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卫疾控发〔2006〕39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疾控发〔2006〕39号 【发布日期】2006-01-28 【生效日期】2006-01-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卫疾控发〔2006〕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一、防治工作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针对乙肝持续高流行态势,各地不断加强防治工作力度,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策略,使乙肝的预防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全国乙肝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据此推算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有现患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状况和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与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预防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政策保障;乙肝防治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项措施的落实;部分地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程缓慢,影响了新生儿的及时接种;社会宣传引导不力,虚假的医疗宣传和广告泛滥,使乙肝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乙肝诊断的不规范,降低了乙肝疫情报告的质量;医疗性活动中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医源性传播的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乙肝的控制工作。
乙肝的预防控制是关系亿万民众的健康大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为加速乙肝控制进程,特制定此规划。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至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
(二)具体目标 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2、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3、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基础上降低1个以上百分点。
(三)工作指标
到2010年:
1、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3、200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
4、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建立健全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证和考核制度,并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建立完善的乙肝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
7、实行安全注射。预防接种及医疗注射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材。
三、防治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1、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重大传染病乙肝的主要策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目的,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周期。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拥有充足的和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接种。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承担乙肝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医疗卫生单位责任。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各地要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意识。各地对乡村医生为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实施接种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和查验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的凭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出生儿童的建证工作,主动与教育部门协作,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开展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做好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免疫规划儿童以外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控制乙肝病毒传播
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采取严格措施,杜绝乙肝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对因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由采集、供应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依法进行惩处。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经血液传播疾病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保障医疗安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消毒和回收处理工作。
4、医疗和预防性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广使用具有安全、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
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卫生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可能发生的感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对医疗卫生等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6、加强对理发、美容、修脚等有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的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7、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干预工作。鼓励群众婚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夫妻间传播;鼓励孕产妇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要求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避免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在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庭中,提倡对家庭其他成员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家庭内传播;结合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防治干预活动,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性伴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避免性传播。
(三)依法加强准入和监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加强对从事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医师执业考核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机构和人员的卫生监督检查,对非法行医要及时取缔并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每个医师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3、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服务规章制度提供和开展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督导检查。由中华医学会制订乙肝诊疗指南,指导从事乙肝临床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提高我国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和水平,提高疗效。
5、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未经国家批准的任何药物和疗法均不得应用于临床,亦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和推广。
(四)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
1、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统一的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规划实施的前期及后期开展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乙肝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调整防治策略和评价规划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2、建立完善全国乙肝常规疫情监测系统。
(1)修订完善乙肝监测诊断标准,制定全国乙肝疫情监测方案。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乙肝的诊断标准和监测方案的具体报告内容和要求,开展监测病例的基本信息报告。
(2)逐步建立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网络。制定《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技术规范》,加强实验室网络人员培训,提高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水平。
(3)定期对监测病例的诊断质量和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各种乙肝检测试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筛选,以指导和规范监测工作。
3、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全国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方案,对15岁以下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同时逐步开展对孕产妇、医务人员等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制定高危人员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4、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监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定期开展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抽样调查,为评估各地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依据。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乙肝防治意识
要把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肝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防治乙肝的氛围。
(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和采浆活动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杜绝超范围行医、杜绝医源性感染;坚决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可能造成乙肝传播的公共场所要严格监督检查,落实器械消毒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把乙肝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基本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确保疫苗、注射器材的充足供应和冷链的正常运转以及监督、宣教、培训、督导评价等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报酬,保证基层接种人员的补助,稳定免疫规划专业队伍。保证达到本规划所要求的目标和指标,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建立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专业人员素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乙肝专业防制队伍,并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对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突出重点、保证效果,建立技术过硬的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综合能力。
(三)加强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共同做好乙肝的防治工作。
要会同财政部门,尽快落实好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器材和实施的经费,并列入财政经常性预算,同时协调乙肝防治工作中各部门应承担的工作。会同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广泛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心群众健康的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消除歧视。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儿园、学校儿童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和对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的工作。会同工商、宣传部门,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广告的管理,对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医疗广告内容严格审查,不得虚构和夸大疗效。动员、指导行业协会和专科学会共同参与对乙肝的防治。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上乙肝控制的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援助,促进我国乙肝控制工作进程。
(五)开展乙肝防治的应用性研究
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开展乙肝防治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当前防治研究的重点包括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急慢性乙肝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乙肝诊断试剂临床应用效果的持续性评估和质量控制、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的评估以及新型乙肝疫苗的研制、成人乙肝免疫策略、乙肝病毒携带者自然转归及其治疗的研究以及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开发等。
五、考核评价
各地每年都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予以解决。对实施效果要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卫生部将对各地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甘卫疾控发[2011]555号(xiexiebang推荐)
甘卫疾控发[2011]555号
关于印发《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甘肃矿区卫生局,省疾控中心:
为加强和规范甘肃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全省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工作,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方案》制定了《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考核评价方案》)。现将《考核评价 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市州认真学习,对照检查。
附件:《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试行)》(请从卫生厅网站下载)。
二〇一二年元月一日
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
(试行)
一、考评目的
根据《关于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甘卫疾控发„2011‟210号),落实《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创建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促进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考核评价方案。
二、考评内容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和创建的基本内容,示范区基本考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保障措施。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在落实示范区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经费、政策和队伍等保障措施。
(二)社区诊断。根据示范区社会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等,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三)慢病监测。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 统,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媒体宣传,提供宣传资料技术支持,营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结合宣传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以及平衡膳食和烟草控制等活动。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采取分类实施、管理和干预等措施。
(七)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
三、考评细则
考评将采用基本分加附加分的方法,汇总总分将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其中基本分满分1000分,附加分满分280分,总分满分1280分。考评内容共分7大项,每项有多个指标。通过专家遴选,确定现阶段考评内容中的11个指标为核心指标(以“*”标识),核心指标总分为240分。
(一)保障措施(250分)1.组织保障(80分)
(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20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得20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得1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1*。
(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 防控职责(15分)。
(3)建立卫生、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广电、体育、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及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20分)。多部门合作达到2-4家得10分,5家及以上得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2*。
(4)示范区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4次联络员会议,协调并解决慢性病防控重点问题(15分)。
(5)有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区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10分)。2.经费保障(50分)
(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20分)。地方不提供配套项目经费不得分,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1和2:1之间(含1:1)附加10分;2:1及以上者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3*。
(2)区/县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20分)。无慢性病业务经费不得分,10%以下者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2分。业务总经费是指地方财政拨款除去人员和公用费(办公、水电等)的费用,用于购置计划免疫疫苗的费用不包括在内。此项为核心指标4*。
(3)慢性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可查实(10分)。3.政策保障(70分)
(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和内容(25分)。(2)示范区有慢性病防控规划(20分)。政府出台规划得20分,多部门出台规划得15分,卫生行政部门出台规划得10分,疾控机构出台规划得5分。此项为核心指标5*。
(3)至少出台1项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25分)。每年出台2项及以上政策附加20分。
4.队伍保障(50分)
(1)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20分)。有独立慢病科(所)且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20分,1-2人得10分;无独立慢病科(所)但慢病人员达到3人及以上得10分,1-2人得5分。无疾控中心的区/县,考核承担该工作的市级机构。此项为核心指标6*。
(2)区/县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10分)。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3)接受省、市疾控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10分)。2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5分。
(4)区/县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10分)。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得2.5分。
(二)社区诊断(50分)
1.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20分)。社区诊断是指覆盖全辖区的诊断工作,应当反映辖区内近两年情况。
2.完成社区诊断报告(30分)。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 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10分);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0分);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1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7*。
(三)监测(155分)1.死因监测(45分)
(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达95%以上(15分)。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各项指标分别为5分,其中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得3分,90%-99%得4分,100%得5分。死亡报告漏报率、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
(2)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6‰,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10分)。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100%,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数×100%。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和编码错误率指标分别为5分,每增加1%减1分。
(3)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 容(10分)。每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10分,2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6分,3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得3分。
(4)每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及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2年出具1次报告得6分,3年出具1次报告得3分。
2.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45分)
(1)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20分)。每个核心指标为5分。
(2)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三类指标各占5分。
(3)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
3.肿瘤登记(45分)
(1)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覆盖率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Ratio)在0.6和0.8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25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 项不达标的得20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分。肿瘤登记流程参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
(2)每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报告分析应当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20分)。
4.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分)
(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10分),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者不得分,80%-89%得6分,90%-99%得8分。
(2)每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10分)。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60分)
1.媒体宣传(35分)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传播计划(5分)。
(2)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传播慢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10分)。设置2个及以上宣传专栏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8*。
(3)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达到1次及以上(10分)。(4)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及以上户外广告牌(10分)。2块 以下者每块户外广告5分。
2.宣传资料技术支持(40分)
(1)每年提供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分别达到8种及以上(10分)。1-3种3分,4-7种6分,8种及以上10分。
(2)每年提供6次及以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核心信息(10分)。每次核心信息覆盖不同内容,1-2次4分,3-5次7分,6次及以上10分。
(3)每年提供3种及以上音像资料模板(10分)。1-2种5分,3种及以上10分。
(4)每年提供8次及以上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10分)。1-3次3分,4-7次6分,8次及以上10分。
3.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40分)
(1)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健身场所或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2)社区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10分)。4次以下每次讲座2.5分。
(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10分)。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宣传栏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至少12种内容宣传材料,且每星期 播放宣传视频至少3次(10分)。宣传材料内容少于12种或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少于3次得5分。
4.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25分)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5分)。覆盖率=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数/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不少于2学时。60%以下不得分,60%-79%得5分,80%-99%得10分,100%得15分。
(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0分)。覆盖率=开设健康讲座的幼儿园数/辖区幼儿园总数×100%。60%以下不得分,60%-79%得3分,80%-99%得7分,100%得10分。
5.宣传日活动(20分)
每年至少3场,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20分)。每年4场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
(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35分)1.工作场所干预(20分)
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达到要求的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及以上(20分)。覆盖50%及以上的可附加20分。覆盖率=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10%以下不得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2.群众社区健身活动(25分)
(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5分)。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得5分,非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得3分。
(2)社区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10分)。1-2个得5分,3个及以上得10分。
(3)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
3.平衡膳食(20分)
(1)示范区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到50%及以上(5分),20%以下不得分,20%-49%得3分,50%及以上得5分;人群食物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5分),10%以下不得分,10%-29%得3分,30%及以上得5分。
(2)利用5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利用10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8克(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每年降低0.5克)(10分)。
4.烟草控制(30分)
(1)1年内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为100%(10分)。覆盖率=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数/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1年内覆盖率未达到100%不得分。
(2)每年至少新创建2家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10分);每年创建5家及以上的附加20分。1家5分,2家及以上10分。(3)到2015年,示范区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10分)。
5.示范创建(40分)
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每年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40分),其中每创建1家得5分。每年每类创建5家及以上的附加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9*。
(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130分)1.高危人群发现(70分)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及以上(20分)。查阅过去一年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记录,60%以下不得分,60%-74%得10分,75%-89%得15分,90%及以上得20分。此项为核心指标10*。
(2)每2年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1次健康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50%(20分)。达到80%及以上的附加20分,发现高危人群且实施管理的附加20分(建立档案且有随访管理记录)。覆盖率=为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数/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覆盖率30%以下不得分,30%-39%得10分,4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年内建立至少10个,且逐年递增(30分)。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每个自助检测点2分,提供全部5种自助检测服务得1分。(4)实施社区主动筛查高危人群的附加20分。
(5)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及以上的附加20分。2.高危人群干预(60分)
(1)与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逐年递增30%(20分)。递增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2)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体重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3)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腰围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4)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10分)。血压知晓率30%以下不得分,30%-49%得5分,50%-69%得7分,7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5)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血糖知晓率10%以下不得分,10%-19%得5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知晓率=知晓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 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3.口腔卫生(附加40分)
(1)对以幼儿园和学校为单位的儿童龋齿的充填率应在2010年基础上,逐年增加30%(附加20分)。递增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2)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附加20分)。1%-9%得5分,10%-29%得10分,30%-49%得15分,50%及以上得20分。
(七)患者管理(120分)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60分)
(1)高血压患者登记率达到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及以上(10分),糖尿病登记率达到60%及以上(10分)。
(2)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5%及以上(10分)。15%以下不得分,15%-24%得4分,2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管理率=纳入管理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此项为核心指标11*。
(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30%及以上(10分),10%以下不得分,10%-19%得4分,20%-29%得7分,30%及以上得10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25%及以上(10分),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24%得7分,25%及以上得10分。控制率=控制达标的患者数/辖区内估算患者数×100%。(4)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附加20分)。
2.患者自我管理(60分)
(1)1年内完成活动的自我管理小组达到10个,逐年增加(30分)。每成立1个自我管理小组得1分,每个自我管理小组每年完成6次及以上活动得2分,完成3-5次活动得1分,2次活动及以下不得分。
(2)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及以上(30分)。30%以下每1%得1分。覆盖率=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四、组织实施
(一)县(市、区)级自评。根据自愿申报和逐级申报的原则,各申报县(市、区)开展示范区创建、申报和自评工作。每年4月31日前,各地完成自评、申报工作。对各地自评总分达到700分以上,且核心指标评分达到180分以上的县(市、区),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区考核自评工作,并拟于每年5月31日前完成。每年6月份,由省卫生厅推荐一定比例的省级示范区参评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申报材料由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上报至国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
(二)省级考评。省卫生厅于每年根据县(区)申报单位申报准备情况,完成对各申报县(市、区)的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组由 15 相关部门和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考核合格者由省卫生厅确定为“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区)”。
(三)申报国家级示范区。省卫生厅每年推荐一定比例的省级示范县(市、区)申报国家级示范区。
(四)考评方法
1.查阅各县(市、区)上报的示范区工作资料,包括相关文件、记录、照片、报表、工作总结等。
2.听取当地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3.现场考察与评估,抽查部分示范区进行现场督导。
(五)考评步骤
1.熟悉被考评示范区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各类文件等资料。2.收集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项目活动、效果等信息。3.根据考核评定标准对示范区工作进行评分,并将考评结果向示范区反馈。
4.完成考评报告并公布。
附表:甘肃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附表
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考评表
示范区名称:
考评时间:
****年**月**日—
月
日
考评组长:
第三篇: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疾控发〔2006〕119号 【发布日期】2006-03-29 【生效日期】2006-03-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工作的通知
(卫疾控发〔2006〕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今年是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实施20周年,为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各地应围绕宣传主题,在4月25日前后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免疫规划知识,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掀起全国免疫规划工作的新高潮。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主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目前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等相关政策和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对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完善政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保障制度,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为所有儿童特别是流动人群中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提高和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
二、各地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各项宣传活动。在宣传日活动期间,应邀请当地领导到预防接种单位视察,为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看望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体现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的关怀。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按照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提供技术指导,在学校开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对幼儿园、学校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学校晨检等疾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
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宣传、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合作,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大力宣传预防接种所取得的成就、接种工作者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实施免疫规划保护社会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
五、各地要根据常住儿童、学龄儿童、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等特点,在社区、农村、车站、码头、学校、工地等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向群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相关政策,普及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告知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方法,鼓励群众自觉接种疫苗。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设立宣传点并组织对流动儿童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提供与当地常住人口相同的预防接种服务。
六、各地要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以及乡村级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地区,特别在边远、贫困、城乡结合部等既往预防接种工作薄弱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并可以结合强化免疫查漏补种等活动,广泛进行预防接种宣传。
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济卫疾控发[2010]33 学校结核病防治
济南市卫生局 济南市教育局
济卫疾控发〔2010〕33号
文件
转发省卫生厅省教育厅
鲁卫疾控字〔2010〕71号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教育局,市结防所,各学校、托幼机构:
现将省卫生厅、省教育厅鲁卫疾控字〔2010〕71号〘转发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济南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0年9月27日印发
2 3 4 5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的学校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
一、职责分工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卫生、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
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考核;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制订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方案,组织开展学校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内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教育行政部门。
配合卫生等部门,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督促落实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检查督促辖区内学校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的措施;配合卫生部门监测辖区内学校结核病发病情况,适时发布健康提示;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的处置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与辖区内学校结核病防控联动机制,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为学校提供结核病防控工作培训等业务技术指导;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及时向学校通报辖区内结核病疫情信息;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处置;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管理;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2.医疗机构负责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通报结核病患者信息;在学生结核病患者就诊和治疗过程中,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负责学生结核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规范化治疗。
(四)学校。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
二、学校结核病常规预防措施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措施。
1.对学校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协助开展健康教育。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开展对学校校医、卫生保健教师的业务培训,协助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工作,定期对辖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2.为学校师生健康体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幼儿园、小学、初中新生入学体检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并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和教师常规体检需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体检发现 的PPD试验强阳性者(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水疱)、可疑症状者或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3次痰涂片检查,对痰涂片检查阳性者进行痰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3.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分析学校结核病发生、流行趋势,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对学校报告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实。
(二)学校措施。
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
核心知识包括:(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6)咳嗽、打喷嚏掩口鼻;(7)不随地吐痰;(8)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9)养成开窗通风习惯;(10)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
(1)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 8 健康体检档案。对于通过学校健康体检发现的疑似结核病病例,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学生或家长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2)落实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负责的晨检工作,重点了解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
(3)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缺课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并由学校医务室(卫生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4)加强疫情报告。对学校通过健康体检、晨检等途径发现的结核病疑似病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管理措施
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一)医疗卫生机构。
1.做好疑似结核病病例的确诊。对学校师生中因症就诊或转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既往诊疗史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拍摄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必要时进行痰培养。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和痰菌检查结果,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作出明确诊断。
2.筛查密切接触者。发现结核病病例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师生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结核病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结核病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同时,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对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
3.根据确诊病例的病情,开具休学诊断证明。符合下述病情条件之一者,可开具休学诊断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2)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
(3)具有明显的肺结核症状。
4.负责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对确诊结核病病例,负责登记其信息并提供免费抗结核病药物治疗。休学的病例应当纳入居住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管理;在校治疗的病例,实行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与学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
5.适时开具复学证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开具复学证明:
(1)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2)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二)学校措施。
1.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
2.休学和复学管理。
(1)休学管理。根据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休学学生可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接受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管理。
(2)复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后,方可复学。3.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核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四、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分管该校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考虑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核定事件,并确定事件级别。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规定工作程序直接确定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置。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落实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密切接触 11 者筛查、病例治疗管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危害和影响。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强化措施。
l.在学校的支持配合下,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
2.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强化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3.配合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
(二)学校强化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2.加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每日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以及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等工作。
4.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公共场所通风等措施,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场所的消毒工作。
5.落实医疗卫生部门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第五篇: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卫办疾控[2006]93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办疾控[2006]93号 【发布日期】2006-05-19 【生效日期】2006-05-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
(卫办疾控[2006]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加强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针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风病等4种传染病的常规监测,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
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
一、概述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列为丙类传染病。麻风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和处理,可致严重的畸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在部分地区仍是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麻风病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目前以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湖南等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病例近50万。近5年来,每年均可发现麻风新发和复发病例2000例左右,60%左右的病例集中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湖南)。
疫情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麻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开展监测、分析麻风病流行因素、掌握麻风病的疫情特点与流行趋势,对于麻风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监测目的(一)掌握我国麻风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分析流行因素。
(二)及早发现麻风反应和神经炎病例,减少麻风畸残的发生。
(三)为麻风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标准
1、皮损伴明确的感觉障碍;
2、周围神经粗大伴相应的功能障碍;
3、皮肤和/或神经涂片中找到抗酸杆菌;
4、皮肤和/或神经病理有麻风病的特异性变化。
符合上述2项或2项以上标准者可确诊为麻风病例;只有一项者为麻风疑似病例,应作密切随访。
(三)病例分类
新发现病例:内新发现的麻风病人(不含复发病例);
复发病例:内发现的所有临床判愈后复发的病人;
现症病例:根据中国规定,现症病例为内正在接受治疗,或完成治疗后尚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
需治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需要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
耐药监测病例:多菌型联合化疗后,复发病例再次联合化疗效果不佳者。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病例登记报告
1、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在诊断后按规定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告。
2、麻风病新发现病例的登记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例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附1)进行报告。
3、麻风病复发病例的登记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麻风病复发病例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例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进行报告。
(二)病例监测
1、麻风病现症病例的登记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按规定 对现症病例进行随访后,并填写《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进行报告。
2、神经炎监测。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按规定 对所有现症病例进行随访,并填写《麻风患者畸残记录表》 进行报告。
3、耐药监测。
各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如遇可疑耐药监测病例,应及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系,进行耐药监测。
(三)相关资料收集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每年年底进行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并填写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表(见附2和3)进行报告。
五、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
(一)数据收集
1、疫情报告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应将填写的疫情报告卡按规定 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按规定 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即进行网络直报。
2、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于次年1月20日前将本《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录入数据库,并逐级上报。各级单位应对登记报告卡进行复核。省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于次年2月底前将本《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数据库上报“中心”。
3、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表。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于每年7月20日和次年1月20日前将本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表录入数据库,并逐级上报。省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每年7月底和次年2月底前将本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表上报“中心”。
(二)资料分析
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定期对麻风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1、参考统计指标。
新发现病例:新发现病例数、发现率(/10万),年龄、性别、职业、发现方式、传染来源分布,平均延迟期、2级畸残比、儿童发病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
现症病例:现症病例数、患病率(/万),2级畸残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
复发病例:复发病例数、2级畸残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
2、参考流行动态。
发现率趋势、患病率趋势、延迟期趋势、畸残比趋势、儿童发病比趋势、发现方式变化等。
(三)资料的报告和反馈
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由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定期将有关监测报告、统计分析和半年、总结以电子邮件,同时以传真或信函的形式上报上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馈(以文件、信函、督导等方式)。“中心”于每年8月15日和次年3月15日前将资料上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以便卫生部及时了解麻风病疫情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职责
监测系统由卫生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成,其职责分别是:
(一)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部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麻风病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麻风病监测工作,并提供所需的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
1、组织监测方案的起草、论证和完善,为全国麻风病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2、组织对全国各省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监测人员的培训;
3、负责全国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维护,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反馈;
4、负责组织专家定期对全国麻风病监测系统进行督导、评价;
5、每年组织召开全国麻风病监测工作总结研讨会。
(三)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
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皮肤病防治机构或地方病防治机构等,由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并配备适应工作任务的基本设置、人员、经费和设备。
1、省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
(1)根据全国监测方案,起草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监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有效组织实施本省的常规监测工作;
(3)组织对市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监测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4)定期收集、整理和维护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反馈;
(5)定期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麻风病监测工作进行督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6)每年组织召开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麻风病监测工作总结会议。
2、地市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
(1)有效组织实施本市的常规监测工作;
(2)组织对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监测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3)定期收集、整理和维护本市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反馈;
(4)定期对本市的麻风病监测工作进行督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5)每年对本市的麻风病监测工作进行工作总结。
3、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
(1)根据全国监测方案和省级的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逐项落实各项监测工作;
(2)接受上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的培训与指导,规范各项监测工作;
(3)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汇总和上报监测数据;
(4)定期对本地的麻风病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价;
(5)对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档案及原始报告卡进行长期保存和管理;
(6)麻风病监测工作列入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四)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麻风病病例的发现及报告工作,协助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病例发现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七、保障工作
(一)组织保障
1、麻风病监测应纳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的日常工作;
2、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明确一名业务领导负责监测工作;
3、承担监测任务的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指定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监测工作;
4、参加监测工作的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加强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
(二)经费和物资保障
1、为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提供麻风病监测的项目经费;
2、监测经费必须实行专款专用;
3、承担监测任务的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保证监测所需的各种物资和技术支持。
(三)质量控制
1、“中心”每年组织监测工作的质量评价;
2、“中心”将根据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报病例实行抽样核实;
3、监测内容均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和调查方法,做到方法和标准的统一,确保资料的质量;
4、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通过设计计算机软件来识辨调查表的逻辑错误,减少录入错误,同时通过人工抽查核对,发现非逻辑错误;
5、省、地市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负责对所辖地区所报病例的监测资料按至少30%进行抽样核实。抽样合格率不低于95%;
6、省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对麻风病实验室诊断(包括麻风查菌和/或病理)按至少10%进行抽样核实。抽样合格率不低于95%;
7、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档案、总结等长期保存管理;
8、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上述质量控制指标纳入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的麻风病防治考核指标。
八、附表
附1:麻风初发病例初诊、现症病例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
附2:表1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麻风流行情况统计表;
表2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麻风MDT实施情况统计表;
表3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县(市、区)麻风流行情况一览表;
表4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县(市、区)麻风流行情况统计表;
表5.1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一览表;
表5.2.1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麻风院、村一览表(1);
表5.2.2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麻风院、村一览表(2);
表5.3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人员统计表;
表6 全省(直辖市、自治区)麻风神经炎监测和治疗情况统计表
附3:麻风病防治工作调查表(卫统36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