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镇创建学习插甸经验示范点的实施方案
XX镇关于创建学习“插甸经验”示范点 的实施方案
根据全省深化“四群”教育推广“插甸经验”视频会议精神及市委、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为更好地在全镇各党总支、单位及站所部门大力推广“插甸经验”,努力推进“四群”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镇党委结合四群教育联系点工作,决定在牛补歹社区、舍邦歹村委会创建学习“插甸经验”示范点,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县“十二五”规划思路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省、市、县委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党建特色示范点为抓手,以县委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实施的“三同五帮”制度、镇实施的“挂联帮带”制度、共产党员活动先锋站(队)等为载体,深化“四群”教育,认真学习总结推广“插甸经验”,创建好示范点。明确“五个抓实五个到位”:抓实挂村包组,做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位;抓实住村联户,做到下派干部履职到位;抓实“三同”体验,做到群众感情密切到位;抓实第一现场,做到一抓到底落实到位;抓实组织基础,做到基层党组织建设措施到位。形成领导带头、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融入群众、一心为民 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努力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转变村(社区)干部作风,解决村(社区)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划分责任区,明确联系对象
建立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村联户、干部驻村联户、先锋队员联户、服务站(点)联户、建卡立帐联户“六联户”制度,针对镇级“四群教育”干部直接联户情况,将牛补歹社区划分为11个民情责任区,舍邦歹村委会划分为13个民情责任片区,镇联户干部职工每人负责一个责任区,并直接联系服务5户群众。要求干部职工驻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原汁原味体验民情。每年深入社区调研不少于1个月,每年驻村20天以上,每名干部一年至少入户联系服务5次以上。
(二)突出三个抓,落实“三同五帮”制度
抓思想,激活工作动力。统一村(社区)干部群众思想,激活发展动力,促进村(社区)实现跨越发展。按照“三同五帮”、“挂联帮带”制度要求,联户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各自联系户群众思想,每月进户开展一次“交心”活动,围绕群众增收致富、文化娱乐、村邻和谐等方面的问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转变群众“懒惰”思想,宣传学习先进和富裕地方发展的经验,变“要我富”为“我要富”,激发群众致富活力。同时,抓好村(社区)干部思想,每月进村(社区)开展一次“共进”活动,围绕转变村
(社区)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群众意识,与村(社区)干部肩并肩工作,引导村(社区)干部把“敢想”变为“敢干、实干”,激活村(社区)发展的动力。干部职工要主动利用夜晚、休息时间到群众家中进行下访恳谈,找群众谈心、交流思想,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每名干部职工下访恳谈每次走访所属责任区不少于15户群众,采取集中访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至少有1次个别访谈。同时,要定期深入群众,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重要民情事项,建立民情台账,开展民情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每年要提出1至2条有价值的工作建议,帮助联系点群众解决1至2个实际困难。年终要有一篇工作总结和一篇调研报告。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谈思想谋思路,察民情、听民生、解民困,切实转变工作漂浮、形式主义等不良的工作作风,真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在创新服务中激发活力,在主动服务中凝聚合力。
抓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围绕促进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结合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及“一村(社区)一特色”的目标,找准村(社区)群众发展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充分挖掘发展潜能,帮助挂钩联系点和结对农户制定一条发展思路、培植一项致富产业、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落实一个发展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依托市场需求,结合牛补歹社区、舍邦歹村委会土质条件及气候条件,按照“一村一品、绿色有机”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发展特色经济。开展“带富”活动,与村(社区)种养殖大户交流合作,与困难群众结对致富,带动发展生猪、老牛、野猪、林下山鸡养殖,万寿菊、金银花、高粱、烤烟、板栗、柑橘、兰草种植等特色产业;注重指导,开展“传富”活动,向村(社区)企业、种养殖大户及群众传输致富增收信息、经验,提供市场信息、搭建流通平台、开拓销售市场,引导困难群众进企业务工,解决就业问题,让种养殖大户了解市场销售信息,帮助增收致富;开展“训富”活动,针对牛补歹社区104名大、中、小型货车运输司机,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交通安全、从业资格、车辆维修、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针对舍邦歹村委会种养殖大户及困难群众,开展科学种养殖、务工培训,突出金银花种植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用科技知识为群众增收创造更有力的条件。同时,整合好当前“四群”教育各级下派挂钩联户干部资源,科学调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引进资金,引进企业,深化加工,服务好牛补歹社区现有的洗煤厂、油菜籽榨油厂、卤鸡脚食品加工厂,使社区产业提质增效;做好调研工作,因地制宜,对在舍邦歹村委会引进金银花种植项目,进行积极帮扶服务,帮助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到2015年,实现牛补歹社区生猪养殖达2000头,林下山鸡养殖达2万只,经济林果挂果面积达2000亩,建材营销产值达800万元,货车运输产值达5000万元;实现舍邦歹村
委会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500亩,实现产值达1200万元。
抓帮扶,解决困难问题。在主动介入、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的行动中解决好群众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就业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从产业扶持、项目规划、信息传递、资金帮扶、物资帮助、沟通协调等方面,尽力帮助联系点和群众解决饮水、用电、行路以及农资、农产品购销等生产生活的急需问题,使示范点创建过程成为带领广大村(社区)群众闯路子、找项目、促发展的过程,确保联系点面貌有变化、认识有提高、收入有增加、邻里更和谐、经济有发展。结合实际,争取解决村(社区)以下困难:一是关于整乡推进“866”工程尾欠款问题,一年内实地调研拟出可行性筹建方案,逐级上报,积极协调,争取落实。二是解决牛补歹社区中寨防洪大沟修建工程资金下欠问题。三是解决牛补歹社区坡桑村进村道路硬化问题,帮助XX镇政府作出项目规划,上报交通部门争取立项解决。四是村(社区)阵地建设问题,加强指导,整合资源,解决建设资金,推动活动场所建设向居民小组延伸。
(二)实现五个好,深化创建成果
管好活动场所。督促帮助村(社区)党组织正常开展远程教育活动,深化推进星级达标活动和新农村故事会活动,开展党建项目化、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五化建设等,发挥社区场所议事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五个中心”的作用,管好用好活动场所,实现村(社
区)党组织晋位升级。
建好工作机制。围绕转变干部作风、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任务,着力在丰富实践载体上下功夫,负责帮助牛补歹社区6个党支部、舍邦歹村委会3个党支部建立健全民情联系、民情责任、服务承诺、矛盾化解、督查考核、考核评价等一套务实管用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着力将舍邦歹村委会开展的“美在家庭”活动机制进行推广,完善机制内容,更好地服务群众。
做好经验总结。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提升致富能力等方面,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通过分行业分领域召开汇报会、推进会、座谈会和观摩会等方式,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交流推广经验做法,促使村(社区)党组织自找差距、自加压力,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四群”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同时积极将社区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一批理论、制度和实践层面的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科学管用并能长期坚持的工作制度。
树好先进典型。按照“明确目标抓典型,分类指导创特色,以点带面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总结、筛选、挖掘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一线的先进典型,对选树出的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用鲜活生动的典型事例影响人、教育人、鼓舞人,树立比学赶超的标杆和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推动“四群”教育工作的
深入开展,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理好台账资料。帮助村(社区)切实加强痕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民情登记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民情台帐》(含《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基本情况登记表》、《接待群众来访登记表》、《民情分析会议记录》)等台账、资料填写、收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台账资料。台账资料有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及机构,有心得体会、调研报告、住村日记,有剖析材料、整改方案,有学习培训记录、民情分析会议、民情恳谈会议记录,有民情登记卡、民情联系卡、民情台账,有简报信息,有群众来访记录,有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争取项目资金、帮扶慰问记录。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四群”教育办要加大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镇党委、组织办牵头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镇党委成立示范点创建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率先垂范,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村(社区)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创建的重要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把创建工作作为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把示范点创出特色。
(二)严格要求,强化督查。镇“四群”教育办、督查办和各相关单位要严格纪律要求,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收受
群众馈赠,在联系户就餐要自付伙食费,不增加群众负担;要把学习“插甸经验”创建示范点工作纳入镇“四群”教育的重点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开展督查,加强跟踪问效,准确掌握结对干部深入农户、帮扶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工作。
(三)围绕本职,强化统筹。镇“四群”教育办、组织办、牛补歹社区党总支、舍邦歹村委会党总支要紧紧围绕本职工作,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创建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创建工作与本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既开展好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又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镇“四群教育”办、牛补歹社区党总支、舍邦歹村委会党总支要明确学习“插甸经验”创建示范点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成效,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对那些在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积极宣传;要把培树和宣传典型作为开展好学习“插甸经验”创建示范点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营造下基层、驻村组、进农家、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全镇“四群”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二篇:插甸经验经验
各完小:
现将禄丰县教育局党委转发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推广 “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
禄丰县教育局党委转发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推广
“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
现将《中共禄丰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推广“插甸经验”深化“四群”
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禄群明电【2013】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认真
贯彻落实。
1、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学习推广“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工作推进会各项工作部署,各学校要按
照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个一”制度,开展好“四群”教育各项工作。
2、每名党组织书记、校(园)长至少撰写1篇不少于12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要求手写
完成,并于前上报县教育局“四群”教育办公室(局办公室)。
3、每名教职工至少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记录和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由各学校
收齐存档备查。
(各完小、党小组要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插甸经验”的内容、形式和实质,增强践行“插甸经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有教职工都要用方格信签纸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并于9月30日前上交。)
禄丰县腰站小学
2013年9月18日
第三篇: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永仁民族中学 陈永芹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化“四群教育”推广“插甸”经验。通过学习,令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有以下体会:
一、下得去。在我们民族中学,学生多数来自偏远的山区,我们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要下去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督促劝导他们学习。插甸经验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不喊空口号、不唱高调,真正深入基层,把握住基层所需、所终,并找出解决基层群众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所以,我们会踏实做好教育工作,密切与学生和其家庭联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二、立得住。我们教师管理学生要树立威信很难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插甸经验之所以先进,就在于派出去的干部真正立足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与学生一道一心,学生才会与我们真正的交心,才会把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诉给我们,我们才可能更好的督促他们学习。
三、自己人。老师和学生的血肉联系,就体现在老师把学生当作家人,学生也把我们当作亲人。插甸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下去的干部不摆架子、不脱离群众,与群众亲密无间,把插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和学生拉近距离,了解学生所想,把学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四、办实事。学生对老师曾经是有过很大的期望和尊重,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依靠的,可是由于一小部分老师的某些不合理做法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当学生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老师必须及时站出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学生的贴心人。
通过学习插甸经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好岗、少说话,多做事。
兹作为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认为:学生的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分叉口,我们的工作是困难也是挑战,我们要借鉴插甸经验,有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第四篇: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马艳菊
“这是一次体验式的现场会、出经验的示范会、重实效的推进会。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是,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插甸经验’脱颖而出。”
6月18日至19日,全省“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现场推进会在武定县插甸乡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在作会议小结时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插甸经验”。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插甸经验”热潮。在学习中,我认为,学习“插甸经验”要在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
大家都知道,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插甸乡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住村联户”的包乡责任区,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每村都有一名省委组织部干部住村担任常务书记。“四群”教育以来,省委组织部派出11名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进驻插甸乡12个村。他们“高职低挂”,就是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真功夫,来不接、走不送、吃不陪,晒黑了累瘦了,进村住户狗不咬了,实打实地干事情,与农民亲如兄弟姐妹。“我们村”成了各位常务书记的口头禅,受到了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广泛好评。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彭云松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全省“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现场推进会在武定县插甸乡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在作会议小结时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插甸经验”。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插甸经验”热潮。在学习中,我认为,学习“插甸经验”要在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愿广泛联系群众违背了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领导干部应认识到,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那么,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究竟应当怎么“联”?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耿少德
云南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云南省委组织部把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乡作为“挂县包乡驻村联户”的工作责任区,采取求实、务实、抓落实的思路,推动组工干部深入实际抓党建、深入基层办实事、深入群众促发展,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过程中,锤炼了干部,转变了作风,群众认可了干部,干部深化了认识,推动了发展。通过积极探索与真切实践,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插甸经验”脱颖而出。
插甸乡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住村联户”的包乡责任区,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每村都有一名省委组织部干部住村担任常务书记。“四群”教育以来,省委组织部派出11名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进驻插甸乡12个村。他们“高职低挂”,就是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真功夫,来不接、走不送、吃不陪,晒黑了累瘦了,进村住户狗不咬了,实打实地干事情,与农民亲如兄弟姐妹。“我们村”成了各位常务书记的口头禅,受到了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广泛好评。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第五篇:插甸经验学习心得体会
“插甸经验”学习心得体会
自“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干部积极投身到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树群众观念,抓群众利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特别是省委组织部,作为全省干部工作的排头兵,将“四群”教育活动作为推进干部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在楚雄州武定县的插甸乡如火如荼地开展四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了沉下去,抓实干,与群众亲如一家,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插甸经验有借鉴、学习和实践的必要。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插甸经验”告诉我们,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和谐的,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立党的根本。只要我们能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与群众平等相处,说民话,打民腔,群众就喜欢与我们相处,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要和群众平等和谐了,-1-
很多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二、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真抓实干,想方设法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用心谋事,倾力做事,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通过农村的可喜变化,彰显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党员干部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静得下一颗心,一心一意地为当地谋发展。有为才有位。“为”不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有有一颗真正为民办事的心,系着群众的心,连着群众的心,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有心才能做事,有心才会有劲,有心才会有为。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们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颗紧系民生的心,只有有了这颗真心,我们才能真正与群众心连心,才能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和群众说贴心话,才能真正解民忧,干实事,谋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