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时间:2019-05-13 03:1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第一篇: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总体构想

“十二五”即从2011年到2015年**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进

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小康生活;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继续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设施农业建设、交通、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建设;

——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利用外资上新水平;

——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全镇工业企业增长上新档次;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努力增加收入,优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至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年递增8%,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快更好些。全镇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相适应,财政实力进一步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0%以上,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拉动力。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43∶34∶33。规模工业占全镇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0%。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结构初步改善,2015年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15%。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2015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全镇绿化率达到51%。

——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达到6000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60%。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增加。

——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亿万元以上。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

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镇”发展

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加强基础工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和发展重点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十二五”要在“十一五”计划确定的支柱产业基础上,优先选择农产品加工

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把有限资源用于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和产业,建成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工业骨干项目,尽快形成优势,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优势,并且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包装、仓储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十二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优质无公害玉米、杂粮等优质食品和绿色食品。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以上。

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努力培植支柱重点产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科学、先进管理方法,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行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富有成长活力的主导产业或新增长“亮点”。从镇情出发,应重点培育无公害杂粮、蛋鸡、肉牛、肉羊四大支柱产业。

无公害杂粮达到5万亩,禽畜牧业要以发展草食动物为突破口,加快禽畜牧业的发展。蛋鸡、肉牛、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和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到2015年饲养蛋鸡300万只,万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200户,饲养肉牛存栏3万头、5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2015年,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100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等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品种是农业增长之源,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就意味着我们拿到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证,特别是适销、高值、创汇的品种。二是积极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现有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家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就可以带来品种、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形成引来一家,带进一批,开发一片,富裕一方的结果。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机补助的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动多元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信贷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培育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机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牛古吐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稳定在8000人以上,劳务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提高到35%。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面向城镇居民,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开发,建立和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十二五”末期,兴建一批品位高,可塑造镇镇新形象的建筑群和风景靓丽的花园式、休闲型住宅。同时推出一批中低档实用房以满足居民需求,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提高住房的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搞好市场开发建设,建设2至3个层次较高的大型超市和零售商场。加快建设具有牛古吐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粮食、牲畜、蔬菜等批发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产供销、贸工农、内外贸一体的商业企业,成为拓展国内外市场,带动中小流通组织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繁荣镇区商贸。积极培育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整顿、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

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推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换。建立覆盖全镇的地域宽带、高速接入网,通达企事业单位和村,使用户能享受宽带、高速、大量、多媒体的网络传输服务。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加速发展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纤用户接入网,重点抓好主干传输网、用户接入网、城镇电话网、无线通信和数据通信网建设。积极发展卫星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和数据广播业务,推动双向传媒业务的发展,重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及信息的传送质量,扩大光纤网覆盖范围。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五)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鼓励外商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改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益。鼓励集体、私营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加大以农业科技园和市场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以地缘、人缘、血缘为纽带,广泛进行招商引资。

(六)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符合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政策取向,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全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全镇初步安排10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95个。按行业分:农林水利项目77个,工业项目13个,社会事业项目10个。

交通建设要加强镇村公路改造力度,镇通往村公路基本实现小油路路面、村通往组实现高标准砂石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为惠民行动的实践来抓,争取和引进资金,打配机电井100眼,扩大水浇地面积2万亩。完成 12个村33个组,1139户,5433人,10671头牲畜的饮水工程。

能源建设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多元化能源结构。“十二五”期间,新建沼气池1700口。续建城镇电网改扩建工程,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整改率达到100%;加强需求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提高集镇化水平

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形成以牛古吐为中心,敖吉、元宝洼、哈里海吐集贸市场为依托,中心村为基础,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梯度结构城镇体系,密切城镇关系,提高城镇化水平。

突出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镇城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建好**街道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工程。

(八)科教兴镇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我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九)精神文明建设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推进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科教基地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文明镇镇。深入开展双拥工作,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到2015年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0%以上。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设施的建设,努力挖掘民间文化。不断完善小城镇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十)提高集镇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城镇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继续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卫生室村村达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健康活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十一)人口与资源及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综合协调,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政策,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十二五”期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通过实施城镇下水道的综合治理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使我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二类之内、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在90%以上。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把**镇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小镇。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各类用地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鼓励节约挖潜,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全镇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第二篇: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

三道桥镇十二五规划

一、总体构想

“十二五”即从2011年到2015年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小康生活;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特色农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继续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交通、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建设;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经

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努力增加收入,优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至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年递增 %,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快更好的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

%以上,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拉动力。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43∶34∶33。规模工业占全镇工业的比重提高到20%。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城镇结构初步改善,2015年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

%。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5‰以内,2015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上级规定的指标范围内,全镇绿化率达到51%。

——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达到

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增加。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行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富有成长活力的主导产业或新增长“亮点”。从镇情出发,应重点培育无公害西甜瓜、番茄、脱水菜、杂交花葵、奶牛、肉羊六大支柱产业。

无公害西甜瓜达到5万亩,畜牧业要以发展草食动物为突破口,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奶牛、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和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

专业村,饲养奶牛存栏3000头、2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2015年,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20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品种是农业增长之源,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就意味着我们拿到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证,特别是适销、高值的品种。二是积极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现有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家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就可以带来品种、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形成引来一家,带进一批,开发一片,富裕一方的结果。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机补助的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动多元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信贷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培育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

机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稳定在8000人以上,劳务收入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

%。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

面向城镇居民,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培育一批产供销一体的商业企业,成为拓展市场,带动中小流通组织的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繁荣镇区商贸。积极培育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整顿、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三)积极推进信息化

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推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实现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换。建立覆盖全镇的地域宽带、高速接入网,通到企事业单位和村,使用户能享受宽带、高速、大量、多媒体的网络传输服务。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加速发展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纤用户接入网,重点抓好主干传输网、用户接入网、城镇电话网、无线通信和数据通信网建设。积极发展卫星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和数

据广播业务,推动双向传媒业务的发展,重点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及信息的传送质量,扩大光纤网覆盖范围。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四)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符合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政策趋向,着眼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全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全镇初步安排10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95个。按行业分:农林水利项目77个,社会事业项目23个。

交通建设要加强镇村公路改造力度,镇通往村公路全部实现小油路路面、村通往组的公路基本实现小油路路面路。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为惠民行动的实践来抓,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我镇剩余的11个村农田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好全镇15个村162个社的人畜的饮水工程。

能源建设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多元化能源结构。“十

二五”期间,新建沼气池1700口。加强需求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提高集镇化水平

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突出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镇城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面建好镇主街道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工程。

(六)科教兴镇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镇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切实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为我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七)精神文明建设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推进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科教基地建设,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文明城镇。深入开展双拥工作,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到2015年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以上。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要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设施的建设,努力挖掘民间文化。不断完善小城镇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设施。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八)提高集镇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

出发点和归宿。“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改善居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美化城镇生产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继续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卫生室村村达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健康活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九)人口与资源及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综合协调,逐步形成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大力推行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政策,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十 二五”期末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通过实施城镇下水道的综合治理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措施使我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标准二类之内、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把我镇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小镇。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各类用地的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鼓励节约挖潜,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全镇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第三篇:乡镇政府十二五民政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同志们:

在三月初春和风中,全国人民迎来了万众瞩目的“两会”。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和美好日子里,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总结“十一五”及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全面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过去的一年,全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民政事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地发展。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各大班子领导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以此为强大动力,更加努力地推动我县民政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再续新辉煌。下面,根据大会安排,我讲三个问题。

一、工作及“十一五”发展回顾

,全县民政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按照讲大局、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切实履职,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推动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稳步推进四项民生工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敬老院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645人,其中分散供养对象4062人,集中供养对象583人。五保供养资金分季度由县财政通过“一卡通”足额发放到位,全年发放供养资金654.83万元。筹集资金5.8万元,为全县3880户分散供养五保对象进行了房屋保险。在7月份强暴雨灾害中,有106户五保倒房户得到户均8000元省倒房恢复重建资金补贴,其中有33户获得保险公司理赔金3.8万元。筹集近14万元,资助全县4645名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全年新建、改(扩)建敬老院6所,新增床位700张,总投资1174万元,全县农村敬老院床位总数达到1779张,集中供养率达到37.9%,超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敬老院管理不断规范,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筹集29.1万元,为583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按人均500元标准设立了小病医疗基金;筹资36万元,为敬老院五保老人招标采购了羽绒服和保暖鞋。全年拨付敬老院管理费用73.2万元,确保了敬老院正常有效运转。适时开展了敬老院财务检查,敬老院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低保不断规范,实现动态管理常规化。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应保尽保。积极贯彻和落实省厅《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测算办法》,提高了保障对象的准确性。二季度提标扩面后,三类保障对象人均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960元、720元、480元。全县农村低保对象9592户24087人,当年审核退出2375人,新增2526人,覆盖面达到4.38%。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200多万元,年人均补助913元,年补差递增率达30%。城市低保不断规范。加强了保障对象的认定工作,严格执行《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促进了城市低保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由的180元提高到220元。全年共保障52100人次,累计支出各项生活补贴及低保金达920万元。人均月补差达到177元,月补差年递增率达18%。当年新增低保对象284人,退出221人,覆盖面达6.9%。

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扩大,救助效果明显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合理提高救助标准,年封顶线提高到1万元。进一步简化救助手续,确保救助的及时性,切实提高救助水平和效果。加强与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继续资助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城镇“三无”人员、贫困精神病人“参保”、“参合”,对有慢性病就诊证的对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门诊救助。全年累计筹集救助资金560多万元,救助7400多人次,共计支出救助资金505万元,年底资金结余率低于10%。

此外,临时救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意见》,积极主动为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救急救难,化解社会矛盾,彰显社会救助公平合理,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了社会和谐。初步建立困难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系机制,春节期间按要求及时发放农村五保、城乡低保物价临时补贴395.4万元,惠及3.3万人。

(二)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及时有效。,是我国近20年来仅次于的第二个重灾年份。我县先后也不同程度地遭受暴雨洪涝、低温冷冻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特别是7月份的强暴雨灾害,致使全县40.8万人受灾,灾害造成我县民房倒塌505户,其中五保户106户,低保户96户,困难户150户,一般户153户,因灾受伤1人,转移安置132人,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51亿元。面对严峻的抗灾救灾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适时启动《望江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协助配合灾区做好救助工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救灾资金,累计下拨新灾应急款66万元,保证了受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确保了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灾情稳定后,灾区人民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有序,顺利完成重建任务。9月底,省下达因灾倒房恢复重建任务,并配套重建资金322万元。县政府随即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对倒房重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各乡镇积极主动,强化时间和任务观念,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省下达的505户重建任务,并于12月中旬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认真调查摸底,扎实做好冬春因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及时下拨170万元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56万困难群众冬春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加强救灾资金监管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本救灾款物使用管理自查自纠,救灾款物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组织全县十个乡镇社会事务办13名工作人员参加省民政厅举办的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减灾救灾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5“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全县综合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动员全县上下开展向玉树等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接收和募集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救灾款物116.04万元。

(三)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共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做好中央和省两次提标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全年通过“一卡通”兑现抚恤补助资金457.8万元,兑现优待金116.8万元。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军人、“三红”、“三属”年补助水平在连续12年提标的基础上又增长10%;在乡复员军人年人均增长48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和建国前老党员年人均增长240元。进一步完善了优抚对象合作医疗,定额补助、大病救助和小额医疗补助的医疗保障体制,全年共支付医疗保障资金49.6万元。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外地优抚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体系,适时启动我县优抚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启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286人,符合城镇安置资格的49人。截止年底,全县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49人,安置率为100%,城镇退役士兵全部通过货币化安置,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230.4万元。加强安置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巩固货币化安置改革成果,帮助退役士兵转变就业观念,选择自谋职业。认真扎实地做好退役士兵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安置遗留问题的解决,切实维护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在“八一”和“两节”期间,广泛开展重点优抚对象和在望驻军的走访慰问活动,全年共投入慰问经费1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四)加强和完善村(居)民自治,城乡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入

认真贯彻和落实安徽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努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义务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充分履行民政部门职能,积极探索城市社区网络化管理模式,着力强化社区“服务管理、教育引导、组织居民自治、治安联防”等功能建设,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县农村社区建设,在雷池乡雷池村作为省试点基础上,又建立农村社区21个,覆盖率达到1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不断加大“难点村”治理,巩固阶段性成果,全县10个“难点村”有2个通过组织验收,跃入先进村行列,另外8个“难点村”治理工作对照验收标准也已基本达标。扎实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保障和维护村民权益。深入开展图书援建社区活动,提高城乡图书室援建质量,增强图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全年共送图书9600册。

(五)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进一步夯实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以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投资10多万元,对县老年公寓内部设施进行了改造,院内环境进一步美化。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完成了前期规范设计、选址征地、拆迁补偿、项目评审和申报工作,目前该项目已经省厅正式批准建设。殡葬改革进一步推进,完成殡仪馆老区搬迁工作,殡仪馆新区正式投入使用。婚姻登记工作达标升级,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全省联网和在线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认真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部门职责,年终获得县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福利彩票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全年发行量达到826.88万元,筹集公益金11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成立了县福利彩票管理站,福彩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收养工作依法进行,进一步规范。慈善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成效显著,专门择优聘请了一名专业监测员,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全年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400余人次,累计支出救助资金8万元。认真做好上海下放户服务工作,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发放补助金7万元。

(六)主动融入县城规划和发展,服务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县委县政府做大企业、做强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目标,坚持把招商引资、安商服务、项目争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拎不放。在招商引资上注重招大招强,在安商服务上注重为企业化解难题,在项目争取上注重跑市跑省力度。全年共完成协议利用外资56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的招商任务,全年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512万元,同比增长20.37%。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加速发展桥港经济、奋力推进望江跨越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力争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组织发展、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等民政工作纳入其中,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搭建平台。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督与管理,着重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民间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管理,逐步使民间组织的法律地位得到明确,制度建设得到完善,社会行为得到规范,服务经济的能力得到拓展。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20个,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完成了行政区域界线联检任务。加快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化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地名属性数据的采集、录入和上报。

(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机关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县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参与县城大建设,置身经济大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积极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民主评议百名科(股)长活动,机关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机关形象焕然一新。积极推进网络问政,政务公开形式有效拓展。切实加强宣传力度,民政影响力不断增强。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机关党建求真务实,组织建设坚强有力。老龄工作积极推进,老龄事业蓬勃发展。政策法规、队伍建设、群众信访、网络信息化、保密、档案、统计财务、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我县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刚刚过去的一年,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十一五”,全县民政系统紧紧把握望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项目推进,促进持续发展;坚持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在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中,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民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服务发展大局能力不断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各类救助标准显著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以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健全,民政应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救灾、减灾、备灾功能不断增强;以夯实基层政权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城乡和谐社会建设为动力,基层民主政治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以双拥创建为龙头,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医疗等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再创佳绩;以居民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慈善事业和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区划地名、殡葬、婚姻登记、收养制度化、规范化成效明显,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民政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队伍建设、效能建设、廉政建设等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县民政工作推出新思路、展现新作风、催生新气象、开创新局面的五年;也是民政事业加速发展、民政形象焕然一新、民政士气昂扬振奋的五年;更是民政任务日趋繁重,但成绩显著,民政工作难点交织,但亮点纷呈,民政执行力、创新力、影响力大为提升的五年。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来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扎实推进,在改革创新中重点突破,在统筹兼顾中狠抓落实。为民解困的能力越来越强,为民服务的基础越来越实,为民办事的成效越来越好。这些都为我县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工作思路的开拓创新,得益于发展机遇的及时把握,得益于效能建设的大力实施,得益于民政系统上下同仁的作风转变。五年的努力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关键时刻,这是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庄严职责和崇高使命。

二、“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求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彰显了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突出地位和重大意义。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民生幸福指数将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民政工作将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发展理念的新变化,必将推动民政事业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望江加速追赶跨越、加快富民强县的关键阶段,望江正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望东长江大桥及北岸高速接线工程开工建设并建成通车两大突出发展机遇,加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积蓄了提速发展的基础条件,望江的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厚积薄发、加快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县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均提出,到2015年全县经济总量要在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的目标。望江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对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工程投入的加大,要求民政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与我县发展阶段相适应、与高水平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都必须迈出更大的步伐。

通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全县民政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民政工作有能力也必须加快发展实现更大的进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兄弟县市民政工作、县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项工作的竞争比较中,始终跟上节奏,争先进位,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深的影响,树立更好的形象。

综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县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民政工作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加速发展桥港经济、奋力推进望江崛起为目标,以创新为主题,以民生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和民政工作机制,更加注重优化民政公共服务打牢民政事业持续发展基础,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各项民政业务的均衡发展;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凸显、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要求多样化以及自然灾害风险增大的挑战,立足民生工程,依托项目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实现望江跨越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望江作出积极贡献。具体目标就是要在四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一是在提升服务水平上谋求新突破;二是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谋求新突破;三是在基层基础建设上谋求新突破;四是在民政队伍建设上谋求新突破。

要实现以上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还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职能定位要由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民政工作的基本作用要由解决基本民生向致力改善民生、维护民权、调节社会关系延伸;服务领域要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向社会公众拓展;管理方式要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和提供服务为主转变;工作重点要由主要侧重农村向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转移;工作力量要由行政力量为主向行政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三位一体扩充。二是工作导向要由适应要求向主动服务转变。民政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逢节慰问、遭灾救助、遇事安抚上,要从被动工作向主动创业转变,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努力建设服务型民政。三是民生保障要由保生存向保发展转变。变单纯的物质救助为提供综合服务,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加注重“授人以渔”,逐步实现民生保障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四是民政投入要由政府为主向多元化转变。通过政府有限的资金撬动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本借力发展民政项目。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重视经济和民生统筹兼顾”新精神的起始之年,也是我县扩大投资、招大引强、工业强县、稳农增收、城乡建设、促进和谐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面临的机遇更多、变数更大、基础更好、任务更重、环境更优、压力更大、事关长远、意义重大。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2011年全县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认真贯彻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结合“十二五”规划,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新为主题,以民生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和应急救灾能力,着力拓展公共事务管理和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着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和社区建设,着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和待遇,着力加强民政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积极推进全县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按照以上总体思路和要求,2011年要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安商服务和项目争取工作,争取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按城市规划要求,把殡仪馆老区打造成亮丽的市民休闲公园;二是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农村敬老院及社会(儿童)福利中心等五项民生工程,初步建立敬老院管理人员经费、医疗、社保等保障机制,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三是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优抚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争取财政、卫生、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确保“一站式”结算工作顺利启动,平稳健康运行;四是周密部署,认真组织,精心调研,制定方案,确保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满结束。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各类项目资金争取年增长15%以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1196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6%,敬老院床位入住率达到90%以上,城镇退役士兵货币化安置率100%,福彩发行年增长25%以上,婚姻登记合格率100%。

(一)以坚持强势招商为重点,努力提升民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招商引资作为全县工作主线,始终是我县的“头号工程”,必须坚定信心、决心不动摇,持之以恒紧抓在手。“十二五”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是我县加快跨越赶超、奋力崛起的攻坚期。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在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亿元,年均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年均增长33.8%的发展目标。县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今年全县经济发展目标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的预期目标。要实现以上目标,唯有招商引资;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招大商引强资;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坚持强势招商,依靠全县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招商我们义不容辞,参与招商更是责无旁贷。这种认识希望民政系统全体职工都应该有,也必须有,这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态度。坚决不允许有人将招商引资视为仅仅是领导的事,更不能错误地认为是谋政绩的事。因为望江发展了,经济壮大了,最终收益是望江的父老,是望江的百姓。也许这项工作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天我们还感觉不明显,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望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我局在安商服务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表彰。今年我们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努力为外商化解难题。争取安庆腾龙玩具厂尽快开工建设,并投产运行;确保泰和馨城项目正常有序开发建设,产品销售在质和量上都有新的突破。进一步创新思路,严格按照县委“坚持三个不变,注意三个提升,完善三大机制,抓好三个结合”的要求,拓展引资渠道和领域,广捕招商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出招商。积极调动和激发民政系统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全县强势招商的浓厚氛围。在强势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项目衔接和信息沟通,力争在民政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上有新的作为,为望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为促进和谐望江提供保障。

积极推动殡仪馆老区改造。随着殡仪馆新区的投入使用和老区的搬迁结束,市民对改造殡仪馆老区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望江县城增量扩容,殡仪馆老区附近日趋繁华,附近长江学校、县医院、公安局、法院、棉花大市场、泰和馨城、新汽车站等机关、学校、小区的兴起,周边客流量急剧增加。如何开发利用殡仪馆老区,将其打造成典雅宜人,融休闲、健身、娱乐、观赏为一体的开放式绿色公园,是顺乎民意、造福百姓的一项德政工程。这项工作也是我局今年努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按照大县城发展要求,认真谋划,合理规划,争取早日启动实施,为繁荣的望江县城多增加一处亮丽的风景。

(二)以推进五项民生工程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保障困难群体的能力

当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之中,总理报告中提出今年政府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保障改善民生位列其中,民生问题被赋予了新政治意义,成为“十二五”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上个月县第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的报告中均提出“统筹协调抓民生,在促进和谐上实现新突破”的目标,要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加快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充分体现出县委县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民政民生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和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切实将民政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是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分类施保、资金运行、信访接待、责任追究等制度,着重抓好操作、管理、监督、考评四个环节,努力做到操作公开化、管理信息化、发放社会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把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物价变动和低保家庭状况差异、低保家庭实际生活水平这三个方面的变化,不断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低保补差水平动态增减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三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规范高效。扎实做好城乡低保换证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全省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1298元,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256.74元。去年我县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10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98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22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74元。省厅也建议各地要认真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要求各地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我省公布的贫困线1196元的水平。二是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切实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工作,力争9月底前全面开通我县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确保“一站式”服务建设顺利通过省厅检查验收。进一步细化病种,实行分类施救,完善医前、医中、医后救助制度,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面,着力提高重点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年底资金结存率控制在10%以下水平。三是继续加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供养水平。在保持五保供养应保尽保和实行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努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目前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水平达到2246元,安徽省平均水平为1826元,望江县平均水平为1414元,其中分散供养标准1200元,集中供养2400元,今年提标后,我县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400元。综合比较,我县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水平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要低;单项比较,我县集中供养标准就执行2400元的标准,当时比全省平均水平要高;就资金投入来看,今年我县集中供养人均投入资金实际要超3000元标准。一方面说明我县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特别重视。今年我县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为400张床位,总投资600多万元。在全面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新增建设床位的同时,要大力抓好已建成床位的入住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入住率,确保年底集中供养率达到46%以上,入住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继续推进敬老院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组织、编办、人社局等职能部门的支持,推动敬老院岗位设置和落实人员编制。会同乡镇政府进一步做好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选聘工作,积极建立农村敬老院管理人员经费、医疗、社保等保障机制,逐步解决管理人员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问题。加强敬老院院长和财务人员培训,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敬老院生活、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农村敬老院服务管理工作有新突破。四是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扎实抓好社会(儿童)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项目从谋划到完成前期筹备再到申报成功,历时两年多时间,该项目建设床位90张,总投资755万元。项目争取来之不易,省厅要求今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我们务必要按照省厅要求,切实抓好项目的招标和施工建设,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加大工程质量和安全督查,努力将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打造成我县福利事业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

(三)以实施优抚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为重点,努力提高优抚安置保障能力

继续贯彻落实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大力推行积极的优抚政策,以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优抚对象的整体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关爱工程”,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按时按标准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款;认真做好解困工作,努力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不断完善优抚事务公开制度,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健康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优抚医疗保障新体系,全面启动优抚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努力实现优抚对象参保全覆盖。,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优抚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体系,该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过去优抚对象“看病两三天,报销跑半年”的问题。“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体系建成后,优抚对象看病出院时,在医院窗口就可以一次性结清所有费用,不需要到医保办、新农合、民政局等部门分头报销,极大地方便了优抚对象的医疗。目前,全省大多数地方已完成了这项工作。今年,我局将此项工作作为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与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相结合,实现人员、就医、医疗费用等信息共享,享受医疗救助的五保、低保、优抚对象“随来随治,随走随结”的目标。积极推进“安居工程”,适时开展全县优抚对象住房情况调查摸底,利用灾后重建、挤入当地危房改造计划等契机,努力帮助在乡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属解决住房困难。积极推进“追思工程”,加强渡江烈士陵园的维护与管理,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利用“四·二一”渡江纪念日和“八·一”建军节,认真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维稳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解困力度,从根本上减少矛盾和上访现象的发生,维护复退军人的稳定大局。进一步贯彻落实《望江县城镇退役士兵改革实施办法》,不断巩固安置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研究制订退役士兵培训政策,加大自谋职业安置改革力度,确保全面完成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创新双拥社会化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双拥安置工作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军地互动、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转变。

(四)以促进和谐换届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今年是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年,要以学习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为契机,着力抓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做好依法、有序换届的同时,大力提倡和谐换届,采取稳人心、舒人心、劝人心的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营造和谐换届的社会氛围,让广大村民在和谐气氛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确保8月底前顺利圆满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今年是“难点村”治理的关键一年,省厅也将研究制定2011年“难点村”扫尾工作的具体措施。去年底,我县还有8个“难点村”治理未经上级验收,今年要在认真贯彻全国“难点村”治理会议精神的同时,以创先争优和村委会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难点村”组织、队伍、制度建设,全面完成“难点村”治理任务。进一步充分发挥新时势下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协助、监督”三个重要职能作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从“实用、管用、能用”的理念出发,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大做强。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村规划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不断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去年9月份,省委省政府在铜陵市召开的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用三年的时间,使全省98%的城市社区和60%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基本实现社区居民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托、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年前,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也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建成60个功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和20个以上规模较大、功能配套齐全的中心村的目标任务,并提出把乡镇按县城来建,把中心村按社区来建的要求。这些都为今年及以后我县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五)统筹兼顾,扎实稳妥地推进民政其他各项工作

1、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加强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根据省市要求,建议县政府成立减灾救灾委员会综合协调机构,理顺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按照《条例》,进一步完善县级救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乡镇、村(居)救灾应急预案,加大乡村一级灾害信息员分级培训力度,加强对村级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指导。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逐步提高应急救援和保障基本生活的能力。认真做好新灾前的准备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设备器材配备工作,并加强对现有设备器材的维护、维修和保养。积极申报望江县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切实增强我县备灾、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增强救灾款物使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积极主动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建立健全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减灾救灾志愿服务。认真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力争今年成功申报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继续开展好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5“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联合有关单位,适时开展防灾演练,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2、切实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推进社会福利、慈善、老龄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严格执行《福彩管理条例》,忠实履行发行宗旨,增强公益慈善理念,塑造福利彩票服务社会的品牌形象。始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注重科学研究,把握规律;更加注重安全发行,健康发展;更加注重基础建设,关键环节。加强站点形象建设,推进站点专营化,网点标准化。加大淘汰轮转力度,促进销售员操作技能和服务标准的提高。通过抓培训、抓管理,进一步强化基础,通过抓创新、抓营销,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销量,力争全年发行量增长25%以上。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机构建设,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提高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力推进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增强慈善意识,积极主动做好慈善捐赠工作,促进慈善事业经常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健全和完善孤儿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孤残儿童信息系统、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确保孤残儿童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大力倡导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延伸“银龄行动”范围,搭建“老有所为”平台,推动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依法规范社会事务管理,推进行政区划和地名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殡葬事业改革,逐步建立“惠民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人文殡葬”为核心的现代殡葬新理念。坚持推行火葬,积极改革土葬。大力推进生态公墓建设,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进一步依法规范婚姻登记,加大婚姻登记硬软件设施建设,提高档次和标准;加强婚姻登记网络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网络运行稳定,推进全国联网;加强婚姻登记员和系统管理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责任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收养登记工作,严格收养、寄养、送养审批程序。围绕文明县城创建,进一步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的综合维稳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力量,认真学习借鉴合芜蚌试验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经验,融入并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搭建社会组织服务经济发展平台,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

围绕县委县政府“构建大村镇城乡发展格局”和早日将我县建成中等滨江临湖生态工贸型港口城市的目标,按照“规划引领,外延拓展,内涵提升”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积极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我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认真开展县城、中心镇地名设标工作,积极推进地名数据库建设。

4、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夯实民政工作基础,提高保障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方面有新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方面有新提高,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对机关作风和效能的满意度有新提升。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的开展,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启动“六五”普法,巩固“五五”普法成果,加强法制培训和知识普及,切实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民政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切实加强民政宣传,依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民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夯实基础,统筹兼顾,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统计财务、档案、保密、关心下一代、上海下放户服务等工作,全面推动民政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同志们,望江的发展正处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政府职能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的回归,作为承担社会建设与管理领域大量基础任务的民政工作,必然要从幕后走向前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庄严职责和崇尚使命。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必将创造新的业绩,铸就新的辉煌。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及上级民政部门有力指导下,凝心聚力、继承创新、抢抓机遇、奋发进取,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望江作出积极的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

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

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

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具体目标

——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

——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

——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

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

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

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5分钟、50户以上自然寨8分钟、其他农村地区15分钟的要求,进行建设。根据不同村寨的规模确定消防队伍人数,保证救援力度。

(二)完善城镇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

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抓好城乡(镇)消防规划并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并根据总体规划一并实施,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新城镇(街道)建设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同步抓好《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做到一步到位。农村的消防规划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抓好消防水源、消防道路、消防安全布局等规划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程度

要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十二五”期间的消防装备,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配备。具体应根据我乡的产业结构和火灾特点有侧重地落实配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消防责任体系建设

乡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04〕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

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

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10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11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12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

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

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全乡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状况根本好转,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使消防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精神,党委、政府决定启动全乡“十二五”消防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规划如下:

一、xx乡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我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消防事业随之调整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从当前义务消防队所担负的职能来看,我乡义务消防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消防工作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消防队伍的任务要从以较为单一的火灾事故扑救为主向以处置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等抢险救援为主进行职能转变。同时,对消防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以及相关的设施。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乡消防工作有一个新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乡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消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乡消防事业的工作重心在城镇,对农村重视不够,这也是近几年农村消防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我乡未来几年的消防工作要着重加强农村的消防事业,加快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消防队和专兼职消防队员的数量,加强农村消防设备的更新换代,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消防防护体系。3.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乡消防工作积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党委、乡政府提出了建设“平安xx”的口号,其主旨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社会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乡的火灾形势也十分严峻。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我乡消防安全责任不够落实,消防基础落后,消防装备不能够适应现代火灾扑救需要等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乡的社会消防工作要快速发展,加大配备救援装备的力度,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防患有力、救援有效的队伍,真正使之成为一支集灭火战斗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群众救援、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二、“十二五”期间消防工作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乡消防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统一布置,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乡党委建设“平安xx”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建立健全我乡综合防灾救援体系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xx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林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2.注重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乡的消防力量,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十二五”消防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健全包括水上、陆地、空中于一体的各类灾害事故救援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火灾防御体系,全社会对火灾和其他灾害事故的抗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具体目标——坚持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防人员的增加、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消防规划相一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增加设备、人员、公共设施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节约利用水、电、土地等自然资源。高度重视消防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实现软件无线调动、网络调度、统一指挥、互相配合,调度指挥系统最终达到“一体化设计、多信息融合、多部门联动”实战管理目标,着力提高火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在人员训练、设备配备、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上为建设“平安xx”奠定坚实基础。xx各地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要求消防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切实建设一个平安的xx。——从灭火救援的实战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装备量少质差以及消防队点稀少等影响消防灭火救援能力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要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派出所要加强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形成灭火、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消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加快消防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灾害的监督管理和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提高信息的综合利用率,为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构筑一个突发灾害救助体系。

三、“十二五”消防事业规划的重点领域

(一)促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消防水源的建设随着小城镇建设开发和通乡通村油路的建设,各类建筑会随之增多,应同步建设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地区建设消火栓。消火栓不足的,要充分利用水库、河道修建消防取水口。供水部门应结合管道的扩建、改建或更新,保证消防给水管道水量足、压力足,满足消防供水要求。乡政府所在地应修建公共消防蓄水池,水井等消防设施;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积极修建本单位消防蓄水池、水井等储水设施。突出加强消火栓的建设,城乡道路按国家要求每120米设置1只消火栓;住宅区道路每80米设置1只乡政消火栓;道路十字路口在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消火栓。对于新建设(改建)的住宅区,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建设。2.加快义务消防队建设要根据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把消防队建设纳入城乡(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队建设辐射至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救援格局,形成消防救援网络体系。消防队建设应按照街道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和各重点协作区的联防联建共享消防体系的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切实可靠、不留死角、高效运作的责任体系。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义务消防队力量的建设。乡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派出所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义务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保障消防资金投入,确保消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区域消防建设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保障有力的责任体系。乡人民政府按照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消防总体建设情况,加大对公共消防的投入,将公共消防投入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消防投入渠道,城乡消防维护费,根据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增加消防正常维护经费的投入;基本建设经费、消防装备经费、义务消防队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有效支撑消防事业发展。

(三)加强消防法制建设1.完善地方消防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依据,分步制订符合xx实际、便于操作的相关地方消防法规。2012年制订《xx乡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011年制订《xx乡消防监督简易检查规定》;2012年制订《xx乡村居消防安全管理办法》。2.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消防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完善消防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以消除火灾隐患和查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严格落实公安派出所对农村、居民区和辖区授权列管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严防失控漏管。

(四)加强消防事业发展研究工作,落实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xx将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xx”。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消防事业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趋势的研究,更好地理顺“十二五”期间xx消防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抓好我乡的消防工作。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应多渠道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救生知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积极推动消防工作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大力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大消防队开放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涉及本行业的消防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继续将消防知识纳入到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要在辖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文

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下载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政府十二五工作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

    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一、关于做好明年预算的问题谈明年预算,首先要认真分析形势,十二五财务工作规划。明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低迷......

    简阳市“十二五”工作规划

    简阳市科协 “十二五”工 作 规 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科技资源整合,提升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高我市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紧紧围绕我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

    乡镇十二五工作规划

    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特制......

    全县农业生产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承上启下的五年。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加快......

    审计局十二五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根据......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大全)

    检察院“十二五”工作规划为推动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走在全市、全省山区检察院前列的宏伟目标,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

    乡镇十二五工作规划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www.chazidian.com2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

    “十二五”期间护理工作规划专题

    “十二五”期间护理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紧跟卫生部医疗改革发展方针,本着卫生工作“三贴近原则”(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根据部厅“十二五”期间护理工作规划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