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炭公路工作报告简况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一、概况
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至砚山(炭房)段一级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砚山县境内。本项目向北与S206线相接(连接国道G324线),向西与S305线相连,尾部穿越国道G323线(老公路),止点连接国道主干线GZ75(炭房立交)。使丘北县、砚山县与滇中、滇东北和广西相连,通过天保口岸、河口口岸与越南相通。它不仅是国道G324线和国道G323线的连接线,也是文山州距南昆铁路最近的一条公路运输通道,该路段是云南省交通厅编制的《云南省公路网规划(2005~2020年)》中,一般干线公路网纵线,巧家~河口890公里中的一段,也是文山州“三纵三横”主骨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路段。是带动丘北县、砚山县乃至文山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也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路网补充,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公路网的客观需要,是带动文山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文山机场通往普者黑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1.任务依据
(1)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发改交运【2008】607号“关于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工可批复”)。
(2)2008年8月6~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云发改交运【2008】1452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省道206线以且至马关公路丘北(普者黑)至砚山(炭房)公路两阶段初步设的批复”(以下简称“初步设计批复)。
(3)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等。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2.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
该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60km/h。技术标准的总体运用,结合公路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克服高程障碍,减少对河流、道路的干扰,降低填挖高度,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密切配合城镇规划。合理布设路线和设置各种构造物,以节省工程投资,确保工程和运营安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采用恰当的平纵技术指标进行勘察设计,本项目最小平曲线半径287.63米,最大纵坡4.9%。本项目最大纵坡和平曲线半径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
二、设计要点
1、路线设计
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 a.路线布设原则
(依据当地的路网规划与地方城镇发展规划本项目以干线公路为主,兼顾地方路网规划及普者黑风景区道路规划的设计指导思想。在充分吸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多年来完成的其它项目积累的山区高等公路勘察设计经验,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勘察设计理念。合理确定本段公路设计原则和思路,把本项目公路建设成为一条集安全、经济、舒适、景观、生态、旅游于一体,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山区高等级公路。)
(1)依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调安全、生态、环保、社会、人文等因素,对潜在的路线方案和地质、环境敏感的重点路段进行多方案比选,不遗漏有价值方案。
(2)坚持确保行车安全的原则;采用运行车速对全线平纵面线形进行检验,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降低容许速度差,消除安全隐患。对长直线路采取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必要的工程措施、交通标志措施,确保交通顺畅,运营安全。
(3)灵活掌握技术指标,深刻理解标准规范的实质,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充分考虑路线所处区域,合理解定路线平纵横方案。
(4)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少占良田、避开对村庄、重点设施的干扰,减少拆迁,远离环境敏感区,做好废弃土方的处理,防止水土流失。
(5)注意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结合地形合理掌握技术指标,确定平纵面线位,力求平、纵、横等各项技术指标有机结合,尽量减少或避免大填大挖,降低边坡高度。
(6)合理掌握路基设计高度,注重填挖平衡,尽量减少借方及弃方数量,避免由于过多借方和弃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b.路线的布设、沿线主要控制点及河流
本项目新建路段长35.96424公里,改建路段长24.14252公里。沿线主要控制点:起点(红薯山)、阿诺村、七○新村(省道305与206平交道口)、桥背水、丘广线平交(K10+707.80)、黑箐龙垭口、高枧槽、山脚寨、密纳烟站、干巴寨、砂场垭口、笼陶新寨、树皮岔路口,以得邑垭口,落水洞、甲马石垭口、大垭口、落水洞村、迷巴底、小学校、阿波塘、323国道(炭房立交联络线与323国道平交道口东120米处)、止点(炭房立交联络线K0+000)。
主要河流有:北门大河、高枧槽河、小波小河、倮可者河。
2.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设计 1)设计原则
(1)以路基综合设计为“龙头”,克服“重桥、轻路基”的思想,重视路基设计与实际现场的吻合;
(2)节约工程投资,针对区域内需与城市景区道路衔接的特点,切实做好路基设计;
(3)与地形地质结合,利于安全、环保、景观;与地理位置、地域特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点相结合,诱导行车;
(4)实时跟踪、动态设计,结合工程进展及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设计资料,确保实施方案合理有效;
(5)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完善的防、排水设施。
2)路
基
一级公路路基:全宽23米 其中:
中央分隔带3.0米 两侧路缘带各0.5米 两侧行车道各4×3.5米 两侧硬路肩各2.50米 两侧土路肩各0.5米
本次路基设计中对挖方明槽的路容景观是重点也是工程控制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设计思路:以详勘地质资料为依据,在确保挖方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综合具体的地形、水文、挖方高度、视角审美观等进行综合论证,合理确定挖方坡比、总高度、挖方台阶高度等;
施工要求:以每段的横断面设计为总体思路,根据实际开挖情况,比选论证后可灵活地、合理地取用挖方坡比;对一些原生态的树、石等应最大限度地保留,突出树石文化,为本段公路添景;
评价标准:容入自然,与周遍环境相协调配合,美就在身边。
c.路基防护工程
(1)填方边坡防护
①植草防护:当边坡高度小于3.0米,采用植草防护,美化路容。②拱形(或菱形)骨架护坡:当边坡高度大于3.0米,采用拱形或菱形骨架护坡,不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而且较为经济、美观。
③挡土墙:在山岭区路段,为防止填方路基坡脚落空,设置浆砌片石挡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土墙来收缩边坡坡脚,防护路基,并根据填方边坡高度,地面横坡陡峻情况,分别采用不同形式挡土墙。
仰斜式路肩墙:适用于路堤边坡高度不太高,地面横坡平缓处; 重力式挡墙:适用于路堤边坡高,地面自然横坡陡峻处。④护
肩:在山岭区填方短段缺口,设置护肩,以防护路基。⑤矮
墙:在地下水位高、经过水田路段,在填方路基护脚处设置矮墙,以保护路基坡脚稳定。
在平坝区路段(K0+000~K11+350),为了配合将来丘北县城向外延伸,与城市建设相协调配合,减少废止工程,节省一定的工程投资,一般情况下填方路基不设置挡墙,在填方坡脚仅设排水沟。
(2)挖方边坡防护
①护面墙:根据本路段边坡岩性,主要采用等截面护面墙。
等截面护面墙:主要用于防护易风化泥岩边坡坡脚,以确保挖方边坡稳定,护面墙高度一般为2.0米(自地面算起),面坡为1∶0.25。
②拱形(或人字形)骨架护坡
主要用于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米,边坡坡率缓于1∶0.75,边坡较规整,需要进行景观设计的泥岩边坡或风化、破碎较重的泥岩边坡。
③部分石质挖方路段(且岩性整体性好),横断面设计坡面为台阶式,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开挖后工程地质情况,在保持总开挖坡比不变的情况下(挖方工程数量不变),模仿自然岩壁开挖坡面,凹凸有致,体现塑石路容景观。d.特殊路基设计
通过野外调查和施工图地质勘察,本设计路段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有软土、膨胀土、岩溶等。
(1)软土
路线段的软土主要有两类,沟谷型和湖沼型软土。
湖沼型软土主要分布在路线起点段(K0+000~K11+350),该段由于处在普者黑盆地边缘,属溶蚀地貌之溶盆孤峰,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区,主要岩性:上部为棕褐色粘土,下部为棕褐色薄层状淤泥,微具层理。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治理措施:根据其具体分布范围、岩土特性分别进行处治,对于分布于地表,由于农田灌溉水、地表积水而软化的软土,首先做好排水工程疏排地表水、部分换土等措施进行处治;对于埋藏相对深的软土,一般情况下采取浅层处治,根据实际建设周期可用过渡式路面。
沟谷型软土主要分布在高枧槽~山脚村之间(K15+000~K17+500),其厚度不大,约1~3米。
治理措施:路基设计时主要进行清除软土、换填碎石措施进行处治。(2)膨胀土
路线段膨胀土分布较广,多为第三系(Ey)灰白色泥岩风化后形成,呈孤岛状,部分为残坡积、冲洪积形成,沿线均有分布,但不连续,膨胀性较弱,主要集中在K0+000~K10+000段局部,K36+400~K38+000等段落。
治理措施:对膨胀土特殊路基段采用部分挖除、换土,封闭边坡、植草护坡等处治措施。
(3)岩溶塌陷
K41+000~K47+000段(鱼塘村~落水洞村)表层1~2米厚残积粘土,下伏薄—中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岩溶发育较强烈,泉水点呈线状排列,发育有地下暗河(BK42+800附近为地下暗河进口,出口在维摩乡),岩溶塌陷的存在可能威胁到工程构造物的安全。
治理措施:对线状排列的泉水点应设置通道涵加以保护,对塌陷区采用跨盖、填塞等措施进行处治。
(4)填石路堤
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路容景观建设,尽可能消化路基开挖的石方,降低工程造价,设计结合沿线地形、石料分布、强度等,填石路堤主要位于地形起伏较大路段,集中挖方后紧接填方的路段。本次施工图设计中对填石路堤施工工艺提出严格的要求,需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加强管理,才能确保路堤填筑质量。
e.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设计原则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的原则是,为了保证路基稳定,防止冲刷和水毁,路基防排水应结合实际地形及桥涵位置,以“早接远送”为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截、引、排等措施,将水引出路基范围或排入天然河沟,以构成有效的防、排水系统,并注意各种防排水设施的联系,使得水流顺畅。路基综合排水系统设计,不但从工程角度进行,更注重将排水设计与环境美化、景观效果相结合,并根据本地区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边坡型式等因素,结合路线平纵面、桥涵位置进行综合分析,统一规划,合理确定排水断面形式和几何尺寸,建立完善的公路综合排水系统。
(2)路基排水
本路段路基排水设施设计主要以地面排水设施为主,结合路线平纵线形、地形、地质和降雨特征,在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排水设施,将流向路基的水流尽快引离路基,汇入路基以外自然沟河中。
本路段路基排水设施有: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1.边
沟 ○本次边沟设计过程中首先是综合拟定边沟形式,及其断面尺寸后,全线边沟逐段进行详细的水力学分析计算,依据计算结果确定合理的形式和尺寸断面。从设计思路上避免了“传统化”、“通用化”及“标准化”的现象,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减少临空面,行车安全,节省工程造价,路容美观的目的。边沟设置的形式有:矩形边沟、三角形边沟、盖板边沟等。排水方式:在挖方及低填方路段,以汇集路面水和路基附近少量的地面水,并通过排水沟或急流槽汇入桥涵或自然沟中。
2.排水沟 ○设置在填方路基的两侧或一侧,以汇集路面水、坡面水以及由边沟引入的水流,并将其引至桥涵或天然沟中。
排水沟断面形式为矩形,断面尺寸采用情况:矩形沟,尺寸0.6×0.6米或0.5×0.5米;部分路段采用三角形沟,尺寸0.4×0.4米。均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3.截水沟 ○ 7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设置在山坡路堑坡顶以外,用以拦截山坡流向路基的水流,并将其排引至桥涵或天然沟中。
截水沟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尺寸采用情况:沟底宽0.5米,深0.5米,结构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4.平台截水沟 ○主要位于挖方相对较深,坡面迎水面积大的路段。
f.路面排水
本路段由于路基宽度大,路面排水作了专项设计。
由于本路段主要为填方路基,填方高度在1.5~3.0米之间,对一般路段路面排水以采用分散迳流为主的设计原则。
对超高路段,超高外侧的路面水,填方路段是通过超高段外侧左路缘带设缝隙式圆形集水管,将路面水流汇集进入集水井,再通过横向排水管流到路基外侧路肩墙趾排水沟中;排水管采用φ40㎝的钢筋砼圆管,每隔约50米设置一道。
对中央分隔带排水通过在中央分隔带下方设置排水渗沟,将汇流入渗沟中的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引出路基,排水管采用φ110㎜HDPE管,每隔40米设置一道。
对路面面层渗水,通过两种形式,即:
一般填方路段通过土路肩上对应位置留排水管,将渗水排出,排水管采用φ70㎜PVC管,每隔40米一道。
有路肩墙或砌石边沟路段,通过路面基层边缘设碎石肓沟并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出路基或边沟中,横向排水管采用φ70㎜PVC管,每隔40米一道。g.取土场与弃土场
全线土石方分布情况大体是自K0+000~至K13+00路线位于平坝区,主要以填方为主,部分清除的表层耕植土及换填的膨胀土集中堆置,其中耕植土可用作绿化填土。自K13+000~至K56+00路线大部分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填挖交错,多数路段经土石方调运后,需远运填方;挖方路段中部分表土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设计中,选择了在路线附近的冲沟和荒沟中集中堆弃,不占用或尽量少占用耕地,为保护环境,减小水土流失,均在沟口设置了支挡构造物或挡土坝,并沿山坡两侧设排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并辅以护坡,急流槽等工程措施,以求弃土堆稳定,防止弃土流失。另外,对弃土场结合环境保护工程进行造林或植草绿化,以达到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之目的。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线位具体情况,全线设弃土场12处,取土场4处。
3)路
面
路面设计采用标准轴载BZZ-100。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根据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交通量资料,经分析、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592.2万次, 设计弯沉值为0.265mm。5.2.2.6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按交通量、道路等级及路面的使用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当地筑路材料的分布、施工经验等情况,经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及组合情况如下:
上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4厘米 中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5厘米 下面层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7厘米 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30厘米 基
层
级配碎石
15厘米 在铺筑沥青面层之前,基层顶面铺设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铺筑上面层沥青砼之前,若下面层已被污染,下面层上应浇洒粘层沥青。收费站路面设计
面
层
水泥混凝土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20厘米 底基层
级配碎石
15厘米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3.桥梁、涵洞、通道设计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2)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
(3)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和涵洞1/100(4)地震设防烈度:6度。
本项目共设置大桥1座、中桥7座、小桥2座。
(本项目在第3合同高枧槽段设置大桥一座,桥梁中心桩号为K15+422,上部结构为19×30米 Т型连续梁桥(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圆形双柱式墩,普者黑岸为重力式台,炭房岸为桩柱式台。
本项目共有7座中桥,一合同段2座:左幅K9+628,右幅K9+612的北门河桥,上部结构为3-20米预应力空心板,下部为圆形双柱式墩,埋置式桥台;K10+414(1-20米预应力空心板桥)的桥头村桥,桥台为重力式台。二合同段1座:左幅K14+673,右幅K14+683,4-20米预应力空心板桥,圆形双柱式墩,重力式桥台,桥面连续。六合同段2座: K38+330(3-20米预应力空心板)圆形双柱式墩,重力式桥台,结构连续;K38+600(1-20米预应力空心板)重力式桥台。八合同段2座:K49+416(1-20米预应力空心板)重力式桥台;K56+375(3-20米预应力空心板)埋置式桥台,桥面连续。
本项目共有2座小桥,一合同段2座: K9+004.5(1-6米钢筋混凝土板桥)重力式桥台;K9+132(1-10米钢筋混凝土板桥)重力式桥台。)f.涵洞、通道
全线共设涵洞114道,涵洞全长2984.46米;通道43道,涵洞全长1227.5米。
4、交叉工程设计
本项目路线交叉分为分离式立体、通道及平面交叉,根据被交道路的现 10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状分别采用分离式立交桥、加铺转角、顺接等形式进行设计。交叉形式有分离式十字形、T形及Y形。区域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公路有省道206线、省道305线和丘广公路,普者黑大道,老国道323线,拟建公路通过以上的主要平面交叉予衔接连通,在区域内可形成以本路骨架,连通各主要公路的公路运输网络。
本段公路在K23+132设分离式立体交叉一处,下穿干巴寨进出口地方道路;K56+375设分离式立体交叉一处,上跨老国道323线,共设通道43道,主要平面交叉9处,简易平交叉50处;主要平面交叉最大间距为24.39公里,最小间距0.5公里;简易平面交叉的最大间距为6.0公里,最小间距0.12公里。
5、环保、景观等工程设计
路线所经区域属北回归线附近低纬高原地带,南亚热带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区,区域内植被茂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设计是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公路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作为环保设计的指导思想。从路线布设上尽量避绕环境敏感点如古树、水利工程物等;无法避绕时根据敏感点的实际情况,采用简单、经济的工程防治措施。
6、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全线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系统,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标记、突起路标、路侧护栏及中央分隔带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隔离设施、防眩设施以及里程碑(牌)、百米桩、公路界碑等。
本段公路结合了沿线地形和工程条件,适当增加紧急停靠带,方便事故车辆停靠,沿线经过较大村寨的地段适当位置增设港湾式汽车停靠站,以方便沿线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根据本项目的服务水平及沿线 经济带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分析紧急停靠带与汽车停靠站大部分合二为一,部分单独设置,目的服务功能集中,工程造价省。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7、房建及收费设施
收费站:2处
炭房立交匝道收费站(原2入2出扩建为2入4出)普者黑主线收费站(4入4出)
管理及养护设施:1处
普炭管理所,与普者黑主线收费站合建
(三)管理及养护设施设计原则
为节约投资,便于管理,提高综合利用率,与普者黑收费站合并设置。管理及养护设施由收费监控室、养护工区所组成。
场地含有堆料场,拌合场,施工机械停放及停车,绿化,活动场地。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云南S206线普者黑~炭房一级公路于2008年12月30日由文山州政府组织召开施工动员大会后,本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启动,我院即派出设计代表2人,进驻云南普炭公路建设指挥部,成立设计代表处,随即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指挥部等就设计中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交底,同时以设计代表处为依托展开设计后期服务工作。后期服务以设计代表深入工地,现场解决为主。技术复杂和重大变更由设计代表处及时反馈到院里,配合院里相关处室及相应的设计人员,共同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后期服务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补充完善设计
我院于2005年1月5日派出设计代表2人进驻普炭公路建设指挥部,随后会同指挥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沿线情况进行详尽的核查分析,软土路基分界不明确的部位,由施工单位协作开挖探坑等方式进行地质补探,膨胀土部分及时核实其膨胀系数等参数,岩溶地质部分逐点复核明确处理方案,针对设计中考虑不周的地方及时给予补充完善,于2009年3月上旬,完成了对路基工程中的软土路基、膨胀土、岩溶地质、排水等工程进行补充设计,交付施工单位施工。后期地方要求处理的排水、岔道等已根据每个点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的施工进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根据路基开挖的土质变化情况,对每一个开挖边坡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坡一图设计交付施工单位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
2、现场问题及时处理
施工单位进场进行施工后,暴露出一些前期无法预计的地质变化情况,由设计代表会同指挥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主要技术人员会诊解决,局部处理技术难度比较大的,由设计代表报设计部门及设计人员现场落实解决。施工期间,多次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回访并及时解决相关的问题。
3、对地质构造复杂路段及时进行补探
普炭一级公路所经过的路段的不良地质情况主要为软土、膨胀土、岩溶地质等,同时路线还通过两个断层带,根据施工单位施工进度情况,对局部地质变化比较大的路段都进行补探工作。
(1)、高枧槽大桥在施工中,发现2号墩~6号墩之间的冲孔桩坍孔严重,随后进行逐桩补探,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方案。
(2)、k45+360~+740段路基挖方边坡位于构造带,节理复杂多变,在施工中出现大量的坍塌,边坡外多处纵向开裂,后进行多次补探工作,为后期完善设计及专家论证处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4、公路试营运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普炭一级公路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的共同协作努力,于二〇一〇年十月完成交工验收工作。鉴于在施工期间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在试营运期间的进行观察,便于找出问题,并及时处理;试营运期间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边坡防护上:
如K40+660~+680左侧及K50+560~K50+740右侧边坡由于雨季边坡集中渗水,导致坡面防护遭到破坏,在接到建设单位通知后,我院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详细踏勘并分析找出造成病害的原因,并提供针对这两处边坡处置措施的专项设计方案,使边坡病害得到及时的治理,得到了建设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设计变更情况
1、基本变更情况
截止2010年10月,本项目共计签认《工程变更现场处理卡》831分,指挥部审批变更831份,共计批复变更金额约为5711万元。变更主要为以下下几个方面:
(1)软土路基处治增加片石垫层、碎石垫层、天然级配碎石基层等工程(约占变更总金额的34.98%);尤其是K5+500~K9+600段因后期丘北景观点“万亩荷田”的建设提高了水位,大大增加了该部分变更工程数量;
(2)应地方政府要求增加排水、涵洞、通道、防护、地方道路等工程(约占变更总金额的8.94%);
(3)因地方水、环保部门要求或取弃土场的改变增加拦砂坝、改河、弃方远运等工程(约占变更总金额的3.83%);
(4)动工后地形变化、雨季环境条件改变增加挡墙、桩基、防护、补亏等工程(约占变更总金额的17.88%);
(5)因施工工艺改变如钻孔桩改人工挖孔桩、增加有效桩长(约占变更总金额的2.71%);
(6)因挖方含石率较高,利用方改填石路堤(约占变更总金额的22.61%);
(7)因达不到设计弯沉值,为确保路面的使用质量,路槽50cm天然料增加换填片石(约占变更总金额的8.83%);
(8)地质勘察深度及设计深度不足(约占变更总金额的2.14%)。
2、重大变更理由
K45+360-K45+740段地质比较复杂:变化大、岩石破碎、岩性变化大。主要岩性为三叠系中统个旧组、灰、深灰色灰岩,中厚层层状弱风化、大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基岩面波状起伏;次要岩性为褐色、褐黄色、灰白色粉砂质泥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岩、粉砂岩,风化较强,呈土状、较松散、不稳定。施工期间正逢雨季,边坡外侧多处出现比较大的纵向裂缝,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后经多次地质补探及地质专家张华、孙嘉明现场踏勘后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及专家意见,对该处滑坡进行综合治理。
治理滑坡主要的设计原则为:以经济为主、技术可行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优选,力争合理;尽量以边坡工程控制边坡高度,减少削方量;施工快捷安全,简便易行;选用工程环境效果、工程结构形式尽可能有利于边坡工程的生物防护,以便有效的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采用的滑坡治理方案:
(1)削方减载:由于自然边坡高陡,拟按岩石风化程度及坡高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台阶式边坡,边坡坡率:1:0.25~1:1.50,刷至自然山坡坡顶,每级边坡顶预留相应宽度的平台。
(2)加固工程:根据不同段落、不同台阶的地质变化情况,分别采用柔性挂网形式、点锚(4φ15.24锚索)带柔性挂网形式、锚索(4φ15.24锚索、6φ15.24锚索)框格梁形式等进行综合加固治理。
五、设计体会
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设计方案合理,充分利用地形,平纵面设计线形流畅,构造物布设合理,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比较完善,与沿线景观协调一致,环境舒适美观,各种设施完善实用,行车安全舒适,服务水平高,社会效益好,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一级公路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项目的设计荣获2012年度云南交通优秀设计奖。通过该公路的建设主要收获与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线方案只有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最优,其中工程地质、水文的调查研究在高等级公路选线设计中至关重要。
2、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避免脱离实际地形而一味追求高标准或过分迁就地形而轻易采用极限指标,力求掌握适度标准以保证方案经济合理,充分利用地形使行车安全舒适。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3、我省工程地质复杂多变,是公路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尤其普炭公路位于我省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段,加强地质勘探研究是提高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岩溶、软土、膨胀士地区等地质不良路段的工程防护、处治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论证和综合设计,保证设计参数基本合理可靠。
4、沿北门河及万亩荷塘地段路线路基设计时,除认真调查并计算设计水位、流量外,还应充分考虑后期万亩荷塘建设导致河床标高上抬的因素。因此路基设计标高及挡墙高度应考虑一定的安全高度。
5、坝区路线设计,路基标高应满足当地汽车通道或人行通道的要求,并对孔径及净空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6、挖方边坡坍方是近年来公路工程最直接、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水文气候条件,采取植物绿化、护面封闭及支撑防护等综合措施,进行更为全面的勘测设计,一方面保证边坡稳定和交通正常营运;同时又起到美化公路环境的作用。边坡的美化设计尤其是在城镇路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7、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其压实和沉降问题相当突出,在普炭公路中部分路段采用了填石路堤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有效的解决了路段大挖方产生的石料废方;同时,深挖方路堑高边坡不稳定因素多,安全隐患大,加强对深挖路段的边坡防护尤其重要。
8、填挖结合部及新老路结合部的处理应考虑周全。
9、普炭一级路属于集散型公路,较好的线形有利于行车顺畅舒适,但全线平交道口较多,交通情况复杂,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因此进行交通安全专项设计,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完善和补充非常必要,毕竟公路是给社会使用的,一份优秀的设计既要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也要发挥其社会效益,在提供高标准公路的便捷性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普炭路的交通安全专项设计是在进行了充分的运营安全分析计算后,结合了近几年的多项科研成果,在交通安全设施、景观绿化等方面采用了大量人性化的设计,尽可能做到提前预警,使车辆安全运行的同时又尽量不影响行车舒适,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安全,快捷的特性。
在省、厅、指挥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帮助下,设计单位经过艰苦细 16 普炭公路设计工作报告
致的工作,为普炭一级公路提供了优质的勘察设计,为保证该项目的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认识到逐步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设计成果才能更加完善合理。在整个勘察设计和后续服务过程中,得到了普炭公路建设指挥部、各监理单位、各施工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在此深表感谢。
恳请各位领导及专家对我们的设计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院今后进一步改进测设工作,提高勘察设计产品质量。
第二篇:2010年池州公路工程质量简况
2010年池州公路工程质量简况
今年,我市路网新建项目2个(G206东至段改善工程、S222路面改善工程)、共102公里,续建项目1个(地方自建G318池青九一级路工程)、共31公里;农村公路任务367.2公里、217个项目(含追补计划),渡改桥10座。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路网项目质量状态整体平稳,但路面部分指标下降。
今年3个在建项目特点:一是均为迎国检或地方自建项目,领导限定日期完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难以规范,质量监督工作难度较大;二是设计理念有很大转变,结构层厚度尤其沥青层厚度较合理,减少初期病害,延长了使用寿命;三是全面推广了基层冷再生技术,节约了资源。全年我们对国省道在建项目共抽检874点,合格822点,合格率为94%。其中桥梁工程一次性抽检合格率为100%;沥青路面工程一次性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2.7%,有小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前后地方自建项目被要求低温下施工,二是迎国检项目部分路段仅进行封面施工,层厚难达到要求。
二、农村公路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实体质量有所提
高。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管,开展了“村村通”工程水泥路面质量通病治理,制定了农村公路水泥路面质量检查重点,把两个关健人员、两套关健设备作为强制性要求,并强调不具备条件的批准开工要追究责任。有的县指定使用品牌水泥,解决了小水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今年我们对全市农村公路分两批共抽检63个项目、抽检里程112.16公里,共抽检561个点,合格率为97.2%,比去年同期上升个2个百分点;其中路面强度抽查115点,合格率为97.4%;厚度抽查115点,合格率为95.7%;宽度共抽检320点,合格率为95.3%;原材料抽查11组,合格率为91%。
第三篇:普图工作报告
洞溪乡中学“普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图书室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立足实际,把图书室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载体,以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我校图书室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生图书借阅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图书室软硬件配备越来越完善,图书室的育人效应日益彰显。现将我校图书室的建设与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及图书室基本情况
(一)学校图书室简介及图书室人员配备
洞溪乡中学位于慈利县洞溪乡,校园占地面积xx平方米,现有教学班9个,本期在校学生405人,在职在编教职工28人,学校图书室共1间,占地面积64平方米,阅览室共1间,占地面积64平方米。兼职图书管理员2人。
(二)图书室藏书及班级图书角
图书室藏书16014册,生均藏书39册/人,征订报刊40种、杂志20种。图书除了在图书室存放外,在各班教室均设有班级图书角,各班分发了图书借阅记录本,学生图书管理员做好借阅登记管理,以供学生们能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到图书。在教师办公室设有教师专用图书柜,装有各类教参共15种,教师自主借还。
(三)配套设施
图书室有书柜9组,书架20组,刊柜2组、书报刊架2组,防尘窗帘、干燥剂、防虫剂、通风扇、灭火器、防盗门、办公桌椅及现代化信息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齐全。
二、“普图”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一)成立图书室领导小组
为了贯彻落实慈教发【2016】18号《慈利县中小学校“普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我校高度重视图书室的建设工作,于2017年9月,成立了洞溪乡中学“普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俊锋 副组长:鲁登伟
组员:于武鹰 朱正富 彭辉杰 鲁登峰
职责:组长组织管理机构人员传达学习上级部门和上级文件精神确定图书管理的具体方案和具体要求,检查督促管理员完善图书室的所有工作,主持图书室会议;副组长及组员负责图书室的具体指导工作及建设工作、组织图书室管理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培训。
领导小组制定并通过了洞溪乡中学“普图”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提出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图书室条件的理念,明确分工,明确全四平老师、何国爱老师为本校的图书室管理员。工作小组组员配合管理员完成图书的清理、新增图书的分类、选册、上架、整理等工作。将“普图”工作责任分解到位,各司其职,让“普图”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全县“普图”合格县的创建工作,确保学校图书室建设达到省颁标准。
(二)制定图书室管理制度
为保证我校图书室能规范、有序,使图书借阅工作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我校制定了《洞溪乡中学图书借阅制度》、《洞溪乡中学图书室卫生管理制度》、《洞溪乡中学藏书及资料管理制度》、《洞溪乡中学图书剔旧和处理方法》、《洞溪乡中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洞溪乡中学图书阅览室守则》、《洞溪乡中学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制度。在开学初,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充分学习了各项制度。
(三)分类管理图书并做好借阅登记
我校建立了图书总帐、分类账、报刊账、图书流水账,所有图书分类明确。
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图书室的图书借阅由管理员全四平老师具体负责,图书室周一至周五实行全天开放,学生集中借书的原则,借阅登记在册:纸质借阅登记与电子档案借阅登记。图书按要求贴有条码和书标。新书及时上架,排列科学有序,分类明显标识,坚持科学的剔除工作,过期期刊装订成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借阅由班主任具体负责,一、二年级由教师代借,三至九年级由各班小图书馆管理员负责,每天中午、下午是借还书的时间,借阅时,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小图书馆管理员的作用,每学期的图书借阅率达到百分之百以上。同时,部分班级学生自行准备了阅读笔记本,当看到好词佳句时能随手摘抄,随时记下。(四)严格纪律要求
学校定期召开图书管理员会议,及时了解图书室的运作情况,平时经常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爱护图书,不能损坏,更不能丢失,如损坏获丢失要照价赔偿。定期召开学生图管员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布置下阶段工作,及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引起今后的注意。
三、“普图”工作的基本建设
(一)经费投入
自2008年建设图书室以来,学校共投入图书室建设经费20万余元。2016年开始全面改造完善,相继在图书室配置了管理员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件、出纳台、目录柜、文件柜等硬件设施,投入28150元采购书柜书架、采购报刊费用14489元,配备了图书室借阅管理专用软件。除此之外,还投入18416.71元请图书编目服务人员对图书进行编目、上架。
(二)多措并举,打造书香校园 为了激发广大师生的读书兴趣,发挥图书室的功能,学校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
1.制定阅读课表,保障阅读时间。
教务处制定了周阅读课课表,每周一节阅读课,由各班级语文学科教师认真组织,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借阅图书、自主阅读、教师指导阅读、学生畅谈读书体会等形式进行。2.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与此同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培养阅读兴趣,图书室积极配合教导处、政教处打造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2016年4月,组织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此次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开启了全校读书热的帷幕;2016年5月,组织开展了“读书,是快乐的!”学生读书活动,此次活动激发了全校学生的读书热情,营造了一个个书香班级。同时还举办了“喜迎十九大,诵经典文化”朗诵活动,“墨香校园”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大赛、“书是我的伙伴”班级朗诵比赛、“青春如歌”吟唱经典诗歌等比赛,这些比赛精彩纷呈,加强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水平,让学生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书香班级的同学们用读书笔记、读后感、诗歌、摘抄等形式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从一本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读书的愉悦,收获的满足,成长的足迹。这些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获了学习成果,散发出读书带来的书香,令人陶醉。3.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根据慈教通【2017】253号《关于认真做好全县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校各班级每天的晨读有15分钟时间诵读国学经典篇目,晚自习前有5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不少班级的语文课课前也有“课前吟诵”的环节,学生在诵读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提升了语言文字感知与理解能力,书香校园的目标已经初步达成。
学校图书室面貌焕然一新,图书室文明提示语规范美观,阅览室舒适的环境布置,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师生一进去就有一种浓浓的读书气氛,令人陶醉。阅览室干净整洁,书柜、刊架靠墙排列,洁白的墙面布置有规章制度,这样充满书本味儿的阅览室,成为了学生读书的乐园。
学校通过创建活动,改善图书室的硬件设施,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食粮,促进了教学相长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教师积极成长,教学赛课显身手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学期都会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确保每星期都有一至两节展示课,听课、评课、议课已经成为我校的常态。在教学竞赛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第一、二届全县“园丁杯”教学竞赛中,我校就有鲁登峰主任、方珊珊老师收获奖项,在第三片区的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中,我校有谢昊好老师、潘淑芳老师、唐娅平老师、胡红蕾老师收获奖项。
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近几年来,我校图书室在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科学管理、健全制度、读书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点滴进步,图书室工作在教育教学、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校图书室工作还存在着有待继续完善的地方,在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做好宣传工作,创设更好的阅读氛围;
(二)做好卫生工作,创设更好的阅读环境;
(三)做好安全工作,强化阅读保障;
(四)做好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
我们决心脚踏实地,立足于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益,继续完善图书馆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在管理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我校图书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洞溪乡中学 2017.12.1
第四篇: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公路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2008年03月21日 来自: 作者:
一、概况
1、任务来源及依据
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
二、设计要点
1、路线设计
2、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设计
3、桥梁、涵洞、通道设计
4、隧道设计
5、立体交叉工程设计
7、环保、景观等工程设计
8、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9、房建等其它工程设计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四、设计变更情况
1、重大设计变更理由
2、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变更
3、设计变更一览表(与原设计工程量和造价比较)
五、设计体会
第五篇:公路技术工作报告
公路技术工作报告
一、负重奋进,顽强拼搏,2010年公路工作取得新成就
2010年在省厅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团结协作,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全省公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公路技术工作报告。
(一)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96.2亿元,其中,重点工程76.4亿元,路网改造49.3亿元;农村公路改造65.3亿元,专项工程5.2亿元。青岛至莱芜、济南至菏泽、海阳至即墨、大高至鲁冀界、辛庄子至邓王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753公里,118个县市区通了高速公路,“五纵四横一环”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全拾半日生活圈”基本实现。安排路网改造项目152个,开工147项,交竣工验收74项。新改建农村公路11632公里,通油路行政村比例达到 94.3%。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33公里,一级公路6353公里,二级公路2383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5公里。在建及重点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河至新庄子高速公路完成计划进度,滨州至德州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复,东平至济宁、济宁至徐州公路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发改委,完成了青州至临沭高速公路,莱州、龙口、日照港疏港路,国道104线零点立交至燕山立交高架桥等项目的可研报告审查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加强质量管理,贯彻节约、生态、环保新理念,实现了公路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合格率和重点工程优良品率均达100%。
(二)公路养护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行精细化养护,养护管理工作向决策科学化、管理高效化、作业规范化、效益最大化迈进。“五大养护工程”深入实施,建成文明样板示范工程10280公里,完成安保工程投资9490万元,整治隐患路段1997公里。严格落实“四个一”、“桥梁动态监管”等制度,桥梁检测监控、维修加固及时到位,在交通部专项检查中得到好评。东港、京沪等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管理规范,质量优良。积极探索保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体制机制,德州、日照、枣庄等市明确了市、县财政补助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比例,落实了责任主体和经费来源。全年累计完成干线养护工程投资25.51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养护完成投资8.47亿元,实施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167公里;普通干线养护完成投资17.04亿元,实施路面大修工程319公里,中修工程2083公里,改造危窄桥212座,分别完成投资2.64亿元、3.78亿元和2.28亿元。国省道好路率达95.8%和90.2%。
(三)公路规费收入持续增长。面对严峻的征收形势,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费源管理,强化部门联合,严厉打击偷逃、抗缴公路规费行为。加大“特权车”、“人情车”清理力度,顺利完成了违规减免通行费车辆清理工作。开展了外挂车辆专项治理,2110部外挂车辆回归原籍。在公安车管部门设立“养路费征收窗口”,有9市公路局已实现网络联通,从源头上减少了费源流失。完成了全省现有收费公路及收费站设置情况的清查核对,及时办理新通车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和20个到期收费站的展期工作。全面推广应用山东公路征稽综合管理系统,增设缴费服务网点和银行代收网点,推行上门服务、邮寄票证等收费方式,实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繁忙时段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提升了征收服务水平。全省公路养路费、车辆通行费同比增长14.08%和21%。
(四)行业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建了7个高速公路管理处,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了服务区管理。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整顿全面展开,制定下发了整顿方案,对影响通行秩序的问题展开彻底排查,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和省际边界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观。
路政管理进一步加强。开展了执法质量服务年和“山东公路路政日”活动,及时处理路政事案,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全年查处路政案件66274起,收回路赔费1.4亿元。治超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9.5万人次,查处超限车辆11万辆次,卸载分载货物60.3万吨。完成了京沪、济聊馆高速公路一类治超检测站建设征地和初设方案。加强本质安全建设,推行全员安全责任制,开展了以桥梁为重点的公路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系统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计划管理得到加强和完善,科学编制、下达了各项计划,强化了计划管理和财务预算的衔接。加大资金筹集和管理力度,保证了资金供应和使用效益;合理调整贷款结构,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完成了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工作报告《公路技术工作报告》。认真开展审计监督,完成内部审计项目855个,增收节支2158万元,及时纠正了违纪违规行为。各参控股公司内部管理不断改善,保证了各投资方利益。
(五)公路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局机关确定为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完成了公务员过渡考试和登记工作;加强对公路系统改革的指导,下发了《全省公路系统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各市公路局进行了改革前期准备工作,部分市局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大中修工程实行了“四制”管理,公路小修保养逐步推行公开招标、合同管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示范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招商引资工作迈出新步伐,与英国易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就承包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事宜进行了接洽。与平安保险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奥地利阿尔派、美国高盛等大公司洽谈合作正在进行。成功解决了与鲁能集团济菏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问题。山东公路机械厂深化改革,在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尝扩大销售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六)公路科教工作成果丰硕。全年科研立项21项。《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材料研究》、《山东省公路建设规划决策系统》、《海潮影响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价与防腐技术研究》等课题通过专家鉴定,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MAC改性沥青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东营黄河大桥获国家最高质量奖鲁班奖。群众性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取得QC成果98项,其中,国优成果5项,省部优成果25项。山东公路“产学研”基地征地已完成,规划与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山东公路高级技工学校新招生671人,培训各类在职职工 808人次。
(七)行业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全省公路系统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省九次党代会和十六大以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省局召开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理清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思路。在全系统全面推行施工、廉政“双合同”制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纪检监察人员派驻制度,扎实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效防止了腐-败案件发生。继续保持了所有公路无“三乱”。开展了“学树建创”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省局机关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被表彰为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系统继续保持了省级和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95%的市公路局和80%的县区公路局建成了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有10个市公路局建成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了“感动山东”优秀人物王青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郭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围绕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完成了一部专题片、一本画册、一本书的“三个一”工程,在中央、省等媒体集中宣传了公路建设新成就,展示了行业新形象。
公路法制、综合服务、工会、老干部等工作也都取得新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厅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公路干部职工奋发进娶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向关心支持公路事业发展的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去年之所以在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发展环境,既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又服务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调整,捕捉公路发展的机遇,谋划公路发展的未来,坚定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目标不动遥二是在工作布局上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公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举措,统筹公路建设、养护、征收和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公路现代化建设。三是在工作措施上坚持重点突破。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着力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规费征收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狠下功夫,初步化解了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四是在工作动力上坚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公路职工的拼搏实干。各级党政领导深入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广大公路职工发扬铺路石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敬业奉献,克服困难,使公路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