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利县工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议
平利县工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议
作者:邓文成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快速发展的态势。平利已经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跨越,经济发展体系已逐步建立,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县的经济基础,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一、平利县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增量提质效果显著。全县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4.006亿元增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9亿元,是“十五”末的2.75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59.3%,年均增长22.3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是“十五” 的3.3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47.4%,年均增长34.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40:23:37调整为28:44:28,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日新月异。全县规模企业由2005年的9个增加到30个,其中年产值过亿元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是“十五”末的5.7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90%,年均增长34.8%;工业增加值达到8.56亿元,是“十五”末的6.5倍,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15.7%增加到35.8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增速前十县”。
三是产业集群优势得到体现。通过几年的特色区域经济培育,平利县区域经济特色增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其中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水泥旋窑、铅锌选矿、硫化钡、工业硅、松鸦和渡船口电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基本形成了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建筑建材、绿色能源、生物医药五大支柱工业经济重点区域格局,完成了陈家坝、老县工业园区规划,园区经济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80%以上。
四是把优化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双管齐下”。该县成立了专业招商机构,瞄准国资央企和知名企业,充分利用“西洽会”地缘、亲缘关系资源,深入挖掘产业互补、发展互助的区位潜力,组织开展专业招商活动,力促一批外来重大投资项目落户平利。目前该县为确保一批重大项目工程的建成落地,从党政机关中择优选派了28名优秀干部,组成工程技术特派员28人,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班子服务、一套办法考核、工作包抓到底”的模式、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包抓援建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效果。
五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品牌创建取得突破,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出台平利县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向“省优”、省“著名商标”、省“名牌”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产业效益。目前有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个。平利县百草堂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的“绞股蓝四倍体新品系列与应用”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女娲神草”绞股蓝可乐、营养汁、绞股蓝茶酒伴侣等获国家、省重点新产品称号,已申请48项专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省工商局授予“女娲神草”著名商标称号。同时,加速实施优质茶饮旅游工程,确保茶饮产业产值逐年提升,真正成为中国绞股蓝第一县和西北“名茶”大县。
六是节能减排成效开始显现。平利县按照“产业循环、低碳发展、城园统筹、环保安全”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陈家坝绿色产业园区、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打造成企业聚集的“洼地”,鼓励投资商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该县昊华公司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并投入正常使用,依法淘汰关停了汉平砖厂、金海皂素、平利水泥厂、康华水泥厂等一批低产能、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生产项目。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197.157吨,二氧化碳减排323.16吨,使目前COD和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725吨和707吨以内,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二、今后发展工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平利县企业的实力、发展的后劲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加之安平高速的建成通车,平利将纳入西安3小时经济圈,给我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矿产资源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其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加快推进平利县工业经济转型提质,是有效应对内外发展形势变化的唯一出路,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主动适应中破解难题、在创新理念中寻找出路,努力实现平利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工业项目实施力度: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循环、低碳发展、城园统筹、环保安全”为指导,以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为方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产业化集群、科技化提升”的发展思路,实现“2568”目标,即:打造2个工业园区、建成50家规模以上企业,壮大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建筑建材、机电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六大支柱工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到2015年,全县拥有过10亿元企业2家,过5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10家,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年均增长22%。二是壮大六大支柱工业,扩张工业规模。加快发展钡盐、硅材料、冶金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围绕资源深度开发,做大做强重晶石、硅石、铅锌矿、硫铁矿、铌钽矿、钒矿等矿产业,新型材料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循环发展、基础配套”的思路,重点打造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完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仓储、绿化等基础设施,完成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彩虹桥、迎宾大道建设,聚集产业要素,形成发展高地,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平台。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7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户,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以上。
(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政策扶持力度。高度关注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强化运行监测,做好运行分析,注重综合协调,当好参谋和助手。加大对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等问题的关注,不仅要关注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也要关注微小企业、亏损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政策早到位,问题早发现,难题早解决。当前,尤其要重视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在困难时期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准又快地兑现各类政策和财政扶持资金。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平利县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欠缺都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要始终把推动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开发机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企业层面来说,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主动对接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二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下功夫;三是在与世界一流技术合作方面下功夫。要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等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发展培育一批省市级品牌企业,提升一批省级品牌成为国家级品牌。
(四)加大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力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要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富硒食品、机电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严格控制化工、建筑建材、合金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套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对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前10名企业实行重点指导,以现有亿元企业为核心,着力培育大企业;对目前暂时亏损的企业更要找原因,寻对策,帮助渡过难关;对外贸出口企业,要指导企业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多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紧缺原材料,利用最有利于自己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
(五)加大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力度。在目前市场环境相对中小企业不十分有利的情况看,积极与银行、担保、典当等单位进行协调,组织企业开展金融洽谈推介活动,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和设备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要加快政策处理力度,提高供地速度,加快已投入工业用地的建设,提高项目竣工投产率,实行工业亩产和亩产税收考评。要抓好清闲促产工作,加大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要提升用地质量,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投资强度,通过厂房加层、翻建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要优化新增用地的配置,拓展空间增量。
(六)加大工业经济转型提质力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平利县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样非常严峻。为此,要通过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从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切实提高公众意识;综合运用市场准入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生产节能降耗产品。进一步加大创新和技改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要加强对综合能耗5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监管和责任考核。确保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0%以上。
(七)加大环境建设和优化服务力度。坚持”环境是第一竞争力“,努力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保障措施。围绕以企业为中心,以贯彻”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和推进”双创“为动力,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矛盾排查化解“、”纪律检查整顿“"千名干部培训”、“万名群众评议”等活动,制定和完善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为企业解难题、送服务活动,实现难题交办、项目跟踪、领导联系的制度化,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企业负担,建立和谐、互信、通畅的政企关系。
第二篇:农场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建议
本文作者:王毅翼 好范文原创投稿
垦区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二五”规划对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相对城镇工业来讲,农场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涉农企业为主,农场经济的相对不发达,影响到垦区的综合竞争力。对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场县共建 坚持工业强场
实施场县
共建,加大工业生产能力。城镇工业可以发挥工业领头羊的作用,逐步退出一般资源加工业、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传统产业向农村的转移,选择自己的重点发展产业,减少在传统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与城市形成合理的结构分工,促进县域工业和垦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垦区工业有自己的结构:拥有比城市工业更充足、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的供给,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离资源产地近,运输成本低。为此,农场工业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资源型加业工,生产半成品、初级加工品;尤其要发挥经营机制灵活、填补城市工业空隙。保持劳动替代资本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经研究显示,劳动密集型的一般轻纺工业、资源密集型的某些原材料工业、建材加工业、为城市工业配套产业、农产品工业、农用生产资料工业是农垦工业的重点选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关系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种植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于这些产业空间,农场应采取具体的优惠政策引导投资。
二、明确产业优势 转换工业结构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就是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换过程。调整的关键是选择主导工业,因为它代表农场工业的发展方向,决定农场工业的发展程度。
就农场工业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农场工业的比较优势。若按大的行业类别划分,则区分不明显,比较优势不突出,小行业的比较优势往往被大的行业类别所掩盖。故行业的分类越细,行业的类别越小,则比较优势越明显。其次,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根据增加值所占比重、与场内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强度来筛选主导工业。但是主导工业是随着工业化阶段而不断变化的,当主导工业停滞时,整个农场工业也随之停滞。为了使农场工业持续发展,必须在现行主导工业出现衰退时,大力扶持潜在的主导产业,使之成为下一时期的主导产业。
三、调整工业新式布局 加快绿色产业集群
企业变邻居,可以共用水、电、气、通信、治污等基础设施,可以面对面地磋商管理经验和交流市场信息,还可以节约交通运输等交易成本。所以工业聚集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农场工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场工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工业布局,走工业集中之路。曾有学者提出,在小城镇建立工业小区,很多城镇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农场工业的实践来看,成功的范例不多,千人工业区的企业很少,工业小区并未成为企业的聚集地,“星星”式工业布局不能改变现状,反而闲置了大片土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业小区本身选址不当,有的是基础设施不配套,或是收费过高、管理不善。为此,首先要对农场工业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工业小区要将有关联或基础设施共用性强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以增强外部经济效益,力图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国家将“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企业间的共生关系,将某企业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水、余热等循环综合利用,形成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工业区,这些成功的例子应该多去学习借鉴。
四、外引技术理念 内转业务水平
垦区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异很大,且受当地资源和财力的制约,需要引进和转化技术,以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对先进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农场自然资源、劳动力文化素质、工业基础等条件,选取适用技术。但技术选择要避免资金密集型,要发挥农场周边劳动力众多的比较优势,并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先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其他产业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鼓励选择环保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从末端治理转为全过程控制,减少污物排放。逐步淘汰污染严重、高耗能的设备和技术,对那些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作坊要坚决查封。
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除工业化的不利因素,促使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强化工业的后发优势。垦区工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管理水平。要有农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持续的政策。过去很多农场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执行下去,随着领导班子的变更,便提出工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思路、新战略、新口号。这便影响了农场的发展。同样农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给予企业的政策多少年内不变更,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再谱新章!
粮食科党支部 王毅翼
第三篇: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
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
一、总体运行情况
1-9月,县境内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现价)9.46亿元,同比净增2.28亿元,增长31.7%,相当于去年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集团在@部分)实现产值6.7亿元,同比净增2.3亿元,增长31.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同比净增0.43亿元,增长18.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及市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3亿元,增长28.8%;县属企业实现产值3.18亿元,增长49.8%。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达 %;工业经济实现税收 万元,占全县税收的 %,同比增长 %。培育了一批工业骨干企业,**集团在@企业实现产值1.43亿元,增长18.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5%;**实现产值9004万元,年底可望进入亿元企业行列,汇昌食品、建海钢铁产值均突破了5000万元,分别达到5259万元、69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金虹化工实现产值4092万元,同比增长 %,年底可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下企业中至少有5户企业能够顺利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目录。全县完成了6个工业企业建设项目,新开工建设项目12个,有7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工作;全县新引进工业项目34个,引进到位资金4.5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投资5000万元到亿元的项目2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
二、主要做法
1、抓发展,推动工业经济上台阶。一是以做大做强为重点,打造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年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集中精选了20多户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来扶持。通过抓大扶小,扶优扶强,形成了大小并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中,已有 个企业产值超过了5000万元、个企业产值超过了亿元,**集团、**、建海钢铁、汇昌食品、煤铁厂、金虹化工6户企业逐渐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重点企业,重点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 %;规模以下企业中,有 户企业生产超过了19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8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4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300万元;建材、能源、冶炼、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97.5%,五大产业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二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通过围绕资源储备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围绕业主招引项目等措施,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500吨工业硅和1.2万千瓦火力发电项目、宏扬肉食品冷冻库项目、金旗水泥15万吨水泥生产项目、匡山水泥15万吨生产线项目、电力公司20万吨机焦项目一期工程、成铁局20万立方铁路道渣项目等;开工建设了10万吨//机焦和20万吨//一期工程、**2000吨电解锰技改扩能项目、//水泥3000千瓦余热发电项目、//5万吨生石灰生产项目、大龙集团15万吨铁精粉一期工程、//丝绸300吨捻线丝项目等;启动了4×30万千瓦劣质煤发电项目、//集团5万吨工业硅和10万千瓦火力发电项目、//集团100万平方米装饰石材项目、攀成钢40万吨铁精粉项目、嘉川12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唐家河煤矿洗精煤技改项目等的前期工作。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在工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的;;、;;、;;三个镇打造工业园区,通过落实企业进入园区减免税费等政策,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水泥生产、火力发电、煤炭加工等重工业企业向//工业区、//冶工业区集中,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环保型企业向//工业区和//红旗工业区集中,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有 户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占全县企业总数的 %,所创造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
2、抓改革,增添工业发展新活力。一是在改革范围上求突破。不仅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而且大力推动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改革。目前,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100%,触动产权面达90%;乡镇企业的改制面达到95%以上,触动产权面达到80%;私营企业改制也有序推进。今年,完成了//、//厂、//厂、//厂实际意义上的终结,完善//、//的破产重组,//、肉//厦和基层食品站的改制工作正有序推进。二是在改革形式上求突破。县委、县政府抓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大力实施劣势企业的退出战略:对能够出售的企业和资产进行出售变现;对有条件实行兼并联合的企业,积极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符合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吸纳企业职工和社会资金入股;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了依法解散和出售。三是在改革内容上求突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促进已改制企业规范运作:通过改善董事会结构,推进了一些企业经理层的市场化配置,强化了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通过积极推行年薪制和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以及企业经营班子持股等办法,构建了长期、稳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上强调以能定位,在用工上强调以效定岗,在分配上强调以绩定酬,逐步建立起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聘用体系、市场最低成本的核算体系、风险回报的效益目标体系、严格自控的监督约束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企业内部资源。宏达矿业公司对原李家河铁矿改制重组后,通过实行产权、分配和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今年1-9月已累计实现产值 万元,实现利税 余万元,职工月工资是原企业的2倍以上。
3、抓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一是打造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营造“亲商、便商”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18个相关部门的配套文件精神,对投资上千万元、高科技企业和与农业产业化密切关联的企业,在用地和收费上给予特殊优惠;对从事农业开发和加工型的企业实行定额最低收费制度;凡是进入工业园区投资新办企业,3年内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费用;将年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党政一把手的挂牌保护企业;各执法部门在年初向县经贸局申报收费、检查项目,对收费、检查实行报告审批制度;我们先后废止有碍经济发展的文件100多个,取消过时审批项目62个,取消收费项目87个,砍减比例达52%;实行“窗口式”办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阳光下”作业,推行“零成本”、“零距离”的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大执法执纪力度,营造“安商、留商”的法制环境。重点抓了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协调厂社关系,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从严治理“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对各种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依法依纪从严查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硬件建设力度,营造了“利商、扶商”的投资环境。近三年来,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3.5亿元,举全民之力,加快了县城进出口通道和城市道路的改造,改善了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修通、硬化了重点企业进厂路、资源路,改善企业办公环境,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和县城规模的扩张,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几点体会
1、必须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的思路不动摇,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确立了“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全县一切工作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经济工作以发展工业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党政重视、集中力量抓工业经济的良好氛围。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进一步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和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县上成立了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切实做到工业经济月通报、季分析,定期召开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对策,形成了领导、部门、企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工业经济的工作机制;县委成立了企业工委,加大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协调、服务、指导力度;同时强化督查落实,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企业检查目标完成进度,核查经济数据,形成领导带头督查、部门配合督查、乡镇和企业自行检查的格局,使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巧借外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招商引资不但可以引进一批大的工业企业,而且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可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新引进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企业9家,通过嫁接、技改等形式新上项目11个,通过外来资金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万元,使23户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炼铁车间租赁前处于停产状态,被;;钢铁租赁后,当年产值达到3146万元,今年1-9月达到6964万元,到年底产值可突破亿元大关。
3、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今年以来,先后取缔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五小”企业 家,其中,小焦窑 个、小石灰窑 个、小煤矿 个;对;;水泥、;;水泥、;;水泥等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使废气、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减轻;采用环保技术,对现有的一些石灰厂、炼焦厂、洗煤厂进行技改,建成了;;10万吨机焦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了10万吨;;机焦、20万吨;;一期工程和;;生石灰项目;、企业增加了环保设施,使废气、废水排放大幅度减少;新上项目时严把环保关,在项目选址、布局、规划、审批和施工时坚决按环保规定办理,坚决杜绝引进其它地区的淘汰工艺、设备,确保引资不引“污”,遏制新污染源产生。同时,大力发展环保型工业,充分利用我县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业;依托;;公司、;;食品公司、;;公司、;;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使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县域工业经济名符其实的支柱。通过以上措施,不仅减轻了全县工业污染程度,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关于加快我乡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初稿
关于加快我乡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乡经济现状、加快经济的发展,日前,我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经济现状做了全面的了解,提出了切实的发展建议。
一、基本情况
1、综合经济实力。2010年,我乡23个行政村实现财政收入18921万元,完成税收?元。其中农业收入为?,工业产值附加值?。人均纯收入1536元,同比上涨?。我乡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全县各乡镇总体排名为13,全省市排名?,经济收入、人均收入较其它乡镇偏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2、主导产业情况。我乡经济以种植、养殖、核桃、食用菌四大产业为主。
2.1 种植业相对发达
(1)粮食作物。我乡是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主作物是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亿元,全乡23个行政村都有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2)经济作物。我乡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烟叶、花生为主,种植总面积3310亩,总产量399吨,总产值?亿
元。种植区域遍布全乡。
(3)其它作物。我乡还大力发展蔬果作物,并且在程阜安、索阜安、马阜安等村大面积种植了干果类作物—核桃,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2.2大力发展养殖业
我乡养殖业以生猪养殖、生牛养殖和家禽养殖为主。生猪年出栏量在16559头,生牛年出栏量2197头,家禽195785羽,年产值?元,主要分布于?等村。我乡通过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对生猪和家禽进行规模化养殖,实现集体化、正规化、专业化。
2.3发展食用菌种植
我乡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现有种植大棚1080个,主要种植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双鲍菇、香菇、茶树菇等,在???村广泛种植,年产值?元,拉动经济新的增长。位于南朱乐村的灵寿县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灵寿县丰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我乡主要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3、工业发展情况。我乡工业以矿石开采加工以及钢铁铸造为主。其中主要经营矿石开采加工业务的企业有4家: 河北金恒源矿业有限公司,以石棉、云母矿采选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上缴税收15万元。
石家庄市东海云母制品有限公司,以云母制品制造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
灵寿县合众矿产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上缴税收25万元;
灵寿县利杰矿产品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上缴税收20万元。
主要从事钢铁铸造业务的企业有2家: 石家庄宏达铸造有限公司,以钢铁铸件制造为主要业务,工业总产值?,同比?,今年累计销售产值?,同比?;
河北铁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生产铁路装备门式起重机、吊索具等设备为主要业务,完成投资3000万元。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差距
1、我乡经济总量小,实力差。农业耕地面积合计29595亩,水田304亩,旱地29291亩,其中水浇地26111亩。农林牧副总体发展情况偏低。工业主要以矿产品粗加工为主、龙头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科技含量较低,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2、产业结构情况。我乡的主导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以矿产品粗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产业结构相对不够合理。
3、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当前情况下,高速路、村村通在我乡已经初步实现,但是我们的基础设施仍存在不足
之处。科技落后,人才缺失,发展水平低,起点低,都是我乡发展建设的阻碍。
4、各村的建设情况不平衡。我乡东部紧邻县城的村庄以及灵塔路两旁村庄,发展较为快速,经济状况良好,道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村民主要以开场房办实业或出门打工为主,务农为辅,人民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是,北部西部村庄发展较为落后,设施相对不够完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
综上,我乡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粗放经营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我乡农业、工业都存在“小、弱、散、差”的问题,亟需做大做强。
三、发展建议
1、划分工业园区。我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分散分布的问题。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根据农村实际,走实事求是的道路,打造乡镇工业园区。如:东部城郊结合部矿产资源深加工,西部平原的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形成规模化企业园区,首先,合理选址。要充分调查研究我乡地质地貌、区位交通、人文、资源等各个要素,合理选址,争取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其次,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园区内空间,认真布局,形成企业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应为工业园区企业预留出未来发展的空间。再次,科技兴园。引进先进技术人员,先进设备,先进
管理理念,在现有粗放型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我乡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最后,政府支持。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专项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2、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稳乡,农业是我乡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能放弃农业生产。我乡农业发展程度较高,村民以务农为主,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长久以来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产销一体化,辐射带动能力差。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乡农业生产,可将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首先,应做大龙头企业,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并辐射带动该地区就业、科技、教育的发展。例如我乡依托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建立了河北绿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我乡现有专业合作社21家,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禽畜养殖为辅。合作社发展以村为单位,较为分散。规模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其成员间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针对农村经济个体分散、实力较弱的特点,同类农产品生产者之间互助合作,共同经营,共同发展。例如
我乡北狗台村的灵寿县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红薯、蔬菜、花生及眠粮,吸纳本村200户村民入社,形成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使粗放型的种植业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变,拉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3、做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形式。我乡以农业生产为主,民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民营经济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高收益性的特点,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因此我乡应紧跟国家政策,做大民营经济,可采取以下措施:
(1)扶持现有的有发展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展。我乡现有的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加大扶持力度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2)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可结合我乡特色,利用我乡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土地平坦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游、观光游、农家乐园一日游等。如:农产品采摘园、坡地果类采摘园。
(3)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使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获得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国家各项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最终版)
一、总体运行情况
1-5月,县境内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现价)9.46亿元,同比净增2.28亿元,增长31.7%,相当于去年全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广旺集团在旺部分)实现产值6.7亿元,同比净增2.3亿元,增长31.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76亿元,同比净增0.43亿元,增长18.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市及市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53亿元,增长28.8%;县属企业实现产值3.18亿元,增长49.8%。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达45%;工业经济实现税收4545万元,占全县税收的67%,同比增长12%。培育了一批工业骨干企业,广旺集团在旺企业实现产值1.43亿元,增长18.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5%;东河热电实现产值9004万元,年底可望进入亿元企业行列,汇昌食品、建海钢铁产值均突破了5000万元,分别达到5259万元、69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金虹化工实现产值4092万元,同比增长%,年底可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下企业中至少有5户企业能够顺利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目录。全县完成了6个工业企业建设项目,新开工建设项目12个,有7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工作;全县新引进工业项目34个,引进到位资金4.5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投资5000万元到亿元的项目2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
二、主要做法
1、抓发展,推动工业经济上台阶。一是以做大做强为重点,打造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年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集中精选了20多户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来扶持。通过抓大扶小,扶优扶强,形成了大小并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中,已有个企业产值超过了5000万元、个企业产值超过了亿元,广旺集团、东河热电、建海钢铁、汇昌食品、煤铁厂、金虹化工6户企业逐渐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重点企业,重点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规模以下企业中,有户企业生产超过了19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8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400万元,户企业产值超过了300万元;建材、能源、冶炼、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97.5%,五大产业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二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通过围绕资源储备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围绕业主招引项目等措施,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东河热电3500吨工业硅和1.2万千瓦火力发电项目、宏扬肉食品冷冻库项目、金旗水泥15万吨水泥生产项目、匡山水泥15万吨生产线项目、电力公司20万吨机焦项目一期工程、成铁局20万立方铁路道渣项目等;开工建设了10万吨亿民机焦和20万吨远达焦化一期工程、东河热电2000吨电解锰技改扩能项目、金旗水泥3000千瓦余热发电项目、金溪5万吨生石灰生产项目、大龙集团15万吨铁精粉一期工程、天马丝绸300吨捻线丝项目等;启动了4×30万千瓦劣质煤发电项目、蓝星集团5万吨工业硅和10万千瓦火力发电项目、启明星集团100万平方米装饰石材项目、攀成钢40万吨铁精粉项目、嘉川12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唐家河煤矿洗精煤技改项目等的前期工作。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在工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的嘉川、东河、普济三个镇打造工业园区,通过落实企业进入园区减免税费等政策,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引导水泥生产、火力发电、煤炭加工等重工业企业向嘉川简家坝工业区、普济煤电冶工业区集中,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环保型企业向东河工业区和嘉川红旗工业区集中,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有户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占全县企业总数的%,所创造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2、抓改革,增添工业发展新活力。一是在改革范围上求突破。不仅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而且大力推动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改革。目前,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100%,触动产权面达90%;乡镇企业的改制面达到95%以上,触动产权面达到80%;私营企业改制也有序推进。今年,完成了印刷厂、纸厂、蜀丰花岗石厂、三江锅厂实际意义上的终结,完善长石矿、磷钾肥厂的破产重组,氮肥厂、肉联厂、金溪铁厂、粮贸大厦和基层食品站的改制工作正有序推进。二是在改革形式上求突破。县委、县政府抓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大力实施劣势企业的退出战略:对能够出售的企业和资产进行出售变现;对有条件实行兼并联合的企业,积极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符合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吸纳企业职工和社会资金入股;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了依法解散和出售。三是在改革内容上求突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促进已改制企业规范运作:通过改善董事会结构,推进了一些企业经理层的市场化配置,强化了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通过积极推行年薪制和技术、管理要素参与分配以及企业经营班子持股等办法,构建了长期、稳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上强调以能定位,在用工上强调以效定岗,在分配上强调以绩定酬,逐步建立起了优胜劣汰的竞争聘用体系、市场最低成本的核算体系、风险回报的效益目标体系、严格自控的监督约束体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企业内部资源。宏达矿业公司对原李家河铁矿改制重组后,通过实行产权、分配和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今年1-9月已累计实现产值万元,实现利税余万元,职工月工资是原企业的2倍以上。
3、抓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一是打造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营造“亲商、便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