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

时间:2019-05-13 18: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

第一篇: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2.外源性化学物 包括

3.食品毒理学、研究内容和最终目标 4.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5.食品被污染的主要途径和预防措施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毒物、中毒

2.毒素、毒素的种类包括哪些 3.毒性、剂量

4.毒作用的特点:速发作用和迟发作用、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可逆作用和不可逆作用 5.毒作用的描述:效应和反应、毒效应谱 6.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7.联合毒性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加强作用 8.毒作用的靶器官

9.生物标志物的分类: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易感生物标志物 10.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的概念,有何意义?

11.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的关系曲线类型包括哪些,那种曲线类型最常见?

12.毒性表示方法当中的 致死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最小致死剂量、最大耐受剂量

13.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毒),表示方法,英文缩写 14.急性毒作用带和慢性毒作用带和计算公式,反映数据的意义?

15.残留限量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最高允许残留量

参考剂量

休药期 16.三致物指的是什么?食品中常见致癌物 17.致敏物,免疫抑制作用

第三章 毒物的体内过程

1.毒物在体内分为哪些过程?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有何区别? 2.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3.毒物的跨膜运转包括哪些方式?那种方式最常见?

4.毒物的吸收途径包括哪些?消化道吸收的影响因素?呼吸道吸收的影响因素?皮肤吸收的影响因素?

5.什么是分布?贮存库 血液中的分布特点?组织中的分布特点? 6.毒物的排泄

排泄途径包括哪些?

7.毒物的生物转化 包括哪些阶段和化学反应?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反应有何特点? 8.氧化分为哪两种?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氧化反应有哪些? 9.结合反应包括哪些反应? 10.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 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

1.化学物质扰乱正常的代谢包括哪些方面? 2.细胞膜损伤的分子机制包括? 3.钙稳态 钙稳态失调

4.自由基 活性氧系统(氧自由基以及消除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作用?

5.DNA的损伤包括哪些方面?DNA的修复机制包括哪些? 6.基因突变

突变体 野生型基因 基因突变包括哪些类型? 7.致癌的分子机制?

8.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第六章 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1.一般毒性作用 分为哪几类?

2.急性毒性试验的概念 观察内容和观察时间 3.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4.毒理学实验当中对于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5.染毒方法有哪些 不同途径的吸收速度快慢

6.急性毒性实验的剂量设计和分组要求?LD50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7.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内容?

8.食品毒理学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分级?急性毒性试验的评价?

9.亚慢性毒性试验概念 试验期多长 10.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1.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对于实验动物的年龄有何不同? 12.亚慢性毒性试验剂量设计和分组有何要求? 13.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脏器系数

14.蓄积毒性 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

产生的原因? 15.蓄积毒性试验进行的目的? 16.蓄积系数 蓄积系数分级

17.生物半减期

蓄积极限 经过几个半减期到达蓄积极限

18.慢性毒性试验概念 试验期限? 19.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20.动物年龄要求?

21.慢性毒性试验剂量设计和分组? 22.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

第七章 特殊毒性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 1.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概念

2.生殖毒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目的? 3.生殖毒性试验方法包括哪几种?

4.生殖毒性试验实验动物要求和剂量分组的要求? 5.生殖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6.发育毒性试验研究内容和主要目的 主要是致畸试验 7.畸形 致畸性 变异 8.发育毒性的表现?

9.了解发育毒性试验的三阶段试验

10.发育毒性试验对于实验动物分组和剂量的要求,以及观察指标的要求? 11.致畸指数 致畸物以及发育毒性作用物危险度评定

11.突变 自发突变 诱发突变

致突变物或诱变剂

12.突变类型 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类型

13.致突变试验的目的 简述8种以上的致突变试验,和遗传学作用终点

14.Ames试验 微核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染色体畸变分析 精子畸形试验

15.化学致癌作用 化学致癌物 致癌物的分类 16.致癌作用的发生过程

17.致癌试验设计包括哪些 哺乳动物致癌试验有哪些试验方法?

第九章 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与规范 1.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2.食品毒理学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内容(项目)和目的? 3.毒性试验的选用原则

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结果判定 5.GLP和内容?

第二篇:毒理学复习题

毒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2、遗传毒性致癌物:指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

3、终致癌物:前致癌物经过代谢活化产生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4、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

5、靶器官: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一样,往往有选择性,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6、阈剂量: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第4版)

阈剂量: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第5版)

7、蓄积: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称为蓄积。

物质蓄积:当实验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积。

8、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9、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由肺泡气进入血液的速度与由血液返回肺泡气的速度相等,分压差为零,吸收不再进行。此时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称为血/气分配系数。

10、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11、急性毒性: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慢性毒性:指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12、致畸作用:致畸物引起畸形的过程叫致畸作用。

13、安全性评价: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14、危险性分析:指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可能暴露于某一危害的控制过程。由三部分构成: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和危险性交流。

危险度评定: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16、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第5版)

管理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质 1

管理,以期达到保障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目的。(第4版)

二、填空题

1、毒性参数常用指标 致死剂量或浓度、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未观察到作用水平。

2、化学物的联合作用非交互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交互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3、化学致癌过程(多阶段学说)大致分为 引发、促长、进展 三个阶段。

4、免疫毒性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毒性主要为免疫抑制、超敏反应、自身免疫。

5、危险度评定由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性表征4个步骤组成。

6、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方式:蓄积。

4个贮存库:血浆蛋白、肝脏肾脏、脂肪组织、骨骼。

7、毒理学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8、机体对于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

9、化学致癌的过程(3个分段)引发、促长、进展。

10、毒性大小影响的因素很多。

11、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化学物因素、机体因素、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2、微核试验是观察受试物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主要可检出 DNA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

13、剂量效应的曲线类型双曲线型、直线型、S形曲线等,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

三、简答题

1、神经毒性的类型、特点。

答:A、神经毒物的类型:

(1)按理化性质、用途可分为六类:金属、有机物、气体类、农药类、药物、天然毒素。

(2)按毒物的靶器官分类,神经毒物可分为四类:神经细胞体毒物、神经髓鞘毒物、神经轴索毒物、神经递质毒物。

神经毒性:是指外源性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体神经系统功能或结构损害的能力。

神经系统损伤可分为结构改变、功能改变和行为改变。

结构改变:缺氧性损害、毒物特异性损害

功能改变:感觉、运动功能紊乱

行为改变:行为改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功能改变。如意识丧失、学习记忆下降、兴奋或抑制、情绪性格改变等。

B、神经毒性的作用特点:

(1)神经毒性表现可随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

(2)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自身不能增殖,一旦受到损伤,它们是不能再生的。

(3)神经细胞最初往往是过量存在的,少量损失不会影响神经功能和行为活动。

(4)由于在后半生神经细胞的减少和神经系统的其他改变,神经毒性可以随着年龄衰老

逐步增强。

(5)神经毒性反应的表现可能是进行性的,轻微的功能损伤也可能变得异常严重。

(6)某些物质特别是各种药物在不同剂量下,神经系统可产生不同的反应。

(7)化学物质的联合接触会产生相互作用。

2、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

答:(1)基因突变:碱基置换(转换、颠换)和移码突变;

(2)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染色体数目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3、贮存库的意义

答:贮存库中的毒物与其在血浆中的游离型保持动态平衡,随着游离毒物的排除,贮存库中的毒物会逐渐释入血液循环。如果蓄积部位并非靶器官,贮存库可使到达毒作用部位的毒物数量减少,毒效应强度降低,对于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在机体应激的情况下,贮存库中的毒物可大量释放入血,引起明显的毒作用。

4、发育毒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发育生物体死亡:早早孕丢失、自流流产。

(2)生长改变:一般指生长迟缓(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的均值2个标准差。

(3)结构异常:指胎儿结构异常,即畸形。

(4)功能缺陷:包括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异常。如听力或视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

6、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1)通过试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3)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难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并为选择观察指标提出建议。

(4)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7、LD50的计算方法,LD50的优点、意义。

答:LD50是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LD50的优点:方法简单易行。

LD50的意义:

(1)LD50标准化药物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比较不同药物毒性的大小;

(2)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物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

(3)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4)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

(5)试验结果可用来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8、慢性毒性作用的目的是什么?

答:(1)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有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2)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3)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到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

(4)确定不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类提供依据。

9、最大无作用剂量概念、意义。

答: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第5版)

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第4版)

意义:是评价外源化学物毒作用与制订安全限值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0、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分类

答:(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第三篇:药物毒理学复习题

带*的内容是必须理解和记忆的,带**为重点,无*的部分必须做到理解、判断。

一、问答题

1.药物毒性作用包括哪些类型和含义?**

2.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它存在哪些局限性?

3.药物可对其毒性作用的靶分子产生有哪些影响?

4.组织对损伤修复不全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

5.毒代动力学的概念和特点

6.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7.药物对血液系统毒性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有哪些毒性作用?*

9.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几种类型?*

10.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11.有哪些类型的常用药物对肾脏有毒性作用?机制如何?**

12.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主要类型和机制是什么?*

13.对于呼吸道吸入的气体和微粒,其理化性质对吸收有何影响?*

14.药物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有几种类型?主要机理是什么?

15.试述神经毒性损伤的特点。

16.抗精神失常药物的主要毒性作用和机制是什么?*

1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神经毒性?机制是什么?*

18.试述药物对内分泌系统反馈调节的影响及主要毒性作用。

19.药物对肾上腺的主要毒性表现有哪些?*

20.药物肾上腺毒性作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有何意义?*

21.试述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

22.药物引起光敏反应的类型及机制是什么?**

23.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主要药物及机制。

24.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的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

25.药物特殊毒性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26.药物诱发突变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27.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的基本概念,诱发不育、流产、畸胎等的主要原因。*

28.药物诱发的致畸作用有怎样的毒理学特点?**

29.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有哪些?

30.阿片类药物的成瘾主要涉及哪些神经核团或通路的异常变化?*

31.试述用于戒毒治疗的化学药种类和机制。*

32.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33.新药急性毒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34.试述新药长期毒性试验的目的*

35.新药长期毒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36.新药临床前一般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7.静脉注射制剂必须进行哪些毒性试验研究?**

38.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二、名词解释*

1.药物毒理学;

2.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3.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4.毒物(toxicant)

5.毒素(toxin);

6.靶部位(target site);

7.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8.质反应(all-or-onen response);

9.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10.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11.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12.迟发性毒性作用(delayed toxicity);

13.不可逆性毒性效应(irreversible toxic effects);

14.药物的消除(elimination)

15.脂肪肝(fatty liver)

16.胚胎毒性(embryo toxicity)

17.致畸性(teratogenicity)

18.致畸剂(teratogen)

19.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

20.致畸指数(teratogenic index)

21.突变(mutation)

22.遗传毒理学(gentic toxicologe)

23.直接致癌物

24.间接致癌物

25.促癌物

26.成瘾性(addiction);

27.身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28.精神依赖型(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9.戒断综合征(abstinence syndrome);

30.美沙酮疗法;

31.LD50

32.ED50;

33.最大耐受量;

34.最大给药量;

35.特殊毒性

36.一般药理学

37.最大无作用剂量

38.近似致死量

39.固定剂量试验

40.绝对致死剂量

第四篇:食品毒理学读书笔记

食 品 毒 理 学

——读书笔记

1、不含添加剂食品:

纯天然食品:又叫自然食品。备注:纯天然食品不一定就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雾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分类:AA级,A级;

有机食品:叫生物或生态食品等。有机食品市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

无公害食品: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地环境清洁,安规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并通过部门授权审定批准,可以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

2、缺硒:心肌炎、克山病;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 WHO:世界卫生组

织;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PTWI: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MRL:农药的最高残留限量;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FSIS: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FSP:食品安全计划;LD50:半数死剂量;LD100:绝对致死量;MLD或LD01或LDmin:最小致死剂量;MTD或LD0:最大耐受量;MAC:最高允许浓度;RfD:参考剂量;

3、HACCP体系是一种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性化、有多向约束,适应力

强、效益显著的以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措施;

4、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

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5、D值:就是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

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备注:D值越大,细菌的死亡速率越慢,即细菌的耐热性越强。因此D值大小和细菌耐热性的强度成正比;注意:D值不受原始菌数影响;D值随热处理温度、菌种、细菌活芽孢所处的环境和其他因素而异。)

Z值:是指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提高的温度。

F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一定浓度微生物所需加热的时间(min)。通常指在120℃加热致死状态。是加热杀菌的致死值,可用来衡量杀菌强度。

6、生物转运: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特点:生物膜不起

主动作用,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主动转运:主动运输与被动转运的区别;膜动转运:(包括:吞噬作用,胞吐)

7、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

第五篇:食品毒理学总结

食品毒理学总结

食品毒理学:是大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食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作用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并确定其安全限值,以及提出预防的管理的一门学科。

毒作用,又称毒性效应,是指毒物对动物有机体产生生物性损害作用。毒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该物质在靶器官中的浓度,但靶器官不一定是该物质浓度最高的场所。

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映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出一条曲线,此即为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的曲线。

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的曲线可分为①直线型②抛物线形③S型曲线。S型曲线最常见。

半数致死剂量或半数致死浓度(LD50)是指引起受试动物中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也称为致死中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MNED):未能观察到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任何异常反映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作用计量,或称为最高无毒剂量。

最小有作用计量(MED):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要的最低剂量。也称为最低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或称为最低毒剂量。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简称为日许量,是指人终身每日摄入某种化合物质,对健康没有任何已知的各种急性、慢性毒性作用等不良影响的剂量。

在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以物理学过程为主统称为生物转运,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简单扩散是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运的主要机制。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外来化合物通过简单扩散进行生物转运。

影响简单扩散过程发生的因素:①生物膜两侧的浓度 ②外来化合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生物膜)③外来化合物的电离或离解状态(呈离子状态的外来化合物不易透过生物膜)。

外来化合物的吸收包括①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他。②特殊途径:如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污染食品的毒物,与有机体直接接触最多的地方是消化道。

毒物的分布: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和体液后,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

体内的主要贮存库有: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和骨骼。

毒物的生物转化的意义:①引起外源性化合物水溶性的增加,加速排泄。②改变外源性化学物的毒效学性质。

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机体一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受试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及反应。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①求出受试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LD50); ②探求受试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③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④为亚慢性、慢性毒性等试验的染毒剂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急性毒性试验程序①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②染毒途径的选择③受试样品的处理④剂量选择与分组⑤实验周期与毒效应观察⑥实验结果的计算与判断。

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①以哺乳动物为主,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包括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啮齿类动物。②实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通常要求选择刚成年动物进行实验,而且须是未曾交配和受孕的动物。③实验动物的性别:一般要求为雌雄各半。④动物数量和随机分组。⑤禁食。⑥实验动物的预检。⑦实验动物的喂养环境。蓄积性毒性作用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两种。

K值越小,表明蓄积性越大;反之K值越大,表明蓄积性越小。K<1 高度蓄积(原因是过敏反应造成的)。1

基因突变包括:①碱基置换 ②移码突变③大段损伤。染色体畸变包括:① 结构畸变 ② 染色体数目异常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test)原理: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营养缺陷性菌株不能合成组氨酸,故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仅少数自发回复突变的细菌生长。假如有致突变物质存在,则营养缺陷性的细菌回复突变为原样性,因而能生长形成菌落,据此判断受试物是否为致突变物。

致癌物可分为三大类:①遗传毒性致癌物;②非遗传毒性致癌物;③无机致癌物。遗传毒性致癌物分为:①直接致癌物 ②前致癌物(也称间接致癌物)。龙葵素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

生氰作用:是指植物据有合成生氰化合物并能够水解释放出HCN的能力。动物腺体中的有毒物质: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病变淋巴腺。

河豚毒素是河豚鱼体内的一种毒素,在鱼的部位上以卵、卵巢、皮、肝毒性最强;肾、肠、眼、鳃、脑髓次之;肌肉和睾丸毒性最小。

贝类毒素分为:①麻痹性贝类毒素 ②腹泻性贝类毒素 ③神经性贝类毒素。

下载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毒理学课程小结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一、 概念 1. 2. 3. 4. 5.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药物致敏原 药物的胚胎毒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 蓄积作用 二、 填空 1. 关于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大体可分为肝......

    食品毒理学总结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原癌基因: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后转化称为致癌的癌基因。 2、化学致癌:由外源化学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3、生殖......

    食品毒理学自考快捷记忆

    食品毒理学:是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和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内容: 1 食品中外源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

    浅谈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教育论文[大全五篇]

    摘要:针对农业院校《食品毒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之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包括:培养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技能;优化......

    11级牡医药物毒理学复习题

    药物毒理学Wayne一、名解 1.毒素: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涉及合成或生物类药物。 2有毒:物质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3毒性反应:在剂量过大或药物......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 【颁布单位】 卫生部 【颁布日期】 851201 【实施日期】 851201前言 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对于直接和间接用于食品的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是一项极......

    食品毒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2b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 《食品毒理学》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

    食品毒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3b

    1、单项选择题 1、海洋鱼类腐败变质后将产生一定数量的,该物质为强生物活性物质,摄入后使机体发生中毒。 A、精胺B、腐胺C、尸胺D、组胺 2、研究表明,外源凝集素摄入后与结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