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插甸经验”心得 许源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驻大果马村——许源
自我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云南省委组织部把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乡作为“挂县包乡驻村联户”的工作责任区,在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形成了亮点突出的“插甸经验”,为各地开展“四群”教育活动树立了榜样,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我觉得,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学习和实践“插甸经验”中,要注重四个结合。
一、与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工作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驻村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要深入驻村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要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农民群众搞好生产,要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自下派以来,我详细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求,并尽最大努力给予解决。针对驻村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涉及面广的发展难、行路难、用水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和派出单位的“后盾”作用,加大在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主动争取挂钩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竭尽全力为驻村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与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
二、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发挥好驻村常务书记的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调研工作,了解掌握驻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指导驻村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抓好工作落实。积极协助村级党组织做好晋位争先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党总支(支部)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驻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着力提高他们落实政策、谋划发展的本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本领,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和服务群众、为民办事的本领;积极帮助驻村发展党员,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具体实践中,针对所驻村存在的基层软弱涣散、党务村务工作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矛盾问题突出等问题,积极帮助各村组拟订后进村整改措施和帮扶计划,使工作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帮扶工作更具针对性。实践证明,指导员挂职担任常务书记,不仅让指导员在实践中得到培养锻炼,而且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与落实挂钩帮扶承诺工作相结合。“插甸经验”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在“实”,只有真心为驻村办事,为群众谋福,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立足驻村实际,深入各村、组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分析原因,从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帮扶目标任务,认真制定挂钩帮扶计划,通过积极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争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落实好各项帮扶承诺,确保驻村和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与开展各项农村中心工作相结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新农村指导员要围绕中心开展好各项工作,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行乐民之举。工作内容覆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得到了驻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农村生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作为一名指导员,不能简单把“四群”教育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更不能把驻村工作看做是“交差应付”,要以“插甸经验”为镜,自觉融入群众,投身农村工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第二篇:插甸经验经验
各完小:
现将禄丰县教育局党委转发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推广 “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
禄丰县教育局党委转发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推广
“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
现将《中共禄丰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推广“插甸经验”深化“四群”
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禄群明电【2013】6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认真
贯彻落实。
1、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学习推广“插甸经验”深化“四群”教育工作推进会各项工作部署,各学校要按
照县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五个一”制度,开展好“四群”教育各项工作。
2、每名党组织书记、校(园)长至少撰写1篇不少于12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要求手写
完成,并于前上报县教育局“四群”教育办公室(局办公室)。
3、每名教职工至少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记录和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由各学校
收齐存档备查。
(各完小、党小组要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插甸经验”的内容、形式和实质,增强践行“插甸经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有教职工都要用方格信签纸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并于9月30日前上交。)
禄丰县腰站小学
2013年9月18日
第三篇: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永仁民族中学 陈永芹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化“四群教育”推广“插甸”经验。通过学习,令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有以下体会:
一、下得去。在我们民族中学,学生多数来自偏远的山区,我们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要下去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督促劝导他们学习。插甸经验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不喊空口号、不唱高调,真正深入基层,把握住基层所需、所终,并找出解决基层群众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所以,我们会踏实做好教育工作,密切与学生和其家庭联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二、立得住。我们教师管理学生要树立威信很难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插甸经验之所以先进,就在于派出去的干部真正立足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与学生一道一心,学生才会与我们真正的交心,才会把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诉给我们,我们才可能更好的督促他们学习。
三、自己人。老师和学生的血肉联系,就体现在老师把学生当作家人,学生也把我们当作亲人。插甸经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下去的干部不摆架子、不脱离群众,与群众亲密无间,把插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和学生拉近距离,了解学生所想,把学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四、办实事。学生对老师曾经是有过很大的期望和尊重,学生觉得老师是可以依靠的,可是由于一小部分老师的某些不合理做法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当学生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老师必须及时站出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学生的贴心人。
通过学习插甸经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好岗、少说话,多做事。
兹作为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认为:学生的发展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分叉口,我们的工作是困难也是挑战,我们要借鉴插甸经验,有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第四篇: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马艳菊
“这是一次体验式的现场会、出经验的示范会、重实效的推进会。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是,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插甸经验’脱颖而出。”
6月18日至19日,全省“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现场推进会在武定县插甸乡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在作会议小结时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插甸经验”。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插甸经验”热潮。在学习中,我认为,学习“插甸经验”要在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
大家都知道,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插甸乡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住村联户”的包乡责任区,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每村都有一名省委组织部干部住村担任常务书记。“四群”教育以来,省委组织部派出11名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进驻插甸乡12个村。他们“高职低挂”,就是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真功夫,来不接、走不送、吃不陪,晒黑了累瘦了,进村住户狗不咬了,实打实地干事情,与农民亲如兄弟姐妹。“我们村”成了各位常务书记的口头禅,受到了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广泛好评。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彭云松
2012年6月18日至19日,全省“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现场推进会在武定县插甸乡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在作会议小结时对这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插甸经验”。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插甸经验”热潮。在学习中,我认为,学习“插甸经验”要在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愿广泛联系群众违背了这一根本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领导干部应认识到,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那么,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究竟应当怎么“联”?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学习“插甸经验”心得体会
社保科
耿少德
云南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云南省委组织部把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乡作为“挂县包乡驻村联户”的工作责任区,采取求实、务实、抓落实的思路,推动组工干部深入实际抓党建、深入基层办实事、深入群众促发展,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过程中,锤炼了干部,转变了作风,群众认可了干部,干部深化了认识,推动了发展。通过积极探索与真切实践,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插甸经验”脱颖而出。
插甸乡是省委组织部“挂县包乡住村联户”的包乡责任区,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每村都有一名省委组织部干部住村担任常务书记。“四群”教育以来,省委组织部派出11名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进驻插甸乡12个村。他们“高职低挂”,就是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真功夫,来不接、走不送、吃不陪,晒黑了累瘦了,进村住户狗不咬了,实打实地干事情,与农民亲如兄弟姐妹。“我们村”成了各位常务书记的口头禅,受到了群众和各级干部的广泛好评。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第五篇:插甸经验学习心得体会
“插甸经验”学习心得体会
自“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干部积极投身到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树群众观念,抓群众利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特别是省委组织部,作为全省干部工作的排头兵,将“四群”教育活动作为推进干部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在楚雄州武定县的插甸乡如火如荼地开展四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了沉下去,抓实干,与群众亲如一家,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插甸经验有借鉴、学习和实践的必要。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插甸经验”告诉我们,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和谐的,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立党的根本。只要我们能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与群众平等相处,说民话,打民腔,群众就喜欢与我们相处,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要和群众平等和谐了,-1-
很多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工作就更好开展了。
二、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真抓实干,想方设法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用心谋事,倾力做事,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通过农村的可喜变化,彰显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党员干部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静得下一颗心,一心一意地为当地谋发展。有为才有位。“为”不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有有一颗真正为民办事的心,系着群众的心,连着群众的心,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有心才能做事,有心才会有劲,有心才会有为。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们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颗紧系民生的心,只有有了这颗真心,我们才能真正与群众心连心,才能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和群众说贴心话,才能真正解民忧,干实事,谋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