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企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及应注意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财务核算
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录
一、研发活动的定义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核算的总体要求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立项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
五、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其他相关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2、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管理
3、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4、两个重要的概念问题(销售收入、总收入)
六、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相关政策前瞻
宁波世铭税务师事务所 宁波铭阳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余海辉
*** Email: dsfnr@163.com
一、研发活动的定义
国科发火〔2008〕362号文定义: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是指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进步,对本地区(省、自治、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动。
不包括企业从事的常规性升级或对某项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新的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核算的总体要求
(一)企业的研发费用必须在企业账内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不允许企业账内不进行核算,而仅在账外设立费用台账。(自2012年始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必须披露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情况)。
(二)企业的研发活动所涉及的人、财、物必须独立,且能明显的识别;研发费用的发生应遵循真实、合理、合法的原则。
(三)研发费用核算比例必须达到规定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申报高新技术的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四)研发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研发费用必须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分四级明细进核算。
具体科目设置为: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下按立项的项目设立 “××项目(RD项目)” 三级明细分类帐,在 “××项目(RD项目)”下设置“人员人工”等四级科目。
即: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项目----人员人工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设计费用
„„其它费用
(五)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必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且审计报告必须披露研发费用的发生额。
企业年报审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高新申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科技统计报表中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应尽可能相符或接近,严重不符的应有正当理由,企业应对差异情况作出说明。
存在的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有形式无实质:有的公司研发费用核算有形式无实质:研发费用由财务人员“做”、“编”出来的;做账依据不充分;费用结构比例不合理;研发项目与企业真实情况不符。
2、研发费用未在账内核算,而在账外设立台账: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已进行了多年,还存在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在账内单独核算,而是在账外另设台账的情况,甚至有些已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仍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企业的“研发费用”金额大于“管理费用”发生额。
案例:某公司申报2005—2007年研发费用1673.46万元,销售收入47451万元。经实地检查,该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合计337.6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0.71%。
3、研发费用核算中,包装、作假的痕迹太明显:许多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整数比,如:6%、4%、3%。有的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各RD项目发生金额非常平均、接近,人为的痕迹太明显。
4、企业相关报表数字前后不一致:
案例:某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年初数为13412万元,与2006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年末数14876万元不一致;2007年利润表中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921万元,与2006年利润表中本年主营业务收入13053万元不一致,审计报告中也无相关的年初调整说明。
5、研发费用归集主体问题:
有的公司自身研发费用不足,将子公司或集团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公司的相关研发支出并入本公司。有的集团公司将控股子公司的相关的财务数据合并计算;有的母公司采用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申报。
6、研发费用整体政策不了解、不学习:
对研发费用核算的范围不了解,相关的政策不研究,为达到规定的费用核算比例要,财务核算中随意性大,不考虑整体合理性。
案例:2011年财政部高新企业复查中发现如某公司申报2005—2007年研发费用3641.84万元,销售收入90106.06万元,经查,该公司将2005年购置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如数控自动折弯机、开关柜装配线等合计1028.24万元以”设备调试费”名义归集入研究开发费用,而且是作为一个研发项目入账(RD01 费用1028.24万元)。
有的企业在研发费用核算不足的情况下,将公司的基建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发生额全部为基建支出,无其他费用支出),如象山一企业;有的企业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发生额中只有材料支出、人员人工支出,没有折旧与摊销支出,或者只有材料支出,没有人员人工支出等。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立项
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前须先立项,立项的具体做法是:某项目的技术开发计划及其经费预算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或相当决策层次批准通过、形成书面文件。企业技术开发计划的有关文件应及时抄报当地科技、财税等行政管理部门并通知本企业财务等部门建帐。立项时注意以下事项:
1、高新申报材料中的研发项目项名称与财务核算中的项目名称必须一致;
2、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中必须列明相关参与的研发人员,研发费用财务核算中的研发人员与立项报告必须一致;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中应明确研发活动的目的;要有相关的研发预算;研发项目立项应报相关科技部门备案;
3、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确定的项目研发起止时间与研发费用的财务核算时间必须一致,研发费用核算一定是先立项后核算。
存在问题:
1、研发项目立项不合理:研发项目名称出现重复,由于项目立项困难,有的企业用三年前的项目名称来立项;有的企业的项目立项名称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关联性不大(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产收入的确认困难)。
2、研发项目有立项无结果:
有的企业的研发项目有立项报告、立项报告的要素和内容也很完整,但没有结论,没有研发项目完成的验收报告或项目总结,项目是否完成或达到预期目的缺乏佐证材料。
3、研发项目时间不合理:
有的企业所有的研发项目(RD项目)的立项时间全部为当年的1月开始,12月结束,主要原因为企业技术人员不尽职、财务人员又图核算方便,而不考虑项目的合理性。
有的企业立项的时间过于精确,导致项目立项时间与企业财务核算方面,两者时间不一致,存在项目尚未立项而财务已经开始核算、项目结束后财务仍在进行核算的情况,如: RD06 2010.1.5—2010.10.20 企业的研发项目的立项时间安排要合理,建议研发项目立项开始时间均为**年*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均为**年*月底,或者开始时间均为**年*月,项目结束时间均为**年*月。
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研发费用范围具体为:
1、企业内部研发投入: *人员人工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设计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费用
2、委托外部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
(一)人员人工
范围: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归集和分摊方法:对企业存在多个研发项目的,还要按实际参与的项目进行归集,若研发人员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应按统计的工作量进行分摊,无工作量的统计的,则选择当期各项目直接投入占总投入比例等可行方法进行分摊。
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的统计:主要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劳动合同来鉴别,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的管理须注意以下问题:
1、研发人员的比例问题: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具有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大专以上的研发人员的比例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相关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相关的学历证书应复印整理待查。
2、研发人员的真实性问题: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必须是企业的真实员工,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不得将外单位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作为本单位人员上报,即不能出现“假人真学历”的情况。通过检查社保、个所税申报系统很容易核实这方面的造假。
3、企业人员的完整性问题:有的上企业的大专学历以上的科技人员、研发人员不足,在高新申报材料中就少报企业的总人数。企业在报科技统计报表、高新申报材料、其他相关申报材料时,不得少报企业的总人数,以达到企业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比例要求。通过检查社保、个所税申报系统很容易核实这方面的造假。
4、研发人员的一致性问题:高新申报材料中列明的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应该与财务核算相一致,特别是研发人员必须与申报材料一致,财务核算中必须单独建研发部门核算,相关人员支出必须在研发部门列支。
5、学历证书相关专业的关联性问题: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的学历证书相关专业应尽可能与所从事的岗位相匹配,不应出现大多数学历与从事岗位不相符的情况。
大专学历以上人员、研发人员的劳动合同、学历证明等材料应准备齐全,随时待查。研发人员作假的途径:真人假学历、假人真好历、减少申报的企业总人数等。
(二)直接投入
范围: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为直接计入,对动力费用,共同使用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等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研发直接投入管理难点在于研发用材料的核算,直接投入核算应注意如下问题:
1、研发用材料领料手续必须完备:研发用材料必须要有领料单、领料单上须有相关研发人员签字、同时须注明领用的研发项目名称。财务核算时须根据领料单记录的内容核算相应研发项目的费用。
企业的原材料收发存报表应尽可能注明研发领料,计入研发用材料的数量须与领料单一致,单价须与材料账一致,领料人必须为研发人员且须与研发项目相关。
2、研发用材料费用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应相对合理,在核算中应重点关注此比例的合理性,不同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尽量避免研发费用总体核算不足时都用原材料来充,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材料费用比重,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
3、水电费(燃料费)的分配要合理:研发费用核算中不能把企业发生的所有水电费用计入研发费用、或研发费用中不核算水电费,也不能只将某几月的水电费全额计入研发费用,而其他月份不核算。研发费用核算中水电费(燃料费)的分配要考虑整体合理性,如可以按研发设备的耗电定额分配、也可以按研发设备原值占企业所有设备的原值比重分配等。
(三)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范围: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归集和分摊方法:属于多个项目使用的,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与研发活动相匹配的研发设备及研发场地,研发设备及场地的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研发机构,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提供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配备相应的专用场。研发场地应相对集中,面积应符合研发需要及相关规定,管理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应在醒目设置。如宁波市工程中心要求研发场地200平方米以上,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要求研发场地500平方米以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可计入研发费用。
2、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研发设备,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提供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配备有先进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研发设备应相对集中于研发场地内,不能散落于各生产车间;研发设备的数量、规模应符合企业的研发需要和相关的规定要求。如宁波市工程中心要求研发设备原值100万元以上,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要求研发设备原值500万元以上。
3、研发设备结构要注意整体合理性,除了研发所需直接仪器和设备(如加工、检测等)外,研发部门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也可作为研发设备处理。
4、研发设备的折旧核算:研发设备的财务核算与高新申报材料必须一致,企业在财务核算中必须将研发用设备统一归类入研发部门使用设备,相应折旧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对研发用设备应归入研发部门管理。不得将生产及其他用途的设备折旧费用计入研发费。
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可以摊销计入研发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计入研发费用须注意以问题:
1、不得将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摊入研发费用: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入研发费用,相关设施必须真实为研发设施,不得将生产、行政办公等设施的相关费用摊入研发费用。
2、手续要完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入研发费用时,相关的内部管理程序及相关资料要完备,具体如下:
首先:研发部门对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向总经理、股东会或董事会提出申请;
第二:作出相关预算;
第三:总经理、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批复; 第四:与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项目合同; 第五:项目完工后的竣工决算;
第六:施工单位出具的发票、企业的付款凭证。
3、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发生的费用要合理、真实,不得虚构相关的费用。
(四)设计费用
范围: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不会有共同费用,可直接计入。
设计费用核算应注意的问题:设计费用一般为委外设计,企业内部发生的相关费用实际已计入相关的研发费用科目中;委外设计须有相关的协议;委外设计与委托外部研究开发的区别。
(五)装备调试费
范围: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不会有共同费用,可直接计入。
装备调试费核算应注意的问题:仅为研发过程中的装备调试费,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企业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模具和工具开发费用可尽可能在此科目核算,不在“直接投入”科目核算,这样可有效降低直接投入占研发费用的比重。
(六)无形资产摊销
范围: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归集和分摊方法:属于多个项目使用的,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无形资产摊销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相关的其他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其中,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但不包括为引进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外购的研发用无形资产价格要合理,如有关联交易,交易价格要公允、合理。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
3、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成本,由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
4、其他无形资产摊销:研发部门使用的管理、设计软件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可入研发费用。不得将生产、仓库、财务等部门的管理、核算软件支出计入研发费用;不得将企业整体的ERP软件费用全部计入研发费用。
研发部门使用的管理、设计软件的技术要求及费用需在合同中单独注明,相关费用须真实、合理。
(七)其他费用
范围: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
归集和分摊方法:单个项目发生的直接记入,属于多个项目的,按各直接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进行分摊,若费用较小,则可直接记入某项目。
其他费用核算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其他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2、会议费、差旅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外聘专家费等均可计入研发费用。但专利的维护费、诉讼费不得计入研发费用。
3、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如业务招待费、汽油费、车辆的过路费和停车费等。
4、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检测、鉴定费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产品研发成功后须经专门的检测、鉴定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对外销售,所发生的相应的检测、鉴定费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其他情况下的检测、鉴定费用不得计入研发费用(如产品为进入某市场发生的检测、认证费)。
5、其他费用计入研发费用时应注明具体发生的研发项目、必须为相关的研发人员真实发生的、相关的证明资料要齐全。
(八)高新技术企业的委托外部研发:
委托外部研发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
委托外部研发的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产学研”合作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指标,在高新申报评审中占较大的分值,体现相关企业对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开发工作的水平,相关企业应有足够的重视。
2、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符合高新技术领域,必须与企业的高新产品密切相关。可以直接研发相关的高新品,也可以研发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生产设备、优化性能、提高效率等。
3、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关联方之间的委外研发金额需按公平的市场交易,整体上要公平、合理,不得任意夸大金额。
4、委托外部研究开发必须具有委托外部研发的合同、协议,结算必须出具正规的合法票据,必须要有付款凭证。
五、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高新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核算应注意如下问题:
1、高新产品(服务)收入必须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不得将一般产品收入计入高新产品收入。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的条件。
3、企业在产品(服务)收入的财务核算时,必须考虑高新产品收入归类的要求,高新产品名称(PS名称)与财务核算的产品名称应尽可能一致,如果不一致,确认高新产品的依据要充分,归类要合理。
4、企业在产品(服务)收入的财务核算时,核算的高新产品(服务)的名称与相关的发票的名称应尽可能一致,如发票为汇总发票,则高新产品(服务)应能通过销售清单或出库单加以确认。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管理
企业在账务处理中必须以合法原始凭证为依据,企业相关部门要对项目研发费用的费票据及时注明归属,为分类计算项目技术开发费提供依据,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应注意以下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相关费用必须为研发项目真实发生,票据必须合法,不得以收据、白条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2、相关的签字手续必须齐全,相关票据必须为研发人员签字,如具体为某项目发生费用,必须在票据上注明项目名称。
3、研发人员工资单必须为自己签字;研发设备入账必须具有合法发票;领料单上的手续必须完备;差旅费的报销单上必须注明具体项目、具体事项、研发人员等。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的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自主知识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企业申请前已实际拥有(截止日期为上年度12月31日),申请认定时已受理但尚未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得计算在内。
2、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属人必须为申请企业(独占许可除外),不得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企业、个人。
3、专利数量要求:企业应努力使拥有的专利的数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具体为实用新型6项或发明1项以上。
4、专利质量要求:企业的专利应与高新产品(服务)密切相关,可以直接为产品专利,也可以为与生产品产工艺、效率、质量等相关的专利。
5、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应有计划的进行。因为科技项目申报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都是企业三年以内授权的,故企业在申报时应有计划的申报,以保证企业每年都有一定数的知识产权授权,例如企业可以每年申报3-5项的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这样企业可避免一次申报专利太多导致下一年度无法挖掘新的专利。
(四)两个重要的概念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比例中销售收入的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一定比例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销售收入的统计应包括哪些范围?!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会协[2008]83号)及《高新技术企业认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附件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的填报说明:
销售收入是指产品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之和。
2、高新产品收入确定比例时总收入的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的条件。
总收入的统计应包括哪些范围?!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会协[2008]83号)规定: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申报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企业当年总收入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六、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相关政策前瞻
(一)关于认定(复审)范围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的必须是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含有限合伙企业)和认定(复审)前三年任意一年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得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
(二)关于研究开发费用
1、对照申报企业的研发费用与近三年《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情况归集表》,若金额相差较大,企业必须说明正当理由。对研发费用的判定:年报、专项报告、加计扣除三者核对,严重不符者由企业出具说明;
2、研发费用中,工资薪金支出是指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是否包括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浙江省高新申报及宁波市软件企业申报采用的是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规定范围,即不包括上述内容,但是财税[2013]70号文件规定的出现,应该会做相应调整)
3、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指标(3%、4%、6%)要求每年达到(部分税务机关);
4、研发费用:包括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专项应付款支出(专项报告中应披露);
5、直接投入的真实性:除形式上符合外,应与批量生产开始时间、科技成果转化时间核对,批量销售后的技术提升需提供说明,未形成销售的与专利申请时间、查新时间比对;
6、模具:报废需盘点,处理需有证明资料;
7、无形资产摊销:不包括以新产品销售量考核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不管是否用于研发活动;技术使用费中的门槛费计入无形资产,用于研费活动时可摊销计入;
8、对照申报企业的研发费用的起止日期、金额与企业的成果转化证明资料,投产后发生的费用应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一般情况下,不得作为研究开发费。对已形成规模化销售的产品(服务)进行后续改进提升的研发活动而发生的费用,企业应给出详细说明。
9、申报企业的研发费用的起止日期与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日期应有对应关系。对已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服务)进行后续研发活动及其发生的费用,申报企业应给予说明。
(三)关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1、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比例应至少在50%以上,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超过60%。
2、高新收入占总收入的指标(60%)要求每年达到(部分税务机关);
(四)关于年度审计报告要求
1、年报必须披露研发费用;
2、关联方销售必须披露。
(五)关于涉税事项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的前三年任意一年存在税务处罚的,不得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
第二篇:研发费用财务核算及应注意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财务核算
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录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核算的总体要求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立项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
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其他相关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2、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管理
3、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4、两个重要的概念问题(销售收入、总收入)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财务核算的总体要求
(一)企业的研发费用必须在企业账内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不允许企业账内不进行核算,而仅在账外设立费用台账。(自2012年始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必须披露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情况)。
(二)企业的研发活动所涉及的人、财、物必须独立,且能明显的识别;研发费用的发生应遵循真实、合理、合法的原则。
(三)研发费用核算比例必须达到规定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申报高新技术的企业必须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四)研发费用核算的科目设置:研发费用必须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分四级明细进核算。
具体科目设置为: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下按立项的项目设立“××项目(RD项目)”三级明细分类帐,在“××项目(RD项目)”下设置“人员人工”等四级科目。
即: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项目----人员人工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设计费用
„„其它费用
(五)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会计报表必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且审计报告必须披露研发费用的发生额。
企业年报审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高新申报专项审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科技统计报表中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应尽可能相符或接近,严重不符的应有正当理由,企业应对差异情况作出说明。
存在的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有形式无实质:有的公司研发费用核算有形式无实质:研发费用由财务人员“做”、“编”出来的;做账依据不充分;费用结构比例不合理;研发项目与企业真实情况不符。
2、研发费用未在账内核算,而在账外设立台账: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已进行了多年,还存在企业的研发费用不在账内单独核算,而是在账外另设台账的情况,甚至有些已申报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仍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企业的“研发费用”金额大于“管理费用”发生额。
案例:某公司申报2008—2010年研发费用1673.46万元,销售收入47451万元。经实地检查,该公司“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合计337.6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0.71%。
3、研发费用核算中,包装、作假的痕迹太明显:许多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整数比,如:6%、4%、3%。有的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各RD项目发生金额非常平均、接近,人为的痕迹太明显。
4、企业相关报表数字前后不一致:
案例:某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年初数为13412万元,与2006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年末数14876万元不一致;2007年利润表中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921万元,与2006年利润表中本年主营业务收入13053万元不一致,审计报告中也无相关的年初调整说明。
5、研发费用归集主体问题:
有的公司自身研发费用不足,将子公司或集团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开发公司的相关研发支出并入本公司。有的集团公司将控股子公司的相关的财务数据合并计算;有的母公司采用合并会计报表数据申报。
6、研发费用整体政策不了解、不学习:
对研发费用核算的范围不了解,相关的政策不研究,为达到规定的费用核算比例要,财务核算中随意性大,不考虑整体合理性。
案例:2011年财政部高新企业复查中发现如某公司申报2005—2007年研发费用3641.84万元,销售收入90106.06万元,经查,该公司将2005年购置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如数控自动折弯机、开关柜装配线等合计1028.24万元以”设备调试费”名义归集入研究开发费用,而且是作为一个研发项目入账(RD01 费用1028.24万元)。
有的企业在研发费用核算不足的情况下,将公司的基建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科目发生额全部为基建支出,无其他费用支出),如象山一企业;有的企业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内容不合理,发生额中只有材料支出、人员人工支出,没有折旧与摊销支出,或者只有材料支出,没有人员人工支出等。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立项
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前须先立项,立项的具体做法是:某项目的技术开发计划及其经费预算需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或相当决策层次批准通过、形成书面文件。企业技术开发计划的有关文件应及时抄报当地科技、财税等行政管理部门并通知本企业财务等部门建帐。立项时注意以下事项:
1、高新申报材料中的研发项目项名称与财务核算中的项目名称必须一致;
2、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中必须列明相关参与的研发人员,研发费用财务核算中的研发人员与立项报告必须一致;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中应明确研发活动的目的;要有相关的研发预算;研发项目立项应报相关科技部门备案;
3、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确定的项目研发起止时间与研发费用的财务核算时间必须一致,研发费用核算一定是先立项后核算。存在问题:
1、研发项目立项不合理:研发项目名称出现重复,由于项目立项困难,有的企业用三年前的项目名称来立项;有的企业的项目立项名称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关联性不大(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产收入的确认困难)。
2、研发项目有立项无结果:
有的企业的研发项目有立项报告、立项报告的要素和内容也很完整,但没有结论,没有研发项目完成的验收报告或项目总结,项目是否完成或达到预期目的缺乏佐证材料。
3、研发项目时间不合理:
有的企业所有的研发项目(RD项目)的立项时间全部为当年的1月开始,12月结束,主要原因为企业技术人员不尽职、财务人员又图核算方便,而不考虑项目的合理性。
有的企业立项的时间过于精确,导致项目立项时间与企业财务核算方面,两者时间不一致,存在项目尚未立项而财务已经开始核算、项目结束后财务仍在进行核算的情况,如:RD06 2010.1.5—2010.10.20
企业的研发项目的立项时间安排要合理,建议研发项目立项开始时间均为**年*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均为**年*月底,或者开始时间均为**年*月,项目结束时间均为**年*月。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研发费用范围具体为:
1、企业内部研发投入: *人员人工 *直接投入
*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 *设计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费用
2、委托外部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
(一)人员人工
范围: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归集和分摊方法:对企业存在多个研发项目的,还要按实际参与的项目进行归集,若研发人员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应按统计的工作量进行分摊,无工作量的统计的,则选择当期各项目直接投入占总投入比例等可行方法进行分摊。
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的统计:主要统计企业的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劳动合同来鉴别,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的管理须注意以下问题:
1、研发人员的比例问题: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具有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大专以上的研发人员的比例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相关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相关的学历证书应复印整理待查。
2、研发人员的真实性问题: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必须是企业的真实员工,对于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不得将外单位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作为本单位人员上报,即不能出现“假人真学历”的情况。通过检查社保、个所税申报系统很容易核实这方面的造假。
3、企业人员的完整性问题:有的上企业的大专学历以上的科技人员、研发人员不足,在高新申报材料中就少报企业的总人数。企业在报科技统计报表、高新申报材料、其他相关申报材料时,不得少报企业的总人数,以达到企业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比例要求。通过检查社保、个所税申报系统很容易核实这方面的造假。
4、研发人员的一致性问题:高新申报材料中列明的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应该与财务核算相一致,特别是研发人员必须与申报材料一致,财务核算中必须单独建研发部门核算,相关人员支出必须在研发部门列支。
5、学历证书相关专业的关联性问题:科技人员及研发人员的学历证书相关专业应尽可能与所从事的岗位相匹配,不应出现大多数学历与从事岗位不相符的情况。
大专学历以上人员、研发人员的劳动合同、学历证明等材料应准备齐全,随时待查。研发人员作假的途径:真人假学历、假人真好历、减少申报的企业总人数等。
(二)直接投入
范围: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为直接计入,对动力费用,共同使用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等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研发直接投入管理难点在于研发用材料的核算,直接投入核算应注意如下问题:
1、研发用材料领料手续必须完备:研发用材料必须要有领料单、领料单上须有相关研发人员签字、同时须注明领用的研发项目名称。财务核算时须根据领料单记录的内容核算相应研发项目的费用。
企业的原材料收发存报表应尽可能注明研发领料,计入研发用材料的数量须与领料单一致,单价须与材料账一致,领料人必须为研发人员且须与研发项目相关。
2、研发用材料费用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应相对合理,在核算中应重点关注此比例的合理性,不同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尽量避免研发费用总体核算不足时都用原材料来充,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材料费用比重,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
3、水电费(燃料费)的分配要合理:研发费用核算中不能把企业发生的所有水电费用计入研发费用、或研发费用中不核算水电费,也不能只将某几月的水电费全额计入研发费用,而其他月份不核算。研发费用核算中水电费(燃料费)的分配要考虑整体合理性,如可以按研发设备的耗电定额分配、也可以按研发设备原值占企业所有设备的原值比重分配等。
(三)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范围: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归集和分摊方法:属于多个项目使用的,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与研发活动相匹配的研发设备及研发场地,研发设备及场地的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研发机构,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提供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配备相应的专用场。研发场地应相对集中,面积应符合研发需要及相关规定,管理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应在醒目设置。如宁波市工程中心要求研发场地200平方米以上,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要求研发场地500平方米以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可计入研发费用。
2、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研发设备,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提供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配备有先进的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研发设备应相对集中于研发场地内,不能散落于各生产车间;研发设备的数量、规模应符合企业的研发需要和相关的规定要求。如宁波市工程中心要求研发设备原值100万元以上,浙江省工程技术中心要求研发设备原值500万元以上。
3、研发设备结构要注意整体合理性,除了研发所需直接仪器和设备(如加工、检测等)外,研发部门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也可作为研发设备处理。
4、研发设备的折旧核算:研发设备的财务核算与高新申报材料必须一致,企业在财务核算中必须将研发用设备统一归类入研发部门使用设备,相应折旧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对研发用设备应归入研发部门管理。不得将生产及其他用途的设备折旧费用计入研发费。
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可以摊销计入研发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计入研发费用须注意以问题:
1、不得将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摊入研发费用: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入研发费用,相关设施必须真实为研发设施,不得将生产、行政办公等设施的相关费用摊入研发费用。
2、手续要完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入研发费用时,相关的内部管理程序及相关资料要完备,具体如下:
首先:研发部门对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向总经理、股东会或董事会提出申请;
第二:作出相关预算;
第三:总经理、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批复; 第四:与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项目合同; 第五:项目完工后的竣工决算;
第六:施工单位出具的发票、企业的付款凭证。
3、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发生的费用要合理、真实,不得虚构相关的费用。
(四)设计费用
范围: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不会有共同费用,可直接计入。
设计费用核算应注意的问题:设计费用一般为委外设计,企业内部发生的相关费用实际已计入相关的研发费用科目中;委外设计须有相关的协议;委外设计与委托外部研究开发的区别。
(五)装备调试费
范围: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归集和分摊方法:一般不会有共同费用,可直接计入。
装备调试费核算应注意的问题:仅为研发过程中的装备调试费,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企业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模具和工具开发费用可尽可能在此科目核算,不在“直接投入”科目核算,这样可有效降低直接投入占研发费用的比重。
(六)无形资产摊销
范围: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归集和分摊方法:属于多个项目使用的,按各研发项目使用的工作量等可行方法计算后计入。
无形资产摊销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相关的其他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其中,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括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但不包括为引进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外购的研发用无形资产价格要合理,如有关联交易,交易价格要公允、合理。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
3、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成本,由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
4、其他无形资产摊销:研发部门使用的管理、设计软件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可入研发费用。不得将生产、仓库、财务等部门的管理、核算软件支出计入研发费用;不得将企业整体的ERP软件费用全部计入研发费用。
研发部门使用的管理、设计软件的技术要求及费用需在合同中单独注明,相关费用须真实、合理。
(七)其他费用
范围: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
归集和分摊方法:单个项目发生的直接记入,属于多个项目的,按各直接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进行分摊,若费用较小,则可直接记入某项目。
其他费用核算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其他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2、会议费、差旅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外聘专家费等均可计入研发费用。但专利的维护费、诉讼费不得计入研发费用。
3、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如业务招待费、汽油费、车辆的过路费和停车费等。
4、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检测、鉴定费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产品研发成功后须经专门的检测、鉴定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对外销售,所发生的相应的检测、鉴定费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其他情况下的检测、鉴定费用不得计入研发费用(如产品为进入某市场发生的检测、认证费)。
5、其他费用计入研发费用时应注明具体发生的研发项目、必须为相关的研发人员真实发生的、相关的证明资料要齐全。
(八)高新技术企业的委托外部研发:
委托外部研发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
委托外部研发的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产学研”合作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指标,在高新申报评审中占较大的分值,体现相关企业对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开发工作的水平,相关企业应有足够的重视。
2、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应符合高新技术领域,必须与企业的高新产品密切相关。可以直接研发相关的高新品,也可以研发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生产设备、优化性能、提高效率等。
3、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关联方之间的委外研发金额需按公平的市场交易,整体上要公平、合理,不得任意夸大金额。
4、委托外部研究开发必须具有委托外部研发的合同、协议,结算必须出具正规的合法票据,必须要有付款凭证。
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高新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核算应注意如下问题:
1、高新产品(服务)收入必须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不得将一般产品收入计入高新产品收入。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的条件。
3、企业在产品(服务)收入的财务核算时,必须考虑高新产品收入归类的要求,高新产品名称(PS名称)与财务核算的产品名称应尽可能一致,如果不一致,确认高新产品的依据要充分,归类要合理。
4、企业在产品(服务)收入的财务核算时,核算的高新产品(服务)的名称与相关的发票的名称应尽可能一致,如发票为汇总发票,则高新产品(服务)应能通过销售清单或出库单加以确认。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管理
企业在账务处理中必须以合法原始凭证为依据,企业相关部门要对项目研发费用的费票据及时注明归属,为分类计算项目技术开发费提供依据,研发费用核算的票据应注意以下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相关费用必须为研发项目真实发生,票据必须合法,不得以收据、白条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2、相关的签字手续必须齐全,相关票据必须为研发人员签字,如具体为某项目发生费用,必须在票据上注明项目名称。
3、研发人员工资单必须为自己签字;研发设备入账必须具有合法发票;领料单上的手续必须完备;差旅费的报销单上必须注明具体项目、具体事项、研发人员等。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的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自主知识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企业申请前已实际拥有(截止日期为上12月31日),申请认定时已受理但尚未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得计算在内。
2、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权属人必须为申请企业(独占许可除外),不得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企业、个人。
3、专利数量要求:企业应努力使拥有的专利的数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具体为实用新型6项或发明1项以上。
4、专利质量要求:企业的专利应与高新产品(服务)密切相关,可以直接为产品专利,也可以为与生产品产工艺、效率、质量等相关的专利。
5、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应有计划的进行。因为科技项目申报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都是企业三年以内授权的,故企业在申报时应有计划的申报,以保证企业每年都有一定数的知识产权授权,例如企业可以每年申报3-5项的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这样企业可避免一次申报专利太多导致下一无法挖掘新的专利。
(四)两个重要的概念问题
1、研发费用核算比例中销售收入的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三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一定比例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 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销售收入的统计应包括哪些范围?!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会协[2008]83号)及《高新技术企业认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的附件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的填报说明:
销售收入是指产品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之和。
2、高新产品收入确定比例时总收入的范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的条件。
总收入的统计应包括哪些范围?!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会协[2008]83号)规定:
最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申报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企业当年总收入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第三篇:高企认定的规范财务核算
高企认定的规范财务核算
《工作指引》中明确,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申报企业应具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载或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对研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认真对每个研究开发项目进行费用或资产化登记,并以此为基础归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情况。
企业的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成本应分开核算,不能混淆。研发费用不得从生产成本中剥离,对于其财务核算,对实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有不同的财务核算方式。
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1、费用化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研发费用”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按研发项目设置,四级科目按费用种类分别归集核算,若企业采用台账的形式,研发项目(即三级科目)可不设置,三级科目和四级科目的顺序也可转换。
例:苹果公司的业务主要为通讯行业的研发,在2017年申报高企认定,该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2016年发生了以下业务,在研发A项目时,领用材料50千克,价值2,000,000.00元,A项目生产人员工资15000元。其会计处理为:
领用材料时: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A项目--材料费 2,000,000.00
贷:原材料
2,000,000.00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A项目--职工薪酬
1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00
2、资本化支出
对于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其资本化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相关条款:“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取得的无形资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开发过程中的租金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取得权利时,不得将已费用化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设置“研发支出”一级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本科目应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具体设置如下:一级科目为研发支出,二级科目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三级科目为**研发项目,四级科目为费用类别,如材料费、职工薪酬等。
例:苹果公司的业务主要为通讯行业的研发,在2017年申报高企认定,该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16年发生了以下业务,在研发A项目时,领用材料50千克,价值2,000,000.00元,A项目生产人员工资15000元,支付张三专家咨询费6,000.00元。其会计处理为:
领用材料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A项目--材料费 2,000,000.00
贷:原材料
2,000,000.00 计提工资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A项目--职工薪酬
1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00 支付张三专家咨询费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A项目--专家咨询费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1)规定进行处理。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具体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项目--材料费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A项目--材料费等(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第四篇:高企核算方法费用归集会计处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时,近三年研发费用需要达到所规定的标准,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调整呢?笔者简单介绍三个个方法,以供企业合理选择适用:
1、建立“研发费用”为一级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一般企业大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在此情况下受制于管理费用不能过大,否则会与集团财务预算冲突或者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很多企业通常都不太便于把所有研发费用全部归集在管理费用科目之下。而如果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按照八大类费用项目核算,三级科目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这样整个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就能科学地建立起来;不需要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当期结平,对企业损益也没有影响。如此核算,日常会计核算中就已经把研发费用自动归集了,实属一劳永逸之策。
2、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辅助账
诚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口径也明显不一。如果企业确实不能把“研发费用”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从专业的角度看也能理解。那么企业就应该在“研发费用”辅助账上下功夫,但要做到“合理”、“规范”、“清晰”,具体情况因企业而异。
3、建立“研发费用”一级核算与辅助账相结合的方式
有的企业靠以上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合理”归集研发费用,那就结合以上两种方法试试吧,当然研发费用数据不能重复或者有矛盾。
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与已申报研发费用数据的统一性
按照国税函[2009]203号文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汇算清缴期间需要向税务机关报送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时至今日,2008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连续申报了2008、2009、2010三年的研发费用数据,而且有据可查。企业本次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研发费用调整中,就要重点关注一下已经向税务机关申报了的研发费用数额,否则容易引起自相矛盾的情况。毕竟各省市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机关之一,如果有矛盾,被查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已经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高新企业,再次调整研发费用的余地更有限。
另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要按季度、月份向各地科技部门或者园区管委会报送高新企业相关数据,比如:产值、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项目,本次对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也应顾及到原已申报数据。
2、研发费用的调整应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等要素统筹考虑
高新企业复审各要素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孤立的调整一个因素,应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这种调整才更有效率、科学,也更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点。
3、跨期的研发项目费用的问题
企业的研发项目通常都包括两种:当年完结的和跨的,跨的研发项目在核算研发费用时,应密切关注研发费用预算与研发项目验收报告,以合理分摊各的研发费用。
(二)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
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并填写附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中的“
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
1.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按照下列样表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归集(样表)
注:A、B、C、D等代表企业所申报的不同研究开发项目 2.各项费用科目的归集范围(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4)设计费用
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8)其他费用
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3.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与委托境内的企业、大学、转制院所、研究机构、技术专业服务机构等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所支出的费用之和,不包括委托境外机构完成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不需扣除研发过程中销售研发样品形成的收入。该样品对应的成本,属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可直接作为研发支出。
《企业会计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企业的研发支出应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的应资本化,否则费用化处理。
企业销售样品的收入,属于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1)领用材料等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等。
(2)销售研发样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销售的样品,无需结转成本。
(3)按具体情况,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
借:无形资产(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
有人说在成本科目下设一级科目研发支出,有人说在损益类科目下管理费用下设二级科目研发费用?
会计准则规定,研发支出是一级科目,下设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明细。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以后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当比照上述
(一)规定进行处理。
(三)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追问:
那我可以直接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吗?我们这个试验阶段,如果产出的半成品达标,这个算资本化吗?
回答:
那我可以直接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吗?
可以。会计制度允许将研发费计入管理费用;新准则规定计入研发支出。新准则是上市公司必须执行的,其他企业可执行,也可执行原会计制度。如果计入管理费用,据不能转出了(再次资本化处理)。
我们这个试验阶段,如果产出的半成品达标,这个算资本化吗? 算。可以计入存货,存货也是资本化的一种
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不需扣除研发过程中销售研发样品形成的收入。该样品对应的成本,属于上述规定范围的,可直接作为研发支出。
《企业会计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企业的研发支出应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的应资本化,否则费用化处理。
企业销售样品的收入,属于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1)领用材料等
借:研发支出
贷:原材料等。
(2)销售研发样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销售的样品,无需结转成本。
(3)按具体情况,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
借:无形资产(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会计处理建议
1、科目设置
设置成本类的一级科目5301研发支出,设置二级科目530101费用化支出、530102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下分别设置三级科目53010101********研发项目(根据研发项目名称设置),设置四级科目列支各项研发支出,其中5301010101人员人工、5301010102直接投入、5301010103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5301010104设计费、5301010105设备调试费、5301010106无形资产摊销、5301010107其他费用、5301010108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
二级科目资本化支出也按上述编码规则,根据开发项目分别设置三级科目,在三级科目下在分别设置8个四级科目。
在管理费用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6602XX研发支出 如果设置辅助账,按同样编码规则要求来设置科目。
2、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的区分
(1)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条件,可以予以资本化。
(2)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者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者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者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者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3)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者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者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者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者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简单讲项目刚立项开始研发,还没有任何成果时按费用化处理,有了一点成果,很有可能试制做样品、样机时,按资本化处理,如果无法区分,全按照费用化处理。
3、四级科目费用归集说明(1)人员人工
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4)设计费用
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7)其他费用
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8)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企业在发生上述费用时,应按照项目分类分别核算上述费用,在对应的科目中归集。
5、月底会计处理及报表数据填列
(1)月底二级科目530101费用化支出结转到管理费用二级科目6602XX研发支出,进入当期损益(2)月底二级科目530102资本化支出借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性资产:开发支出中列示
6、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转无形资产条件
二级科目530102资本化支出下的三级科目*******项目,如能满足无形资产计量判断标准,可结转无形资产
a.从技术上讲,完成该项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c.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如果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应当证明其有用性.d.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e.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简单讲该项目研发基本完成,能获得知识产权(如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能生产样品样机可进入商业化生产,就可转无形资产。
7、研发支出项目在日常核算过程中需准备的资料
(一)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书。
(二)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三)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立项报告)。
(四)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五)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检测报告等资料。
(六)市级科技部门出具的《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鉴定意见书》(加计扣除时需要提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尽量准备齐全各项研发资料,至少需要准备好立项报告,研发人员编制清单,已应付科委或税务检查。
8、研发支出核算的意义
(1)高新技术认定、复审中对公司研发费有较严格规定,其比列要求如下: a.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以下企业,比例定为6%;
b.销售收入为5000万—2亿元的企业,比例定为4%; c.销售收入为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定为3%。
在科委对企业实地核查过程中,重点查阅相关研发支出科目及记帐凭证。
(2)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要求,研发支出中费用化支出部分可加计50%扣除,研发支出中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以后摊销部分可加计50%扣除,在税务局对加计扣除审核中需列示下列费用: a.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b.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c.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d.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e.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f.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g.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h.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如果企业能通过研发支出科目核算要求,加计扣除所需列示数据将很容易列示,在税务检查时也无需在调账处理。
第五篇: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
研发投入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总 则
1.1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研发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1.2 企业明确研发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和承担研发任务的部门,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加强研发投入的专项审核,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1.3 项目承担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加强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1.4 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项目核算应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重点在于项目组可控的人、财、物投入,使企业财务部能获得项目财务管理所需的项目核算数据。
1.5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纳入企业财务部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1.6 为正确评价科技投入水平、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造条件,将研发投入评价结果同考核承担部门绩效内容挂钩,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真正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体制和机制,从长远出发,克服短期行为,有效地增加研发投入。
1.7 企业的研发项目分为国家、省、市计划项目、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企业科研开发项目和其他项目与课题等四大类。研发经费开支范围
开支范围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
括:
2.1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2 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
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2.3 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
护、维修等费用。
2.4 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2.5 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
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2.6 研发结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2.7 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2.8 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3 预算编制与审批
3.1 项目申报部门和个人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编制项目概算。
3.2 多个部门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列各部门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3.3 财务部、研发中心及科技管理部审核项目预算,报企业总经理审批后,将项目预算下达到项目承担单位。发经费分配和使用管理
4.1 国家、省、市政府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申报成功后,上级下拨的科研经费由研发中心协同企业财务部统一管理,按照项目过程的阶段和需要分配经费。
4.2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外来经费由研究开发中心代管,由所在单位负责分配,企业配套
经费由研发中心按照项目过程的阶段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4.3 企业级科研开发项目,经批准后,经费同时确定,全部经费由企业承担。科研经费下达
方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4.4 科研开发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财务上为每个项目设一个帐户,项目批准后,资金同时打入帐户。设立《科研经费使用薄》,由项目负责人掌握明细经费使用内容和金额。在项目的各个阶段点由财务人员进行决策评审,避免项目经费偏离预算计划较大。
4.5 年末,研发中心对研究开发项目进行总结、考评;组织承担部门按照规定编制经费使用报告,报财务部审核。
4.6 在研课题的结存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财务部门应
当及时清理帐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组织清查处理。
4.7 对于将经费挪作他用或报销金额与实际不符等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的;对于不
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部门和个人,企业财务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4.8 为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管理,项目组与企业签署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中明确项目的研发目
标任务、提交成果形式、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进度和项目的人、财、物投入。合同书一方面作为项目组按时按质实现项目的产出的承诺,另一方面也作为企业管理层及各部门对项目人、财、物按时足额投入的承诺。在项目完工验收时,按项目的合同书对项目组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入绩效考核,并和项目组的奖惩挂钩。究开发经费的测算方式
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测算。根据财企[2007]194号文件对研究开发费的规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要求如下:
5.1 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财务部应设置研发费用核算账目,对费用结构进行明细,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5.2 各费用科目的核算范围
5.2.1 人员人工
直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基本社会保险费用和公积金补助费(含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为研发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及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
为研究开发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如安全和维护人员,中心图书馆、计算机部门等的人员)的劳务成本应按其在研究开发活动和非研究开发活动的工时比例分摊计入。
5.2.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非资产性的材料、物资、设备所支出的费用,实验室的材料(化学品、动物等)购置费等,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国家财政、税收部门规定可一次性税前抵扣的资产额(也可以将其摊销额计入下述“研究开发设施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之中,应选择两种计算方法之一,不得重复计算)。
5.2.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为研究开发项目建造或购买的建筑物,也包括一些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5.2.4设计费用
针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绘图。
5.2.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引发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活动(其判断标准与一般研究开发活动判断标准相同),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为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5.2.6 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发活动的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许可证、专有技术披露、设计和计算方法等)。
5.2.7 其他费用
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发总费用的20%。
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
图书期刊参考资料费、图书馆借阅费、技术研讨会议会费;其他技术资料费。
为研发活动而发生的办公室、通讯费、保险费等。
为研究开发活动而发生的差旅费。
未纳入以上项目的其他小额费用。
5.2.8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所谓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是指委托企业外部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研发机构)进行开发的项目,而且成果为企业所用,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且委托外部开发费的发生金额合乎独立交易原则。
5.3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内部执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或委托境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所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但不包括委托境外机构完成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的结题与经费决算
6.1 科技项目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按时结题。各类项目结题时按照有关计划要求和合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完成工作报告和研究开发报告。项目完成后,首先由研发中心按照《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立项申请书》和《科研开发项目合同》组织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最后提交科技管理部组织科技成果鉴定。
6.2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出经费验收申请,企业财务部负责组织对经费进行验收。7 附则
7.1本办法由企业财务部门、研发中心负责解释。
7.2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