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时间:2019-05-13 17:4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第一篇: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分析大全

第一章 出版概论

第一节 出版活动

(1)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复制并不是印刷(2)我国最早使用“出版”的是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3)我国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西方着重于“公之于众”。

(4)出版活动的三个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5)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6)进行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7)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

(8)出版活动的特征: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政治性和思想性;经济性和产业性。

(9)出版活动的三要素在出版过程中形成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有机结合起来的阶段。

(10)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只能创造价值,但不能实现价值

(11)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2)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13)出版活动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形成舆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1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

第二节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1)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我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XXX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伟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三节 出版物

(1)出版物是精神文化成果中经过编辑加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而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三个要素。

(2)出版物的种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

(3)出版物的特殊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

(4)生产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

第四节 出版资源

(1)人才资源不但包括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同时还包括行业外的作者和特约编辑等专业人员。

(2)信息资源不是消耗型资源,而是再生型资源。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选题;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即使更新已有成果;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开发国外资源;组合运用多种媒体。

第五节 出版业

(1)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具有产业经济属性;富有文化创意性;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适应性;事业与产业的有机统一。

(2)我国出版业: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

(3)出版单位:出版社、期刊社、非独立的期刊编辑部。(4)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编辑类、技术编辑类、校对类。(5)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

①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②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

③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④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

⑤分担编辑室内其它工作

(6)技术设计员和助理技术编辑的责职:

①技术设计元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刷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

②助理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刷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

(7)三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

(8)二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

(9)编辑的主要职责是,①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②独立审读、加工整理稿件,检查图书成品。

③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评、书讯。

④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10)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

①承担书稿,尤其是重要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工作。

②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

③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元进行工作。(11)一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

①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

②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

③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

④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12)副编审的主要职责是:

①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的建议和方案。

②制定选题规划,指导有关编辑人员组织实施。

③担任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

④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⑤对有关图书进行评论

⑥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或技术编辑学、校对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13)编审的主要职责是:

①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出版工作的建议和方案。

②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或有关编辑人员实施。

③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④必要时对重点书稿进行审查、加工。

⑤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

(14)副编审、编审履行复审或终审职责还须具有相应的行政职务,否则只能提出审稿意见,不能签发稿件。

第六节 出版学概述

(1)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出版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其学科性质属于应用科学而不是基础科学。(3)出版学研究的总体任务,是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出版活动规律。

(4)出版学研究的具体任务: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编辑、复制和发行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研究出版物队伍的建设;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研究中外出版历史。(5)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出版学”的事中国人杨家骆。

第二章 编辑概论

第一节 编辑与编辑工作

(1)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2)完整的编辑过程: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3)期刊编辑过程中一般没有“签订出版合同”环节。

(4)编辑工作的特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选择性、加工性和中介性。

(5)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引功能;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第二节 编辑人员

(1)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知识广博、博中求专)、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

(2)编辑人员的能力: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

是否别处心裁,富有创新意识

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

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

(4)语言文字能力:规范能力、加工能力和写作能力。

(5)编辑人员的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把关责任、宣传引导责任。(6)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

(7)对正当的、合理的、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给以充分满足。(8)编辑是沟通读者与作者关系的桥梁。

(9)编辑的作者工作: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数据库、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为作者服务、维护作者权益。

(10)编辑的读者工作:调查读者、为读者服务和认真处理读者来信。

第三节 编辑学研究

(1)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1949年在广州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2)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学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3)编辑学研究的任务:研究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研究编辑过程;研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研究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研究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研究编辑历史。

第三章 出版历史知识

第一节 文字与文献载体的变迁

(1)由表意图简化为约定俗成的象形文字,是汉字产生过程中的重要质变。(2)仓颉造字:《说文解字•叙》、《竹书纪年》、《世本•作篇》、《荀子•解蔽》。

(3)简牍相关: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书籍载体由简帛向纸过渡的转折时期。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1)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

(2)沈氏活版:《玉堂杂记》、《近思录》、《小学》、《经史论说》、《泥板试印初编》。

(3)明崇祯十一年出现了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

(4)清朝最大的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的活动是乾隆年间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主办人金简。

(5)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有泥、木、铜、锡和陶瓷。

(6)清代雍正年间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全部采用铜活字排印,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

(7)饾版后人称作“木版水印”,配套技术为拱花。

第三节 古代刻书业及其编辑业务

(1)近代著名藏书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将古代ude书籍刻印分为官刻、私刻和坊刻。

(2)官刻是由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

(3)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宰相冯道主持了《九经》的官刻。

(4)历代朝廷刻书的专门机构:国子监、元代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及太医院的广惠局,清代的武英殿。

(5)在南宋时期的三大坊刻雕版中心:两浙坊刻、福建坊刻和蜀中坊刻。

第四节 古代的图书贸易

(1)《三辅黄图•明堂》 槐市 王莽

第五节近现代印刷业的发展

(1)同文书局石印作品:《殿版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佩文韵府》、《康熙字典》

(2)国内最大的出版机构上午印书馆

第六节近现代出版机构

(1)晚清政府地方官办书局:金陵书局、淮南官书局、江苏官书局、浙江官书局等

(2)京师同文馆翻译:丁X良的《万国公法》、毕利干的《化学指南》、《化学阐原》

(3)三大民营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

(4)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由夏瑞芳等合资创办,1902年成立编译所,由张元济主持。

(5)商务印书馆出版业务种类:大量编印教科书;翻译西方文化名著;出版新式工具书;兴办各种期刊,包括《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6)中华书局由陆费逵等在上海创办,1913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7)世界书局成立于1917年,创办人沈知方。

(8)党领导的出版机构: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店、无产阶级书店、华兴书店、北方人民出版社。

(9)生活书店1932年7月由邹韬奋创办于上海。

(10)1948 香港 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七节近现代出版活动

(1)民国时期的资本形式:独资、合伙和股份制。

(2)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四部丛书》;中华书局的《辞海》、《四部备要》

第八节近现代出版物

(1)由英商美查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报纸。

(2)最早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木版雕印

(3)国民政府七联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正中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文通书局。

(4)《万有书库》是民国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现代普及型综合丛书。

第四章 出版行政管理

第一节 出版行政管理概述

(1)出版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五市场,惩处违法出版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2)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3)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合并或者分立,出版新的报纸、期刊,或者报纸、期刊变更名称,均应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等级手续。互联网出版单位若有这类变更事项,还应持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4)期刊、报纸变更刊期,可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代行审批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但期刊、广播电视报纸变更为周刊(含周刊)以上刊期的,仍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5)出版单位如有除(3)(4)之外的其他变更,应当经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申请变更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后,到原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6)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180日未从事出版活动的,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满90日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7)每逢但数年,图书出版社在自查年检的基础上,进行年检登记工作;每逢双数年,图书出版社在社领导主持下,自行检查总结工作。(8)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有效期五年

(9)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出版单位从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的编辑、出版(技术编辑)、校对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1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

①凡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总编辑或主编(均含副职)职务的人员,应当

具备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无的话,两年之内必须取得

②责任编辑必须具有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③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在进入后的下一年度内通过相应级别考试

④新调入出版单位的在职非出版专业的,调入后的下一年度内,取得规定级别(11)凡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违犯出版法规受到严厉惩处者和有刑事记录者,均不能申请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应聘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72学时)(13)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持有证书的人员在首次登记之后,应每隔3年进行再次登记。

(14)缓登一年: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一年;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不能按要求提供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证明。

(15)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以上;有两次年度考核不合格。

(16)取消资格且两年内不准参加考试: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考试期间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第三节 对出版单位业务活动的管理

(1)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由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编辑出版责任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2)出版管理宏观机制:预报机制、引导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责任机制。

(3)编辑出版责任机制:前期保障机制(按专业分工出书,坚持选题论证)、中期保障机制(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设计编辑制度,设计方案三级审核制度,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印刷质量标准和委托书制度,图书书名页、中国标准书号和图书条码使用标准)、后期保障机制(杨树检查,出书后的评审制度)。

(4)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登记(5)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是图书的正文、封面、扉页、前言、后记、目录、插图及说明文字。

(6)图书编校质量标准以差错率为依据。万分之一

(7)对内容不合格图书的行政处罚: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没收出版物及违法所得,按违法经营额的一定倍数处理罚款,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8)年新版图书品种有10%以上质量不合格的出版单位,必须进行停业整顿。(9)一年之内造成三种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由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且其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10)重大选题备案范围:

①有关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文献选题

②有关党和国家曾任何现任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文章以及有关其生活和工作情况的选题。

③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选题

④集中介绍政府机构设置和党政领导干部情况的选题。⑤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选题。

⑥涉及我国国防建设及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战役、战斗、工作、生活和重要人物 的选题。

⑦涉及“文化大革命”的选题

⑧涉及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选题 ⑨涉及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其他上层统战对象的选题

⑩涉及前苏联、东欧以及其他兄弟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的选题。11 涉及中国国界的各类地图的选题 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图书的选题 13 大型古籍白话今译的许阿提(500万字以上)14 引进版动画读物的选题 以单位名称、通讯地址为内容的各类名录的选题(11)出现10的违规行为,立即停止出版发行

(12)出版人体美术和法规汇编等类型的图书需要履行特殊专项选题报批手续,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

(13)书号、刊号、版号不能互相替代使用;严禁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14)出版单位发行其出版物前应当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国务院行政部门免费缴送出版物样本。

第四节 国家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活动的管理

(1)国家实行印刷经营许可制度。

(2)SID码使每个出版单位的每条生产线都具有一个SID码

第五节 国家关于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出版物总发行条件:主营业务,发行员职业资格,发行设备、场所,企业注册资本,计算机管理条件和管理制度

(2)省级新闻出版局和全国性出版、发行行业协会,可以申请主办全国性的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并应至少提前6个月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3)音像制品出版单位举办音像制品订货会或者展销会,应当提前至少15日报举办地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节 对出版活动的保障及有关的奖惩措施

(1)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以招标或者其他公开、公正的方式确定。

(2)在教科书的价格上,实行“低价微利,亏损补贴”的政策;对出版发行教科书的储备资金季节性贷款给予保证;对教科书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3)少数民族语言图书的书号使用数量不限,图书使用条码免收费用;设立资助该类图书出版的出版基金;适当调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社的专业分工;加强出版发行队伍的培训;建立全国民族文字出版重点选题规划审定委员会。(4)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可以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5)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实行优惠政策(6)一本好书奖,中宣部 三年一次

(7)中国出版政府奖 新闻出版总署,三年一次

(8)中国优秀出版物奖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两年一次(9)韬奋新人奖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议 三年一次

第五章 出版社经营管理

第一节 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

(1)多出优质图书,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增强经济实力,是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2)出版社经营的目标体系:社会效益;出书定位;合理的出书规模和结构;市场竞争与品牌地位;赢利能力;发展速度;人力资源开发

(3)获取经济效益的状况体现为赢利能力,通常以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率等指标来表示。

(4)市场竞争地位的指标有发行总码洋、销售总收入、目标市场占有率、出书质量等级等。

(5)发展速度的指标:年出版量增长速度、经济效益提高速度、出版规模扩大的水平、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水平、管理和技术能力优化的程度、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的程度等。

(6)人力资源开发的指标:各类人员的合理结构比例、高水平专业人员的增加、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员工培训费用的投入、人员流动比例

(7)经营决策的步骤:确定目标,明确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方案,收集数据,方案评价和选优,实施和监控

(8)出版社的基本职能:领导职能、组织职能、计划职能、控制职能,他们的作用在于协调集体活动以实现出版社经营目标

(9)出版社管理按管理范围划分为:整体管理、具体环节管理和项目管理。(10)按管理对象划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著作权事务管理、行政管理。

(11)出版社管理机制:目标管理、岗位责任管理、项目管理。

(12)目标管理的内容:确定目标管理的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和预期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建立目标项目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组织目标管理的实施;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并相应地予以奖惩。

(13)发行部门和校对部门以定量考核为主;财务、劳动人事、行政、后勤、信息资料部门以职能考核为主;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定性和定量考核。

(14)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的计划、设计过程;项目的计划再审定过程;项目的出版实施过程;项目的控制分析过程;项目的结束总结过程;项目效益评估与结算。(15)项目职能管理:项目的综合集成管理;项目的范围管理;项目的时间管理;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的质量管理;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沟通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的采购管理。

第二节 出版社计划管理

(1)出版社计划具有原创性、长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2)与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周期相比,图书出版的周期要长得多。

(3)出版社计划的作用:优化出书结构;确定出书规模;全面整合营销;协调犬舍形同。

(4)计划是出版社管理的依据和前提。

(5)出版社的计划可以分为长期的(三五年)、年度的、季度的或月度的,年度出版计划是重点。

(6)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选题计划;出书计划;发稿计划;印制计划;营销计划;财务计划。

第三节 出版社财务管理

(1)出版社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筹资、投资和剩余分配。(3)增值税计算:

(4)营业税包括著作权贸易收入、广告收入、管理费收入、出租房产收入,税率5%(5)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原为33%,从2008年1月起改为25%。

(6)稿酬的个人所得税按每个人从每个品种图书所取得的稿酬的总收入为纳税基数计算;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暂减征 30%的税款 ①不超过4000,扣除800免税额 ②超过4000,扣除20%免税额

(7)城市建设税7%,教育费附加3%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第四节 图书质量管理

(1)图书质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与图书所在内容和编校质量有关,涉及图书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结构和理性、语言文字规范性等方面的表现;另一与图书的形式有关,涉及图书在整体设计、印制、材料等方面的表现。

(2)提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选题集体论证制度;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出书后的评审制度。其他几项制度:特殊图书外伸制度;各学科交叉深度制度;专家通读及专项检查制度。

(3)社会监督机制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质量管理十分有效的途径,包括出版行业协会见图、社会团体监督、读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第五节 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1)劳动聘用制度中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建立劳工关系意愿,聘用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工保护和工作条件,工作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约责任。(2)岗位聘用制度根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强调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因岗用人、择优聘用。

(3)岗位聘用合同的内容:岗位名称,聘用期限,对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工作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劳动报酬,工作纪律,工作条件,变更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

(4)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的特点是将任职资格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聘用分离。坚持科学的结构比例,有明确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要求。(5)培训要坚持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六节 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过程。

(2)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得主要功能:系统地存储和管理各种信息;有助于协调和控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为经营管理的宏观决策服务;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机关内整理。

(3)现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产品、市场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第六章 出版物市场

第一节 出版物市场概述

(1)广义的出版物市场是指出版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出版物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实现出版物商品交换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关系。

(2)出版物市场的基本关系是出版物商品供求关系,基本活动则是出版物商品交换活动。出版物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出版物商品供给者、出版物商品、出版物商品需求者和市场信息。

(3)出版物供求关系是出版物市场的基本矛盾。

(4)卖方市场的特征: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出版物供不应求;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交换价格上升,对生产产生刺激作用;供给价格弹性较小,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5)买方市场:需求基本饱和,供给相对过剩、出版物供过于求;交换价格下降,对生产产生抑制作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供给价格弹性较大。

(6)出版物商品井镇主要包括品种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宣传竞争和服务竞争。

(7)宣传竞争包括宣传力的竞争、宣传艺术的竞争和宣传速度的竞争,第二节 出版物市场需求

(1)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无限扩展性、多样性、层次性、可诱导性、专指性、伸缩性、区域性、时效性。

(2)影响出版物市场需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教育等方面。

第三节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1)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则是市场细分。

(2)市场细分的作用:有利于确立目标市场;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出版物个人市场的特征:需求结构复杂;购买力流动频繁;购买行为次数多。

(4)集体市场的特征:交易方式集中;购买力有波动;需求内容稳定、连续;决策者、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需求价格弹性小。

(5)市场吸引力取决于五种因素:现实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消费者;发行商。

(6)目标市场进入策略:无差异策略;差异策略;集中性策略。

(7)目标市场定位策略:强化定位;补缺定位;比较定位;首席定位;避强定位

第四节 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1)消费者调查:需求状况;数量与结构;消费状况;对某个或某类出版单位的看法和评价。

(2)出版物市场调查包括消费者调查、市场环境调查、出版物调查、市场及国内政调查。

(3)市场调查的执行包括收集信息资料、处理信息资料、分析与综合信息资料、提交调查报告。

(4)调查报告包括的内容:序言部分(调查目的、过程和方法)、主体部分(针对调查目的和计划,阐述调查经过,分析情况,统计数据,做出适当结论,并提出看法和建设性意见)、附件部分。

(5)市场预测的方法包括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包括消费者意向判断法、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德尔菲法。(6)德尔菲法多用于指定长期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让各位专家独立作出判断,不相互沟通。

(7)定量预测的方法:需求弹性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和回归分析法。(8)回归分析法根据相关因素可以分为一元线性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与非线性回归法。

第五节 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2)零渠道又称“直销”。

(3)出版物促销的方法包括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

(4)人员促销包括上门推销、展示推销、网点推销和服务推销。(5)非人员促销包括广告促销、公关促销、营业推广。

第七章 著作权知识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1)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2)著作权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

(3)邻接权是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指作品的传播者就其穿破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4)著作权的特征:无形(垄断性或排他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和复制性。

(5)我国著作权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7)保护作品作者和传播者的利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是我国著作权法立法的两项根本原则。

(8)《伯尼尔公约》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自动保护、独立性保护和最低保护原则。(9)《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尼尔公约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定了“非自动保护原则”及其实施方式。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1)原始著作权主体:直接意义上的作者;视为作者的组织。

(2)继受著作权主体:著作权继承者和受遗赠者;著作权转让中的受让人;国家

(3)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部门——国家版权局管理。(4)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保护的原则:国籍原则、互惠原则和地域原则。(5)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法享有著作权。(6)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的成员国出版的,或则和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7)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

(8)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时事新闻;立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节 著作权的内容

(1)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2)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

(3)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全、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4)理解各项权利非常重要,考试中一定会有各种题目。

第四节 著作权的归属于保护期

(1)演绎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必须保护原作品的完整性,忠实于原著的主题、内容;在演绎作品中要指明原作者姓名;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应当事先取得原作者授权。(2)汇编人应该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3)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创作者所有,但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4)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只有署名权。

(5)无限期保护适用于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6)作者有生之前加死后50年的保护期限适用于自然人的发表权和财产权。(7)首次发表后50年的保护期限适合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8)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适用首次发表50年的保护期限。

第五节 著作权限制

(1)著作权限制有三种方式: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2)合理使用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已发表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在作品中适当引用已发表作品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作品

媒体刊登或播放其他媒体已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而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发表作品

国际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适用已发表作品文化产品收藏单位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而复制本单位收藏的作品 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对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将中国作者已发表的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3)法定许可须付酬,合理使用不必付酬。(4)法定许可方式

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发表作品

报刊转载或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作品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作品

(5)首次刊登作品的报纸或期刊无权不准其他报刊转载、摘编,只有著作权人才享有这项权利。

第六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1)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仅仅是适用权的暂时转移。

(2)著作权转让,授权人取得的是所有权,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但一般是有时限的。

(3)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能将其获得的使用权再许可第三人适用。受让人则不仅自己可以使用作品,也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再转让给他人或许可第三人适用,并且无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

(4)被许可人取得的如果是非专有使用权,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只有取得专有使用权的被许可人才有权因专有使用权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转让则不同,任何受让人对侵犯其财产权利的侵权人均可提起侵权之诉。

(5)出版者在出版合同中与著作权人约定取得的专有出版权,即为专有许可使用权。

(6)著作权钻让合同必须包含下列内容:作品的名称;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转让价金;交付转让价金日起和方式;违约责任。

第七节 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1)只须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①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发表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歪曲、纂改他人作品 剽窃他人作品

②亲人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使用作品,或者以改变、翻译、注释等方式适用作品

适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

未经电影作品等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作品。 ③侵犯邻接权的行为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办社设计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录制其表演。(2)承担民事责任应该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3)承担行政责任应该接受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的行政处罚,这类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4)承担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5)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

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6)诉前临时措施包括诉前责令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措施以及诉前证据保全措施。

第八节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1)付酬的原则:平等、公平、等价、协商一致的原则。(2)版税率原创作品为3%~10%,演绎作品为1%~7%

第二篇:标题总结_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出版专业实务 中级笔记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

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作

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3.类

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 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

(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

(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

第二节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

(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

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3.出版市场信息:

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 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4.作者信息:反映作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含有关学科作者群分布状况及个人专长/学识等了解分析。

5.读者信息:对出版物反映和对为了出版物需求。评价、希望、对单位认知度和认可度。

(二)信息采集的方法:

1.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最主要);2.文献检索;3.观众大众传媒;4.人际交往;5.专业市场调查。

二、信息采集的要求:1.真实性;2.针对性;3.综合性;4.预见性(获取新,淘汰旧,考虑趋势)。

三、信息处理的步骤:1.筛选;2.加工;3.存储;4.使用。目的:by筛加,便于传递、存储和使用。

第三节 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图书内容与形式的设计

(一)图书内容设计:对相应精神文化作品概貌的设计。图书主题和体裁,提供什么,怎么提供。

1.主题设计:选择确定该未来图书中需要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图书定性、定量。2.体裁设计:根据读者接受程度,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二)图书形式设计

1.书名设计:体现图书主题,揭示作品体裁,讲究修辞,达到逻辑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或用暂名。

2.篇幅设计:考虑图书主题和体裁,生产成本和目标读者群体的购买力等因素。(篇幅影响成本)

3.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的设计:对图书成品物质形态的设计,考虑性质篇幅用途读者对象等。

二、市场预测:1.读者需求情况;2.同类出版物情况;3.选题特色。

三、实施方案的设计

(一)作者的落实:考虑其思想水平、学术能力、行文风格等。拟出具体和备选作者。

(二)时间安排:稿件落实/交稿/审稿/退修/编辑加工/审定发稿/校样处理/印刷/装订/出书时间等。

(三)成本与定价预测:对生产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考虑影响因素(读者购买力)-拟定价格

(四)宣传计划:备用宣传方式、媒体、不同阶段重点以及时段、场所安排,大的要有费用估算。

(五)营销策略:从图书内/形、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声望和写作特色、产品销售契机等考虑。

四、选题报告的撰写

(一)形成:策划选题的编辑起草-提交编辑室主任(退修)-集体论证—以编辑室名义提交领导

(二)内容:含1.选题名称,2.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3.选题价值,4.选题形成过程,5.选题内容及形式设想,6.读者对象,7.拟请的作者,8.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9.时间安排,10.收益预测,11.市场营销建议,12.其他方面情况。

第四节 选题的论证与优化

一、选题的论证:by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保证质量)

(一)方式

1.一级论证:直接by全社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计划;

2.分级论证:先组织编辑室论证,初步筛选,形成部门选题计划,再提交全社论证会讨论。

(二)内容: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a引导性,b独创性;2.市场适应性判断:a针对性,b前瞻性;

3.效益判断:最大追求式达到社效与经效的最佳结合;4.可行性判断。

二、选题的优化():1.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by市场变化,适时修改、补充、调整;3.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

第五节 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是by一定的编辑思想而形成的选题的有机组合,由出版单位根据方针/本单位专业分工范围及出版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读者需要和市场情况,对设计采用的选题进行梳理和筛选后编制而成。

一、内容与类型:

内容分:1.总则: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对列入选题作分类统计

2.列题:用表格将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读者/交稿日等分别列出

类型分:按范围:分综合性和专项性;按时间:长期/;按主体:国家有关部门、数家、一家。

二、结构:

(一)种类:选题的知识、层次、功能、读者、效益结构(5个)

(二)优化:使各类选题在计划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特点:1.整体性,2.指导性,3.稳定性,4.灵活性

四、制订与调整:1.由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总体构思(指导思想/整体目标/规模品种等)

2.经反复分析论证后,确定的选题即可整理、汇总,形成选题计划,然后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节 组

稿

一、方式:1.个别约稿,2.社会征稿,3.群体集稿

二、步骤:

(一)准备1.深入研究选题,2.制订组稿方案,3.物色合适作者;

(二)联系作者;

(三)审读编撰大纲和样稿

(四)确定约稿关系

三、落实:1.当好作者参谋,2.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章 图书编辑

第一节

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广义的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选择并通过加工整理使决定采用的稿件达到出版水平的编辑活动,包括审读、审改和审定等;

狭义:编辑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作用:通过把关,决定取舍,提高质量,让有益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低劣作品出版,对社会、读者、作者负责,这是石狮选题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出版工作者担负的最重要的职责,还可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

一、审稿制度(2种:1.国家形象出版性质管理的,2.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三审制)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举办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种,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二)三审制的程序

初审-复审-终审。由下到上循序递进,前对后负责并以本审计的意见为后一审级的审稿提供基础,后对前制约并以本审计的意见对前一审级的审稿结果做出评判/补充。如不能解决应增加审次/人数。

(三)三审制的作用

特点:1.就程序言:从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的三审制,从下级到上级的递进,兼具服从和制约

2.就目标言:每一审级的工作重点不同,具备后督察前和不同审级相互补充的特点。作用:以分级社度制度力求保证对于稿件判断、评价的客观性,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某级审稿者知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和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

(四)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1.初审:1)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稿件具体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2)对稿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质量作出评价,对非组稿应对其社效经效进行预估3)以审稿意见形式表明可否采用,是否需退修、外审等;4)报送复审、终审。

(若退修还要提出退修方案)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审读,才能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复审:1)通读;2)对初审者意见进行审核判断,表明自己认同、反对或补充、或存疑态度;3)弥补初审者提出的问题,对不合要求的初审可要求其返工,对退修意见表明态度。

3.终审:1)审查稿件政治导向,是否违法/有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是否具有学术、文化艺术价值,是否可产生社效经效;2)从本单位出发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

二、外审(本单位无法解决时,将稿件送出本单位以外的专家或有关部门审读)

目的是准确评价,避免错误,以提高图书质量。外审意见只供本社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

外审者必须是专业人员。重点解决无法判断的问题。

过程:编辑提出送审报告,经编辑室主任签发提交总编辑室审批。

报告内容包括:原稿和作者基本情况、编辑对原稿看法,需请外审者解决的问题,进行外审的原因、要求,拟请人选、外审费用标准等。

三、稿件质量评价

(一)对内容质量的评价

1.政治性:稿件中的政治立场、观点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高级领导人、外交、民宗等问题;

a基本要求:以马毛邓为指导,以科发为统领。。b不违反党和国家各项具体方针政策; c不含有《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如危害国家等内容的;d不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2.思想性: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有时与政治性相联系。基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科学性:稿件反映客观失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警惕伪科学。4.知识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基要:合乎科学。

5.创造性:稿件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等。6.稳定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图书)

7.艺术性:稿件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构思具有创意,语言文字或艺术手法技巧臻于完美。

(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1.结构框架:稿件内容层次安排形式。合理的框架有助于突出主题,方便读者把握。结构框架合理表现为:

1)各部分遵循一定的逻辑,体现系统结构,概述分述关系明确,有明显的层次安排; 2)不矛盾、不重复,详略有别,又互相呼应。2.行文格式统一:

1)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同级同标;2)各种注释标志应该一致;

3)图片、公式等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4)辞书要求凡相同性质的条目都应该具有统一的模式。

3.表述形式:稿件中对语言文字(符合规范)以及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用状况。1)语言角度:a语言角度:语句规范无残缺,表述准确,符合语体;b文字角度:无错别字,对异体繁体字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异形词用推荐词形,对数字用法应符合国家标准。2)量和单位:不用市制/英制单位,某些公制单位已更换不宜再用,名称/中文符号和目标读者适应。

四、审稿结论和稿件处理

(一)审稿的三种结论1.接受出版,2.退修(作出结论并提出修改意见),3.退稿。

(二)作出审稿结论的方式

1.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作者简介、稿件来源、交稿时间,稿件篇幅、审读基本过程; 2.稿件主要内容:主题/内容概要/形式特点;3.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

4.审读时的疑点/难点;5.对拟退修的稿件,还应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三)通知作者

1.对接受出版的,告诉作者,征询对合同要款的意见;2.对退修的,退还原稿,附上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分全局的(观点、见解、重要史料结构体例表现形式等)和局部的(个别提法、出入等)3.退稿。稿件退还,原始载体退还,约稿的要妥善处理好相应事宜。

五、签订出版合同 1.内容包括:

1)双方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签约日期,作品名称;2)作者享有著作权保证;

3)出版权是否专有、改权利所设计的文种、期限、出版发行地域;4)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 5)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6)出版权可否转授和转授后的利益分配; 7)作者是否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网络传播权、翻译权修改权等权利;8)图书重印再版报酬;

9)赠送办法和作者优惠构书条件;10)违约责任;11)纠纷解决方式约定(仲裁机关);12)其他.2.如何签订:

1)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后起草;2)双方认可;3)出版法定代表人签署; 4)签订。也可以先签一个意向性约稿谢谢,审稿被接受后再签正式出版合同。

第二节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

编辑加工整理: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再次从各方面进行审核并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

一、原则1.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2.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3.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二、内容:1.消灭差错,2.润饰提高,3.规范统一,4.其他:1)核对引文,2)查对资料,3)校订译文,4)推敲标题,5)撰写规范辅文

三、审定发稿

(一)稿件送审:

1.责编应将加工完的稿件逐级报送,填加工记录单,表明是否达到出版要求,签名; 2.复审者审阅编加整理是否达到消灭差错等要求,如达到,可提交终审,否则帮助责编修正,签名;

3.终审者对稿件最后审阅,着重于政治把关,表明是否发稿,作出决断,签名。

(二)稿件整理:1.复查稿件,2.清稿誊抄,3.检点稿件,4编排次序。

(三)稿件发出:责编办理手续、填写相应格式文件(装帧设计单、发稿单CIP,征订单),并将之与审稿意见、编辑加工整理记录一起发出。

第三节 审定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一、校样处理:

(一)审读校样,(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三)检查付印清样:1.排版质量:格式是否统一、更改处、版心是否齐平、图标是否断线等;

2.结构组成:察看封面、书名页、插页、出版说明等是否齐全。

二、样书检查

1.面封、书脊、底封、前后勒口、扉页、版权页、出版说明、前言、后记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2.书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书名汉语拼音、字数、定价及版本记录各项是否存在遗漏; 3.目录列出的篇章遍体及相应页码是否与正文一致,书眉和正文是否一致;

4.全书页码是否连贯,树叶有无漏装或错装;5.印刷装订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是宣传部门、发行部门和编辑部门的共同责任。编辑人员应积极做好提供新书简介、书讯,组织、撰写书评,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系列指导设计和发布图书广告,审核其他形式材料等。

四、收集反馈信息:收集读者评价。包括对于具体出版物的评价和出版单位形象的评价。

第四节 图书辅文

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

一、作用与种类

(一)作用:保证图书的完整性;强化图书的功能;指导购买和阅读;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二)种类:

1.识别性辅文:1)封面文字(面封、书脊、底封文字),2)书名页文字(扉页版权页、附书名页)。

2.介绍性辅文:1)内容提要,2)作者简介,3)封面宣传语

3.说明性辅文:1)出版前言,从出版社角度说明情况,包括出书目的、编撰体例、整理过程等;

2)a 序(叙),多用于学术、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自/他/代/原/译/修订版序; b前言(引言、前记、写在前面),多用于教材和演绎作品。

3)凡例:亦称发凡/例言,一般置于目录后、正文前,多用于工具书、地图册等;

4)跋、后记:放在书末,相对序、前言而言的;

5)译后记:只用于翻译图书,在该译书无译序等时,可代替译序对进行原作评介;

6)出版后记:编后记,印在全书最后,出版社角度,无前言可代前言,有则补充。

4.检索性辅文:1)目录,一般由作者编制,编辑核对补充,也可由责编编制; 2)索引,有时由作者完成,有经验的编辑可做更好。

5.参考性辅文:1)注释:脚注、文后注、呼应注、译注、自注、原注、编者注;

2)参考文献表:a与正文所引文字等直接相关;b没直接引用但借鉴过的文献列表;

3)名词解释:对文中一些专门名词的说明,多用于科普、翻译类图书; 4)译名对照表:中外人名、地名、事物等对照列出;

5)大事年表(全面/详略得当、简洁/易参考)6)各种附录(简明/可靠/新颖/实用)6.其他辅文。

二、编辑与图书辅文

(一)选择辅文设置,(二)选择辅文作者。

(三)审读加工辅文:

1.立意正确适当,2.评价准确实际,3.资料准确无误,4.方法科学简便,5.行文简明精到。

第五节

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概念和意义

(一)重印的概念:重印时图书第一次印刷后,没有改动或改动甚少的再次印刷; 特点:重印时开本、书号、版式均不变,但封面、扉页可以重新设计; 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不变,若定价调整则须在原条码后加上附加码。重印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印次,美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

意义:1.及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作,3可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三)再版的概念:对原书作较大修改后重新排版印制。

特点:进行较大修改,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有的标明有的不标明“修订本”;

再版的图书照原样再印或略作小改动再印,称为再版书重印。

意义:1.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2.是图书更新的重要途径,3.提升图书的使用价值,4.能使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5.能打造图书的品牌。

二、重印再版条件:1.首要条件是图书的高质量所引发的不间断的读者需求; 2.再版不同于重印之处还在于需作者配合这个重要条件;

3.决策者对本单位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作周密的考虑,妥善作出安排。

三、程序

(一)重印程序:1.市场调查,2.提出重印报告单,3.检验出版合同,4.审读重印书(三审制),5.办理重印发稿手续:责编填单、三审、交总编室登记后发出版部门,安排印制。

(二)再版程序:与初版书大同小异。同:审稿起的各个编辑环节,异:审稿之前的各个环节。

修订工作一般由作者承担,编辑与修订者共同制订修订方案/原则/重点,集体论证后实施; 出版单位接到再版稿后,应按照出版书的要求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和审定发稿。

四、重版率:全年出书种数中重印与再版书种数之和所占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印和再版的书越多,利润相对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第三章 期刊出版

(一)第一节

期刊概述

一、期刊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定义:期刊又称杂志。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季、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要素:1.有一个稳定的名称;2.连续出版;3.以卷期年等顺序编号;4.以纸为载体,装订成册。

另,一般不修订再版,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通常有多名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

二、期刊的媒体特点

(一)期刊与报纸比较:1.外在形态:开本大小,需装订;2.出版周期:比报纸长;

3.新闻时效:弱于报纸;4.内在容量:一般大于报纸;5.版面风格:期刊版面流畅,注重前后衔接。

(二)期刊与图书的比较:1.延续性;2.实效性;3.节奏性;4.一次性;5.定向性。

第二节

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

一、关于期刊发行范围的规定:

1.公开发行:可向国内外公开征订发行; 2.内部发行:只能在境内按主管单位确定的范围征订、发行,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征订、陈列、销售。

公开发行的期刊,主办单位可向ISSN中国国家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并向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条码。

二、创办期刊的规定:须按规定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1.总署给批准创办的期刊颁发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2.主办单位持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局领取并填写《期刊出版登记表》,省局审核登记表后,向主办单位发放《期刊出版许可证》;

3.主办单位持《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依法领取营业执照。4.两个或以上单位合办期刊,须定一个主要主办单位负责办理,出版和主办单位须在同一行政区域;

5.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

三、关于期刊变更登记的规定

1.期刊变更刊期:自2004年1月期,总署将部分审批权委托给报刊登记地省局代理审批,审批结果需报总署备案;但刊期变更为一周或更短,仍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2.变更开本、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在同一登记地内变更地址,须经主办单位审核同意后,向省局备案;

3.期刊休刊:须向省局备案并说明休刊理由和期限。超过一年由总署撤销许可证,省局注销登记。

四、关于期刊刊号的规定(刊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习称)

(一)刊号的结构: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组成。

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ISSN XXXX-XXXX;

前缀与8数字间空半字,分两段,中间“-”隔开,前7位为数字序号,最后1位为计算机校验码;

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可以简称“CN号”。

前缀与数字空半字。6位数字分2段,中间用“-”隔开。前段2位数字为地区号,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数字码前2位给出;后段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分类号用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给出,一般用1个字母表示;但科技文教类按二级类目给出,故用2个字母加1个数字表示,用斜线“/”隔开。

(二)刊号的使用

1.刊号的分配原则是一刊一号。期刊无论是更改看门或初版地,还是更改载体形势,都须重新申请刊号;

2.分配给期刊的刊号不得用于出版图书或者其他出版物;

3.刊号两部分可以合在一起印刷,置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两个部分分两行印刷,以一横线隔开。

4.刊号两部分页可分开印刷:ISSN应印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也可与条码一起印刷。CN刊号独立印刷时,应印于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

五、关于期刊出版的规定

(一)编辑活动

1.除发表原创作品外,还可以依照著作权法,转载/摘编其他包括上已公开发表的作品,但必须注明作者姓名和最初登载改作品的报刊名称/期号。公开发行期刊不得转载内部发行的出版物内容;

2.期刊出版单位应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主编和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如何情况下都不得擅自转让编辑出版权,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不得转借、出租许可证;

3.期刊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期刊广告限于在合法授权范围内开展广告经营、代理业务,不得参与采访、编辑等出版活动;

4.具有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记者站,参照总署《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的规定,须报经拟设机构所在地省局批准; 5.期刊刊载内容不真实或不公正的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出版单位应当公开予以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6.期刊出版单位如需与境外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出版项目,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二)关于期刊标准化标志:由表示其属性的文字项目构成。

1.版本记录与刊号:须在底封或目录页上刊载版本记录,包括名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出版日期、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刊号,《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

2.刊名与顺序号:须在面封醒目位置刊载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号,刊名以外的其他文字不得比刊名更明显。不得以要目代替刊名,也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三)关于出版增刊

1.可出版增刊,每种期刊每年可出版两期增刊;

2.增刊须由期刊的主办单位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报请省局审批,须写明拟出增刊文章编目、印数、定价、出版时间、印刷单位。申请获得批准的,由省局发给一次性增刊准印证; 3.增刊的内容须符合正刊的业务范围,须与正刊的开本发行范围相一致;

4.增刊的版本记录中除须刊印名称、刊号等正刊必备项目外,还须印增刊许可证号,注明增刊;

(四)关于出版合订本

期刊合订本不得对内容另行编排,须按原期刊出版顺序装订,并在其面封明显位置标明合订本。

六、关于期刊广告经营的规定

(一)发布广告

1.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才可经营;

2.期刊发布广告之前,出版单位应审查广告客户是否具有发布资格;

3.严禁利用发布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发布广告应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应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4.广告用语应当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5.期刊每年刊载公益广告的版面应不少于商业广告的3%; 6.酒类广告的刊载煤气不得超过两条,并不得置于面封。

(二)刊载内容的规定

1.不得保护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诽谤性内容,有损我国民族尊严以及反动淫秽、迷信的内容;

2.严禁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声誉做广告或变相做广告; 3.禁止刊载或变相刊载烟草制品广告;

4.广告宣传不得使用有损国格的言语,不迎合低级趣味,严禁用凶杀色情图片招徕读者; 5.凡有虚假不实成分、不正当竞争受到或主管单位部门明令禁止的词语等,一律不得刊登。

第三章期刊出版

(二)第三节

期刊的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1.从主观上说:有助于刊物以最佳方式进入市场,迅速赢得读者关注,形成鲜明个性/塑造独特形象;

2.从客观上说:其关系到精神文化产品社效,期刊品种结构合理布局,出版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定位的要素

(一)内容定位:需求/优势/差异原则;

(二)读者定位:1.自然条件:读者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生理特征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

2.社会条件:读者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职业、主要、社会地位/所属社会阶层等; 3.心理条件:读者心理需求,如情感、习惯、追求、趣味、爱好等。不断联系。

(三)风格定位:期刊在内容形态方面要体现自己独有的特色,能有力吸引自己选定的读者。1.保持期刊内容的个性魅力:a突出特点,让特点上升为风格; b坚定执行编辑方针,不为市场一时变化左右;

c关注社会生活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增强期刊形态的鲜明特色:封面装帧、版式设计等; 3.品牌期刊要有独特的风格设计:对凸现自我特色的内容风格要有执着追求。

a选用恰如其分的标志色;

b选用富有表现力的标志字符; c选择与期刊总体风格相符的标志图案。

三、市场定位的途径

(一)通过调查确定市场定位:方法有多种多样:

1.按调查方式分:问卷调查法、征订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试刊调查法; 2.按调查范围分:普查法、抽样调查法、间接调查法、典型调查法;

(二)通过试刊校正市场定位

出版试刊试在保持本刊物的性质和宗旨不变更的前提下,对新办期刊的具体内容设置、形势设计进行探索。要充分体现特色,办成自我最好的宣传品,并有效开展试销工作。

(三)通过改刊调整市场定位:首先表现为改刊名,通过对期刊的内容与形势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改刊的真正目的。必须按照新办刊的要求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第四节

期刊的编辑工作

一、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

(一)主体性策划:创刊前,清醒认识为何办刊及办什么样的刊,创刊后,刊物宗旨、市场定位、基本风格、形态、读者对象范围,都要靠编辑一贯坚持把握,编辑应充分发挥知识才能、判断能力等,西哦女冠题材范围、内容重点、手法、层次等方面选择和刊登作品;

(二)结构性组配:根据稿件内在联系或外在联系分别组成若干板块,放入相应的栏目。或根据栏目选配稿件。常常是编辑水平高下的集中体现。

(三)时效性要求

1.内容策划要与社会同步。从宏观看,要在保持宗旨情况下,与时俱进的翻印不过社经与政发展等;

从微观看,具体组配稿件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读者阅读趣味。热点。

2.工作安排要有周期性节奏:确定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签发付印等各环节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一定余地,以便将内容策划、与读作者联系等穿插进行。

二、期刊的内容策划:一般包括栏目设计、专题策划和作品组配等。

(一)栏目设计(栏目: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明称的板块)

1.栏目的作用:1)栏目可以使期刊眉目清楚、条理明晰,让读者一目了然,阅读方便; 2)栏目可以使独立的各篇体现处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内在联系,塑造期刊整体形象;

3)别具一格的栏目还可以强化期刊个性,展现编辑智慧,吸引读者阅读。2.栏目设计的要求:1)符合宗旨,体现特色;2)点面结合,结构合理; 3)既要稳定,又求创新;4)名称简明,内容贴切。

(二)专题策划:为了产生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围绕同一主题组织一组作品推出。

(三)作品组配:1.突出重点,2.合理布局,3.控制总量(总字数、篇数),4.前后呼应。

三、期刊的稿件审读

1.符合宗旨定位,2.把握栏目风格,3.注重时效性,4.弘扬创造性,5.考虑稿件篇幅。

四、期刊稿件编辑加工整理

(一)统一格式:1.统一注释格式,2.统一参考文献表格式,3.统一相关项目格式;

(二)写好导引文字:

1.编前语:以编辑部或主编名义向读者交代本期内容形式方面的某些相关事项的文字; 编后记:以编辑部名义对本期刊物编辑过程中某些事项作介绍说明的文字。2.编者按:以编辑部名义向读者作的交代文字,以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宜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文字短小精悍,并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不故作惊人。

3.题前导引语:一般放在文章标题前面,简要提示该文章特点文字。目的为吸引读者关注,要讲技巧,可设置悬念,引而不发/画龙点睛/讲究文采,经得起咀嚼。

(三)处理页面余缺

1.抽稿:从已排版的校样中整篇地删除文章,应在最近的后续期刊中恢复登载。

其要求是页面基本符合要求,二是抽掉该稿不会对本期整体结构造成重大损害。2.转页:将某文章末尾文字转到另外一个页面。影响阅读兴致,尽量避免采用。3.缩行:对某段文字标点等调整减少行数,有时也可删除若干不影响内容的文字。4.增稿:增补新的文章。

5.补白:增加短文章补足页面的空白。

五、期刊的稿件管理:

(一)认真处理来稿:1.及时登记,2及时审读,3及时答复;

(二)保持适当储备:1.总量要适当,2类型要均衡,3灵活调控稿件储备量。

六、期刊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一)作者工作:1.尊重作者,尤要善待一般作者,2.建立作者数据库;

(二)读者工作:1.及时处理读者传达的信息,2有意识地组织读者评刊,3.满腔热情地为读者服务。

第三章 期刊出版

(三)第五节

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一、文摘及关键词的要求

文摘和关键词通常应该由作者提供,由编辑根据规范化标准对他们进行审核和加工整理。

(一)文摘:1.种类:报道性(400字)、指示性(200字)、报道-指示性文摘(400字)。2.撰写要求

1)要客观地反映文章内容。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可加进文章内容以外的解释或评论;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 3)要排除在本专业领域内已成常识性或科普性的内容;

4)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 5)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6)向国外发行的期刊,可以附外文文摘。

(二)关键词:1.叙词:取自统一的叙词表,是经规范化处理的词,同一主题叙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完全一致的表达形式;2.自由词:直接抽自文章的标题或正文,多数刊物采用自由词标引。

二、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一)参考文献标注体系:

1.顺序编码制:按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放在引文之后;相应参考文献表中,各文献按序号依次编排; 2.著者-出版年制:只有在作者名后的圆括号内标明文献出版年份,如未列作者名则在引文后括号内标明作者名和出版年份,同一作者同年出版文献不止一篇的,在年份后加abcd等作区分;相应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各篇文献按文种依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的顺序分列,次按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依次编排。

(二)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目与格式

著者-出版年制与顺序编码制基本相同,仅将出版年调到著者之后,并用“.”隔开。1.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任选)//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d的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3.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4.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5.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三)有关参考文献著录的一些细则说明

1.主要责任者:即“作者”著作者、编纂者、报告撰写者等,专利申请所有者也在其列;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外国作者可用缩写,中译名可只录其姓,超过3个,只著录前3,加等。

2.题名:书名、刊名、报纸名、从文集或连续出版物析出的文章名、专利名等。其他题名信息指副书名,副标题等。多个题名的,可著录两个处于显要位置的题名。

3.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古籍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4.卷、期、年、月:完整的连续出版物的要著录首卷与末卷的卷期年月,未出齐的,只著录首卷。

5.标志符号:

.——用于题名,析出文献题名,版本项,出版项,出处项,连续出版物的卷、期、年、月,专利文献的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项,联机文献的获取和访问路径项,著者-出版年中的出版年项之前;

:——用于其他题名项,出版者项,引文页码项,析出文献的页码项,专利国别项之前;,——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项,出版年项,报刊卷期标志中的年份、卷号项,专利号项,科技报告号项之前,以及“等”、“译”字样之前;

// ——用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出处项(专著主要责任者)之前;

()——用于置放期刊的期号,报纸的版次,电子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非公元纪年; [ ] ——用于放置文献序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自拟的其他信息; / ——用于和期的期号之间;

-——用于起讫序号或页码之间。

第六节

期刊的广告经营

一、期刊与广告的关系

(一)广告是期刊的经济来源之一;

(二)期刊媒体特色对广告效果的影响:1期刊有比较固定的读者;2阅读率较高;3注重用纸精美,保真度较好;4保存期较长,因而广告的时效较长。

二、广告经营原则

(一)依法经营广告业务,(二)维护读者利益,(三)保持期刊风格,(四)对广告客户负责:1.帮助客户发布广告,2.真诚对待客户。

三、期刊的广告策略

(一)合理定价:1.期刊定价合理,2.广告定价合理;

(二)巧分版面:注意力高低:面封、底封、封

二、封

三、内页,右高于左,上半版优于下半版;

(三)精细策划:1.专题,2.系列;

(四)增强创意。

四、广告与期刊的发行量、成本、利润的关系

期刊利润=销售利润+广告收入,但两者表现不平衡。办刊人应该努力寻找销售利润、广告收入以及发行量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处于动态良性发展中。

五、期刊发行量认证

1.该机构能向会员提供精确的期刊发行数量和读者质量数据,并对接受认证的媒体进行长期的连续跟踪,提供数年的发行数据和发行趋势分析报告,期刊社可根据此数据制定广告价格; 2.实行该认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

3有利于开展正常的广告经营。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是美国ABC体系和BPA体系。

1963年,国际发行量认证局联合会诞生,标志发行量认证已得世界认可,我国于2005年4月成立。

第四章 书刊整体设计

第一节

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和要求

一、概念

1.定义:书刊整体设计,是对书刊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包括书刊外部装帧和内文版式设计。

外部装帧设计包括书刊形态设计(开本选择与书刊结构、装订样式确定),书刊美术设计(从美术角度对封面、护封、环衬、扉插页等进行设计),表面整饰设计(装帧工艺材料和相应整饰加工工艺选择等);

内文版式设计包括版心规格的确定、文字的排式以及表格、图片在版面上的编排等。2.目的:是使书刊具有最佳视觉效果。它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按照造型艺术的原理,把构成书刊的各种要素组成既与书刊内容性质相匹配,又与印刷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设计方案。

二、书刊整体设计的总体要求

1.整体性:必须与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协调;

2.艺术性: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具有一定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要体现书刊的内在内容、性质和门类,也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3.实用性: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读者对象使用不同书刊的便利,考虑不同层次读者经济上的承受力和审美要求,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4.经济性:必须考虑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且须兼顾经济效益的比差,一是所需资金投入与可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的比差;二是设计方案导致的书刊定价与读者的承受心理、承受能力的比差。

第二节

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和要求

一、书刊形态设计:是对书刊开本的选择与书刊结构、装订样式的确定。由文字/美术/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开本选择:应考虑如下因素:

1.书刊的性质、门类和用途;2图标公式的繁简和大小;

3文字的结构和编排体裁;4.版面字数的多少及篇幅的大小;

5.材料的合理使用;6.丛书、套书及期刊的形式统一;7.读者对象特点。

(二)书刊结构设计:主要是对可选部件的选择,同时对必备部件和可选部件的位置安排和著录项目进行设计。

1.应充分考虑到:书刊的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因素;

2.设计书刊结构部件著录项目,尤其是对封面、主书名页、目录页等的著录项目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各部件在书刊中的位置或一部件内部各项的位置,页应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三)书刊装订样式设计 1.图书装订样式设计

1)应充分考虑图书的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种装订样式特点功能进行选择,图书是否平脊、圆脊等; 2.期刊装订样式设计:骑马订和平装两种。

二、书刊美术设计:运用美术创作手段为书刊形式所作的艺术构思。

(一)特点:1.从属性(为内容服务,受内容制约)和独立性(自身独特艺术语言)相统一; 2.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在内涵上经得起推敲;

3.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4.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二)内容和要求

1.内容:1)封面和护封:a图书:在视觉艺术效果中凸现图书的性质和内涵,体现独特风格;

B期刊:考虑与内容和协调,而且各期图案、色彩既要相似还有有区别。刊名样式应该醒目、大方和富有个性,一般有手绘体、和植字体等。年份和卷期的定位设计是期刊封面特有的;期刊封面的视觉冲击力一定要强,不但要精美,还要能体现期刊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腰封设计,宣传文字一定要简明,一语中的,与封面色彩协调,补充作用; 3)环衬、衬页、扉页和插页设计:一是体现自身结构特点;二是发挥补充作用,主次有别;三是应该能与封面护封一起与图书的整体形象保持和谐一致的效果。4)广告插页设计:符合广告法、得广告商认可,能吸引读者;

5)函套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印刷、加工工艺选择外,还表现其形状与其相匹配的配饰上。

2.要求:1)社科类:理性。着意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主题思想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

2)文学类:多姿多彩,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

3)科技类:力求严谨、大方、简练,取得生动而,明晰的视觉效果; 4)艺术类:形与质高度和谐;

5)少儿类:从青少年心理出发,结合书刊内容来设计,力求生动活泼;

6)古籍类:历史感、丰厚感。古朴、典雅;7)辞书类:深博、厚重、简约。

(三)手段1.艺术手段:运用形象、图案、文字、文饰等要素,以写实或写意手法; 2.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讹误女子、图形、图像进行处理;

3.材料与印刷工艺手段:使用特种纸张、纸板、织物等材料,以上光、覆膜等工艺。

三、书刊表面设计

(一)材料类别及选择

1.按用途分:1)封面环衬类:铜版纸、胶版纸、彩色书面纸、布纹纸、米卡纸、玻璃卡纸等;

2)封壳类:棉、麻、丝化纤物,封面纸板、中缝卡纸、瓦楞纸,PVC塑料及涂塑纸; 3)烫印类:电化铝箔、各色粉箔等;4)其他材料:圆轴、丝带等。2.按材质分:1)织物材料:棉织物、麻织物、丝织物、化纤织物;

2)特种纸张:丝光铜版纸、轻质纸系列、幻彩系列、花纹纸、其他(彩色双胶纸等);

3)塑料:软塑料、硬塑料、泡沫塑料等。在儿童读物类中使用较多。

(二)表面整饰加工工艺

1.上光工艺:涂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印刷品的光泽度、防水性、耐光性、色彩耐久性都得改善;

1)热固化:过油、印光;2)紫外线固化:VU,稍稍隆起。

2.覆膜工艺:光膜,亚光膜;

3.压痕工艺:形成凹凸立体状图形或轮廓1)凹凸压痕,2)浮雕压痕。

4.特种印刷工艺:用其他材料。烫印,在木板、织物上用金色等粉箔,加热印上书名或图案等。

此外还有立体印刷、浮凸印刷等。

(三)表面整饰加工方案设计 1.对书刊内容市场需求的考虑;2.对材料与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属性的考虑;3.对生产成本的考虑。

第三节

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和要求

一、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清晰性,(二)易读性,(三)和谐性。

二、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

(一)对称与均衡,(二)比例与尺度,(三)对比与调和,(四)节奏与韵律,(五)变化与统一。

三、版式设计的要素

(一)版心:版心的宽度好高度,制约着版面字数的多少。

(二)版面空白:间空和周空。有便于读者阅读的实用效果和增加版面美感的艺术效果。恰当合理。

(三)印刷字形态:1.印刷字的规格:

1)字级:从6~100级(1.5~25毫米),分成30个级别。字级大,造成冲击感;小,造成连续吸引感。

2)字体:基本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4种;变体有宋三体/秀丽体等,艺术体有隶书/魏碑等.2.不同印刷字体选用:书刊须根据不同情况、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选用合适的字体字级。

(四)版面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由于一些软件统计字数未考虑空白,转换时要增加15%~20%。

(五)图文排式:横排:文字自左向右,竖排:文字自右向左。表格一般不宜分割。

(六)图表位置:既活泼大方又方便阅读。

四、版面构图手法

(一)对称构图法:相对的;

(二)均衡构图法:字体黑白对比不宜相差过大;图的线条力求与文字相适应,版面布局力求均衡;

(三)运动构图法:通过构图的安排,给人以动感,往往需打破某些平衡;

(四)黄金分割法:0.618法,应妥善处理图片与周围文字块的对比分布,图问在色调上也应协调;

(五)对比构图法:1版面不同区间有强烈黑白对比,2排版密度形成强烈对比,3图文区和空白区强烈对比;

(六)等分构图法: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此外还有斜面/不等分/连续/立体交叉构图法等。

五、期刊版式设计的总体特点 1.多样性:图书正文各个部分版式设计应该是全书一致的,二期刊各个栏目甚至一个栏目种的各篇作品,在字级、字体、间空等方面都可以有所变化;

2.统一性:期刊版式设计也有相对统一之处,如版心规格全刊统一;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署名位置、工作单位须统一。版式样本中应该包括:文章名称、各级标题字体、字级、所处版面位置,作者姓名位置、主体文字字级等。

第四节

版心规格设计

一、版心大小的设计

版心尺寸大小与周空大小互相制约。应根据书刊性质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全部页面版心必须大小一致。

二、版心位置的设计

版心在版面上的位置是上下左右均居中。设计订口应考虑订缝需占用的空间。

一般书刊在版面上位置是左右居中略偏下,即天头略大于地脚(1.4:1),也有天头或翻口出血的。

三、版心字数的设计

(一)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的关系

字数=版心宽度/(0.25·文字字级数)反之:版心宽度=0.25·文字字级数·字数;

(二)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行数=(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级数)÷(0.25·文字字级数+0.25·行距级数)+1

(三)字间距与行距的计算:系统会自动计算安排好所需的字间距和行距,无需人工计算。

(四)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的关系 总字数÷版面字数,可估算出正文页面数,加上前言、目录、附录等,即为该书刊总页面数。应注意的是:图书某些部件如前言、目录。正文必须另页起排,全书最后一页可能是空白页,计算总页面数时应考虑这些空白页。

采用胶版纸书刊,其书脊宽度公式为: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毫米·纸张定量·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刊,其书脊宽度公式为:轻质纸书脊宽度≈(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定数/1000)

(五)字间距和行距选择

1.宽行行距:宽行行距为字高的2/3~7/8,多用于经典著作和休闲类、艺术类、少儿类图书,2.标准行距:标准行距为字高的1/2,多用于普通读物;

3.密行行距:密行行距小于或等于字高的1/3。一边用于小开本书和工具书。图书行距应全书一致。期刊行距按基本均匀一致的原则作适当调整。书刊版面图与文、表与文之间行距有时可作适当调整。

第五节

图书文字版式设计

一、正文版式设计

(一)主体文字版式设计:1.分割版心形成的版面及其选用:

1)单栏版面,也称通栏。相应字级不般不小于15级,否则易疲劳;

2)双栏版面:字级可相对变小,也使版心获得了尽可能对的图文容纳量。工具书多用双栏。3)多栏版面:三块或以上。为解决图书开本相对较大、而用字级又相对较小的问题。

2.字体的选用:正文一般选用15级字。开本较大的图书、儿童读物和小学教材可用17级,双栏工具书多用13级,多栏可用11级。

(二)标题版式设计:

1.字体字级:1)一般图书标题所用字体,以黑、标宋、宋体、楷体、仿宋为主; 2)字级与正文文字对比不易过于强烈;

3)遵循“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原则,切忌大小失序。2.标题序号:1)可采用第x篇,第x章等明确表示。

2)序号大小依次为:“

一、”、“

(一)”、“1.”“(1)”、“1)”、“①”、“A”、“a”等。

3)另罗马数字要放在汉字数字之后,字母之前,而在阿拉伯数字前后均可,只要全书统一; 4)也可自己设计,如§

1、§1.1,末尾一个数字后空一字。序号字级字体应与标题相同。3.标题位置:居左、居右、居中。对于字数较少的居中标题,为了不显的紧逼局促,除每个字本身具有的字间距外,必须再适当增加间空,5字以上长度为版心1/2的可不加。

4.标题占行:在版心中占不止一行。一般来讲:以及标题,最多可占一面行数的1/3;二级标题,可占2~3行,三级1~2行,四级可占1行,也可不占行(可接后面文字)。标题一经设定,全书必须一致;只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减1行,以免过于稀疏。

5.标题转行:标题长度超过版心3/4时,应转行。有转行齐左,转行齐肩、转行居中等。虚词不转作次行第一字。

(三)引文版式设计:1.短句引文: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版式;2.大段引文:不同字体如楷体,或另起一段,每行首、行尾缩2字,以使因为清晰。诗歌不分行时加“/”。

(四)注文版式设计

1.夹注:括号起来,直接插主体文字相应位置,一般多采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级,字体也可区别。有时也可采取与主体相同的字级、字体;

2.段后注:古籍类图书。需另段起排,字体比主体文字小,还需对应主体文字一定样式注码表明对应关系;如①、[1]等。

3.脚注:与段后注大体相同。因其处页下故称,还需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线; 4.章后注和篇后注:多见于分篇、分章图书。注码多采用拼合码; 5.书后注:全书注集中在一起列出,统一编序码,与段后注大体相同。

二、书眉版式设计:1.一般双码面书眉为上一级标题,单码面为下一级标题。辞书则列出起讫字词;

2.页码可设为书眉内容,位置一般靠近翻口,辞书页码位置可居中或靠近订口;

3.书眉用字的字级须小于正文,而字体可酌选;文字过多须删节; 4.书眉与版心第一行文字的分隔线称书眉线,其长度≤版心宽度; 5.书眉文字文治,通常有居中或靠近翻口两种,有时也设计在翻口处竖排,还有“下书眉”。

三、页码版式设计:

1.明码:横排的使用阿拉伯数字,字体常用白体、黑体、罗马体等。位置可设在地脚或天头靠近翻口处,若开本大,也可设在天头地脚居中位置,某些辞书页码也设置在天头地脚靠近订口处。

竖排的明码一般用汉字数字,字体可按与主体文字和谐的标准选择,页码位置一般设在翻口上。有些竖排本仿照横排本将页码靠近翻口处,如此,使用汉字或阿拉伯数字均可,注意规范:若用阿拉伯数字,数列不能垂直排列,数字也不可横卧;若用汉字,则只要数字不横卧,垂直水平排皆可。

2.暗码:没标出但应该分配页码。即暗码前后的明码版面序号是非连续的。暗码适用范围通常是辑封、篇章页、另页编排时必须留的空白面。

若图书页码设在天头,那么其中每章/篇文章开头第一面,一般也宜用暗码。

印有各种图形图像的插页,若是单页型书页,采用暗码或明码均可,若是集合型,则需用明码。

暗码不同于空码,空码是不存在的页码,即不需编列的页码,如环衬、附/主书名页、题词页等插页,有些书最后增加的空白书页也须用空码;夹在书刊中的单页形插页,有时也可采用空码。

四、辅文版式设计:

(一)目录:

1.收录标题数量:一般不超过三级为宜,特殊情况下可收至四级甚至五级; 2.目录的字体字级:

1)一般是第一层次的字级大些,逐层减小,也可一律用同字级;

2)字体须“由重到轻”,如一级用黑体,二级可用宋体或楷体,三级用仿宋体。

3)选用字级时以正文主体文字字级为最小,其上各级标题的字级适当相应递增。相邻级别标题可用同级而字体轻重有别的方式;选用相同字级时,一级黑体,其他用宋体、楷体、仿宋体。一级标题顶格,之下每低一级缩进1~2字排;页码所用字体字级应全部自成一体,用数字或加括号皆可。

3.目录著录项目的位置:标题、页码、作者等。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标题与页码间用„;标题太长的,标与页之间不用三连点,而用“/”隔开;字数较少的二三级标题,可作接排处理,中间用“/”隔开;同时在标题对应的页码之间空1~2字,标题需转行的,转后需缩进一字。

(二)前言、序和后记等版式设计:前言、序和后记等用字字级字级可与正文同,也可不同,但不宜小于正文。版心规格可适当变化,一般是通过增大翻口和订口的宽度来缩小版心的宽度,使其明显区别于正文,但此设计须在其较短、甚至不足一面的情况下使用。

(三)附录版式设计:应区别于正文。字级一般小于正文。若附录文字性质与正文同,字级可与正文同。某些可以排成多栏;参考文献的字级字体可自行设计,一般以与正文有所区别为宜。

第七节 书刊表格和图片的版式设计

一、表格文版式设计

(一)表格的特点: 1.尺寸大小受版心规格的限制,一般不超过版心; 2.表内文字的大小应与正文主体文字协调,通常应小于正文主体文字; 3.表格的风格、规格应力求统一。

(二)表格的结构:表题、表头、表身、表注等。表头与表身外框的线统称表框线,上面一根称顶线,下面一根称底线,侧面两跟称墙线。

1.表题:由表序和表名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在表的上面,也可在下,标题的字体要小于正文字体而大于表内文字,以示区别。有两种排法:

1)整体居中,“表”字与序号之间空半字,序号与表名之间加一字空;

2)表名居中,表序部分齐左和距左墙线两个字排,不论哪种排法,须在同一书刊内保持一致。

只有表名的表题,应一表格宽为基准左右居中排列;

只有表序的,距左墙线两字或左右居中排,表字与序号空一字。

2.表头:一般由各栏头组成,分为项目栏头(表首)、数据栏头和备份栏头三部分,有单层/多层。

1)单层表头高度应≥表身中行的高度;多层表头中每层的高度也应≥表身中行的高度; 2)表头中的文字应在单元格内排匀,字与线之间尽量留一定间空(≥1/3字);

3)表头中的文字若须转行,而其总字数为奇数示,下行应少排一个字,但应与上行同宽; 4)表头栏过窄时,文字可改为竖排,不同的字数要尽量排得高低均衡。

3.表身:横向称行,竖向称栏。表身左第一栏称“项目栏”或竖表头、品名栏; 中间—“数据栏”,主体栏;最右一栏称“备注栏”。1)项目栏尽量使各行两端对齐,转行的排式与表头同;

2)数据栏中的文字可居中或左齐排,如有数字,应个位数对齐或小数点对齐排; 3)表身栏宽应根据表头或表身内文字多少以及版心尺寸大小而定。

4.表注:一般排在底线下,或表格最后一行的备注栏内。前加“注:”,“附注:”等,各项应该序号。

(三)表格的形态样式:1.全线表、2.省线表、3.无线表、4.挂线表。

(四)表格的排式:竖排、卧排、合面排。

二、图片版式设计:

(一)图片质量鉴别:彩色/黑白照片、须图像清晰、层次感强、饱和度好等。

(二)图片规格及技术处理:

1.图片规格及其制约因素:幅面面积。表现在清晰程度上; 2.图片规格的技术处理:放缩;

3.注意事项:1.不能有任何折痕、划痕或其他痕迹;2.原图不能裁切; 3.对带有文字的图形须对文字左必须缩放处理并合成后在进行技术处理。

(三)图片版面位置的设计

1.串文图1)适用串文图的版面:a普通式:图片宽<版心2/3时,用串文图;

b在紧密式版面中,图片要尽量用串文;c松散式:仅当图片规格非常小时,才在图片旁串文。

2)串文图设计要求:图文间留不小于一字的空白;公式尽量排成通栏;

若只有一幅图,应按“先外后内”顺序确定位置。

有两幅图,应对角交叉排;若有三幅图,应三角交叉排;尽量避免把串文图排在版心四角。2.通栏图:图片大于版心宽2/3时,可用。图片要排在已提到文字之后,不能插在一段文字中间,以免影响阅读。最好是居中偏上一些,不宜排在版首或版末。3.跨栏图:适用于双栏或多栏版面;

4.超版心图:若图占掉了页码或书名,可不排。图片边沿距切口应不小于5毫米;也有有意设计的应排在靠近切口的上角或下角处。

5超版面图:出血图。视面放大,便于欣赏。图片一般超出切口3毫米。

(五)图文合成的样式:1.文主图辅,2图文并重,3图主文辅。

第五章 书刊校对业务(一)

第一节

校对工作的规范和程序

一、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一)责任校对制度:可实行责任校对与集体校对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由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专长的校对人员分别进行不同校次的校对,由责校承担文字技术整理、监督坚持各校次质量和通读检查等工作;

(二)三校一读制度: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书刊才能付印;重点书刊、工具书等,应增加校次;终校必须由出版社具有中级以上具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二、校对工作的操作工序:

(一)基本操作工序: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各个环节。

1.誊样:又称过红、过录,是在结束对一种书刊某此校样的校对之前,将几份校样上确认需作的改动誊抄至一份校样上;一般由责编负责,但责校必须复核检查,有些出版社由责校誊样;

2.核红:又称对红、复红,指检查核对谦词校样上色笔批改处在后此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未改或错改处。分:校次间核红和付印清样核红两种:

1)校次间核红:将排版单位改样后打出新校样与退交改样的前校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三校核。

2)付印清样核红:将排版单位根据付印样改样后打出的新校样与付印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专人先核对一次,再由责校复核一次,最后交责编、复审者和终审人员审查认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若付印样存在捅行、捅版情况,对付印清样不能仅仅核对改动之处,还要对牵连到的相关字、行、面作全面核对; 第二,若发现应改未改或不应改而改的地方,必须在上下各三行中检查一遍,以免改错地方; 第三,若页码或版面有变动,应检查目录、书眉、索引中是否已做相应改动; 第四,有时付印样无错,但由于计算机运行中发生错误而出现差错,发现一处应作全面检查。3.对片:按付印清样输出的胶片,必须与付印清样核对一次。方法是将清样放在下层,胶片放上面,对齐后逐行、逐段比照两者能否完全套准。

(二)一般操作模式 1.基本模式:初校-改样-核红+二校+誊样-改样-核红+三校+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2.连校模式:初校-二校-三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3.分校模式:初校-二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三校-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4.人机结合模式:(本章第四节)

三、校对符号:分图像复制用校对符号(主要用于美术编辑、印刷人员)和文字校对符号(文字校对和编辑)

第二节

校对人员的职责

一、校对人员的共同职责:即两个基本职责是:

1.忠于原稿,依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消灭排版上的一切错误,包括文字图表符号公式等错误以及格式错误;

2.发现原稿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或不妥之处,用铅笔在空白处提出疑问或填单,请编辑解决。

二、各校次人员职责(两个基本职责以下简称一职、二职)

(一)初校职责: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第一职责,做到灭错率在规定值之内,同时兼顾第二个基本职责;

(二)二校职责:依据原稿核校,完成一职,消灭初校遗留,并核对改处是否正确,同时兼顾二职;

(三)三校职责: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一职,消灭初、二校可能遗留的错误,同时兼顾二职;

(四)通读职责:脱离原稿通读、检查校样,完成一职,努力完成二职;要消灭校对过程(誊样、校次间核红)各种错误(包括格式、图表与文注不符等),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政治性、思想性差错以及科学文化上的知识性差错,似是而非的病句与其他语法错误,人名、地名、书刊等前后统一。

三、责任校对的职责:参与各校次校对,进行文字技术整理,检查校改质量,通读付印样。

第五章 书刊校对业务

(二)第三节 文字技术整理

一、作用:以使整部校样在退改前和付印前达到体例上的一致,从而进一步保证书刊成品质量。

1.弥补版式设计人员的疏漏,2.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3.保持多人校对时的体例统一。

二、要求:

(一)核对相关文字:1.核对主要标志文字,2.核对目录,3.核对书眉,“双高单低;

(二)检查版面格式:1.核对图文格式和位置,2.检查标题体系,3.坚持引文、注文,4.通观全部校样,检查版面;

(三)处理标题:1.密排题:不加空。

应注意下列问题:1)长标题排得是否合适,2)标题的字体自己是否与原稿标注相符,3)整个标题所居的位置是否合适,四周留的空白是否匀称; 2.疏排题:居中排的间空,一般两字间空两个字距离,三字空一字。。3.装饰题:注意花边是否一致,有无近似花边混入和不规范排列等; 4.单行题:注意原稿批注,并注意字体字级等;

5.多行题:主副比例是否合适,不让人名/国名等转行,行距是否适当;

6.图解题:注意构图是否可惜,是否与前后文字一致等。

(四)检查图片:图前文字最好成一段落。否则应将行末有标点的字行截断,要让图和图注随不在同一页面上但在同一视觉范围内;合和图不能拆开,不论横竖都得排成双跨单的形式;竖排的合和图要跨面居中排;不占页码的彩色插页,要注明插在第几面与第几面之间。

(五)整理表格:1.改设折栏表和叠栏表,2.更换表格格式,3.表格跨面或接排:和合或续表;

(六)检查复核改校之处,(七)检查页面的下转上接之处。

第四节 电子原稿排版的校对

一、由电子原稿换成的排版校样:1.对原稿进行加工整理,转换发排,2.转换后再加工整理。

二、激光照排校样的常见差错:

(一)文字输入差错:1.拆字有误导致别字;

2.击键失误导致别字(临键、对称键、手指未到位,选序,多击键等); 3.误看原稿:错分字、错合字、草字误判、形似字误判;

4.多字漏字与颠倒字,5.造字差错(比划模糊、原稿错,计算机造字文件错)。

(二)排版操作差错:1.版面文字重复,2.出现多余符号,3.漏行、漏段,4.邻行、邻位错改,5.转页差错,6.格式前对后错,7.出现背题,8转行不符合要求,9字体错误,10字母混淆。

(三)计算机系统引起的差错:1.系统不兼容或感染病毒导致出错,2.简化字繁体字转换差错,3.表格续排差错;

三、校对软件的运用:

(一)优点:1.范围广、查错率高,2.速度快、功能多,3.开放性能好。

(二)缺点:死板,有时易制造麻烦,适用于一般普及类书刊。

(三)黑马校对软件的操作;

四、人机结合的校对模式:

(一)纸质:人工初校+文字技术整理+誊样-改样-人工核红-计算机二校-人工通读-改样-付印清样人工核红-付印。

(二)电子:1.流程:计算机初校-人工二校+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人工核红-计算机三校-人工通读-改样-付印清样人工核红-付印。

2.特点:1)操作过程无纸化,2)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3)通读成为主要校对手段,4)文字技术整理难度加大。

第六章 书刊印刷

(一)第一节

概述

一、书刊印刷的概念:

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和过程。书刊印刷:根据作品原稿制作版面,用印刷技术把印刷的产物加工制成图书期刊的过程。

二、书刊印刷用语:

(一)计量单位方面的:印张、色令、令、方、定量、令重等。1.印张及其与书页数量的折算:

印张:全张纸幅面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一个印张;

一个印张折合的书页面数=书页开数; 书页数=1/2开数。

折算系数=开数倒数*2 书页数=印张数÷开本折算系数

如果某书刊印张数为非整数,而其书页数为奇数,一般就应缩减1页或增加1页空白页。但纸张费用占成本50%时不宜。

2.色令:平版印刷的基本计量单位,常用于计算印刷工价,如35元/色令; 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便为1色令。

1000张对开纸单面印1次为1色令,又称“对开色令”或“对开千印”;

所以,1印张=2/1000色令=0.002色令。

1)书心: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令数=当册印张数*印数/1000;

书心色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 *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2)封面:封面用纸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带入公式:

封面色令数=印数/(封面纸开数*500)* 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3.令和方:500张纸=1令,1张纸为2方;

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

方与令关系是:数值一致,按印张数可以直接得到用纸方式,如16印张用纸就16方。

4.定量和令重:定量俗称“克重”,是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以“克/米的平方”表示,纸定量为25~250克/米的平方,超过的称“纸板”。令重是1令全张纸的质量,以“千克”表示。

(二)彩色印刷的常用专业用语:

1.加色法实际上是能量的叠加,所以越加越亮: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

2.减色法:能量不断减少,越来越暗:黄+品红=红;黄+青=绿;品红+青=蓝;黄+品红+青=黑。

3.阶调(图像整体和布局的眼神深浅明暗变化状况)和密度(物体吸收光多少的视觉特性量度)

4.亮调、暗调和中间调;5.极高光、反差和层次;6.网点;7.网线数;8.网线角度;9.灰色平衡;

10.油墨叠印(油墨叠合时承印物的受墨状态)和四色胶印(黄、品红、青、黑四分色版叠加套印)。

第二节

书刊印前制作

一、图文输入:

图像扫描输入是输入图像的主要方式:步骤有,准备、定位、激活、选择方式、选定区域、设置分辨率和尺寸,阶调调整、颜色校正和清晰度调整、去网、扫描图像。

(一)分辨率的确定:太低——马赛克,太高出现不必要的细节。

分辨率=图像的加网线数*缩放倍率*2

(二)色阶调整:1.白场、黑场定标;2.层次调整,应注意如下原则:

1)层次调整须在白场、黑场定标完成后进行;2)合理分配高、中、低层次是相互牵制的,突出某一层次,其余部分必受影响;3)要保证黄、品红、青三色版的阶调平衡。

(三)颜色校正:彩色复制过程是色分解、色传递、色组合的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 1.须在色阶调整后,2.参考点应选在颜色鲜艳区域;3.若采用三原色曲线进行校正,须保证灰平衡基础上进行;4.准确程度以显示屏为参考,以颜色网点配比为依据。

(四)清晰度强调:包括1.图像层次对景物细小质点的分辨率;2.图像相邻细部的阶调层次密度差别;3.形成图像网点的边缘虚实情况。

二、图文编辑

(一)印刷设计稿:1.作用:1)标明书刊成品尺寸好制版尺寸;2)标明图形、图像的状态; 3)标明图形、文字的颜色;4)提供整个版面的图文排式。

2.应注意问题:1)文字尤其是细小文字,应避免用多色套印;2)尽量避免用细小的反白文字;

3)细小的文字应避免叠印在深色的背景上;4)细小文字应避免用太细的字体;5)细小文字应避使用金墨、银墨印制;6)尽可能采用叠印方式在底色上印,而不用在底色板上挖空的方式。

(二)计算机组版:1.软件选用--国内常用:Adobe公司的PageMaker和北大方正的飞腾软件。

2.版面处理:“先底层,后上层;先主体,后零星”的原则;

3.排大版:也称“拼上机版”,每个页面必须准确位于一定的对应位置上。

优点有:1)提高自动化程度,2)提高拼版精度,3)提高效率,4)降低成本,5)提高产品稳定性。

三、图文输出

(一)陷印技术的运用:陷印技术又“补漏白”,用计算机软件弥补实际生产过程中色版套叠误差。

漏白即印刷品圆盘边缘的一侧露出白色。补漏白的基本原则是:对有两种颜色交接的节目是否需要进行陷印作出判断,并根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具体情况,选择觉得是将前景色(背景色)边界略为收缩或扩张的程度。

(二)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片常见失误:1.字符有误,2.文字、图形失真,3.断线,4.版面内容不全,5.划片,6.胶片密度不足,7.胶片灰雾度过大。

第六章 书刊印刷

(二)第三节

书刊的印刷

一、平版印刷的工艺原理:

1.印版先与水锟接触,亲水的空白部分附有一层水层;2.印版与墨锟接触,图文部分被涂上油墨。3.印版图文部分油墨先转移到橡皮滚筒表面的橡皮布上;4.橡皮滚筒与承印物接触,印上图文。

色彩运用三原色原理叠加在同一纸上进行数次印刷后才形成。还要运用网点呈色原理,通过引入网点使印刷品上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产生变化。

二、影响印刷品颜色鲜艳程度的因素

(一)纸张因素:1.纸张的白度、光泽度影响鲜艳与否;2.纸张吸收性的大小影响颜色饱和度;

(二)油墨因素:1.三原色油墨的颜色特性会直接影响印刷品颜色鲜艳的程度,应选用色彩鲜艳的;

(三)墨层厚度因素:偏薄-画面灰淡,偏后-颜色沉闷、层次不清;

(四)色序因素:后一色效率高于前一色,把主色安排在最后;

(五)网点扩大因素:扩大得小,纸张反射就多,亮度增大。

三、平版印刷机的分类和用途

(一)单面单色平版印刷机:三个滚筒,网点结实,适合印刷单色或双色的书刊封面等印刷品,印量极少时,可印正文。单色印刷机在多色叠印时效率不高;

(二)单面多色平版印刷机:

1.机组式三滚筒平版印刷机:网点结实,一次完成多色,效率高,适合印挂历、画册、封面等;

2.机组式五滚筒平版印刷机: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容易混色,适用同上.; 3.卫星式多色平版印刷机:占地面积小,套印准确,缺点式容易混色,适用于印彩色报纸;

(三)双面平版印刷机:“对滚式平版印刷机”双面印刷一次进行,适合一般书刊正文、彩色期刊、普通彩色画册等;

(四)不同输纸方式的平版印刷机:

1.单张纸:精度高、承印种类多、纸张浪费少,但速度慢,主要用于印刷精度高、印数不多的书刊封面等;

2.卷筒纸:一次通过,双面印刷速度比单张纸快,适合大印数的书刊正文。

四、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只要有已组成版面的电子文件就可直接印刷的印刷技术。

(一)特点:1.没有印版,2.可变信息,3.单件印刷成本较高。

(二)按需印刷:可以满足如下客户的要求: 1.按客户需求的印刷数量进行印刷,2.按照个性化要求进行印刷,3.按照客户需要的时间完成印刷。

第四节

书刊的装订

一、工艺流程:

(一)骑马订装:折页—配书帖和封面—订书—切书—检查包装;

(二)平装:有平订、无线胶背订等:折页—配书帖—订书—包本—烫背—切书—检查包装;

(三)精装: 1.书心加工:折页—粘套插页—配帖—订书—半成品检查—压平—涂黏合剂—裁切半成品—扒圆—起脊—涂黏合剂—粘丝带和堵头布—涂黏合剂—粘书背纱布和书脊纸;

2.书壳加工:计算规格—开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压平—自然干燥—烫印;

3.套合加工:涂中缝黏合剂—套壳—压槽定型—扫衬—压平—自然干燥—成品检查—包护封—套书盒—包装贴标志。

二、书页订联:印完的纸张加工成书心的过程;折页—订书。有骑马订、平装(锁线订、无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和精装(锁线订、无线胶背订、锁线胶背订好塑料线烫订)。

二、书刊装帧加工

(一)相关专业用语:1.与平装精装本均相关的:1)书心“毛书”,2)书封、书壳,3)书背、书脊(专指书背左右两条边缘),4)钢线(靠近书脊处压出的直线压痕)、书槽(书沟、沟槽、靠近书脊处压出的沟槽);2.仅与精装相关的:1)中腰:即编辑工作所说的书脊部位;2)中径:书壳封二封三间的距离;3)中缝:中径纸板与另外两块纸板之间的空隙;4)飘口:加工后,书壳超过书心切口的部分;5)堵头布;6)接面、整面;7)活套、死套。

(二)平装书的装帧加工:1.包本:选用合适胶粘剂,涂抹均匀,书脊平直,文字居中,封面与书心粘牢;2.烫背:无空泡、无褶皱、无变色、无破损;3.切书:歪斜控制,裁切无严重刀花、无连刀,无严重破头;

(三)精装图书装帧加工:1.书心造型:1)圆背加工,(反之方背)2)圆角加工,(反之方角)3)采用不同的堵头布。2.书壳造型:1)包角,2)圆角加工。

第五节

书刊的印刷费用

一、制版费用:包括输入输出费和晒上版费。

(一)输入输出费:1.文字录入排版费,2.图片输入费,3.图文编辑费,4.胶片输出费,5.打样费;

(二)晒上版费:按对开版以“”元/块“为单位技术。采用工艺不同,相应单价会有所不同。所以,计算单色印刷的晒上版费是,只要讲、将印刷乘以2,就可得出印版数量,彩色印刷的要乘上色数: 晒上版费=单价*单册印张数*2*印刷色数

二、印刷费用:一般指单张纸/卷筒纸印刷机印刷的费用。纸张超过普通规格时,单价要上浮。

1.色令制计价法:按总色令数多少计算,“元/令”,将总色令数乘以单价,即可得出印刷费用,书心+封面,期刊封面按实际算。

2.印张制计价法:按总印张多少计算,“元/印张”,先计算书心和封面的总印张数,然后*色数*单价,最后将书心费用好封面费用相加,公式如下:印刷费用=单价*单册印张数*印数*印数色数; 3.印版制计价法。

三、书刊装订及表面整饰加工费用

(一)装订费:装订费=(书心帖数+封面帖数+其他部件帖数)*单价*印数;

(二)表面整饰加工费:包括腹膜带费、热固化上光费、局部紫外线固化上光费、烫印费、压痕费等。一般按幅面大小计算;热固化上光参照印刷费计价方式按专色印刷费来计算。

第七章 音像制品出版(一)

第一节

音像制品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录放音是在1877年7月18日,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录下并重放了他自己朗诵的歌词和他的笑声。

一、音像制品的概念: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

二、类别:

(一)录音制品:记录声音,有盒式录音带、唱片、激光唱盘3种;

(二)录像制品:记录动作画面场景等,主要有盒式录像带、激光视盘2种。激光视盘又有LD(laser disc)、VCD(video-CD)、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等。

三、特点:

(一)内容上:具有视觉、听觉的冲击力,强烈的立体感,受大众喜爱;

(二)生产上:前期制作比书刊要高得多,而后期复制成本比书刊低得多;另作为前期生产成果的音像节目可以多次利用,实现多级开发效益;

(三)流通上:信息量大,载体小/轻/薄,便于运输、仓储、展示,可快捷分销至消费者;

(四)消费上:1.重复率高,2.品种多,3.具有趋同性。

第二节 国家关于音像制品管理的规定

一、实行分级、分部门管理: 1.分级: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负责本区内监管工作; 2.分部门:国务院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音像制品的出版、复制和进口工作;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和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共同组成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以下简称音像制品内容审核机构)主管全国音像制品内容的审核工作;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助前款所列部门负责有关音像制品的管理工作。

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属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二、关于音像制品制作的规定

1.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音像制品制作活动。

2.音像出版单位可以制作音像制品,也可按总署规定办法办理一定手续后与港、澳、台或国外、个人合作制作音像制品。

3.音像出版单位以外的单位要独立从事音像制品制作业务的音像制作单位,必须向省局提出申请,经省局批准并发给《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后,持证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4音像复制单位凭音像出版单位的委托书复制音像制品。音像复制单位接受委托时,应当要求委托单位提交有关证明文件。音像复制单位不得接受非音像出版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复制经营性的音像制品。音像复制单位不得自行复制、批发、零售音像制品。

三、关于音像制品出版的规定

1.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音像制品出版活动。

2.设立音像出版单位,申请人1)向省局申请;2)省局审核同意,报总署审批;3)总署审批后,向申请人办法《许可证》;4)申请人持许可证到工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3.图书出版社、报社、期刊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需出版配合本办出版物的音像制品,应向省局提出申请,由省局批准后向总署备案。获准后由省局配发版号和复制委托书,所出音像制品名称须与本出版物一致,并须与本版统一配套销售,不得单独定价销售。4.音像出版单位和经批准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音像制品的其他出版单位,不得委托为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制作音像制品,委托持有许可证的音像制作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与制作单位订立委托合同,订立合同时,应当出示许可证和委托书。

5.出版音像制品应当在音像制品及其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明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和版号、发行许可证号、出版时间、著作权人姓名等事项。出版进口的音像制品,还应标明进口批准文号。

四、关于音像制品进口的规定

1.音像出版单位可以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进口音像制品的出版业务。进口用于出版的音像制品,应当报文化部进行内部审查。根据国家版权局规定,音像出版单位进口音像制品,应将著作权贸易协议、原始著作权证明书、著作权授权书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由该中心对申请登记的文件进行审查和认证后,报国家版权局审批。

2.进口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报送文化部进行内容审查的样片原有名称和内容。

3.文化部在收到全部申办文件和材料后,组织音像制品内容审查委员会审查音像制品内容,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凡批准的,发给《音像制品发行许可证》。音像制品进口单位凭批准文件到海关办理母带进口手续。

4.进口单位不得擅自变更节目名称和增删内容。

5.进口单位应在出版后30日内将样品报文化部备案。在授权期内不得进口该音像制品成品。6.经文化部批准进口的音像制品,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未出版发行的,进口单位应报文化部备案并说明原因;决定终止进口的,由文化部撤销其进口批准文号。

五、关于“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规定

(一)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由国际唱片业协会提出,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6年采用。英文缩写为ISRC。

(二)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结构:由ISRC码和类别代码两部分组成。

ISRC 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项码/类别代码

1.国 家 码:由2个字符组成,中国――CN;

2.出版者码:出版者代码,由定长的3个字符组成。可从0-9或大写A-Z,(I、O除外)中选取。一般情况下,3个字符中至少要有1个是字母或数字;3.录制年码:由年份最后两位数字组成;

4.记 录 码:由4位数字(A型,节目数<10)或3位数字(B型,节目数>9)组成;

5.记录项码:由1位【A型取1位数字(0-9)】或2位数字【B型取2位数字(00-09)】组成,记录码和相应的记录项码长度之和恒为5位数字。

6.类别代码:载体代码(A或V)+分类代码(1~2个字符组成,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分类号)

(三)显示方式:装帧纸和片芯纸的限制位置,录像制品还须将该码显示在片头或其他重要画面上。

(四)编码实例:1.B型实例:ISRC CN-A05-87-317-00/A·J6《红楼梦——电视剧主题歌》; 2.A型实例:ISRC CN-C18-90-0009-1/V·J4《黄山风光集锦》; 3.节目录制时间不同的编码实例:ISRC CN-B32-89-1312-0/A·J8《单口相声选》(整体记录的编码)

ISRC CN-B32-89-1312-1,ISRC CN-B32-80-0010-4(年份不同)

第七章 音像制品出版(二)

第三节 音像制品编辑工作

一、音像制品编辑工作的基本要领:

(一)声像优化:在编辑工作中要使解说、配乐和画面编排的结合达到最佳状态,形成互补的音像效果;

(二)信息浓缩;

(三)全面综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要全盘统筹考虑,从整体上规划,样样兼顾。

二、音像制品的选题策划:

(一)选题种类:1.按来源分:原创性、开发性、引进性;2.按内容分:文化艺术类、学校教育类、社会教育类。

(二)选策要点:1.拓宽视野,力求创新,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3.抓住热点,开发衍生。

(三)选策过程:依据特点,周密调查,明确为各层次、类型消费者开发新品种;音像制品选题报告一般包括:策划该选题的基本思想,预期社效经效;节目名称,内容介绍,著作权情况,出版方式,出版类别和主创人员情况介绍;经费预算,资金来源,预计完成时间;发行对象和预计发行量。

三、音像制品的稿件组织特点:1.组稿内容多样化,2.编辑参与创作程度高,3.对作者要求高。

四、音像节目的审查评改要求:

(一)步

骤:1.稿本审查评改,2.母带审查,3.样品审查。

(二)方

式:又看又听,眼耳并用。

(三)需注意:1.充分重视文字稿本的审查评改,2.审查评改要全面,3.语言文字的把关,4.做好加工整理工作。

五、音像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编辑工作

1.制作音像节目设计人员、设备较多,一般需设立制作组,有的要拍外景,需建立摄制组,责编要及时做好与导演等主创人员、主要演员和其他参与者签订有关合同的工作; 2.责编要充分考虑哪些环节可能会发生哪些问题和影响,并在录制现场及时提出意见,以免节目编辑合成后因需返工而造成损失;有经验的责编往往能现场及时发现错误并提出改正; 3.责编要监督制作组按照审定的节目制作具体方案,在经费预算范围内组织拍摄制作,有较大变动或需要突破预算,须及时向上级作出专项报告;

4.责编要在音像素材编辑合成前,根据音像制品出版的需要,对每张光盘的容量、盒式录音带的分面、成套节目的分盘等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5.责编要参与节目制作最后阶段的音像素材编辑合成工作,进行试听、试看、校对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补救;

6.责编要提出音像制品彩封、包装、宣传的设计要求并提供所需的文字材料,填写彩封设计通知并交美术设计、宣传部门,填写印刷品印制申请单交有关部门安排印刷加工。编辑还要对音像制品封面包装、说明书、宣传材料上的文字等进行校核。

六、编辑过程中对相关材料的整理保管

(一)文字材料:节目著作权使用或转让合同,海外引进节目的原始著作权证明书;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如:编码分配单、审稿单,委托书、剧本、歌词、劳务合同等;

(二)录音、录像资料:原始母带,送审样带、成品样带;有保留价值的录音、录像素材等。

第四节 音像节目的编辑制作流程

一、音像节目的编辑制作:

(一)专业录音的种类:现场录音和录音棚录音2种;

过程:1.声音新华先由传声器转换成经过调制的音频电信号,由调音台放大和处理,再输入双声道录音机或多声道录音机里,由此得到多声道信号;

2.对已有双/多声道信号用调音台及混响器、延时器、激励器等声音信号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经过混合和编辑后,再输入到磁带和数字录音机里制成录有立体声信号的磁带或光盘。

目前数字音频工作站已被普遍采用,录音师面对显示器,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音频信息,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混录。

(二)录音技术设备:1.传声器,按元件分: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按方向分:无指向、心型、超心型、8字型等; 2.录音机:数字式、模拟式(退出历史舞台); 3.调音台,4.监听设备,5.辅助音响处理设备。

(三)流程:

1.前期准备:选题策划,直到稿件决定出版,将歌曲给选定歌手学唱;选人为歌曲伴奏写配器总谱;抄写分谱,分发给指挥、监听和器乐演奏员,进行正式录音的练习;

2.节目录音:1)录歌曲的节拍和小节编号;2)依次分轨录打击乐器/定音乐器及其他各种乐器,完成伴奏素材录制,要分轨作详细的记录;3)录歌手的演唱,反复多次,直到完成演唱的录制。

3.后期混录合成:1)录音师与监听合作,分轨对伴奏素材作素材作音色修饰,方向定位;再综合平衡歌声与伴奏,以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将多轨信号合并成左、右声道的两轨立体声

信号,录在磁带、光盘上。至此,单曲完成;2)多首编排即成母带,通过三审后,即可批量复制。

二、录像节目的编辑制作:

(一)录像的过程:1.摄像设备把被摄对象的光学图像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形成信号源; 2.把电信号通过电磁转换和模拟数字转换系统变成磁信号或数字信号,并记录在录像带等载体上;

3.声音有现场同步录和后期制作时配的。

(二)录像技术设备:分前、后期。前期需专业摄像机、录像机、现场录音设备及辅助拍摄设备,后期责需要编辑系统、视频特技机、录音机、字幕机、播放或复制录像的录像机和配套的监视器等。

1.摄像机:分3部分: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和电路系统;技术指标是灵敏度、分解力、信躁比;

2.录像机:记录、重放视频、音频信号。有模拟分量式、数字压缩分量式和数字分量式等多种。

3.编辑制作系统: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模拟信号只能用线性方式;数字的两种可用,但更多的采用非线性方式(数字视频工作站)。

(三)流程:

1.前期准备:选题策划,直到稿件决定出版,组建摄制组,明确分工。导演根据审定的分镜头剧本选景、选演员、道具服装和特技拍摄需要的设备等;

2.拍摄录像:主要由导演指挥完成。摄像师在导演指挥下,根据分镜头要求,用摄像机运用多技巧把拍摄的场景、演员表演等拍下来,并将信号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可能要多拍几次,注意用光。

3.后期编辑合成:1)导演、编辑、录像剪辑要先看素材,检查是否包括剧本全部内容,画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经分析后确定合成时的切入点和跳出点,安排镜头顺序,开始正式编辑;2)可安排节奏的起伏,但要准确自然流畅,以增强感染力;3)用字幕机把歌曲名、导演等打在片头、片尾;4)多首编排即成母带(盘),通过三审后,即可批量复制。

三、音像制品的包装设计和要求:一般包括录音(像)带的AB面盒、光盘表面图文,内装说明书、光盘塑料盒或外套纸盒的面封底封、彩印卡纸袋等,注意图文比例和字级

第五节 音像制品的复制加工

一、录音、录像带的复制加工:1.工作母带制作,2.子带复录,3.切割灌装,4.产品包装。

二、光盘的复制:80和120毫米的激光唱盘,120毫米的VCD、DVD,300毫米的LD,只读。

第八章 电子出版物出版(一)

第一节

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一、电子出版物的概念: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光、点、磁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其与纸质出版物对比,在信息记录方式、存储介质、读取方法上,完全不同;与互联网比,在复制方法和流通环节上不同。

二、电子出版物类别:1.按载体分:软盘、只读光盘类、集成电路卡、载有出版物内容的可刻录光盘类、硬磁盘类、磁介质光盘类和数据磁带等; 2.按对读者操作的反应情况分:单向类、交互类等;

3.按包含信息表现形式:文字类、图文类、图片类、声音类、图像类/动画类、图文声像并茂多媒体;

4.按用途分:计算机软件类、信息检索类、阅读类、素材类、教育类、游戏类等; 5.按传播媒体分:电子图书类、电子期刊类、电子报纸等。

三、主要载体:

(一)软盘:方便灵活,适合信息量较小的出版物。缺点是易坏,易被盗;

(二)只读光盘:1.普通(CD-ROM):120毫米-650兆;80毫米-200兆;信息量大,可大量生产,缺点是易刮伤,需配置CD-ROM才能阅读,易被盗取;

2.高密度(DVD-ROM):4种规格:单面单层为4.7吉,单面双层8.5吉,双面单层为9.4吉,双面双层18吉字节;超大信息量,播放质量高,易划伤,复制工艺较复杂,需配置驱动器才能阅读;

(三)可刻录光盘:1.普通(CD-R):单次写入式压缩光盘,记录方式一是凹坑,二是加热使染料型记录层发生变色记录,用于电子出版物大量复制。2.高密度(DVD-R):单次写入式数码多功能光盘,记录方式同CD-R相似,适合制作信息量超大且音频视频播放质量要求高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较少用于电子出版物大量复制。

(四)集成电路卡:“IC”卡,内置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容量一般为几十兆字节。有固定式和可调式。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易被非法复制,缺点是容量小,只能用于小型出版物,如游戏等。

四、特点:

(一)内在:1.存储信息量大,2.检索便捷,3.具备多媒体的表现方式,4.交互式结构可实现读者的参与,5.超链接设置拓展读者视野,6.可按需打印。

(二)外在:1.体积小,2.能长久保存,3.阅读方式与纸介质不同,4.复制成本低廉,5.版本更新灵活、方便、快速,6.发行渠道有所不同。

第二节

国家有关电子出版物的管理规定

一、关于制作的规定:

第九条 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电子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的单位实行备案制管理。第十条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经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设立后,应当在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备案,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

第十三条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可以接受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也可以将自行制作的作品交由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审定出版。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委托时,应当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制作合同。

第十四条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可以制作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委托未经备案的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制作电子出版物。

第十五条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出版单位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客户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应当将内容资料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制作。

二、关于出版的规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第十八条 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第二十一条 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申请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后,主办单位应当自收到批准决定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电子出版物出版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经登记后,持《电子出版物出版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不得超出规定的业务范围。

第二十六条 出版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书号;出版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刊号及国内统一刊号。

电子出版物的专用中国标准书号、专用中国标准刊号及国内统一刊号,只能用于出版与其出版物类型相对应的电子出版物,不得用于出版纸质图书和其他类型的出版物。电子出版物附属的使用手册,不得单独定价和另行销售。

同一内容,不同媒体、格式、版本的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应当分配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第二十七条 出版电子出版物,必须在电子出版物及其装帧纸的显著位置载明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书号、刊号及条码,出版日期、刊期,著作权人姓名以及其他有关事项。以版权贸易方式引进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还应当载明引进出版许可证号和著作权授权合同登记证号。

电子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三十三条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接受或者间接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著作权人授权出版电子出版物,应当将内容资料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批准取得引进出版许可证,并将著作权授权合同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登记取得登记证件,方可出版。新闻出版署应当自收到审核同意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机构合作出版电子出版物,应当将选题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批准,方可合作出版。

书刊等可出版配合本版出版物的电子出版物,但须申请,经省局审核后,报总署审批。

第八章 电子出版物出版(二)

第三节

对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的要求

一、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计算机:

(一)熟悉硬件和操作系统,(二)熟练运用相关的应用软件:1.计算机编程语言,2.工具软件:分为基础和专用。

(三)熟练利用局域网设施。

二、能设计体现电子出版物特色的框架结构:体现在脚本中。

(一)把握框架结构设计的内容:确定哪些功能及其使用场合,规划产品模块/层次,有树状/网状。

(二)进行框架结构的艺术创意设计:包括美术(界面元素、背景图片、文字版式、整体包装和宣传品创意设计)、动画、音响和音乐等。

(三)不断提高框架结构设计能力:国内此类人才少,精品不多,应做到: 1.大量阅读国内外优秀作品,借鉴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自己产品的主体和现有题材进行创作;

2.大胆采用信技术,努力创新而不生搬硬套;

3.扬长避短,在突出表现民族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4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把握“结构与创意为内容服务”原则,力求简洁明了,恰到好处。

三、熟悉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手段:

(一)硬件加密,(二)软件加密,(三)数据加密:1.密钥加密,2.授权控制。

第四节

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一、原创性的:

(一)选题策划:1.选题策划需考虑:1)市场需求、制作成本、销售方式、媒体表现方式; 2)制作者软硬件设备,人力财力,计算机升级趋势和多数用户计算机运行环境;3)载体形式。

2.选题总体方案策划:1)模块和层次的编制,2)多媒体设计,3)交互性设计,4)链接设计,5)功能设计,6)数据库的应用,7)文件名的规范编制,8)加密手段的选择确定。

(二)准备素材:1.素材收集,2.素材审查,3.素材加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的加工。

(三)设计界面:1.风格与选题内容一致,2.元素成套化,3.模块层次系列化,4.体现界面友好性。

(四)编辑集成:1.选择工具软件,2.创建模块和层次,3.创建播放、检索、计时等功能,4.试运行,检测编程效果并作必要修正,5.编制安装程序。

(五)检测质量:1.文图声、动画、影视,2.检测交互性、各种功能、数据库、运行环境、杀毒。

(六)审定发稿:三审制进行审核。责编在进行质量检测时,其实已做初审工作,可写意见报终审。

二、包装设计:

(一)包装方式:1.精装,用纸盒进行包装;2.简装:塑料盒、纸袋;

(二)包装设计的内容:

1.光盘表面须印有电子出版物名称、出版单位、日期,著作权人姓名、制作单位、中国标准书号。

2.塑料盒封面/底封:高于对光盘表面内容设计,除光盘表面须印有的外,还有印电子出版物条码;

3.说明书设计:安装使用方法,对计算机配置要求等,如同对小型图书的设计。

4.纸袋设计:卡纸制作,插入式翻盖;5.外包装盒设计:厚卡纸盒,要有创意,兼顾风格。

三、由纸介质书刊转为电子书的编辑制作

(一)准备数字文件:1.准备文字文件:1)利用计算机排版文件,2)光电扫描,3)重新输入;

2.准备图片文件:利用印刷版的电子分色图片文件,2)重新扫描。

(二)选用转换工具软件

1.适合计算机上阅读的电子书转换工具软件:一种适用于排版电子文件制作的电子书,一种适用于以页面扫描图片制作的电子书,如北京超星数字图书馆用的转换工具软件。2.适合便携式阅读设备阅读的电子书转换工具软件。

(三)数据转换:最多采用放在排版软件,方正即推出Apabi电子图书制作系统。将文件GB码转换成GBK码;转换成的电子书,页面版式与元印刷版可相同(如CEB),也可不同(如OEB格式)。

四、自投稿的审核:出版后的社会责任主要由出版单位承担。三审制。同时审读不同在于: 1.内容审核的范围扩大,从文字、图片扩展到声音、影像好动画; 2.审读方法不同,须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多种路径反复审核; 3.增加了功能的审核;4.要对附件进行审核。

五、国外电子出版物引进出版

(一)选题的选择:1.内容需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26、27条;2.有知识性、科学性或娱乐性;

3.技术上有先进性,考虑到广大用户当前好未来的软硬件配置情况;4.国家规定的必备文件齐全;

5.版税额及支付方式fuhe 本单位的支付能力。

(二)内容审核和注意事项:

1.审查隐含文件;2.要求提供全部文字脚本。

(三)汉化及其质量管理:

1.整体分析和策划,2.文字翻译,3.界面、选单、按钮、图标汉化; 4.配音汉化,5.编辑集成,6.汉化质量检测。

第五节

电子出版物的复制

一、检测原稿盘质量:复制单位介绍原稿盘时,先对其物理性能做仔细检查。

二、制作玻璃原版盘:1.将光刻胶均匀涂布在玻璃盘的一面,然后旋转工作台上由激光束扫描曝光;

2.将玻璃盘作显影、定影化学处理,使曝光处刻胶被腐蚀,形成凹槽,未曝光处刻胶留下,于是有了记录数据信息的光道,形成玻璃原版盘。

三、制作压模盘,四、复制商品盘,五、印刷盘面图文,六、检测产品质量,七、包装产品。

第九章 互联网出版

(一)第一节

互联网出版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一、与互联网出版相关的概念:

(一)互联网出版:网络出版。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或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客户端,使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与其他出版物区别:出版载体形式、物质生产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方式不同。

(二)互联网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经过选择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或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下载的作品。

(三)互联网出版单位:经总署好电信管理机构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二、互联网出版特点:1.产品数字化,2复制后置化,3.流通网络化,4.交易电子化,5.出版周期短,6.出版成本低,7.发行快捷化,8.信息交互化。

三、互联网出版的类别:互联网学术文献/游戏/教育/音像/出版。

第二节

国家关于互联网出版的管理规定

一、关于设立互联网出版单位的管理规定

1.国家对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 2.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经过批准。除必须符合关于出版单位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其设立除了报请总署批准外,还要持棕树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3.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具备国际联网的条件。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要征得接入单位统一,并办理国际联网登记手续。

二、关于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管理规定

1互联网出版物不得登载《出版管理条例》

26、27条规定禁止的内容;若发现有登载,应立即停止登载或发送,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省局报告,抄报总署。违反该项规定者,由省局或总署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撤销批准;

2.凡是涉及重大选题的,应当依照重大选题备案的规定,报总署备案,并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对于违法该项规定者,由省局或总署责令停载或发送未经备案的重大选题作品,予以警告,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撤销批准;

3.互联网出版单位应当在其网站主页上标明总署的批准文号,并在批准的范围内从事活动,违反的,予以警告并罚款;

4.互联网出版单位应当记录备份所登载或发送的作品内容及其时间,地址或者域名,记录备份要保存60日,并在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提供。违反的,由省级电信管理部门责令整个,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暂时关闭网站。

第三节

互联网出版的基本条件

一、取得信息服务经营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获准后办理有关手续,便取得此权利。

二、具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除一般企业有的经营管理、财会、情报资料等专业人员,还需具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复合型人才:出版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商务知识)和信息技术人员。

三、建立互联网出版网站

(一)做好网站规划和整体设计,(二)选择确定建立网站的方式:1.自主建站,2.服务外包;

四、开发网络出版平台:

(一)为网站配置不同的软件和硬件,(二)建立一套编辑出版工作系统;

五、取得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未出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获取: 1.向作者介绍我国有关著作权保护的规定,让其多了解人身权好财产权,并知道字级有权许可使用全部或部分权利;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与作者签订合同。

(二)出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获取:

1.本单位已出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获取:

1)出版社应做的:a若合同中已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出版单位可直接将该作品用于互联网出版,并依照合同约定付报酬;b若合同中没有,出版单位应与著作权人协商,要求追补授权与其订立合同并支付相应报酬。

2)期刊社应做的:在刊登文书时点出要约。a若已刊登作品的来搞时间在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约定之前,应征得作者同意,b若在约定之后,可直接用于互联网出版。2.其他单位出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获取:

1)调查相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情况,2)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六、拥有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两个来源如下:

1.已经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和提前公开发表的作品,要得到相应著作权人信息网络出版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

2.未正式出版或未公开发表的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技等方面作品。可与作者签订许可使用合同。

七、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与数字著作权保护体系。

1.充分重视信息网络安全,2.信息网络安全保护体系的构建,3.积极采用数字著作权保护技术。

如,方正公司推出“阿帕比网络出版整体解决方案”。

第九章 互联网出版

(二)第四节

互联网出版的编辑工作

一、选题策划

1.互联网出版的开发性、互动性强,意味着编辑人员在策划选题时,思路可以更广,对各种开发参与的形式和互动的内容以及精神文化领域各类素材的选用都可以有所考虑;

2.互联网容量大,只是在最大传输宽带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一次,编辑人员对选题内容信息的容量问题不必多加考虑,但要考虑控制最大传输宽带,以免用户堵塞不耐烦; 3.加密手段的选择确定,设计数字著作权保护体系的建设。

二、选题实施

互联网出版中的选题实施,在素材收集、设计界面、编辑集成、检测质量四个环节上,与电子出版物编辑制作同,但审核发稿环节异同并存:

1.同:互——完成制作并检测合格后,需按三审制对其整体状况再次进行审核,责编应写出审稿意见报请复审和终审。复审、终审者审核后退修,责编改后需再报请复审终审,批准后发稿;

2.异:1)互——发稿后,只要将完整在资料上传到本出版单位的网络发布服务器中,而不必专门刻录到光盘中;也不必附有供光盘标明印刷用的分色胶片。刻录光盘备份还是应当提倡的。

2)互——不用外包装,编辑人员没有对外包装提倡设计要求的任务。

三、读者反馈信息的收集管理:加强管理,密切关注。

四、网站建设策划:一般包括网站整体策划、频道与栏目策划、网络推广策划等。与其他出版活动策划比,不同如下:

1.整体策划非常重要;2.连续服务,不分昼夜假日;3.互动性强,4.商品交易方式:电子交易。

五、对编辑人员的特殊要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能熟练完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文件的加工处理,网页的制作、发布和管理,组织网站互动,如受众调查、论坛管理等。

第五节

互联网出版的流程与产品流通方式

一、互联网出版流程

(一)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编辑制作流程,同6个环节:选题策划、准备素材、设计界面、编辑集成、检测质量、审核发稿。除选题策划、审核发稿两个环节具体内容游戏不同,互联网出版物编辑制作流程其他各环节具体内容好关注要求,也与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基本相同。

(二)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与产品流通阶段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产品流通方式

(一)提供电子文件方式:制作压缩格式的数字化产品存在互联网网络发布服务器中,供读者通过相应的软件浏览阅读或下载。1.电子邮件方式,2.远程文件下载,3.交互订购。

(二)按需印刷:按读者需求,收费后印刷提供给读者。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三、互联网出版运行管理:

1.宏观管理:国际机关对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其目标是保证出版活动有序进行,出版活动的选题结构好内容质量满足国家发展总体目标要求,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波动;

内容包括:对互联网出版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好管理,对出版活动进行监管; 2.微观管理:互联网出版单位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内部管理和协调,内容包括:互联网出版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要求主要是适应互联网出版的特征好需要,根据国家宏观管理原则,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关注流程,对每环节职责、任务、目标、管理方式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定。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一)第一节 出版物的成本及其构成

一、各类出版物成本的异同

受出版物生产、管理和销售活动影响,各类出版物的生产工艺、管理形式和销售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各类出版物具体成本组合有所不同; 虽然出版物生产方式各有特点、不尽相同,但他们生产过程的各个基本工序在性质上去大致相同,因而发生的成本也具有相同的属性。

二、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一)直接成本:稿酬及校订费、租型费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费用、出版损失(废品报废净损失)、其他直接费用;

(二)间接成本:编录经费(如奖金和不能进入单一出版物品种成本的审稿费、绘图费等);

(三)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第二节 出版物的成本控制

一、直接成本控制

(一)选题策划和其他各项编辑工作的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从选题策划开始。最经济、全面的市场调用、最节省的会议费用和差旅费控制,把握市场趋势,构思优良的选题,避免成报废品,是选题策划阶段最重要的成本控制方向; 2.找准作者,审稿加工整理中审慎从事,发稿保证齐、清、定。

3.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浪费,不盲目追求豪华、精致,优先采用新工艺。

(二)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纸张费用在纸介质出版物的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纸张合理使用以适合读者需求为准绳,在管理方面,应做到:科学采购,在确保纸张质量的前提下追求低价;掌握市场供求动态,调整

采购策略,不受局部市场变化影响;加强库存包管,防止纸张霉变、残损;制定符合需求的库存,合理调配纸张用量,减少用纸零头在加工厂家的停留,科学合理的计算加放率,减少出残率。

(三)委托加工制作的成本控制

要做到:可用全张纸印刷机的,就不用对开印刷机;合理安排印件尺寸,减少零边;巧妙安排插页,合理确定装订方法;制版时可采用连晒、活版拼版制版等方式,不重复制版;一些印量少的出版物,可套印等等;

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要选用价格合适的材料,如果技术允许,尽量缩短录音、录像带的带长,吸收产品复制生产刚猛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等。

二、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

(一)一般原则: 1.首要原则:把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控制作为企业经管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日常工作范围,发动每个部门、员工参与管理;2.建立一个人人都节约、都算帐的管理机制;3.加强制度建设。

(二)财务部门加强监管:变事后控制为事中或事前控制。

(三)仓储物流管理成本的控制:强化分工负责制,由仓储部分负责库存实物,发行部门负责已发出但未确认实现销售收入的移动实务管理。

仓储部门须建立收货验收、发货检验、结存盘点的管理机制,并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 报废时,应经仓储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共同检验、核对后,由发行部门提出申请,履行手续后实施。合理选择发货包装方式和运输工具,加强对退货费用的控制。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二)第三节 本量利分析

一、原则、特点和作用

(一)成本费用、销售数量、利润之间的关系 利润=[出版物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单位成本费用-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二)原则:1.出版物的成本费用须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2.需假设计划生产的产品可以全部实行销售,3.假设一些变量的值,4.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5.讲销售数量视为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

(三)特点:1.分析和计算必须以许多假设为前提,2.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比如存在差异,3.具有较大的动态性。

(四)本量利分析作用:1.预测出版物的保本销售量,2.预测目标利润,3.根据目标利润确定出版物的定价和销售收入,4.制定定额和考核标准,5.作为经营决策、收支平衡控制和投入产出能力分析的依据。

二、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一)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性 1.变动成本特性:总额随该种出版物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例变化。

2.固定成本的特性: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不受该种出版物生产量变动的影响。3.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特性:

1)单位变动成本:当生产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2)单位固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减而向反比例方向变化,生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下降;

(二)变动成本项目 1.版税与印数稿酬:版税和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中的印数稿酬与生产量变动是同步增减变动的;一般认为,版税支付额是随生产量的增减而发生升降的;印数稿酬的支付是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根据生产数量计算的,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升降。2.租型费用:发行量越多,付费就越多。

3.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用:随生产量变化而增减;

4.印装费用:随生产量变化而增减;电子出版物若由加工企业提供材料,复制费可列入印装费。

(三)固定成本项目:1.相对固定的稿酬,2.制版费用,3.其他直接费用。

(四)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1.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性质:具有半变动、半固定的性质。

2.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分解:1)销售收入比例法:确定半变动、半固定成本费用在销售收入中占的比例,然后估算销售收入,得出半变动、半固定成本费用估算数,计入变动成本; 2)单位产量消耗定额法:确定单位产量的半变动、半固定成本费用消耗定额,然后代入某一出版物品种的估算产量,得出半变动、半固定成本费用估算数,计入变动成本;

(五)出版损失的性质:为了分析评价生产管理状况和主要失误原因而设置的成本项目。包括固变。

三、本量利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1.定价,2.发行折扣率,3.销售数量,4.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5.销售收入总额=单位销售收入*销售数量,6.单位销售税金=[定价*发行折扣率/(1+销项增值税率)*销项增值税率 — 该出版物进项增值税总额/生产数量]*(城市维护建设税率+教育附加率)7.销售税金总额=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8.变动成本总额:包括版税、租型费用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用、印张费用,及期间费用中应该计入变动成本的费用。

9.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生产数量

10.固定成本总额:包括基本稿酬、制版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及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应该计入固定成本的费用。

11.单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生产数量;

(二)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

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2.利润=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税金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3.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公式4)

(三)保本数量测算:实际就是利润=0。推出——

1.0=(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2.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四)保利分析:

1.目标利润测算: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2.目标销售量测算:

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

(五)目标成本测算

1.预测保本成本:设利润=0。

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推出:

2)保本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生产数量; 2.预测单位变动成本:根据公式4变换: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 3.预测固定成本总额:根据公式4变换: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生产数量-利润

(六)单位印张成本测算 1.预测单位印张变动成本

每印张变动成本=每种书刊的单位变动成本/每册印张数

2.预测单位印张固定成本

每印张固定成本=每种书刊的固定成本总额/(每册印张数*印数)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三)第四节 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与定价目标

一、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一)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影响出版物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只能以成本为最低界限; 2.利润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反映。价格高于成本,是出版物和一切商品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数量:相对而言,生产量大,单位固定成本越低;成本越低,越能给定价带来方便。

(三)市场需求:生产量多少,取决于市场需求。

(四)同类出版物价格状况:同类出版物,定价越低越有竞争力。

(五)消费者心理: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大小;

(六)品牌:物美价廉,薄利多销。

二、定价目标:出版单位制定定价策略的依据和出发点。

(一)销售目标:将大幅度增加产品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最直接的努力方向;

(二)品牌目标:浓厚的品牌意识,旨在为树立品牌服务;

(三)利润目标:以获取利润为努力方向,实际上定价的最终目标。

第五节 出版物定价的方法

一、成本定价法

(一)原理

1.成本是影响出版物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因为,单位销售收入=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所以,利润=[定价*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生产数量+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

有些成本项目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而有些成本项目则或者不含有增值税进项税额,或所含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

公式14: 定价=(G+PK)[1-I(T+W)]+(H+PB+L)(1+I)/PF(1+I)[1-R(T+W)]*(1+R)

G=可获得增值税抵扣税款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H=不能参与增值税抵扣税款的固定成本各项目之和; K=可获得增值税抵扣税款的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B=不参与增值税抵扣的单位变动成本各项目之和; P=预测生产总量; F=发行折扣率;

I=进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R=销项增值税适用税率;

T=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 W=教育费附加适用费用率; L=目标利润。

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可不用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剔出后公式如下:

公式14b: 定价=G+PK+(H+PB+L)(1+I)*(1+R)/PF(1+I)公式15:

定价=[(固定成本总额+利润)/销售数量+单位变动成本]/发行折扣率*[1+增值税率*(1+城+教)](二)步骤:

1.估计生产数量,2.测算各种变动成本项目和固定成本项目分类累计后,再把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按具体费用项目的性质分别加入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得出该出版物变动成本总额和固定成本总额; 3.设计发行折扣率;4.设定目标利润额;5.选定该出版物适用的税种及税率;6.计算,7.领导审核。

二、印张定价法:只适用于纸质出版物。

(一)原理:以一个印张作为定价标准来计算整册书刊正文价格,再加上其他部件价格后定书价。

公式16:定价=正文印张价格标准*正文印张数+封面价格+插页a*数量+„„插页n*数

(二)步骤:1.按清样计算正文印张数,2.确定正文印张价格标准,3.确定封面价格,4.计算插页,包括书名页、环衬、图片插页等的页数,5.确定插页价格标准,6.测算书刊的定价,7.将测算出的定价报有关部门和出版单位领导审核,作调整后,正式确定出版物定价。

三、其他定价法

(一)理解价值定价法,须做好三个环节:

1.by市场眼睛,确定出版物质量、销售服务、广告宣传等因素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由此形成的价值感觉,据此确定定价并估计此价格水平下所能达到的销售量; 2.根据销售量计算所需的生产量、投资额和出版物单位成本;

3.计算这样定价和成本下能否获得满意的利润,如有利润就生产;

(二)需求差别定价法种类:以出版物印次/地域/时间为基础的差别定价。

须三个条件:1.市场能够细分,2.在价格上获得优惠的哪些机构或个人,没有转手销售给未得优惠者的机会;3.不会因为销售价格的不同引起消费者不满,进而失去消费者。

(三)随行就市定价法:按行业的平均现行价格水平来定价。原因是:

1.行业平均价格具有合理性,可以保证自己获得与其他出版单位相近的利润; 2.在成本难以衡量的情况下,现行价格反映了实现全行业合理利润的集成智慧; 3.如另行定价,很难预料消费者的反应,风险较大; 4.按通行价格定价,损害行业协调性的力度最小。

第十一章 著作权贸易

第一节

著作权贸易概述

1.广义:各类作品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包括著作权的引进与输出。

2.狭义:专指涉外著作权贸易,即我国出版单位、著作权人、著作权代理机构等与海外出版机构、代理机构等,就著作权中某项或某几项财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所进行的交易活动。

一、著作权贸易的特点:

(一)贸易的客体不同:客体是无形的知识产权,可拆分成复制权(一次性印制权和重印权)与发行权组合成出版权,经常涉及的是翻译权、出版权和重印权;

(二)贸易方式不同:有转让和许可使用等不同贸易方式,合同阅读是否允许向第三方转让等;

(三)支付方式不同:以版税方式支付,卖方的收入与买方的经营效果相关;

(四)权利期限不同:通常是用期限的,财产权可一次性卖绝,但著作权保护期限一旦届满,作品便进入公有领域。

二、开展著作权贸易的法律前提:主要遵循《伯尔尼公约》四条基本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独立保护原则和最低保护原则。

三、著作权贸易的分类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

1.特点:1)不改变著作权归属,主体未改变;2)被许可人只能按照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的方式、地域范围好期限使用作品;3)被许可人取得的若是非专有使用权,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只有取得专有使用权的被许可人才有权因专有使用权受到侵害而主张权利;

2.形式:1)专有许可,2)非专有许可;

3.获得许可方式:可与作者或其继承人、代理人签订合同,也可与享有著作权境外出版机构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合同。

(二)著作权转让

1.特点:1)受让人通过合同取得某项权利的所有权,因而可以成为某项权利的主体,即著作权人;2)受让人不仅自己可以使用相应权利,还可转让第三方,并且无须取得原著作权人同意,因为受让人享有处分权;3)受侵害时,受让人能够对侵犯其权利的侵权行为人主张权利,包括提起侵权之诉;

2.种类:1)临时转让,2)永久转让;

四、著作权贸易与出版物对外贸易的区别 出版物对外贸易是有形财产贸易,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所进行的以图书、期刊等出版物的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出版贸易活动;而著作权贸易无形的某种著作权财产权利。

五、著作权贸易与对外合作出版的区别 出版物对外合作出版,是指我国出版单位同海外出版单位共同确定作品的选题,共享著作权,共同或按约定分工合作进行有关出版物的编辑、复制和发行,共同或按约定分别投资,共担风险,分享利益,著作权贸易与对外合作出版的区别在于进行著作权贸易时,买卖双方当事人仅以著作权中的某项或某些财产权利为客体进行贸易活动,卖方不参与买房对作品进行的翻译、改编、印刷复制、发行工作,不参与投资与经营等活动,出版所需的费用全部由买方承担。

六、西方出版业的相应经营活动

(一)直接的著作权转让或许可使用,(二)合作出版,(三)联合出版。

七、著作权代理:

(一)在国外的发展,(二)中国的著作权代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二节

著作权贸易的经营管理

一、概述:发达国家的出版社都从选题策划开始就考虑著作权贸易,统一策划,最大限度利用合理配置选题资源和著作权资源,力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我国目前是引进多,输出少。

二、经营:

(一)对引进选题的考虑:

1.选题的文化价值,2.作者的知名度(是否准确)和原作品市场状况(是否符合国人阅读习惯),3.原作品的出版时间,4.市场预测和经济预算(一是各种市场分析报告和统计数据,二是编辑人员自己抽样调查,三是出版社相关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眼光),5.出版社专业力量,6.专家的意见。

三、出版社著作权贸易管理

(一)原则:1.国家利益第一,2.两个效益统一,3.遵纪守法,4.平等互利、诚实守信。

(二)内容:1.同海外出版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业务联系;2.采集海外出版动态信息、出版物市场需求和著作权贸易信息,3.按本单位制度和要求,统一进行著作权贸易谈判和签订著作权贸易合同;4.按有关规定履行引进选题报批和合同审核登记手续;5.检查、督促和协调编辑、财务等有关部门履行已签订的合同;6.对商务信函和业务活动做好登记备案工作;7.对样书登记造册。

(三)流程:1.通信管理,2.样书管理,3.合同管理,4.结算和支付管理:版税预付金、定期版税;

(四)著作权贸易管理的计算机化。

第三节 著作权贸易的操作

一、著作权贸易信息的获取

(一)与海外出版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二)参加国际书展:1.法兰克福,2.伦敦,3.美国书展4.国际期刊展,5.我国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书展、台北书展,6.其他书展。

(三)借助于著作权代理机构,(四)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五)阅览出版物目录、行业报刊和相关网站

二、著作权贸易谈判

(一)著作权归属的确定,(二)谈判的前期准备:1.专业准备,2.语言准备,3.经济准备(要求取得的权利内容、总销量、估计定价),4.优劣势分析。

(三)谈判方式: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电话,互访,参加国际书展时当面进行。

(四)谈判策略:

1.卖方策略:1)兜售“期权”,2)拍卖竞价,3)突出畅销先例,4)结合广播影视作品,5)利用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2.买方策略:1)眼见为实,2)扬长避短,3)货比三家,4)避热就冷,5)果断出手。

三、合同及其履行

(一)合同的成立:经过双方正式签署,时间必须明确、完整,进行编号,加盖骑缝公章。每页签字,报省局审核登记。

(二)内容

1.关于著作权贸易合同内容的规定,2.一般内容:1)当事人身份,2)所涉及作品及其作者,3)著作权承诺,4)交易客体的性质和内容,5)经济条件,6)意识形态条款,7)违约责任,8)争议解决条款,9)合同有效性条款,10)相关权利和义务条款。

(三)履行:对买方来讲:1.尊重和保护作者的著作权,2.重合同、守信誉,3.及时支付预付金,4.在约定期限内开始发行,5.确认是否续约,6.妥善解决合同纠纷。

第三篇:总结出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

总结出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

广州老庄结构院通过工程实践和培训教学总结出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的一般经验如下,可供设计同仁参考(经验不具有绝对性,使用时请谨慎)。转载请注明出处。(1)逢角必布墙;(2)楼梯、电梯处必布墙;(3)6度、7度区剪力墙间距为6~8米;(4)8度区剪力墙间距为4~6米;(5)尽量多布置成L形、T形剪力墙;(6)尽量不用短肢剪力墙;(7)剪力墙尽量对直成线;(8)当剪力墙长度大于5米时,在刚度有富裕时可设置结构洞口;(9)6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8n(n为结构层数);(10)7度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0n(n为结构层数);(11)8度(0.2g)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3n(n为结构层数);(12)8度(0.3)区,剪力墙底部厚度约15n(n为结构层数);

第四篇:教学设计方案总标题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

教师行为 一.导入新课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读课题,理解:启示的意思,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此时这种方法的设计在于引发学生对上节课的回忆,同时,在无意识中诱导学生积累词汇。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回想,结合这一课内容,你能提炼出哪些关键词?

2、谁能选择其中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概内容?

1、快速阅读第十自然段,思考:作者得到了一个终身难忘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

2、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1、鲈鱼捕捞„„(关于事件的词语)

启示依依不舍„„(情感方面的词语)

以上词语都可以。

1、学生很快找到这句话,出示课件:“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学生可能会说:距离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把鱼放掉是对,把鱼留下是非。,本环节既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检查,又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言语训练和概括能力

训练。

引导学生直接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切入课文,改变了平铺直

叙的教学方法。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一)、体会鲈鱼的大、美、难得

1、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鱼,为什么放鱼会如此为难?

(一)1、学生马上会说:这是一条又大又美的鲈鱼。

2、学生可能会找到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鲈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此环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

出自己不同的体会,多元化解读了文本,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体验了人物心理变化,在说话过程

2、再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条又大又美的鲈鱼呢?这时我出示一张鲈鱼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感知,使教学更形象、直观。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鱼的大、美。

3、这时我出示一张鲈鱼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感知,使教学更形象、直观。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鱼的大、美。

4、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注重知识的运用与迁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放鱼的艰难,为下文做铺垫,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鲈鱼你还有哪些了解?

(二)、感悟儿子及父亲的内心

1、正当儿子沉浸在得到大鲈鱼的幸福中时,父亲却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决定——把鱼放回湖里去。重点体会儿子内心的感受:出示“爸爸,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儿子的复杂心理。

2、进一步引导:你就是作者,默读课文,找出充分的理由把鲈鱼留下来,并用书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与父亲争辩一下。在本节结尾处,点明严格(板书)自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二千多年前的古训: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鲈鱼。”

4、学生可能会想到这样的古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二)1、可能是急切、疑问、惊讶、气愤、不解„„

2、学生融入文本,可能会找到以下理由与父亲据理力争:

1、鲈鱼又大又美,为什么放掉?

2、四周静悄悄的,又没人知道。

3、不就只差两小时吗?我们可以多等一会儿。

4、可是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这

么大的鲈鱼了„„

中吸收语言、内化语言,让学生体会到了自主探究、自悟自

得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尽管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理由,可父亲仍然保持平静,孩子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让我们一起再次求求父亲吧!此环节让学生与作者内心产生共鸣,也突破了本课重点,学生再次转换角色,体验

人物内心。

在积累过程中,严格自律的美德得以升华,指导学生背诵并积累下来,学生读进去再走出来,相信其会得到启迪。

课标倡导:有效地积累,可培

养学生语文素养。

第五篇:教学设计方案总标题

《圆明园的毁灭》

(第2课时)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过星期天的时候,你们会去哪自主交流在公园玩的情景。儿玩呀?你们为啥愿意到那里去玩 呢?想不想到更美的公园去参观游览呢?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她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二、欣赏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昔日的圆明园去看一看,来欣赏它那往 日的风采。

请同学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小组合作,(1)、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自主探究,交流内心的感受,让我们真①、请“小导游”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实地去体验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并提出相应问题。

②、交流“众星拱月”的布局,分辨哪是“星”,哪是“月”。试着画一画圆明园的平面图。

○1老师出示相应的建筑和景观。(2)、圆明园风格各异的的建筑: ○2提示学生有什么问题吗?说说自己①、“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有……的感受。还有…… 有……也有…… ……还 有…… 不仅有……还有……)②、你有什么问题吗?你的感受是什 么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丙:

③、多美的圆明园呀,我们可以理直气圆明园是——(生:园林艺术的瑰宝、壮地当之不愧地说:圆明园是——

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园林的瑰宝、建筑的精华)

○1老师及时评价(3)圆明园收藏文物的珍贵:

设计意图

从生活入手,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初读感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创设情境,切身体会,动手动情

读法多样,效果更好自读自悟,当好小导

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想见见这些“小导游”介绍。宝物吗?那就让你们开开眼界看看几 件吧。出示圆明园内珍藏的珍贵文物 图。

③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么多的珍宝 呢?其实我们所见的十分有限,和圆明 园比相差太远了。圆明园中究竟有多少 珍宝呢?请看参考资料。所以作者说“他 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 馆。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

小结:面对圆明园如此辉煌的过去,此时此刻我想说()

三、体会耻辱,激发情感

过渡:欣赏了圆明园的宏伟壮观,我们○

1学生看图片,交流心里有什么感不禁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惊叹,受?(愤怒,惋惜)

走进圆明园就像走进了中华民族艺术○

2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侵略者的宝库。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圆在圆明园实试暴行的句子,比较阅读,明园,却只能看到残垣断壁无语立斜

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情感。○

3学生欣赏影片。阳。

○1引导学生看图片,说出心里有什么感受?(愤怒,惋惜)○2教师指导:“侵入、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毁掉”读的语气缓、重。

○3侵略者不仅是明抢、明砸,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纵火烧,烧了三天。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

四、领悟方法,总结启发。

○1现在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课题是“圆小组讨论解疑然后汇报。

游,培养自豪感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研读课文的积极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与文本展开对话。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

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为什么还用那么多笔墨给我们介绍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小结: 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祖国的未来还要靠你们的努力,让我们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五,课外延伸

1、阅读《中国近代史》

2、通过报刊、网络搜集近代中华儿女英勇抗争的资料

带着理解再读课文。

课外搜集资料 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激起爱国的情怀。

下载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免费 标题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总标题+编者按(推荐5篇)

    成长在秋风微起时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生命•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掠影 编者按: 丹红的枫叶,金色的秋风,吹来成长的气息。期待着,雀跃着,淮阴师院附小的孩子们迎来了蓬勃的成长......

    个人总结出的护肤经验

    战痘胜利总结 女孩子的容貌是很重要的,而痘痘给我的可不是锦上添花,一张俊俏的脸庞上面长了几粒小痘痘,无非是一大败笔,最关键的不是长痘,而是痘痘走了留下可恶的痘印,彻底根治痘......

    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

    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五项重点评估内容、五步工作法、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五条监督渠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个五工程”科学评估体系。 五方面重大事项为:事关广......

    高中三年的总结出的学习方法

    高中三年总结出的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对于知识的掌握都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也就是背知识点。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所看的、所学的知识点,都必须在我们的脑海里,才能......

    富商总结出的23条经典的经商

    富商总结出的23条经典的经商+做人法则 1.坚持看CCTV-1新闻联播不要不当回事!千真万确!!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政局,新闻联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着实为中国商人的最佳晴雨表。2.......

    9_会议总结出的注意事项

    会议总结出的注意事项组织好一个会议不容易,如出错了,大家可都在看着。刚开完一个系统会,总结一下: 会前要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主要议题。准备会场、会议材料、通知参......

    总结出防夜盗五字诀

    总结出防夜盗五字诀:关、摆、装、亮、藏 防范预警要是搞成正儿八经的公文体,恐怕没人要看。内容不原创没关系,形式一定要新颖,要能抓眼球。在这一点上,杭州警界里那真是人才辈出......

    档案专业中级基础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档案专业基础(中级)》、 《档案专业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前 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