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11: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篇: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其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确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关键,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当代所有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当社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经济进入为起飞或快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集中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中缺少基础设施的集中发展时期,这种结构的缺陷必然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一国经济可能出现起飞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开展严重依赖于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纵观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基本状况:铁路建设落后,超负荷运转,铁路运载力不足而导致能源损失;公路规模尚小,高速公路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大规模效益的高等级公路网;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稳,多数年份电力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抗灾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扩张的需要。城市供水的短缺、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从宏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结果,而且影响经济的另一微观主体一家庭。从而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正是基础设施必须也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篇: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荐]

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随之不同。我国《环保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范例。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方针。它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环境保护法本质的集中表现。

⑴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应该由法律确认,在环境保护法中有所体现。⑵不能把它同一般的立法和司法原则混为一谈。如立法原则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司法原则中的以事实为依靠,以法律为准绳,适用法律人人平等等原则。

⑶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法律规范,它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协调发展原则 : 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原则非常概括地阐明了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环境立法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制订国家环境保护计划

在已制订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基础上,制订国家环境保护计划。环境保护计划,是指由国家制定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配合和相衔接的、全面反映国家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的有关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规定。中国从“七五”计划时期已开始制定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了保证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综合平衡,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于1994年发布了《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从而使编制环境保护计划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⑷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是为了解决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方针、实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保障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它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诱导、约束和协调的功能

环境经济政策主要有:奖励综合利用政策,经济优惠政策,征收环境资源费政策等。⑸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

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相当严竣,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科学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

3、贯彻

⑴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全面规划就是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作统筹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使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主要是指在工业及其发展过程中,要对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作出专门论证,并且对老工业不合理的布局予以改变,使得工作布局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不良影响。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生产的不合理布局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其中:农业生产和资源的开发布局(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如农、牧、采掘业)同自然环境破坏有直接关系;工业

(不直接依赖环境,但生产中排放废弃物)同环境污染有直接的关系。生产部门的分布,又影响居民点的分布,从而影响城镇分布、人口密度及交通、文化设施分布。⑵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增强公民尤其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环境风险意识。对于大型建设项目、改造自然项目(如在河川筑坝、发展核电、兴建大型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项目),更应将可能造成的长久不良环境影响放在首位考虑。

在对环境具有影响的重要政策和大型建设项目的决策中,要充分听取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意见。

通过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把环境问题解决在建设之前或建设过程之中。⑶积极治理老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理;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期治理,对逾期末完成治理任务的,应依责令其关闭、停产或转产。

⑷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⑸加强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在参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于1979年在《环境保护法(试行)》第6条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即“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

这一原则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明确污染单位有责任对其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在1989年修改《环境保护法》中,删去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字样,改为由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规定来隐含这一基本原则。

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污染者治理”的原则,目的就在于明确污染者的责任,促进企业的污染治理,保护环境。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不仅有依法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还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而保护好环境资源,就可以使开发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为更好地持续利用创造条件。所以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依法开发利用的权利,同时还负有保护的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利用者补偿”,是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认为环境资源不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价值;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表现在自然再生产能力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资源及开发替代资源应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是理所当然的

“破坏者恢复”,是指因开发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对其负有恢复整治的责任。

2、意义

⑴可以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⑵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

第四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 要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广泛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对GDP的过度追求,导致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在本文看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敏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及执行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沈逸,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066-02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达到6.0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粗放的发展模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效能源利用方式,使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CO2排放居世界第二,另外,产生的SO2、NOx使81.6%的城市出现酸雨,汽车尾气――NOx、CO、固体颗粒等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数据,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来看,2000-2011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为19.06%,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据预测,到21世纪我国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时,能源供应量为29――36亿吨标煤,化石燃料排放的CO2将超过15――20亿吨标煤。巨大的资源消耗显然是不能持续的,日益加重的污染也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同时,室内化学品污染、日用化学品污染也不可小觑,美国成立专门机构历时五年进行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有关空气污染的章节称,列举一个关键的事实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

此外,在我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报告以悬浮颗粒物为例介绍,在中国,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PM10)。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也很高,并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所在日内瓦表示,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能够导致罹患癌症,应该将其列为人类致癌物质,户外空气污染不仅会对基本健康构成威胁,同样是导致因癌症死亡的重要环境因素。据统计,2010年全球22.3万人死于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肺癌。此外,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

煤炭为主能源消耗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上也将承受越来越大压力。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3%-8%,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10%。危机推进改革,催动和触发了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同时,中国治理污染投入占GDP的比例严重不足。2007年到2011年我国环保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均不足1%,不能充分满足环境治理需要。

二、科学定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实现二者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源命题。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不可避免的和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20世纪后半叶,环境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发展。人类必须作出取舍: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当今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旅程,已经持续了30多年,进入时期后的中国,经济还能继续高速增长30年吗?不少经济增长来源于新的“思想”或新的“配方”的发现,以及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的转型。这种新的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不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讯、管理等软资源。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支柱。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路径选择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从起步阶段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到酸雨、二氧化硫“两控区”建设,到开展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控制

2013年9月,备受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认识到大污染影响的不仅是一地,需要区域联合治理,将全国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调整优化产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选题背景: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进程,环境恶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注重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各国的共同关注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多年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并分析了基本的解决办法。

二、方案论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当,导致两者的相克,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因此本文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三、规划论述

1、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环境提供给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核心是满足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条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源,并容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对环境也有反作用。因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必须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共赢。珠海在处理经济与环境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珠海的发展理念与其他周边城市有所不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珠海在早期就对污染企业拒之门外,高起点进行发展,建立了高栏港经济区等五个经济功能区,还设立了航空产业园等六个特色产业园区,将进入园区的项目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与环境问题同时解决。目前,珠海经济特区已经形成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成为发展的先导产业。2008年,珠海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千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3.9%。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该市的经济第一增长点。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92.1亿元。人均GDP6.76万元,位居全省第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珠海将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并努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现在的珠海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迅猛,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

序井然、文明富庶的海滨花园式城市。具体经验是:珠海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区立法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环境保护;坚持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大手笔的投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环境保护的广泛社会共识等等。

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严重

(2)水污染呈现发展趋势

(3)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加剧

3、我国环境继续恶化的原因

(1)长期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产业结构不合理,使结构性污染严重

(3)环境科技和产业滞后

(4)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使污染严重

(5)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利益诱惑,急功近利使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而牺牲了自然环境

(7)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

4、对策与建议

(1)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是保证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掠夺性开发向集约性经营转变,合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次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变,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2)运用市场机制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

运用市场价格和信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首先,通过对资源核算、计价,并有偿使用的方法,把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其次,市场机制可激发技术进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第三、用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政府失灵”。

(3)制定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改变资源环境价值观

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要把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计入其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防治污染,节约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4)完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法律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有不完善之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依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综合决策机制的建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整治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做到互通信息,相互协商,统筹安排,科学决策。

(5)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

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攠,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

导。

(6)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广泛社会意识

目前广大居民只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了解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所以,环境保护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对策。街道社区应配合环保部门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职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来关注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广泛共识。

四、总结

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源和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是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环保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稳定问题。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靠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绿色GDP。因此,在工作重点上,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在决策规划上,既要讲经济效益,又要进行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在经济活动中,既要讲价值规律,又要推动循环经济;在衡量指标上,既要讲经济指标,又要注重环境指标;在经济增长点上,既要发展一、二、三产业,又要培育环保产业;在资金投入上,既要重经济建设,又要加大环境投入;在消费观念上,既要讲质优廉价,又要倡导绿色消费。因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辨证地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参考文献:

李慧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杨庆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

冯 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下载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查报告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对西塞山居民的问卷调查报告撰稿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黄石实验高中211班)指导老师:王丽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1日调查地点:西塞山区......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简要回顾我国的会计发展史以及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再次明确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

    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规划建设城际间快速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群城镇体系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出发,将城际轨道交通的客流分为城......

    试述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试述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基础设施与荡然无存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基础设施,凶手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几乎被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是区域经济增......

    关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关系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 生态作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被提到,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