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疾控发〔2010〕100号关于印发《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
关于印发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的通知 卫疾控发〔2010〕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局、科技厅(委、民(宗委(厅、局、公安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水利(水务厅(局、农业厅(局、商务厅、广播电影电视局,林业厅(局,妇联: 为了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控制包虫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保证《行动计划》目标如期实现。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科技部国家民委公安部 民政部财政部水利部 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林业局全国妇联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附件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 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流行,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为1.08%,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受威胁人口为6600万。
包虫病病程较长,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或腹胀如鼓,或肝硬如石,出现黄疸、门脉高压及肝腹水等症状;脑包虫病患者癫痫反复发作,病情十分凶险;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包虫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经济负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包虫病防治工作力度,2007年包虫病被列为国家免费救治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包虫病病人筛查和治疗、传染源控制、健康教育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包虫病流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人文环境独特,宗教习俗多样,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率较低,防治机构和队伍不健全,动物宿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等因素,我国包虫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巨大挑战。为了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大力开展区
域合作和联防联控,注重科研攻关,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各类资源,努力减轻包虫病危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一目标。1.到2012年,(1以县为单位查清包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2以乡镇为单位达到下列目标: 青藏高原地区,犬感染率降到15%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20%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10%以下。
其他流行地区,犬感染率降到10%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5%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8%以下。
2.到2015年,以乡镇为单位达到下列目标:(1青藏高原地区,犬感染率降到8%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5%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8%以下。
(2其他流行地区,犬感染率降到5%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0%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5%以下。
(二工作指标。
1.到2012年实现以下指标:(1查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
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
省(区以县为单位,调查历史流行县的犬感染率、2岁以下家畜和啮齿类动物患病率、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
其他省(区、市以当地感染的包虫病病例为线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包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
(2传染源犬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7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3条。
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1条。
(3家畜免疫。
青藏高原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75%以上。其他流行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85%以上。(4牲畜屠宰管理。
在集中屠宰场所,牲畜屠宰检疫和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5健康教育。
青藏高原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6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6病人的治疗与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75%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6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6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6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7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7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70%以上。
(7人员培训。
包虫病流行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监督机构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
包虫病流行地区,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中小学校保健医生、乡村医生、兽医(防疫员包虫病防治知识或技能培训率达到85%以上。
2.到2015年实现以下指标:(1传染源犬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3条。
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1条。
(2家畜免疫。
青藏高原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85%以上。其他流行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95%以上。(3牲畜屠宰管理。
在集中屠宰场所,牲畜屠宰检疫和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4健康教育。
青藏高原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病人的治疗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85%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7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7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70%。
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8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8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80%以上。
(6人员培训。
包虫病流行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监督机构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95%以上。
包虫病流行地区,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中小学校保健医生、乡村医生、兽医(防疫员包虫病防治知识或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
(7饮水安全。
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内的牧区定居点居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居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
三、主要防治措施(一控制传染源。
1.家犬的登记管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牧场负责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按户对所有的家犬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并负责犬驱虫措施的落实。
2.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各流行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犬驱虫日,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和配合犬驱虫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乡级兽医站负责领取和分发犬驱虫药,村级防疫员负责投喂犬驱虫药,犬主需签字确认并负责服药后3天内犬只拴养、犬粪深埋或焚烧。由村级兽医防疫员每月将犬只驱虫情况逐级汇总上报县级兽医站。
3.无主犬控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数量,鼓励捕杀无主犬。每月定期由村级防疫员指导相关人员在无主犬聚集的场所或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驱虫药饵。
4.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管。农业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调运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监管。
(二开展健康教育。
1.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负责开展本系统的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精心组织包虫病防治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刊播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和工作信息,定期无偿刊播有关公益广告,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氛围。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校开设专题讲座,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以包虫病防治知识、政策、策略和主要措施为重点内容的宣传、培训。
3.民委和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国家免费救治包虫病的相关政策,并利用各种宗教活动向信教群众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引导信教群众正确就医。
4.教育部门负责将包虫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包虫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主题队会。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和社会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培养学生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虫卵不玩狗”的良好习惯。
5.各级妇联组织负责对妇女工作干部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针对农牧区妇女开展多种形式的包虫病防治知识宣讲和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家庭主妇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
6.村(居民委员会要确定1名兼职宣传员负责包虫病宣传教育材料的发放和张贴工作,对辖区村(居民开展宣传教育。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乡村医生和兽医防疫员充分利用集市、村民会议、村级广播、犬驱虫日等机会,对农牧民群众宣传“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不用病变脏器喂犬”等基本防治知识。
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定点屠宰场所和集贸市场从事畜产品交易的重点人群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使其了解和掌握不用病变脏器喂犬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
(三防制中间宿主。
1.家畜屠宰管理。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屠宰场(点家畜的屠宰检疫,监督做好病变脏器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2.家畜免疫。县兽医站负责分发抗细粒棘球蚴病疫苗,由乡、村级兽医防疫员每年对当年新生存栏家畜进行疫苗接种,此后对免疫家畜每年进行1次强化免疫。
(四查治与管理病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管理办法》和《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建立农牧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包虫病流行区开展人群查病、病人管理、药物和手术治疗,并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五关怀与救助病人。
民政部门负责对生活困难并符合救助条件的包虫病患者及其家庭,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因患包虫病导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六提供安全饮用水。
国家发展改革和水利、卫生部门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开展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包虫病流行区居民使用污染严重的地表水问题,优先保障定居点农牧民饮用水安全。有条件的地区供水到户,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供水到集中供水点。
(七开展基线调查和病情监测。
1.基线调查。以县为单位,按照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或按照不同地理方位进行抽样,对犬感染率、家畜患病率和6-12 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2.病情监测。卫生部门按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儿童血清学阳性率和人群患病率监测,兽医部门按照《家畜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犬感染率和家畜患病率监测,为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四、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统筹安排资源,确保防治经费到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可根据当地包虫病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使包虫病防治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发展改革、财政、卫生、农业(畜牧、公安、林业、科技、水利、民政、教育、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和新闻宣传、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包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制。鼓励省际或区域之间开展联防联控,促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密
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和行动计划,制订并实施包虫病相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做好病人的发现、报告、管理和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症的包虫病患者积极开展外科手术救治;做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及时调整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畜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总体方针,研究制定家畜包虫病防治政策和措施,落实农村家犬驱虫,家畜免疫,严格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开展畜间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商务部门负责加强对牲畜定点屠宰场所的管理。公安、城管等部门通过各自渠道加强对城镇地区家犬数量的掌握和管理,妥善处理无主犬。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森林鼠害防治工作。宣传部门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全面提高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民委和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开展包虫病防治政策、防治知识的宣讲,逐步提高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对包虫病危害程度的认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查病、救治、犬驱虫等防治工作。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校校医或保健教师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督促中小学校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妇联做
好农牧区妇女和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民政部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包虫病患者及其家庭开展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和水利、卫生部门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保障农牧民饮用水安全。科技部门负责将包虫病有关科研项目列入有关国家科技计划。
(三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包虫病防治的实际情况,将包虫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予以支持。同时,应当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包虫病防治工作。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将包虫病防治科研列入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部门重点科研计划,组织多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阻断包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探索各类地区包虫病的防治模式;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抗包虫病药物不同剂型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研制敏感、特异、便捷的检测试剂;研发高效、安全的包虫病新型疫苗、治疗药物和新剂型;研制长效、方便使用的驱虫药品和犬抗棘球绦虫疫苗,探索流行区无主犬的管理和驱虫措施;深入开展包虫病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水平。加强相关机构能
力建设。各流行区的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臵专门的防治科、室、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包虫病防治人员;乡(镇卫生院和畜牧兽医站有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包虫病防治工作。各流行乡、村有专人负责包虫病防治工作。
不断改进和完善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包虫病诊断、治疗能力,重点流行区的县级综合医院要逐步具备开展包虫病外科手术的能力。
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包虫病实验室网络能力建设。加强包虫病虫种鉴别和检测试剂评价能力。省、地市级实验室具备对免疫学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县级实验室具备免疫学检测能力。
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包虫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考核与评价
(一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科学、定
量、随机”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监督检查方案,通过开展定期 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对工作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 综合考核评价。要及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 位。卫生部、农业部及有关部门将不定期组织对本行动计划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考核评估。卫生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 考核评估。制订考核评估方案,于 2013 年组织开展对行动计划的中期 目标的考评,并根据中期考评结果对行动计划有关内容进行 适当调整;2015 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16
第二篇: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
附件
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流行,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为1.08%,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受威胁人口为6600万。
包虫病病程较长,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或腹胀如鼓,或肝硬如石,出现黄疸、门脉高压及肝腹水等症状;脑包虫病患者癫痫反复发作,病情十分凶险;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包虫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经济负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包虫病防治工作力度,2007年包虫病被列为国家免费救治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包虫病病人筛查和治疗、传染源控制、健康教育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包虫病流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人文环境独特,宗教习俗多样,农牧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率较低,防治机构和队伍不健全,动物宿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等因素,我国包虫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巨大挑战。为了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制、病人查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大力开展区域合作和联防联控,注重科研攻关,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各类资源,努力减轻包虫病危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1.到2012年,(1)以县为单位查清包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2)以乡镇为单位达到下列目标:
青藏高原地区,犬感染率降到15%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20%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10%以下。
其他流行地区,犬感染率降到10%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5%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8%以下。
2.到2015年,以乡镇为单位达到下列目标:(1)青藏高原地区,犬感染率降到8%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5%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8%以下。
(2)其他流行地区,犬感染率降到5%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降到10%以下,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降到5%以下。
(二)工作指标。
1.到2012年实现以下指标:(1)查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
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7个 省(区)以县为单位,调查历史流行县的犬感染率、2岁以下家畜和啮齿类动物患病率、6-12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
其他省(区、市)以当地感染的包虫病病例为线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包虫病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
(2)传染源犬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7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3条。
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1条。
(3)家畜免疫。
青藏高原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75%以上。其他流行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85%以上。(4)牲畜屠宰管理。
在集中屠宰场所,牲畜屠宰检疫和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5)健康教育。
青藏高原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6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6)病人的治疗与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75%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6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6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6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7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7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70%以上。
(7)人员培训。
包虫病流行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监督机构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
包虫病流行地区,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中小学校保健医生、乡村医生、兽医(防疫员)包虫病防治知识或技能培训率达到85%以上。
2.到2015年实现以下指标:(1)传染源犬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3条。
其他流行地区:家犬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犬规范驱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无主犬平均每村少于1条。
(2)家畜免疫。
青藏高原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85%以上。其他流行地区:新生存栏家畜免疫率达到95%以上。(3)牲畜屠宰管理。
在集中屠宰场所,牲畜屠宰检疫和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4)健康教育。
青藏高原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其他流行地区:流行区县、乡、村级干部、宗教教职人员、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农牧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病人的治疗管理。
青藏高原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85%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7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7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70%。
其他流行地区:包虫病病人登记管理率达到90%以上,规范治疗率达到80%以上,随访督促服药率达到80%以上,半年疗效考核率达到80%以上。
(6)人员培训。
包虫病流行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监督机构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95%以上。包虫病流行地区,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中小学校保健医生、乡村医生、兽医(防疫员)包虫病防治知识或技能培训率达到90%以上。
(7)饮水安全。
纳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内的牧区定居点居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居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
三、主要防治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1.家犬的登记管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牧场)负责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由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按户对所有的家犬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并负责犬驱虫措施的落实。
2.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各流行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犬驱虫日,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和配合犬驱虫工作,并做好个人防护。乡级兽医站负责领取和分发犬驱虫药,村级防疫员负责投喂犬驱虫药,犬主需签字确认并负责服药后3天内犬只拴养、犬粪深埋或焚烧。由村级兽医防疫员每月将犬只驱虫情况逐级汇总上报县级兽医站。
3.无主犬控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要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数量,鼓励捕杀无主犬。每月定期由村级防疫员指导相关人员在无主犬聚集的场所或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驱虫药饵。4.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管。农业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调运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监管。
(二)开展健康教育。
1.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负责开展本系统的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精心组织包虫病防治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刊播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和工作信息,定期无偿刊播有关公益广告,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氛围。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校开设专题讲座,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以包虫病防治知识、政策、策略和主要措施为重点内容的宣传、培训。
3.民委和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国家免费救治包虫病的相关政策,并利用各种宗教活动向信教群众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引导信教群众正确就医。
4.教育部门负责将包虫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包虫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主题队会。通过开展 “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和社会传播包虫病防治知识,培养学生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虫卵不玩狗”的良好习惯。5.各级妇联组织负责对妇女工作干部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针对农牧区妇女开展多种形式的包虫病防治知识宣讲和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家庭主妇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
6.村(居)民委员会要确定1名兼职宣传员负责包虫病宣传教育材料的发放和张贴工作,对辖区村(居)民开展宣传教育。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乡村医生和兽医防疫员充分利用集市、村民会议、村级广播、犬驱虫日等机会,对农牧民群众宣传“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不用病变脏器喂犬”等基本防治知识。
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定点屠宰场所和集贸市场从事畜产品交易的重点人群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使其了解和掌握不用病变脏器喂犬和对病变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防治知识。
(三)防制中间宿主。
1.家畜屠宰管理。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屠宰场(点)家畜的屠宰检疫,监督做好病变脏器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2.家畜免疫。县兽医站负责分发抗细粒棘球蚴病疫苗,由乡、村级兽医防疫员每年对当年新生存栏家畜进行疫苗接种,此后对免疫家畜每年进行1次强化免疫。
(四)查治与管理病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管理办法》和《包虫病外科治疗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建立农牧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包虫病流行区开展人群查病、病人管理、药物和手术治疗,并逐步将符合规定的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五)关怀与救助病人。
民政部门负责对生活困难并符合救助条件的包虫病患者及其家庭,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因患包虫病导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六)提供安全饮用水。
国家发展改革和水利、卫生部门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开展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包虫病流行区居民使用污染严重的地表水问题,优先保障定居点农牧民饮用水安全。有条件的地区供水到户,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供水到集中供水点。
(七)开展基线调查和病情监测。
1.基线调查。以县为单位,按照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或按照不同地理方位进行抽样,对犬感染率、家畜患病率和6-12 岁儿童血清学阳性率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流行范围和流行程度。
2.病情监测。卫生部门按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儿童血清学阳性率和人群患病率监测,兽医部门按照《家畜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犬感染率和家畜患病率监测,为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
四、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统筹安排资源,确保防治经费到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可根据当地包虫病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使包虫病防治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发展改革、财政、卫生、农业(畜牧)、公安、林业、科技、水利、民政、教育、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和新闻宣传、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包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制。鼓励省际或区域之间开展联防联控,促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密 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和行动计划,制订并实施包虫病相关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做好病人的发现、报告、管理和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症的包虫病患者积极开展外科手术救治;做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及时调整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并提供技术支持。农业(畜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总体方针,研究制定家畜包虫病防治政策和措施,落实农村家犬驱虫,家畜免疫,严格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开展畜间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商务部门负责加强对牲畜定点屠宰场所的管理。公安、城管等部门通过各自渠道加强对城镇地区家犬数量的掌握和管理,妥善处理无主犬。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森林鼠害防治工作。宣传部门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全面提高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民委和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开展包虫病防治政策、防治知识的宣讲,逐步提高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对包虫病危害程度的认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查病、救治、犬驱虫等防治工作。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校校医或保健教师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督促中小学校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妇联做 好农牧区妇女和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民政部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包虫病患者及其家庭开展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和水利、卫生部门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保障农牧民饮用水安全。科技部门负责将包虫病有关科研项目列入有关国家科技计划。
(三)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包虫病防治的实际情况,将包虫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予以支持。同时,应当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包虫病防治工作。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将包虫病防治科研列入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相关部门重点科研计划,组织多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阻断包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探索各类地区包虫病的防治模式;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抗包虫病药物不同剂型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研制敏感、特异、便捷的检测试剂;研发高效、安全的包虫病新型疫苗、治疗药物和新剂型;研制长效、方便使用的驱虫药品和犬抗棘球绦虫疫苗,探索流行区无主犬的管理和驱虫措施;深入开展包虫病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水平。加强相关机构能 力建设。各流行区的省级和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臵专门的防治科、室、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包虫病防治人员;乡(镇)卫生院和畜牧兽医站有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包虫病防治工作。各流行乡、村有专人负责包虫病防治工作。
不断改进和完善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包虫病诊断、治疗能力,重点流行区的县级综合医院要逐步具备开展包虫病外科手术的能力。
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包虫病实验室网络能力建设。加强包虫病虫种鉴别和检测试剂评价能力。省、地市级实验室具备对免疫学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县级实验室具备免疫学检测能力。
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包虫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考核与评价
(一)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对没有实现工作目标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科学、定 量、随机”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监督检查方案,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自查、抽查,对工作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要及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位。卫生部、农业部及有关部门将不定期组织对本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考核评估。卫生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考核评估方案,于2013年组织开展对行动计划的中期目标的考评,并根据中期考评结果对行动计划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201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
第三篇:包虫病的介绍及防治
包虫病
〃包虫病:病因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Genusechinococcus)虫种的幼虫所致的疾病。目前被公认的虫种有细粒棘球颖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伏氏棘球绦虫(E.VogeliRausch)。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rus)。其形态。宿主和分布地区略有不同。以细粒棘球绦虫最为常见。
细粒棘球绦虫长仅1.5~6mm。由一个头节和3个体节组成。成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但狼。狐。豺等野生动物亦可为其终宿主。虫卵呈圆形。有双层胚膜。其形态与带绦虫虫卵相似。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当虫卵随狗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和饮水。被人或羊等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经胃而入十二指肠。经消化液的作用。六钩蚴脱壳而出。钻入肠壁。随血循环进入门静脉系统。幼虫大部被阻于肝脏。发育成包虫囊(棘球蚴);部分可逸出而至肺部或经肺而散布于全身各器官发育为包虫囊。狗吞食含有包虫囊的羊或其他中间宿主的内脏后。原头蚴进入小肠肠壁隐窝内发育为成虫(约经7~8周)而完成其生活史。多房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以狐。狗为主。幼虫(包球蚴)主要寄生在中间宿主啮齿动物或人体的肝脏。
【发病机理】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在中国以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西藏、四川西部、陕西为多见。河北与东北等省亦有散发病例。
(一)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狼、狐、豺等虽也为终宿主。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当狗舐咬时把节片压碎。粪便中虫卵常污染全身皮毛。如与其密切接触。则甚易遭至感染。
(二)传播途径 直接感染主要由于与狗密切接触。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指后经口感染。若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随风飘扬。也有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三)易感性 人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患者以农民与牧民为多。兄弟民族远较汉族为多。因包虫囊生长缓慢。一般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包虫病:症状
诊断依赖于以下三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见于畜牧区。患者大多与狗。羊等有密切接触史。
(二)临床征象 上述患者如有缓起的腹部无痛性肿块(坚韧。光滑。囊样)或咳嗽、咯血等症状应疑及本病。并进一步作X线。超声检查。CT和放射核素等检查以且确立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皮内试验的灵敏性强而特异性差。血清学检查中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但各种免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除其本身特征 〃包虫病:检查
(一)血象 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半数病例。一般不超过10%。偶可达70%。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后。血中嗜酸粒细胞每有显著增高现象。
(二)皮内试验 以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即刻反应)。2~21/2小时后始消退。约12~24小时继以红肿和硬结(延迟反应)。当患者血液内有足量抗体存在时。延迟反应常不出现。在单纯性病例。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均呈阳性。在穿刺。手术或感染后即刻反应仍为阳性。但延迟反应被抑制。皮内试验阳性率在80%~90%之间。但可出现假阳性。其他寄生虫病。特别是带绦虫病等有较高的非特异性反应。交叉反应还可见于恶性肿瘤。腹腔结核。
(三)血清试验 血清免疫学试验用以检测病人血清抗体。试验方法多种。但以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吸附最为常用。阳性率约90%左右。亦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肺囊型包虫病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率低于肝囊型包虫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为80%。约5%呈假阳性反应(本病与吸虫病和囊虫病之间有交叉免疫现象)。其它尚有乳胶凝集。免疫荧光试验。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四)影象诊断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和放射核素扫描检查等。上述检查虽均为诊断包虫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判断结果时。应相互结合并进行全面分析才有助于诊断。如胸片有助于肺包虫病的定位。肝包虫病者在肝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流行区人群包虫病的普及。手术前包虫囊肿的定位以及手术后的动态观察。
〃包虫病:鉴别
本病应与肝脏非寄生虫性良性囊肿。肝脓肿。肠系膜囊肿。巨型肾积水。肺脓肿。肺结核球。脑瘤。骨肿瘤等鉴别。根据各种疾病自身的特点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包虫病:并发症
常为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主要并发症为:①囊肿穿破:肝包虫囊可因外伤或穿刺而破裂。破入腹腔时可误诊为急腹症。有剧烈腹痛伴休克。继而出现过敏症状。因此。肝穿刺在肝包虫病患者应视为严格的禁忌症。包虫囊腔内压力甚高。穿刺后不仅发生囊液外漏。过敏性休克。且可使原头蚴种植于腹腔内而产生继发性包虫囊。囊肿破入肝内胆管。破碎囊皮引起胆管阻塞。每导致胆绞痛与黄疸。②感染:约1/5~1/4肝包虫囊有继发感染。感染多来自胆道。肺包虫囊并发感染者亦颇常见。感染可促使包虫死亡。但亦明显加重病情。
·包虫病:预防 包虫病为人兽共患疾病。中间宿主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内的一个复杂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
(一)加强流行区犬的处理和管制 牛为预防人体包虫感染的关键性一环。在包虫流行区野犬应一律灭绝。家犬严加限制。对必用的牧羊犬。猎犬或警犬等必须挂牌登记。定期驱绦虫和药物监测应列为常规制度。据新西兰报告重度流行区规定每隔6周投药驱绦一次。轻度流行区改为3个月投药一次。
(二)严格肉食卫生检查 肉联厂或屠宰场要认真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病畜肝。肺等脏器感染包虫。必须妥善进行无活化处理。采用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毒等法。切忌喂狗。
(三)大力开展卫生宣教 宣教方式可多样化。内容要简单通俗易懂。讲求实效。并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包虫病:治疗 外科手术为根治本病的首选方法。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行。术时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内囊摘除。内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肺。脑。骨等部位的包虫病亦应行摘除手术。
在手术摘除包虫内囊之前。向包虫囊内注入10%福尔马林液以助杀死原头蚴。由于本品对肺部组织具有刺激性和偶有的中毒副作用。故尤其不适用于破裂性肺或肝包虫囊肿。国外有人采用西曲溴胺(cetrimide)杀原头蚴。并认为是毒性低。效果好的理想杀原头蚴剂。用于人体包虫囊摘除术前。分2次注入囊内适量的0.1%Cetrimide。每次历时5分钟。一组10年期间通过378例的手术时应用和手术后观察报告表明。无1例包虫复发。而未用Cetrimide以前。术后包虫复发率为10%。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抗包虫药物。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按照WHO意见。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均列为抗包虫的首选药物。有作者认为其适应证如下:①继发性腹腔或胸腔包虫病。多发生于原发性肝或肺囊型包虫病并发破裂之后。亦可因包虫手术时保护不严。或因误作诊断性穿刺。致使包虫囊液外溢。继发种植扩散。病变遍及全腹腔或全胸腔。手术难以根除。②多发性或多脏器囊型包虫病。或复发性包虫病。病人不愿或难以接受再(多)次手术。③病者年迈体弱或并存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手术耐受性差。④经手术探查或不能根治的晚期肝泡球蚴病。或继发肺。脑转移者。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存活期。⑤无论囊型或泡型包虫病。化疗作为手术前后辅助用药。可减少复发率。提高疗效。
可苯达唑问世后。在治疗包虫病方面有取代甲苯咪唑的趋势。阿苯达唑吸收较好。其血清浓度比甲苯咪唑高100倍。包虫囊液中浓度比甲苯咪唑高60倍。以治疗囊型包虫病时。其剂量每日10~40mg/kg。分2次服。30天为一疗程。可视病情连续数个疗程。其疗程优于甲苯咪唑。尤以肺包虫病为佳。对泡型包虫病国内有人建议长期较大剂量的阿苯达唑治疗。其每日剂量为20mg/kg。疗程可从17月~66月(平均为36月)不等。经长期的随访。发现CT扫描示明显进步。大部分病例原病变区域全部钙化而获痊愈。有效率达91.7%。一般病人对长期治疗均能耐受。未见严重的毒副作用。但治程中宜随访肝。肾功能与骨髓。孕妇忌用。
甲苯咪唑国外采用剂量与疗程不一。剂量自每日20~200mg/kg不等。通常以每日40~50mg/kg为宜。分3次口服。疗程1月。休息半月再服另一疗程。一般治疗3个月。也有人认为治疗囊型包虫病者需用药1~6月。而治疗泡型包虫病则需延长疗程。久者可达3~5年。疗效报告不一。部分囊型包虫病患者可望治愈。肺包虫病之疗效优于肝包虫病。甲苯咪唑吸收差。一般空腹服用仅1%吸收。为求提高疗效。服药时应配合脂肪餐。药物容易和脂肪一并吸收。据报告脂肪餐伴服时吸收率可为5%~20%。
〃人医角度看包虫病
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为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和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分别因误摄入多房棘球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感染人体而致病。属中医“蛊毒”、“积豪”、“蛊疫”等范畴。
临床症状
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棘球蚴不断生长,对寄生的器官及邻近组织器官产生挤压,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受累部位有轻微疼痛和坠胀感。如寄生在肝脏可有肝区痛,在肺可有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累及颅脑可引起癫痫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寄生于骨胳易造成骨折。
过敏和毒性症状 :常见荨麻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症状,•以及厌食、消瘦、贫血、儿童发育障碍、恶病质等毒性症状;如囊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常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占位 :棘球蚴如寄生位臵浅表,可于体表形成肿块,•触之坚韧而富弹性,扣诊时可有棘球蚴震颤。
晚期:晚期泡型包虫病病人可能会出现黄疸、上腹部疼痛、腹水症状。某些病人会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就诊,在进行医疗检查时发现病灶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人误食寄生于狗、狼等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成虫排出的虫卵引起,虫卵经口在胃及十二指肠内经胃酸作用,六钩蚴脱壳逸出,钻入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而到达门脉系统,并在肝脏形成病灶(棘球蚴)。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虫毒。虫毒经口侵入,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温内停,“蛊毒”漫淫,首先犯肝,或犯在肺,或在脾,湿毒郁结,渐成“矗胀”、“积聚”,病久,血瘀气滞,气血两亏,“蛊胀”久部,可以化热,偶有破溃,则流毒阻塞,可成险症。
(一)病史及体征: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不易发觉。在询问病史时应了解患者居住地区,是否有与狗接触等。
(二)X线检查:肝顶部囊肿可见到横膈升高,动度受限,亦可有局限性隆起,肝影增大。有时可显示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的阴影,或有弧形囊壁钙化影。
(三)包虫并血清学检测:目前已不是用casoni试验,采用ELISA检测,该实验获得结果快,但由于受特异性的限制,仍然需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结合判断
(四)超声波检查:使用实时B型超声检测可清晰的现实病灶,并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目前使用的诊断方法超声检查重要性居首。
(五)同位素肝扫描:可显示轮廓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普通康复疗法 服驱虫剂时,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服药前适当加强营养。
药物治疗 阿苯达唑,每日800mg(按60kg体重计算)。治疗需要根据病灶的所处时期进行(活跃、非活跃等)。
手术疗法 单房巨囊型可争取在未发生压迫症状前手术摘除。巨大的肝、脾及其他脏器包虫病均可行内囊摘除术,手术中应注意包囊,防止包囊破裂。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虫毒在肝 上腹胀痛,乏力蚋呆,或有包块,或有腹水,或黄疽,或发热。舌质紫,有瘀点或瘀斑,脉弦细。[治法] 疏肝化瘀,扶正祛虫。
[方药] 鳖甲煎丸加减:丹参30克,黄芪13克,党参45克,当归45克,郁金45克,炒白术13克,香附45克,半边莲13克,大腹皮13克,鳖甲45克,山檀16克,霄丸粉13克(冲)。有黄疽者加菌陈、地耳草、焦枝仁、白茅根等。
2.虫毒在肺 胸胀胸痛,咳痰带血,乏力盗汗,或发热嗔脓痰,或有胸水。舌癣苔腻,脉弦滑。[治法] 开胸散结,扶正祛邪。
[方药] 导痰汤加味:丹参30克,黄芪13克,青蒿12克,鳖甲13克,黄芩12克,桔梗45克,陈皮45克,制半夏45克,茯苓13克,胆南星7克,枳壳12克,甘草6克,雷丸粉12克(冲)。如发热咳脓痰者,加苇茎30克,冬瓜仁12克,鱼腥草13克,胸水加葶苈子4s克,大枣6枚。
预防
(1)无人间传播,无需对病人隔离。(2)避免与狗密切接触,或家犬定期驱虫。(3)勤洗手,不饮生水,不食生菜。(4)不用动物内脏喂狗
国家包虫病防治项目:
项目内容包含:病人查治。对疫区群众免费检查和对部分区域病人进行免费的药物治疗,目前包虫病已纳入我国免费治疗的六种疾病之一(部分区域)。犬驱虫:在高流行区执行“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传染源控制策略。健康教育:改变高危的生活行为习惯。
第四篇:2021年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2021年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约___公里处雅砻江畔,全乡幅员面积___平方公里,草场面积___万亩,我乡现有牧民___户,___人,全乡辖区共有六个行政村每个村配备一名驱虫人员,包虫病患者共___人,其中囊型___例,泡型___例,筛查率达___%,境内居民主要为___。
二、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犬只管理和传染源的控制
强化犬只登记、栓养、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结合《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县犬只规范化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公路沿线、生活垃圾场等重点场所流浪犬、疑染疫犬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其中捕杀染疫犬和流浪犬___条,并严格按照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及时进行了处理。各村驱虫员每月__日走村入户对犬只进行“月月驱虫、___投药”,家犬登记管理达___%,登记犬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要达到___%。
(二)切实抓好蓄间防控及鼠害治理
畜间防控和鼠害治理是今年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蓄间防控包括了羊免疫和犬驱虫两大工作,一、所谓羊免疫注释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由各村村级防疫人员进行注射工作。羊免疫在畜间包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羊免疫包虫病疫苗注射后,一方面能提高羊对包虫病的抵抗力,降低包虫病感染率,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包囊形成,切断包虫病的传播循环。今年我乡共注射两次羊包虫病疫苗,春季和秋季防控工作共注射了毫升,覆盖了全乡羊总数的___%基本达到了羊羊免疫。
二、包虫病的主要传染犬只,按照《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确实加强犬只管理规范,佩戴好项圈在院内栓养,每月给犬只投药后___天之内的粪便收集起来,放入犬粪无害化处理池中集中处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犬粪收集上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__年共上交了三次,___份犬粪。
(三)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拓展宣传教育载体,强化正确舆论导向,针对牧民、学生、僧尼、干部开展多样健康教育活动,改变群众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每周学习两节包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发放包虫病宣传手册___本,发挥好“小手拉大手”“一生带一户”的作用。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健___活理念、健康行为传入千家万户。
结合“同心同向”活动,把包虫病综合防治纳入___界人士自我管理学教内容、纳入寺庙达标升级考核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僧尼参与包虫病综合防治。___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政策和知识宣讲,干部职工和学生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___%,僧尼和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___%,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我乡包虫病专干和乡卫生院在虫草采挖期间,到牧民集中点开展了“预防包虫病从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和“乡虫草采挖包虫病医疗服务队”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医疗服务工作。
(四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
继续推进全乡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乡___口井,加强已完成安全饮水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使用正常。为安全饮水项目作用发挥最大化,我乡制定了安全饮水管理制度,并安排了专人管理和环境负责人。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井口要求县税务局进行维修,安排专人进行了维修,共有异常的有___口井,目前全维修完正常运用。
(五深入寺庙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的认识。我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各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要牢固树立寺庙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僧尼是社会的基本群众的思想意识,结合“同心同向”活动,___干部职工深入寺庙同广大僧尼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强化僧尼健康卫生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僧尼及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犬只规范化管理工作;积极在僧尼中开展包虫病筛查和治疗,开展寺庙安全饮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寺庙僧尼包虫病筛查率要达到___%以上,从而加强寺庙和僧尼同党和政府思在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六)筛查治疗及实施救助力度
年内___—___周岁儿童病人新检出发现率下降到___%以下,在__年三次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包虫病筛查查漏补缺工作,常住人口目标人群筛查率达到___%以上,通过开展“1+1+n”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随访和复查,做到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应管尽管。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患者进一步采取b超检查加以确诊。对符合手术指针的患者,积极宣传教育动员手术治疗,年内完成手术治疗20列以上。其中药物钙化的患者___人,晚期患者三人。
三、动态(范本)化管理随访工作
(一)一季度一次的包虫病患者随访
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卫生医务人员带队走村入户开展包虫病“动态(范本)化管理”随访工作,开展了复查工作、并对患者发放包虫病免费药物,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及时有效处置药物不良反应。“一对一”的管理我乡包虫病患者,对交通不便的患者进行了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随访复查工作,深入牧区、寺庙等重点区域。动员患者外科手术,积极配合主管医生,年内走村入户患者家中率为___%。
(二)患者管理和特色亮点
(1)从乡、村、到人分别建档,构建全乡包虫病攻坚集中数据库,病人管理全覆盖,对所有患者进行电子档纸质档管理,记录病人诊断和发现包虫病时间治理情况,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同时建立患病群众扶贫求助基础数据等“一对一”管理。
(2)发放洗手器___台,以结对认亲活动为载体发放流水洗手器并教授洗手法。
(3)加大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力度。
(4)包虫病防治重点是做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我乡___乡干部及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宣讲队、走村入户、和群众面对面促膝交谈,宣传包虫病防治工作和相关政策
(4)我乡对包虫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管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走村入户、到村、到户、到人,给患者进行包虫病检查、并发放包虫病治疗药物,符合手术的患者积极动员外科治疗,对交通不便、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筛查服务、跟踪记录和治疗督导、记录病人诊断、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规范病人管理。
(5)结合乡实际、重点抓好野犬清理、犬只系统化管理、犬粪无害化处理工作。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年内针对六个行政村驱虫员、村医及兽防员开展系统的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___次,切实提升包虫病综合防治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乡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乡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犬只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今年工作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促进牧民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二是借用多种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基础数据动态(范本)管理,在今年的工作基础上确保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各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2020年包虫病药品防治方案
2020年包虫病药品防治方案
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是全市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切实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轻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特制定2020年关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包虫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和重大传染疾病救治政策,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控制包虫病的发生率,结合石渠县“两抓、四管、六结合”的方针和我市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行动计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防治结合,深化巩固、全面推广,坚决打赢全市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减少包虫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助力脱贫奔康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包虫病药品防治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包虫病防治药品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1、查来源,看购进时索证索票是否齐全,验收工作是否到位,购货单据与实物是否一致,购进货渠道是否合法;2、查药品质量,看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破损等现象;3、查贮藏条件,看是否具有保证其质量的温控、防虫、防鼠、防潮设施等;(二)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及防治工作的依从性。1、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包虫病侵袭的能力,包虫病防治和实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大病救助的相关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加大群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疾病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手机报、电视台、户外广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加强包虫病防治和大病救助的政策宣传和落实。3、加强对预防包虫病工作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记载,活动后有总结。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将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所、大队全局成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切实研究解决包虫病防治和救助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民族地区开展包虫病预防宣教工作的重要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药化股负责处理具体事宜。(二)注重宣传,加强落实。切实开展预防控制包虫病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预防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结合,发挥效应,同时,加强对包虫病病救助的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