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办疾控发〔2005〕230号 【发布日期】2005-10-26 【生效日期】2005-10-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5〕2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了解各地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2004年中央转移地方支付免疫规划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同时,评估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合作项目的工作进展,卫生部决定于2005年11月21日-11月27日对部分省份免疫规划工作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并对GAVI项目省进行中期评估。
经研究,我部将组织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南、广西、云南、重庆、陕西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届时每个被检查的省份将抽取1个市及2个县开展现场检查和评估;请被查省份提前准备有关资料。检查具体内容及检查组人员名单另告。
请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工作情况,组织进行自查,我部将在适当时候进行抽查。
联系人及电话:疾病控制司免疫规划处余文周010-68792356
传真:010-68792357
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卫办疾发〔2007〕196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卫办疾发〔2007〕196号 【发布日期】2007-11-15 【生效日期】2007-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
(卫办疾发〔2007〕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口腔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探索,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我国口腔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类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较高,口腔疾病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为推动口腔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确口腔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口腔卫生工作道路,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口腔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实施综合防治策略,把口腔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地区和儿童及老年人群,提高基层专业队伍服务能力,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监测和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加强全民口腔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
二、确定口腔卫生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我部2004年发布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确定的目标,逐步提高口腔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力争到2010年,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农村达到70%,城市达到90%;有效刷牙率农村达到60%,城市达到80%;含氟牙膏使用率农村达到70%,城市达到90%;龋失补充填比率农村达到15%,城市达到30%;15岁青少年牙周健康人数百分比农村达到30%,城市达到50%;12岁儿童恒牙龋均达到1.1以下。
三、突出口腔卫生工作重点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口腔疾病及不同地区人群特点,以龋齿和牙周疾病为防治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每年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活动,普及口腔保健知识,逐步提高群众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引导群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从事口腔疾病防治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口腔疾病防治过程中,也要积极做好口腔疾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承担口腔疾病防治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向当地居民提供口腔健康检查、龋病的早期充填、洁治等服务工作。要会同教育部门重点加强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防治工作。提倡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每年一次的口腔健康检查。
(三)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口腔疾病流行特点,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等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和措施,并严把质量关。根据“兴氟利、除氟害”的原则,认真落实饮水、牙膏、食盐和牛奶氟化等防治措施,积极开展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按照有关方案要求,加强科学管理,认真组织实施氟化物预防龋病等项目,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
四、加强口腔卫生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全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地区防治工作需要的口腔卫生服务网络。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重点开展口腔专业人员的公共卫生能力、适宜技术推广能力、专业防治能力培训,逐步提高口腔疾病防治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宣传、培训
要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社会团体在口腔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教育等防治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卫生双边与多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口腔卫生工作不断发展。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 【发布日期】2005-08-31 【生效日期】2005-08-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伤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位第5位。由于伤害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消耗着大量的卫生资源,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为了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与控制策略,评价干预效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慢病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伤害监测方案》(见附件),并于2004年在全国11省(市)的70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伤害监测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持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描述。现将《全国伤害监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按照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做好伤害监测和组织管理工作。
二、慢病中心根据《全国伤害监测方案》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各级培训,做好现场实施指导和工作督导,并及时汇总、分析监测资料,编制报告,上报卫生部。
三、为保障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慢病中心将统一安排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行政部门也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一定的配套经费。
附件: 全国伤害监测方案
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厅卫疾控〔2013〕68号 抽调人员开展免疫规划工作督导评估 通知要点
厅卫疾控〔2013〕56号关于抽调人员开展2013年全区免疫规划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
请各市卫生局办公室立即将此邮件转发给市疾控中心及所辖各县(市、区)卫生局。各县(市、区)卫生局转发给相应疾控中心。
通知要点:
1.请各市、县于2013年10月31日下午下班前报抽调人员回执
2.被抽中的34个县(市、区)于2013年10月31日下午下班前报联络员和抽调车辆、司机回执
3.被抽调人员要服从分组和组内分工(担任组长或报账人员)安排,认真负责做好督导评估各项工作。
4.除南宁市区外被抽调的人员及司机(带车)于11月3日下午到南宁市桃源饭店(南宁市桃源路74号,联系电话:0771-2096868)报到。住南宁市区被抽调人员于11月4日上午8点20分之前报到。所有被抽调车辆于11月4日下午做好发车准备。
5.差旅费报销按《自治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检查人员及司机在检查期间住宿、旅差费及车辆的过路过桥费用由我厅统一支付。抽调车辆的油费回原单位报销。抽调人员来南宁报到当天的出差补助及车票费用由我厅统一报销,返回单位的出差补助及车票回所在单位报销。
第五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
【发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149号 【发布日期】2007-08-10 【生效日期】2007-08-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7]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今年以来,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多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其中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部分国家疫情尤为严重。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已报告了数万例登革热病例,其中上百人死亡。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日前发出登革热警告,建议各国加强防控合作,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加,并导致数起本地暴发疫情。截止7月底,我国广东、浙江、陕西、福建、北京、云南、安徽、上海等8个省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8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传入和蔓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切实加大登革热病例的筛查力度。各医疗机构要明确要求医生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等症状的病人主动询问流行病学史,特别是发病前15天内有无赴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史及可疑蚊虫叮咬史;要及时将疑似登革热患者的标本送县、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平行检测;对确诊的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并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要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与卫生部应对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及《卫生部、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7〕25号),建立健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旅游等部门之间的疫情联络机制,及时相互通报登革热疫情,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工作。对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应进行15天防蚊医学观察。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后,应每日在疫点上主动搜索可疑病例,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做好疫点、疫区内不明原因发热者的家庭访视,必要时进行防蚊隔离处理或医学观察。发现局部地区登革热暴发流行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立即组织专家赴疫区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并及时反馈当地疫情和工作信息。
四、各地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监督执法力度。对未按规定开展预检分诊、病例报告或未及时采取有力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大力开展以灭蚊、清理环境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各重点省份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对高伊蚊密度地区灭蚊工作的指导,切实把伊蚊密度控制到安全水平以下。
六、各地要面向赴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人员大力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各重点省份要面向公众进行控制媒介蚊虫孳生及个人防护等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特此通知。
二○○七年八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