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圩十二五工作规划(写写帮推荐)
黄圩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
“十二五”工作规划
中共黄圩镇委员会 黄圩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年以来,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生态黄圩、文化黄圩、和谐黄圩、活力黄圩‛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工强镇、农业富镇、文化兴镇、三产活镇‛四大战略,依托文化、区域、产业优势,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度,我镇被市政府授予‚财务管理合格乡镇‛、‚浅水藕生产特色镇‛、‚财政收入跨越发展先进单位‛、‚环境优美乡镇‛、‚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实施‘四元’带动农民增收工程先进单位‛。2007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法制乡镇‛称号;2008年度,被市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合格乡镇‛、‚法制盐城建设合格乡镇‛、‚平安盐城创建示范乡镇‛等。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末,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80万元,年均增长达19%;实现财政收入3050万元,—1—
其中一般预算性收入2090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25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3倍、1.5倍。
二是发展后劲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我镇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其中涉农投入2.1亿元、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3.7亿元,投入强度和范围明显高于‚十五‛时期,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呈现量质并举、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育规模民营企业,不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十一五‛期末,我镇共引进投资超亿元企业4家,投资超5000万元企业11家,投资超千万元企业26家,2010年预计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800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60%。‚十一五‛期间,为适应集中、集聚发展的新形势,我镇率先创办了镇级小企业创业园,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提升园区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大力引进化工、机械、电子、纺织等项目入县三大园区,积极引导镇内企业加速技改扩能,鼓励民资创业入园。
三是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全镇共投入城建资金800万元,围绕城镇总体规模目标,完善功能,提高品位,集镇面貌发生可喜变化。①加快集镇建设。为切实改变镇区面貌,使之与城镇框架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加大集镇的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十一五‛以来集镇共新铺二级水泥公路46公里、新装路灯50盏、新植景观树10000株、新修下水道21公里、新建垃圾池60个、新购圾池筒80只、垃圾清运车5辆、新开发商品房面积1
1—2—
万平方米,镇容镇貌进一步得到改观。②加强集镇管理。围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目标,加大镇区管理力度,搞好道路环境、建设环境、市场环境、村(居)环境的综合整治,扮靓镇容镇貌,提升了城镇档次。③加速城镇体系建设。拉大集镇框架,将镇区向原三合、小圩、小庄、八顷等自然村延伸,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商业发达的新型小城镇建设目标。
四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千方百计积极协调争取资金,不断加大村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村级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在公路交通建设方面,全镇共铺设农村水泥公路43公里,各村(居)主干道已全部硬化,初步形成了镇、村公路交通便捷网络。在电力建设方面,对全镇10个村(居)的所有高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提高了群众的用电质量。在水利建设方面,新建防渗渠22公里、涵洞51个、电站14座,改造电站8座,群众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依托意杨、浅水藕、设施疏菜等产业特色,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棚‛工程,截止2010年底,全镇共发展‚三品‛(有机、绿色、无公害)高效农业基地5000亩。
五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末,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25元,年均增长13.38%,比2006年增加2631元。‚十一五‛以来,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至2010年,全镇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率达98%,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28000人,享受农村基础养老金3200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3—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方面,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基本实现了‚一中二小‛新格局,先后投入80万元对2600平方米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普九‛教育等基础教育质量继续保持全县领先水平。文化方面,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力发展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风筝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努力办好黄圩镇风筝文化艺术节。倾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以古淮文化和古关文化为特色的重要旅游景区――云梯关旅游风景区,做特做优云梯关文化产业品牌。卫生方面,‚十一五‛期末,全镇初级卫生保健合格率为100%。计划生育方面,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持续推进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机制,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治安方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防群治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内全镇未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实现了去省进京上访‚零登记‛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财政收入、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农民增收路子不宽,组织财政收入难度加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招商引资规模还不够大、质量还不够高,缺乏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支撑,工业主体
—4—
经济的功能尚未完全凸现,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太明显;四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农村建设还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困难;六是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高,观念还比较陈旧,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争先创优的意识还不强,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思想和观念上的差距,转变干群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艰巨;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依然繁重,维稳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围绕“决战决胜‘十二五’,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强势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创新创业谋求快发展,争先争位实现新跨越,为开创黄圩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末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与“十一五”末比增127.9%;财政总收入1.48亿元,与“十一五”末比增243.6%,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71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与“十一五”末比增84.6%;农民人均纯收入13334元,与“十一五”末比增9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之内。
工作重点是:工业强镇,农业富镇,旅游名镇,扮靓集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握紧拳头,五指并拢,合力推进项目攻坚。继续狠抓项
—5—
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服务项目建设为先导,以‚招大引外‛为目标,以‚用好县内载体和盘活镇内存量‛为重点,猛攻项目突破。强化领导。继续坚持人员力量两个‚三分之二‛不动摇,详细制定项目攻坚责任分解表,进一步明确项目任务、攻坚内容、挂钩领导,确保项目建设有人抓、有人管、不断线。强化责任。按照县委提出的‚五个一‛要求(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和‚四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张开竣工时间表),环环相扣,步步紧跟,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对项目挂钩领导、责任单位和服务部门不履职、不服务行为,坚决追究责任。强化招商。在项目招商上,用好一园三区载体,积极发动全社会力量,突出大项目、好项目、外资项目招商,特别是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建立招商引资责任制,继续采取‚以商带商、名人引商、亲情留商和专业招商‛等手段,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引导大项目进园区,到‚十二五‛期末确保引进投资超十亿元大项目5个,外资项目3个。强化创新。立足镇情,依托资源优势,首先要腾笼换鸟,不断盘活镇内存量资产;其次要筑巢引凤,不断做优镇内小企业创业园。同时根据企业和产品的发展空间及潜力,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技改扩能,提高企业效益。
二是抓住重点,多管齐下,奋力推进财政突破。继续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一着不让,全力以赴,立足超序时、超任务,确保实现财政收入新突破。强化项目服务培财。实行机关
—6—
全员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做好技改扩能,协调生产要素,并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保证镇属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培植壮大实体税收。强化关联企业引财。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开辟增收渠道,延伸现有企业外延,继续加大培植贸易、运输、劳务、广告等载体,突出跟踪煤炭等速效税源,培植壮大关联税收。强化税源征管聚财。借鉴建筑营业税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积极协调组织国地财等职能部门,组织镇财政、工业条线逐企逐户对镇属工业企业和所有个体工商户逐一检查,做到抓大不放小、抓地不放国,力争应收尽收,确保镇内税源不流失。
三是培植龙头,挖掘优势,大力推进农民增收。围绕‚分片发展,南边突出发展旅游业,北边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的工作思路,强势推进全镇农业的大发展。调整结构促增收。在发展浅水藕、意杨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投资创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棚工程。紧盯国家逐步改变城乡二乡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走向,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集镇以南4个村(居)紧抓云梯关旅游风光带建设契机,着重发展旅游配套产业,集镇以北5个村着重发展以奶牛、生猪、特水为主的养殖业,以花卉、设施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种植业,全力推进全镇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载体促增收。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农民自己办、企业牵头办、农业部门参与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和扶持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企业与农民、农民与市场架设沟通合作的桥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转移劳力促增收。积极建立政府
—7—
推动、市场主导、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县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采取‚订单式‛和‚储备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就地转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立足品牌,做大产业,竭力弘扬古关文化。围绕‚突出发展云梯关生态旅游风景区,努力打造容旅游和高效农业为一体的中山河风光带特色‛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旅游业的快发展。借助享有盛誉的‚沿海东南第一关‛―――古云梯关优势,积极打造云梯关生态旅游景区。在做好现有一期古云梯关禹王寺建筑群和废黄河万亩防护林的基础上,继续充分挖掘响水古云梯关历史文化,挖掘古代海防、海运、海关、水利等遗址,分批建设古云梯关城门、孝文化广场、民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此外,积极开展服务业招商,突出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吸收民资,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完善农家乐生态休闲馆、风俗民情展示馆等。继续发扬风筝艺术,发展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竭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以古淮文化和古关文化为特色的重要旅游景区,不断做特做优云梯关文化产业品牌。
五是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着力加快集镇建设。围绕‚突出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集镇建设‛的工作思路,努力加快扮靓集镇步伐。按照‚干净、畅通、整洁‛的要求,加大集镇建设的力度,不断提升集镇形象。强化集镇管理。坚持宣教先行,管理到位。积极引导居民争做文明居民,积极倡导居民树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不断提高集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整治脏乱差现象。完善集镇功能。进一步提升集镇绿化覆盖率,加快文化广场建设,完善集镇的排水网络,努力使
—8—
集镇局部实现24小时供水,亮化工程实现集镇全覆盖。拉大集镇框架。继续推进集镇中心路西延工程,继续推进育才大道建设进度,拉大集镇框架,完善集镇三纵四横道路网络。规范集镇建设。维护集镇规划的权威性,依法行政,严格程序,先批后建,杜绝未批先建,坚决打击乱建乱搭乱摆现象,坚决制止违章建设,坚决拆除违章建筑,不断提升集镇形象。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城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围绕新农村建设16字方针要求,积极引导群众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颇具黄圩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是堵住源头,未雨绸缪,全力推进大局和谐。按照‚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继续巩固‚三大排查‛成果,不断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稳定发展。广排矛盾快化解。进一步规范信访流程,加快完善信访三员制、责任追究制、信息报告制和领导信访接待、包案制,扎实做好全镇各类信访矛盾的排查工作,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臵得好‛的目标要求,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切实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群众信访案件的接待、回访和复查工作的首问负责制,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控制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普查隐患速整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环保工作的检查力度,发现安全及环保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不发生重特大安
—9—
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创和谐。继续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以‚两抢一盗‛为重点,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做好全镇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对镇域辖区范围内的学校、医院、交通要道及治安混乱地段等重点区域不间断地进行排查整治,形成综合治理动态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继续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继续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创新,全力推进村(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程,不断缓解农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广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4‰以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发展慈善事业和社会互助,加快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10—
第二篇:黄竹镇十二五工作规划
黄竹镇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县推进跨越式发展,加速实现“率先从中部市县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镇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大黄竹建设”为中心工作,结合我镇的实际,对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机遇,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黄竹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统筹规划全镇发展布局,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全镇各村的实际,进行分类指 1
导,努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信息服务力度,加强中介组织和运输队伍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4、坚持开放原则。加大我镇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情况推介力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外商进来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特别是引进农副产品项目,以项目带动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亿元以上,年均增长%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年均增长%。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城镇化建设
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改扩建现有农贸市场,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功能,启动石料、优质水资源的开发以及老市场改造、老公社商贸小区开发,加快打造高速路餐饮物流区建设,完成昌兴新街开发和信服街改造项目以及行政办公大楼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进“大黄竹”建设
通过投资商规划设计和投入资金对白塘水库周边进行整体开发,建设旅游度假酒店和别墅区、休闲体育、湿地公园等
项目,打造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与老城区改造、新行政办公区域建设等同步开展,稳步推进“大黄竹”建设。
(三)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扶持农民和引进外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加快引进农产品加工冷藏项目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引领农户自觉参与产业结构调整。
2、扩大养殖业。
以政府引导为主,利用扶贫资金,一是发挥现有鱼塘水库优势,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逐步形成我镇淡水养殖龙头基地;二是以“沼气+养猪”、“公司+农户”等形式引导农户发展家禽家畜养殖,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区域养殖规模;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多方向、多层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抓早抓实“双冬”工作。
争取资金对渠道、拦水坝、引水渡槽等水毁水利设施进行修复,积极配合做好农田整治项目,将冬种瓜菜抓出亮点、抓出品牌,逐年提高冬种产值。
4、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工程,每年计划举办就业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400人,并加强与就业局、扶贫办以及相关企业、工厂的联系,力争每年向外劳务输出200人以上。
(四)加强基层干部培训
“十二五”期间,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瓜菜种
植技术、热作种植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每年开展专项培训班2期以上,培训村干部100人次以上;每年组织镇领导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书记(主任)到经济发达市县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和瓜菜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一次以上,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致富能力。
(五)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强镇优村”工程,全镇计划创建溪边等文明生态村共个。文明生态村做到道路便化、造林绿化、村路亮化、庭院净化和整体美化,建有体育运动场所、文化室和宣传栏,并配建沼气池和无害化户厕。
(六)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指标任务
围绕每年的下达指标,以保持低生育水平为出发点,完成各项计生工作任务,出生率控制在14‰以下,性别比控制在113以内,法定生育率在95%以上。
(七)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彻底解决农村“行路难、喝水难”问题,重点抓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和加强乡村道路建设,争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解决农村安全卫生饮水问题和乡村道路问题。
五、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把规划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由党政一把亲自挂帅,负责指导和协调工作。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形成了级级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解放思想,提高发展创新意识。
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开放、求实、奋进的新观念和发展创新意识,用创新的思维想问题、办事情,用改革的办法攻坚克难,用市场机制解决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大力扶持和鼓励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3、健全机制,强化督促检查。
全面深入群众和基层进行调研,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定期检查、评比奖罚等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专门检查监督队伍,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成绩突出的者进行大力宣传和表扬,对弄虚作假、虚以应付者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
中共黄竹镇委 黄竹镇人民政府
2010年10月25日
第三篇:黄圩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规划
黄圩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民生工程,贯彻执行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制定我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以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重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体系,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爱有所依,能得到正常的良好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建设原则
坚持学校建设与省级配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原则;坚持中小学共建共管与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规范管理与完善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从2011——2012年,用2年时间,建设并完善1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覆盖全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到2012年,使全校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得到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爱。
四、建设内容
建设1个“ 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室内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可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各类活动室),室内应配置电视机、电话、桌椅、图书、文体器材等。
五、经费来源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所需经费,除活动设施器材配套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外,其余所有经费由学校承担,必须满足活动需要。
六、计划安排
根据我校实际,2011年计划完成1个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
七、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根据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符合校情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并印发达到各班。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项目建设实行以校为主建设和管理、省级统筹配套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三)常规管理。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考核检查制度。校长室牵头,负责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管理的日常工作。留守儿童之家项目资产纳入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由学校统一管理,落实具体管理人员和职责,统一安排活动和开放时间。校长为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使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八、措施保障
1、建立由相关部门、组织参加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校长室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
2、成立全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明确责任处室和责任人,确保该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3、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制度。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和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标准,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办法,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对评优评先考核之中。
第四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
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
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
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具体目标
——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
——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
——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
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
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
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5分钟、50户以上自然寨8分钟、其他农村地区15分钟的要求,进行建设。根据不同村寨的规模确定消防队伍人数,保证救援力度。
(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乡(镇)消防规划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并根据总体规划一并实施,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新城镇(街道)建设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同步抓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程度
要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十二五”期间的消防装备,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配备。具体应根据我乡的产业结构和火灾特点有侧重地落实配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消防责任体系建设
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04〕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
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
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10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11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12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
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文
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具体目标——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12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11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12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文
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