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8:4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第一篇: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

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2007-02-06 12:27:28

世纪之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进程将逐步加快。对保险业而言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业要逐步对外全面开放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从长远看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仅有利于深化我国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而且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体系丰富我国的保险品种供给。但从短期看面对着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会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与国外几百年的保险发展历史相比较我国的保险业还十分幼稚“尚处于一个拓荒时期”保险业的真正发展也就是改革开放至今的20年的时间。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1998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5居世界第55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单个保险企业而言我国现有的13家民族保险公司中保费收入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530亿元人民币最低的公司年保费收入还不过亿元。这充分说明我国当前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保险企业的整体实力尚无法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抗衡。具体而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将被打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抢滩登陆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竞争将具有国际性中国原有的市场主体格局自然会被打破。目前全球大约有300多家保险公司制订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符合进入条件的外国保险机构将以分公司或合资形式进入进入的主体可能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顾问公司等。随着保险市场的扩容尽管新兴的内资保险公司业务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提高因而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会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下降。

(二)现有的保险市场业务结构面临挑战。保险市场业务结构由直接保险业务(即原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业务构成。我国原保险业务市场发育较快但缺乏相匹配的转移风险的再保险市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保险公司应该分保(即再保险)的业务分不出去

不应该自留的不得不自留某些业务因得不到分保支持而无法提供服务导致外币业务过份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就中介业务而言个人代理业务异军突起但由于专业化经营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尚未出现中介业务结构单一化从而导致整个保险市场的业务结构难以丰满对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也未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因此加入WTO后境内再保险业务容量将面临考验再保险和原保险未协调发展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中介业务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保险业中介市场的发育和拓展影响保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影响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弱化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保险市场监管面临压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监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自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保

险市场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或虽已出台但又不完备因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水平相当落后。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仍执行1992年制定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暂行条例》但事易时移当今上海乃至全国的保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条例》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且有些条文与《保险法》不相协调造成对内外资保险公司监管法规的不统一。可以说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审批、监管目前基本上无法可依。

(四)保险人才的流失将趋于频繁。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来看除少数专业人员如核保、精算等人员外一般都采取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几年来急欲叩开中国保险大门的国外保险公司采取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这一方面有利于培育

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在中国的开业作铺垫。而在外资保险公司面前内资保险公司因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对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吸引力。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专业人才的流动属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市场的培育不无益处但客观上会对本来就人才不足的内资保险公司造成影响。

(五)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保险业的挑战。目前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而且也给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带来强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保险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险电子化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关注的热点。据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今后10年内商业保险交易的31和个人险种的37将通过全球互联网进行。由此可以看出网上保险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世界各国的大保险公司都在采

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顺应这种世界性的电子商务潮流拓展各自的电子商务以求在不久的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一切都给我国传统的保险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一)做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更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制定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促使我国保险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所谓“有目标”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旨在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在短期内应实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期应加快培育保险市场主体逐步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多元化、地区分布合理、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局部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并规划

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框架在长期应坚持对外全面开放政策既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鼓励民族保险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使保险业向纵深发展。

所谓“有计划”就是要搞好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批设少量高起点、规范化的中外保险公司宁缺勿滥以避免各类形形色色的保险机构争相成立一哄而上形成大起大落、畸形发展的不良局面从而造成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谓“有步骤”就是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状况及今后走势对外开放应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稳妥方式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开放和空间上的分批开放的具体安排。

(二)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法制建设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的前提。当前应加快制定完善的且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建立偿付能力、业务经营、市场准入、中介组织、从业资格、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法规体系严格界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规范保险经营行为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清理整顿保险市场秩序。要增设保险监管机构延伸保险监管的触角扩大保险监管网络的覆盖面及时了解各保险主体的市场动向。要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电子信息监管网络快速收集和高效处理保险机构的各类经营数据准确把握各保险主体的资产规模、业务结构、费用支出、赔偿给付等情况做到监管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

(三)培育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实践证明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国际知名

度的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处理水准并以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为手段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重点选择几家条件好的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以集中有限资金和技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的保险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其综合实力发挥其在壮大民族保险业、与外国保险公司抗衡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代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中国保险业应加强自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懂保险知识、电脑技术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准的综合型保险专业人才以期在激烈的国际保

险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五)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网上保险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同时又要注意到电子商务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犯罪等因此对待电子商务保险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不可盲从以切实维护保险交易的安全性。

第二篇: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世纪之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进程将逐步加快。对保险业而言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业要逐步对外全面开放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从长远看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仅有利于深化我国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而且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体系丰富我国的保险品种供给。但从短期看面对着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会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与国外几百年的保险发展历史相比较我国的保险业还十分幼稚“尚处于一个拓荒时期”保险业的真正发展也就是改革开放至今的20年的时间。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1998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5居世界第55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单个保险企业而言我国现有的13家民族保险公司中保费收入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530亿元人民币最低的公司年保费收入还不过亿元。这充分说明我国当前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保险企业的整体实力尚无法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抗衡。具体而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将被打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抢滩登陆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竞争将具有国际性中国原有的市场主体格局自然会被打破。目前全球大约有300多家保险公司制订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符合进入条件的外国保险机构将以分公司或合资形式进入进入的主体可能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顾问公司等。随着保险市场的扩容尽管新兴的内资保险公司业务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提高因而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会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下降。

(二)现有的保险市场业务结构面临挑战。保险市场业务结构由直接保险业务(即原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业务构成。我国原保险业务市场发育较快但缺乏相匹配的转移风险的再保险市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保险公司应该分保(即再保险)的业务分不出去不应该自留的不得不自留某些业务因得不到分保支持而无法提供服务导致外币业务过份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就中介业务而言个人代理业务异军突起但由于专业化经营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尚未出现中介业务结构单一化从而导致整个保险市场的业务结构难以丰满对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也未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因此加入WTO后境内再保险业务容量将面临考验再保险和原保险未协调发展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中介业务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保险业中介市场的发育和拓展影响保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影响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弱化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保险市场监管面临压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监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自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或虽已出台但又不完备因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水平相当落后。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仍执行1992年制定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暂行条例》但事易时移当今上海乃至全国的保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条例》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且有些条文与《保险法》不相协调造成对内外资保险公司监管法规的不统一。可以说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审批、监管目前基本上无法可依。

(四)保险人才的流失将趋于频繁。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来看除少数专业人员如核保、精算等人员外一般都采取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几年来急欲叩开中国保险大门的国外保险公司采取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这一方面有利于培育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在中国的开业作铺垫。而在外资保险公司面前内资保险公司因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对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吸引力。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专业人才的流动属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市场的培育不无益处但客观上会对本来就人才不足的内资保险公司造成影响。

(五)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保险业的挑战。目前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而且也给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带来强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保险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险电子化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关注的热点。据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今后10年内商业保险交易的31和个人险种的37将通过全球互联网进行。由此可以看出网上保险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世界各国的大保险公司都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顺应这种世界性的电子商务潮流拓展各自的电子商务以求在不久的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一切都给我国传统的保险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一)做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更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制定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促使我国保险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所谓“有目标”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旨在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在短期内应实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期应加快培育保险市场主体逐步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多元化、地区分布合理、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局部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并规划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框架在长期应坚持对外全面开放政策既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鼓励民族保险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使保险业向纵深发展。

所谓“有计划”就是要搞好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批设少量高起点、规范化的中外保险公司宁缺勿滥以避免各类形形色色的保险机构争相成立一哄而上形成大起大落、畸形发展的不良局面从而造成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谓“有步骤”就是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状况及今后走势对外开放应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稳妥方式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开放和空间上的分批开放的具体安排。

(二)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法制建设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应加快制定完善的且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建立偿付能力、业务经营、市场准入、中介组织、从业资格、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法规体系严格界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规范保险经营行为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清理整顿保险市场秩序。要增设保险监管机构延伸保险监管的触角扩大保险监管网络的覆盖面及时了解各保险主体的市场动向。要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电子信息监管网络快速收集和高效处理保险机构的各类经营数据准确把握各保险主体的资产规模、业务结构、费用支出、赔偿给付等情况做到监管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

(三)培育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实践证明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处理水准并以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为手段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重点选择几家条件好的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以集中有限资金和技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的保险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其综合实力发挥其在壮大民族保险业、与外国保险公司抗衡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代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中国保险业应加强自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懂保险知识、电脑技术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准的综合型保险专业人才以期在激烈的国际保险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五)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网上保险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同时又要注意到电子商务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犯罪等因此对待电子商务保险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不可盲从以切实维护保险交易的安全性。

第三篇: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越走越近,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赫然摆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面前:加入WTO会给我国会计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

一、会计环境的巨变

WTO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加入WTO,必将给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又是全方位的、决定性的。

1、政治环境的变化。虽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但是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政府工作的重心和国家的一些重大经济方针将有所转移和变化,这将决定下一阶段我国会计工作特征的转变。另外,更加民主的政治环境和连续稳定的政策将为会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2、法律环境的变化。法律环境是对会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的因素。可以说,不同的法律制度造就了不同的会计体制,如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会计”模式和英美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民间会计”模式就有很大的差异。我国总体上属于大陆法系,因而目前我国会计总体上也属“立法会计”模式。但加入WTO后,英美法系的一些惯例必将更多地渗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从而必将使我国的会计模式中探入更多的“民间会计”模式的成份。

3、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规范的制定及会计实务的发展,其根源在于会计环境中的经济方面,也即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稳定程度、政府基本经济策略和重大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经济组织现状、企业筹资体制、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加入WTO后,固然会给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但也必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我国经济环境的以上各个方面都将发生巨变,这必将对我国会计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企业跨国经营和引进外资的明显增加,我国会计必将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改革,企业中新的国际会计业务将层出不穷,努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动力将迫使财会工作为之作出更大贡献,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

4、科技教育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会计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大大丰富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内容。如,目前以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在欧美国家发展迅猛,我国加入WTO后,电子商务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以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为主要资产的网上实体(虚拟主体)也必将大量涌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工艺流程、成本结构、消耗水平将发生巨大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现有的传统会计理论必将受到冲击,很多目前还闻所未闻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会计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加入WTO后,随着电子商务的更快推广,我国传统的手工记帐方式将更快地全面退出历史舞台,而目前正在实施的电算化会计的网络化程度也将跃上不止一个台阶,从会计的电算化走向会计的信息化,从而对会计软件的开发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教育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途径,也是发展会计理论的基础。社会成员尤其是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还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社会地位和会计作用的发挥。加入WTO后,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作员。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育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 1

正规院校会计教育的当务之急;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环境的需要。

5、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我国加入WTO后,西风东渐,国外主要是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肯定将渗入我国的经济生活,从而影响我国的会计发展,导致我国的会计模式发生变化。如,在会计管理上,将更加强调行业自律;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将更加强调灵活性、可选择性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将不断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信息披露上,偏向于透明公开;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保守程度降低等;在会计观念上,会计人员将逐渐树立风险观念、外向经营观念、遵从国际惯例的观念。

二、会计理论的重构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将逐步与WTO的原则接轨,从而深刻地影响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导致我国不少会计理论的重构,我国会计理论界必须对此加以认真研究。

1、会计规范体系的统一。目前我国会计的直接规范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3)会计制度。根据WTO设立协定第16条第4款规定,所有会员国的法规应与WTO的国际规范一致。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发布了若干项具体会计准则,但大部分仅局限于上市公司应用,其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一定差异,不利于国际间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也不利于来华投资合作的外方了解中方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我国原有的分行业会计制度的存在又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按不同的制度来提供会计信息(新颁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这与WTO要求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国际间的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内容的会计规范体系。从这个角度看,《会计法》目前规范的会计行为是否将会有所发展,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应否修订成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是否应尽可能地注重国际化,削弱国家化,这些问题都需要切实加以研究。总之,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健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这一进程不能迟疑,必须加快,原来的时间表必须提前了。尤其是一些受参加WTO影响较大的行业(如电讯、保险、汽车等)可以先行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作,具体实施范围及标准的解释权,由财政部把握。

2、会计计量理论的重塑。加入WTO后,随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增加,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投入将更集中在人员培训、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广告策划、内部管理系统的沟通等活动中,这样,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估价和摊销问题便成为企业会计计量的重心课题;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企业间的无纸交易日益频繁,这种无纸交易时计量和核算问题形成了企业会计计量时又一个新课题;加入WTO后,伴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展和外币折算标准的统一化,为了消除语言阻碍进行财务信息交流,国际会计中公认的三大难题显得更加突出;为了通过国际间产品成本水平的比较,以促进努力降低成本以求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在加速折旧、坏帐准备计提、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谨慎性会计计量方面也必须迈出更大步伐。诸如此类问题的大量出现,都迫切要求重塑我国传统的会计计量理论。

3、会计组织机构的健全。加入WTO后,为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仿效发达国家企业内部财会机构设置的做法,根据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健全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第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不是一码事,从而将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部门分立,促使企业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又做好会计工作;第二,必须尽快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健全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职能机构,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在把我国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推广的前提下,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第三,在财务会计中将税务会计分立出来,努力做好税务会计工作;第四,加强企业内审职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三、会计实务的创新

加入WTO后,企业中新的经济业务不胜枚举,我国企业的会计实务在原有基础上必将面临很多创新。试举几例:

1、人力资源会计业务。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不是取决于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加入WTO后,企业必将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和维护,人力投资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和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将在企业中得到实施。

2、无形资产会计业务。我国加入WTO正值知识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从会计角度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加,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它的比重甚至位居企业资产的首位。据有关资料介绍,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而目前列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只有六、七项,多数无形资产没有得到确认,导致企业价值计量的不充分。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加入WTO后与国外企业进行联营、兼并和商务交往时将使我国企业大大吃亏。因此,无形资产的全面计量、核算、反映又成为我国加入WTO后企业会计必须开拓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3、社会责任会计业务。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除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外,还必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如环境保护、职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职工培训、社区服务、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付出一定代价,但从长远看又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和反映。目前西方国家,如法国,社会责任会计搞得很好。WTO对此有明确要求,这也应当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展社会责任会计业务就势在必行。

4、国际会计业务。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国际经营活动必将十分频繁,因此,以跨国公司会计业务为核心的国际会计业务必将提上企业会计的议事日程。如,国际会计信息披露、国际合并报表的编制、外币折算、转让价格制订、国际税务筹划、国际管理会计、国际审计等。

四、会计市场的开放

市场准入是WTO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旦我国加入WTO,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和会计软件市场作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方面,必将成为外国会计公司争夺的对象。目前,如世界五大会计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优势技术、先进管理、高效服务、悠久历史,都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难以比拟的。一旦审计业务和会计软件市场全面开放,必将对国内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事业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如何逐步解决审计和软件市场准入及如何增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软件公司的竞争力是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和会计界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只有加强政府规划和引导,实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会计软件公司之间的强强联合,走规模经营之路,并开辟新的更广泛的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树立服务信誉,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利用熟悉我国会计实务和会计环境的优势,才能既在国内站稳脚跟,而且还可以走出国门,服务于我国的境外投资及向外国提供会计服务,与其他国际会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第四篇: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其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其对策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王春林 王福祥 赵守歧

一、加入世贸组织(WTO)对中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植物检疫与农业生产安全和贸易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植物检疫有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技术壁垒的趋势,其负面作用逐步显现。为充分发挥植物检疫的作用,减少或限制其负面作用,世贸组织(WTO,下称)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称)等国际组织为此召开了多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与植物检疫有关的协定、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植物检疫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等。这就要求对植物检疫做法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国际贸易和各国迫切的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需求。初步分析,加入WTO对我国植物检疫的影响将主要表现为4方面的压力:

(一)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的压力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蔓延的机会大大增加,植物检疫作为一项保护农业生产安全重要而有效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加入WTO后,进境种苗、其他繁殖材料和农产品将大量增加,植物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检疫和后续监管任务加大。

(二)检疫标准国际化的压力

植物检疫工作将越来越国际化,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非歧视原则,要求国内、国际检疫措施接轨,检疫措施将国际化和标准化,并需科学、公开、透明,这对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保护国内市场的压力

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取消,对农产品进境的禁止措施也将减少,植物检疫将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国际检疫的原则、标准和框架下,合理科学地增加植物检疫对贸易的影响力,是植物检疫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

一方面,要通过强化植物检疫措施,努力使出口农产品不带检疫性有害生物,满足进口方的检疫要求,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国际检疫原则、标准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武器,同滥用检疫手段对中国农产品实行检疫封锁的现象作积极的斗争。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优势农产品出口的增加,检疫要努力减少有害生物对出口农产品的影响,促进农产品出口,尽快改变目前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小国的局面。

二、目前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中国现行检疫体制的特点主要是长期以来参照原苏联“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运行;长期实行重点检疫。加入WTO后,植物检疫面临的任务将异常繁重,目前的检疫体制和检疫条件,将在许多方面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一)管理体制不适应

中国实行植物检疫与进出境检疫分立的体制,植物检疫又由农业、林业部门分别管理,管理职责有交叉,难以发挥总体优势。农业植物检疫的领导力量单薄,难以适应目前的形势要求。

地方检疫机构设置不规范,以植保站、植保植检站、植物检疫站、农技中心、执法大队等名义对外执法,机构名称混乱,不易树立形象,难以为外界所理解。

(二)法律法规不适应

1998年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后,农业部出入境口岸检疫业务由新组建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关规定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1992年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在当前形势下,其法律地位尚待提升。两部法律、法规之间的不衔接的地方也需要进行调整。

(三)检疫手段不适应

国内植物检疫手段长期落后,近几年新传入的重大检疫病虫,例如美洲斑潜蝇等,在发生范围已相当大、为害已比较严重后才被发现,失去了封锁控制的有利时机,使检疫工作陷于被动。

(四)基础工作不适应

植物有害生物的基本调查严重滞后,有害生物发生和分布的“家底”不清。检疫机构在实施检疫控制、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外交涉等方面缺乏基本决策依据。

(五)检疫队伍不适应

农业专职植物检疫员有10 000余人,但队伍不稳定,专职检疫员不专职,人员经常变化,素质难以提高。

(六)检疫经费不适应

农业植物检疫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专项事业经费,每年由不同渠道争取的经费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加入WTO是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植物检疫必须与发达国家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在受到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面临的压力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变为检疫工作的巨大推动力量,加快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改革进程。

(二)检疫将得到广泛的重视

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入境和维护国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将普遍受到重视,植物检疫与对外贸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形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强检疫工作,检疫执法条件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三)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检疫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除参加国际协议、采用国际标准外,检疫将更多地参与国际活动,更多地参与国际检疫规则的制定。现行的检疫思路、观念、措施、标准等将有较多变革。

(四)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可利用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争取国际检疫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还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中关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下称)、非疫区与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等条款,从检疫措施入手实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限制和反限制,以保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四、迎接加入WTO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在现有《植物检疫条例》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植物检疫法》,理顺管理职责,将现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国际接轨的检疫规范、国外农产品的准入程序、禁令发布和解除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农业植物检疫的法律地位,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二)完善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目前,FAO的187个成员国,不论国家大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植物检疫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要逐步理顺国家检疫管理体制,使检疫管理机构职责分明,检疫范围明确,没有多部门交叉、重复现象,增强检疫管理力量。规范地方植物检疫机构的名称,以树立植物检疫执法机构的形象,巩固植物检疫的地位,便于对外交往。

(三)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

中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长期以来在计划体制下运行对外合作交流不多,外界对我们了解甚少。当前加人WTO在即,急需将对外宣传列为重点,拿出切实措施,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有关农业检疫法规、政策、体制、机构和检疫措施的对外宣传,为农产品贸易与检疫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对植物检疫人员的新知识、新做法、新技术培训,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植物检疫动态及WTO有关检疫规则,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改变传统的注重把关的检疫思想,重点抓生产环节检疫管理,采取系统措施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确定适当的检疫保护水平,加大官方控制力度,科学确定检疫管理的范围、认定与监管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

(五)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定

应成立专门专家小组,跟踪国际标准制定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增加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发言权,维护国家利益;研究落实国际标准的措施,促进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同时加强适合国情的中国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六)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根据中国植物检疫现状和发展水平,一个相当长时期仍需实行重点检疫,但应不断提高检疫水平,丰富检疫内容。要建立快速确定特定病虫检疫地位的机制,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名单。在涉外检疫的重点地区,要创造条件,实行按风险大小开展检疫。

(七)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实施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世贸组织有关协议规定,各缔约方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依据。一些发达国家还利用风险分析将检疫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中国农业部门的PRA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快进行,以便加人WTO以后,能充分、有效地利用PRA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服务,作为打开国外市场、保护国内市场和解决检疫争端的有力武器。

(八)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植物检疫是社会公益事业,其技术性又较强,需由国家投资扶持。鉴于多年来基本没在这方面进行过大的投入和我国加入WTO在即的迫切需要,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重点检疫实验室和隔离监测场,配齐检验仪器和处理设备,提高发现和控制检疫病虫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九)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出口基地

按照FAO关于《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和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在植物疫情调查基础上,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确保农产品顺利出口。

(十)加强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等重点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TCK和地中海实蝇等重点有害生物传入并定殖,要及早启动二线检疫措施,即农业检疫措施。必须制定一套监管办法和监测处理的技术标准,在港口、码头、进口粮加工企业周围和进口粮运输沿线,设立重点监测点,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形成一套早期监测预警体系。

要提前进行应急防治措施研究,开发简便易行而又确实有效的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鉴选抗病抗虫品种,为TCK等疫情的紧急防治预先作好技术储备。

(十一)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围绕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从植物检疫措施的角度,通过对外检疫谈判,消除外方的检疫技术壁垒,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植物检疫要求,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按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和出口农产品。

(十二)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为顺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应积极派员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参与有关国际协定、标准、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审查,充分表达中国的意见,维护国家的权益,提高涉外检疫能力。要主动出击,把植物检疫工作以及有关的调查、研究作到国外去,并准备接受外方咨询和来华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等活动。

(十三)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中国的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基础薄弱,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检疫检验、处理方法,检疫性病虫发生规律等一些早应搞清的问题,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里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乏经费。一些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因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难以早期发现和迅速彻底的铲除。为此,迫切需要国家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植物检疫的基本研究。

第五篇:深圳市关于我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

深圳市关于我国加入WTO深圳外贸若干对策的建议

加入WTO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深圳2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深圳应首先成为中国与WTO规则接轨,提前准备、及时实施“入世”过渡期内及过渡期后承诺的起步区。对外贸易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0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38亿美元,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出口总额达345亿美元。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年来外贸出口年均递增49%。中国加入WTO为深圳外贸带来了机遇,深圳外贸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迅猛的发展。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圳在外贸体制改革、一般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转型、服务贸易推进等领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抓紧时机,及时调整外贸政策,做好各项准备,率先按WTO规则办事,实施我国“入世”的承诺,这对推动我市“十五”期间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对进一步拓展我市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空间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十条对策建议:

一、按照WTO规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市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实现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到设立标准规范的转变。根据WTO非歧视、市场准入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制定新的有利于企业竞争,有利于市场开拓,有利于外贸改革的贸易政策。研究WTO主要成员的经济法律、贸易政策,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增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网上政府”工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政府对企业的行业管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合作和协调,创造优良的外贸大环境。

对应WTO规则和其透明度原则的要求,用半年时间完成对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清理,提出生效、修订或废止的意见,对有效实施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予以公布;对应继续实施的有关政策,如对有关进出口商品的配额、广交会摊位招标等项事务的规定加以规范,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上发布,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度。

根据我市外贸发展的现状和“入世”对我市外贸影响的分析,努力争取中央允许深圳在我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先行按WTO规则运作,在对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实行登记制的基础上,制定外贸企业的获准进出口权的规范,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

二、设立WTO事务咨询服务机构,为深圳外贸企业及外资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按照WTO规则的要求,其成员政府应设立WTO咨询中心,处理与WTO相关的事务。为与WTO运作相衔接,建议由市政府设立半官方的服务机构——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对各类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有关WTO组织、规则运作的咨询,提供WTO主要成员的法律、贸易政策的咨询;进行市场供求分析研究;对企业提供WTO成员的投资环境、进出口情况的信息;帮助企业与有关商会及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我市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分析了解外国商品进入我市市场的情况,接受企业受外国商品倾销损害的报告,及时提交外经贸部申请对外国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

此项工作由市体改办会同市贸发局、外资局、经发局、法制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办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三、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培养国际化人才

研究制定并抓紧实施我市领导干部、市区外经贸主管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外经贸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外经贸企业业务骨干等不同层次和对象的培训计划,普及WTO知识,使之了解、熟悉、掌握WTO的基本规则,提高应对WTO的能力,为我市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培养懂得国际规则的管理人才和国际化的业务骨干。

四、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机遇,扩大和强化一般贸易出口

“入世”后,我国外贸出口的外部大环境将得到改善,我们要乘势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对WTO成员的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在我市出口中的比重,改善我市外贸出口结构。

“入世”将为一般贸易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并不意味着竞争的减弱。相反,国际市场竞争会日益加剧,只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利用“入世”机遇,扩大出口。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我市此前已拟订“科技兴贸”行动计划,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抓紧落实;大力培育我市优质品牌商品的出口;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在过渡期所享受的一些宽松待遇,研究制定符合WTO规则要求的对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支持政策。

加大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力度,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外贸企业。国有外贸企业是目前我市一般贸易的主要力量,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外贸企业效益不高,资产不良,资金不足,生存日益困难,很难适应“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府(2001)8号)要求,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步伐,转变经营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造就出一大批能适应“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充满活力的外贸企业。

利用“入世”后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积极开拓一般贸易新的出口市场和领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方正当、合理的出口权益。

五、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市场准入原则是WTO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增加各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减少和取消关税壁垒、数量限制及其它非关税壁垒,扩大各成员市场开放度,从而达到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各国商品在世界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利用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但也应该看到,市场准入是双向的,别人对我国开放市场,也要求我国向WTO成员开放市场。我国已对加入WTO后的市场准入作出具体承诺。可以预期,“入世”后进口贸易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相应对策,积极引导,结合贯彻WTO市场准入原则,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抓好进口,使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

要认真研究、掌握我国“入世”后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有关承诺,如关税减让的目录及时间表、进口配额管理的变化等,向我市外贸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适时扩大进口。

要把扩大进口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十五”规划,采取“对消费品进口不鼓励、不限制;对有助于我市及国内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增强产品竞争力的技术及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等生产资料进口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政策。

进口和出口结合,可以相互促进。今后在开拓国际市场活动中,既要努力扩大对目标市场的出口,也应注意从目标市场进口。如在组织境外展销会、洽谈会时,既进行出口推销,也进行进口采购,以进口促出口,减少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磨擦。

六、按照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优化加工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加工贸易在深圳外贸进出口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手段。“入世”后深圳发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将发生一些变化,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办好深圳出口加工区,利用我市加工贸易配套环境较好的优势,吸收更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我市,提升深圳产业层次,促进深圳经济高速度、高效益发展。

七、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加入WTO后,利用成员都要履行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机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商品出口,带动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

积极制定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性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投资和贸易,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采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就地加工或跨国加工成制成品再销售到最终消费国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深圳的名、优、特、新产品推上世界产业竞争的舞台,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已建立的海外贸易中心的作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分销深圳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实现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其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适时开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是我市外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彻底转变以往只注重货物贸易而忽视无形贸易的传统观念,结合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积极发展仓储、货运代理、分销、包装、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通过举办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研讨会、报告会、培训班,学习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知识,加强对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推介和管理,加快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法规、规章制度的建设,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的环境。

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划和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规划,研究制定推动服务贸易对外投资计划。

重视高新技术成果和管理科学成果的软件出口。充分利用我市高新技术成果及其资源,在扩大硬件出口的同时,加大软件出口。

建立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信息网络,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统计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统计制度的建设。

九、用电子商务等现代资讯手段,为促进外经贸发展服务

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演示会等形式,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促进外经贸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交易。

探索切实有效的电子商务模式,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抓紧规划并率先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以形成连接国际国内市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专用的信息网、交易网,使外经贸企业及时获取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信息,及时捕捉商机。

加强与海关的联网,及时获取信息资料,跟踪监测外经贸企业运行情况,有效地打击走私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让国内企业了解海外市场信息,让境外企业了解深圳企业和产品,为深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服务。

十、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的监测系统,维护我市正当的贸易利益

监督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履行开放市场及相关义务的情况,为政府及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便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及其他规则维护我市外贸企业的合法利益。

利用WTO已建立的一整套贸易自由化下的保障体系,在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形成一种快速反应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国外产品的倾销及补贴等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反倾销及反补贴、进口保障、普遍例外、国家安全例外、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外等措施。

根据深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如服务业中的行业标准、产品技术标准、食品安全与环保标准等规范,有效保障深圳企业的利益。

下载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班级:08国贸学号:200830332046姓名:江原雪 摘要:经过长达13年的努力,在新世纪开端之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作为开放力度较大、市场化程度......

    加入WTO对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加入WTO对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主流之中,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WTO,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履行情况(精选多篇)

    ——中国入世十年履行承诺情况 中国入世十年履行承诺情况 中国成多边贸易规则推动者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这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法治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加入W......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VV云烟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世贸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

    论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论中国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而要在这场国际经济大战中要做到符合世贸组织规......

    WTO司法审查对我国行政主体的挑战及对策

    WTO司法审查对我国行政主体的挑战及对策司法审查制度是源自于英美法的制度,除违宪审查之外,还涵括现代民主国家所确立的对行政权实施有效监督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司法审查是指......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 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对入世以来的利弊分析,总体上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并且根据中国目前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