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时间:2019-05-13 18:5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第一篇: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些想法

《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从宏观层面看,教育质量即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也可称之为“体系质量”。所谓体系质量实质上是指其与系统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之间协调问题。也就是说,它以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为标准。什么时候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什么时候就表现出较高的体系质量。微观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其“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质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有文化知识,即使文化水平再高,不会做人,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就像关鸿羽老师举得例子中,北京某高校一个化学专业的高材生,因为不会交朋友,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杀人。不但没对社会做出贡献,反而成了社会中的“害虫”。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甚至社会的“害虫”呢?无疑是应试教育。无论哪个学校,看的都是分数,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只要老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好,就是好老师,而不注重学生的品行。

那么,作为校长,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怎样提高教育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校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搞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信息,某某学校换了个新校长,没多长时间学生就跑了三分之一,或者某某学校换了个新校长,新学期学生增加了多少多少。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 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的认识有多高,体验有多深,这个学校就能走多远。校长要注重 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校的“精神”。在 这里面,校长的自身提高最为重要。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传统上,教师的教育活动,常常被理解为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事实上,教师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教师也不是一个工匠。教育本身以及教育所处情境的复杂性,促使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自己所处的情境,并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上做出明智而审慎的分析与决断。这意味着教师除了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有研究自身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需求、兴趣、信念和技能,有对自己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并通过这些使自己进一步成长。

在一所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漂亮的校园、雄伟的教学大楼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业务水平等软性因素。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成长,教师自身的成长状态,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第三,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环境。古代哲学家老子“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言论散发出思想的光华,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的陶冶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反之亦然,不良的环境则容易使人受其不良影响,长期置身其中,即使优秀者也会败坏思想、涣散斗志、“近墨者黑”,对人贻害无穷。学校作为传递文化和育人的基地,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样可从中得到启迪。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提升学校教育工作就要创设一流的校园环境。第四,校园生活要丰富多彩,对学生教育要多样化。

要大幅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更加聚焦教科研,更加凝心教科研,更加倾力教科研。不重视教科研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重视教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好教师,不重视教科研的学校不可能成为名校。我们研究教育教学,必须首先研究如何优化教科研,着力形成氛围、形成团队、形成模式,全面建设教育质量科研年,唯有如此,才能在更高起点上提高质量的科研含量,开辟教育质量转型发展的新高地。

(一)要思考谁来研究的问题。质量工作涉及诸多层面、岗位和环节,所有相关者都要成为研究者。首先,校长要示范引领。研究力是校长治校理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校长要重视研究、推进研究,更要示范研究、引领研究,追求成为“研究型”校长。校长研究要更加主动,做到研究职业化、常态化、终身化,既要深入研究如何改进个人所承担的学科教学,也要整体研究如何不断优化学校的办学实践。校长研究要更加深刻,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入木三分、深入浅出。校长研究要更加广博,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不仅是某一学科或管理领域的专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具有深厚的研究素养。校长研究要更加独到,具有“首创”和“独创”的思维品质,独具慧眼、独到理解,善于在平凡中见新奇,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其次,教师要自主自觉。每位教师都要做到热爱研究、主动研究、善于研究。要深化研究价值认同,唤醒自我的研究意识,把研究作为个人工作和生活方式,确立“不研究不行”的思想,克服研究“惰性”。要确立合理的研究利益诉求,把研究作为个人专业成长之道,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要坚持以学促研,把学习融入研究之中,不断通过学习提升研究素养。要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理念,把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做到课题在教学中生成、成效在教学中体现。要把反思作为重要研究品质,养成自我反思、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把反思融入行动研究、问题探讨和教学总结。要把深度研究作为重要方法,防止蜻蜓点水,防止浅尝辄止,防止小成即满,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逐步凝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成长为“草根化”的研究型教师。第三,教研员要率先垂范。作为“研究专员”,教研员要追求自我完善,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研究,率先出思想、出思路、出成果,在当地堪称学科权威,在省内外掌握学科话语权。要有高尚人品,有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坚持等人格品性,有“大师”级的人格风范。要有高尚学品,热爱学习、终身学习,提高学识魅力。要有高尚教品,不仅是优秀“登山员”,更是优秀“潜水员”,经常“下水”,敢于“试水”,有深厚教学素养和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要有高尚研品,心无旁骛、潜心研究,以有启迪借鉴作用的研究成果体现价值、增值人生。

(二)要思考研究什么的问题。既要全面和全程研究,更要突出对教育质量关键“增长极”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既研究教什么,又研究如何教。研究教学思想,认真剖析问题行为背后的问题,确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研究教材体系,研究不同学科教材间的整体联系,研究不同学段教材之间的衔接关系,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章节分布、知识结构等,既要“教材在手”,更要“教材在心”。研究教学内容,既抓纲固本,又不唯纲、不唯本,做到取舍有度、旁征博引。研究教学方法,剖析教法涉及的价值取向、理念构建、操作实施等,倡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推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研究教学过程,既关注对备课、授课和复习辅导的过程研究,又关注对导入、复习、讲解、检测的过程研究。研究教学手段,坚持教学手段服从教学内容,推进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融合运用。其次,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以课堂为根本“增长极”,着力提高课堂的科研含量。以研究促进转变课堂观,确立体现新课改要求的课堂理念,进一步以科学的课堂观指导课堂实践。以研究促进培育课堂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课堂环境文化,构建公平公正的课堂制度文化,形成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课堂人际关系文化,培育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文化,形成质疑、探究的课堂研究文化,凝炼激励、发展的课堂评价文化。以研究促进优化课堂结构,准确把握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的不同特点,探索实践学科化、个性化的课堂范式。以研究促进优化课堂管理,落实学科化、校本化的规范要求和评价建议,优化课堂统筹管理之道,完善以课堂为中心的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第三,要研究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把学习作为重要“增长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转化率和产出率。以研究促进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坚持“学生为本”,落实“以学论教”,积极修正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原则和方法等,营造契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外因环境”。研究学生智商的开发之道,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和思维力等。研究学生情商的开发之道,提高学生自我了解、管理、活动和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律、乐观积极、互动合作等良好品质。研究学生逆商的开发之道,培养学生坚毅、刚强、吃苦、争气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认识学习挫折、应对学习困难、走出学习困境等耐挫能力。

(三)要思考怎么研究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而更重实践。理论研究如同“理论医学”,重在追求研究的前瞻性与探索性,而实践研究好比“临床医学”,重在追求研究的实用性与实战性,但两者都着眼于一线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离开实践研究的理论研究,必然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既无实践基础,也无实际意义;而离开理论研究的实践研究,必然失去科学理论的指导,容易迷失方向、偏离轨道,深度不够、价值不高。我们强调两者的同等重要性,并非强调平均用力。特别是对校本和师本研究而言,无论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研究,或者是以高考为重点的考试研究,既需要有理论探索,更需要有实践的突破,更应把研究的视角和精力聚焦于实践研究。其次,要坚持宏观与微观并重而更重微观。宏观研究侧重于对相对宏观问题的整体研究,本质上属于“登高望远”式研究,着眼全局、切口较大,好比医学临床上的“全身检查”,而微观研究侧重于对细小问题的个案研究,本质上属于“显微探秘”式研究,着眼局部、切口较小,好比医学临床上的“专科检查”,但两者都是基于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离开宏观研究的微观研究,可能视野不宽、眼界不高、立意不远,而离开微观研究的宏观研究,可能切题不准、问题漂浮、对策失效,这就好比一所学校的高考研究,应该起步于对教育考试评价制度、考试方案和命题的宏观研究,基于对校情、教情、班情和生情的微观研究,成于在两者结合中准确把脉、对症下药。同样道理,我们强调两者的同等重要性,并非要均衡着力。特别是对于教师的研究而言,尤其要防止研究过于宏观,要做到问题细小化、课题小型化、成效显现化。第三,要坚持个体与团队并重而更重团队。个体作用至关重要,团队作用不容忽视,这就如同临床上的“分诊”与“会诊”,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当前教育教学分工更趋精细,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研究也不例外。要构建研究愿景,制定体现发展取向、契合群体诉求的研究规划,逐步内化为研究者取向一致的价值目标和行动指南。要培育团队文化,营造尊重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研究氛围。要建立研究共同体,以课题为纽带,构建相对稳定的伙伴式研究关系。要强化研究支持,对合作研究给予更有效的保障。要打造示范团队,推介合作经验,展示合作成果,提供合作范本。

教科研作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一个与教育教学实践相伴相融的具有科学性、创造性、艰巨性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我们带着奉献的精神、认真的态度、创造的激情、科学的方法投身其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富有智慧的教科研实践的支撑下,努力打造扬州教育质量新高地。

第二篇: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袁贵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党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提高教育质量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目标要求,才能确保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引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贡献力明显增强,继续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民族教育快速发展,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较好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建议》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所有这些发展理念的落实,都必须按照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从坚持创新发展看,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教育创新为各方面创新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花大气力抓好教育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坚持协调发展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教育加快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全面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协调发展。从坚持绿色发展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丰富和拓展了教育的服务领域,又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积极参与和支撑低碳循环发展,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坚持开放发展看,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要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开放把中国教育办得更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对外开放战略大局。从坚持共享发展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多次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重要指示。《建议》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教育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衡量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一个地方教育办得好不好,关键看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多少高质量人才和高质量成果。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方向,全面适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需求,在服务中体现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真正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同民族团结教育,同提高法治意识、环境意识、国防意识等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学生考试分数,更根本的是看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力落实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根据《建议》的部署,“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要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大力气、下苦功夫,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现代化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总书记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建议》对促进教育公平的部署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保障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样受到良好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二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强化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体责任,“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二)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着力优化教育结构体系

现代化的教育应当有合理的结构体系。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人才培养的协调机制,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建议》将优化教育结构体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作出了三个方面部署。一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三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和分类评估制度,形成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长效机制;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支持高校参与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三)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建议》重点从四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部署。一是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完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健全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引导社会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和改革,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四是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加强民办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保障民办学校、学生、教师合法权益。

四、努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坚强保证

实现“十三五”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任务,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领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能力,努力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大力提升依法治教能力

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努力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教育部门要依法行政,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学校要依法办学,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动章程建设,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

(三)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引导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成长,维护教师权益,吸引、鼓励、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典型,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我们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系教育部部长)

第三篇: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应该说,“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解决,“上好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发展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靠什么呢?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国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

教育自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几年,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够。比如,提高质量大多是在点上推进,统筹考虑和整体部署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具体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激励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围着应试教育打转,素质教育虽然有所进展,但推进比较艰难。

社会存在急功近利的风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项慢功夫。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逼子成龙”、“逼女成凤”,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一些培训机构的忽悠炒作,许多人形成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心理,带着孩子奔波于培训班、“占坑班”,参加五花八门的竞赛取证。这些都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本应自由翱翔的“小天鹅”变成了“小考鸭”。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社会的强烈呼声,反映了人们对办好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期待。人们的愿望就是努力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到底怎么看教育质量问题呢?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至少应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才是有质量的教育?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的分数高,就是有质量的教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分数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身体素质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分数再高也算不上有质量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合格人才,“高分低能”恰恰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关键有四条: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是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三是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主要靠谁?毋庸置疑,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同时,社会不良风气对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归结起来,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社会都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达成共识,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携手承担起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提高教育质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要明确评价“指挥棒”怎么指

1、要明确评什么。确定学生、学校和教师为主要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建立完善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举”,把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纳入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应在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使之更全面、更科学。

评价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元化。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教师的德、识、能、绩,改变单凭分数评价教学优劣的做法。建立有利于推广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评判办学质量的倾向,尊重学校的差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2、明确怎么评。应逐步改变“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培育社会专业评价。应突破纸笔测验模式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这几年,中考已经把日常评价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在部分省份进行自主命题改革,一些高校开展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今后将通过科学平稳、渐进有序的改革,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使学生成长成才的“独木桥”变为“立交桥”。

教育综合改革怎么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当前,教育改革的诉求越来越强,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多元化,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应切实加大教育改革的步伐,消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增添新活力。

明确往哪里改。方向决定成败。应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按规律办事,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教育发展变化,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

汇聚改革合力。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整形,而应协同闯关、整体塑造。比如,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涉及财政、户籍等制度,显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部门解决得了的。应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健全改革的领导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政策突破机制,从深层次解决问题。充分汲取社会各界智慧,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寻求教育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突出改革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找准突破口。在办学体制方面,2013 年将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在管理体制方面,重点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深入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切实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在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落到实处。

强教为何必先强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推动教育质量提高,迫切需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从政府来讲,应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几年,国家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农村补充了大批优秀教师。实施了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大力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今后,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

同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这是教育队伍吸引人、留得住人的关键。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符合教师职业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和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对社会来讲,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世界各国,教师通常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我国更是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应大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从教师自身来讲,应自觉加强专业学习和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价值追求。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打牢深厚的知识功底,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同时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只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才能用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梦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近些年各个高校都在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高校招生人数由98年的108万涨到11年的675万,录取率也由34%涨到70%。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大学招生人数涨了6倍。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我认为应该归咎于近十几年的扩招。高速扩招带来了许多问题,有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师资力量的不足等。

就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认为可以从国家层次和学校两方面着手。

对于国家层次上的,经过十几年的大学扩招,国家也认识到了出现了许多问题。2006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等教育仍将继续扩招,但是幅度将大大放缓。进入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99万,增长幅度仅为5%,同时,教育部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在学校方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许多同学考上大学就迷茫了,没有了奋斗目标,把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他们太把大在学生当回事了,认为反正毕业了能找到工作,还不趁现在好好玩玩,以后工作没时间玩了。这是不正确的,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纠正。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或相关的讲座,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增加专业课课时

有些专业课课时较少,增加了学生课下学习时间。但由于许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导致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比如这学期的岩体力学,老师只讲其中四章,剩下的就不讲了,说是在以后的其他课会详细讲解。我认为如果有足够的课时的话,老师可以讲得更全面深入。

三 老师尽量结合实际教学

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实践环节较少,而许多书本上的知识陈旧落后。老师应多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案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大学扩招带来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它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大学扩招实现了许多人的大学梦;提高了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也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会有显著的提高。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质量

当前,全国各部门正在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但是在教育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干部思想不够重视,教育制度落实不好;二是组织者疏于研究,对干部思想把脉不准;三是各级开展教育路子不宽,方法不活。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端正三个认识,解决教育制度落实不好的问题。

一是正确认识教育的必要性。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干部对拒腐防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主要存在几种模糊认识:一是认为反腐倡廉教育太虚,认真开展与随便忽悠没有明显差别;二是认为反腐倡廉教育太空,理论一套套,都是唱高调;三是认为反腐倡廉教育太老,讲来讲去都是部队常讲的那几个经典案例,没有新鲜东西;四是认为反腐倡廉教育太假,是自己吓唬自己。因为存在这些模糊认识,导致各级组织和基层干部对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重视,有的教育前不精心备课,仓促上阵信口开河;有的以忙为由,随便敷衍了事;有的会议分析走过场,空话套话一大堆。要筑牢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预防体系,包括开展专题教育、严格各项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等等,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通过教育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只有思想上的认识到位,才会有行为上的高度自觉。否则,制度再好,规定再严,未端落实也大打折扣,检

查再严格,次数再频繁,也难保不出问题。

二是正确认识法规的严肃性。法规是硬性的、权威的、严肃的,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点我们各级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是学习不够,掌握不够,思考不够;另一个是执行不够,力度不够,坚持不够,这些差距直接影响了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法规,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学习相关规定,明白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相关要求。二是要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在法规的执行上,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和一板一眼的实劲,该健全的队伍要健全,该落实的教育要落实,该召开的会议要召开。

三是正确认识制度的灵活性。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坚持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照用,而是建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上的积极作为。特别在部队遂行重大任务时,搞好反腐倡廉教育确实存在时间和人员上的困难,给教育的落实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单纯按以前的老思路、老做法,难于确保教育的有效落实。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不能消极无为,把实际的困难当作制度落实不好的挡箭牌,而是应该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认真研究,仔细分析,采取措施,拿出对策。时间紧可以插空,人员忙可以分批,素材少可以搜集,资源缺可以整合,目标就是一个:既坚持制度,又确保效果。

二、用好三个载体,解决对干部思想把脉不准的问题。

摸准干部的思想脉搏,是增强教育效能的前提。调查中,不少干部反映:当前干部思想有着很强的隐蔽性、易变性和突发性,很难真实掌握。对此,各级要重点在用好思想骨干、谈心交心和会议会析三个载体上入手,解决对干部思想把脉不准的问题。

一是发挥好思想骨干的作用。年青干部正处生理的发育期、情感的丰富期,具有较强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加上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警营,受到高强度的纪律约束,一旦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思想波动。基层干部人少事多,很难直接全面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建立思想骨干网络,发挥思想骨干队伍的效能,准确把握干部的思想动态。

建好用好思想骨干队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育思想骨干正确认识及时汇报干部的思想动态,不是为人所不耻的“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行为,而是对单位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强烈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二要搞好培训,教会方法。重点教会他们观察的时机、场合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过滤归纳的方法。三要坚持制度,注重经常。把思想骨干汇报当作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该教育的要教育,该培训的要培训,该总结的要总结,该表彰的要表彰。四要及时评比,奖优罚劣。评比要及时有效,奖罚要客观公正,以此来调动思想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开展好交心谈心活动。目前来说,这方面的活动落实较经常,但普遍质量不高,主要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谈心时思想

工作者位置摆得不正,往往以高人一等的面目出现,以教育者、领导者自居,把谈心当成训话,让干部望而生厌;其二是组织者谈心前没有准备,信口侃,随便聊,脚踩西瓜皮,吹到哪里算哪里,没有中心,没有目的,让干部索然寡味。其三中谈心的方法过于单调,除了一对一就是大讨论,让干部觉得单调乏味。要提高交心谈心的质量,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形式上可以尽可能的活泼一些,可以采取“开心一对一”、“实话实说”和“热点评论”等形式,开展“某某问题大家谈”、“众说纷纭话理想”、“我的烦恼”“我的一点建议”“讲我们自己人的故事”等活动,引导干部说心里话、讲烦心事。二是利用好“三互”活动这个载体,把干部之间说得来的编在一起,把性格开朗的与性格内向的编在一起,把需重点关注的人员与他信得过的骨干编在一起,通过有意识地制造干部可以倾诉的时机,获取干部的真实思想信息。

三要提高会议分析的质量。当前基层党支部思想分析质量不高是造成对干部思想脉搏把握不准的一个致命因素。要提高会议分析的质量,需重点把握几个环节:一是会前的准备,召开会议前事先要明确分工,提前收集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二是会中的分析,要在普遍分析倾向性问题的基础上,采取解剖“麻雀”的做法,进行重点剖析;三是会后的归纳,要梳理好分析的意见,对大家查摆出来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要逐一梳理,归纳提炼出有用之策,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三、搞好三个结合,解决教育路子不宽的问题。

一是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二者作为服务中心工作的两个抓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干部保持纯洁的思想和严明的纪律本身也是创先争优的应有之义;创先争优活动的富有成效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反腐倡廉教育成效的转化。因此,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可以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把拒腐防变的教育渗透在党性分析检查督促之中,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达到让干部自觉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的目的。

二是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各部门联合结合起来。开展好反腐倡廉教育,不仅要用好内部有限的资源,还应最大限度地用好外部资源。比如,可以定期邀请地方专家教授前来授课,提高干部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组织干部参观地方政府的廉政建设成果,增强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

三是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政治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类教育之间相互结合渗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也是如此,不能就反腐倡廉而反腐倡廉,人为地割裂与其它教育之间的联系。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中,可以有意识地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到其它主题教育之中,融入到经常性教育之中,融入到随机教育之中,融入到学习上级的通知通报之中,融入到读书竞赛、读报评报、新闻点评之中,切实改变一谈反腐倡廉教育就是上课、写体会、看警示片“三板斧”的习惯做法,做

到反腐倡廉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从而在全方面多渠道的共同影响下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效果。

下载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有哪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立足常规抓管理,求真务实谱新篇中心小学,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4人,教职工53人。近年来,在区教体局、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遵循“立足常规教学,很抓课题研究,发挥集体智......

    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认真回顾《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这门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

    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我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几点看法 ---- 裕安区罗集乡松岗学校 臧华章 摘 要: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

    普通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精选5篇)

    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期的任务,也是系统性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得到保证,必须合理地处理好各种关系。这里仅就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的......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提高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言稿 在会议开始,我想用这样一句话送给每个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或许有的孩子背灰......

    如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如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我认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要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高考,还有一些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这些方式中高考......

    申论:普通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申论范文:普通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期的任务,也是系统性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得到保证,必须合理地处理好各种关......

    弘扬延安精神 提高教育质量

    弘扬延安精神 提高教育质量 ——屏边一中民中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交流材料 熊志伟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