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

时间:2019-05-13 18:4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

第一篇: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

根据2011年人口第六次普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口总量已超13.4亿,劳动人口数量有9.2亿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属于农村劳动力人口。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村劳动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此次暑期,凭借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观念等进行了调查。通过人们对问卷的答复,我们做出以下总结报告:

一、就业方式

由于政策的一再改革,土地的不断规划,在我们印象中农民单纯靠种田为生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那么普遍了。农村人口开始出现劳动力外流,且趋势愈演愈烈。有的人甚至放弃的耕地,外出务工。农药的价格上调,粮食产量和粮食价,各种灾害的频发都是引发这一现象的关键。

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走出农村去外地打工,因为本身文化的限制,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后的就业都是以体力活为主。一些有学历有文凭的,则凭借证书和自身能力的优势,有的进入一些规格不等的企业谋生;有的通过信贷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业;也有一些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的人群,在毕业后积极投身于家乡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就业观念

人们都希望自家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生活在农村的劳动人民们更是对此有着迫切的需求。由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业观念不再局限于同一领域之中,但他们的一大共同点就在于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都希望可以到发达的大城市中去谋求发展、寻求更好的生活。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询问到许多的农村毕业生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在经济条件好,生活水平高的大城市中,福建省内的厦门、福州、泉州,省外的深圳、上海等久经发展的地方都是他们的理想之地。因为平潭和台湾的特殊位置关系,一些觉得赴台可以寻求更多发展的人群将目标定于此地。

问卷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愿长期背景离乡外出工作的。一些生活在农村,且家中有自己的耕地农民,还是愿意以种地为主。他们都希望闲时打工,忙时务农。很多人都是在闲时找到临时的工作,农闲时村里基本没有几个闲人。田地多是妇女在家管理,但她们也渴望有工作。他们认为,应该在农村多增加就业的机会。

三、问题总结

针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与就业观念的调查后,我们认识到,农村所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大的。

1、就业形式严峻,农村劳动力出路困难增大。我国整体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时期,城市生产经营活动不正常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既为能在本地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又难以“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就业空间,劳动力人数剧增。

2、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虽然我省是沿海城市,文化底蕴不薄,但农村广大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仍然十分底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薪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技术密集的高薪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且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3、就业观念落后,竞争意识薄弱。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合实际。农村劳动力对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工作岗位干不了,而对工作时间长、收入低、体力型特别是苦、难、脏、累工种又不愿意干,如城市环卫、搬运工等。二是就业竞争意识薄弱,缺乏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上岗的勇气和耐心。在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大都通过亲朋好友帮忙介绍,相当部分因观念陈旧影响,不敢也不想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双向选择,使他们无法较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和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丧失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三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相当部分还过上小康甚至富裕生活,部分农民因而产生安图享乐的思想,不愿外出务工吃苦。

通过实践调查,我们认识到,要想搞好农村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要在农村创建出既不影响农耕活动又能切实解决劳动力大量长期外流的就业环境。

第二篇: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是劳动力最大的提供市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腾飞有着深远意义。因此,做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充分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为进一步合理置和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所做的充分准备。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全县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以及在本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

2.在家待业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

3.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变化趋势;

4.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5.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6.我县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从调研情况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xxx(县市)总人口59.6万,其中农业人口近40万,占总人口的66%农业人口401万中,除老人小孩等无劳动能力人口外有农村劳动力29.53万,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约5.3万,自主创业人员约13.1万本地企业吸纳用工约6.8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1万。

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就业地区为北京、天津、唐山等周边大城市,1

从事工作主要为钳工、瓦工、电焊工、钢筋工、木工、电工、水暖工等高强度的脏累工作。

自主创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周边砖瓦厂、砂石厂的个体运输户和个体经营商户。

2.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都同意吸纳本地工人,工资待遇略有上升,个别企业有所下降。

3.目前,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已经制约了农民的就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进程。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逐年上升。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县内非农就业比例上升,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以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经营经济经营方式所取代。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 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将大大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3.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进程,有利促进城乡

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五、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速

度和规模。

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居民身份差异

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并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

3.4.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诚实劳

动者再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

5.6. 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期实现稳定就

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7. 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六、促进措施:

近日,我县(xxx)第一批50名“xx月嫂”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工作。以“嫂子家园”月嫂职业培训为代表,强力打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加农村劳动力再就业的劳务品牌。

x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不断加大培训财政投入,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阳光工程”积极为劳动力就业架起桥梁,有计划有重点的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对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有效整合。

为保证“阳光工程”见到实效,xxx市劳动保障部门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在当地媒体开辟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就业信息”专题栏目,帮助农村劳动力克服“小富即安”等观念,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同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持卡制度,跟踪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农民提供“舒适就业,安心务工”的就业环境。

调查人:xxxx班 xx

xxxx年x月x日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人劳就发〔2006〕02号)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05〕36号和国发〔2006〕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对全乡**村**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二、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三、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二、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某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三、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县大力推进“兴工富县”的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这才叫“离土不离乡,挣钱最荣光”!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政府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政府部门

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我们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四、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

五、解决资金缺口,抓好培训技术关,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们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农民不是不想培训,而是担心培训费过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高度,投入资金,补充职业培训的资金缺口,并督促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好培训质量关,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总之,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必须注重实效、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同时,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盲目攀比,更不能成为个别职业培训机构和政府个别有关部门赚钱的手段。我们认为,引导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要遵循“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致;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政府部门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精心策划、有序组织、合理开展、切实培训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力量。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统计部门组织调查专班,从今年5月初开始,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入户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涉及到全市(含市开发区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所有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状况,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

截止2009年6月底,全市实有农村劳动力236.4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9.01万人、占41.87%;从事第二产业人数77.0万人、占32.57%;从事第三产业人数60.44万人、占25.56%。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13.39万人。按性别划分:男性63.63万人、占56.12%,女性49.76万人、占43.88%。按就业年龄划分:16-25周岁35.78万人、占31.55%;26周岁以上77.61万人、占68.45%。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89.84万人、占79.24%;高中和中专20.41万人、占17.99%;大专及以上3.14万人、占2.77%。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1)建筑业44.50万人、占39.24%;

(2)电子通讯及软件业11.86万人、占10.46 %;(3)机械制造业9.14万人、占8.06%;(4)纺织业7.94万人、占7.0%;(5)服装业10.94万人、占9.65%;(6)其他行业29.01万人、占25.59%。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按地域分布 东北26.88万人、占23.7%; 江浙20.88万人、占 18.41%; 西北8.67万人、占7.64%; 西南10.52万人、占9.28%; 武汉城市圈25.84万人、占22.79%; 其它城市20.60万人、占18.18%。

二、农村劳动力调查的基本方法

(一)、成立工作专班,抓好衔接协调

这次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农村工作决策依据,是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城乡统筹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因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多次下乡协调督办,保证了此项工作园满完成。一是发专文、开专题会。5月5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孝劳社[2009]22号),并于5月7日在孝南区召开了全市劳动局长、就业局长和统计人员动员会,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孝昌县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农民工普查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7个协调专班,使调查工作全面有序推进,提前完成了调查工作任务。7月3日,又在孝昌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孝昌调查工作的经验和作法。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一大批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及时督办检查指导调查工作。局长张永国同志先后到汉川、孝南、安陆等县市,直接深入乡镇村组,检查指导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多次参加调查工作协调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三是抓好业务培训。组织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普查工作专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邀请市统计局相关专业人员,讲解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明确了具体事项和细节问题,对整个普查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和安排。同时,为了使劳动力资源普查工作家喻户晓,积极寻求农户配合,我们在各类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工作的公告,在各乡镇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实行“三级”联动,确保措施到位

此次调查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工作量大、接触面广。为保证普查工作进度快、标准高、数据准,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争取政府协调,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以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和村组干部为依托,开展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各县市区先后召开了乡镇分管领导、村支部书记和普查人员培训及动员会。县市区政府办公室根据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进度,定期下发督办通报,通报各乡镇的工作情况,形成了各村你追我赶的氛围,确保了调查登记工作进度。在实际调查登记操作中,各乡镇抽调镇(乡)村两级人员建立了“三支队伍”:入户统计调查员、基础数据调查员、资料查询调查员。他们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高效、快捷进行。

(三)严格工作标准,确保数据质量

6月底,各乡镇基本完成入户调查登记工作,随即转入录入汇总阶段,为保证调查数据录入及时、层层审查把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了三个汇审小组,巡回到各地进行指导汇总工作。对统计数据的逻辑关系、衔接关系进行把关。在录入之前,要求各乡镇对采集的调查资料认真整理,对汇总数据有明显差错的,要求进行再次调查和复核。孝昌县和汉川市还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开发了数据统计录入软件,大大提高了录入汇总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在这次调查工作中,各地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调查中了解到的问题及下步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转移就业人数的79.2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7.9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77%。二是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普遍不高。全市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38.79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34.21%,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9.65万人,仅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8.51%,整体来看,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严重缺乏一技之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农村劳动力是跟随亲朋或熟人介绍引导而实现外出的,转移的随意性较大。四是农民工外出就业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滞后。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大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民工需求。

(二)对策及建议

1、以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为重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乡镇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公平的现代劳动力资源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六统一”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和业务指导,加快区、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尽早贯通市、县、乡(村)就业信息网,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网络。延伸就业服务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完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外出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原则,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竟争就业能力。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农村劳动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工作,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把项目建设与本地农民工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尽力做好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工作。

4、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加强宣传培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合同不规范、超时工作、待遇偏低等问题。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用工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四是加强市场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劳务中介组织,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从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方面积极为回归创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一条龙、一站式的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帮助各类回归创业主体了解投资形势和创业环境,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掌握企业经营和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将回归企业纳入工作重点,提供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性补贴。对劳动密集型回归企业提供不超过200万元担保贷款扶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回归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相关政策,健全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县市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支持回归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书

茶陵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议书

(甲方)枣市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乙方)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服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期间,本协议期限为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义务

1、甲方在就业期间,应主动到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服务站进行就业登记。

2、甲方在协议期间,要按季报告就业状况及收入动态情况。

3、甲方在协议期间,要配合支持乙方的工作。

(二)甲方的权利

1、甲方在协议期间,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推介、职业指导服务。

2、甲方在协议期间,免费享受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政策咨询服务。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的义务

1、乙方应在协议期间,积极主动地给予甲方帮助和指导,并提供下列服务:

(1)进行就业政策指导,提供就业政策咨询。

(2)帮助联系和组织就业方面的培训。

(3)提供就业信息劳务信息。

2、及时审核甲方转移就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并实行限时服务。

3、及时整理甲方在就业期间的相关资料,并列表统计上报。

(二)乙方的权利

1、协议期间,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转移就业的相关资料。

2、协议期间,乙方有权要求甲方配合支持工作。

四、其它未尽事项双方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共同遵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六、甲乙双方签字盖章。

甲方:乙方:

签字:负责人签字: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下载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镇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领导部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

    201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计划

    2012年猴场小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县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加强我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许多的企业都陆续倒闭,在发展中的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企业倒闭使更多的人无法找到工作,全国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许多的人回家......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

    **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本次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镇对全镇*个村作了深入调查,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县乡镇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情况表”、与各村主管劳动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统计部门组织调查专班,从今年5月初开始,用了三个多月时间,扎实......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摘要:本次调查的主要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针对他们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改变做系统的调查,综合各调查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