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
响及对策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2007-02-06 12:27:28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与社会有效生产能力过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停滞、物价跌落、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方面。
判定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危险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第一
一些西方国家近一年来存在着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态势。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左右年月日纽约道·琼斯股票指数暴跌点月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因投资失败濒临破产边缘恐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天内暴跌近为了避免和减少损失对冲基金正在收缩投资。在人人都追求现金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信贷紧缩”将美国经济推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年欧盟国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德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法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意大利的消费物价指数为。第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端倪。对拉美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巴西从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年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年第四季度下降降幅为多年罕见。美国的经济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
比年有明显下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第三东南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韩国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第二季度比年同期下降泰国在年月财政年度结束时经济增长率为印尼的经济现状最为严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实际生活水平已降到贫困线以下的总人数达到万人。
在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态势下我国经济正进入转轨时期调整性增长阶段。自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回落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看年为年为年为这在我国经济生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在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主要原因是由转轨时期经济调整必须经过的必然阶段所致与其他国家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明显的不同。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与现代产业的进步使传统工业与产业相对落后在买方市场下总量供给过剩必然导致物价出现连续下
降。目前我国市场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大量低劣产品的滞销积压而技术含量高、市场旺销的产品却不具备充分的生产能力所以这种市场过剩隐含着“结构性短缺”的因素。
二、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人员增加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产品价格都已呈下降趋势企业面对利润下滑的情况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首当其冲的是生产成本中的保险费支出再者由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新业务增长延缓保险人的承保利润相对减少人员成本增大于是在一些承保利润较高的业务领域中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扩张性利率政策的出台既影响到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也削弱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
为了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央行自年以来已进行多次降息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已降到近年来最低的水平。这对保险人而言由于投资范围的限制资金运用收益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寿保险业要化解几年前因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就比较困难。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则会严重影响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大多数中国人购买人寿保险都是从储蓄的角度从保值的初衷出发的所以高预定利率下的长期寿险险种倍受人们欢迎。而目前寿险公司的长期储蓄性险种因预定利率与银行利率相差无几使一部分人的投保意愿普遍下降。同时前几年在寿险预定利率较高的时期很多人视寿险为一种投资手段而投保了超出自己连续支付能力的险种。在经济效益下滑未来收入不确
定的情况下部分保户很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交费水平因而造成退保及保单失效。
三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使人寿保险业发展商机无限忧中有喜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为了减轻改革带来的阵痛正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年我国医疗制度全面改革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在目前企业效益滑坡、社会养老保险费强制交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再象几年前那样投保商业性人寿保险。所以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在没有税利优惠的条件下难有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各家寿险公司的团体业务已出现下滑的趋势为此各家公司忧心忡忡。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也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低水平广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医疗保险制度下人们要解决超过社会保障上限的费
用部分只能选择商业保险在人们对晚年退休生活费用预期不明朗的条件下也会有选择地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有效补充。这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通货紧缩时期寿险业依然能保持发展的一个原因。我国近两年来人寿保险业超速发展也是极好的证明。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承保能力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市场
从年开始为了刺激需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譬如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为银行信贷资金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短业务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问题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并且消费者要利用消费信贷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譬如个人资产最低限额、偿付能力等在获得消费信贷的资格和运用期间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适时推出
相应配套险种可以满足银行和个人的需求。
另外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年增发亿元长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这不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开拓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其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保险业解决通货紧缩影响的对策
虽然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但对于保险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业需针对目前的经济状况适时加以调整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倡导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创新创造新的保险需求刺激市场发展
一方面消费者手中有大量的存款
需要重新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保险市场的配套险种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因为在条款的制定趋向同一的情况下价格比较已不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依据因此服务和险种创新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比较的基础。近几年来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大量的代理人但由于代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保险市场带来不小的负作用保险公司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必须优化服务服务营销应以专业化知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保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另外保险公司要拓宽消费者选择余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出台新的险种如配合消费信贷带来的商机医疗制度改革后提供的市场空间等在进行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险种更好地满足投保人的需求。
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为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特征保险业也不例外尤其体现在业务管理水平上。目前实行的流程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但其完善还有待时日。因为个人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保险公司必须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对保险的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源于索赔的繁琐和滞后。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当简化理赔给付手续严格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进行理赔给付以顾客获得的实际利益来加强宣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统一调配资金科学管理资金防止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在通货紧缩阶段寿险业要重视资金的变现能力以防止因大量退保而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国际上近几年就有因大量退保而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
恶化甚至破产的例子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为保险业资金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如何把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增值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统一资金调配形成规模投资效益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运用资金彻底消除散、乱情况的发生。
四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管自律防止非正当竞争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行业间的正当竞争共同培育市场。因此保证依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仅仅是保险监管部门的任务也是各保险公司同仁的期望。通货紧缩现象虽然会对国民经济以及保险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不断调整经营思想和策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在全球通
货紧缩的形势下获取我国保险业质和量的双丰收。
第二篇: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与社会有效生产能力过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紧缩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停滞、物价跌落、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方面。
判定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危险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第一一些西方国家近一年来存在着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态势。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左右年月日纽约道·琼斯股票指数暴跌点月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因投资失败濒临破产边缘恐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导致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短短几天内暴跌近为了避免和减少损失对冲基金正在收缩投资。在人人都追求现金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信贷紧缩”将美国经济推入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年欧盟国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德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法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意大利的消费物价指数为。第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端倪。对拉美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巴西从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年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年第四季度下降降幅为多年罕见。美国的经济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比年有明显下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第三东南亚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韩国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第二季度比年同期下降泰国在年月财政结束时经济增长率为印尼的经济现状最为严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实际生活水平已降到贫困线以下的总人数达到万人。
在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态势下我国经济正进入转轨时期调整性增长阶段。自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物价回落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看年为年为年为这在我国经济生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在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主要原因是由转轨时期经济调整必须经过的必然阶段所致与其他国家出现的通货紧缩有着明显的不同。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与现代产业的进步使传统工业与产业相对落后在买方市场下总量供给过剩必然导致物价出现连续下降。目前我国市场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大量低劣产品的滞销积压而技术含量高、市场旺销的产品却不具备充分的生产能力所以这种市场过剩隐含着“结构性短缺”的因素。
二、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下岗人员增加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产品价格都已呈下降趋势企业面对利润下滑的情况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首当其冲的是生产成本中的保险费支出再者由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新业务增长延缓保险人的承保利润相对减少人员成本增大于是在一些承保利润较高的业务领域中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二扩张性利率政策的出台既影响到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也削弱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
为了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央行自年以来已进行多次降息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已降到近年来最低的水平。这对保险人而言由于投资范围的限制资金运用收益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人寿保险业要化解几年前因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就比较困难。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则会严重影响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大多数中国人购买人寿保险都是从储蓄的角度从保值的初衷出发的所以高预定利率下的长期寿险险种倍受人们欢迎。而目前寿险公司的长期储蓄性险种因预定利率与银行利率相差无几使一部分人的投保意愿普遍下降。同时前几年在寿险预定利率较高的时期很多人视寿险为一种投资手段而投保了超出自己连续支付能力的险种。在经济效益下滑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部分保户很可能无法维持原有的交费水平因而造成退保及保单失效。
三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使人寿保险业发展商机无限忧中有喜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为了减轻改革带来的阵痛正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年我国医疗制度全面改革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在目前企业效益滑坡、社会养老保险费强制交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难以再象几年前那样投保商业性人寿保险。所以团体人寿保险业务在没有税利优惠的条件下难有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各家寿险公司的团体业务已出现下滑的趋势为此各家公司忧心忡忡。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也为商业保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低水平广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医疗保险制度下人们要解决超过社会保障上限的费用部分只能选择商业保险在人们对晚年退休生活费用预期不明朗的条件下也会有选择地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有效补充。这就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通货紧缩时期寿险业依然能保持发展的一个原因。我国近两年来人寿保险业超速发展也是极好的证明。
四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承保能力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市场
从年开始为了刺激需求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譬如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为银行信贷资金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短业务不规范存在着许多问题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并且消费者要利用消费信贷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譬如个人资产最低限额、偿付能力等在获得消费信贷的资格和运用期间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适时推出相应配套险种可以满足银行和个人的需求。
另外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年增发亿元长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投资。这不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开拓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其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保险业解决通货紧缩影响的对策
虽然目前在我国的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但对于保险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业需针对目前的经济状况适时加以调整以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倡导服务营销进行产品创新创造新的保险需求刺激市场发展
一方面消费者手中有大量的存款需要重新寻找出路另一方面保险市场的配套险种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因为在条款的制定趋向同一的情况下价格比较已不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依据因此服务和险种创新是消费者进行选择比较的基础。近几年来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大量的代理人但由于代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保险市场带来不小的负作用保险公司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必须优化服务服务营销应以专业化知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保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另外保险公司要拓宽消费者选择余地吸引资金流入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出台新的险种如配合消费信贷带来的商机医疗制度改革后提供的市场空间等在进行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消费者迫切需要的险种更好地满足投保人的需求。
二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为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管理水平低下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特征保险业也不例外尤其体现在业务管理水平上。目前实行的流程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但其完善还有待时日。因为个人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保险公司必须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对保险的不信任感很大程度上源于索赔的繁琐和滞后。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应当简化理赔给付手续严格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进行理赔给付以顾客获得的实际利益来加强宣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统一调配资金科学管理资金防止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在通货紧缩阶段寿险业要重视资金的变现能力以防止因大量退保而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国际上近几年就有因大量退保而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甚至破产的例子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我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为保险业资金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市场如何把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增值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统一资金调配形成规模投资效益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运用资金彻底消除散、乱情况的发生。
四规范市场行为加强监管自律防止非正当竞争给保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行业间的正当竞争共同培育市场。因此保证依法经营规范市场行为不仅仅是保险监管部门的任务也是各保险公司同仁的期望。通货紧缩现象虽然会对国民经济以及保险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不断调整经营思想和策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在全球通货紧缩的形势下获取我国保险业质和量的双丰收。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三篇: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作为开放力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难以独善其身,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下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其所受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来预防或减弱影响。关键词:金融危机;监管;保险业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nd Countermeasures
Yuan Yongfeng(06 IT 3,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ShengDa College of Economic & Trade
Manage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1191)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starting in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ttacke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heavily.The insurance business in China, as a widely open and highly marketed industry, was struck and impacted heavily.In this article,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were analysed.And we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or diminish the impact.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Regulation;Insurance industry
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全球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当然全球保险业也不例外。众所周知,保险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险产品能够提供风险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财务稳定器的功能,减少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开放力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我国的保险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难以独善其身,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2007-2009环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
登濒临破产,摩根大通银行获批收购贝尔斯登。2008年9月,众多金融巨头轰然倒地: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损失超过140亿美元,美国政府宣布提供注资并接管这两家公司;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美国国际集团)国有化:美国政府在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的同时,获得了公司79.9%的股权。与此同时,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及保险业,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回首2007、2008、2009年,历史将在这一刻留下沉重的一笔,(这句删除,专业学术论文中尽量少用这样语气的句子)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华尔街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蝴蝶效应迅速弥漫全球。在其漫长岁月中,这将成为金融危机的代名词,正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一样。人们在感受这场风暴的强大威力的同时,不得不直面各自周围硝烟四起的现实,作为金融领域最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同样不能幸免。不仅如此,金融危机的形成和利益关系链条中,保险公司不仅充当了次级债券的重要投资者,成为次贷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通过其提供的按揭贷款保险、单一风险保险和信用违约掉期等产品,大大增强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成为金融危机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同样,我国的保险业作为开放力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难以独善其身,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保险业协会以及相关的管理机构也都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和降低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我过保险业带来的冲击。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1372989万元,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8758335.46万元;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74574384.39万元;另外,中国保险市场主体、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等保险机构也在不断的增加;保险行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保险业一直在蓬勃的发展,但毕竟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起步。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就综合实力来比,我国明显还很落后。根据对我国保险业的研究,我国保险业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需要进一步规范。(标题最后面不需要标点符号,下同)
我国保险业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飞速发展,一批新的保险机构相继设立,一些新的保险业务从无到有,保险中介市场、再保险市场稳步发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拓宽,资产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功能相对完善、分工比较合理的保险市场体系。但现在的保险市场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如,一些保险公司不按常规出牌,利用一些不道德或不合法的行为来欺骗被保险人,及其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如果诸如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影响的不只是人民大众,还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保险的服务水平和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需提高,此过程中也应加强风险防范。
随着保险业迅猛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在不断的提升,对保险公司的服务业更加看重,而现在的服务明显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社会在高速的进步,人们迫切需要一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出现,来更好的服务大众。而现在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开发体系。险种开发无论从速度、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保险的覆盖面不宽,难以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另外在保险服务质量上经常出现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等问题。虽然2009年推出的新《保险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销售误导和理赔等问题,尽可能的保障了消费的利益。但因为一些对保险法不了解的或不知道的人还是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保险业正常稳定的发展,保险行业应警惕寿险退保风险、保险投资风险、偿付能力不足风险等。
(三)各大海外保险公司将相继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保险企业受到极其严重的冲击,而在此次危机中中国保险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要小的多。对于这样一个发展机遇,正式将有更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国内的保险企业将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
(四)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与快速发展的保险业相比,与日益复杂的风险防范任务相比,保险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我们要在监管和发展之中选择一项时,我们常常放弃监管。也正应为当前一些比较普遍的违法违规问题,如假保费、假赔案、假批单、假数据屡禁不止的问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投保人和保险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监管机关轻易出现偏袒保险公司的倾向。例如对于费率的治理,信息披露的治理,我们都有屈从保险公司而忽视投保人权益的嫌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保险监管的定位不清,保险监管的职责不明确。从2009年初开始,保监会正式启动分类监管,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业务经营、财务风险等五大类指标,将保险公司从优至劣依次分为A、B、C、D四类。在保险公司良莠不齐、监管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推行分类监管无疑是一个正确方向。虽然如此,但我们还要在加强执行力,注重行业“合规文化”的培育和提高科学性方面努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虽然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在美国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的背景下,我国的保险业也无法完全“独善其身”,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直接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AIG危机导致人民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下降
美国国际集团(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其成员公司通过世界保险业最为庞大的财产保险及人寿保险服务网络,竭诚为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美国国际集团成员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AIG American 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促进其市场交易。美国国际集团不断发展的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主要由美国的American General Finance管理。同时,通过旗下的AIG SunAmerica及AIG VALIC,集团现已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之一。美国国际集团亦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4
美国国际集团(AIG)自1919年在中国上海创立以来,几经周折,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AIG的业务经营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寿险和非寿险的主要领域,而且通过对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两大领域的不断渗透,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球金融市场的综合经营架构。据2006年年报数据显示,发生危机前AIG保险业务收入占比为44%,寿险及养老金管理服务45%,金融服务占7%,资产管理为4%。从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收入占比合计超过10%来看,AIG综合经营的发展程度与深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08年第四季度净损失617亿美元,平均每股亏损22.95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季度亏损规模。与之相对,AIG在2007年四季度亏损53亿美元,合每股亏损2.08美元。2008年全年,AIG亏损993亿美元,即每股37.84美元,而2007年该公司还盈利62亿美元。
AIG在亚洲的子公司友邦保险在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遭遇了退保潮,在内地也出现一些退保。国内合资寿险公司的外方股东,比如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大都会人寿、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安联集团等国际保险巨头都经历着煎熬。这些情况的出现,使人们觉得“保险公司并不保险”。加上国内一些困扰保险行业发展的问题比如保险公司诚信不高、偿付能力不足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众对保险行业存有疑虑也是必然的。
(二)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幅放缓。
2007-2009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额分别为70357598.09万元、97840966.41 万元和111372989.22万元,原保险保费收入额实现了持续增长,更可喜的是2009我国保费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数据上看我国保险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逐年稳步前进,但当我们将原保险保费收入额按逐月统计的方法来看时,我们就不会为这次的突破而高兴了。
根据数据分析,2008年第二到第四和2009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幅与2007相比保费的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在2008受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股市持续走低,导致了投连险收益节节缩水,甚至出现亏损。投资者继续购买投连险的热情消退,还出现了退保现象。随着危机的深化,同时伴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费收入增速越来越缓慢。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在2009年取得丰硕的成果,与整个保险业和国家的努力息息相关。假如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相信早在2008年我国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就可以预先超过万亿元大关。
(三)保险公司投资环境恶化
摩根士丹利在1995年就提出投资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任务,没有投资就等于没有保险行业。没有保险投资,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是不能维持下去的。
受金融危机影响,保险投资自2008年以来一直呈现递减的局面,2009年3月首次出现正增长,但对于整个2009年来说,投资的每个月的增长趋势是很不稳定的。比如,7月份投资额增长额超千亿;随后受资本市场震动的影响,8月份的保险投资总额骤降1000亿,但是9月份单月保险又新增投资812亿元。
这次金融危机对保险行业冲击最大的就是保险投资业务。受到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损失较大。例如在2007年,中国财险曾凭借40多亿元的投资收益,在弥补了承保亏损后仍实现了近30亿元的净利润。而2008年上半年由于A股市场的震荡走低,导致交易类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2008年上半年,中国财险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投资净收益为6.68亿元,较2007年同期的28.36亿元减少了21.68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了76.45%。从公告看,人保总投资收益28.56亿,即利息、股息和租金收入21.88亿和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投资净收益6.68亿元之和。从投资组合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债券类证券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权益类证券变化很大,为81.5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69.78亿元。对于整个保险业,截至O8年11月底,我国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和各类债券上的投资已经占比达86%,股票和基金占比则回落至I1.7%,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930多亿元。而2007年底,保险资产配置固定收益产品和权益类产品的比例,分别占总资产的76%和23%,全年实现投资收益2792亿元。特别地,平安保险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据中国平安2008年1O月6日公告,公司拟在2008年三季报中对富通集团股票投资进行157亿元减值准备,并终止其投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的协议。金融危机导致我国证券市场低迷,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投资连接保险亏损巨大,在一些地方产生了退保风潮。生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遭遇集中投诉、退保等危机事件,个别投连险退保率达50%。信任危机对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O8年10月以来,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利差损风险的加大。特别地,由于投资收益减少,个别公司连年亏损,偿付能力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存在偿付能力不足风险5。
四、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相对于发达国家,金融风暴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其影响不完全是消极的。一方面,金融风暴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多,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良好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又为我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占据更有利位置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
(一)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系
这次危机暴露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很多问题。这次危机爆发的实质,是美国的金融监管出现了漏洞,美国监管机构崇尚的放任自由的监管模式,存在着过于放任自流的弊端,它使金融机构有机会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来欺诈和误导客户,最终造成金融风暴。
看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弊病,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必须从宏观层面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密切监管,加强风险的前期控制。从此次危机看,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往往容易掩盖大量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鉴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有必要加强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的三会协同监管,确保保险企业稳健经营。另外,监管机构不仅要尽可能地完善已有的监管体系,还应该使这一体系反应更加灵活,覆盖更为全面。目前我国有很多业务如责任保险、农业保险、银行保险都属于新业务范畴,监管机构必须针对这些新业务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监管规则,并跟踪和分析新业务市场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细小的问题才不会累积形成系统风险,确保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
面对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并着眼于我国保险市场的长远发展,为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总体趋势,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应该牢固树立市场的观念,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保险市场调节之中的作用。对于可以通过市场自发调节的,就不要进行行政干预。还要不断健全保险监管法律制度,不断提高保险立法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要提高执法水平,果断做到公正、严明、高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改善保险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保险监管的透明度,使保险业充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提高保险业的社会公信度。最后就是要借鉴国际上先进保险国家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监管体系。
(二)尊重科学技术创新,开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产品
很多人都认为,AIG危机的发生与其过多的涉足创新领域的金融衍生品有关,从一定角度来看,这样的解释是成立的。但我们深入的对其研究可以发现,它的创新与社会客观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最终导致危机的产生,我认为这才是其危机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当客观经济规律发生变化后,经济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不能消灭、创造经济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反之,违背经济规律必然带来严重后果,会遭致唯意志论和经济冒进主义的任意摆布,遭受经济规律的惩罚,会给人们乃至世界带来灾难,事实确实如此。创新是一个永久不变的话题,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对于保险业发展来说也是这样。保险业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贪婪的攫取、无监督的放纵。要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创新保险渠道、合理配置保险资本金、提高保险收益率、确保保险保障功能得以充分体现。积极鼓励在管理制度、保险产品、销售模式上大胆创新。
(三)树立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大都会人寿、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安联集团等国际保险巨头在金融危机中蒙受巨额的亏损,使人们产生了“保险公司并不保险”的印象。再加上我国保险业在危机中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导致一些保险公司不按常规出牌,利用不道德和违法
6的手段来达到获利的行为,使得人民对保险业的印象极度恶化。
面对这种不好的局面,加强自身宣传,树立保险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在促进现场营销、网络营销、电话营销、银行销售等多个营销渠道整合的情况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根据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市场对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需求,开发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差异性保险产品;改造公司核心系统,获得更高的灵活性,从而更快地推出新产品、新服务;确保规范性并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提供支持;提供定制产品,实时查看报价、赔偿状态和其他重要政策信息,以此吸引并留住新老客户。2009年中国保险业在“洗净”投连、严治“三假”、新《保险法》颁布实施、保险业参与新医改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一定的民心。但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来使整个保险业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参考资料太少了,尽量再补充一些
[1]2tana1020.百度百科.2010-02-05.http://baike.baidu.com/view/20114.htm?fr=ala0_1_1 3李 雷.关于金融危机下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4bugsbunny.百度百科.2009-12-26.http://baike.baidu.com/view/89984.htm?fr=ala0_1_1 5林源.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应对的策略.时代经贸,2009(139)6杨卫平,陆凤顺,赵博扬.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亚洲纵横,2009(5).
第四篇: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内容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影响 对策
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
全球性金融危机人称金融风暴,广义上是形容因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狭义上是指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级别较低和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的贷款,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大,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在追逐利益的动机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美国是一个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不但国民大手大脚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负债和超前消费,同时银行监管能力与银行金融创新程度的不匹配监管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加之中介机构的作梗,推动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与次级债相关的损失,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严重亏损,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阶段;紧接着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产生了“骨牌效应”,引发了衍生证券跌价,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债务偿还危机,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进入了债务危机阶段;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向着全面信贷危机演变并恶化,经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促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这是信贷危机阶段;此后美国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捆包成金融衍生产品推销给全球投资者,使本应的一个区域内发生的房贷危机,快速地经多渠道向国际市场输出,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另外多国与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欧洲、亚洲等诸多国家金融机构受到巨大冲击,使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进入了全球性金融风暴阶段。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欧美,但它可能通过其广泛的投资者、衍生品及影响市场预期和实体经济等多渠道向其他地区乃至全球蔓延,美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风险也增大,因而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待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境外投资市场风险增大。
(1)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
(2)在次贷危机背景下,为寻求资金安全,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向美国国债,美元资产组合和资产定价势必重新调整,这给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和中资银行外汇资产运用带来巨大风险;
(3)一些走出去的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
(4)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股市和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其一,这几年通过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外资产组合调整和对中国新兴市场的重估,欧美投机性资金会调整风险高收益大的投资取向,撤资回国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其二,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投资回报率高、美元降息、人民币加息及持续升值等因素,我国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成为国际游资的安全避风港,加速热钱流入,阻碍央行抑制流动性过剩,将进一步推高股市和房市价格,促使资产泡沫化和通货膨胀加剧,潜伏了金融危机隐患。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我国的汇率制度受到挑战。
美国经济下滑对就需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息差缩小、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热钱流入加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我国处于加息与否、急速升值与稳步小幅升值之间的两难抉择,这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受到严峻的挑战。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
(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美国投行有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计划,出现了抛售在华房地产资产的现象,呈现了潜在的流动性危机,这让低迷的我国房市雪上加霜。
(2)金融危机使人们的心理预警增强,打击购房者的购房信心,市场的观望气氛更加浓郁。
(3)我国房地产信贷没有信用分级和风险定价,假按揭和假资产收入证明时有出现,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随着央行近年多次加息,按揭贷款步入违约的高风险期。
(4)银行给房地产的贷款在减少,上市融资的方式也随着股市下跌而破灭,房地产融资的两个主要渠道均受到阻碍,加之二次购房受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提高等等政策,房地产资金供应紧张。
(5)此次金融危机会挤压掉中国房地产自身的泡沫,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五)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外贸渠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1)对出口的影响。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国外需求,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美国占我国出口贸易中的50%,美国国内需求下降极大地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的问题,而政府必将采取宏观
调控措施来限制产能,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出口受抑也增加了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连环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进口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均使用美元标价,美元贬值造成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石油、农产品、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引发通货膨胀,对以进出口加工为特点的我国企业盈利构成极大压力。
三、应对之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对之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金融监管,规避境外投资的风险
要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调整投资结构,发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对外开放与金融自主结合起来,坚持自主是基础,要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遇,趋利避害,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应与国内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政府的监管能力相匹配,稳妥推进海外扩张,通过资产的在各区域的合理分布实现风险的配置,有效规避或降低总体风险;稳步推进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为各行业创造应对利率、汇率风险的避险工具。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在经济低迷和衰退的影响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我国可以利用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走低,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
(二)调整外汇储备战略
调整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江率制度,完善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策略,改美元资产为主为多种货币资产共存,同时优化美元资产的投资结构;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参股收购相应海外企业;尽可能购买有助于培育国内自主创新的海外次核心技术、先进设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支持国内居民对外金融理财与投资,以鼓励“藏汇于民”。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设立房地产等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危机升级后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危机发生或有效应对危机。金融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严格的贷款审核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推进资产证券化,增加融资渠道,实现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四)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
(1)扩大就业,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我国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大,既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也决定了我国比较大的就业压力。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和要素供给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并不排斥技术密集的产业,许多高技术产业,如计算机软件、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也是劳动密集产业,我们应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就业率,进而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扩大内需,用国内的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能。
(2)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医保、教育、养老保障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落后地区校舍改造,增加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促使公众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内需。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投资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基础
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我国劳动密集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国际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等级,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力求避免贸易摩擦和争端,因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
四、积极应对,共度难关。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首要关注的大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上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了中央应对经济危机的决心和采取的有力措施,从中也传递出了新信息:
(1)发出了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超重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约4万亿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接到至关重要。
(2)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之首,通过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
(3)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为应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4)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提高国民收入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
(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它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能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正朝着企稳向好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这得益于政
府的政策调控和财政投资的拉动,但应对危机不能单靠政府,经济主体应当用好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创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二者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经济将平衡回升,度过难关,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梅新育:国际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点 中国金融 2007(18)
[2]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评论 2007(5)
[3]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 世界经济 2000(2)
[4]黄序和:金融海啸的成因、经过及对我国的影响 金质大讲坛选萃 2009(1)
第五篇: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挑战及对策
世纪之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进程将逐步加快。对保险业而言加入WTO就意味着我国保险业要逐步对外全面开放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从长远看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仅有利于深化我国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的步伐而且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保险市场体系丰富我国的保险品种供给。但从短期看面对着国际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会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与国外几百年的保险发展历史相比较我国的保险业还十分幼稚“尚处于一个拓荒时期”保险业的真正发展也就是改革开放至今的20年的时间。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1998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5居世界第55位保险密度(人均保费)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单个保险企业而言我国现有的13家民族保险公司中保费收入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8年其保费收入为530亿元人民币最低的公司年保费收入还不过亿元。这充分说明我国当前保险业的整体水平、保险企业的整体实力尚无法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抗衡。具体而言加入WTO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将被打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抢滩登陆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竞争将具有国际性中国原有的市场主体格局自然会被打破。目前全球大约有300多家保险公司制订了开发中国保险市场的计划。符合进入条件的外国保险机构将以分公司或合资形式进入进入的主体可能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顾问公司等。随着保险市场的扩容尽管新兴的内资保险公司业务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会逐步提高因而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会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下降。
(二)现有的保险市场业务结构面临挑战。保险市场业务结构由直接保险业务(即原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业务构成。我国原保险业务市场发育较快但缺乏相匹配的转移风险的再保险市场。我国现在的情况是保险公司应该分保(即再保险)的业务分不出去不应该自留的不得不自留某些业务因得不到分保支持而无法提供服务导致外币业务过份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就中介业务而言个人代理业务异军突起但由于专业化经营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尚未出现中介业务结构单一化从而导致整个保险市场的业务结构难以丰满对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也未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因此加入WTO后境内再保险业务容量将面临考验再保险和原保险未协调发展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中介业务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保险业中介市场的发育和拓展影响保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影响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从而弱化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保险市场监管面临压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监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自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或虽已出台但又不完备因而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水平相当落后。与此相适应目前我国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仍执行1992年制定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暂行条例》但事易时移当今上海乃至全国的保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条例》的局限性显而易见且有些条文与《保险法》不相协调造成对内外资保险公司监管法规的不统一。可以说对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审批、监管目前基本上无法可依。
(四)保险人才的流失将趋于频繁。从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来看除少数专业人员如核保、精算等人员外一般都采取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几年来急欲叩开中国保险大门的国外保险公司采取在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这一方面有利于培育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在中国的开业作铺垫。而在外资保险公司面前内资保险公司因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对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吸引力。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专业人才的流动属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市场的培育不无益处但客观上会对本来就人才不足的内资保险公司造成影响。
(五)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保险业的挑战。目前电子商务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极为迅速。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而且也给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带来强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保险服务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保险电子化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关注的热点。据美国独立保险人协会预测今后10年内商业保险交易的31和个人险种的37将通过全球互联网进行。由此可以看出网上保险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世界各国的大保险公司都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顺应这种世界性的电子商务潮流拓展各自的电子商务以求在不久的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这一切都给我国传统的保险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一)做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为了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更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制定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促使我国保险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所谓“有目标”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旨在推动保险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在短期内应实施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期应加快培育保险市场主体逐步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多元化、地区分布合理、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局部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并规划出适应我国国情的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框架在长期应坚持对外全面开放政策既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鼓励民族保险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使保险业向纵深发展。
所谓“有计划”就是要搞好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批设少量高起点、规范化的中外保险公司宁缺勿滥以避免各类形形色色的保险机构争相成立一哄而上形成大起大落、畸形发展的不良局面从而造成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谓“有步骤”就是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目前状况及今后走势对外开放应采取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稳妥方式分别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开放和空间上的分批开放的具体安排。
(二)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法制建设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应加快制定完善的且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建立偿付能力、业务经营、市场准入、中介组织、从业资格、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法规体系严格界定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界限规范保险经营行为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清理整顿保险市场秩序。要增设保险监管机构延伸保险监管的触角扩大保险监管网络的覆盖面及时了解各保险主体的市场动向。要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电子信息监管网络快速收集和高效处理保险机构的各类经营数据准确把握各保险主体的资产规模、业务结构、费用支出、赔偿给付等情况做到监管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
(三)培育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实践证明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处理水准并以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为手段使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重点选择几家条件好的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以集中有限资金和技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大集团的保险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其综合实力发挥其在壮大民族保险业、与外国保险公司抗衡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加强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代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中国保险业应加强自身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懂保险知识、电脑技术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准的综合型保险专业人才以期在激烈的国际保险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
(五)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为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网上保险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电子商务潮流的到来同时又要注意到电子商务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犯罪等因此对待电子商务保险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不可盲从以切实维护保险交易的安全性。