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浙江经济发展的主线。而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自200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新型城市经济以来,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产业业态、经营模式和发展载体不断创新,成为促进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如何更好地谋划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近年来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效和特点态势良好,主要有四大特点,即总量持续增长、区域特色鲜明、园区建设加强、龙头和品牌逐步形成从发展势头看,近年来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持续上升。如创意经济方向,2008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高出5.4个百分点。楼宇经济方面,不仅在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在许多强县市也有进展,成为发展总部经济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以杭州市为例,2009年共引进楼宇项目2000多个,协议引进资金约480亿元,到位资金205亿元,全年3000万元以上税收楼宇达77幢,上交税收80多亿元。网络经济方面,2009年全省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6.8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国软件收入的5.2%;实现利润总额93.6亿元,同比增长31.7%,走在全国前列。空港经济方面,以萧山机场为核心,初步形成空港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2009年,萧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494.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6万余吨,客、货吞吐量均在全国排名第8,规模在华东仅次于上海两大机场。休闲经济方面,2009年全省接待人境旅游者给570万人次,同比增长5.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2.2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从区域布局看,新型城市经济主要以大城市为中心,逐步向中小城市扩散,形成各具区域特点的发展优势。杭州、宁波作为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最快的两大城市,涉及所有的新型城市经济业态,特别是创意经济、网络经济等所占的比重都很高,对全省新型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从创意经济看,2008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约为59%,宁波市约为14%。经济强县市发挥特色优势,实施重点突破,在新型城市经济的一些行业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典型案例有义乌博览会、横店影视城、温岭总部经济等。义乌举办的义乌博览会和文博会,展会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高,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横店影视城占地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横店影视城占地30多平方公里,投资30亿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几百万人次。温岭结合产业特点,积极发展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和“异地温岭人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总部经济,在城市新区核心区别规划143.5亩,建造20-28层高的10幢办公综合楼作为总部经济基地,总投资约20亿元,可容纳300多家上规模企业在此办公、研发和展销。
从载体建设看,新型城市经济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全省各地涌现出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网络经济产业园区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共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72个,集中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这三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占总数的60%,其中又以杭州、宁波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最为显著,成为示范带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大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布局与知识要素分布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科研力量集中、软件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杭州、宁波、嘉兴等城市。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集聚1100多家软件及相关企业,其中总收入上亿元的软件企业56家、上市软件企业17家,软件产业年销售收入接近300亿元。
从品牌建设看,在网络经济、楼宇经济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批著名品牌和领军企业,有的成为区域发展的金名片。杭州获得“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茶都”、“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等称号;杭州西湖区的黄龙商务圈已成为顶级商务圈的代名词。同时,还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如阿里巴巴、中南卡通等。阿里巴巴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38.74亿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杭州中南卡通是我国目前动画产品出口量第一的企业,占全国动画产品自营出口的80%。休闲经济方面,《宋城千古情》堪称一张杭州的文化名片,各杨四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多的剧场,13年来累计演出1万场,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创收15亿元,既叫好又叫座,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与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在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中高端领域发展滞后,专业人才匮乏。
一是统筹规划和城市推进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全省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整体谋划和规划布局,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产业指导管理、统计分析、目标考核等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从杭宁温三大都市经济圈和中心城市看,缺乏明晰的定位,与周边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产业的梯次和分工不明显,在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缺乏统筹规划,联动周边县市推进都市经济圈建设中的牵头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中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从县(市、区)情况看,难以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各区县之间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较为明显。
二是中高端领域发展滞后。在浙江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教体用品、设备产销等传统行业比重大,核心行业如设计服务、信息服务、影视传媒等行业发展不快,特别是其背后不同行业间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很多行业创意创新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总部经济方面,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的云集。软件产业处于世界软件产业链条的中下游,偏向软件应用。中高瘿领域发展滞后主要还是因为研发投入不足,2009年浙江R&D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1.7%,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广东、上海等省市。
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新型城市经济本质特征不是技术创新,而应是资源的配置和组合。但浙江缺少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平台,要素和信息流动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匮乏,尤其缺乏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创意创新、风险投资、通晓国际规则等方面人才。
(三)“十二五”时期,浙江发展新型城市经济的关键是要在统筹规划、载体建设、人才集聚和优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率先形成高增值、强带动的具有特色的产业布局,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经济转型的新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城市经济的领导和推进机制。要把新型城市经济作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来抓,做好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思路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与城市和都市经济圈的总体布局规划的衔接。要在继续深化调研的基础上,作出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明确各市县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各市县的特色优势,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完善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考核检查,共同推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加快建立新型城市经济新的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努力所映真实的发展情况,避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
坚持统筹规划,推动特色发展。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经注圈,是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和培育创意经济、楼宇(总部)经济、网络经济、休闲经济等各种新型城市经济业态,推动新型城市经济实现新发展,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杭州要发挥省会城市优势,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省内民营企业总部,加快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长三角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中心,不断增强引领全省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金华义乌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品牌会展、现化物流等优势行业,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会展城市和浙中区域性物流枢纽,发展东阳横店影视、义乌购物等特色休闲旅游,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区域中心城市要从区域经济特色出发,找准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城市经济,强化其对市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在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同时充分挖掘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跨市域意义的特色城市经济。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点突破,大力培育发展特色新型城市经济。
明确重点领域,培育新型城市经济发展优势。创意经济方面,加强文化与创意结合,扶持发展创意设计、文艺创作、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数宇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楼宇经济方面,围绕打造总部经济中心目标,突出楼群建设和特色楼宇、亿元楼宇建设三个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和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入驻,提升发展商务圈和特色楼宇群。网络经济方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加快发展网络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建成“数字浙江”。空港经济方面,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中心,以空港物流、临空制造、空港服务和与空港有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加快空港经济区建设。休闲经济方面,形
成杭州休闲度假、宁波港城商埠、温州山水风情、舟山海洋佛都、绍兴古越文化、浙中商贸文化、浙北古镇运河、浙西南生态休闲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板块。
加强载体建设,构筑高能级高层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园区和基地,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要素集聚、功能提升、产业拓展和品牌培育,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坚持内生与引进相结合,并结合城市器重的塑造和推广,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民营企业总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可在全省确定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企业,围绕发展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商务经济等新经济业态,支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加速人才集聚,建设人才高地。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大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实行引人才与引项目结合、引领军人物与引创新团队相结合,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要加大领军人才的开发力度,以项目为依托,合作为纽带,在新型城市经济各个领域培养一批大师级人才。积极吸引国外著名培训机构来浙江建立基地,发展各层次、各类型的新型城市经济专业教育。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对涉及新型城市经济的各项审批,进一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积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服务系统,使得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全社会资源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中介服务平台,为新型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法规、人才供求、市场信息、项目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典型宣传,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有利于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平利县工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议
平利县工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议
作者:邓文成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快速发展的态势。平利已经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的跨越,经济发展体系已逐步建立,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县的经济基础,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一、平利县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增量提质效果显著。全县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4.006亿元增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3.9亿元,是“十五”末的2.75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59.3%,年均增长22.3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是“十五” 的3.3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47.4%,年均增长34.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40:23:37调整为28:44:28,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日新月异。全县规模企业由2005年的9个增加到30个,其中年产值过亿元8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是“十五”末的5.7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90%,年均增长34.8%;工业增加值达到8.56亿元,是“十五”末的6.5倍,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15.7%增加到35.8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工业增速前十县”。
三是产业集群优势得到体现。通过几年的特色区域经济培育,平利县区域经济特色增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其中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水泥旋窑、铅锌选矿、硫化钡、工业硅、松鸦和渡船口电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基本形成了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建筑建材、绿色能源、生物医药五大支柱工业经济重点区域格局,完成了陈家坝、老县工业园区规划,园区经济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80%以上。
四是把优化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双管齐下”。该县成立了专业招商机构,瞄准国资央企和知名企业,充分利用“西洽会”地缘、亲缘关系资源,深入挖掘产业互补、发展互助的区位潜力,组织开展专业招商活动,力促一批外来重大投资项目落户平利。目前该县为确保一批重大项目工程的建成落地,从党政机关中择优选派了28名优秀干部,组成工程技术特派员28人,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班子服务、一套办法考核、工作包抓到底”的模式、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包抓援建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效果。
五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品牌创建取得突破,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出台平利县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向“省优”、省“著名商标”、省“名牌”方向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产业效益。目前有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个。平利县百草堂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的“绞股蓝四倍体新品系列与应用”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女娲神草”绞股蓝可乐、营养汁、绞股蓝茶酒伴侣等获国家、省重点新产品称号,已申请48项专利,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省工商局授予“女娲神草”著名商标称号。同时,加速实施优质茶饮旅游工程,确保茶饮产业产值逐年提升,真正成为中国绞股蓝第一县和西北“名茶”大县。
六是节能减排成效开始显现。平利县按照“产业循环、低碳发展、城园统筹、环保安全”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陈家坝绿色产业园区、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打造成企业聚集的“洼地”,鼓励投资商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该县昊华公司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并投入正常使用,依法淘汰关停了汉平砖厂、金海皂素、平利水泥厂、康华水泥厂等一批低产能、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生产项目。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197.157吨,二氧化碳减排323.16吨,使目前COD和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725吨和707吨以内,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二、今后发展工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平利县企业的实力、发展的后劲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加之安平高速的建成通车,平利将纳入西安3小时经济圈,给我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矿产资源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其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加快推进平利县工业经济转型提质,是有效应对内外发展形势变化的唯一出路,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主动适应中破解难题、在创新理念中寻找出路,努力实现平利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工业项目实施力度: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产业循环、低碳发展、城园统筹、环保安全”为指导,以做大总量、调优结构为方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产业化集群、科技化提升”的发展思路,实现“2568”目标,即:打造2个工业园区、建成50家规模以上企业,壮大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建筑建材、机电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六大支柱工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到2015年,全县拥有过10亿元企业2家,过5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10家,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年均增长22%。二是壮大六大支柱工业,扩张工业规模。加快发展钡盐、硅材料、冶金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围绕资源深度开发,做大做强重晶石、硅石、铅锌矿、硫铁矿、铌钽矿、钒矿等矿产业,新型材料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循环发展、基础配套”的思路,重点打造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完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仓储、绿化等基础设施,完成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彩虹桥、迎宾大道建设,聚集产业要素,形成发展高地,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平台。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到7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户,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以上。
(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政策扶持力度。高度关注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强化运行监测,做好运行分析,注重综合协调,当好参谋和助手。加大对企业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等问题的关注,不仅要关注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也要关注微小企业、亏损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政策早到位,问题早发现,难题早解决。当前,尤其要重视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在困难时期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既准又快地兑现各类政策和财政扶持资金。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平利县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和其他产业,竞争力的欠缺都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要始终把推动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开发机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企业层面来说,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主动对接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二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下功夫;三是在与世界一流技术合作方面下功夫。要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品牌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等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发展培育一批省市级品牌企业,提升一批省级品牌成为国家级品牌。
(四)加大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力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要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富硒食品、机电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严格控制化工、建筑建材、合金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套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对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前10名企业实行重点指导,以现有亿元企业为核心,着力培育大企业;对目前暂时亏损的企业更要找原因,寻对策,帮助渡过难关;对外贸出口企业,要指导企业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多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紧缺原材料,利用最有利于自己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
(五)加大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力度。在目前市场环境相对中小企业不十分有利的情况看,积极与银行、担保、典当等单位进行协调,组织企业开展金融洽谈推介活动,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和设备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要加快政策处理力度,提高供地速度,加快已投入工业用地的建设,提高项目竣工投产率,实行工业亩产和亩产税收考评。要抓好清闲促产工作,加大对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要提升用地质量,集约利用土地,提高投资强度,通过厂房加层、翻建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要优化新增用地的配置,拓展空间增量。
(六)加大工业经济转型提质力度。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平利县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样非常严峻。为此,要通过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从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利用转变,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切实提高公众意识;综合运用市场准入手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生产节能降耗产品。进一步加大创新和技改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开展行业专项整治。要加强对综合能耗500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监管和责任考核。确保全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0%以上。
(七)加大环境建设和优化服务力度。坚持”环境是第一竞争力“,努力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保障措施。围绕以企业为中心,以贯彻”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和推进”双创“为动力,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矛盾排查化解“、”纪律检查整顿“"千名干部培训”、“万名群众评议”等活动,制定和完善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为企业解难题、送服务活动,实现难题交办、项目跟踪、领导联系的制度化,创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企业负担,建立和谐、互信、通畅的政企关系。
第三篇: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2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经过10 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到2011 年主要目标为: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到2020 年主要目标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实施步骤。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20010 年)。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5 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2020年)。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4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4.1 工业科技。实施工业强市科技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为德阳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到2011 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GDP 的15%以上(2015 年达到20%以上,2020 年达到25%以上)。骨干企业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 年达到70%以上,2020 年达到80%以上)。
加快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三大特色装备(发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六类新型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仪表和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环保节能设备、新型特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成套设备、军工配套产品、其它新型设备),三个特色装备制造业园区及相
关配套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以及天元工业集中区、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到2011 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60 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增加值达到185 亿元,年均增长15.5%;新建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新建立3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壮大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类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两大类新材料产业。到2011 年,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06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 亿元;形成3 家年销售额超过50 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10 家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1/3 的重点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建1-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5-6 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使新材料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德阳的支柱型产业。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化工、食品、服装、建材、医药等行业深入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一批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新药研究、制药新技术应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能源研发,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解决环保问题研发,发展生物环保产业。
4.2 农业科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推进行动,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重点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专家大院)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提高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示范、培训阵地(高产示范园、科技示范村和星火学校),不断提高技术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以油菜、水稻、各优果品育种攻关为代表的新品种选育和粮食丰产工程。2011 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15 年达到95%以上。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到2011 年,形成5 个优势产业,建成13 个星火产业基地,面积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05年的3585 元增加到5000 元。扶持4-6 个大型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10-20 个,农业企业销售收入50亿元。建设区域农业科技转化中心1 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1 个,各类专业技术示范协会13 个,培训农民100 万人次。
针对德阳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循环经济、产业组织形式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4.3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按照《21 世纪议程》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合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德阳、和谐德阳和创新德阳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德阳社会全面发展。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以广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依托,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加强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强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反应相关科技攻关和运用。三是城乡建设与发展,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综合系统;城市高层住宅的安全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5.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5.2 重点抓好果蔬、畜禽、粮油和中药材4 个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大力发展加工业,狠抓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抓好专家大院建设,把大院建成技术孵化器、传播器、效益放大器和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5.3 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校(院、所)、市合作。
围绕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和校(院、所)市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校(院、所)市合作协调办公室的作用,组织我市与校(院、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和实施。
5.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搭建产业设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高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5.5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科技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制度,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项目工资制,探索股权、期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
向海内外招聘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发明专利提供资助,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市科技进步奖、市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的评选和奖励,进一步提高奖金额度,加大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我市科技工作者给予配套奖励。
5.6 加大对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
5.6.1 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调整、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用好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额度。调整原创新人才奖,设立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 万元,对全市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等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5.6.2 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审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对本市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
5.6.3 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加大落实国、省已出台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财企[2006]383号文)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06]8 号文)中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5.6.4 建立新型的融资机制,加大融资力度。继续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探索利用新型金融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发展。
5.6.5 建立、完善科技项目孵化机制,完善孵化设施。
5.7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形成功能完善配套、水平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科技发展需要、产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体现创新型城市内涵和特色。
5.8 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各种科学普及活动,实施全民学习计划,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创新培训计划,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把创新内化为城市精神。
5.9 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德阳市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列入有关目标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第四篇: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
调查与建议
中共遂平县委副书记 郑玉林
作为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各经济成份的竞争中越来越凸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遂平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面临着什么样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促使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全县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萌发阶段,经济成份主要以个
体经营为主,少数的私营企业大都不脱家庭作坊型的生产经营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为平稳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个体私营企业的质和量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2000年以来为快速发展阶段,部分个体私营经营者完成了原始的资金积累,进入了第二次创业时期,越来越宽松的政策环境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一些外来的投资项目先后在我县落户,东西合作项目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亮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三个突出特征:
(一)规模不断壮大。1985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只有1403户,年上缴税金460万元,从业人数仅有1447人;1990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3834户,年上缴税金736万元,从业人数4780人;1995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9439户,年上缴税金996.38万元,从业人数16000人;到2002年底,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6573户,国地税税收总额7863万元。
(二)贡献份额逐年递增。①对GDP的贡献。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8.5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2.9亿元,增幅为11.4%;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就增加2.1亿元,增幅为72%。②对地方财政的贡献。
税务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税收结构中所占比重的递增趋势较为明显。2000年国税总额为4079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2250万元,占55.2%;2001年国税总额为4703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3544万元,占75.4%;2002年国税总额4998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4039万元,占80.8%。2000年地税收总额为1307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784.2万元,占60%;2001年地税总额为2366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1703.5万元,占72%;2002年地税总额2865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2334.7万元,占78%。③对劳动就业的贡献。2002年全县总就业人数为32982人,其中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数20739人,与2000年相比降低了13.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数9818人,上升了13.5个百分点。毫无疑问,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东西合作企业异军突起。近年来,我县抓住全国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连续在驻马店市召开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外资项目先后在我县落户。目前全县共吸引外资9.7亿元,东西合作企
业221家,2002年底实现税收5600万元。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资金雄厚、管理先进、效益较好。由广东人投资兴建的华强塑胶公司,投产后产销两旺,年上缴税金4400万元。投产以来已为我县提供了1.2亿元的税金,为5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
纵向相比,目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较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规模效益还是从业人数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与一些先进县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数量上看,2002年我县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08户,比全省平均123户少15户;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1.01家,比全省平均5.76家少4.65家。从劳动就业上看2002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2.02%,比全省平均值2.96少了0.94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上看,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大多集中在商业、餐饮、农产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同时,管理者素质不高,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差是相当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的通病。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有偏差,政策不配套。当前,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主旋律中,仍存在一些不谐之音。集中表现为一些干部甚至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始终把个体、私营经济当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杂牌军”,只能是“有益补充”。对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还停留在一般号召和文件上,涉及具体问题没有鲜明的态度。县委县政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的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有些优惠政策落实得不好,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关职能部门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有的甚至至今没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因体制条块分割,行业改革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不配套,加之社会方方面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在认识上也还存在着差距,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还不强,使政策措施配套不完善。政府促发展,部门抓利益,企业、群众办事难的情况仍较普遍,使得一些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梗阻”,落不到实处,导致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税费征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在政策扶持、管理方式、职称评定、社会地位、社会福利、职工养老等方面还存着不公正待遇,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
(二)管理“婆婆”多,服务不到位。近年来,我县为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多次对经济环境进行专项治理,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仍然屡禁不止,成为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痼疾。个体、私营企业对“三乱”重负反映强烈。个别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把非公有制经济当作“唐僧肉”,都想吃一口,对非公有制经济“雁过拔毛”现象比较严重,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状况仍很突出,致使一些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就胎死腹中。在座谈中一些乡镇企业办负责人反映,乡下的一个砖窖场,职能部门的收费项目就多达14项。有个饼干厂的老板气愤地说,在生产最繁忙的季节,他曾经一天遭遇4次以检查为名的收费。有的部门衙门作风严重,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贿受贿。还有的运用权力搞“创收”,花样百出乱收费,对已取消的项目继续收费,强行摊派订购书报、期刊,变相摊派吃喝玩乐费用,搞名目繁多的赞助等等,不少业主敢怒不敢言。由于“三乱”问题的积累和沉淀,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
越来越严重,造成部门行政、执法行为扭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严重损害了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形象。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继续存在,实际上目前对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仍处在多头管理的状态,缺乏统一的、强有力的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传递、融资担保、协调服务、依法保护的管理服务体系。
(三)企业融资难,发展少后劲。据我们对瞿阳镇100家个体私营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有90%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认为,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一方面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大多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企业筹措发展资金非常困难。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合法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一条,金融部门受其行业政策和自身利益的制约,在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问题上,或因顾虑其信誉低而心存戒备,或因担心工作量大面宽、增加经营成本采取惜贷态度,加上缺乏必要的担保,其结果是除了少数规模大、信誉好的私企外,多数企业贷不到款。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国
家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体制的改革。
(四)信息不畅通,投资无方向。这种情况在乡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不少农民通过种田和外出务工,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也有投资兴业的愿望。但是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信息,不敢贸然投入资金。实际上,我县有关部门根据发展实际,筛选了不少好的项目,就是因为信息不畅,造成棚架而束之高阁。
(五)经营管理差,技术含量低。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自身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发展的前瞻性。由于受小生产观念以及怕担风险心理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在发展上热衷于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加之资金制约,缺乏大规划、大手笔。同时由于对生产经营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导致短期行为严重,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甚至孳生出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二是产权不明晰,给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造成困难,有的因为产权不明晰,发生纠纷,导致生产经营处于停顿状态。三是不少业主个人素质较差,制约了企业发
展。除华强等少数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私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外,多数管理水平较低,突出的问题是家族式管理,长期停留在一个低层次水平的发展上。四是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具有技术开发能力的科技人才。不少企业设备和工艺落后,如我县的饼干生产厂家,有的还在使用六十年代的设备,这样的设备和工艺,不难想象它的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事关重大,意义深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营造浓厚氛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前提。统一思想,就是要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束缚,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摆在经济
工作的重要位臵。加强舆论引导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放宽政策,加快发展。对个体、私营经济,要在国家法规允许范围内和产业政策指导下,放胆、放手,鼓励和支持其快速、健康发展。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并使其一视同仁地获得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
(二)加强整治,提供宽松环境。在座谈和入户调查中,谈起我县的经济环境,不少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都有切肤之痛,经济环境的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硬起手腕,把这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逐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实行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期办结制,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其次要理顺报审批程序,除国家有明文禁止外,允许个体、私营企业自主择业,确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办证单位不得借故阻止。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用地、项目申请、领办企业、兼并或租赁企业等,应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第三要加大保护力度,依法保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对损害个体、私营企业
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惩处,将保障个体、私营企业的权益不受侵犯纳入法制轨道。要本照“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原则,尽量给非公有制经济一个清静的发展空间。比如我县对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采取的是定额征税,经营者按照定额缴纳税款之后,税务部门仍然要三番五次对业主进行检查、补税、罚款。虽然税法对此有规定,但是也未尝不能变通:既然是定税,不妨就按定额收缴。企业发展起来了,在下一轮的税额检查中可以适当提高征收幅度,完全不必要节外生枝,干扰个体私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第四要组织力量尽快清理、规范和改革行政事业收费,凡是向个体、私营企业收费的项目标准,要按国家和省市的规定经物价、财政部门批准,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收取。收费项目、标准要向社会公开,凡未经县政府批准的行政事业收费,一律视作非法收费,个体、私营企业有权拒绝。任何部门和社会团体不得强行要求个体、私营企业参加评比、竞赛等活动。各级纪检、监察、物价部门和新闻单位应设臵举报电话,实行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监督力度。由纪检、监察、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建
立专门监督机构,对违反规定的追究部门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建议对一些靠收费维持正常活动的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予以撤销。
(三)疏理渠道,强化金融支持。建议县政府积极把这方面的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反馈,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对银行贷款的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有效扶持。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城市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也要为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搞好服务。根据国家政策,考虑通过个体、私营企业的联合,组建贷款、投资担保公司,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时机成熟,还应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试办经济投资公司,为扶持私营企业投资增加新的筹资渠道。有关职能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私营企业在金融政策上与国有企业待遇相同。同时,个体、私营企业也要严格遵守信贷合同约定,不断提高自身信誉。在资金方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民间资金的挖掘与激活。近年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他们靠辛勤的劳动、为家乡
换来了为数不小的资金。据邮政部门提供的数字,2002年仅邮政部门经办的外地汇款金额高达1.38亿元。我们在和兴乡调查时听该乡负责同志介绍,和兴乡资产上千万元的大户大约有四、五户,资产百十万的户也有几十户,二、三十万的有100多户。这些人手里有钱,一般都有投资兴业的愿望,只要县里政策到位、环境宽松、加强引导,把这些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有益裨。
(四)培植骨干,发挥示范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在非公有制经济队伍中培植骨干企业,推出名牌产品,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既可以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又可带动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发挥示范效应。培育名牌骨干私营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鼓励相关私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依靠掌握的先进技术,生产出过硬产品,在市场中赢得美誉和知名度,成为超越同行的领先者;鼓励私营企业运用股份制和兼并等形式推进企业集团的形成,使其发挥出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规模水平的优势;对挂靠的所谓“红帽子”企业,应尊重企业意愿,可在明晰产权关
系的前提下,予以正名。同时,要通过兴建专业市场,非公有制经济试验区,私营经济开发区,探索集中管理,成片发展的路子。
(五)加强引导,依法实施管理。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纳入议事日程;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撑腰壮胆,提供条件。要依法对个体、私营企业进行管理,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促进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要放手让他们加强管理与协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的“爱国、敬业、守法”教育,特别要采取措施协调好个体、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保护私营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民间性、服务性、自律性的特点,让他们在信息交流、生产协作、专业人才培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大显身手。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素质建设,树立个体、私营企业家的良好形象。
对私营企业家中劳资关系处理得好、税收贡献大、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安臵下岗职工多的典型,要大力宣传表彰,使私营企业家成为我县整个企业家队伍的新亮点,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县市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
发:县委常委
(共印20份)
第五篇: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民盟安庆市委员会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民盟安庆市委成立课题组,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下,我市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实现GDP总量为273.4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46.06%,其中,县域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81.2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31.3亿元,年均增长30.8%。其主要特征:
——产业集中集聚进程加快。突出表现在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产业集中。桐城鸿润、枞阳海螺、怀宁稼仙米业、潜山精科机器等一大批生产要素集聚程度高的骨干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桐城机械制造及印刷包装、枞阳建材及汽车零部件、望江纺织服装、潜山的旅游、岳西的生态农业等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并具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各县(市)基本上建立了工业园区或工业集聚区,成为招商引资、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27家、市级120家,2007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营销收入118.5亿元,年利税8.8亿元,带动农户54.5万户。8个县(市)共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300家,带动农户36万户。全市有11个企业12个产品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企业获有机食品基地产品认证。3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1个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37个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开放型经济崭露头角。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重的战略,县域经济的开放度得到很大提高。2007年,全市8个县(市)实际利用外资144.9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境外资金6186.2万美元,同比增长36.4%;8个县(市)出口总额1.3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6.2%。县域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望江县对应浙江等重点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仅2007年就引进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18个。
二、问题分析
与经济发达地区、省内先进地市相比,无论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人均发展水平,我市县域经济还存在很大差距:
1、经济规模水平低,发展不平衡。2007年,安庆市县域GDP398亿元,县域平均GDP为49.8亿元,在全省17个市中居第13位,比全省县域平均GDP57.2亿元低7.45亿元,比马鞍山市低15.1亿元、芜湖市低3.3亿元、滁州市低5亿元。由于受基础、区位、资源禀赋及发展力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较长时间以来,全市八个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较突出。2007年县域人均GDP最高的桐城为10160元,比最低的5674元高出4486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总量的差距上,而且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呈现质的差异。
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县域经济的主体仍然体现为传统的“二元”结构特征,工业规模和比重小,工业化进程落后。2007年,安庆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31.2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32.9%,比马鞍山44.4%低11.5个百分点,比芜湖47.3%低14.4个百分点,比铜陵39.7%低6.8个百分点;县域人均工业增加值2444元,仅相当于
马鞍山6163元的39.7%,芜湖6022元的40.6%,铜陵4747元的51.5%。县域农业虽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效益差,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
3、财政压力大,农民收入低。2007年安庆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9.15亿元,人均363.25元,比马鞍山市低565.86元,比芜湖市低474.59元,比铜陵市低562.66元。2007年全市县域财政收支相抵财政赤字30.94亿元,8个县(市)没有一个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长期以来,由于县域经济结构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市多数县处在“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困境,农村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善。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只有桐城市、怀宁县。其余各县都在3000元以下,远低全省十强县水平。
4、县域经济投资规模偏小。2007年安庆市县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631元,分别比马鞍山市少5200元,比芜湖市少5649元,比铜陵市少13180元。县域贷款余额仅186.7亿元,占全市56%。2007年全市县均贷款余额23.34亿元,为全省十强县之首的宁国县47.3亿元的49.3%,十强县之尾的广德县33.2亿元的70.3%,2007年全市县域存、贷款差为97.9亿元,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65%,低于银监会控制的75%——80%的存贷比例。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县域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
5、县域经济发展束缚较大。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但由于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县级政府调控能力不断弱化,责和权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对策建议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发展我市县域经济更要抓住国家政策与安庆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推动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1、以工业强县战略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基石。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走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按照“扩大规模,形成集群”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着力培育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群;二是要加快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关联组织培育,积极引导不同产业组建行业商会,对内加强联合,对外广拓市场。三是要切实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当前,各县(市)、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精心规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做好相关项目的论证、申报和储备工作,形成梯次推进、有效接续的项目工作格局。
2、以农业产业化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着力在农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继续组织实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发展适销对路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品牌资源整合。启动河蟹、茶叶、粮食、油料、棉花和畜产品品牌整合方案,分年实施,整体推进。各县(市)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选好选准1-2个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尽快做大做强。如太湖县的肉鸡开发、怀宁的油料加工、岳西县的茶叶开发等,都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应尽快做大。
3、以城镇化战略固化县域经济发展平台。应着力抓好城镇功能定位,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集中力量建一批旅游商贸型、工业带动型、资源加工型的小城镇群体,达到“形成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如桐城、怀宁、枞阳等县可围绕新的城镇体系建设,加大对工业集聚区的整合扩容,提档升级,努力形成个私民营特色经济;潜山、岳西、太湖等县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生态农业特色鲜明的优势,打造旅游名乡名镇和发展特色小乡小镇。
4、以外向带动战略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
重,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要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机遇,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的民营资本;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按照园区聚集,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构建以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支柱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格局。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5、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落实扩权强县政策。将省、市管理权限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决策权、自主权。加大市、县干部的交流,让精兵强将自愿奋斗在县、乡第一线。开展“经济特区乡镇”试点。选择几个经济强镇,成为安庆的“特区乡镇”,主要负责人进入县级领导班子或解决其政治待遇,赋予经济强镇相当于县一级的经济社会审批管理权限,支持经济强镇率先发展。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市委、市政府应在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协调资金供需矛盾。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力争建立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引导支持县域优秀企业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对于解决农产品难卖、技术难寻等矛盾意义重大。各县(市)要尽快制定出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所有的城镇和有条件的乡村都要尽快接通互联网。加大我市农网建设步伐,鼓励涉农企业自办网站或通过阿里巴巴等网上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加强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和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营销功能、发展对外经营,不断提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