教学内容为主,与设备功能、先进程度不相符,没有把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更有甚者是把白板当做黑板的替代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严重的误区,距离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所面临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任务依然还很艰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融合是深层次的应用,是更高级的应用,应用是个过程,一种实践,一种结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提高、改变。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才真正有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使用,还要应用于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比如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巩固、知识拓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课堂教学以外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等环节。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四)信息化设备维护保养等持续投入问题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化设备带来严峻的考验,存在设备的维护、保养、耗材的补充以及学校用电量的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大家进一步去思考资金从哪来,如何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的顺畅。
(五)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研活动问题
几年来我们不间断地采取以会代训、以赛代训、以观摩代培训等多种活动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一些学校的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上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尝试,逐步形成了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日趋丰富。但从面上来看,我们的应用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主要原因是压力不够,应用的载体不多。
(今天我们大家观摩的两所学校教师的展示,我们的目的不是给大家
“打样”,而是给大家提个醒,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有新的认识,要重新定位。虽然他们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很熟练,这说明一项新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后,教师在短时间内是可以驾驭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大家一定要借鉴)
因此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要紧紧围绕今后重点工作,发挥现有设备作用,把教育信息工作推向新阶段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将从基础建设、应用普及转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结合国家、省和我市的实际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七项重点工作,第一是实现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11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会,今明两年内为全国6万多个教学点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让农村边远地区师生享受到优
质的教育资源);第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班通);第三是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第四是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第五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第六是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第七是加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的思路是: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应用导向,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深化机制创新,务求取得实效。围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请大家扑下身子,亲身实践。不干是等不来教育信息化的。
第一要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应用教研活动。广泛参与,饱吸营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交流,不断丰富和强大自我。
第二要加大培训力度,抓紧人才储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条腿走路的原则,既学习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又注重挖掘自身的教育师资资源,互相学习,相得益彰。宁愿人才等设备,不能让设备等
人才。
第三要建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机制。建用结合,边建边用,应用在先。国家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在12月份将进入安装调试、培训和应用阶段,我市将有58所学校的962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逐步形成人人能用,处处可用的应用新格局。
同志们: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篇:在全县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上的讲话
(西部)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结合“安阳市第七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活动周”,展示了我县远程教育的应用成果。这次现场会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总结、交流远教工作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科学、更广泛地应用,为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现场会,既是一个经验交流会,又是一个工作总结会、安排会,更是一个鼓劲会、动员会,必将对我县今后的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今天上午,大家观看了铜冶镇的远教工程建设情况,观摩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示范课,听取了铜冶、水冶等几个单位的典型发言,还有曲沟、许家沟、马家等单位的经验材料交流。他们的好方法、好经验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希望大家能虚心学习,和先进乡镇一道,继续探索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创新,为全县远程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就全县远程教育应用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近年来我县的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绩,获得了不少可贵的经验。
一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远教资源在课堂上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从观摩中可以感受到:远教资源的使用为学生创设了直观、形象的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突破课程难点;能够为学生展示讨论结论提供更方便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熟练地使用远教设备,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开展“探究、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充裕,更有利于落实新课改精神,打造高效课堂。大家还能感受到,示范校的教师从作课、说课、评课到与台下互动,紧紧围绕着教学设计,选择媒体资源、应用策略,应用时机进行讨论互动,已经形成很好的电教教研氛围。传统的一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
二是各乡镇都在大力推进“班班通”建设,措施得力,进展顺利。铜冶镇合理制定远教发展计划,争取镇政府的支持,分步分批实施班班通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已有26套。今天我们看到铜冶镇一中的一个年级,六个班的教室里都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教师上课非常方便,每一节课都在使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水冶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先后投入210多万元资金,在水冶镇一中、二中、三中、小东关、南关等学校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仅今年10月份,水冶镇就投资了39.6万元,小学教室全部配备了DVD关盘播放机和大屏幕液
晶电视,使每个教室都成为远教光盘播放室。能很好的利用中央电教馆配发的远教小学课堂教学光盘,让学生直接听名师上课、与城市的学生同课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果的直观性和高效性。
曲沟镇中心校抢抓机遇,适时推出了电子白板“班班通” 建设工程,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中心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于“班班通”建设,第一期工程全镇共安装35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许家沟、马家等乡镇的班班通工程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三是各乡镇的远教应用管理水平正在快速提升。班班通工程的重心在于应用,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远教设备与资源,远教设备与资源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就落实不到课堂教学上。“应用”才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应用”才能使先进的远教设备与资源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从日常的考察和大家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各乡镇在远教应用管理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应用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大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我们的远教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远教设施建设进展不均衡,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远教应用水平不均衡,部分中小学没有充分发挥远教设施的作用;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远程教育工程发展前景广阔,要继续深入推进远教应用工作,为我县教育现代化作出更多努力
对今后的工作,我提以下几点要求:
1、要进一步加大对远教工程的投入力度。按照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我县必须在三年内实现“班班通”建设工程。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不仅要将电教经费专款专用,还要在挤出一定经费,多方筹措部分资金,加快建设进度,让我县广大学生早日享有现代化的学习条件。
2、要进一步加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力度。要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达到“人人会用、天天使用”的要求,让广大教师在使用中学习,在运用中创新。
3、要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要把远教应用作为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面,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既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革新,也包括教育技术的更新,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新时代,更要善于运用新设备、新技术,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4、要进一步加大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在新的时代,“谁先占有了网络,谁就先拥有了未来”。要更加重视网络的建设和资源应用,学校要建设校本资源库,电教中心要建设中
心资源库,通过完善远教网络实现我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同志们,深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持久的社会效益。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地把远程教育设备设施和优质资源建设好、完善好、应用好,为我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在全市文化产业现场会上讲话
在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推进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张局长、各位领导:
上午好!
在这秋清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代表贾汪区文广新体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贾汪文化事业的张局长和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欢迎!
贾汪全区总面积690平方公里,人口53万,下辖7个镇、3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是徐州市特大城市“一城两翼”之重要一翼,也是徐州城市副中心五大组团之一,徐州的“后花园”。
近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快发展经济、着力改善民生的同时,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并抓好落实,快速推进。
一、发展状况
我区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质量提升、速度加快,休闲娱乐、书画创作、雕刻艺术、文化旅游、健身器材、包装印刷等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潜力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结构布局较为合理、投资环境较为优越、产业空间较为宽阔。
(一)基础设施覆盖城乡
近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落成,给贾汪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正在进行装修,即将投入使用。体育场建成以来,已多次承办市、区级球类及田径赛事。乡镇文化站现已全部建成开放,农家书屋和全民健身路径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面覆盖,“三送工程”稳步推进。
(二)产业布局雏形初现
贾汪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分布特色。潘安湖湿地景区、大洞山风景区、卧龙泉生态园等形成山水文化旅游特色;大洞山军事影视基地、运河支队纪念馆等以红色军事文化为特色;马庄村依托潘安湖湿地和民俗文化村建设积极打造农家乐文化旅游特色;福顺中威、恒通体育等企业的产品形成了体育健身器材生产制造特色;金欧亚彩色印刷、天辰纸制品等则以生产包装印刷产品为特色。
(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随着我区文化产业主体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有规模、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大吴镇境内拥有福顺中威、恒通、中建等体育器材生产厂10余家,从业员工2000余人,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00余人,年创产值近5亿元。金欧亚彩色印刷、天辰纸制品、天海塑业、鑫磊纸箱厂等在包装印刷业在华东地区占有一席之地。潘安湖湿地、马庄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初具规模。汴塘艺术石雕规模不断壮大,现有生产经营单位三十余家,从业人员三百余人。“塔山郎”牌编织工艺品发展较快,产品畅销国
内及东南亚地区,为800余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尚未建成,个别镇(办事处)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文化站有站无房或被挤占,部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未达到建设标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弱,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我区文化产业以休闲旅游业为主,无品牌及规模优势。
3、文化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很难获得政府及银行金融支持,面临资金困难,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无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机构,文化企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
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也给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贾汪区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今后将重点加快以下项目建设:
1、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新建文化馆、图书馆,争取年底对公众免费开放;完善文化站建设,“十二五”期间在所有镇、办事处建成标准文化站并免费开放,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和使用功能,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向村、社区延伸。实施文化产业工程,建成集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动漫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中心。
2、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大洞山军事影视基地项目,尽快完成规划、土地等手续,正式开工建设。加快运河支队纪念馆及卧龙泉生态观光园建设步伐,确保纪念馆年底开放,生态园明年营业。积极筹备电视剧《运河支队》拍摄工作,争取尽快开机。充分发挥马庄乐团知名度,加快推进马庄农家乐项目建设,打造苏北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政企联手,大力支持圣泉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完善配套附属设施。
3、加快文化集聚区建设。一是在徐贾快速通道的拐点、潘安湖北侧、白集汉墓南侧,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南京大学正在论证中。二是积极推进大吴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建设,借助该镇现有体育器材产业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经济效应,到“十二五”末将其打造成华东最大、全国知名的体育产业集群。三是借助文体中心工程建设健康产业园,着力发展健身、休闲、文化创意、动漫、影视、书画等业态。在保障、服务、运作方面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增强我区文化产业的培育孵化能力,将其打造成创新创业的基地。
四、主要措施
1、超前规划、科学布局。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对待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部署和调整产业布局,做到产业结构最优化、区域分布科学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膨引并举、招商引资。把文化产业招商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商、外资投资我区文化产业,帮助有关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做大做强。
3、综合开发、配套完善。鼓励文化企业加大产品研发与开拓力度,积极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挖掘现有文化资源优势,加大综合配套开发力度,形成自然生态、民俗人文、红色经典多元化发展格局。
4、政策支持、强化帮扶。做好国家及省级文化体育项目资金的申报争取工作,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政策、资金、土地等环节的困难,促进健康快速发展。
5、引进人才、完善机制。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文化人才,建立、完善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帮助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区)相比,我区文化产业基础弱、底子薄、规模小,目前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因此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建议,继续支持贾汪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也将以此会议作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贾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最后,预祝推进会取得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在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感受发展 赶超发展
7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以“看项目、比变化”为主题的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巡查活动,以董市长为组长的第二组对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德兴市和三清山景区进行了巡查。三天的巡查,让我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同时也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振奋了精神。
一、参加巡查的感受: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双千工程”,迅速展开“十百千”行动等措施,保证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地生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既好于预期,也好于全国、全省。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06.23亿元,增长11.1%,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2.54亿元,增长10.4%。在全市经济向好态势的带动下,各地鼓足干劲,赶超先进,展现了敢于发展的豪迈情怀和善于发展的战略胸襟。
(一)抓项目的氛围浓厚。此次巡查,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让我感受到了激情四射、热火朝天的发展印象。各地对抓项目、促发展的认识高度一致。德兴市确定重点项目97个,总投资356.49亿元。婺源县组织“双百工程”大会战,计划总项目数103个,计划总投资207.1亿元。上饶县确定了完成固投50亿、争取上级资金5亿的“双五”目标。广丰县围绕三大百亿产业规划,精心谋划“双百工程”和项目投资101计划。玉山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园区大发展。信州区认真落实“双轮驱动”和“双千工程”战略。三清山于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形成了上下一心抓项目的氛围。
(二)抓项目的思路清晰。各地在抓项目建设中,紧密结合了“三保一弘扬”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了当前的发展形势,紧密结合了各地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瞄准市场抓项目。婺源县以土地抵押融资、以BT模式向社会融资等形式,计划筹资6亿多元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立足民生抓项目。三清山将核心景区和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农民统一搬迁到规划建设的旅游集镇和中心村居住,解决了景区保护和搬迁户生活出路的矛盾。三是着眼长远抓项目。信州区积极融入“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全力配合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征地2500亩,拆迁房屋11万平方米。玉山实施了“六纵六横”路网建设和功能设施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德兴突出抓好金德铅业等一批“顶天立地型”项目,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项目的机制完整。各地在抓项目工作上,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上下齐心、合力推进。一是领导高位推动。建立了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和项目考评机制,实行了县四套班子领导挂点重点项目服务和督促的责任制度。二是部门职责清晰。所有的重点项目都明确了责任单位、服务单位和配合单位,部门之间结合职责,密切配合。三是项目时序明确。重视调度,做到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实行倒逼法,倒排工期,确保序时推进。四是问责制度严格。都出台了问责办法,项目没有按时按质按量推进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抓项目的成效明显。上半年,在项目的带动下,各地经济发展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信州区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43亿元,新引进重大工业项目18个,落户重大项目25个。上饶县开工重点项目48个,完成投资9.54亿元,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广丰实施5000万元以上扩(改)建、技改项目13个,开工新建企业项目14个,引进工业项目18个。玉山引进工业项目45个,投资总额30.69亿。德兴实施规上项目103个,完成投资19.7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婺源新开工项目35个,计划投资15.3亿元,竣工项目27个,投资27.5亿元。
二、巡查之后的启示:咬定目标,放眼长远
本次巡查,对我而言,是一个看项目、比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经验、找出差距、加快发展的过程。在看到各兄弟县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压力、差距和不足。如何巩固现有成绩,迈开更快步伐?我感觉到,必须坚定信心,再鼓干劲,坚持“两个不动摇”,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县确立了做“大横峰”宏伟目标,提出了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旺人气、做好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横峰”的发展思路。今后,我县将以更宏大的气魄实施项目攻坚,以更坚实的步伐推动工业发展,以更扎实的举措抓好“三农”工作,以更长远的目光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更坚定的决心落实科学发展,以更务实的态度抓实民生工程,为做“大横峰”构筑增添新的内涵、拓展新的空间。
二是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不动摇。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各项经济指标和各项工作都要瞄准全市第一方阵争先进位的发展目标。半年来,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着力破解难题,奋力推进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全市通报的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5项指标的增速居于全市领先位置。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还有多项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都居于全市落后位置。各兄弟县市区激越的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给我们以很大的压力。我们将变压力为动力,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创新力度。今年,我县项目多,任务重,征地、拆迁、资金等难题影响着项目推进。为此,必须创新思路抓项目。思想上更加解放,学会算大帐,算长远账,解决一个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体利益与综合利益的认识问题。思路上更加拓宽,既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又善于招商引资,同时还要激活民间资金。方法上更加创新,项目建设资金不能仅仅盯住财政资金,更重要是的通过市场的手段来筹集项目资金;征地拆迁难不能仅仅是苦口婆心做工作,更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出路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落实力度。完善责任机制和调度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领导挂项目责任制。强化责任,挂点领导从前期准备、项目策划、资金落实到建设投产,要进行全程服务、全程带动、全程监督。完善项目考核责任制。把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承办人,明确阶段性工作或工程进度的时限要求,签订责任状。完善部门服务责任制。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明确部门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想项目、议项目、干项目、促项目”的良好氛围。
五是进一步加大抓大项目的力度。经济的大发展,必须要有大项目的支撑。放眼巡查的6+1县市区,各地都在谋大项目、引大项目、做大项目上各显身手。信州区和上饶县做大商贸项目,玉山、婺源和三清山做大旅游项目,广丰、德兴借助做大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各地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横峰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形势开局较好,引进了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实现了月月有新项目签约、月月有新项目开工、月月有新项目投产。但真正顶天立地的项目不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的企业不多。因此,今后要在跑大项、招好商、重长远上下功夫。
三、巡查之后的动作:强力攻坚,赶超发展
下半年,我们将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强力攻坚克难,实现逆势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推进,增添发展动力。主抓三个方面:一是狠抓“双百工程”项目的落实。今明两年,我县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2个,总投资100.1亿元。着力实施好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天山国际大酒店、红枫公园、现代教育城、岑山国家森林公园、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开发等36个影响横峰长远发展的重点功能性项目;重点发展好和丰铜业、华光镍业、龙祥铝业等一批支撑园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钻宝仪表、罗宝智能科技、瑞峰汽配、永达环保、长河锂电池、亿晶新能源等一批促进园区产业升级、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二是着力引进和开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按照“三度四业”的要求,县本级重点引进“顶天立地型”的重大项目,乡镇主攻1-2家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确保“月月有新项目签约、月月有新项目开工、月月有新项目投产”。全年确保引进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个,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确保实现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9.78亿元。三是鼓励发展民资项目。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创业者开辟广阔的创业空间。力争新增民营企业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0家,个体工商户800户。积极鼓励和引导县内企业家投资项目建设,建设重点民资项目9个,总投资3.1亿元。
(二)抓工业提升,强化发展支撑。一是做优做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做好新增10平方公里的扩园规划等前期工作,启动实施园区三期开发建设,完成“三通一平”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加强生态建设,开工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确保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验收。全年力争新入园企业2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6家;新增投产企业1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家,新增投资17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4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上缴税金3.2亿元,力争达到4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2000人,跻身全省一类工业园区。二是做特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做大以和丰铜业、华光镍业、龙祥铝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产业,力争有色金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亿元,成为全省最具特色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之一;积极培育壮大以罗宝智能科技、钻宝仪表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瑞峰汽配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绿野山茶油、葛业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以梦娜袜业、亚迈实业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三是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培育形成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利税过2亿元的龙头企业;7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利税过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1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利税过1000万元的优强企业。
(三)抓城乡统筹,拓宽发展空间。做靓城市形象。实施老城区、新城区、岑山景区和工业园区“四区联动”,着力改造老城区、提升新城区、开发岑山景区、做大工业园区,促进四区一体化发展。老城区里弄小巷硬化、亮化率达100%。新城区抓好两大市民休闲景观、五大城市交通要道、十大标志性工程。岑山景区抓好岑山与天台山的环山公路、主景区游步道、百亩红枫林和部分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园区绿地率要达到38%。做旺商贸流通。主抓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建好五环花园、财富广场、中央公馆等一批精品小区,完成1.5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整合商贸流通口资源,构建大流通格局,进一步加快煤炭交易市场、农资市场、大型物流园和停车场建设。加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岑山国家森林公园、赭亭山国家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600家农家乐,促进旅游经济繁荣。规范发展各类中介服务行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通讯业。做实农村基础。围绕“葛、猪、菜、油茶”等主导产业,积极筹建生猪集团、葛业协会和香芋销售公司,努力实现集团化发展。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的目标。规划实施乡村集镇建设,抓好葛源历史文化名镇、莲荷集镇的开发建设,完成70个新农村点的建设任务,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抓社会和谐,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是抓好四项建设,做到四个加强,实现四大目标。四项建设:即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省级生态示范园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力争在10月3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四个加强:即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民生工作、加强维护稳定。四大目标:即实现市里下达的节能减排、民生工程、维护稳定和提前一年完成“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造林的目标,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横峰。
第五篇:在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范文
在2012年全市春耕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工作暨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强化举措,全面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农业和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大家现场观摩了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农机作业现场,效率高、效果好,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推广。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当前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春耕生产在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地位,粮油生产、春茶采摘、畜禽水产补栏、植树造林等大量基础性工作都集中在春季。只有抓好春耕生产,才能把握全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动权。从当前形势来看,粮食生产可以说机遇和调整并存。
从机遇方面来看:一是国家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9次聚焦三农工作,并对粮食生产高产示范创建、模式创新等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今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今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各项补贴政策,已初步预算安排种粮直接补贴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1078亿元、良种补贴2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00亿元,并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每100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20元、125元、140元,比2011年提高18元、18元、12元。二是粮食生产保持较好形势。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全国粮食总产达到了1.1万亿斤的新台
阶,全国粮食供需基本实现了平衡,粮食价格和市场也趋于稳定。我市去年粮食总产达22.82万吨,最高的单产超过750公斤,创我市粮食单产历史新高。三是粮食工作潜力巨大。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不断加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给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市在粮食品牌建设、粮食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探索。
从挑战方面来看,总体可以用“两高”、“两不确定”来概括。“两高”,一是粮食总产基数高,去年我国粮食总产到了11000亿斤,越上得高,巩固和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的难度越大。二是粮食生产成本高,虽然各级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但无论是用工成本、生产资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等等,包括土地流转费用成本都在上升,这个成本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两个不确定”,一是气候条件不确定,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都是露天生产,还不能破解“靠天吃饭”的局面。二是市场价格不确定,市场价格对农民种粮的影响也是直接的,价格是很直接很有力的指挥棒。现在社会上资金流投入炒作农产品价格的也很多,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前段时间,一根大葱都卖到了10块钱。
为此,各部门、乡镇要深刻认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把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落实,扎实推动全市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任务
当前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部署,精心组织,不失时机
地抓好春耕生产。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土地流转,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工作的牛鼻子工程,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首先要规模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土地流转仍是农业发展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因此,各乡镇要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上下大力气,抓好宣传引导、做好管理服务,重点要引导流出的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集中。一季度,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955亩,累计达12.31万亩,流转率41.77%。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一季度已新增百亩以上种粮大户2户(累计达48户)。在土地流转方面,有部分乡镇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做法。今年,我们设立了土地流转周转金,还将规范土地流转的一整套程序,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利用好土地流转周转金,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土地规模连片流转,指导帮助种粮大户做大做强,提高组织经营水平。
(二)抓好功能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水平。前段时间,市政府下发了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通知,明确将2.0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下达到13个乡镇。希望有建设任务的乡镇要高度重视,抓好实施。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做到建设和保护两手抓:一是要整合资金抓好建设。农业部门要整合水稻产业提升工程、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等项目资金,水利部门要整合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资金集中往功能区内投入,其他部门也要优先把粮食功能区内项目向上申报。通过项目资金整合,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二是要严格管理抓好保护。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对通过验收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今年,我们要启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建好的功能区统一上图入库,严格管护
制度,明确管护内容与主体。乡镇(街道)是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主体,乡镇(街道)行政负责人为管理保护责任人,明确相应的责任农技员,路、渠、泵站、防护林等基础配套设施也要落实专人管护。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还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尤其是功能区内的耕地,坚决制止非粮化、非农化行为。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责任制,形成保护基本农田的长效机制。
(三)抓好科技推广,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在土地紧缺的前提下,要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必须千方百计挖掘潜力。一是要扩种早稻。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早稻是关键。今年,市政府还专门将15万亩早稻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17个乡镇(街道),各乡镇要抓住季节时节,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加强引导,做好服务,把扩大早稻生产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要强化考核,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早稻生产目标任务。二是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农业部门要强化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攻关,尤其要加大对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的示范推广,推进水稻耕作、插种、病虫机械统防、收获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鼓励粮食生产主体购置大型插秧机,半喂式收割机,担架式喷雾器等大型高效机械。三是要抓好粮食高产创建。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很难从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产量,只有依靠科技,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部门要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形成以点带面、以面促片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途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同时还要研究新型农作制度,推广稻菌轮作的高效生产模式,切实提高种粮效益。
(四)抓好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完善的农
业服务体系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快构建体系健全、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一是要抓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今年,省政府提出,要在“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拓展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农保办理、土地流转、农资供应等服务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计划先在农业“两区”内搞试点,建设省级示范性公共服务中心1至2个,计划通过2年时间,建设省级示范性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5个左右。二是要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以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五代”社会化服务,既可解决农民种粮遇到的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又能提高一般散户粮食单产与效益。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粮食生产合作化、专业化、规模化、统一化服务模式,鼓励、吸引工商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积极引导组建以粮食加工为重点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要规范和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既要注重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真正使粮食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合作社、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三、强化领导,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春耕生产是抓好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结合当前“进村入企”大走访,扎实抓好春耕生产。
一是强化工作责任。这次会议后,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对抓好春耕生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要认真落实好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粮食增产目标不动摇,加强督查督办,把春耕生产的各项举措组织好、落实好。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市委一号文件、我市粮食生产工作通知等文件政策含金量很高,支农惠农力度大,各乡镇、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贯彻,把政策落实到农民手中,让他们了解掌握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农民实惠不缩水。
三是强化协调配合。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形成支农助农的合力。农业部门要做好春播种子供应和余缺调剂,指导农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机械,抓好春季粮油田间管理,组织开展农业集中执法护春耕活动。粮食部门要引导粮食企业与农户签订粮食订单,提前发放粮食预购定金。水利、电力等部门要抓紧组织修复农田灾损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用水用电。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资金分解落实工作,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保障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具、农资所需的资金。其他相关部门都要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尽心搞好服务,积极支持春耕生产。
同志们,当前正是开展春耕生产黄金时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的部署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切实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